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挂到,那真是要痛得跳脚的!”
说完“嘣”的一声轻响,弩箭飞了出去,端端地正中靶心。
司星准跟猪儿虫啪啪鼓掌,厉害了阿音!
李君阁也把弩挂上,一扣弩弦,弩箭从靶子下方穿了过去。
在心上人面前丢了面子,李君阁还强自解释:“这个这个……强弩射习惯了,忘记考虑抛物线了。”
司星准跟朱朝安齐齐鄙视:“切!”
四人开始射靶子,司星准跟朱朝安开始也和李君阁一样,不是高就是矮,不过靶子放得近,弩力又轻,适应起来很快,不一会就超过了李君阁,十中六七。
李君阁还在努力调整,最多十中一二。
司星准得意非凡,跟朱朝安说道:“要不我们挂点彩头吧?阿音不准参加,好家伙箭箭靶心!”
朱朝安也想从李君阁身子找点存在感回来,说道:“好啊好啊,一百元一箭,没有中的给射中了的!”
司星准说道:“对,就这样玩!”
李君阁说道:“不行不行,我还没有找到手感呢!”
司星准哈哈大笑:“要的就是你还没有找到手感,赶紧的别磨叽!还是不是爷们儿!”
李君阁说道:“那先说清楚,是挂着靶子就算,还是看准头,最靠近中心位置的那个人赢?”
猪儿虫对司星准挤眉弄眼,然后说道:“挂着就算,如果两个人上靶,一个人没上,那人就赔两家!哈哈哈!”
司星准说道:“对对对,就这样比!”
三人开始比赛,二十箭为限,阿音当裁判,朱朝安跟司星准信心满满,李君阁愁眉苦脸。
朱朝安跟司星准两人的箭术倒是正常,有时正中靶心,有时射到边上,有时也脱靶。
李君阁那边就悬了,不是靠上,就是靠下,不是往左,就是偏右,箭箭不离一环两环。
每发一箭就大呼小叫:“哎哟歪了……好险好险挂在边上了……”
“要糟……呵呵……这都能上靶……呵呵呵……”
“哎哟你们两个咋都射到了正中间……呵呵呵……我也不差,正边边……”
阿音在旁边笑得打跌:“死二皮,哪里有正边边这个说法!”
……
二十箭射完,朱朝安跟司星准面面相觑,突然反应过来:“死二皮!你龟儿又套路我们!把钱还来!”
两人将李君阁按倒,就要从兜里往外掏钱。
李君阁不干,边躲边喊:“阿音!你这悬天寨还有没有公道了!我说不玩非拉着我玩,玩输了又要耍赖!”
阿音看着他们玩闹,抿嘴直乐:“你们汉娃子的公道,我们苗家人不会断,自己看着办吧!”
玩闹了一阵,李君阁手机突然响了,趁李君阁忙着掏电话的工夫,朱朝安跟司星准大获全胜,连李君阁的钱母子都给他掏了出来。
“别闹别闹,梁丫头的电话。”李君阁将电话接通:“梁丫头啊,我们正在阿音的寨子玩呢,有啥事儿没?”
梁丫头说道:“快下来吧,中央电视台来人了,栏目组,人家都已经住到祠堂里了。你是当事人,得下来接受采访。”
李君阁心里高兴得了不得,嘴上还在那里假客气:“哎哟这个栏目我熟悉啊,是不是那个张老师带队啊?肯定是看到蜀都日报来的吧?其实我算什么当事人啊,要说祠堂那石头门楼的掌故,那得找四爷爷;要说那号鼓的工艺,那得找老石头;要分析号鼓发声的原理,那得找孙老。我最多就算个牵线搭桥的,栏目组真是太客气了。”
梁丫头在那边跺脚:“谁跟你说是门楼的事儿了?人家张老师是来拍老团鱼的,你可不是当事人嘛!”
李君阁瞠目结舌:“啊?啥?这张老师也太不靠谱了吧?好好的门楼不拍,拍老团鱼干啥?”
梁丫头说道:“盘鳌乡这边都闹动了,你那个老族叔,现在精神焕发,花白头发都全部转黑了,多年的老腰病也好了。老乡们都在传这是老团鱼干的,说那老族叔虽然受了一场惊吓,却也因祸得福了!人家是来破除迷信的,这事儿我还不知道会不会被县里批评呢!”
李君阁一脑门子黑线,当时慌着让老族叔回气,给他灌了不少灵泉水,估摸着是补过头了!
说道:“好好好,那我跟阿音马上就回来,管它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好歹算是对李家沟的一个宣传吧,黄猫黑猫,逮到耗儿就是好猫!”
挂完电话,李君阁对阿音说道:“村里来摄制组了,中央台的栏目组,来拍老团鱼那个事情的,我们这就得下山了。”
阿音说道:“哎哟那得赶紧下山啊,中央台的事可不敢乱耽搁。”
几人开始收拾东西往回走,说好朱朝安陪司星准继续留在寨子里采风,阿音跟李君阁下山。
阿音是村长,这事情她也跑不了。
不一会,王庆国也来电话,说是中央调查组来了。
吓得李君阁手机都差点没拿稳:“庆国哥啊,那是中央电视台栏目组,来调查老团鱼的事情的,不要乱用简称啊!”
王庆国说道:“我就是开船的时候胡乱听了一耳朵,那你赶紧下来啊!”
接下来,二狗,小堂哥,二毛,王宏光,何苗的电话都来了,都是通风报信的。
阿音看着李君阁手忙脚乱的接电话,撇着嘴道:“村里这个风气可不好,你要真是犯了啥事儿,这会儿还不是有多远跑多远了啊?”
李君阁抠着脑门芯子说道:“这个就别较真了,乡情就是这样,要不当年剿匪也不用费那么大劲。”
回到寨子里,欧奶奶一听阿音要走就舍不得,牵着手摸了又摸,说道:“可怜的娃子哟,这才上来多一会儿啊,怎么才吃顿饭就又要走啊!”
说完还用衣角擦眼睛。
阿音连忙抱着奶奶直安慰。
李君阁在旁边劝解道:“欧奶奶,阿音现在是衙门的人了,村里的大小事情都等着她拿主意呢,你看这刚离开多一会,电话就找上门来了,我们李家沟那是一天都离不开她啊!”
育爷爷也说道:“就是,这说明阿音得李家沟的人看重,没给我们龙天寨子丢人,要是回来十天半月连问都没人问,那才让人揪心呢!老婆子就是不明白事理!”
妮妈妈赶紧给阿音装熏鱼,音爸爸给李君阁装乌金血米的稻子,边装边说:“这碓米也来不及了,皮娃你只能下山自己碓了。”
李君阁赶紧客气:“哎哟少装点少装点,这下山路还不短呢,对了阿音,下了崖我们怎么回李家沟啊?要不我给吴老师打个电话叫他来半山林场接一趟?”
阿音从自家床底下拉出来一个滑板,说道:“我还有一个滑板,用这个下李家沟吧。”
李君阁一脑门子黑线:“那我呢?”
阿音又拖出一个t字型小滑车来,轮子是滚珠轴承的,坐上去两脚蹬在t字的横梁上,可以调整方向,说道:“这是我小时候玩的,你用这个吧!”
“……”
算了这丫头估摸着许久没有过滑板的瘾了,就陪着她疯吧!
跟阿音家人告过别,还没下到寨门呢,苗婶苗嫂苗丫头们就又围上来了。
又是一通搅扰,两人才出得寨门。
到了石板路拐弯处,阿音回头跟寨子挥手告别,寨子门口那边青黑色的海洋也在跟她挥手。
这次轮到李君阁撇嘴了:“还说我们村怎样怎样,你们寨子通风报信的时候,估计还要用苗语加密呢!”
第一百四十七章 摄制组
两人一路出溜下山,速度比上山快多了,下午四点半钟就摸到了崖下。
阿音把滑板从包包里抽出来,一脚踩上去,咯咯笑道:“二皮,我先走了!”
李君阁正手忙脚乱地调小滑车呢,喊到:“别慌别慌,十几年没坐这玩意儿了,让我先适应适应!”
阿音笑道:“那我到前面去等你!”说完跳上滑板,跐溜一下就没影了。
“喂喂别跑啊……”
好不容易适应了小滑车,李君阁开始全力往前赶。
不一会,就见前面一个娇俏的身影,正在山路上舞龙呢,一会儿划之字,一会儿划圈圈,偶尔还要跳一跳。
见到李君阁到了身旁,阿音笑道:“二皮你真慢,都等你半天了!”说完调直滑板,一溜烟又消失了。
李君阁都没逮着说话的机会,看着背影喊到:“别跑那么快!挺危险的!小心点啊……”
没有得到回应,只灌了一嘴巴的凉风,阿音估计早就又跑远了。
“这死丫头!”李君阁恨得牙痒痒,只好尽量趴低身子,减小风阻往前赶。
好不容易等到又赶上了,李君阁抢先喊到:“不准滑那么快了!跟我一起!这速度天黑之前怎么也能到家了!”
阿音划着小之字过来,陪在李君阁身边,两人并肩往下滑。
阿音姿态优美,头发挽了一个松松的大麻花,衬衫下摆扎成一个结,露出了一小段白皙的腰肢,就像穿行在山林间的精灵。
李君阁的样子就有点丑了,两腿岔开坐车上,身子还向前趴得矮矮的,姿势有点像石亢。
李君阁自己还不知道,哈哈大笑道:“可是有时间没玩这个了,从半山上放下来,还真够刺激的!”
阿音调皮地一笑,瞅准机会,嗖一下从李君阁前面划过去,从左边换到右边。
李君阁吓得七歪八扭,喊到:“别闹!这要撞到一起咋办!可不能破相了,这还要接受采访呢!”
……
阿音是滑板高手不用说了,李君阁练过一段时间的踩竹筒划水,加上灵泉的改造,身体的平衡性相当不错,两人一路逗笑着,无惊无险地下到了山脚。
这就该刹车了,只见阿音一顿身型,跳了起来,滑板也翻滚着飞向空中。阿音凌空接住,然后双脚落在地面上,向前奔了几步就停下了。
李君阁这边就没法弄得好看了,直起身子加大风阻减速,脚板前方踩着横杠继续控制方向,将脚后跟放下来在地面上一点一点的,解放鞋发出了一阵阵的焦臭味,不过好在滑不多远也停下来了。
李君阁跳下小滑车,舒展了一下腰肢,说道:“真刺激,就是最后这下太费鞋跟子了!”
阿音哈哈笑道:“好久没有过瘾了,二皮谢谢你陪我一路玩下来!”
李君阁抠着脑门芯子,说道:“现在这路上是没车,以后有车了可不许这样玩了!”
阿音翻了翻白眼,说道:“刚下山就教训人!二皮你说以后我们抽一天作为李家沟的滑板日好不?把这段山路封闭一天搞滑板比赛,或者带轮雪橇比赛,那肯定带劲!”
李君阁说道:“你这是不是属于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假公济私?不过好像真可以搞哟,那这段路就还得好好宣传一下了,啥时候你穿得美美的在前面滑滑板,让二准在后面拍,放到网上去,肯定会引来一帮子粉丝!”
说话间就到祠堂了,只看到一群人在门口鼓捣,祠堂门口灯光放地上往上打,弄得阴森森的,一个微胖的中年男子手里拿着话筒正在那里用不带感情的语音低沉缓慢地说道:“江边的泥潭为何突然浑浊?巨大的黑影究为何物?古老的传说是否确有其事?村民为何会突陷昏迷?是撞邪,是中法,还是别有原因?……敬请收看本期《走近科学》——泥潭下的阴影。”
阿音听得打了一个冷颤,拉着李君阁说道:“二皮?这是拍科教片吗?我咋觉得是在拍恐怖片呢?”
李君阁讶异道:“你竟然不知道这个节目?这就是他们的风格啊!我跟你说看现场这算好的了,等到剪出成片来你再看吧,那才叫吓死人!”
阿音说道:“没有这么可怕吧?”
李君阁说道:“其实不可怕,可问题是他们前半部分会着意的渲染,把事情弄得神神叨叨的,让你寒毛倒竖……”
看着阿音不信,说道:“嗨,我给你举个例子吧,就拿班主任查晚自习这事来说吧,他们的文案是这样的。”
说完模仿起刚刚那中年男子的语调:“喧闹的教室为何突然落针可闻?痴迷的网虫为何突然抛下手机?睡觉的人们为何突然同时苏醒?嚣张跋扈的她为何放开了同学拿起了纸笔?种种谜团为何突发而起?什么阴影在室外无声地徘徊?敬请关注《走进科学》——”
说完突然凑到阿音脸前:“后窗上面的一张脸!”
阿音浑然不惧,右手食指在左手手心画了几画,然后在李君阁额头上啪地狠狠一拍:“啊定!”
李君阁被拍了个倒仰,双手捂着脑门:“哎哟阿音你干啥!你下手太重了!这下肯定留红印子了!”
阿音哈哈大笑:“这是奶奶传的手心符!管你是人是鬼,先定一下再说!”
李君阁愤愤不平:“你还党员呢!你不讲科学!”
两人正在这边闹着呢,那中年男子走了过来,说道:“这位就是李君阁同志吧?”
李君阁赶紧跟他握手:“哎哟,张老师您可别这么叫!我可是你的粉丝啊!你这个节目我在渝州可是每集都看啊!这都错过八期了!”
张老师带着个宽边眼睛,穿着个休闲西服,文质彬彬的,饶有兴趣的问道:“咦?怎么最近不看了呢?”
李君阁说道:“嗨!这不是放暑假了吗?家里娃子多,怕把他们吓着!”
张老师一脑门子黑线,李君阁还纠缠:“最近几期都讲啥?快给我说说啊!”
张老师不好意思的说道:“呃,也没啥,就是有一对老人家的电灯晚上莫名其妙老是自己亮,结果大家都说他们家闹鬼,那对老人还居然吓得病倒了。”
李君阁说道:“然后呢然后呢?”
张老师抠着脑门芯子说道:“后来我们请来了好多专家学者,都无法解释这个现象,最后村里检修电路,说是开关的螺丝松了,紧紧就好了。”
阿音“噗”地一下就笑出声来了。
李君阁又兴奋地说道:“八期呢,肯定不止这一个!”
张老师说道:“最近我们在做生物系列,上一专题是关于虎纹捕鸟蛛的,据说一只捕鸟蛛的毒性能够杀死一头牛,我们找了传说中死牛的那个村子拍了一期。”
阿音说道:“结果呢?”
张老师说道:“结果是那牛的舌头被咬了,牛吃不了东西饿死了。”
阿音笑得都蹲地上去了。
张老师也放开了,微笑道:“现在正在播的三期更好玩,一个村子里白萝卜种下去,到了秋天居然变成了胡萝卜。我们召集了全国各地的专家集体讨论。调查了水,肥,地型,空气,天气,甚至种植方法。整整拍了上中下三集。最后的结论是那哥们种错种子了。”
阿音都快抽抽了:“哎哟……站不起来了……要笑死人了……”
李君阁拖着阿音两只手将她拉起来,说道:“张老师,这是我们李家沟村的村长,阿音,笑点太低,你见谅啊!”
张老师也不见气,说道:“没事,君阁,听说你们这里有个成了精的老甲鱼,然后村民们说你不回来就见不着,我们都在拍摄花絮,一直等着你呢!”
李君阁说道:“张老师您太客气了,叫我皮娃就行,哪有村民们说得那么玄乎啊,就是一个大点的中华鳖。”
说完看了看天色,说道:“这天都快黑了,要不等明天光线好再说?”
张老师说道:“啊不!这个光线刚刚好,你忘了我们节目前半部分的风格了?”
李君阁拍了拍脑门,说道:“把这茬给忘记了,就是要拍得神神秘秘阴气森森的是吧?”
张老师一拍李君阁肩膀:“哈哈秒懂!我们这不也是没办法嘛,科教节目也是要讲收视率的嘛!”
李君阁说道:“那行,那我们现在就去,对了张老师,你兜得住这个底不?要是到时候用科学解释不了可怎么整?”
张老师哈哈大笑说道:“这个你大可放心!这世界上还没有我们解释不了的事情!破除迷信,是我们频道责无旁贷的责任!”
李君阁说道:“那我回去捞点鲫鱼,那老团鱼嘴叼,我们家的鲫鱼它才喜欢吃!”
等到拿着一饭盒小鲫鱼来到祠堂后边,沿着塘子那可就乌泱泱的已经给村民围满了,后边的压着前边的肩膀,在那里垫着脚观瞧。
李君阁上去说道:“大家别这样啊,你们这样人家摄制组的都没法取景了,好歹都躲到摄影机背后去啊!”
梁慧丽跟阿音也忙着招呼:“这片子拍出来会在电视里播的,大家到时候看就好了嘛!请配合一下摄制组的工作!人家从北京老远来的,别让人笑话李家沟的人不通礼数!”
第一百四十八章 采访
这话有效果,村民们陆陆续续都跑到摄影机后边来了。
张老师擦了一把汗,说道:“哎呀你们李家沟的乡亲太热情了。”
李君阁翻出鲫鱼来,对张老师说道:“明天你单独采访他们才会知道啥叫热情,赶紧开始吧,怎么拍?”
张老师说:“先让甲鱼出来我们看看。”
李君阁拿出一尾鲫鱼递给他,张老师猛摆手:“你上你上!”
李君阁翻翻白眼,这张老师嘴上说着不迷信,其实心里也发虚呢!
拎着鱼尾巴在水塘边上晃了晃,一个大背壳冒了上来。
摄影对着老团鱼一通猛拍。
李君阁逗引了鲫鱼几下,然后将鲫鱼抛给老团鱼吃了。
然后问道:“接下来做啥?”
张老师明显被团鱼的个头惊着了:“这甲鱼有多大啊?”
李君阁说道:“没有具体量过啊,估摸着背壳直径有一米出头。”
张老师这才回过神来,说道:“再喂几条,我们补些镜头。”
李君阁说道:“真没啥可怕的,要不张老师我们一起来喂?”
张老师想了一下,说道:“行,我也上个镜头,让大家知道这个其实没啥神异的。”
李君阁又在心里头翻白眼:“然而刚才你的表现并不是那么回事。”
……
拍完这些,两人约好第二天的采访事宜,李君阁这才回家歇着。
第二天一大早,李君阁带着白大他们出来遛弯,就见到有村民们正在接受采访呢。
……
“这位老乡,你认为你们村的老甲鱼有灵异吗?”
“吴老师说了,要讲科学,那就是一个大团鱼。”
“呃……请问吴老师是谁?”
“吴老师是我们农技站的,懂得可多了,我们农事上有啥不懂的都问他来着。”
“哦,那你自己相信这个甲鱼有灵异吗?”
“四祖宗说了,要存着敬而不求之心。”
“呃……四祖宗又是谁?”
“四祖宗我们李家沟辈分最老的老人,就住祠堂边上。”
“哦,那你自己相信这个甲鱼有灵异吗?”
“这个嘛……哈哈哈……我要去移油菜秧子了,我得走了,您再去问问别人哈!”
……
“两位老乡下棋呢?我是央视记者,请问你们认为村里的老甲鱼有灵异吗?”
“这个……应该……没有吧?”
“谁说没有?没有怎么跟着皮娃回祠堂了?”
“哎呀你个死人!人家皮娃说了不要乱传,风言风语的好说不好听,到时候说我们李家沟有妖怪!”
“妖怪怕啥!皮娃还说了,早年间还有妖怪来跟我李家祖宗当丫鬟呢!这老团鱼我看了有些日子了,也是个懂礼的!”
“呃……等等老乡,你们说的妖怪当丫鬟又是咋回事?”
“哦,这个故事可比老团鱼的传说还老了,早年间慎清公告老还乡,带着上河李家来到这李家沟……”
……
“这位老乡,请问你对你们村甲鱼这事怎么看?”
“哎呀小同志这事你问我就算问着了。”
“嗯?这话怎么说?”
“嘿嘿,老团鱼回来那天我可就上网查过了,闽州有个承天寺,那边放生池里也住着一个老团鱼,跟我们村这个差不多大小!”
“哟!你还会上网呢!”
“瞧你这话说的,我们村祠堂里有个小图书馆,有几台电脑,我们没事都。”
“那你可是见多识广了,能跟我说说这事怎么解释吗?”
“嗯,那我跟你说说啊,这团鱼为啥喜欢住到寺庙祠堂边上呢,科学的解释应该叫‘躲雷’!”
“……”
……
“哟,这位婆婆您做针线呢,啧啧这手艺真好!”
“哎哟娃娃您真会说话,梁丫头说这叫女红,前些日子还在我家拿了两本绣样去描呢,说是啥非遗。”
“哦,那婆婆您贵姓啊?”
“免贵我姓王。”
“王婆婆,我是央视的记者,我就想问问你对祠堂后边的大甲鱼怎么看?”
“要我说吧,这大甲鱼也怪可怜的,老伴老伴,这老了没伴那可就孤清了,我本来想着去盘鳌乡买个母团鱼放塘里去的,一想不行,这可都差着辈分呢!”
“呃……婆婆您忙着,我再去采访下别的村民……”
“别走啊,我想着你们央视这么神通广大的,能不能……喂喂……”
……
李君阁脑门子上汗都下来了,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来到祠堂里边,张老师正跟四爷爷一起翻书呢,四爷爷正在竹纸老书上给他找慎清公跟狐仙丫鬟的记录,还有盘鳌乡老团鱼的记录。
李君阁就说道:“张老师这样怕是不行啊,村民们正在接受采访呢,一个个说得神神叨叨的,你看要不要村里出面制止一下?”
张老师连忙说道:“可别,你又忘记我们节目的风格了?前边搞得越玄乎越能吸引眼球!”
李君阁说道:“这个……我实在是担心你到时候没法自圆其说啊!”
张老师说道:“没有的事情,哎哟这期好啊!这么丰富翔实的资料,不搞他三集都对不住老远跑这一趟!”
李君阁说道:“说起这个我早就想给你们提意见了,不要一期分三集放行不行,好家伙,只看前两集,都能吓得不敢上厕所!”
张老师哈哈大笑:“别闹!对了皮娃,下午我们要去采访你那返老还童的老族叔,这研究甲鱼的专家也是下午要来,估计要量体重长度检查身体什么的,那甲鱼听你的,到时候你要陪同啊!”
……
摄制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两天后就将素材采集完了,中间还请了两个临时演员在祠堂拍了一段慎清公跟狐仙的故事。
送走摄制组的时候,李君阁手心里都捏了一把汗:“张老师啊张老师,你可一定要给力啊!”
周五,李家沟这期开播。
这天晚上李家沟人影都见不着一个,全猫在家里看电视呢。
今天放的第一集,梁丫头阿音俩女生胆子小,都跑李君阁家里来了。
同样阴气森森的画面,同样毫无感情的声音,同样吓死人不赔命的开场白。
俩丫头还好,她们全程参与了拍摄过程,突然又觉得没有多害怕,只感觉好笑。
……
“xxxx年xx月xx日,盘鳌乡的老李头来到河边移栽油菜苗,却发现昨天好好的油菜苗一片狼藉,现场周围有很多巨大的爪印和爬行的痕迹……”
阴森古怪的背景音乐响起……
“痕迹通往河边的一个水潭,已是秋初,本该清澈的水潭今天却一片浑浊……水下似乎藏着什么东西……”
这是画面切换到老李头接受采访的画面,老李头在里边神情激动:“那天我就是在这里,见自家的油菜苗子给糟蹋得不行,一时气不过,就拿起一根这么粗的竹竿,往水里捅……”
电视音乐一下子变大,画面突然转成黑白,水潭里哗哗翻起水花,竹竿似乎被什么东西咬住一般被左右摇晃。
“哎呀妈呀!”老妈吓得一个激灵,手里的青橘子直接扔到了老爸身上了。
奶奶也吓着了:“这是整得什么玩意儿?不是说走近科学吗?吴老师平时给我们看的的片子可不是这样的!”
梁慧丽阿音李君阁三人都笑得东倒西歪:“哎哟这效果不错,拍竹竿被咬的时候还叠加了几个摇晃的镜头!张老师真会整……”
电视里还在继续播放:“……老李头只觉得竹竿一轻,待得拿起来的时候,才发现竹竿前部已经被水下的怪物咬断了……”
梁慧丽指着电视道:“根本就不是这样的!这时候老团鱼已经现身了!”
“……这时旁边的村民也围过来了,老李头壮着胆子,重新将竹竿伸进了水潭里……”
电视音乐又突然变得激烈,画面又突然转成黑白,一个黑乎乎的影子突然穿了上来,将竹竿头咬住疯狂甩动。
“我去!”老妈又是一个激灵,手里的青橘子又飞了。
“还让不让人吃东西了!”
老爸也不乐意了:“看电视就好好看,别老拿东西砸我成不成!”
这时大家都看清了,咬住竹竿头子的是一个大甲鱼。
三个小的面面相觑,这个是怎么拍的?没有在李家沟拍这一段啊。
李君阁抠了抠脑门芯子说道:“肯定是到了北京后弄了个布景后补拍的,这个要等二准回来了问他。”
画面嗖的切回到了演播室,张老师那微胖的身型出现在了演播大厅里:“观众朋友们,看到这里您可能就要问了,为什么盘鳌乡的乡亲们对大甲鱼怀有这样的恐惧之心呢?原来,在这个地方,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传说……”
镜头又切回了正常状态,却是老甲鱼化身胖秀才招婿的故事。
“诶,这段可没有看到过呢,哈哈哈,这胖子哪里找来的,眼睛那么小,还真有几分老甲鱼的味道……”
“张老师在电视里比较胖诶,难怪明星都要狠了命的减肥……”
故事演完又是部分村民采访,之后这一集就结束了,最后还是那熟悉的文体:“江边的泥潭为何突然浑浊?巨大的黑影究为何物?古老的传说是否确有其事?村民为何会突陷昏迷?是撞邪,是中法,还是别有原因?……敬请关注下期泥潭下的阴影第二集。”
第一百四十九章 魔芋
奶奶拍着胸口说道:“哎哟这鬼电视可算结束了,这哪里是啊,这简直是啊!乖孙今晚跟我睡一个屋!我咋想起那曲子心里就毛毛的呢?”
老爸也看得有点担心:“你说张老师把老团鱼拍成这样,会不会把乡亲们吓着啊?这老团鱼可是你弄来的,乡亲们要是不乐意,皮娃你可是猫抓糍粑,脱不了爪爪啊!”
第二天等李君阁遛狗到打谷场,就发现人好多,都在热烈讨论,话题不离前一晚的电视。
“昨天那节目你看了没?”
“那还能错过,哎哟还真有点吓人呢。”
“什么啊,拍得好假,当时我可就在旁边,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你少来,我可是知道的,你那天听到皮娃一声老团鱼就吓得跑回来了,后面的你压根就不知道!”
“你走!我那可不是吓的,我那不是赶紧回来告诉你们嘛!”
“你们说这片子真的是吗?我咋觉得是宣传迷信呢?看得我心里都发毛了。”
“就是就是,你说今晚我们偷偷去烧点毛纸,老祖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