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笔记本屏幕上,能看到刚孵出时雏鸟身上披着淡灰色的绒羽,肚子下边则是白色的绒羽,脚橙红色。
  朱鹮亲鸟飞上飞下,差不多一个小时就会来一次,雌雄共同喂养幼鸟。
  一只守着窝,另一只飞到田里觅食,差不多一个小时后飞回来,将口中半消化的食物吐出,性急的雏鸟们争着把长喙伸进父母的嘴里,父母则使劲抖动着脖子,使食物尽快地吐出来。
  除了喂鸟,喂完食物后的父母还要帮助雏鸟清理粪便,叼走巢底的树枝,让粪便漏到下面去,或者把沾有粪便的铺垫物叼到巢的外边,再叼来新的巢材和铺垫物补窝。
  李君阁看着朱鹮摇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唯唯在边上摇头:“又开始不讲科学了……”
  苗娃也摇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然后引来两人怒视,我们有你说的那么老?!
  ……
  六月十二,祠堂广场边上有立起了好几眼灶台。
  各家民宿的大桌台都是集团统一定制的,大小都一样,现在也都搬到广场上围了个满当。
  桌台上是大红幔帐,这是用来遮阳的,看着那叫一个喜庆。
  三班厨子在灶台边上闹腾,终于把老伯惊动了,出来过问。
  焕邦叔,东方叔和王婆婆正在带着乡亲们帮忙,抬头见他过来,一起笑道:“寿星老头来了!”
  老伯问道:“什么寿星老头?”
  焕邦叔说道:“老哥哥你不是把日子过糊涂了吧?你的生辰啊!”
  老婶“啊”了一声:“思远的生日不是明天啊?”
  老伯感动地轻轻拍了拍老婶的手背,谓然道:“我的农历生日,的确是六月十二。”
  东方叔笑道:“老姐姐,我们李家沟的生辰都是按农历来算的!这就先给你们道个喜!明天你们看好吧!四里八乡里头你都算李家的大辈儿了,多的是人来给你道寿!”
  老伯都说不出话来:“离家这么些年了,你们竟然都还记得……”
  焕邦叔说道:“哥哥的生辰农历六月十二,跟彭祖是一天,又是井泉诞封井门祭井龙王的日子,这个要是都能不记得,那就指定是故意的!”
  焕邦叔笑道:“我就没闹明白过生辰怎么不好?你们李家人就是不爱兴这个,要我说,该办就办!大家一起热闹喜庆,顾虑这个顾虑那个的就没意思了。”
  王婆婆说道:“皮娃说了,以后村里七十以上的老人,逢五逢十,生辰宴就交给集团操持。不收礼金,要送的提前私底下送,集团就当不知道。”
  东方叔说道:“皮娃还说百善孝为先,这样一来那就站得住脚,哪都说得过去了,等明年就该轮到二毛他爷爷过八十。”
  老婶连连感谢,说道:“皮娃呢?皮娃怎么没见着?”
  王婆婆说道:“孩子们又放暑假了,思成跟思齐去城里接孩子,皮娃去蜀都接君楼他们,雨湘雨淮俩闹山喜鹊不在,这生辰怎么能热闹得起来!”
  老伯笑道:“你看自家人都不在,反倒让弟弟妹妹们来操持……”
  焕邦叔道:“这就是我们乡下人的好了,主人家要是实在太忙活,只管花钱请油厨班子就成,然后立一位提调,万事儿不操心。”
  说完一拍自己胸脯:“这回的提调就是我。”
  王东方立马说道:“什么就是你,人家皮娃说集团里边村务都是少平立事,这事情以后就是村务,村务那就该是少平的,所以总提调是少平,你最多算个借调。”
  唐少平正在一边打电话催猪肉,一听这个笑了:“别别,打置办长街宴开始就多亏得几位长辈,我这算是在顾问团的亲切关怀和无私帮助下开展工作,不当事,不当事。”
  老伯生怕两位再互怼下去,赶紧拉着两位说道:“都感激,都感激,那……我该干啥?”
  王婆婆笑道:“老哥哥啥都不用干,你和老姐姐明天就换身光鲜衣服,接受儿孙们朝贺就好了!”
  老婶子顿时扯着老伯的袖子:“对对对,思远我们去选一身衣服去!”
  走到快进门了,还听得焕邦叔在后边喊:“记得别穿太素!还有西装什么的一边去……”
  “哎呀你才管得宽……”
  “我这不是怕老哥不明白规矩吗……”
  “老哥哥文曲星下凡会比你不懂规矩……”
  “啥时候又变文曲星了?小时候还不是带着我们满山跑……”
  “怎么就不是?老时间里说能考上进士就是文曲星下界,老哥哥的学问不比进士还提神?起码得是个大学士……”
  “不说是教书匠吗?老哥哥说他这辈子就看过一部书……”
  “客气话你也信!主要是怕说出来把你吓背过气去!老哥哥看的那部书,听皮娃讲光字数就上亿!比五溪河里边鱼还多!”
  “我的个乖乖,这得比慎清公还厉害了吧?政府咋还不给立个牌坊呢……”
  “两个老狗闭嘴!正事不做豆腐放醋!活还多着呢!”
  ……
  老婶扶着老伯走进祠堂,笑得都不行了:“思远,我知道你为什么念念不忘要回来了。”
  老伯感慨道:“是啊,连我也没想到他们还记得。”
  四爷爷在边上写字,每天五百小楷,这是老规矩了。
  两天一部千字文,雷打不动的功夫。
  见他们进来,四爷爷笑道:“孔子之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老伯笑道:“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两句都是《论语》,四爷爷说的是《论语》中记载,孔子在乡亲们那里,表现傻傻的,就好像说话都不利索一样。夸老伯也是如此,在老乡们那里保持着谦虚。
  老伯回答引自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后的感慨,不过偷换了一个概念,把音乐的乐,弄成了快乐的乐。
  意思就直白了,夫子在乡党面前有那样的表现,是因为乡亲们的关怀,会让人如此开心,这是什么东西都换不来的。
  四爷爷笑道:“那就坦然受之吧,做学问固然要崖岸自立,做人那就断不能如此了。”
  老伯躬身道:“儿子受教。”
  祠堂的安静很快就被打破,首先跳进来的就是Shirly和Alice,身边跟着一群娃子。
  然后就是老堂哥,堂嫂,老爸,大伯,还有芋头粽粑白婶,热闹得没法看了。
  老堂哥和堂嫂先跟老伯和四爷爷问了好,老伯笑着对粽粑芋头道:“咦?你们也来了?”
  粽粑说道:“我们特意来给老师过生日的。”
  白婶笑道:“粽粑也学会中国式的说话方式了,他其实就是想来玩。”
  粽粑立马否认:“哪里!李家沟的生日宴也是不容错过的!”
  白婶哈哈大笑,露出一嘴大白牙:“不管他们,我真是学校派来的,首先是祝你生日快乐。然后学校想授予李老名誉教授的头衔,并邀请他去哥大讲学。他的远程教学现在是我们东亚研究所的选修课程,校董事会认为这是应该的。”
  四爷爷摇头道:“这个就算了吧,我今年九十七了,只怕皮娃他们都不愿意我这么折腾。”
  阿里木牵着四爷爷的手说道:“祖祖你要是想去,我们的飞机现在还在机场。”
  四爷爷哑然失笑,摸着阿里木的头说道:“阿里木真懂事,不过我们要给你爷爷过生日,一时间可没时间去。”
  白婶遗憾地摇头,从兜里掏出一个牛皮纸卷,说道:“李老,校董事会也担心会是这种情况,因此让我也将聘书带过来了。”
  四爷爷接过来笑道:“担不起,蒙校董事会错爱了。”
  白婶两手一拍:“OK,任务完成,明天什么时候开宴?”
  李君阁这时才进得门来,听见这话笑道:“开宴自然是明天上午,不过今晚也少不了大家一顿,和油厨班子一起吃的前席。”
  Alice和Shrily一起鼓掌:“前席比正席还好吃!”
  李君阁骂道:“就喜欢油炸食品!长疙瘩了又哭!对了离开镰还有段时间,你们准备怎么过?”
  粽粑说道:“这么多志愿者项目,还怕没事情做?我和芋头来之前就决定了,跟你去考察霸王猇!”
  李君阁笑骂道:“美得你们!门都没有!到时候还得我来保护你,纯累赘!这样,要亲近动物呢,鸡场孵化室在孵化各种珍禽,鱼场那边也在孵化甲鱼,你们也可以选择料理竹鼠,还有朱鹮和江豚的每日活动需要记录。反正就在李家沟周围一圈范围,别想往远处跑。”
  “还有个任务就是和娃子们多说英语,假期里边给他们补补。现在村里多了几个展览馆,你们没事也可以看看,还有盘鳌乡那边多了剧场,平时在轮播几部片子,都不用花钱,你们感兴趣也可以去。”


第八百六十五章 王婆卖瓜
  Alice问道:“有爆米花跟可乐没?”
  李君阁连忙摆手:“没有!”
  堂嫂看着小叔和他们闲扯,转头对老伯说道:“爸妈的身体看着越来越好了。”
  老堂婶说道:“是挺好,感觉比在美国呆着舒服多了,瑜宁我跟你说现在我都会太极剑了,明天上午你跟我去忘忧谷,我们现在都在那里练,石鹤道长的功夫真是厉害。”
  李君阁笑道:“老婶啊,石鹤道长的厉害功夫你是还没有见过,他收拾我们的时候才是真厉害!”
  说完对堂嫂说道:“对了堂嫂,我们搞了一出歌舞剧,叫《山水同根》,等有空给你看看当时预演的录像,在音乐方面希望您再给我们提提意见,这是小准交代给我的任务,都是一家人,我可就没管你是不是刚到家了。”
  堂嫂笑道:“这工作我很喜欢,就怕到时候帮不上忙。”
  大伯说道:“事有缓急,皮娃你别人刚坐下就絮叨,先把明天的场面撑过去再说。明天有没有大人物要来?”
  李君阁说道:“罗书记和薛书记肯定是要来的,然后省里边文化厅和教育厅的不知道来不来人,反正祠堂里边多留两桌支应吧。”
  这时阿音也到了,过来给大家见礼。
  堂嫂牵着阿音的手:“阿音可真是越来越漂亮了,二皮当真好福气。”
  老爸说道:“唉,就是还是操心,说是要等翻年索道开通后才清闲得下来。”
  四爷爷说道:“阿音的确是我李家的好媳妇,雨湘雨淮,可要多跟婶婶学学。”
  Alice和Shirly嘻嘻笑着答应,转眼拉着阿里木要他给自己画素描去了。
  晚宴上就是亲人叙话,交流年来的经历,感慨家乡的变化。
  四爷爷和老伯老哥李君阁轮流敬了三高叔他们油厨班子几杯,搞得三高叔连呼不敢当。
  当晚,篾匠叔和石头叔联袂而至。
  娃子们和哥大四人组围着油厨班子看上大蒸笼,祠堂里几人坐下叙话。
  良子婶取过一个木匣打开,里边是一对青冈木的镇纸,一双老楠竹的臂搁,一面雕花的案屏,都是十几层推漆制成,明光锃亮。
  案屏上是瘦金体的兰亭序。
  镇纸上有一联款“文移北斗成天象,月捧南山作寿杯”。
  篾匠叔说道:“良子说臂搁要的是舒服,我就没有做花样落字,就祝老哥哥你康健长寿。”
  老伯笑道:“好!好!多谢黄老弟了。”
  石头叔打开一个包裹,里边是一个笔洗,一个砚台,一个笔架。
  奇得是三样东西几乎都是原石,就笔洗凿一个深坑,砚台凿一个浅坑,可其花纹沟壑,却完全是一个系列,凑成了一套。
  石头叔笑道:“我这算是借花献佛,都是皮娃给的存料里边选的,工是没费什么工,现成的便宜。”
  老伯说道:“就算工没费多少,可这时就不得了了,王老弟这也是费了不少的心思,实在是感激不尽。”
  石头叔说道:“知道你喜欢素雅天然的东西,就不弄什么花哨的东西在上边了,老哥哥你喜欢就好。”
  大家一起聊了会天,老伯问道:“两位老弟现在生意怎么样?”
  篾匠叔说道:“现在做东西就贪图一个乐,已经不管多少了,就是往细了做。”
  石头叔说道:“篾匠可以的,今年和良子调出了朱鹮色,良子的樱花漆盘妆奁系列,听说在日本入了巨匠展选,可算是了不得。”
  篾匠叔撇嘴:“就是非要我做一套纪念版小蛮,把手,玉口,竿袋都是粉红色的,我说这不是女人用的鱼竿吗?几个女生钓鱼的?又有几个女生的老公会给自家老婆买几十上百万的钓鱼竿?用皮娃的话说,这就是不分析客户需求嘛!”
  李君阁赶紧摆手:“这话我说过,但是不是接在鱼竿后面说的!篾匠叔你可不能牵强附会!”
  说完又道:“这套鱼竿有了朱鹮落户李家沟的背景,这就非常有意义。这套竿子集团订购了,还有良子婶那套樱花妆奁漆盘,我们也订了,以后就摆在非遗博物馆里边,供大家欣赏!”
  良子“啊”了一声,说道:“要不我再做一套吧,那套漆器已经被皇室看上了,作为今年典子公主大婚时嫁妆。”
  李君阁都快想不起来那公主长什么样了,说道:“那小姑娘都要结婚了啊?这时间过得还真快。”
  老伯又问石头叔:“王老弟你那边呢?”
  石头叔说道:“我这边没啥,今年李老哥邀我去做天工奖评委,可我弄桥板没时间,家里边小石头和洒洒倒是弄了个玲珑结送去参展,所以更要避嫌。”
  老伯问道:“他们成绩如何?”
  石头叔说道:“只拿到了银奖,洒洒这国家级大师就还差临门一脚。”
  老伯说道:“都还年轻,不着急。”
  石头叔说道:“他们是差在主题上,这玲珑结就是一个纯粹显摆手艺的玩意儿,将内雕的灵透和苏工的细腻融为一体,其实是两个小的练手时一时想出来的东西。”
  “不过今年他们就要大搞了,洒洒说从阿音的嫁衣上得到了灵感,那衣服上的龙凤交缠纹理繁复异常又漂亮得不要不要的,他们今年准备合作搞这个,做大器,我估摸着主题搞定,这个大师大概就能成了。”
  李君阁闭上眼睛,想象了一下楚服上平面的龙凤交缠纹变成立体之后该是什么摸样,想了一阵还是觉得不要浪费时间了,想不出来。
  睁开眼说道:“石头叔你叫他们选顶级料,也不要怕浪废。国内和台湾的玉雕相比,就是国内还是从省料出发,不敢像台湾那边,为了出精品说抠就抠说镂就镂。”
  “这龙凤交缠的雕件,一听都知道肯定一半实一半虚,因此我事先说好,别心疼几块石头,我李家沟再出一个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比什么都强!”
  石头叔说道:“这不行啊,一百斤料抠掉四十斤丢掉,还都是顶级的青珉石,这就是七八十万啊!”
  李君阁朝着石头叔挤眉弄眼地笑道:“石头叔你都这么大土豪了,怎么还这样抠抠搜搜的过日子?”
  四爷爷说道:“石头,这事情上我赞成皮娃。现在我们李家沟已经经历了原始积累期,你们的工艺品也是一样。我们已经不需要追求数量,要多做精品才行。”
  石头叔笑道:“那行,那回去我就跟两个小的说,不过小石头要是敢做砸了,看我不抽烂他的皮!老时间里我们那里有这样的机会?敢糟蹋一点,那都是要被老汉儿收拾惨的!”
  四爷爷哈哈大笑:“那时候是怎么个活法,现在是怎么个活法,这个完全没有可比性!”
  ……
  次日中午,乡亲们果然全都不请自到了。
  老伯和老堂婶笑呵呵的和大家的寒喧,身边站着老堂哥,老堂嫂,还有俩装乖的大长腿妹崽。
  王婆婆和东方叔焕邦叔坐一桌,磕着瓜子等开席,王婆婆瞅着俩闺女就觉得脑仁疼:“这雨湘雨淮也太高了,比阿音还高,这可不太好说婆家。李家沟好像就没这么高的男娃来配,这不得找一米八的大个儿?”
  夹川的男子普遍不太高,像李君阁一米七六就已经算个子挺高的了。
  王东方说道:“这有啥的?唯唯还不是一大妞?不也找着昭娃了吗?”
  王焕邦说道:“王婆婆你都转行了还惦记这旧业务,雨湘雨淮不是常在国外吗?我可听说国外都是长人,到时候找个外边的不就得了?”
  王婆婆说道:“那怎么一样,姑娘家家满世界乱找,不知根不知底的,不好。”
  王东方说道:“怎么就不知根不知底了?你看那俩傻小子!就粽粑跟芋头,不都比雨湘雨淮高?还都是今天寿星的学生,这算是知根知底吧?”
  王婆婆说道:“哎哟那可怎么行!那俩就只长了个子没长心子!都快三十了吧还一天到晚跟着美娴他们厮混,简直就是俩大小孩!连个事业都没有,不成不成……”
  王焕邦说道:“这话不对,大小孩儿李家沟还少了?就说那边那许大马棒,听说连鞋带儿都不会系,比粽粑芋头差远了吧?可你看人家找的啥媳妇?我的个乖乖简直就是画儿里边走出来的。”
  王婆婆说道:“思娃那是特例,听说小时候脑子本来就不好使,除了画画什么都不会,这就好在是生在了省城,要是搁乡里边,不够爸妈操心的……”
  王焕邦说道:“这也不成那也不成,那你倒是挑一个成的给我看看!”
  王婆婆吞吞吐吐地说道:“其实……好的……这个……也不是没有……你们看我们家厚娃……”
  欢脱二人组:“嘁!王婆婆卖瓜,自卖自夸!”
  ……
  几辆电瓶车过来了,下来不少人,朝这边走了过来。
  司老爷子走在中间,旁边两人一起走着,罗书记和省文化厅张副厅长在旁边放后了半个身子陪行,薛书记落在后边,身后则是嘉州四老,许思小芷,司星准秋丫头,王从军任晓芊,朱朝安小美,还有唐建凯。
  这个走法就有些没对,李君阁赶紧迎上前去,赔笑道:“司老,有时间没来了。”
  司老笑呵呵的点头:“今天来给思远过生日,顺便看望老上级。”
  四爷爷和老伯也迎了过来,四爷爷笑道:“红星来了,不知这两位是?”
  薛书记赶紧上前介绍:“这位是文化部刘副部长,这位是教育部马副部长,两位都是来给思远先生庆贺生日的。”
  老伯赶紧说道:“思远可真是惭愧,闲居在家还劳动二位大驾光临。”


第八百六十六章 抛洒才气
  两位部长说道:“这是应该的,按道理思远先生应该在首都由国家安排待遇才对,不过子承父志,一如既往的高风亮节,我们都是很钦佩的,要是这样的大事还不来看望,那就是我们的不是了。”
  老伯连声说道:“不敢不敢,那我们进祠堂叙话,思成思齐,你们帮我招呼乡亲们。”
  将一行人让进祠堂,刘部长看着古老的祠堂,说道:“两位还住在宗祠里啊?生活上会不会有所不便?”
  老伯笑道:“住在这里才舒服,宽敞明亮古色古香,皮娃也给居住区,教学区做了相应的改造,跟住别墅也差不多的。”
  刘部长说道:“那就好那就好。”
  等到众人坐下,这待客区其实也是工作区,墙上全是书架,各种资料书籍堆得满满当当,桌上全是稿件,打开的书本,还有一些图表,笔记本电脑也还开着。
  马部长问道:“业精于勤啊,看这样子二老在今天都还工作过?”
  老伯笑道:“这是老习惯了,我们李家就没有过生辰的传统,在国外我就过得更简单了。乡亲的热情难却,其实都是他们在操持,我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敲点字,这就是兴趣爱好。”
  刘部长说道:“我这次是代表文化部来的,文化部六个一工程,蜀州省的工作很突出,然后这突出的工作竟然都跟一个地方有关系,这就更神奇了。”
  “于是部里派我过来考察,在蛮州听取了罗书记的汇报,才知道这成绩不是一时的异军突起。李家沟的文化传承从来没有断绝过,《琼林别藻》的出版,可以说在青少年对传统文化启蒙方面,有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两位的工作可谓是功不可没。”
  马部长也笑道:“不光是对青少年,对我们教育界广大的教师也是深有启发,很多学校语文老师都将《琼林别藻》列入了暑期必读书目向学生们推荐。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才是国学入门的最佳手段,都是成系统的小知识点串联,一点也不枯燥,生动有趣,学生们乐在其中。”
  四爷爷说道:“这其实不是新型教学方式,这是中国古代家学的教育方式。《东坡志林》,《后山丛谈》,很多古人笔记里边记载父子相传的时候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学习的。”
  “父亲斜倚榻上,听儿子读书。读到某个知识点上,父亲就让他们停下,然后开始展开阐述,或者让孩子们辩论。这既是一个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又是一个对自己的巩固过程,所谓‘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
  马部长说道:“原来‘家学渊源’,说的是这个。”
  这时候焕邦叔进来了:“寿星公,可以开席了。”
  老伯说道:“那就敢情各位,给老夫站个台,壮个胆,做一次观礼嘉宾如何?”
  众人都笑着点头,一起来到祠堂大门口站定。
  仪式非常简单,就见焕邦叔拿出一张红纸,上面写的是寿词。
  焕邦叔喜滋滋地朗声念道:
  “柳翠千绦,莲红百本。
  余年始乐,上寿希尊。
  贤正惟琪,百年德象;
  文明有道,万载馨椿。
  古稀增五筹,南山劲节犹称显;
  期颐诚一待,北海钧流信有真。
  高严在室,敢称荣考?
  嘉孙绕膝,款叙天伦。
  背倚青山;邻贤勖里。
  朝迎水慢;暮送云温。
  闲诵清骚,聊栖迟以寄勉;
  偶监童课,不汲誉而虚闻。
  弱冠难量,频耽白眼。
  雄图未按,暌应时文。
  遂涉千里之外,求申实学于异邦;
  期窥六经其详,誓起鸿明于自审。
  呵润僵毫,焚膏继晷;
  泣哀慈貌,暑往寒轮。
  毕剔光搜,理萦绪于千书;
  存菁去芜,字精思为亿陈。
  故国馨安,鱼寄曲枉;
  乃心举旷,鹤载回春。
  五旬菁萃,配伊周之盟府;
  四纪莹华,光有汉之史宬。
  两袖清风;孓身素意。
  谢奉麟阁;辞归桑阃。
  呢春池与秋月;醉杏浅而梅深。
  仰松藤兼竹露;俯鱼浪或鸥痕。
  时吉添寿;福望成贞。
  举饮求殷;挥觞累寸。
  李思远老人良辰吉宴,开席——”
  然后狮子咚咚咚地舞了起来,鞭炮放过两挂,大菜流水般端上,李家各兄弟至亲在知客师的带领下穿插在各个席面上同大家敬酒。
  老伯邀请一众大佬们在祠堂里边席面上就坐,马部长低声问道:“刚刚那寿词,是良储老人代笔还是思远先生您自述?堪称典雅。”
  老伯微笑道:“父亲给儿子写寿词,打自古没这规矩;文章里好多马屁臭不可闻当不了真,自然也不是我的手笔。呵呵呵,是我家侄儿搞出来的花样,喏,过来了,就是他!皮娃!”
  就见李君阁带着阿音和美娴过来,笑吟吟地说道:“今天好日子,各位尊长,待我和阿音先敬过寿星,再敬大家三杯。”
  一通插科打诨过后,李君阁又带着阿音和美娴去应付下一桌,马部长说道:“这就是他啊?看不出来他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刘部长笑道:“老马那你可就走眼了,这小子能耐着呢,《为爱所生》的作词,《干将》的编剧,《山水同根》的编剧,都是他!我们文化部六个一工程重点作品里边,三样有他的名儿,要不是对蜀州这次放的卫星做过研究,我都还没发现!”
  四爷爷笑道:“这娃说起来也是叫人头疼,才气是定然有的,就是不把这个当事儿。老喜欢上山下河,文学方面整个一懒蛤蟆,捅一下才跳一下。不是至爱亲朋,他一般懒得动这样的脑筋。”
  这比喻把马部长逗得大笑:“太抛洒了,辜负才气!不过这也是你们李家才可以这么奢侈,就好比当年大苏修黄楼,自己都不用动笔,叫弟弟苏辙作赋,小友秦观作序,弟子陈师道作铭,贺铸作歌,他自己选一篇立个碑完事儿。”
  四爷爷说道:“他自己倒是写了一首诗,不过那诗实在是有点……”
  老伯笑道:“除了绝句这种灵气纸笔,大苏的诗的确是他的苦手,主要还是恣肆挥洒写完就丢,绝不二改,不愿意反复推敲的缘故。实在是有些浪费。”
  刘部长说道:“这么浪费都能独旷古今,这才是真正的文豪啊!”
  众人都是哈哈大笑,举杯与老伯祝寿,又敬四爷爷,席间相淡典故文学,大家都是文化人,倒是其乐融融。
  刘部长说道:“《琼林别藻》,列入今年六个一工程精品图书,这是板上钉钉的了,前期十万册销售势头很好,看来得加印,这个事情张厅长你要抓好。”
  张厅长赶紧点头称是。
  马部长接着说道:“也希望二老继续你们的网络课程,这个事情我们接着来。”
  四爷爷说道:“我只有一个要求,不要强迫孩子们购买我们的书,也不要强迫孩子们背我们的课程。如果是要求他们把我们讲解的内容当成背诵资料,我觉得是一种罪恶。”
  老伯说道:“我父亲言之成理,我们的这项课程,旨在提高孩子们对国学的兴趣。要是把启发兴趣的东西变成打击孩子们兴趣的东西,那就和我,和我父亲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刘部长点头道:“二老说得是,那我们回去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张副厅长说道:“还有一样,就是这版权费……”
  老伯说道:“不是说好给我们捐出去吗?”
  张副厅长求助地看着四爷爷,赧笑道:“李老,你也是我们政府部门工作过的老同志了,想必知道,呵呵,有些事情,政府部门能不沾手,尽量不沾手才好。这是一个职能问题。”
  四爷爷想了想点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那行,这钱我们收下,交给皮娃。这边的希望小学希望中学也马上建成了,到时候给孩子们添书添教学设备用。”
  这下又轮到马部长不好意思了:“李老,还有个事情,你们乡里这学校,能不能不用希望小学,希望中学这个名字?”
  四爷爷问道:“为什么?”
  马部长说道:“嗯……因为希望小学是希望工程的一部分,这个名词属于专有,归国家青年基金会管理。到时候以你们奢华的办学条件,可能会引来外界对基金会的猜疑。”
  “因为基金会的宗旨是在贫困地区建立教育基地,使贫困孩子能够上学,和你们的学校理念有些不符,而且这资金来源也不一样。”
  四爷爷说道:“哟,还真是这么个情况,那等一会儿我和皮娃他们说说,你看二位难得来一趟李家沟,还为我们考虑这些,实在是不好意思,来我敬二位一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