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2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司星准过来拉走了秋丫头,薛锦弦对几个明星说道:“太闹了,怎么整?”
  老陈笑道:“我们年轻时候也好不了多少,走,打包,我们换个地方喝!”
  老李说道:“我带路我带路,我们去河边上,这种放肆的日子各位都有时间没经历过了吧?”
  这主意一出几位明星都轰然叫好,然后大明星们像做贼一般,偷啤酒的偷啤酒,偷水果的偷水果,偷串的偷串,接着跟小偷一样悄悄地撤了。
  大家闹得差不多了,冰冰跳下吧台,将音乐切换到轻音乐,几对情侣和小夫妻在舞池中跳起了贴面舞。
  李君阁搂着阿音的腰肢,左顾右盼:“咦?陈老师薛阿姨他们不见了。”
  阿音笑道:“他们是嫌我们太闹了吧?”
  护林队的人艳羡地看着舞池中的几对,冰冰虽然坐在那里,可毕竟是大明星,李家沟的土贼们都有点怂。
  最后一群人你推我我推你,选了个代表出来,毛着胆子邀请冰冰。
  冰冰微微一笑,放下酒杯,大方地答应了邀约。
  然后就没完了,一群护林队的崽子们终于受到了莫大的鼓励,一曲终了,一个个上前邀请阿代,阿音,梁慧丽,秋丫头她们。
  李君阁给司星准倒了一杯啤酒,端起杯子说道:“来二准,走一个,恭喜你。”
  司星准和李君阁走了一杯,看着秋丫头在舞池里的身影,说道:“五十年一遇的山水灵气所钟啊,可算是定下来了。我说这帮小子的舞跳得都不错啊。”
  李君阁不服,还是觉得李家沟灵气所钟该是自己,不过今天二准好日子,也懒得跟他抬杠,说道:“他们跟农大学生们交情深厚,半山林场科研基地每周都要开舞会,这帮小子估计都是在那里学会的。怎么肉串少了这么多?我再烤一些……”
  司星准笑道:“比起手无缚鸡之力的学生娃,他们这一个个健身教练似的身板,指定更受欢迎吧?”
  李君阁笑道:“学生也不傻,听说科研基地的健身中心,忘忧谷的恒温泳池,还有绿道上骑车的,跟石鹤老头练武的,现在天天不少人呢。”
  司星准心有戚戚:“好在老子下手早啊,不然秋丫头的爸妈,肯定更喜欢这群杀才……”


第八百三十六章 抓周
  视频一经推出,顿时引来了无数关注的目光。
  尤其是即将结婚的年轻人,被这浪漫的气息迷得都不行了。
  从高空航拍的盘鳌溪和绿道花海,美丽的油菜花迷宫,白色的双人小电瓶车,可爱的雕塑,七彩的热气球,神奇的“Marry me my love”的动态文字展示……
  立马被年轻人评为今年最佳求婚圣地。
  视频下引来无数的跟帖。
  “靠,单身狗表示这波打击来得猝不及防……”
  “油菜花迷宫里边还藏着这样的秘密?谁下了这么大的功夫?这女孩子真是幸福啊……”
  “不会是二皮弄出来讨好阿音的吧?他那狗脑子什么想不出来?”
  “楼上讲道理,两人都结婚多久了?怎么还在提我的伤心事?”
  “谁要是弄这么一出来跟我求婚,我也立马嫁了……”
  “等等楼上,我看你性别里边是男的……”
  “楼上的小哥哥,耽美了解一下。”
  “……”
  “重磅消息重磅消息!司星准在他微博更新了!”
  “啥?新片要上映了?”
  “不是,他发了个这视频的链接,然后写了一段莫名其妙的话,‘迎接美好。’”
  “啥意思?这感觉像宣告啊……”
  “这波操作不会是他搞出来的吧?这是要结婚的节奏?”
  “就不知道求婚成功没……”
  “看着意思应该成功了吧?再说在这样的用心,这样的攻势,还能不成功?”
  “听说他女友是搞艺术的,这样的求婚应该算是十拿九稳吧?”
  “反正打动我女友是没问题的!兄弟们我已经定好民宿了,明天出发,祝福我吧!”
  “我的妈兄弟你可真灵性!”
  “靠我怎么没想到?我也去定去……”
  “兄弟你赶紧,热气球求婚套餐一天只接待五对。而且过几天所有人都知道了就不是惊喜是套路了,话不多说收拾行李去了!”
  ……
  小芷在自己的剧组,一身古装造型,化妆师和发型师在忙前忙后,她在用手机和许老大发微信。
  “胖猪。”
  “到。”
  “吃饭了没?”
  “啊?几点了?”
  “你又没吃饭!【愤怒。jpg】”
  “呃,马上马上,面包走起!【尴尬。jpg】【害怕。jpg】”
  “星准哥哥求婚成功没?”
  “不知道啊,一早秋丫头就被接走了……”
  “你没去?”
  “糖糖我是光荣的人民教师,我还有课啊。【努力的红头巾。jpg】”
  “哦,好多星准哥哥的粉丝问到我的微博下面来了,胖猪,你设计的迷宫真棒!”
  “必须的!请相信我的专业。【认真脸。jpg】”
  “他们好讨厌,都不接我的电话,二皮哥,阿音姐,梁姐姐,于姐姐,冠海哥……”
  “哦。”
  “喂!【愤怒。jpg】”
  “【尴尬呵呵呵。jpg】那就应该是成功了吧?他们现在肯定在庆祝!”
  “现在好像想他们在一起啊,肯定很好玩……”
  “没关系糖糖,等有空我也给你设计一个。”
  “等有空?【白眼。jpg】”
  “不然呢?再说现在也来不及了,得等到初冬才能播油菜籽……”
  “笨猪,你不知道说破了就没有惊喜了吗?【继续白眼。jpg】”
  “啊?”
  “算了,指望你像星准哥哥那样是不可能的,等假期有空了,我们就去李家沟度蜜月吧?”
  “好啊。”
  “就去度蜜月吧。”
  “好啊。”
  “蜜!月!”
  “啊?”
  “……【捂眼苦笑。jpg】”
  “啊!好啊好啊好啊好啊……【流口水。jpg】”
  “……”
  “糖糖……”
  “嗯……”
  “求婚不是该我来吗?”
  “我也想啊,我也疯狂暗示了啊,可是我也拿你没办法啊,很无奈的……”
  “呃,糖糖……对不起,你知道我多爱你的。”
  “傻瓜……不过你越傻我越喜欢……好了我要拍戏了,BYE!”
  “BYE!那我设计咱们新房去了!【亲。jpg】”
  ……
  司星准粉丝论坛。
  “哎呀心里和猫抓一样!小准这是宣告吗?”
  “+1,这是确定关系?求婚?订婚?结婚?”
  “应该,是求婚吧啊?没见到这么大的场面?”
  “我瞪瞎了我的钛合金狗眼,还是没有看出画面里边那人到底是不是小准。”
  “你认为画面中的男主角是小准吗?是口否口!”
  “不用搞投票了,来,看图,实锤,小准在川美女生宿舍楼前接人……”
  “切!这算什么实锤?他被拍到川美楼前等人又不是一次两次……”
  “那这个呢?有粉丝拍到小准在李家沟开电瓶车的照片了,身边这女孩子就是传说中的搞艺术那位?倒是挺有气质的……”
  “嗐!这是李涵秋啊!我蜀州本土画家,李家沟人!她的《吃新节》刚刚荣获了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汇展一等奖,网上有她的专访的,二十一岁的才女啊……”
  “想起来了!李家沟女工服饰的设计师!李家沟集团品牌总监!可怎么我到现在还是感觉她和许思应该是一对,小准和小芷应该是一对?这是什么时候产生的错觉……”
  “哈,被你这么一说,还真在理,感情这东西啊……难琢磨……”
  “楼上说得跟自己谈过恋爱似的!”
  “这到底是不是实锤?这婚求成功没有啊?好着急……”
  “应该……成了吧?这样的求婚方式太浪漫了,哪个姑娘能抗拒得了?”
  “就是,太幸福了……”
  “都洗洗睡了吧,我这里真收到实锤了。啊,男神又是别人家的,我啤酒哪儿去了……”
  “先别喝啊!到底怎么回事?”
  “我就在男神微博下发了一句‘求婚成功了?祝福!’”
  “然后呢?”
  “然后男神回复了,你们看截图,他回了一句:‘嗯!谢谢!’”
  “呜……我也找啤酒去了……”
  ……
  外面闹翻天,李家沟的乡亲们却很淡定。
  司星准在他们心目中,从来不是什么大明星,就是自家一个孩子,早先还是挺让人操心那种,现在充其量,也只是一个会搂钱的孩子。
  不过李家沟,会搂钱的孩子还少了吗?
  小准这孩子,除了长得奇怪了一些,跟个姑娘似的,别的都还算不错。
  媒人还是安在了王婆婆身上,王婆婆都激动坏了。
  没有别的原因,同为艺术工作者,还一起合作过,当年王婆婆在《蜀山》里的表演,得到过司星准的夸奖,说她是被荔枝树耽误了的表演艺术家,王婆婆可就真心听进去了。
  不过王婆婆也犯嘀咕,当年一直以为二皮对秋丫头有企图,连学费都贴了;秋丫头也应该对二皮有感觉才对,五溪一号第一个船顶画得那么活灵活现。可处着处着,事情怎么就变了呢?
  看来现在年轻人的心思实在不好琢磨了啊……嗯,好在我转行了,要不然这活还真是越来越难做!
  李家沟的新鲜事多,司星准和秋丫头的那场求婚热闹一阵就过去了,今天的主角,换成了桐桐。
  一大早,都不用招呼,乡亲们就聚在了篾匠叔家里。
  刘爷和杜姐带着虎头也来了,虎头长得肉墩墩的,李君阁看到就开心:“来来来,虎头给舅舅抱抱。”
  杜姐将虎头塞给李君阁,笑道:“太好了赶紧,这孩子真沉,手都抱酸了。”
  李君阁接过来,轻轻掂了两下,问道:“虎头会走路了吗?”
  杜姐笑道:“差不多了,走的踉踉跄跄的。”
  刘爷不以为然:“孩子就是要多摔才学得快,你这舍不得那舍不得的,学得快才怪了。”
  李君阁笑道:“刘爷说得其实在理,乡下孩子为什么皮实,就是带得不如城里精细,这就跟种花儿一样,过度关照反而不一定开得好。”
  杜姐就撇嘴:“等你以后有了自己的孩子再来跟我说这话。”
  篾匠叔还有点没闹清楚今天的情况,问奶奶道:“干妈,大家都来是什么意思?孩子周岁要大办?”
  奶奶打了篾匠叔一巴掌:“你这甩手爹当得可真糊涂!今天桐桐抓周啊!”
  良子婶问道:“什么是抓周?我还以为大家来给桐桐过生日的呢。”
  四爷爷笑道:“这抓周啊,又叫‘试儿’,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风俗。就是在小孩子周岁的时候,把各种物品摆在他们面前,随他们抓取。通过他们抓到的东西,来预测小孩子将来的兴趣、爱好以及可能从事的职业。其实就是一个家庭娱乐项目,看,我给桐桐带的是一本书,《三字经》。”
  说完又拿出一个拴着线的小红包挂在桐桐的脖子上,说道:“这个叫‘挂百钱’,希望桐桐长命百岁,福寿康宁。”
  抓周在老时间里算是平礼,不大过,就是大家伙一起简单热闹一下。
  奶奶将毯子铺好,四爷爷将书放在了上面。
  然后各位宾朋都来挂百钱,没一会桐桐的胸口全是装了一百元的小红包。
  良子婶忙不迭地称谢,赶紧和奶奶一起带着桐桐进里屋换新衣服去了。
  等到桐桐再次出来,身上换上了红裤子,花小袄,头上还用红头绳扎了小辫辫,腰侧还系上了一个小香囊。
  毯子上各位宾朋将自己带来的东西都摆了上去。
  石头叔摆的是一小方青珉石印,这是象征官位。
  老伯放上去的是一支毛笔,同样表示学问。
  刘爷和杜姐带来的是一个小银锭,这是表示财富。
  凡梅嫂子摆上去的是小计算器,这是表示会理财。
  奶奶摆了个顶针。
  猎户叔摆了把小刀。
  旺财叔信心满满地摆了个五溪仙黄的花柱上去,心疼得李君阁直嘬牙花子。
  三高叔摆上去的是一个小馒头。
  阿音摆了个小汽车玩具。
  秋丫头摆上去的是一本女红图样……
  没一会摊子上摆了一堆的东西,什么首饰,口红,小勺子,小尺子……人人都希望桐桐以后选中自己的职业。
  平礼就不用骈四文六地祭祀端告了,四爷爷笑着挥手,让篾匠叔抱着桐桐去黄家祖宗牌位处告诉祖先桐桐满周岁了,顺便祈求祖先保佑孩子,然后将桐桐放在了毯子上。


第八百三十七章 馒头的意义
  桐桐看到眼前琳琅满目的东西,感觉都好新奇,小手小脚地开始往前爬。
  众人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桐桐,看她最后到底要选择什么。
  桐桐先是拿起了刘爷带来的小银锭,刘爷嘴刚咧了一半,就见桐桐将银锭一把丢开,转身拿起了于丫头捣蛋放上去的口红。
  于丫头正要开心,桐桐又一把丢开,似乎被阿音带来的小汽车吸引了。
  一圈下来,似乎什么都吸引不了桐桐,篾匠叔脑门都见汗了,闺女这到底是要闹哪样!铁了心要当……啃老族?
  啃……啃……然后她真啃了……
  馒头?!
  桐桐终于选中了一个目标,那就是三高叔带来的馒头,两小手抓着,开始认真练牙。
  刘三高高兴坏了,搓着手道:“不枉我往馒头里边加了奶粉,果然上钩了!”
  李君阁翻着白眼,三高叔也是个口无遮拦的,你当配饵钓鱼呢还上钩,没看见篾匠叔脸都要滴出水来了,赶紧喊了一声:“好!好彩头!”
  篾匠叔哭丧着脸:“皮娃你不用安慰我了,抓吃的我知道意思,这桐桐长大了就是个贪吃丫头,没什么出息是吧?”
  李君阁摆着手道:“不是不是,篾匠叔你听我说,这抓周的来历,一是出自《左传·昭公十三年》。”
  “书中讲到楚共王没有嫡子,便想在五个受宠爱的庶子中选嗣。”
  “于是就遍祭名山大川,祈祷说:‘请神择于五人者,使主社稷。’然后又拿一块玉璧遍示名山大川,说道:‘当璧而拜者,神所立也,谁敢违之?’”
  “之后便将这块玉璧秘密埋在祖庙的庭院里边,让五个儿子依长幼顺序进如宗庙拜跪祖先。谁正好压在埋玉璧的位置上,那他就是神灵所确立的王嗣。”
  “结果年龄最小的楚平王被抱进祖庙后,两次下拜,均压在了玉璧的璧纽之上。”
  “但楚共王觉得平王年纪还是太小,实在不足以担负国事,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将下跪时两足各跨玉璧一边的长子,即后来的楚康王立为太子。”
  “当时有个大臣叫韦龟,以为此举违背了天命,便偷偷告诉了楚平王他家爹埋璧的故事,还嘱咐自家儿子辅佐平王,其后平王果然在楚国内争中坐上了王位。”
  篾匠叔撇着嘴说道:“自己就叫违规呢,还好意思说别人违规……”
  老伯也手摸着下巴:“我似乎读出了阴谋的味道……”
  四爷爷也暗自点头。
  李君阁汗都快下来了,我这里哄篾匠叔呢,你们俩知识分子就别添乱了行不?
  连忙说道:“那换一个换一个,还有一种说法是三国时,吴主孙权称帝没几天,太子孙登就得病死了,于是只能在剩下的儿子中选太子。”
  “有个住在西湖边的布衣叫景养,他求见孙权,说立嗣传位乃是千秋万代的大事,不仅要看皇子是否贤德,而且要看皇孙的天赋。”
  “孙权就问怎么能看出天赋这玩意儿?景养就说只需择一吉日,让诸皇子各自将儿子抱进宫来就行,到时候他自有办法。”
  “到了那天,只见景养端出一个满置珠贝、象牙、犀角等物的盘子,让小皇孙们任意抓取。”
  “众小儿或抓翡翠,或取犀角。惟有孙和之子孙皓,一手抓过简册,一手抓过绶带。孙权大喜,遂册立孙和为太子。”
  “然而其他皇子表示这个方法太糙,不服,于是各自交结大臣,明争暗斗,迫使孙权废黜孙和,另立孙亮为嗣。”
  “然而孙权死后,孙亮仅在位七年,便被政变推翻,改由孙休为帝。”
  “孙休死后,大臣们均希望推戴一位年纪稍长的皇子为帝,恰好选中当时已经年过二十的孙皓,篾匠叔你说这法子神不神?”
  篾匠叔都快哭了:“这个……你说得越神我越怕啊,那就是桐桐以后当真要变吃货呗?”
  李君阁说道:“错!篾匠叔你知道馒头的来历吗?”
  四爷爷顿时反应过来,哈哈大笑:“好!这都能被皮娃你扯圆范!可谓善祷善祝!”
  篾匠叔问道:“四祖宗,啥意思?”
  老伯笑道:“这馒头啊,传说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三国演义》中不是说过吗?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之后,回军的路上,部队受战死冤魂之阻,无法过江。”
  “于是诸葛亮决定祭奠神灵,求神灵降福,收走冤魂保佑生灵。但是他又不忍用人头祭祀,于是便命杀羊宰牛,包成面团投于水中,代替南蛮人的头颅以示供奉。”
  “后来民间习此风俗,这就是‘馒头’的起源。所以这个‘馒’,其实通南蛮的‘蛮’,‘馒头’其实是‘蛮头’的意思。”
  篾匠叔仍然有些懵:“不管叫哪个字,这不还是吃吗?”
  李君阁笑道:“篾匠叔,你这门店叫什么名字?”
  篾匠叔一拍脑门:“蛮溪竹坊!当真也有这个蛮字!”
  李君阁一合掌:“着啊,蛮为蛮溪竹坊,头者首也,桐桐选了馒头,意思就是以后会成为蛮溪竹坊之首,这是要承继家业光宗耀祖啊!”
  这下轮到三高叔不满意了:“等等,馒头竟然是这意思?怎么我这徒弟怎么一眨眼就皮娃你说飞了?跟着我学九斗碗不好吗?”
  篾匠叔嘴都乐歪了:“其实学厨艺也不错的,可这是桐桐自己选的嘛,她说要继承家业,我也不能拦着不是?三高你别往心里去……”
  三高叔还待说话,却被老伯一把拉住往外走:“三高你啥时候教教我家那俩丫头才是真的,几十岁的大姑娘了什么家务都拿不出手,走走走,大伙儿还等着你下长寿面呢。”
  三高叔摇头:“读书人的嘴我可算是领教了,黑的都能说成白的,得,空欢喜一场!走走走,都去我那边吃面去!”
  丰年斗碗平时不做面条,现在做出来却是一等一的好吃。
  大斗碗只装着二两面,面少汤却宽,除了三高叔的独门祖传高汤,还摆着镶碗里的酥肉,蛋皮肉卷,黄花,香菇,笋尖,再加上两棵鲜绿的菜心,很有点日式拉面的样子。
  李君阁吃了一口,笑道:“三高叔,要不我来给你做徒弟吧。这面太巴适了。”
  奶奶笑道:“其实跟三高学手艺真不亏,这处店面的生意,不比君伟在城里那个河鲜馆差,收成可能还要见旺一些。”
  三高叔这栋木楼其实当时是和李君阁对半开的,和篾匠叔,石头叔属于同样的性质。
  不过为了方便管理,更是为了照应人心,李君阁便以这几位都是非遗传承人,是李家沟的脸面,李家沟需要特殊照顾为由,硬是强行从这几家都将自己的股份退了出来,从参股股东变成了原材料供应商。
  不过管理还是纳入集团统一管理,只是通过缴纳管理费的方式,享受集团渠道,客源,宣传等好处而已。
  以前那种经营方式,属于大家拉扯着过,不得已而为之,现在这样的方式,才是正儿八经的成熟合作经营模式。
  人心换人心,其它两家不用说了,早将李君阁当成了自家亲子侄,三高叔却感激得不行,所以才有了今天的举动,想着除了自家孩子,在李家沟也物色一个传人。
  本来对面的刘三娃是最佳人选,可是那娃现在算是金老的徒孙,连国宴菜都会做,自己去认这个徒弟,反而有往自己脸上贴金之嫌,于是只好在再下一辈身上打主意。
  本来阿里木他也是喜欢得不行,这乖娃总戴着个小白帽子,简直就是天生的厨子啊。
  结果一来这娃不能吃猪鸭鹅,二来人都走了三高叔才知道乖娃身份不是一般的大,每每和李君阁说起,都是叹息不已。
  看着三高叔眼睛还落在桐桐身上,李君阁笑道:“三高叔,其实李家沟的小孩子里边,还真有俩可以当你徒弟的。”
  三高叔说道:“谁?”
  李君阁挑着面条:“两个,一个小刚,一个芸秋,两个小家伙每年假期都会合作卖冰粉凉糕和凉虾,我听宏光和玉莲嫂子说,现在都是他们自己做自己卖了。”
  “这两家现在还差这点收益?而且按理说小孩子心思不定,你看美娴他们年年假期回来,哪次不是换着花样的折腾?可小刚和芸秋,就守着这三样,现在在网站上都小有名气了!说明他们一来确实是喜欢这个,而来定得下性子做这个,我觉得都是好苗子!”
  刘三高大喜:“要是孩子喜欢,那我去跟玉莲和宏光说说,假期里先来我店里边搭把手熟悉熟悉。”
  李君阁笑道:“这个恐怕我也得去做做工作才行,玉莲嫂子和宏光哥现在心气儿也不是一般高,总得让他们知道厨师这个职业做到金老程先哥他们那样,会是什么样的地位;五星级酒店米其林餐厅的行政主厨,回是什么样的待遇,怕是才能得他们松口。”
  刘三高说道:“真不是我吹,孩子们要学会我的手艺,走到哪里都不怕。不说别的,就这丰年斗碗一年的收益,在李家沟那也是数的着的,我是真心想在李家沟培养两个传人出来,报答乡亲们一份人情。”
  李君阁笑道:“说白了其实还是个观念的问题,前段时间不是还有个新闻吗?买早餐的小伙子怀疑摊鸡蛋饼的大娘黑了他的鸡蛋,结果大娘说小伙子,我一个月摊鸡蛋饼挣七万多,真不会黑你一个蛋钱!”
  刘三高拍着大腿大笑:“这大姐可真给我们厨师争气涨脸!哈哈哈哈那就这么说定了!你就拿这个去跟玉莲和宏光说,告诉他们小刚和芸秋跟着我,今后起码比这大姐多三倍!”


第八百三十八章 桫椤谷扩张
  孙老和大师兄来了,带来了栈道建造图纸。
  蜀州可谓栈道之乡,尤其是北部的广元,东部的渝州,从先秦开始就有各种栈道勾连。
  孙老拿出图纸说道:“这是我设计的方案,结合了嘉陵江明月峡,三峡夔门,青衣江三处水上栈道的设计方式,总之对付各种水上地形,我古蜀先民早已有了应对之策,到现在就是照猫画虎照方拿药,兼顾美观和实用就成了。”
  “你的全部石料方案我不赞同,太浪费不说,还增加了梁柱负重,不但没必要,还增加了建造难度。实在是太想当然了。”
  “因此我的方案是梁柱用石料,增加强度,栈道路面用电胶木,耐磨抗腐蚀,兼具木料的美观,栏杆用实木。多余的资金,在栈道上方设计一个瓦顶,使栈道变成十里廊桥,再结合徽派建筑的设计风格,在景观别致的地方设计休憩的亭阁和视野开阔的观景台。”
  “这样栈道底部布线也方便。灯光布景,游船充电设备可以合理安装。总体预算比你的方案节省三分之一,但是从效果和实用性来说,好得多。”
  李君阁呵呵赧笑:“想当然了,这次我的提议算是不及格。亏了有孙老你啊……”
  孙老摇头道:“被生意耽误的园林景观设计师啊,算了这事情我和你大师兄负责吧,时间也挺紧张了,栈道孔都打好了吧?”
  李君阁说道:“打好了,桩料也到了一部分,两个月来得及不?”
  孙老说道:“得叫栈道公司多招几个工程队,三班倒,我和你师兄多跑跑呗,说到底还是钱的事儿!”
  李君阁笑道:“那就不叫事儿了,这事情还真得您多担待,我这里还有中科院下的任务呢,每周都需要去山里几天,记录霸王猇的生活情况。的确分身乏术了。”
  大师兄笑道:“这东西还真没法分段施工,材料运不过去啊,只能一段段铺过去,不过我们带来了小型的吊装机,先把路面铺通,后续就快了。”
  李君阁连声称谢,说道:“这盘鳌乡的旅游事业,要是没有你们的大力支持,怕是现在还处于原始状态,真是感谢话都没法说出口了,大恩不言谢啊。”
  孙老笑道:“你现在是大土豪,我们是乙方,可不得紧抱着你的大腿么?哈哈哈哈……”
  李君阁连连拱手:“孙老你别闹!才整理过族规,我李家子弟要是敢欺师背祖,那是要被逐出乡里永世不得返回的,这名声可不敢背。你们在李家沟这段时间,就住在我家里,别的不敢说,我就是您亲孙子,阿音就是您亲孙媳妇,对了,家里还有点仙眉茶,石鹤老头说是道家仙品,到时候给您老品品。”
  大师兄笑道:“你那体仁园造得太漂亮了,能在那里住上一段时间还真是享受……工程量我和导师已经算过了,两个月时间虽然紧点,用上机械后大致也差不了多少,放心吧。”
  李君阁说道:“那要不我们一起过去燕子洞那边看看?我这还要去那里处理景观的事情,这天气暖起来了,桫椤正在移栽。”
  孙老和大师兄也是大感兴趣,于是一道乘船前往燕子洞。
  燕子洞口独水溪对岸,已经打造了一个青石小码头,燕子已经回来了,正在洞口往返,忙着修补窝巢。
  小码头由三层青石景观台组成,一些消息灵通的摄友已经在这里架上了长枪短炮,拍摄来往的燕子。
  青石码头边上还有一座石拱桥,可以从码头跨越独水溪去到燕子洞下方。
  李君阁将船停在桥头,三人开始沿着燕子洞一侧溪流边铺就的青石路前进。
  这次移植的桫椤,除了从忘忧谷玻璃兰场培育出来的那些,还有从原生桫椤下面移出来的野苗。
  志愿者们分在石阶两侧,用铲子挖坑,加有机肥,然后将桫椤苗种进去。
  多数都是家长带着孩子。
  李君阁对两人介绍:“桫椤高大,叶子幅面占空间不小,因此形成了竞争垄断,它下边的小桫椤苗因为得不了阳光和雨水,是长不大的。于是我们每年都要收集林下小苗,将它们移出大树的阴影区域,以扩大种群。”
  “除了野苗,还有我们培育成功的孢子苗。”
  “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年时间,我们已经将桫椤林面积,从最早的桫椤谷,往燕子洞方向延伸了一公里左右,今年将会铺满整个青石路径两侧,以后会向外扩大范围,将这一带变成真正的桫椤绿廊。”
  “孙老你看,那些是我们最早移出来的,现在已经长到一人高了。”
  孙老不住点头:“不错不错,你们干得真不错,桫椤作为景观植物,其实还是很奇特的。”
  大师兄看着四周说道:“特别是成林之后,真有点侏罗纪的感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