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美娴得意地说道:“我们蘑菇都卖了好多了你才来!祖祖把床都给你铺好了,走,看我们家的大房子去!”
小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像自己家跑去,阿瑟连俩斗鱼都忘了。
李君阁将斗鱼交给阿音,说道:“许老大昨晚一天没睡,刚刚看他睡得正香,就让他睡着吧。走,刘爷那里中午还有一场酒。这小孩子的过法,报生,三朝,满月,百日,周岁,哈哈哈虎头这六个月,都不知道拿哪个名头出来说事儿!”
阿音笑道:“四爷爷说没毛病,这就算杜姐归宁,带着孩子老公回娘家!”
刘爷中午也没有大请,不过四爷爷奶奶这次都没有坐到上席,上席那是给药师叔的,连四爷爷都变成了上席陪坐。
刘爷是粗人,直接说这孩子就是药师叔给的,挨了杜姐一顿拍打。
大家笑闹过后,刘爷才对四爷爷说道:“这孩子打娘胎里就听您老授课,现在他妈天天家里放唐诗宋词,孩子连话都还不会说呢,不知道急个啥!”
“倒是我灌了一肚子的‘春眠不觉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花落知多少!’是这诗吧?”
李君阁就放下筷子拱手点赞,刘爷你可以滴!这特么比原作还深永大器,洵为神笔!
然后两人都挨了杜姐又一通拍。
四爷爷都笑得不行了,好半天才说道:“小杜这个真用不着,开蒙最早三岁开始,虎头才六个月,太早了,而且过早背会诗词,就再难以体会到诗词中的新意和美感。须得等孩子能辨识文字音韵美丑之后,方可学诗。”
“仅就诗词修为来说,在这之前,先学道理比较好,可以是故事,成语;然后三岁从《三字经》开蒙识字,其后从《笠翁对韵》,《龙文鞭影》入手,体验音韵抑扬顿挫之美,完成典故的积累;六岁之后才能学诗。”
“如果提前学了,背了一肚子的诗词,但是从来没有体会过其中的美感,这就断了孩子一场奇妙的人生体验。”
“这对其以后欣赏文字之美,甚至音乐图画雕塑之美也会构成障碍,佛家所说的‘知见障’,有他的道理的。”
“诗词是一场心灵的体验,在诗词之前,保持一颗初心来欣赏是最为重要。我现在最希望的事情,就是能忘记所有的诗词,重新获得那样一份体验。小杜,赶紧停了吧。”
“还有就是言传身教很重要,别光放录音,亲自传授才是正确的引导方式。从你嘴里说出来的话,和从机器里放出来的话,对孩子来说那完全是两回事。”
杜姐点点头,说道:“那我回家赶紧停了。”
这顿饭,算归宁和百日一起过。
百日又称百岁,老时间小孩不容易活,这算是一个彩头。
有些地方‘百岁不见舅’,有些地方“百日认舅”,不一而是。
李家沟倒是认舅,可杜姐是孤儿,于是就由李君阁将虎头抱着颠了颠,算是当了舅舅,过了这个礼。
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李君阁怀里踢脚,杜姐眼眶就有些湿:“想起了二皮给我拿鹅肠草炒大雁蛋了,这个舅舅当得。”
奶奶又取出一套小衣服来:“这是百衲衣,是我从各家收布头做的,虎头百日那天就做好了。”
说完又道:“现在的人家也不讲究了,以前那紫色布头红色布头都不给的。”
小衣服还挺好看,虽说是各种布料拼成,但是素色的在中间,重色的在领围,背心,衣边和袖口,一看就是精心安排过的。
杜姐看着这碎布拼接成的小衣服欣喜不已:“这个费大功夫了!我就替虎头谢谢祖祖了。”
猎户叔就问道:“这不给红紫布头的老礼儿是从哪里来的?李家沟老礼儿太多了,好些都不知道来路。”
李君阁笑道:“古代官服的颜色,所谓‘满朝朱紫贵,净是读书人。’这是怕把自家孩子的禄位给出去了,是吧四爷爷?”
四爷爷就说道:“哈哈哈,其实老礼儿不给紫色,还因‘紫’‘子’同音。那时候重男轻女,谁家都不想把儿子送人,李家沟人做事保险,干脆颜色相近的红色也不给了。”
一边的美娴端着饭碗扭头:“才不是呢!奶奶说李家沟就重女轻男,她当年就后悔生了二皮叔没生闺女!还说她有时候都以为自己生了个没尾巴的猴!”
阿瑟在一边赶紧制止:“美娴你不能这样说,这样说保保是不对滴!”
李君阁正要夸还是阿瑟贴心,就听阿瑟一本正经地补充:“光没尾巴不行,还得没毛!”
大人一桌都笑崩了,李君阁一脑门子黑线:“又偷听大人说话!这么多好吃的都堵不住你们的嘴!”
吃过饭,李君阁将一群娃子赶去祠堂。既然阿瑟到了,那有句话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同学们都到齐了啊?接下来我们开始上课……”
一群娃子开始闹腾,李君阁说道:“闹什么闹?!前几天都放敞了,今天开始恢复正常情况,上午玩,下午做作业!”
王美娴说道:“那你晚上带我们去游泳!我们要上大游艇!去洗脚溪!”
李君阁说道:“好好好!那就去洗脚溪!以后我们都去洗脚溪,你们阿音姐姐也陪你们去!”
阿音偷偷白了一眼李君阁,不要脸,又搞捆绑销售!
送走了刘爷和杜姐,回来的路上,阿音对李君阁说道:“依达姐姐给集团来函了,邀请我们去德国参加世界观赏鱼展览大会。”
李君阁眉毛一跳,海哥这是真给力啊。真给我找了这么好一个理由!大鲤鱼啊大鲶鱼!等等我马上就到!
嘴里却装冷淡:“是吗?那我一会回家收拾去。”
阿音奇怪地看了李君阁一眼:“谁说这么快?依达姐姐的意思是我们先做准备工作,还有护照之类的东西,等阿瑟暑假结束,我们带着斗鱼,和阿瑟一起过去。”
李君阁都快哭了:“为什么要这么久?不是说好的找个理由吗?”
阿音说道:“什么找个理由?大会在八月举行,海哥说这事情很重要,他的那个医学院发现斗鱼不光是对阿瑟有效果,而是对很多例多动症的孩子都有效果。不过斗鱼数量太少,没法展开研究,希望我们各种颜色的斗鱼都带一些过去。你说的理由是这个吗?”
李君阁说道:“啊?啊对对对!就是这个!我们的鱼这么漂亮,不给点噱头抬抬身价怎么行……”
阿音歪着头说道:“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李君阁连连摆手:“天地良心你太看得起我了!那还真得好好准备准备,那时候鹅蛋金正式,还有盘鳌乡基建那么大一摊子事情,事情总得交代清楚才能出门。”
阿音说道:“今年的赤珠下来了,这次总算是可以留下一些了吧?”
李君阁说道:“嗯,今年就多了Jack他爸和少基先生,那行,我现在就去发货,还有老郭的冬瓜皮也给他发走。”
阿音笑道:“真不懂你们,要是别人知道你用冬瓜皮都能和老郭套上交情,肯定都哭笑不得吧?”
李君阁笑道:“诶,别小看我的冬瓜皮!别的地方就没就有!对了那天聊天显摆了一块竹子根,也给他看眼里了,还得去老宅那边翻翻……”
说完一溜烟跑了。
阿音想到谢芳常挂嘴边的那句话,男人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不由得“扑哧”笑出声来。
……
李君阁这段时间过上了朝九晚五的日子。
每天早上起来伺候好娃子们,带着他们去祠堂,交给四爷爷后,坐观光车去盘鳌乡。
现在的重点是在这边,和乡里的协定已经签好,四百户农户木楼已经开始搭建。
有了李家沟的成功开发模式,朱定全当然将儿子那一套继承下来,发动村民们自己动手,国庆长假可不等人!
先期住进民宿的人家,腾出来的地方,正好推平,用于吴宫,楚宫,春秋市井的建造。
等到剩下的人家住进民宿,李君阁的蓝图就算是画完了一半。
现在每天这边成了建设重点,干得热火朝天。阿冲叔,小表哥和阿铜终于完成了栈道的监理工作,现在也带着苗家队伍投入到盘鳌乡改造建设中来。
朱定全等他们等得都快急眼了,孙老那边图纸都画好了,他这里每天两头跑忙得焦头烂额,儿子又在夹川搞滨河新区帮不上一点忙,现在生力军一到,可算松了一口气。
李君阁等到这头按平,马上荔枝丰收季又要到了。
其实除了鹅蛋金,代销盘鳌乡荔枝这三五百万利润对李家沟集团来说,已经算是可有可无了,但是现在依然是凝结全乡人心的纽带。因此李君阁比任何事情都重视。
第七百零九章 以后的日子
在唐建凯的帮助下,于晓蓉那边已经将夹川到渝州再到香港的物流路径打通。
秋丫头的包装设计也已经弄好,土黄色的小纸盒,一看就知道打的是无公害无污染噱头,没有漂白剂没有荧光剂没有多余的鲜艳颜色只有碳墨。
不过造型非常的别致,合在一起就像一个折纸版的小石榴。
每个盒子上还附有一个纸片,边缘镂空着花纹,那是用来写留言的,整得要多小资有多小资。
和记老刘和唐建凯看过都非常满意,这玩意儿吃过里边的东西后摆桌子上,都好像一个折纸艺术品。
派出所的汽艇不能再公器私用了,不过现在集团不差钱,直接从蛮州造船厂订购了三艘船,两艘是快艇,一艘和五溪二号一模一样的姐妹船,以应对国庆时期的游客量剧增。
汽艇是现成的,不过五溪三号,那得节前才能完工了。
其间还赶去了几次夹川,朱朝安和唐建凯已经选好了别墅地点,就在预先规划的红水河公园附近,要他去过目。
那里有一片香樟林,李君阁去看了之后非常满意,就一个要求,这些树得想办法保留下来,“树小屋新画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这毛病我们不能犯,让人笑话!
然后还有河沙,石料之类的东西,需要他这个袍字辈出马,李君阁给刘爷打电话,刘爷让他找大头,二猛等人商量。
这已经不是夹川几个哥子能搞定的事情了,不过他们和周边县份的供应商也有斩鸡头拜把子的交情,然后还要用上二猛的码头,船运,货运等关系。
不过这既是交人情又是送生意,够吃一年的了,又是杜姐刘爷的小老幺,几家哥子都把他当成了义字社的大佬金带皮来招呼。
等到一通电话打完,李君阁看着单子上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业务关系,摇着头对唐建凯说道:“难怪薛书记这么开心,原来这就是GDP啊!”
唐建凯说道:“有了你的五个亿打底,我们就能从银行再贷出五个亿来,二皮你说我们要不要把江堤一次建好?先把地都圈下来?”
李君阁沉吟了一下,点头说道:“这个没问题,凯子哥,不过我倒是有个建议。”
唐建凯问道:“什么建议?”
李君阁说道:“这五个亿,不跟银行贷。”
唐建凯说道:“不跟银行贷?那钱从哪里来?”
李君阁说道:“跟你爸,少基先生。”
唐建凯觉得奇怪:“为啥?”
李君阁笑了:“你爸把你放出来是为了啥?还不是为了让你得到锻炼,让你尽快成长起来。”
“可是你想过没有?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做家长的一点都没有得到参与,他老人家会多么失落?”
“你想想要是你自己的孩子,在你明明可以帮助他的情况下,他不找你,却去找不相干的外人,你会是什么心情?”
唐建凯谓然叹了一口气,拍了拍李君阁的肩膀:“老弟啊老弟,今天这话一出,哥哥我算是彻底服了。谢谢你,我只想着一分不依靠家里,做出成绩给我爸挣脸,才算是本事,可万万没有想到还有这一层。”
李君阁说道:“这也是尽孝的一种方式,夹川人常说的一句老话,‘要得公道,打个颠倒’,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就行了。”
唐建凯说道:“听你的,那我现在就给我爸打电话。要是他装模作样的不同意,我是不是还得发发小脾气赌赌气什么的?”
李君阁哈哈大笑:“凯子哥你真是天才,才上一课就毕业了!”
接下来的李家沟,进入了丰收前的日常,每天的视频会议里,王吉星,于晓蓉也加入了进来,每天掌握进度情况。
其实从三家联网的系统里也可以了解到,三家里边,李君阁是第一家将自己的情况完全并入系统的。
可王吉星就是不愿意,宁愿戴着个老花眼镜拿着个本子在会议上扭着王良厚问这问那,就不愿意看一眼系统。
用王吉星的话说,那玩意儿,留给自己儿子看,那小子天天看电脑,这回当爹的让他看个够!
大伯抓盘鳌乡荔枝销售已经两年,经验和队伍已经完全成型,这次他就将普品的销售交给王良厚,自己主抓鹅蛋金这一块。
按照他的想法,王良厚被带过这一年,明年将鹅蛋金也交给他,自己就真的可以算光荣脱手,从此过上荔枝树下躺椅之上喝茶放空的奢侈生活了。
然后李君阁笑嘻嘻地告诉他,翻过今年,猪场又该有产出了,还有兰花,天麻,金花茶,四大特种鱼类。辛辛苦苦熬了这么久,李家沟农业开发公司,可不是光是只有一点乌金血米九里香那么简单,这些东西,终于可以见到效益了。
大伯瘫回到椅子上,手摸着脑门:“对哟,还有那么多猪跟鱼,你要不提,我都给忘了……”
李君阁说道:“秋收之后,现代化屠宰场,还有冷库,就要开工建设。冬月麝场,翻年禽场又该产出。等到这些建好,就该规划农业种植。大伯啊,老辈儿种地的怎么过,我们现在还得怎么过,变的,只是生产方式和工具技术而已。”
大伯说道:“那这什么时候是个头?”
李君阁说道:“当初定好的,盘鳌乡整体大建设,在十年左右,不过现在事情很顺利,我也没想到拍部电影能这么挣钱,那就用不着再等钱下项目,因此缩短了不少的时间,不过至少也得五年。”
“五年之后,我们这代的任务算是基本完成,赶在人力成本大规模爆发之前,完成新农村的事业转型,接下来就是修养生息,厚积薄发。”
“下一代的任务,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带着李家沟走出去,不是走向全国,而是走向世界。”
“走出去靠什么?靠旅游肯定不行,还是得靠我们的农业,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发展旅游已经这么来钱,我还要拼命发展农业的原因。”
大伯翻着白眼:“你这操心的命哟!你自己才多大?就已经在考虑下一代的事情了!得了,你要是刚一回乡就给我说这些,大伯肯定给你一通好揍!成天的看天不看地,癞蛤蟆打呵欠!”
说完有有些忐忑,有些希望:“现在看来,也不是……不可能了哈?那等以后,雨宁雨多雨松他们,过的该是什么日子?哎哟想想都是作孽哟……”
李君阁哈哈大笑:“这就作孽了啊?看看阿瑟就知道,他现在过的啥日子?说要来李家沟过暑假,他爸妈直接用自己家里的飞机飞了半个地球送过来,还请了俩保镖一路跟着,我就纳了闷了,你说俩保镖在天上他又能防着谁?”
“互相防对方!”大伯说完自己也乐了:“嗐!那都不上去不就得了?!哈哈哈哈,你的意思我算是明白了,这么大个饼,还有得折腾!你大伯这条命就交你手上了,希望闭眼的时候,能看见娃子们都过上你说这种日子!”
安抚好了大伯,荔枝这摊子事情算是脱手,但是其他事情还是很多。李君阁还得去游客中心,溜索,猪场,兰场,服装厂,半山林场,苗寨梯田等各处巡检。
尤其是最后两栋游客中心已经建成,内装比前边四栋还要高档,房间少了不少,相应的空间就大了很多,是这次巡检的重点关注对象,马上七月开钓,匏瓜湖就是钓友们集中的重点区域。
现在李君阁出行已经有点总裁的派头了,新任商务部长和总裁助理王良厚时刻跟随;巡视农业产业的时候,吴志秋或者林昭要跟着;巡视旅游发展公司的时候,小红或者玉莲嫂子要跟着;巡视基建的时候,小美或者朱定全要跟着。
与之随行的,经常还有老辈儿的顾问团成员和村委会组成的稽核纠察部成员,每次都是好几人。
不过他自己还是那身二布衣衫大布裤子,手下的手下都穿得比他周正。用四爷爷的评价,这叫“望之不似人君。”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六月已经过去,七月开始到来。
李家沟集团这部机器经过半年的缓慢运转,正式进入了加速模式。
……
这天李君阁坐在阿音的办公室蹭空调:“这个月巡检考察可把人累坏了,这天气也越来越热。今年端午大水,娃子们连药澡都没有洗,你说现在给娃子们多洗几次能补上不?”
阿音笑道:“奶奶说的,过了端午那天,草就是草,不再是药了!听说林昭都躲考察站去了,那里倒是凉快。”
李君阁笑道:“这娃被我拖着在李家沟跑了一个月,人都晒脱形了,放了他几天假,立马就往考察站钻,不要脸!”
就听门外边一个声音说道:“你好意思说别人!我有事情还不是得来这里找你!”
这个丑揭得!李君阁扭头:“苗娃!你小子天天过的跟个大爷一样!阿代把你当奶娃娃一样在带!满李家沟就数你滋润,咋都轮不到你来说!”
何苗不接茬:“今晚我要去安竹鼠,鼠场的竹鼠该换换种了,就问你去不去!”
李君阁一下子跳了起来:“哈哈哈,这个可以有!现在李家沟哪里竹鼠多?”
何苗说道:“现在得走远一些了,白大他们在村里,篾匠叔那里的竹鼠都搬家了。老道那边后山林子倒是不少。”
李君阁开心坏了:“那现在就走,今晚上还能喝上一顿石耙子汤!我的天,现在李家沟连个淘跟斗虫地方都找不到!”
第七百一十章 三台观
说完转头问阿音:“阿音你也去吧?”
阿音想了想说道:“行,石鹤道长的道观差不多该修好了,我也去看看。”
李君阁大喜,阿音这尊菩萨可是不好搬,难得这次答应和他一起,对何苗说道:“那你把阿代也叫上,告诉她那里有竹虫吃!”
一上午李君阁和何苗就开始倒腾准备,小铁笼子就带了三四十个,中午两人又顶着大太阳兴致勃勃的找猪粪坑。
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房子已经推倒,猪粪坑还没有填埋的的屋基,李君阁如获至宝,拿着抄网就在一边狂捞。
苗娃在旁边水沟里负责淘洗,然后将干净的跟斗虫拌到草木灰里。
跟斗虫就是蚊子的幼虫孑孓,钓友中有雅号叫做“顺河香”,“十里香”,去年晓松晓柏靠这玩意儿那是把钓友们的钱赚了个盆满钵满,今年,呵呵呵,哪个地方都一样,资源枯竭后只能走上产业转型之路。
等到两人兴高采烈地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村委,阿代也已经到了,还带来了两个不锈钢饭盒。
见到两人进来,阿代就止不住的抱怨:“真是服了你们俩了,为了猪粪坑里边的那点跟头虫,连午饭都不吃了!”
两人认真地点头:“我们不能因为吃饭就耽误钓鱼。”
阿音笑道:“阿代懒得管他们了,今晚还不知道弄到几点呢,我们姐妹就一个床上聊天。”
李君阁就有些小遗憾,他本来的计划是玩到半夜,趁阿音睡得迷迷糊糊摸上床去,结果计划又泡汤了。
看着没心没肺的还在倒腾沙虫子的何苗,心里很不满。喂!你表妹说今晚要和你老婆睡一个床呢!你这当哥的也不管管!
等三下五除二刨完饭,何苗拿手一抹嘴:“走,上山找老道去!”
开着猛禽来到梯田脚下,阿代看着绿油油的梯田就说道:“今年禾苗长得可真壮实!”
何苗就不服:“哪年我都壮实!”
没人搭理他,阿音说道:“山上我好久没回去了,寨子里边的梯田也这么壮吗?”
阿代说道:“是啊!志秋哥好本事,今年的稻子怕是每亩要多上百十来斤呢!”
李君阁就在后边喊:“喂喂喂,他厉害我们就不厉害了?我们育出来的鱼苗多得都放不下了往五溪河里扔!”
阿代就咯咯笑:“那是你们不懂科学控制,就跟旺财叔第一次弄兰苗一样,手滑了。”
李君阁就埋怨何苗:“这些事情你都跟阿代交代?你这耙耳朵是不是遗传了你爸?”
何苗挑着篓子笼子,不怀好意的看着李君阁的耳朵:“村里老人都在传,女妖精都不敢进你家门!”
讨论这个怪没意思的,李君阁赶紧换了话题:“阿音,这段时间没关注,太极池那套引导方式效果如何啊?”
阿音说道:“还行,至少看了宣传牌子,大家一套仪轨做完,正好来到供奉箱那里,要布施的就可以顺手往那里放,不用再往太极池里边扔了。”
李君阁问道:“那就好,对了现在到处在修在建,王婆婆她们还有地方活动吗?”
阿代说道:“这个我知道,她们现在都去忘忧谷了,那里树荫多!”
李君阁不由得想起了自家猪场,一群老太太在外边打着连枪可劲地唱:“冬月就把年猪杀呀……柳也柳连柳呀……”
也不知道里边的狮子头跟约克夏该是什么心情……
四个人都是走山路的好手,现在梯田往青珉石废墟去的那条跑山小路,也给唐建凯整成了石板路,走起来那叫一个畅快。
稍微有坡的地方还整了阶梯,还生怕石鹤老头走不稳道似的,阶梯两边还修了雕花石头扶手。道路两边是蕨类和豆豉草,偶尔有几株大路货兰草,一看就是从旺财叔那里淘汰出来的,总算是还能看出一点李家沟的节约精神。
青珉石废墟正式改名叫太上三台,这是石鹤老头根据废墟下几个土坡取的名字。当时拉着李君阁好一通扯,从《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扯到《云笈七签》。
大致意思就是天上有六颗星星,两两为一台,在北斗星第二颗之前,靠近文昌的为上台,然后依次下来形成三个台子。
代表意义又有好多种说法,但合在就叫北斗之华盖,称为华盖星君。
从风水堪舆上讲,应了青珉石废墟的地势,叫这名字妥妥的。
李君阁又狐疑地看着他,说华盖他就明白了,当年诸葛亮看着自己命星闪烁不定,布阵续命,不就是这几颗星吗?然后鲁迅说的“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你跟我说是一等一的好风水好八字?
然后石鹤老头就又翻白眼了,要一点不懂,那也不算讨厌,最烦你这种懂一半的。
诸葛亮位极人臣,那还不是好运道?鲁迅诗里边交代得不清楚,如果人的命时里有此星,命格四柱中又带官印,那才是翰苑之尊,文官极品。
如果华盖逢空,命格里没有官印,那不好意思,只能遁入僧道之流。
但是不管怎么说,对我天师道,都是绝好绝好的极品之地。
李君阁一琢磨这老头还真是言之成理,老时间里天师既是极品官,又是大道师。这太上三台给他占了,运里交不交华盖都碍不着事,不存在滴!
等到几人来到这里,李君阁一看大惊:“我的个去!凯子哥不会是挪用滨河新区的建设费了吧?!”
就见废墟上方立起了一栋美轮美奂的道观,标准的徽派建筑,迎着下方的谷口白墙上开着一道圆拱朱门,上方是层层石雕的门罩,都是道家故事。
斗拱飞檐也是细木雕,放眼可见的漏窗花门,梁栋顶板,无不是精雕细镂。上布花草飞虫,飞禽走兽,日月云涛,看得李君阁不由得咋舌。
再看匾额,“三台观”三个字不重要,重要的是落款,正是当代天师的名号。
石鹤老头正在里边院子里翻晒草药,见到几人到来,说道:“呵呵,皮娃,我这小观还可以吧?”
李君阁一指牌匾:“他!他现在不是在台湾吗?”
石鹤老头鄙夷地看了李君阁一眼:“一张宣纸而已,你以为快递过来要多少钱?”
李君阁给堵住了:“呃,好吧,但是你没用青鸟,我仍然可以鄙视你。”
石鹤老头都懒得跟他扯了,转头对阿音稽首说道:“阿音,起这所观,还没感谢你和梁丫头呢。”
阿音赶紧鞠躬:“应该的应该的,道长你千万别客气,我们李家沟打造文化之乡,只有四爷爷和果山师傅怎么行,你来了就齐了。”
石鹤老头说道:“那我们赶紧进去吧,我带你们参观参观。”
等众人各处游览下来,李君阁啧啧连声:“这哪里是清修啊,这是腐朽吧,水缸都雕花……”
就见后门一个年轻人背着药篓手提药锄从小路下来,见到李君阁就扑过来:“二皮哥你可算来了!赶紧去钓鱼!打鸟!抓竹虫!这老头还是天天熬粥,还给里边下药!”
石鹤老头说道:“你在龙虎山这么长时间,回乡来怕是一时会水土不服,不调理一下怎么行?等这两天过了,我自然会给你换肉粥……”
小药师都快疯了:“啊啊啊可重点是我根本不想喝粥好不好!”
倒是李君阁看不下去了:“你自己不会做饭还好意思说别人?李家沟家家户户硬菜可都是男人上灶的!你这样子怕是媳妇都找不到!”
说完对苗娃说道:“我们是先弄哪样?”
苗娃说道:“先去竹林下套子,顺便取竹虫,我拿花弩去寻寻猎物,晚上我们去钓鱼。”
李君阁笑道:“看小药师这馋样,要不还是分头行动吧,你上山,我下沟,先搞点东西润着。吃过晚饭再认真钓。”
那就得找帮手了,苗娃将小药师拉上,一起上山帮他下套子。
李君阁翻出阔篓,跟斗虫,车盘竿,自去钓鱼。
阿音和阿代由石鹤招呼着,在阴凉处摆上茶盘,焚上香,请她们喝茶。又不知道从哪里翻出一架古琴,说是让她们欣赏道家仙曲。
李君阁出得门来,听着身后响起仙翁之声,暗自服气:“其实这石鹤老头的确不一般。”
下到沟底,将车盘竿取过,换上小钩,用两指捏起一把跟斗虫,轻点几下挂在钩上,变成一小团。
光挂钩这个手法,没玩过跟斗虫的人就打死不会。
将钩轻轻荡下水,随着鱼钩的下沉,跟斗虫开始从鱼钩上些许些许地散落,脱钩的跟斗虫一下一下地抖着,随水流向下游漂去。
这就是“顺河香”的由来,鱼类,尤其是小型肉食性鱼类,如黄辣丁,牛尾子,小鲶鱼,石耙子,石胡子,对这东西的抗拒能力几乎为零。
钩放到底,收线盘崩线,小手指卡住车盘,食指搭在鱼线上,现在的李君阁,颇有几分医家“悬丝诊脉”的风范。
没一会线端传来抖动,轻轻一提,上鱼了。
一条石胡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