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每年的收入,自家七成,集团三成,然后这三成归总后,又会按照股份占比返利分红。
  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这就是当上寓公了?
  再加上荔枝的收成,加上家里剩余劳力在农开公司打打工,这日子还不得美得冒泡?
  其余人家眼睛都红了,哭着喊着要参与,呵呵呵,虽然明年秋后大家都回到同一起跑线上,但是今年春节到明年秋天,我家比他们多挣多少?出去打二十年工都换不来这么多吧?
  今年村里娃子们统统不用出去了,到处都差人,等折腾完搬家的事情,还得跟娃子好好议一议,明年都干点啥好。
  皮娃不喜欢打牌叼搭子的懒人,从他去年招的人里边就看出来了,这事情也得给娃子说到。
  就是这个年家里会有外人住着,感觉怪怪的,唉,也算有利有弊,慢慢习惯吧……
  ……
  腊月二十一,李家沟农开公司年终总结大会正式召开。
  李君阁连名字都懒得起,就叫“先总结,明年怎么搞另说”。
  其实从国外回来已经总结过一次,此次会议主要就是加上近两个月的发展情况。
  有依达在,除了会议名称太不靠谱,议程其实进行得有序而轻松。
  两个月内,滨河路,环湖路,百栋木楼,专家楼一期,人才楼一期,游客中心二期,现代化猪场,污水厂,电站,能环工程,人造温泉泳池,恒温鱼池,完工。
  集团总部行政大楼,派出所,消防队,沿途天眼,指挥中心,能环公园,在建。
  集团现金池在猪场投资超标后曾缩水一大截,现在又慢慢恢复到了目前六千五百万的水平。
  但是接下来经过系统测算,春节和寒假期间的游客接待能力大幅度提升后,旅游收入将带来一个火箭式飙升。
  赵华强愣是把程序检查了三遍,确认无误后报出了一个让人惊心动魄的数字。
  从腊月二十六到正月三十一,五周时间,按系统的游客发展人数趋势估计,日均接待游客将突破两千人,为李家沟带来三千五百万的收益,其中百栋木楼收益一千七百五十万,公司提成五百二十万。
  自营收益也是一千七百五十万,合计公司收益两千二百二十万,拥有木楼的乡亲户均收益十二万出头!
  仅仅一个月另四天!
  李君阁那手指头点着桌子:“小准那剧已经疯了!目前三个电视台联合收视率已经破七!这是什么概念?这是后面十部电视剧收视率的总和!游客的增长和这个是分不开的,这娃现在每到饭点就来我家蹭吃蹭喝,我还得当财神爷供着……”
  “接下来一个月,是我李家沟旅游业的第一场硬仗!要让来的首批游客给出五星级好评,打响我们风景旅游区的第一枪,就需要大家都动员起来!尤其是电视剧拍摄的诸多景点,肯定是热中之热!”
  “盘鳌乡靠古建群,李家沟靠民俗美食,匏瓜湖靠水景,苗寨靠风情,四处大景区,加上五溪河沿线,每处需要将游客留住一天左右的时间。旅游线路安排已经细化到系统中,问题不大。不过苗寨天星阁和匏瓜湖的游客安全问题,盘鳌乡的古建保护问题,李家沟和游客中心的饮食问题,沿途的卫生问题治保问题,必须重视起来!”
  “在线路引导系统的安排下,一处大景区一天也就四百人,相比其它著名景点,只能算毛毛雨。但是我们是新手上路,不能掉以轻心。能源,交通,卫生,医疗,治安,各方面都需要我们仔细再仔细,检查再检查。”
  “接下来大家各负其责,我也会和阿音一起,挨个督促。这一仗小准给我们开了个好头,我们李家沟人,可不能拉稀摆带!”
  “今年这个年,大家都辛苦一下吧,为了李家沟今后的好日子,咬咬牙熬过去,二月初一,我给大家庆功!”
  一席话把大家刺激得嗷嗷直叫,接下来,依达谈起了翻年的机构改革事宜。
  李家沟农业开发公司将正式改名为李家沟农业旅游发展集团。
  集团总部下辖商务部,法务部,财务部,采购部,工程部,产品研发部,战略发展部,人事行政部,安保部,信息科技部,后勤部,顾问团。
  以及两个子公司:农业开发公司,旅游发展公司。
  农业开发公司下属:战略发展中心,生产管理部,品质控制部,水稻基地,蔬菜基地,水果基地,鱼类养殖基地,禽类养殖基地,畜牧养殖基地,珍稀植物繁育基地,药用植物繁育基地,农业科技研究所,图书馆。
  旅游发展公司包括:营销中心,监控管理中心,交通管理部,民宿管理部,酒店管理部,农家乐,培训部,稽核部,服装厂。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依达通过两个月的观察研究,这下丢出来一个机构整改方案,看得大家赞叹不已。
  这才像话嘛!这才是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嘛!这才是游击队变正规军了嘛!
  接下来,讨论第一次股权稀释方案。
  目前上述这些资产,加上各基地已有的菜蔬,兰花,天麻,金花茶,鱼类,禽类,牲畜,以及集团现金池,依达请来一家国外公司,两家国内公司综合评估后,出了一份详尽的资产评估报告,总价值已经高达五亿。
  又因为公司资产质量实在太过优良,三家公司给李家沟农开公司定出百分之六十的溢价,意思是可以评估到八个亿!
  依达认为八个亿是才是评估行业的正常标准,不过李君阁和凡梅嫂子却一致认为没必要落人口实留下隐患。
  而百栋木楼,虽然成本三十万,考虑到后续绝佳的市场机会,资产评估公司给出的评估值已经接近翻番,五十万。
  根据三家公司给出的市场预测,房地产这一部分,春节旅游高峰如果应付下来,再翻一番不是问题。
  总之第一次股权稀释后,李君阁拥有集团百分之九十一的股权,而百栋木楼家庭一共拥有集团百分之九的股份,剩余三百户明年加入后,考虑到公司目前良好的发展势头,只能稀释掉李君阁百分之二十多的股份,届时李君阁将持有集团股份百分之六十五,乡亲们持有百分之三十五。
  听得与会众人都是心头一振,这些东西里,都有自己的一份。
  然而事情还没完,李君阁又从自己的持股中分出百分之五,用于集团管理层的分配,从四爷爷到硌豆,人人有份,光按目前账面资产统计,与会众人,这下子全成了百万富翁。
  这是为了凸显李家沟集团管理人员的价值,也是为了解决他们后顾之忧,将注意力集中到集团管理事务上来。
  配股方案敲定,接下来的议题就顺理成章进入第三项,根据个人股份,分红!
  集团现金池目前六千万,零负债,全是利润,但是考虑到后续发展,今年仅仅拿出五百万来进行分红。
  这事情李君阁不参与,公司高层小三十人,人均能拿到十七万左右。
  其他人都还好,但是硌豆,二狗这些年轻人,立马就跟火烧屁股的猴子似的,呲牙咧嘴不知道是哭是笑了。


第五百八十四章 豆豉鱼豌豆尖
  李君阁说道:“瞎高兴个什么劲!我给你们俩补足成了二十万,多的就算小幺叔的彩礼钱了,不过都是打到小红小白控制的卡上,要零花钱,管自己媳妇要去!”
  两人的表情立马变得更加精彩,这下真的哭笑不得了。
  然后会议进入下一项议题,任命。
  总部商务部长依达(四个月后由李君阁接替),法务部阿音掌总,然后外聘律师事务所,财务部长朱凡梅,采购部长硌豆,工程部长小美,产品研发部长李涵秋,战略发展部长李君阁(兼),人事行政部长大伯,安保部长万大力,信息科技部长赵华强,后勤部长二毛,顾问团四爷爷,大伯,老堂哥,药师叔,猎户叔,李老,丁老,奶奶,王婆婆。
  农业开发公司下战略发展中心负责人李老丁老,生产管理部长吴志秋(义务),品质控制部长林昭,蔬菜基地王宏光,水果基地王良厚,鱼类养殖基地何苗,禽类养殖基地王庆华(王晓柏他爹,王庆国的弟弟),畜牧养殖基地猎户叔木头叔,珍稀植物繁育基地,药用植物繁育基地,农业科技研究所,图书馆为农大四人组加上旺财叔共同管理。
  旅游发展公司营销中心张光萍(二毛老婆,原公司出纳),监控管理中心阿音赵华强,交通管理部王庆国五表叔,民宿管理部小红,酒店管理部玉莲嫂子,农家乐李东升刘三娃,培训部刘淑琴(万大力女友),稽核纠察部(李家沟村委会兼),服装厂素英婶子。
  李君阁说道:“架子就算是拉起来了,两年来大家的进步是非常大的,在各自的岗位上都表现的非常出色。人不给自己的压力,都不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成就。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
  “公司这边的事情就算说完,明年我们继续好好干!年货后勤部长二毛同志已经给大家备好了,到时候自己去领。然后明天书记和县长要来剪彩,后天腊月二十三,公司正式放假,各家杀猪,过年!等住进了民宿,明年可就杀不成喽……”
  大家都是哈哈大笑,老子们都是账面上的百万富翁了,可不亲手干那事儿!
  等大伙儿笑逐颜开的散去,李君阁带着阿音回家吃饭。
  二准正涎皮涎脸的坐在奶奶身边,跟她拉家常,看她做手工。
  老人家就是这样,手里没个闲着的时候。
  李君阁一看他的样子就来气:“怎么又来了?李家沟的群演都把你捧上天了,到哪家不都得好酒好肉招待着?别光指着我一家祸祸啊!你不是跟秋丫头都粘一处了吗?怎么今天分开了?”
  二准说道:“秋丫头接她老师去了,嘉州画派今年也来过年。”
  李君阁掰着手指头说道:“画画的嘉州画派,玉雕的萧洒,煤砂器许老大,演员小芷,导演二准,加上二十七回来的国学大师老伯文学翻译家老婶音乐家堂嫂,再算上我们李家沟本地的四爷爷,篾匠叔,老小石头,良子婶,外加哥大五人组,你们都可以开一个文化沙龙了……”
  二准一拍大腿:“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天天就知道吃喝了,这事情我来牵头,说不定就碰出什么好点子来!”
  李君阁又看了一圈家里:“咦,娃子们呢?”
  奶奶说道:“那个叫阿瑟的娃,领着他们不知道在鼓捣啥,成天偷偷摸摸的,这几天起床后就见不到人,连白大大呆它们都见不着……”
  这就奇了怪了,大冬天的也没什么好玩的呀。
  不过想想自己小时候,熊孩子一根牙签都能玩出花来,也就懒得管了,说道:“那就不等他们了,我们自己开饭,吃完还得回村里,听说王婆婆找我。”
  有段时间没下厨了,李君阁进入厨房,看看都有什么现成的东西。
  厨房里放着一大盆打理好的小杂鱼,一看就知道是娃子们干的好事。
  大冬天的居然还到河沟里抓鱼!也不怕感冒!回来好好批评!
  奶奶似乎注意到了了李君阁脸色,说道:“这是东方家清塘,剩了好多小鱼在塘底,娃子们觉得好玩就抓了一大盆回来。”
  这就可以原谅了,将心比心,自己小时候,见到哪家清塘后水坑里留着的那些蹦跶的小鱼,那也是忍不住的。
  于是笑道:“得,那就给他们做了,等他们疯完回来吃。”
  将小鱼分成两份,小一些的裹了面糊炸,大些的另一份李君阁准备做出一道风味小吃,豆豉鱼。
  捞出泡姜,泡辣椒切碎,然后剥了好些的大蒜,差不多占鱼分量的五分之一,也一一剁碎。
  先将剩下那部分鱼复炸两次,炸成金黄的鱼干。
  然后去掉多余的油,将蒜末下油锅中爆香,下泡姜泡辣椒,炒出红油后再下风豆豉炒出味道。
  风豆豉就是将干豆豉用酱油泡制后捞出风至半干,跟用煮豆子水调出来的水豆豉相比,又是另一种风味。
  将调味料炒匀后,加入和大蒜差不多分量的白糖炒化,然后取来一个盆子,先码一层料,再码一层鱼干,然后再码一层料,最后码成满满一盆。
  将高压锅加点水,将盆子放里边蒸上。
  高压锅一上气,气阀压力头子一转,香味顿时喷得一厨房都是。
  二准在厨房外边探头进来:“什么东西这么香?”
  阿音也探了个头进来,笑道:“二皮,你自己说有多久没上过灶了?”
  李君阁笑道:“这事情能怪我?回李家沟后你还吹过笛子没?”
  一说起这个小准又来劲了:“对哟!二皮你俩在岛上可以的!那朱羽大弓啥时候借我玩玩?”
  李君阁差点没笑岔气:“就你那小胳膊小腿?也就是在电视剧里唬唬人,那弓你估计都拉不变形。”
  小准生气道:“我那剧你到底看没有?你这是对我作品的侮辱!”
  李君阁翻着白眼:“这就成神了?膨胀了?大年三十晚上还有打麻将不看春晚的呢!”
  一句话把小准堵得没脾气。
  李君阁忍俊不禁:“不是不看,是看了两集没法入戏啊,一会跳出一个熟人,对了你把我农开公司高层都杀完了我还没找你理论呢……”
  小准似乎突然明白了什么:“我我我……啊我总算明白这次回来乡亲们为啥对我那态度了!你们压根就是当喜剧在看!”
  李君阁开始炒菜,嘴里说道:“你这才反应过来?”
  小准一下子挺失落:“我真的想让乡亲们看到一个好作品的,你们现在这样,让我感觉……唉……”
  李君阁这下子认真起来了:“小准,是不是让你有种‘还乡依然不富贵,仍如衣锦夜行’的感觉?”
  小准点了点头。
  李君阁说道:“这就很好,你有这感觉,说明你开始把自己当李家沟人了。”
  “不过我李家沟人还有个特点,那就是你即便在外头天大的本事,在自家人面前也显摆不着。”
  “你看老伯回来,在乡亲们面前,就是一个教书匠,石头叔呢,就是一打碓窝的,篾匠叔还是那个篾匠,最多是撞了狗屎运娶到个好媳妇的篾匠而已。”
  “他们会为你的成绩由衷地高兴,但是却不会把你捧上天,你在外面漂泊不出名堂,回来他们也不会看不起你。”
  “他们只会待你一如往常,因为在他们眼里,你就是一个普通晚辈,一个永远需要看顾着的孩子。”
  “珍惜这种感觉吧小准,这剧已经火起来了,然后很快你就会发现,能真正做你心灵港湾的地方,能永远把你当个孩子一般看顾着的那群人,出了这个村子,几乎就再也找不着了。”
  “过几天老伯回来,你留心一下他的表情,看看他脸上那种理所当然地享受乡情的幸福感,你会有所触动的……”
  说得小准若有所思地点起了头。
  等高压锅的气下去,李君阁将锅盖打开,将豆豉鱼端了出来。
  小准就有点忍不住了,找来筷子就要捞。
  李君阁说道:“别动,这东西凉了才好吃,现在筷子一下去鱼就散了!等等,你现在连我家的筷子放哪儿都清楚啊……”
  小准哈哈大笑不接这茬:“我先把菜端出去。”
  李家沟午饭简单,不过现在正是白菜开始抽花苔的时候,这东西可以说是李君阁的最爱,从地里现摘的白菜苔,拿大糊辣块辣椒一炝,给个神仙都不换!
  加上一盘腊肉香肠拼盘,和这时节刚刚出来的豌豆尖配丸子汤,就算一顿。
  豌豆尖是这世界上蜀州人最爱的蔬菜之一,甚至说是冬日里蜀州人的灵魂伴侣也不为过。
  其实就是豌豆植株上生长出来的带尖嫩茎,可以从开花前大半个月吃到开花结束。
  一般只带四到六片叶子那短短一段最好,这样的最是鲜嫩,再往下就会太老咬不动。
  一般蜀州人穿秋裤不用看天气,只说当你哪天发现街边小面或者米线里的俏菜变成豌豆尖了,就说明你该穿秋裤了。
  这东西味道清鲜,好多省份因为天气原因,杆子很老无法食用,只有湘蜀少数几个省份的豌豆尖方可入菜。
  烹制方法简单,就一个诀窍,十秒炒五秒烫。
  因此素炒豌豆尖,或者搭配腰花,猪肝这些大火快烹菜,都是一绝。
  像配鸡汤一类,甚至都不用下锅,直接铺碗底,淋上鸡汤烫熟就行,吃的就是那个鲜脆劲。


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龙灯
  等李君阁把几道菜做好,二准已经摆好碗筷,添好饭了。
  奶奶还扶着门看外边,说道:“你爸妈这几天天中午都没回家,忙着给乡亲们搬家呢,今年过年百户人家肯定都得请,这转转宴怎么排得过来哟?”
  李君阁说道:“估计他们也没时间排转转宴了,一个星期熟悉自己的新家,然后就要开始对外接待了。emm……到时候搞个千人百家宴还更具操作性……娃子们怎么还没回来?”
  奶奶笑道:“转眼就进腊月二十三,杀猪杀得早的都已经开干了,你还怕他们饿着?指不定今天就在哪家喝庖猪汤呢!”
  李君阁说道:“那我们就自己先吃,小准都等不得了!”
  四人坐下开饭,李君阁拿出另一个盆子,将已经凉透的豆豉鱼扣上一翻过来,揭开盆底,底部被油泡着的小鱼翻到了上面,卖相立马就不一样了。
  李君阁又找来一个中号盘子,将小鱼夹一些到盘子里,上面堆上些豆豉,淋上些盆子里的油,端上桌开吃。
  小准已经往自家米饭下边埋了几块腊肉香肠烫着,又给奶奶和阿音夹菜。
  李君阁将盘子放下说道:“哟,小准还学会礼数了!”
  小准说道:“那是,入乡随俗呢!”
  李君阁笑道:“就是只学了一半,虽然是饭桌上的礼数没错,但这是主人家的给客人布菜的礼数,你到我家来,当奶奶是客还是当阿音是客?”
  小准张了张嘴:“啊?我这是跟秋丫头爸妈学的……”
  李君阁端起饭碗,筷子捞着炝炒白菜苔猛造,刨了半碗才说道:“秋丫头家的年猪杀了没?”
  小准兴奋地道:“杀了,两百多斤,我第一次看杀猪,好刺激!”
  李君阁直撇嘴:“城里娃太可怜了……”
  突然想起一个事情,转头对阿音说道:“阿音,苗寨恢复民俗活动的时候,像椎牛这种项目还是别展示了,城里人矫情,怕他们接受不了,就用草牛和牛肉代替吧。”
  阿音点头应是。
  李君阁又转头对奶奶说道:“奶奶,今年又从头忙到尾,都没时间养猪,你又该说没年味儿了。”
  奶奶说道:“你大伯说是后天放倒两口,一口给我们送来。对了,你姑姑他们,外公他们,再忙该走的礼节也要走到,听到没?”
  李君阁说道:“走肯定是要走到的,不过怎么都要三十以后了,对了,外公在李家沟到盘鳌乡路上也设了个点,以后外婆和表嫂肯定要来这边守店,你们经常都能见着。”
  奶奶说道:“是吗?那可太好了,那素芬指定最高兴了!”
  小准一顿饭吃了两个冒尖的二碗,又喝了一碗米汤,说道:“这白菜苔绝对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白菜苔,蜀都的又绵又软,不鲜不甜也不脆,跟这里的没法比。”
  李君阁笑道:“这个没办法,只能人来就菜,没法拿菜就人,路上就消耗掉不少的养分水分,要再搁菜市场小贩手里卖个两三天,估计大呆见着都嫌弃!”
  既然知道了嘉州四老来了,李君阁就不能先直接去找王婆婆,挑了一小盆豆豉鱼给二准端着说道:“这东西跟冷吃兔一样,半月都不会坏,早上夹馒头下稀饭都不错,看你吃得香,给你挑一盆带上。”
  小准高兴得不行:“秋丫头应该也喜欢。”
  李君阁突然冒出一句:“秋丫头爸妈对你满意不?”
  小准吓得盆子都差点掉了:“应该……满意吧?好歹我也算年少多金,事业有成,英俊潇洒,有理想,有追求,无不良嗜好的钻石王老五吧?”
  阿音笑得都不行了:“小准,你这是往自己脸上贴金吗?”
  李君阁说道:“可不是我吓你,他爸妈那关你还真不一定好过,他们喜欢的,那肯定是文能抖四言八句,武能挑两三百斤,养猪种菜下鱼塘,剪草修枝都在行的乡下把式。”
  “就你这万事全凭一张嘴,干筋瘦猴小细腿,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走根田坎都要滑三滑的德性,建德叔跟淑芬婶子还真不一定看得入眼,拿乡里老话来说,脸白当不了饭吃!”
  小准不服气:“我还就当饭吃了咋的?!……不是,他们这标准也太老套了吧?不对,他们对我挺好的……我看他们对我还算满意……”
  这话说出来自己嘴里都透着心虚。
  李君阁拍了拍他肩膀:“那是客套,说不定当着你跟涵秋的面不好说,背后都哭了好几场了。你想想你跟秋丫头第一次见面是怎样一副二不挂五的模样?现在又跟小芷在电视剧里爱得死去活来,老辈儿人看了会怎么想?”
  “因此上你也别太得意忘形,该表现,还是尽量好好表现吧……”
  这下小准真的忐忑了,捧着豆豉鱼心事重重。
  一路来到秋丫头家,李君阁和阿音忙着跟嘉州四老打招呼,就见小准一溜小跑进了厨房,对正在里边洗碗的李建德和张淑芳喊道:“叔叔,阿姨,这是我从二皮家给你们带的豆豉鱼……”
  阿音“扑哧”一声就笑了出来,李君阁也没理会小准在那头怎么卖乖,对丁老头四人拱手道:“又见到四位了,丁老你可是越发康健了啊……”
  吴旷一把拉住李君阁:“好小子!给我蜀州挣大脸了!我跟我女儿说和你是熟人她还打死不信,今天非得来一张合影不可。”
  李君阁莫名其妙:“天工奖和工美百花奖真没我啥事,我就一后勤工作者……”
  吴旷说道:“不是那事儿!是你跟阿音在岛上的事儿!那青瓷烧得,啧啧啧……”
  李君阁这才反应过来,笑道:“那就是糊弄老外来着,李家沟随便一个上年纪的都比我强。”
  吴旷说道:“不管不管,阿音快过来,我们一起合张影,先给我闺女发过去再说!”
  这就没道理可讲了,于是几人又一起合了影,这才坐下攀谈。
  丁老头说道:“听说你们李家沟今年要搞一套全须全尾的新年民俗出来,秋丫头邀请我们来采风,这人物入画本不是我嘉州画派的强项,想着来淘一些传统素材倒也不错。”
  李鸣岐笑道:“当然馋疱猪汤也是一方面原因。”
  说得大家哄堂大笑。
  李君阁笑道:“来的都是客,虽然我家今年没养猪,但是百户民宿大搬迁,估计家家都要在搬新家前将猪杀了。”
  “这几天疱猪宴肯定断不了,怕只怕过几天大家就又想回白水豌豆尖凉拌摘耳根了。”
  说得大家又是一阵乐。
  李君阁又道:“巧了,我们李家沟的民俗恢复工作一直是王婆婆在主抓,她托人带话,说是要找我来着,多半都跟这事情有关,我们这就去瞧瞧?”
  吃过饭正好闲得无事,一行人就答应跟着李君阁和阿音往村子里看看。
  进厨房叫小准,结果这娃正在厨房里做眉做眼假装要洗碗。
  李君阁一把揪着后领子:“不会洗就别装了!赶紧把摄影机带上,这个年的民俗纪录片还得靠你呢!建德叔,这小子我拎走了啊,秋丫头,一起吧,去看看王婆婆搞出什么花儿来!”
  跟王婆婆相约的见面地点是祠堂,绕过照壁,李君阁不由得冒了一句:“靠!”
  祠堂现在成了临时的新年民俗活动物资存放地,大鼓,大锣,大镲,连枪,腰鼓,花船,高跷腿儿,狮子,笑头和尚大脑壳,大蒲扇……分门别类摆放整齐。
  最吸引人的,是两条巨龙。
  先是巨大的龙头和一截弯曲的龙颈,拿粗竹竿穿着立在那里,头角峥嵘,须发贲张,金角银牙,眼睛鼓出,鳃边云纹密布,整体雄丽非凡。
  眼睛瞳孔处还是两个小玻璃镜片,可以自由转动,简直活灵活现。
  舌头从满是獠牙的龙嘴里伸出来,舌尖翘起,大嘴中虚含着一个小绣球,风一吹还呼噜噜直转。
  整个龙头是竹丝编出架子,上面蒙上女红镶接的各色彩绸绣画,华贵威武。
  这龙头不算竹竿,自身高度就有近两米,光头部直径就差不多一米二三,相当巨大了。
  龙颈后边是长长的彩绸龙身,龙身上仅每片鳞甲都画有四层,外三层是金银白,再加上龙鳞底色。
  背上还有锯状的金鳍,顺着龙背一铺十几米。
  每隔一段,就是一个竹编的稀眼筒子,安放在龙身里边,一根粗竹竿伸出来,方便舞龙人持握。
  整个龙身做工考究,后边还有一个盘曲的龙尾,工艺与龙头一样,也是一段弯曲的龙尾串在粗竹竿上,尾端是一个巨大散开的尾巴。
  两条巨龙,一赤一苍,如同守护着祠堂的千年神兽。
  嘉州四老一看就挪不开眼了:“这太精美了……完全就是艺术品啊……”
  哥大五人组正围着双龙拿单反咔嚓咔嚓猛拍,王婆婆正在旁边给他们讲解风俗习惯以及龙身上的各种花色讲究。
  见到一行人过来,王婆婆说道:“皮娃,看看这俩龙怎样?”
  李君阁赞叹到:“王婆婆,这……这简直整大发了啊!这还是乡下龙灯吗?我觉得都可以送去参加工美百花奖了。哟,连睫毛都有?!”
  王婆婆得意地说道:“这是老石头的图样,篾匠的竹艺,村里娘们儿的女红,拿得出手吧?”
  李君阁说道:“这也太拿得出手了,从没见过这么精美巨大的龙灯!等等我试一下这龙头有多重。”
  抓住龙头下的竹竿往上顶了顶,龙头顿时须发招摇眼珠乱看,嘴里的舌头抖动,绣球也疯转起来,吓得嘉州四老和阿音秋丫头都往后踉跄了两步:“唉嘛!活过来了!”
  李君阁吐了吐舌头:“这龙头不得上五十斤!村里除了我,万大力,苗娃,怕是没几个能耍得起来哟!”


第五百八十六章 剪彩,检查
  王婆婆说道:“龙尾也不轻巧,三十多斤是有的,这舞龙灯活主要就在一头一尾一龙珠,到时候你们几个憨包力气分分工,从明天开始就要学舞龙了。”
  李君阁捂着脑袋:“这活别人还真来不了,不过你看我这里这么忙……”
  阿音立刻接口:“不忙!明天接待了县里就没事了,老乡搬家,民宿接待准备交给我,二皮你抓紧把这舞龙学好就行!”
  王婆婆笑道:“舞龙其实不难,尤其是对你号这力气大的来说,主要就是跟着龙珠走。看龙珠的信号,耍出摇头,看风,顾尾,抖须,戏珠,单跪,套头,扯旗,靠背,脱衣,螺丝结顶,解散等花式;结合滑步,矮步,侧步,直步,跳步,退步;整体耍出八字,游龙,穿腾,翻滚,横移,起伏,抱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