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喂!小准这部剧没有请大明星,这钱都花在效果上,好吧虽然还差点,但是好歹也能打造出一部像样的作品吧?!”
  “小芷演的洛禽儿很好啊,即使是俩孩子的妈了,可眼神和话语中那种精怪,表达得非常到位,司星准的让她演洛禽儿,这眼光可以的……”
  “说起这个你们注意到没有?这两集的情节在原书里压根就没有!虽然看过书的人,能根据人物的对话线索脑补出这样的情节来,可是实写的情节书里却都没有出现过!编剧这么理解作者,是不是同一个人啊?!”
  “就是同一个,听说九浩大大跟二准见面后,认定了他就是自己书中的男主角,除了授权,还亲自和二准一起操刀制作了剧本!听说剧中各项情节在在书中都有脉络可循,但是很多却并没在书里出现过;另外很多书中留有余味的伏笔,在这剧里都有解答……呵呵呵,作为《问情》粉,能遇到这样用心的作者和导演,真是太幸福了……”
  “就是,听说小准还为了这部剧特意留了一年的头发,呆在李家沟花了半年时间,根据那里的风土人情丰富剧本细节,那个浑水粑就是那里的特产。做事情认真到这个份上,怎么还有人不相信他的态度呢?”
  “楼上的妹妹啊,你就没看那些细节的东西?光洛禽儿那身衣服,看似简单,可真不是淘宝货啊!还有陈设,都是真有年头的老东西。还有那个村子,邪派大本营,蜀山的古建群……这些都做到了修旧如旧……这些都得拿钱堆出来啊!小准就拍过一部记录片,虽然拿了大奖,投资风险还是很大的,他哪里来这么多资金?光搭建这些场景,购买这些道具服装,就得花多少钱?哪里还有钱搞后期制作?”
  “哈哈哈哈哈!楼上你新来的吧?那些东西一分钱都没花,捡的现成便宜!不对,盘鳌乡古建群光修复前前后后就花了两千多万……”
  “那是沟主的手笔,听说先期是小准垫资,后来沟主将钱还了,然后那笔钱全被小准用来砸到后期制作上了,不过即使是这样,照片头那水准,这两次正邪大战就得一分钱不剩……”
  “这俩家伙关系可真是太铁了!啧啧啧,原来修复后的盘鳌乡古建是这个样子的,细节决定态度,就这头两集的水准,当一部态度认真的普通古装剧也值得一看了。”
  “诶你们说小准会不会掌握了一种成本低廉又能拍出大片级镜头的方法……”


第五百七十二章 大V
  “噗……楼上你这脑洞太大了……要有这办法,中国的神话剧,仙侠剧,还能是那尿性?洗洗睡吧……”
  “总之我还是支持这部剧的,别的不说,就当风光片看应该也值了……”
  ……
  当然这部剧不光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一些网络大V也陆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比如这首歌的作曲人老牛,就转载了这首主题曲,并在自己的微博下发表了一个长篇评论。
  “今天看了《蜀山问情记》的片头曲,应该说被惊艳到了。
  不管从配词,配乐,还是杰杰的演绎,我只想用两个字形容——完美。
  这首古风曲子,能被作词人用短短的文字讲述完一个凄美哀婉的故事,再加上后边的誓言,神丰韵满,意味悠长,词曲可谓相得益彰。
  有一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一般我们都会说‘人心冷暖,世情翻覆’。
  填词人却错其道而用之。
  看过原作的读者应该能深谙此话其中三味。因为这部作品中的各个主要人物,都一直处于对自己的怀疑,否定,以及重新定义当中,这是人性上的摇摆和潜移默化。
  人性的光明和阴暗,永远一体两面地存于我们体内,平时看不出来,但是两者的冲突和纠缠将永远贯彻我们生命的始终。
  这是原作者想讲的东西,他特意将之提炼出来,并用它串起了一整个故事,使其作品更具深度。
  而填词人明显是体悟到了作者的这份用心,因此才会将这句歌词打造成这样,两者一颠倒,完美地反应出作品中人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只此一例,就能看出作品经过多么认真的雕琢。
  我感觉自己这首曲子,配上这样的歌词,就如同从一块玉石变成了一件精美的雕刻艺术品……还有什么事情,能比自己的珍爱的璞玉得入良工之手更幸福呢?
  词造其韵,声造其神。
  杰杰的演唱无疑将这件艺术品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一段一层,层层推进,如同海滩上的浪潮,一次次冲刷这听众的心神和思绪。让人感同身受,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从两小无猜,情不知所起开始……到世事反复无常,真情难得易失……再到无怨无尤,一往而深的升华……杰杰每一层的演绎都是那样别出心裁。
  在我自己的理解中,这歌每段的视角主体都各不相同,角色在女主角,故事讲述人,书中芸芸众生,甚至是书外的众多读者间轮番转换,最后又重回女主角身上……
  这歌本身就已经很难,非常难,杰杰却迎难而上,选择了用更难的演绎方式来表达!
  这是我老牛几十年歌唱生涯以来见过的情绪最复杂的歌曲,甚至可以说这已经不再是一首歌曲。
  这是一部歌剧!一部高度浓缩凝练之后的歌剧!一部由杰杰独自一人,分饰众角,并将之完美演绎的歌剧!
  ……
  乌德琴的配乐很有味道,还有最近大火的青珉石龙凤之音,也绝对堪称是歌中的一大亮点。
  但是还有一个亮点,或许大家都没有注意到,却让我们搞音乐的内行们感到无比惊艳,那就是背景中的那个女声!
  这个女声若有若无,似断实续,但却从头到尾贯穿始终,它其实非常重要。
  它代表着故事女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为大家理解这个故事提供了很多暗示……
  它也让听众的情绪,不知不觉地被悄悄感染和牵引……
  它让听众慢慢地走进了杰杰的歌声里,走进这个故事中,让他们的思潮随之起伏低昂……
  ……
  刚开始的时候,这个声音如同山林间的清泉,清澈,单纯,甜美,温柔。
  这反映出两情缱绻竹马青梅时,女主角情窦初开,芬芳旖旎的心情。
  而从乌德琴开始,这个声音出现了变化,变得诡谲,复杂,矛盾,纠结,甚至有一丝邪魅和狂躁。
  这反映的是女主角失去男主角那段时期,独自在险恶的环境中艰难地挣扎,扭曲地成长时,心境上的变化。
  而最后那段告白中,背景女声终于变得清远而张扬,自由而奔放!
  这暗示女主角的内心得到了真正的体悟和解脱。
  历尽磨难,终见黄金!
  纵世间凄风苦雨,以我爱一藐其余!
  ……
  光这背景女声,大家就能看出这歌的难度其实有多高……
  虽然艺术不能随意量化评判,因为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但是杰杰,如果这首歌满分是一百,我自己为你打上一百二十分!
  祝贺你!你做到了!你们做到了!大大地超过了我本人的预期!
  演奏团队,配乐,指挥,乌德琴演奏家,作词人,还有给背景和音的那个女孩,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但是我要说,合作愉快!
  这种精神上的愉悦,是言语无法表达的!谢谢你们的辛劳创作,给我带来如此美妙的心灵体验!”
  ……
  和老牛相反,大红IP作家九浩,《蜀山问情记》的主人,其作品素来结构恢弘文字恣肆,但是其微博却一向惜墨如金。
  虽然他当晚也发了一张剧照和主题曲的链接,评论却只有两个字。
  “懂我。”
  ……
  相对于音乐界几乎众口一词的好评,影评界却争议颇多。
  不是说这部剧开头拍得不好,而是对其后续可能出现的情况表示担心。
  虎头蛇尾,是评论里出现得最多的一个词。
  著名网络影评人小南这样写道:
  “世界是复杂的,但比世界更复杂的是人心。
  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看了太多折射人心的故事。
  主题无外乎对丑恶的抨击,对善良的褒扬,对仇恨的嫌憎,对爱的礼赞……
  或许爱这个主题,会成为文学和电影的永续。
  但是讲得好爱的人,真的不多。
  首先声明我不是电视剧的粉丝,尤其不是国产电视剧的粉丝。
  但是今天偶然间,我迫于老婆的淫威,被她压着看了一个讲爱的电视剧的开头。
  真是压着,后边我会讲到。
  然后我惊着了,这是两集电影级的制作,讲故事的人准备照这个水平拍成一部六十集的史诗?
  这相当于三十部高成本的电影!
  这本身就不是科学!
  于是我想到了“噱头”二字,大力气打造五分钟主题曲,先将眼球拉住,然后,呵呵哒……
  老婆在我身边像只猫,她追剧的时候一直就是这状态。高冷,无视周遭,神圣不可侵犯。
  让你理所当然地从内心里认同电视机这东西,就如同我这个人一样,是她的专属。
  我一如既往地想趁她陷入那种廉价的想入非非时开溜,有这时间我干点什么不好!
  然而今天猫儿趴在我腿上,那个噱头主题曲一来就把她惹哭了,我这才想起来这是一部IP剧,情节内容早就为她所熟知。
  这一刻我识破了制片人的险恶用心,我不怀好意地揣测,这是一种新颖的操作手法,专为IP剧打造。
  既然已经不怕剧透,那就干脆先把考点划出来,供大家回忆巩固。
  如果电视剧没把故事讲明白,大家还可以自行脑补嘛!
  简单不简单?!
  ……
  不得不承认,杰杰这歌唱得真是不错。
  既然猫儿需要安慰,我也就只好一边轻抚着她的秀发,一边心不在焉地看着我家电视机消耗电能。
  服装,没毛病,手工量身制作,甚至还专门做了做旧。
  环境陈设,没问题,一股子老味道扑面而来,桌子边角上露出漆底的原木和桌面的包浆,灯盏上燃烧多年留下的碳泥,瓷碗上颜色老旧的缺口,让人一望而知都是经历过岁月沉淀的东西。
  甚至连瓶里的花,桌上的菜蔬,都和角色们身上的衣服季节匹配。
  情节?抱歉没注意,九十分钟时间,大致就是母亲因为和儿女的谈话,联想起小时候,一帮子人毫无人性地屠灭了一个村子。
  等等,这话不对,应该是一帮子人有人性的屠灭了一个村子。
  妈蛋这话怎么这么别扭?!
  可这是事实!
  从那帮人的谈话里知道他们渴望变强,但是由于所谓的名门大派抢占了资源,因此他们只能沦落到黑暗中。
  但是人家不甘堕落,勇于尝试各种修炼方法,在经历了各种痛苦后居然有所小成!
  当然人活在长期的痛苦中,心理就会受到影响,这个副作用大家能理解吧?
  小天殊出门前,他爷爷给他留了个那啥玩意儿,“浑水粑”,让他早些回来吃……这都是什么破名字!
  然而就是这个让我看上去并没有食欲的零食或者主食,引发了这次事件。
  一只狗,白色,尾巴朝天,笑容可掬,要换成我就把那浑水粑给它了,因为它看着比那小天殊还要可爱一点。
  嗯,狗主人也是这样想的,虽然他的长相并不符合我的审美。
  于是可爱的狗狗吃上了粑粑。
  于是小天殊的爷爷告诉那群人这里是蜀山脚下,不要太不讲道理。
  于是狗主人还说,你爱你的人,我爱我的狗。
  看看,谁说反派没人性?就凭这一句,就比其它泡泡剧高出一筹……


第五百七十三章 出戏
  狗主人还对老人彬彬有礼地解释,说要是这事情蜀山派的人不知道或者来不及,似乎问题也不大。
  于是老人就死了。
  然后有人上门借柴火,然后事件扩大,然后村里人都死了。
  蜀山派的大人物们当然如同港片里的警察大叔一样姗姗来迟,双方小斗一场,一方得到一个小男孩,另一方一个聪明的女人拿一个小女孩做人质,安然撤退。
  要不是最后魔门的神秘人老大为这场冲突做了注脚,我真会认为这是一个无厘头的小白情节,于故事来说可有可无。
  原来名门正派的人也要吃饭穿衣服,山下的一圈村子就是其经济来源,既然在功法上干不过他们,那就另辟蹊径从这方面下手。
  所以这场冲突是刻意安排,却故意让蜀山人认为是巧合。
  枭雄!所谓故事的合理性,就在这里了。
  当然以上所说都不是重点,对于一个习惯于观赏电影的人来说,花九十分钟才看完一个故事的引子,其实是一种折磨。
  就如同观看一个雪花玻璃球的小摆设,轻轻一摇让人眼花缭乱,却还是掩盖不了其玻璃和空气的本质。
  唯一的改观,那就是原来电视剧可以利用其冗长的时间,填充进大量的故事细节,这是电影无法做到的。
  这点必须承认,做到这一点,这部剧已经在水准之上了。
  那么就剩下一个问题,后面的飞剑大战,怎么拍?这些钱,从哪里来?
  因此我还是认为,即使是新锐导演司星准童鞋亲自操刀上阵,成本的限制也会让他后继乏力,这部剧最终也逃不过虎头蛇尾的命运,或许,抛弃那些情节,作为一部情感大片看也不错?
  总之老婆大人开心就好。于是我鼓励她继续姑妄地认为,只要后续五十八集都是这个水准,中国的电视剧会出现一部力压欧美大剧的经典巨著。
  我突然觉得自己这只要二字用得当真精妙。
  老婆终于满意地放开了我,我赶紧去卫生间。
  哗哗声里,我看着梳妆镜前老婆琳琅满目的化妆品,似乎明白了什么。
  成本,这真是女人考虑过的问题?!”
  ……
  另一个女性剧评人粉衣的观点却截然不同:
  “作为一个《蜀山问情记》的老读者,我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观点,这本书的名字起错了,它应该叫《禽儿传》才对。
  九浩大大细腻的文笔,对女性心理的准确把握,曾经一度让我认为这是一个女性作者,最起码,是一个伪娘。
  然而他是一个大胡子,我失望得想哭。
  听说电视剧开机了,我内心越来越焦虑和恐惧,我怕我再次失望得想哭。
  司星准的名头,本小姐姐还是略有耳闻。影业集团小开,多金纨绔富二代,要不是那张漂亮得让我都妒忌的脸蛋,大胡子会把自己的作品交给他?
  然后证明我错了,《五溪河上的制竿师》,证明我们所有人都错了。
  于是又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和期待。
  今天电视剧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
  惊艳。
  第一眼就是惊艳。
  这就是我梦中的蜀山,古老而沧桑……
  这就是我心中的禽儿,多情而执着……
  把自己变成一个傻瓜,去爱着一个傻瓜。
  音乐催人落泪,我哭了,一段哭一回,稀里哗啦。
  我不知道没读过原著的观众是什么感觉,我相信《问情记》的粉丝,不可能在这首歌前不掉泪。
  然后,大礼包开始,以前书中各种言谈间的伏笔,在这里变成正式剧情。
  这一刻我简直心花怒放,感觉就好像春天刚去了一趟美丽的景区后,秋天又去了一次。
  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可这一次和上一次一样让人充满截然不同的惊喜,两种体验完全不同,却又能相互呼应。
  我发疯了一般打开原著,一遍遍的重看剧情,查找两者间互证的情节,原著竟然在我的心目中更加丰满。
  九浩和小准这两个人的脑子到底怎么长的?两个会讲故事的人遇到了一起,竟然可以碰触出这样的火花?!
  那些飞剑的打打杀杀,对我们女生来说真的不重要,也不是不重要,是真的没有细腻的感情重要。
  因此小准,不要怕那些讽刺和流言,即使没有任何奇幻的镜头,你至少已经赢得了一半的粉丝!
  光服装和道具,以及陈设,兵器,村里的农具,我们已经能看出你的诚意。
  甚至就连那几个临演,仅仅一分钟的出场,都能看出被安排了各自的性格特征,这已经超过很多电影的精良程度了……
  大家别忘了这是小准第一次导演电视剧,别忘了他根本用不起大明星,别忘了连男主角都需要他自己上阵……
  所以我们还能要求更多吗?即使小准是把仙侠拍成一部爱情剧,就前两集这样的水平,我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我们就当成看九浩大大的一部爱情小说新作,当成看一部山水言情大片,一部反映《蜀山》里众多角色的同人剧,又何尝不是惊喜呢?
  小准,加油!我看好你!”
  ……
  当然这些李君阁都不知道了,因为所有人都可以看得津津有味,唯独他不能。
  因为洛禽儿的儿女,是王小刚和李芸秋。
  因为童年的洛禽儿和李天殊,是敬子伦和王美娴。
  忍了又忍,可是等看到敬子伦的爷爷鬼使神差地变成了王焕邦,然后王焕邦爱怜地给他准备浑水粑的时候,李君阁还是瞬间出戏了……
  唐会计嚣张地带着白大出现在王焕邦面前,然后交代了几句场面话,抽刀将王焕邦剁翻在地。
  李王焕邦“哎哟”一声倒在地上直抽抽,李君阁笑得瘫在椅子上直抽抽。
  最后当段青裳将王美娴协作人质的时候,李君阁只想大喊:“赶紧带她走吧!永远别回来!别让这妖孽再回来祸祸游客们了!”
  好不容易挨到两集结束,李君阁手扶脑门:“这还怎么看?!这太欢乐了啊……一会一个熟面孔跳出来……一会一个熟面孔跳出来……怎么大姑二姑都要来插一脚,她们啥时候是我们村的村民了……”
  阿音也忍俊不禁:“别说,大家都演得挺好的……”
  李君阁说道:“小准也太狠了,愣是把我农开公司杀了个片甲不留啊……阿音,这下公司里就剩下一个太上总裁,一个总裁,一个总裁助理,这日子没法过了……”
  阿音噗嗤一声笑了:“有一阵我也出戏了,王婆婆扑到焕邦叔身上喊丈夫,这俩人差着辈儿呢!太有喜感了……”
  李君阁说道:“太可惜了,今晚没在李家沟,没能看到乡亲们的第一反应,他们还不知道乐成啥样呢……”
  ……
  李家沟。
  “哈哈哈,王婆婆这是老牛想吃嫩草啊!年纪虽然差不多,可论辈儿你该管焕邦叫侄儿才对!”
  “没办法,谁叫焕邦太显老!”
  “唐会计这刀不错!这就叫替天行道!好!”
  “好你个头,唐会计是魔门!是邪派!老子是无辜村民!你们这是三观到底怎么摆起的!”
  “得了吧你!昨天叫你叼几盘大二你都不来。说是要忙着排练。装疯迷窍的,唐会计剁了你这叫大快人心!”
  “就是,白大吃你一个浑水粑就这么计较,人家给村子赶了两年的耗子你怎么就不念情?”
  “……,那是白大吗?那是魔门的恶犬!哎呀老子跟你几爷子扯不清,你们懂不懂什么叫表演?”
  “老子们不管!你对白大都这么抠搜就是你不对,要我在现场肯定都要上来抖你两脚……”
  “我……王婆婆你不帮我说两句?”
  “你们先聊,我还在戏里没走出来……我苦命的死老公啊……嗷儿!”
  “……呃,王婆婆,这就快过年了,我们能不能好好的说话……”
  “那今年的花船,我演渔婆,你要演渔公!”
  “好好好!依你依你,哎嘛好歹捞个活的演……”
  ……
  第二天育爷爷又带着两人去林场检查金花茶和天麻。
  林场的林间空地上,一个个整齐的小坑里,营养土早养得肥肥的,下边摆放着生满蜜环菌的木棍菌床,木棍上敷了一层薄土,天麻种下后,上边再覆盖上营养土和树叶。
  一支支天麻从树叶里伸出麻箭,粗壮的杆子预示下面的天麻个头不小。
  育爷爷挑了一株大的,将土刨开,露出里边两指头并拢粗细的麻体。
  李君阁说道:“不错不错,这才多久啊就这么大个了!”
  育爷爷喜滋滋地说道:“老李说了,我们这里有道地优势,等到明年冬月,这片林子每个平方能产三十五斤左右,反正我是算不过来值多少钱了!”
  李君阁说道:“爷爷你天天来巡视也辛苦,要不还是选俩人给你打打下手吧,等游客多了这里肯定要围起来,这工钱到时候我来处。”
  育爷爷摆手道:“不用不用,我们几个寨老轮班换着来守就成。”
  李君阁眼珠子一转,笑道:“爷爷你说的是人情,我说的是生意,那就这样,我给你们几人每月两千元的补贴,一个月也就万把块钱,算是感谢你们支持我们公司的工作,以后公司在这寨子的诸多事宜,总有麻烦你们的时候。”
  阿音也说道:“爷爷你就答应他吧,你这次不答应他,下次他还换着花样来!”


第五百七十四章 五条道路
  育爷爷想了想笑道:“好吧,寨老们有了收入,不从儿女手上拿钱,在寨子里处事也能更加公允,皮娃,那我就替大家谢谢你了!”
  李君阁高兴坏了,只要寨老们站在自己这边,自己能将他们的工作做通,那寨子里剩下的事儿,就都不叫事儿了!
  在又在林场里巡视了一圈,见砍掉的杉树已经补种上了树苗,三人回家吃过午饭,这才准备回家。
  这时老范终于出现了,一身的登山装备,对李君阁说道:“嗨,Jungle!我来邀请你下山。”
  李君阁说道:“老范!老康呢?昨天你们跑哪里去了?我上了这么久愣没看到你们跟李老和丁老!”
  老范说道:“昨天我们去天星阁考察路线去了。”
  李君阁问道:“啥路线?”
  老范神秘兮兮地说道:“攀岩路线,我跟老康发现悬天崖那里有几条绝佳的攀岩线路,走走走,我们去玩玩……”
  李君阁哭笑不得:“你们到底是来工作的还是来玩的?猪场那边……”
  老范挥手打断道:“那边的事情很完美,现在是进场适应期,过多人为干扰反而不好。这一个月主要就是将饲料配方调整好,其余的事情交给计算机,在采精配种之前做好准备就行。这些我们都已经做完了,因此比较放松……等等,我抗议,听说你们的员工过新年会有十八天的假期,你不能歧视我们外籍人员……”
  李君阁说道:“首先那十八天是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大年过完,现在还没到日子,山上现在过的这个是苗族年,跟我们山下的汉族年时间早一个月左右!公历新年,农历汉族新年,腊月第一个卯日的苗族新年,我中国这仨新年都不在一个日子!”
  老范眼里全是圈圈:“你们中国人过个新年为什么都要这么复杂?!”
  李君阁说道:“这个事情说起来那就长了,我也懒得跟你科普,你下山后去祠堂找白大婶打听吧!其次你们是外国专家,在李家沟还有个安全保障问题……”
  然后阿音就在后边轻轻扥李君阁的衣服。
  李君阁立马改口:“不过你们既然是客人,在安全情况有保障的情况下,让你们玩得开心也是我们应该做的,那就一起去看看吧,说不定以后也能打造成一个公司的旅游项目……”
  于是阿音和李君阁跟家里人道别,和老范一起赶往天星阁。
  天星阁外边的观景亭那里,老康正在安装滑索工具,见到李君阁过来还得意洋洋:“Jungle!看我们发现的好地方!这里有几条攀援线路,以后绝对可以成为一个攀岩者的圣地!”
  李君阁翻着白眼:“我藏这么深的地方都能被你们发现,老康滑索安那里不对,拿过来我给你另找几处!”
  老康疑惑的过来,李君阁领着几人来到崖边,从围栏跨过去,在一处地方刨开泥土,露出底下岩石上雕琢出的一个粗糙的小石洞来。
  小石洞从崖顶开凿,下去后拐向崖外,外缘形成一个能固定绳索的短石柱。
  石柱已经被以前挂这里的绳索磨得光滑。
  别说老范跟老康,就连阿音都大吃一惊:“二皮,这是什么?怎么我都不知道?!”
  李君阁将滑索架固定在石柱上,站起身来笑道:“老范,老康,数百年来,这里一直聚集着一帮不法之徒,他们就是通过这个搭起绳索,方便下去。”
  说完一指悬崖一侧,说道:“看,红水河上在这里拐了个弯,那里出现船只后,我们只需要从这里下去,到河边正好截住来船!”
  老康突然福至心灵的想起了什么,跑到石坪另外一侧寻找起来,没一会在那边哈哈大笑:“找到了!这里也有!原来很久以前这几条攀援线路就已经有人发现过了!”
  李君阁这才转头对阿音说道:“阿音,你忘了这里总共三个名字了?除了翻身坪和半天门,还有一个匪号,老营盘!”
  阿音这才恍然:“二虎叔说山里有很多的秘密,只有跑山匠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其中之一?”
  李君阁说道:“嘿嘿嘿,当年我第一次上悬天崖,就在这里找寻过土匪们留下的痕迹,总觉得这几百年的老营盘,不可能啥遗迹都没有啊,后来就发现了这个。”
  阿音一把用胳膊肘搂着李君阁的脖子:“好你个死二皮!你竟然瞒着我!”
  李君阁被搂得白眼只翻,心里想着还真就是瞒的你,要不照你的性子,不爬上几回能算完?
  不过现在瞒不下去也没必要了,因为现在他可以教阿音如何使用现代工具安全地攀岩了。
  老范和老康装备很好,操作也简单,即使如阿音这样的初学者,掌握起来也很快,虽然刚开始速度不怎么样,但是安全性是能够保证的。
  于是老范先下,然后是阿音,然后是老康。
  最后轮到李君阁,几个人才发现这娃居然会玩速降。
  腿在崖壁上一蹬,人往外一荡就放下几十米,三四百米的悬崖,李君阁竟然只用了五分钟就重新站到了三人面前。
  老范老康都吹起了口哨:“Bravo!”
  阿音兴奋得小脸通红,扑上来在他脸上亲了一口:“二皮!怎么这么帅!你什么时候学会的这个?!”
  李君阁说道:“这不是跟SWAT他们学的吗,要是司星平来,脸朝地倒着下,那速度还得快!”
  阿音挽着李君阁的胳膊:“那你什么时候教教我!”
  李君阁搂着阿音的腰:“没问题没问题。”
  心里却想着:“我就知道我就知道……”
  老范取回绳索收拾,老康摸出笔记本打开,调出一幅图片,是悬天崖的正面全景图,指着上面表示出的四条线路说道:“皮娃你看,我们找到了ABCD四条难度的线路,咦还真巧了,AC和BD的终点,正好在顶端会合到我们刚刚发现的挂绳子的地方!”
  李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