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找来几根鸡毛,取底部带绒带羽的部位刮削下一些来,那细线绕到钩柄上,做成了一个鸡毛拟饵。
  这时候阿音起来了,李君阁将鱼竿藏到背后,单手拿起扁担水桶,对阿音说道:“阿音,我去挑水取木薯,你下午看整理一下我们跑山要用到啥,干粮水壶,盐,锅子,碗勺,我们就当去野营玩!”
  阿音扑哧一声笑了:“想去钓鱼就去呗,找什么借口!你都辛苦这么久了,难得雨后天晴,是钓鱼的好天气,放松一下正好!”
  李君阁瞠目结舌:“你怎么知道我要钓鱼?”
  阿音说道:“你在外面叮叮当当的,我都看了好几次了,你太专心了都没注意到。”
  李君阁嘿嘿傻笑,从墙上取下鱼篓和早已编织好的抄网,说道:“湖里的那种果味鱼味道太好了,争取去给新抄网开个张!今天要是能弄到一条,晚上我们吃蒸鱼!”
  来到水边,李君阁开始观察地形。
  看了几处都不合适,还是去进水口。
  进水口那里有流水,可以拟饵钓和刷滩钓相结合。
  来到进水口,接好抄网,李君阁从兜里取出一截纵剖开一半的芦苇杆,在水里弄湿,先放出去一米半的线,将苇杆卡在线上,然后顺着溪流放线。
  右手控制盘子,左手抽线,然后轻轻的放出去。
  水流对鸡毛钩和苇杆产生推力,两者在水面上越漂越远。
  漂出十来米,李君阁右手卡着线盘,左手开始轻轻抽动钓线,远处的鸡毛钩一顿一顿,仿佛掉在水面的飞虫,正在那里扑扇挣扎。
  逗弄了几下,李君阁将线收回几圈,又继续轻轻抚摸。
  突然水面上爆起一个水花,鸡毛钩一下从水面上消失了。
  李君阁右手竿子一扬,左手回撤拉线,线一下子绷直,卡在上面的苇杆首先弹飞,然后竿子弯出一个小弧度。
  中鱼了!
  鱼钩上没有倒刺,这时考验的是手法,李君阁左手伸直在身后,随着鱼往外游动一点一点松线,让左臂慢慢回到身前。
  等到左手上的线放完,李君阁这才松手,左手控制八卦轮,右手控制竿子,将线收回来。
  阿音的麻线做的很好,李君阁估计对抗二十斤的鱼都没有问题。
  关键是自己的钩子不一定承受得住。
  这条鱼应该不大,李君阁控得很轻松,没几下就把线收了回来。
  不出所料,就是那种喜欢攻击水面昆虫的果味鱼。
  抄网是模仿篾匠叔的并继式,比玩鱼卡时候的竹抄子好用太多了,轻松便将这条鱼擒获。
  这鱼有一斤多,李君阁将鱼投入鱼篓,搁水里养着,乐得都不行了:“给阿音的保底货这么快就到手了!”
  仔细检查了一遍鱼钩,拟饵和麻线,这鱼钩来之不易,费了不少功夫,被鱼带走那要哭瞎。
  确认没有问题后,李君阁继续施钓。
  雨后的湖面,正是各种昆虫活跃的时候,不少昆虫会被湖面的反光误导,以为是天空,因而一头栽进水里,所以此时也是各种鱼类在水面活跃的时候。
  李君阁的拟饵在里边鱼目混珠,没一会又骗到两条果味鱼。
  不过最后一条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中鱼扬竿后李君阁就知道这条鱼不小。
  不但不小,力气还大,往外冲刺的时候,八卦轮转得呼呼的,在掌心里刮得哗哗响。
  还不敢太用力,主要是怕鱼钩承受不住。
  好在这个位置里苇荡较远,没有缠线挂底的风险,那就心惊胆战地慢慢溜呗。
  好不容易将线收到近处,这下李君阁看清了:“我就说什么东西在作怪!妈蛋是一条大鲮鱼!果味鱼没这么大的!”
  鲮鱼一点面子都不给,掉头又往湖心冲去。
  这鱼力气不是一般,李君阁估计这鱼有三斤多,但是生猛程度超过印象里七八斤的大鲤鱼。
  好在七八斤的鲤鱼对李君阁来说,那也不叫事儿,三回五回后,大鲮鱼终于放弃了挣扎,被李君阁抄了起来。
  鱼篓子里这就已经四条鱼了,加起来有八斤,四个人也吃不完,李君阁想了想,将两条一斤挂边的小果味鱼放了。
  天色也差不多了,李君阁将鱼带到水井边上,又去苇塘边抽了一把蒲菜,在水边取了一把水芹。
  直接在水边将鱼打理好,鱼篓丢在井边,挑水回家。
  阿音正在打扫坝子,抬头看见李君阁手里的两条鱼:“呀!还真给你钓到了!”
  李君阁得意洋洋:“太好钓了,简直跟精养塘差不多,这还放了两条呢。今晚的饭我来做!”
  将果味鱼码好味道,李君阁开始收拾鲮鱼。
  这货上次李君阁算是见识到了,肉硬,刺多,一般的李家沟做法不好吃。
  不过这也难不倒李君阁,现在家伙比李家沟还齐全,有木槌,那就刮肉做鱼丸子。
  将鲮鱼肉剔下来,那木槌槌几下,鱼骨头的茬子就从鱼肉中伸了出来。
  将鱼骨去掉,拿刀子沿着鱼皮将鱼肉刮下来,拿木槌槌成鱼茸。
  然后加油加姜蓉加水,在加一些木瓜粉,疯狂的打制上浆。
  浆打得很稀,得靠勺子帮助才能在热水里成型。
  汆好鱼丸,捞出放筲箕里,李君阁又将蒲菜切段,将竹鼠汤全部滤出来烧着。
  将鱼丸铺到一个陶盆底部,肉汤烧沸之后加蒲菜,加盐调味后,一起浇到盛鱼丸的陶盆里。
  然后将果味鱼切两段,分别蒸了两盘,炝炒了水芹,上桌开饭。
  大小胡子笑得摄影机都快拿不稳了,又是新菜!看着就那么清爽!
  鱼蒸好,分开两桌,大小胡子现在也不用陶碗了,李君阁拿椰壳打磨干净,底下用麻线钉了一圈竹丝圈,同样用漆器模式给他们做了俩碗出来。
  将鱼丸汤也分了三分之一过去,李君阁回来对阿音说道:“不用管他们了,他们有方便面,意思一下就行,我们自己多吃点。”
  阿音夹起一个丸子,没想到鱼丸很滑,一下子掉到了漆碗里,然后弹了起来。
  李君阁现在是反应多迅速的人,一把伸手接过。
  阿音“啊”的一声,接着就笑惨了:“这是丸子还是乒乓球呢?”
  李君阁将丸子填进嘴里,重新给阿音夹了一个放碗里:“那也是好吃的乒乓球!”
  阿音这次小心了,将鱼丸放嘴里衣角:“又Q弹又清香,多吃也不会腻!跟李家沟的肉丸子完全不一样。你这是在哪里学的?!”
  李君阁笑道:“这是南边的做法,这里没酱油没豆瓣,回锅肉水煮肉片的做不了,好在食材美味,就是吃本味里的一个鲜字!”
  阿音这才注意到桌面:“呀,全是湖里的东西,今晚开的是湖鲜宴啊!”
  李君阁手摸着下巴:“对哟,说起湖鲜,好像还没捞过虾哟……”


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山
  这顿饭把四个人美得不要不要的,吃过饭,李君阁将俩胡子叫过来,告诉他们明天要上山,叫他们做好准备。
  自己这边检查阿音收拾的行囊。
  背篓里边,饼干,冷吃肉,油,盐,熏鱼,木薯粉,木瓜粉,肥皂,洗脸帕,牙刷,牙粉,锅子,盘子,碗,洗碗帕,换洗衣物……林林总总满满一背篓。
  李君阁摇了摇头,这女娃当搬家呢。
  重新收拾,饼干,冷吃肉,油,盐,熏鱼可以;肥皂洗脸帕牙刷,平时跑山自己是绝对不用的,这次照顾阿音,也可以带上;锅子带上,盘子陶碗不带,换成漆碗;其它的,通通不带!
  然后起身,炒了个酸笋,炒了个酸芋梗,捞了一些泡姜,分别装竹筒里。
  想了想,木瓜粉有嫩肉的功能,好多野味肉质绵硬,有了它就好办多了,可以带上。
  这就差不多了,其余的东西山里找。
  然后是随身物品,砍刀,弓箭,水壶,引火碳,绳索。
  阿音自己,短刀,木矛,抛石索,背包,水壶。
  这就备齐了。
  李君阁上岛前就大致估算过,海岛长度7公里,宽度四公里,大致是一个芒果型,上岛的位置在芒果尖的内弯处,溪流入海口在芒果尖子上,营地在芒果中部偏前方的位置。
  赶路的话,两个山脊两天可以走完,要慢慢玩,三五天都能玩得下去。
  ……
  李家沟论坛。
  “来了来了,前方高能!沟主终于要上山了!”
  “太能忍了,这都多少天了?要换我,刀子做好的第二天就上山了!”
  “呃,其实好像也不需要上山了哈?好吃好喝的,就搁家里呆着呗!”
  “这是人类的冒险精神和探索精神懂不?必须要上山!万一哪天火山爆发呢?那得赶紧弄个船离开……”
  “楼上的你《神秘岛》看多了吧?就五十天而已,不要太认真……”
  “这话你去跟二皮说,实木地板的房子都整出来了,你告诉他不要太认真?”
  “这个纯属秀恩爱!这狗日的去年跟我们钓友混的时候,草地上都能滚一夜!除了吃的不对付,什么都能对付!现在整的……这海岛五十天过后都不用开发了,拎包入住!”
  “就是就是我要揭发,在李家沟都没见他这么讲究,一水的大布裤子二布衫子解放鞋!”
  “就是,荒郊野岭的早上起来还刷牙!都是做给阿音看的,掩盖不了他邋里邋遢的性子!”
  “刷牙算个屁,俩公母晚上还烫脚!进屋还换拖鞋!为了擦屁股还特意造纸!谁见过这样的荒野求生?”
  “呃,楼上的,别的我都同意,不过造纸是为了擦屁股这点过了……我看二皮现在每晚上还假模假势的练字……”
  “那就更可气了!擦屁股还不拿写过字的擦,非得白纸!”
  “……”
  “别闹别闹,你们说山里都有啥?”
  “我猜野猪跑不了,你看二皮天天练箭那靶子,就是假想敌!”
  “上次狗兄说那弓有步枪的威力,加上沟主现在的准头,似乎没啥好担心了哈?”
  “要担心的多了,岛上蝮蛇最多,就是烙铁头,那玩意儿,挨上一口就完了……”
  “嗯,还有蚂蝗,那玩意儿吸不死你恶心死你!”
  “哈哈哈我又要给二皮打CALL了,今天晚上又是我大粤州的潮汕菜!”
  “楼上你胡说!明明是我大鄂州的嘉鱼鱼丸!”
  “等等,你们是在说鱼丸吗?错了错了,那是我大胡建的胡州鱼丸啦……”
  “说是大胡建的我同意,但是不该是我大温州的吗?”
  “没见沟主加了粉吗?那肯定是我大晋江的深沪鱼丸啦……”
  “瞎说,剩下的鱼丸沟主都拿油炸了,这明明就是我大罗定‘皱纱豆腐’的变种嘛!”
  ……
  不知道自己一道鱼丸让一群网友在论坛里争得狗脑子都快打出来了,李君阁和阿音今晚照例下了五盘五子棋,早早的就休息了,准备养足精神明天上山。
  第三十二天。
  清晨起来,鸟语花香,一行人捡点行装,准备上山。
  后山打柴的地方其实就可以上路,那里是一片山脊,按李家沟跑山匠的路子,山脊平缓,视野开阔,一般都是首选。
  在这岛上,还有个好处,干燥。
  将袖口衣领裤脚扎好,不管多热,李君阁进山绝对是长衣长裤,能不露肉就不露肉。
  对阿音和大小胡子,也是同样的要求。
  将东西收拾停当,李君阁打头,阿音收尾,一起向山上走去。
  一路的热带景观,让几人看得叹为观止。
  不过李君阁格外小心,热带雨林的昆虫和爬行类,那是非常恐怖的。
  先是穿过一片灌木丛,地上蕨类植物异常茂密,李君阁在前头走得小心翼翼每一处落脚处,都要先拿木矛拨开。
  这里的蕨类品种非常丰富,李君阁看到了不少的金毛狗,摇着头道:“这些要换在我李家沟,那都是宝贝啊。这里都烂大街了,泰国人都不用草药的吗……”
  阿音笑道:“我觉得不可能,估计是有更高效的药物吧,看不上这个。”
  李君阁说道:“那太可惜了……”转头又不怀好意的看着夹在中间的俩胡子:“看他们俩筋骨都不太行……emm……”
  阿音笑道:“你就别祸害他俩了,让他们跟着吃好吃的没问题,你要再让他们喝中药,他们可能会抗议的!你拿生螃蟹汁给小胡子治过敏,拿苦蒿给大胡子清内热……”
  李君阁摇着脑袋往前走,嘴巴里还嘀咕:“明明就很有效果嘛,不谢我还瞪我……”
  走出灌木林,进入乔木林,路反而好走了。
  因为树冠占领了植物生存空间,林下植物们就稀疏了起来。
  如果说蕨类的下头是中小型爬行类和昆虫的天下,这里的哺乳动物和鸟类明显的增多了起来。
  鸟类是争奇斗艳,长得一个比一个艳丽。
  李君阁指着一群小鸟说道:“看,那鸟多好看。”
  阿音顺着李君阁的矛头看过去,乔木林边缘处的小灌木从中,停着一群小鸟,头胸和尾部鲜红,背腹和翅膀翠绿,要放到国内,绝对是大受广大鸟友欢迎的观赏鸟种。
  这其实是一群长尾鹦雀,李家沟见不到的品种。
  没走几步,有见到两只奇特的小鸟,有点像小喜鹊,但是除了头部黑色,眼后有一个白色小圆点外,通体是龙泉窑梅子青的蓝绿色,非常的素雅。
  这是长尾阔嘴鸟。
  李君阁说道:“这鸟长得素雅得体,跟刚刚那群花里胡哨的比起来,这就是宋徽宗跟乾隆帝的区别啊……”
  阿音笑道:“要是唯唯到这里来,只把相机内存不够用吧?”
  李君阁也笑道:“你说热带的鸟怎么这么奔放?生怕自己长丑了似的……”
  这是阿音拍手道:“看到红嘴玉了!二皮你看那边!”
  李君阁哈哈大笑:“我李家沟的美丽小精灵,到了这岛上有点不够瞧啊,我现在怎么感觉它都蒙了层灰似的呢?”
  阿音笑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说不定它看你,也感觉蒙了层灰似的呢!”
  李君阁美滋滋地笑道:“谁说的!我在李家沟,那是大布裤子二布衣裳,看看人家节目中给我配的啥?越野鞋,登山裤,快干衬衫,都赶上从猪儿虫手上骗来那套了,光鲜得很,简直就是入乡随俗!”
  乔木林下地面潮湿,地上不少枯枝腐野,还有些生存竞争失败的断木树桩。
  不时有一条大腿宽的小水沟往山脊两侧汇集。
  没走多久,来到一大片林子边,阿音拍着手道:“黄桷树!”
  黄桷树是李家沟的称呼,其实就是榕树。
  不过这里的榕树比李家沟的特别多了,枝干上无数的气根垂下来扎入土中,就像无数根扁扁的柱子。
  李君阁看得瞠目结舌:“这是一棵树还是一片林子?”
  阿音开心地在树根间绕来绕去,说道:“二皮,我们去主干那里看看去。”
  李君阁赶紧跟上去:“小心点,这树自己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小心火蚂蚁跟树蛇!”
  来到主干边上,阿音反而失望了:“比我想象的小!”
  李君阁看着三人合抱的树干,上边还贴满了粗细不一的气根,说道:“这就已经不小了,好家伙,原来真是独一棵!这就是树冠铺开太大,显得小了而已。”
  阿音笑道:“我们是不是早该出来了?不出来不知道,岛上的东西这么好看这么多!”
  李君阁拍拍背上的朱羽:“没有这玩意儿,我可不敢吓跑,鬼知道这岛上有什么!看,那边树上有条小蛇!”
  阿音看了一眼:“竹叶青!”
  李君阁说道:“不是,竹叶青是焦尾,有侧线,这就是一条翠蛇。”
  翠蛇懒洋洋的挂在一个横枝上,李君阁笑道:“这榕树太阳落山的时候不知道会来多少鸟,它在这里简直就跟天堂一样!”
  又观赏了一圈,两人退出榕树区域,绕过它继续前进。
  走到快到中午,李君阁对大家说道:“现在找路下山脊,去溪边生火做饭,然后再上来,休息一阵,晚上上到山顶,吃干粮,扎营!”
  阿音说道:“要是我们顺着山沟走,吃过午饭再上来,不是少走很多路?”
  李君阁哈哈大笑:“要是照你那样,现在我们还在蕨林箭竹丛里挣扎呢,估计走不过四里地。”


第四百九十七章 虾和田鸡
  找了一片开阔地带,沿着一条小水流往下走。
  水流越走越宽,越来越大,最后变成了一条齐小腿深的清澈小溪。
  李君阁对着小溪往坡下指,山谷中的植物如同一条绿色的巨大爬虫,肚子那里有片小空隙,隐约能看见水光。
  李君阁拿着木矛指给大家看:“看,那里就是那个小湖的位置,如果我们选择从那里开始,沿着这条绿色植物带走到坡下,再顺着这条溪流走到我们现在这个位置,可能需要五六天的时间。”
  阿音讶异道:“这么难走?”
  李君阁说道:“难走是其次,方向感的丢失才是最可怕的事情。曾经有人在亚马逊丛林里走出去几个小时,然后就再也找不到营地了,人们最后发现他最终倒毙在离营地只有百米的地方,中间隔着一片密林而已。”
  阿音说道:“可怕到这种程度?”
  李君阁说道:“是啊,所以没有把握的地方我是不去的,下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东西放在这里,去找找有什么吃的。”
  阿音看了一眼水里,说道:“二皮,水里好多虾!”
  这条溪流宽达五米左右,水流清澈,细看水底,果然有不少透明带黑纹的虾在游动。
  个头还不小,有无名指那么长。
  李君阁哈哈大笑:“阿音,给你弄一个好玩的东西。”
  阿音笑道:“钓虾吗?”
  李君阁说道:“不是钓,是套!”
  李君阁去水边棕榈树边上剥了一片棕壳,从里边抽出几根最长的棕丝,将棕丝尖端打上一个小圈,然后将另一头穿进这个小圈里,就成了一个圈套。
  砍下一根细竹稍,李君阁将棕丝套和竹稍尖接在一起,来到水边,和阿音一起蹲下来,对阿音说道:“简单得很,看好了。”
  将棕丝圈子伸到水里,顺着水流往下,从一只虾的虾头底下套进去,将竹稍一抬往岸边一甩,那只虾就被套到了棕丝圈子上。
  阿音开心得直拍手:“哎呀这么容易就抓到了?这虾怎么这么傻?不跑也不躲?”
  李君阁将背篓里边的东西都搬出来,在背篓底下垫了两张芭蕉叶,将虾放进去,对阿音说道:“如果你的竹稍离虾足够远,它就不会躲,棕丝这么粗细的东西水里常有,对它们从来不是威胁,所以它们不会躲避,最多只会浮起来一点让棕丝从下边滑过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阿音说道:“这也太神奇了,原来抓虾这么简单?”
  李君阁笑道:“熟悉了它们的习性,可不就这么简单?别说这么大的了,晓柏晓松它们夏天拿这个在水边抓石刚鳅,小虾米,两三公分长的每年都不知道要祸祸多少!”
  阿音一边蹲溪边套虾,一边笑道:“你小时候怕也祸祸了不少吧?嗯,我猜晓松晓柏他们会这招,都是你教的!你就说是不是?”
  这下被逮了现行,李君阁赧然道:“这不是艺多不压身吗?要不会这招,今天中午能有虾吃?哈哈哈,你就在这里抓虾玩吧,我沿着溪流走走看!”
  沿着溪流向下走了一段,溪流变宽,汇入一片泥地,将这里浸成了一边浅水沼泽。
  李君阁最喜欢这样的地方了,扫眼观瞧,果然,水草浮萍间,不少的青蛙。
  “田鸡!”有这样的好菜李君阁当然不会放过。
  将自己的T恤衫脱下来,砍下一根竹子,拿竹丝将袖口和脖子那里扎起来,拿两个竹片弯成圈,将T恤衫下摆圈到上面夹住扎好,这就成了一个布兜。
  砍了一根竹竿,从裤兜里取出一个两头凹槽的竹板,上面缠着一捆细麻绳。
  “嘿嘿嘿,我就知道用得着!”
  截下一小段麻线,解散后揉成小球,又截下一根一米左右长的麻线扎紧,又砍来一根细竹枝,将麻线系在竹稍上,将麻团伸到青蛙们面前上下抖动。
  立刻就有一只青蛙一蹬腿扑上来,拿舌头将麻团粘进嘴里。
  李君阁一抖竹竿,青蛙就飞了起来,半道落下,李君阁伸出布蔸接住。
  没有多久,布兜里边就多了二三十只青蛙。
  见差不多了,李君阁准备打道回府,却见一丛蒲草下的水中冒出了两个气泡。
  “妈蛋!引诱老子!还要不要我赶回去做饭了!”这下李君阁又被逗得来瘾了。
  这是乌鱼泡。
  钓乌鱼的最好诱饵,就是小青蛙。
  李君阁有些后悔刚刚讲小青蛙全都放了,这下还要重新逗小青蛙。
  又逗了三只大的,这才上来两只小的。
  还是刚刚那根线,不过换了一根粗长的竹竿,一头系线一头系钩,将小青蛙找腿上肉厚的地方挂上,轻轻将竹竿伸到刚才冒泡的地方将小青蛙放那里点动。
  点了几下,就见一个水花打散了水面的浮萍,小青蛙消失了,麻绳绷直。
  这样的浅水藏不住七八斤的大乌鱼,李君阁担心乌鱼牙齿厉害夜长梦多,直接将竹竿挑起,将中钩的乌鱼挑出水面往岸上甩。
  长竿短线,这样做一点难度都没有。
  乌鱼离水都能活很久,李君阁毫不担心,直接用麻绳穿过鱼鳃,系到了身边一根灌木脚下。
  鱼就直接扔草丛里了。
  还没完,乌鱼一般都成对,有一条,肯定就还有另一条。
  检查了钓线是否有磨损的地方,这才重新找了另一只小青蛙挂上,
  继续在刚才的窝子周围抚摸。
  刚才起鱼速度很快,没有惊扰到窝子,果然,十多分钟后,另一条乌鱼也中招了。
  两条乌鱼,每条都有两斤多,这就是今天中午吃不完了。
  将钩线重新缠回道竹板上,李君阁拎着乌鱼和青蛙回到营地。
  阿音在那里抓虾都抓上瘾了,远远就能听见她咯咯娇笑。
  李君阁过去一看:“可以了可以了,今天中午怎么吃得了这么多!”
  阿音一看背篓,吐了下舌头:“哎呀这么多了……”
  说完就要站起身来,结果脚下一软就要摔倒。
  李君阁赶紧将手里的乌鱼往后一扔,左手稳着布兜,右手伸手将阿音抱在怀里:“咋个了?”
  阿音不好意思地笑:“不知不觉,蹲太久了,脚麻了……”
  李君阁赶紧将阿音扶到岸边一块干净石头上坐下,阿音吃吃笑道:“我这下知道你们钓友为什么这么大的瘾了,原来我也好不到哪里去……”
  李君阁笑道:“这话在论坛里可别说。”
  阿音问道:“为什么?”
  李君阁说道:“钓鱼圈有个不好的习气,海钓的看不上淡水的,路亚的看不上台钓的,台钓的看不上传统的,套虾就套虾,你要说是在钓鱼,他们是不会承认的……”
  阿音乐得不行:“一群不务正业的家伙,还好意思分派系相互diss呢!”
  李君阁严肃地说道:“开玩笑!钓鱼我们从来都是认真的,没听说过菜头常挂嘴边那句话吗?‘这人啦,总不能因为正事耽误钓鱼’……哎哟我钓的鱼呢?”
  去后边草丛中将两条摔得七荤八素的乌鱼捡回来,阿音笑着赞叹道:“说起打鱼摸虾的本事,满李家沟除了你也真是没谁了,你那T恤里又是啥?”
  李君阁将布兜伸过去:“看,田鸡!”
  阿音是竹虫蜈蚣爬沙虫都当好菜的苗家女儿,对这个一点压力都没有,只说道:“看你把T恤弄得多脏,走,赶紧处理完,我把衣服给你洗了,幸好带了肥皂,不然回去都没法看了。”
  两人开始在溪边洗剥青蛙,看得大小胡子直抽抽。
  好在有两条乌鱼,大小胡子心里很放心,中午指定又是好菜。
  结果李君阁将背篓里边的虾都捡到了陶锅里,盖上锅盖,从灌木丛脚底下挖来一堆苔藓,先在背篓底部铺了一层,淋上一些溪水,将两条乌鱼放了进去,再拿苔藓盖上,重新又淋上些水,最后盖上芭蕉叶子。
  回到溪边来对阿音说道:“俩乌鱼这样活一个星期都没问题,我们留着晚上吃。”
  看着一脸怨念的俩胡子,李君阁对阿音坏笑道:“你看他们还敢瞪我,听说田鸡的气门谁吃了谁撒不出尿来,一直还没有试验过……”
  阿音拍了李君阁一下:“你敢!还能不能学点好了!”
  收拾到一半,李君阁让阿音继续打理,自己去捡拾柴火。
  林子里很湿,干柴火还不是那么好收集,李君阁转了好一阵,才找够一顿饭需要的干柴。
  回到林子边,阿音已经将田鸡都收拾出来了,用草杆串在一起,正在收拾虾。
  李君阁将柴火丢下,过来帮阿音一起打整。
  虾收拾完,李君阁将虾倒入一个芭蕉叶漏斗里,将锅子腾出来。
  接下来就是生火。
  搬来几块石头,围成锅底大小的火塘,里边铺上一点干草。
  取出一块引火碳放在干草上,拿燧石用短刀刀背的锯齿对着引火碳敲打几下,引火碳上就落上了几个红红的火星。
  火星落到引火碳上并不熄灭,李君阁将引火碳拿起来吹了几口气,火星变成了红斑,慢慢扩大,最后将整个引火碳都覆盖了起来。
  将引火碳放回干草上,吹上几口气,干草就烧起来了。
  李君阁是颗粒归仓的抠门性子,即使是一小块引火碳都舍不得浪费,点燃火后,还将引火碳又夹了出来,用清水浇熄,放火塘边烤了起来。
  这样下次还能接着用。


第四百九十八章 山顶
  先下油,下泡姜末呛过,然后将虾倒进去翻炒到皮壳酥脆,洒上盐,第一道菜完事。
  这种做法其实失去了虾的鲜甜,变成了一种腥香味道,不过有一个好处就是吃不完可以打包,再过两三顿也能吃。
  然后开始做田鸡。
  先烧油,将虾头下下去炸一遍,加水熬出水面飘起红油后,才将虾头捞出扔掉。
  酸笋跟芋梗都是事先炒好的,现在在下一些到锅加水熬上就行,等到熬出酸汤味道,将田鸡下进去滚几分钟,这就出锅了。
  将炉火浇熄,将引火碳收起来,李君阁给俩胡子舀了一碗酸菜田鸡汤,半碗虾,切了个本味的木薯干饼子,姑且称为馕,然后和阿音拿着漆碗开动。
  先喝汤,一碗酸汤几块酸菜下肚,顿时胃口大开。
  阿音捞了一只田鸡在嘴里撸肉:“难怪李家沟的娃娃们晚上喜欢在田埂上抓田鸡,味道果然好!”
  李君阁笑道:“那也得实在收稻子之后,之前谁要是这样干,回家一顿骂跑不了的。”
  阿音吃吃笑:“这算不算卸磨杀驴?”
  李君阁哈哈大笑:“算,不过今年这么干的少了,娃子们挣钱还挣不过来呢。”
  阿音笑道:“还真有点想他们了,晓松晓柏爱到我办公室看水草缸,看斗鱼,芸秋喜欢来玩抓鸟的游戏,小刚饼干自己舍不得吃,要跟核桃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