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猎户叔说道:“其实松林也是好地方,就是来得不是时候,要是八九月间来,呵呵呵,松茸,鸡枞,大脚菇,红蘑,那是多得不要不要的……”
  唯唯叹息道:“天府之国啊,真不是白吹的,西北年年飞播,都长不出像样的林子,你们这里,居然还能出现天然林侵蚀人工林的情况……”
  猎户叔点头道:“说起这个还真是,药师我们这里好像就播过那一回吧?之前砍得太厉害,几匹大山都砍光了,现在又恢复得像模像样了。”
  药师叔眉飞色舞:“我们蜀州的气候地理,那真是老天爷偏心了,当年一说可以搞连产承包责任制后,村子里各家对自家地照料得那叫一个精心,屋基周围水沟两边都不用说了,就连梯田田坎上都拿小锄头刨出一层层的窝窝点豆子,点玉米,当年就家家有存粮,翻年就养鸡养猪吃上肉了。”


第三百二十四章 桐花凤和石亢蛙
  李君阁叹气道:“其实这既是优势,也是难处,蜀州的水土气候,家庭式的农业足以解决温饱。但是除了蜀都平原,其余地方山高坡陡,难以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加之出路封闭,运输成本太高,在国家从农业国转化为工业国的今天,要实现小康,走向富裕,却比国内其它地方难太多了。”
  丁教授拍着李君阁的肩膀说道:“皮娃,你现在的路子就不错嘛,山不就人,我们就请人来就山,因此李家沟生态旅游必须搞起来,争取就地消化,这是一条正确的路子。”
  李教授也说道:“就是就是,我们李家沟现在的势头就很好,尽量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单产价值,把运输成本抵消掉还有富余,这条路子也不差!”
  李君阁对丁李两位教授拱手笑道:“那就要靠农大的老师们多多支持了,以我跟阿音的能力,带动一乡都举步维艰,差资金,差人才,差技术,反正我是皮娃,可就真涎皮涎脸赖上你们了哟!”
  丁李两位哈哈大笑:“还是那句话,顿顿伙食都有上次来那标准,这些都不是事儿!”
  行到下午,中途猎户叔发现了两个鸡窝,一个窝里有四五枚野鸡蛋。
  李君阁将蛋捡起来拿强光手电打了打,里面还没形成胚胎,于是对猎户叔笑道:“还好有几个蛋,今晚还能做一道蛋炒饭,不然只能吃酱油拌饭了。”
  药师叔笑道:“其实猪油酱油拌饭已经不错了,以前跑山都是烤土豆就山泉水,再来把酸菜就算一顿。”
  猎户叔摇头道:“看来我们护林队也要添置设备了,现在自己个巡山,跟皮娃一比,总觉得像个叫花似的……”
  在松林里搭好帐篷,李君阁刚将饭焖上,唯唯就要拉着他去林子边上逛一圈,看看能拍到什么不。
  将上次未吃完的风盐鸡腿拿水泡着去盐分,李君阁跟唯唯一起向林子边上走。
  松林边上是一个深谷,下边长着一株巨大的泡桐,树冠顶部高出李君阁他们所在的位置,两人刚好能近距离看到部分树冠。
  山谷背风向阳,泡桐已经开始打花骨朵,离盛花期还有些时候,不过已经有少部分耐不住寂寞的紫色花朵开始吐蕊。
  一群色彩缤纷艳丽的鸟儿在花间嬉戏。
  唯唯对李君阁说道:“赶紧藏好,那鸟怕人!”
  两人趴在厚厚的松针上,唯唯轻轻将拍摄神器米口袋摸出来放在身前,换上长焦镜头,开始在泡桐骨朵间搜寻。
  那群鸟儿有大有小,嘴巴又细又长,向下弯曲。
  稍大的那些前额,头顶、下巴,喉咙的羽毛是辉紫蓝色;背、胸、头侧、颈侧朱红色;耳后和胸侧各有一块紫蓝色斑,在四周朱红色衬托下甚醒目;腰、腹为艳黄色;中央是两根紫蓝色的细长尾羽。
  小的颜色稍差,不过也不错,上体橄榄绿色,腰黄色,喉下到胸前是灰绿色,其余下体为绿黄色,尾巴比大的短上一些。
  这鸟可比红嘴玉相思鸟漂亮太多了,要是小美见到这个,指不定会欣喜成什么样子。
  这鸟很小,还没有桐花大,估摸着就几克重,但是活力很强,在桐花间穿来穿去,在夕阳下闪烁着耀眼的光泽。
  而且它们还常常做出高难的动作,如同蜂鸟一样,能够振动着翅膀倒着身子悬停在半空,将又长又弯的嘴巴探入花朵中吸食蜂蜜,然后又转身飞开,去到另一朵花前。
  唯唯的大镜头方向和对焦经常跟不上它们的速度,不一会就被它们累出了一脑门子汗。
  李君阁笑道:“看来你对这鸟挺熟悉啊,北方也有?”
  唯唯一边咬牙切齿地跟鸟儿们较劲,一边说道:“北方没有,但是我认识,主要是它们的飞行姿态太奇特,你们管这种鸟叫啥?”
  李君阁笑道:“我们管它叫桐花凤,这鸟漂亮是漂亮,就是实在太难养了,得育爷爷那样的高手调理才成。主要是要将它从吃花蜜纠到吃粉料,还要让它从怕人纠到不怕人;刚抓到还要扎飞羽,不让它撞笼,一般人做不到。”
  唯唯反而吃惊了:“这鸟还能饲养?我一直以为它只吃花蜜呢!”
  李君阁说道:“我小时候在苗寨看到有人养过这个。”
  唯唯点头道:“它的学名叫蓝喉太阳鸟,又被称为‘东方蜂鸟’,咦,要是我去苗寨找育爷爷取取经,是不是也能弄出一篇蓝喉太阳鸟人工饲育的论文来呢?”
  李君阁翻着白眼:“可饶了它们吧,要是有心人学去了,就凭这鸟的漂亮程度,不用多久就该从普通抓成濒危了。”
  唯唯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又点了点头,说道:“那就算了,哎呀光线转眼就不行了,我们这就回去吧。”
  出来逛一圈就能拍到蓝喉太阳鸟,唯唯回去的一路上都高兴得不要不要的。
  来到营地,猎户叔说道:“你们跑哪里去了?等你做饭呢!”
  李君阁说道:“在崖边上看到一群桐花凤,唯唯就走不动路了,趴在那里拍了好一阵子。”
  猎户叔说道:“那玩意儿有啥好拍的?”
  唯唯又要抓狂:“猎户叔你又是这样打击人!我费了好大劲才抓到几个镜头!你又给我泼冷水!”
  猎户叔抠着脑门嘿嘿笑道:“哎呀对不起对不起,我的意思是说,这玩意儿在四季豆开花的时候最喜欢往豆子架中间钻,你到时候往四季豆地里一蹲,想怎么拍就怎么拍!”
  唯唯这才立马转嗔为喜:“真的?哈哈哈,它还有这习性?!看来还是得跟你多取经才行啊!”
  这几天核桃身体越来越壮实,李君阁试着煮了个蛋黄,加了一些在米汤里,交给唯唯喂它,自己开始炒饭。
  这顿就简单了,风鸡腿撕成丝就野葱蛋炒饭,大家胡乱对付了一顿。
  李君阁挺不好意思:“李教授,丁教授,明天早饭真就只有土豆稀饭就酸菜了。”
  李教授笑道:“天天好吃好喝着,换换肠胃也好,野外工作几十年,就这趟吃得舒坦睡的香啊!”
  月亮从松林间升了起来,大家躺在松软的松针里,喝着药师叔煮的麦冬老阴茶聊天。
  丁教授端着杯子笑道:“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哈哈哈,真是适逢其境啊!”
  李教授说道:“其实今晚的蛋炒饭真不错,这才有了点野外考察的味道,自打出发到现在,天天都整得我感觉在下馆子似的!”
  众人都哈哈大笑,猎户叔说道:“没想到这么早就能捡到野鸡蛋,这才二月尾巴上呢!”
  唯唯问道:“往年没有这情况吗?”
  猎户叔说道:“倒是没有特别留意,不过十几年来,野物下山时间越来越晚,回山的时间倒是越来越提前,现在野鸡生蛋,还有前两天还见着了娃娃鱼,似乎啥都提前了一些。”
  丁教授,李教授,唯唯三人同时想到一个问题,对视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道:“全球气候变暖!”
  丁教授一拍大腿:“应该就是这样了,全球性的气候变化,看来对蜀山也产生了影响。”
  李教授也说道:“对于夹川这种亚热带气候地区来说,影响还好,甚至可以说物种似乎还更加的繁荣,不过对赤道和两极,影响可就太大了。”
  唯唯点头道:“对我国北方其实影响也挺大……”
  话音未落,就听见林子深处传来“嘟——嘟——”几声长鸣。
  声音很大,在空旷静谧的松林里,直如牛鸣一般。
  李君阁跟猎户叔同时一鼓掌:“好东西!”“好菜!”
  唯唯担心道:“这是啥?你们要去猎它吗?声音这么大,会不会很凶啊?你们可要小心些!”
  李君阁哈哈大笑:“没事,你们睡你们的,明天上午起来就知道了!”
  等几人都睡了,李君阁拿起一个网兜,带上强光手电,跟猎户叔一起向溪边摸去。
  半山溪流不宽,水也不深,离雨季还早,溪中只有涓涓细流,大部分的溪石都露在外头。
  两人沿着沟边下到溪里,打着手电慢慢搜寻。
  不一会,李君阁的手电就照到一只大蛙,比一个拳头还大,起码有三两重,身体是黑棕色,皮肤粗糙,背上有一些小细疣。
  大蛙被手电照着,一动不动。
  猎户叔轻轻走过去,敏捷地一伸手,将大蛙夹到指间。
  李君阁兴高采烈地将大蛙接过来装到网兜里。
  沿着溪流向上搜寻,花了一个多小时,这样的大蛙就被抓了十几只。
  收获颇丰,两人开始往回走,路上李君阁还嘿嘿直笑:“这玩意儿我是真想养啊,等李教授他们到了苗寨,请他们考察一下山里啥地段合适,拦一段山溪,养它一堆出来,想想都美得慌!”
  猎户叔笑道:“拦山溪养?你别把一堆野物招来哟!好肉谁都喜欢,到时候不够过山风铜钱豹吃的!”
  李君阁翻着白眼:“你们咋尽都这样呢?我养鸡你们说我是喂老鹰,我养这个你们说我喂铜钱豹,还让不让人好了?!”
  猎户叔哈哈大笑:“要不是你把麻头金毛招安了,就你那雁场,够那俩鸟祸祸的?我觉得大家说得都挺在理啊!”
  李君阁气不过:“别小看我!说不定我哪天就招安几个铜钱豹来看场子你信不?!”
  猎户叔更是乐得不行:“你还冒充跑山匠呢!你见过铜钱豹成群的?还几个!”
  李君阁一时被猎户叔抓住漏子,想抓狂:“我本来就是跑山匠!论年龄,我跑得比你还早!”
  猎户叔在前面摆手:“早有屁用!本事稀松!就能在城里人面前装装内行,还几个铜钱豹!哈哈哈笑死我了……”


第三百二十五章 金花茶
  怨念深重的钻进帐篷,李君阁将核桃带进空间里调教。
  还是核桃贴心啊,跟一两岁的孩子似的,还会爬到李君阁头上,帮自己找虱子。
  下半夜李君阁起来跟猎户叔换防,守到天快亮的时候,去溪边将石蛙处理了,回来熬上了一锅腊肉荸荠石蛙粥。
  采来一些蕨菜,只用嫩杆子,撕开烫煮几次,然后拌上盐入味除水。
  等到众人起来,饭已经做好了。
  李教授就抽鼻子:“嗯,什么味道这么香?”
  药师叔说道:“这个可是大补元气的好东西!皮娃这做法也地道,这玩意儿合粥用是最好的药膳。”
  唯唯在锅子里搅了一下说道:“咦?你们去哪里弄来的牛蛙?”
  药师叔说道:“这是山里的大石蛙,肉味甘咸平,入肺胃肾经。有些小孩子积食,营养不良,虚弱,喝这个粥最好了,既能疗病,又能健脾,还能平补,因此《本草纲目》中提出,石蛙‘治小儿痨瘦、疳疾最良’,没有比它更好的了。”
  李君阁对科研三人组说道:“听李教授和丁教授说肠胃都不大好,那就常喝点石蛙粥,等五六月再弄点虫茶,在李家沟调理两年,包管就没问题了!”
  给大家都盛上一碗粥,李教授喝了一口,又夹起石蛙腿放嘴里一捋,吐出腿骨笑道:“治不治病的先不说,就说这滋味,比鸡肉还鲜嫩啊!”
  李君阁笑道:“今天可就是山里最后一顿了,到下午就该到苗寨了,要不两位教授帮我们指点一下水源地,我还真想在苗寨后面建一个蛙场。”
  李教授说道:“野生石蛙容易逃跑的,还是在苗寨后面建蛙池,引水养殖比较好,不过这种蛙倒是可以从山里选,还有蛙卵,自然界里的蛙卵绝大部分都存活不下来,可以沿着山溪采卵,送到育蛙池孵化,然后就是养蝌蚪,养虫子,今年第一批蛙出来后,就可以挑选种蛙进行后续繁殖,蛙场就起来了。”
  李君阁高兴坏了:“这么简单?”
  丁教授说道:“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不简单,关键是苗寨后山水质气候太适合养石蛙了,在这里养石蛙,那是事半工倍,现在技术也成熟,关键是黄粉虫的养殖要同步搞起来,成蛙发育期,那叫一个能吃,十天就能吃掉相当于自身体重的虫子。”
  李教授说道:“人工养殖石蛙,要保证经济效益,皮娃你们还是得采用集约化养殖模式,蛙池设计,内壁涂料,池内壁光滑度,都有要求,粗糙的水泥池壁会对蛙体造成伤害,还要注意水深,温度,水质,以及防止敌害生物的侵袭。很多养蛙的人不懂这些就开始养,初期损失惨重,血本无归。”
  猎户叔说道:“别的都好说!最后一条,呵呵呵,我就说好肉谁都喜欢嘛!”
  李君阁美滋滋地笑道:“苗寨里不存在的,下司犬拿来干啥的?看个蛙场轻轻松松!反正山下要修垂钓中心,到时候材料都是现成的,这个事情简直就是零成本,正好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给育爷爷做正好!他可是养野物的大行家!”
  吃过饭,大家重新出发,穿过了松林,又横着走了半天,终于来到半山林场。
  李教授看着大片的杉树林子直摇头:“这空间也太浪费了!林下这么大的面积,种点什么都好啊!”
  李君阁说道:“李教授,以前那是什么情况,种点啥要是运不出去还不是白瞎?”
  说完笑道:“不过今年可就不一样了,这苗寨林场林下这一大片,就是我给你们准备的天麻种植基地!你们觉得怎么样?”
  丁教授一听大喜:“刚刚我还想开口来着!我的天这么大一片,哎呀皮娃太感谢了!”
  李君阁笑道:“听您说起来,石斛小菇可以让天麻种子发芽率高达百分十八十五,那是神马概念?一粒天麻籽里面就是上万的种子啊,不给您老多准备点地还行?”
  丁教授哈哈大笑:“这一带本来就是天麻的道地产地,在这里搞最新的天麻的人工培育方法,简直就是王母园里种蟠桃啊,再适合不过了!”
  说完又摇头:“不行不行,光种天麻还是浪费,这次级的空间还是要利用起来,嗯,种点什么好呢?”
  李君阁说道:“油茶,白茶也是我们这里的特产,您觉得这两样如何?对了,天麻要是种起来,这销路也是个问题,药材销售我们完全不熟悉啊!”
  丁教授笑道:“我熟悉啊,好些子弟现在都是药厂老总了,药材的药效问题他们拿着也头疼。我们李家沟又是富硒带,又是天麻道地,不看人情光看质量,到时候跟他们提一嘴,肯定闻风而动,这个你放心吧!顺便把你的石斛也搞定了!”
  李教授也笑了:“皮娃你放心好了,西南三省的药材有老丁背书的,那都是供不应求的好货色!”
  李君阁这下真是喜出望外了,握着丁教授的手连晃:“这就太好了!你看你看,就是得跟科学家多合作啊,我们挠破脑袋的事情,在你们这里轻轻松松就解决了!”
  一行人开始继续往苗寨前行。路上经过几棵山茶树。
  山茶开花是在十月,山里天气晚些,那也是十一月,已经开过小三个月了。
  不过这株山茶脚下的石头有个凹槽,里面竟然有几朵干燥了的花朵。
  不知道什么原因,花朵都变成了干花,但是因为花瓣上蜡质的关系,颜色保持得很好,花朵虽然小,明黄的颜色在石缝里边还是格外显眼。
  李君阁随手拾起三朵递给科研三人组,说道:“来三位,这几朵花献给你们,感谢你们对李家沟和苗寨的无私支持……”
  话还没有说完,丁李两位转身就蹲山茶树底下了。
  什么情况?李君阁不明觉厉:“咋……咋的了?”
  唯唯也不懂,看着手里边三朵漂亮的小黄花,对李君阁摇摇头,她也没看出啥名堂来。
  老丁跟老李却是将山茶树细细研究了一遍,然后老丁取出一个小塑料袋,又拿出一个镊子,将几朵花小心翼翼的夹入塑料袋封好装包里,这才跳起来像个孩子一样跟老李来了一个双击掌:“嘢!这才是这趟最重大的发现!”
  李君阁他们全懵逼了,这不就是一棵山茶吗?山里多得不要不要的好不好?
  老丁笑道:“这可不是普通的山茶,你们回忆一下,你们见过的山茶都是什么颜色?!”
  药师叔首先反应过来:“对呀!这山茶不是红的,是黄色!”
  老李兴奋得手心都出汗了,摊着手在衣服上擦汗,满面红光:“对呀!所以它压根就不是普通山茶!它叫金花茶!”
  老丁懊恼得直跺脚:“来晚了啊!该十一月花期的时候来的。谁知道林场里边还藏着这样的宝贝!”
  老李说道:“皮娃赶紧给育爷爷和音爸爸打电话,叫他们过来,问问他们这一片还有那些山茶是黄色的。”
  李君阁赶紧给育爷爷音爸爸打了电话,告诉他们自己在林场的位置,让他们赶紧过来。
  挂上电话,李君阁才问道:“这个?很厉害吗?”
  李教授哈哈大笑:“随便来几个名词你就知道它厉不厉害了。‘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东方魔茶’,‘植物界大熊猫’,‘茶族皇后’。”
  李君阁翻着白眼:“又是大熊猫!我李家沟动物大熊猫没有,怎么植物大熊猫就扎堆了?!”
  丁教授笑得见眉不见眼:“这玩意儿过去只在广西有发现,这是一个全新的亚种!首次发现的全新亚种!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蜀州金花茶’。”
  李教授说道:“知道它的价值不?我们先说观赏,首先它填补了茶科家族没有金黄色花朵的空白。花蕾浑圆,流金溢彩;玉叶琼花,风姿绰约;株型不高,特别适合做成盆景,一米高的,八千起,两米高的,三万起,日本曾经出到三万美元想买我们一株,对不起,不卖!”
  丁教授说道:“关键是它的药物价值,金花茶对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独特神奇的功效,具有协同平衡调节的作用,能有效的改善糖尿病以及“三高”症状。这一点就精彩了,糖尿病可是至今未被人类攻克的疾病之一啊,关于这个疾病任何一个方向性的发现,对人类都是巨大的贡献。”
  李教授说道:“还有就是科研价值了,金花茶具有特殊的色泽遗传基因Dna,其繁衍方式很难被复制。因为它的重要性,因此如何攻克生长慢产量低的关键技术,大幅度提高规模化种植金花茶的产量,这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
  李教授说道:“对对的,还有如何研究出金花茶中的有效组分,如何配伍成药,如何开发成新一代的保健品,都是值得研究的方向。”
  这话题一展开就了不得了,丁李两位教授愣是讲得滔滔不绝。


第三百二十六章 还有一个好苗子
  李教授又笑道:“刚刚还在说林下次级空间种啥,现在有了金花茶,其它通通让路!我们今天就不下去了,先将昭娃,宏光叫上来,探明山里有多少植株,种子繁育没法突破,那就最传统的扦插法!怎么都要走上一波!”
  李君阁手扶脑门:“要不要这么急?”
  丁教授连连点头:“要的要的,我们只是搞科研,东西都是你的,种出来光干花就七八千一斤,头几年的产品我们农大全包,用于研究,你就真的不动心?”
  一听这价格李君阁立马变脸:“那必须的!需要啥丁教授你赶紧列单子,我让昭娃跟宏光哥今晚就给你们拉上来!”
  不多时育爷爷跟音爸爸也赶来了,一听林场里发现了宝贝,两人都是大喜。
  对育爷爷来说,林场就跟自己家堂屋一样,啥地方有啥东西,那是一清二楚。
  没一会就在他的带领下,先后发现了近百株金花茶。
  每发现一株,丁李两位教授就给茶树系上一个牌牌,编上编号。
  搞完这些,丁教授开始给农大领导打电话,开年药研所就有重大发现,金花茶四川亚种出现在李家沟,基地那一摊子事赶紧叫人来接手,自己估计今年是下不了山了。
  农大的领导们心里都要美翻了!药研所的头头在电话里就夸上了,你们两个龟儿眼睛当真太毒了!当时咋就一眼看上李家沟的?
  同时这也是珍研所的成果,一听还有野生的珙桐林,桫椤林,紫荆林,珍研所的头头也乐得不行,喂!老李不要一次性整这么多好不好?这样会显得我们上届老领导啥都没干似的!
  再高兴也不能当饭吃,育爷爷笑呵呵地邀请一行人去家里吃饭。
  音爸爸笑道:“你看我们看山茶看了这么多年也没觉得有啥奇怪,科学家一来就能发现宝贝!我们苗家人得好好款待才行!”
  来到苗寨李教授又笑了:“当真好地方啊,在这里搞科研,那是拿着补助修身养性,健康长寿,怎么都值了!”
  李君阁哈哈大笑,却见到下头几块大田还没有翻过,于是问育爷爷道:“咦?那几块田是我们家的吧?这眼看清明了,怎么都还没有动过?”
  育爷爷说道:“里头不是有你从山下带来的鱼苗吗?等寨子里的田种到四五月份,还要将鱼苗分到各家田里,现在得先养着。”
  李君阁手扶脑门:“哎呀这个是我考虑不周了,那我们家这几块地没法种了?乌金血米卖得可贵,两千多斤米小十万呢!”
  育爷爷挥挥手:“要是寨子里家家都有小十万的进账,各家田里再把鱼育出来,一家六百斤你那品种的稻花鱼,那就快要凑上整数了!加上山珍,黑猪,冒头没问题,这样的寨子,我就想问百里方圆哪家有!那我这个当把寨的,一年颗粒无收都无所谓啊,哈哈哈……”
  李君阁这方面比较迟钝,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靠!苗寨里按这么算下来,家家得十万出头!
  就算在城市里,家庭年收入达到二十万,那也已经是小康水平了!
  李教授笑眯眯的点着头:“皮娃,这就是高价值农业的魅力所在了,几元一斤的米和几十元一斤米,几元一斤的水果,和几百一斤的水果,几元一斤的蛋,和几元一个的蛋,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丁教授笑道:“就凭育爷爷这份为了寨子牺牲个人利益的人性,我们农大找你们合作就没错!老把寨你放心,今年怎么也不会让你颗粒无收,苗寨去年不是刚脱贫嘛?我跟老李就拿着这由头打个报告上去,算是对口支援项目,给你把蛙场建起来,技术和费用我们农大包了,就劳累您养养石蛙,今年不让你收入二十万以上,我老丁这个丁字倒过来写!”
  回到屋里,妮妈妈和欧奶奶已经将饭菜准备好了,大家开始喝酒畅聊。
  育爷爷给科研三人组倒上刺梨米酒,端起酒碗来说道:“你看,我们苗家人在山里闭塞久了,眼界不开,一直就坐守在山里受穷。去年自从皮娃溜索建起开始,这金凤凰是一个接一个的来啊!都是几辈子候不到的贵客!来来来,这碗我干了,大家随意。只要你们留在寨子里一天,就是我苗家人最珍贵的客人。有什么没尽到心的,只管提,我们包管让你们满意!”
  李教授哈哈大笑:“老把寨言重了!这趟考察,我们也是眼界大开啊,没想到我蜀州还藏着这么个世外桃源!接下来一年可还得给你添麻烦,你们搞好农业生产的同时,还要配合我们工作,这些都是额外的负担,这碗该我们敬你才对,先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大家一起喝了一阵,育爷爷才笑道:“苗寨下独水溪一路,其实偶尔还有跑山匠走走,真要说起深山老林,还得我苗寨后边那片蜀山,那才是多少年人迹罕至的老林子了。就连我们都不敢过分深入,里头都不知道藏着啥,要是你们能把那里探明白了,那才是天大的本事儿!”
  丁教授笑道:“我们可不是专业探险队,要探后面的蜀山,那可是大工程,得多学科各单位联动合作,甚至还要拉上武警军队什么的,短时间内,还是留着吧,不过您老巡山护林的时候,见到啥稀罕的动物植物,倒是可以拍下来,记下方位,供我们研究,对了,您老会用数码相机不?”
  唯唯糍粑腊肉吃得开心,这时才有空说话:“育爷爷又不需要专业摄影技术,就是调到自动挡按按快门,简单得很,吃过饭我就教!”
  李教授笑道:“那就好,到时候我们就给老把寨申请一个数码相机,算是课题组的器材!”
  李君阁也笑道:“育爷爷身体强健,眼神比我们长期看手机的年轻人还好,现在只是把铳头换成了镜头,一点问题都没有!”
  一群人都笑了起来,丁教授又端起碗敬李教授,说道:“老李,商量个事儿呗?”
  李教授端起碗来喝了一口:“老丁你怎么还在酒场上搞窝里斗!有啥事情就说。”
  丁教授说道:“昭娃用得实在顺手,你看天麻跟金花茶,既是珍稀植物,又是珍稀药物,正好又要种在一处,要不我们两一起带他呗!”
  李教授翻着白眼:“说得这么好听,就是要干活的呗?”
  丁教授嘿嘿笑道:“其它学生估计不会愿意来老林子里一呆就是几年,我看林昭这苗子实在不错,值得培养。”
  李君阁猛然想起一人,说道:“要是说苗子,我觉得我李家沟还有一位!”
  两人一起问:“还有谁?”
  李君阁说道:“吴志秋啊!这小子毕业后一直在李家沟搞农技,专业课上是没得说的,就是文化课可能抛荒好几年了,不知道捡不捡得回来。”
  李教授跟丁教授也是眼神一亮,丁教授点头道:“别说,皮娃这醒提得好,这小子还真是干研究的料,没事儿都要自己找课题那种,真爱啊!”
  李教授也点头:“就是,上次考察我们聊啥他都能接得上话,专业不比昭娃差,实践更是比你我都厉害,哈哈哈,皮娃你回去问问他有意思考研没,就考我们俩的专业!文化课给他半年时间赶紧捡,能捡多少算多少,只要不是太差,呵呵呵,不存在的……”
  李君阁听得直翻白眼,听着意思,你们肯定又要搞学术腐败!
  吃过饭,拿着李教授跟丁教授开着的书单和物资清单,李君阁跟唯唯药师叔坐溜索下山。
  还是猪儿虫来接,见到李君阁就笑:“咦?还有三个被你们在山里吃了?呀,怎么多了一只猴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