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征服荒野-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狂暴的西风带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南极水域的平静,越向南行驶,海面的波澜越小,最后竟然完全平静下来,毫无污染的海水干净的令人心悸,倒映着天空和偶尔出现的冰山。冰山并不是白色,而是像水晶一样淡蓝,在天空和大海的映衬下,折射出璀璨的光芒,仿佛龙宫一般瑰丽。
几天里,楚歌还偷偷下了次海,他发现了一头蓝鲸,过去提供给了系统。
蓝鲸,地球上现存最大的原生动物,很可能也是地球史上最大的原生动物。
成年雄性蓝鲸,体长可达30米,体重超过150吨,仅一条舌头的重量,就超过一头成年非洲象,动脉直径超过40厘米,可以让人类的小婴儿在里面爬来爬去,它的游动功率可达1500马力,超过5辆大客车的功率总和!当它死了,化为鲸落,遗体还能单独支撑一块小型生态系统的运行!
当然,如此庞大的生命,需要的食物也是巨量的,蓝鲸每天需要吃4…5吨的食物!而它的主要食物来源,则是还不到人类半个指头大小的南极磷虾。
南极磷虾是最大的动物种群之一,仅在南极海域,它们的总重量就可能超过5亿吨!与之对应的,全世界人类的总重量,也不过3亿吨左右。
磷虾以浮游生物和藻类为食,繁殖能力极强,年捕食量不超过5千万吨,种群数量都能立即恢复如初,已经被人类视为未来的蛋白质来源库之一,只有这样坚强的食物链底层生命,才能支撑起蓝鲸这种不可思议的巨型生命族群。
而系统也很给面子,足足给了楚歌300贡献点。
几天过去,雪狼号渐渐接近南极圈,气温也越来越低,白天的时候,气温也只有零下20度左右,夜晚气温更是降到零下30度以下。
雪狼号已经距离南极中山站的泊点已不到五百公里,海况却很古怪,应该已经出现的浮冰,此刻却压根看不到踪影,除了几座孤独飘过的冰山,海面干净的像家里的澡盆。
“楚歌先生。”船长再次找到楚歌,饱经风霜的脸上透露着阵阵的不安,“您注意到这两天的海况吗?情况可能不是很理想。”
“坐下说!”楚歌招呼道,取出茶叶沏茶,茶水中的酚类可以加快血液循环,缓解人类的焦虑情绪。
“谢谢!”船长端过杯子喝了一口,表情却不见放松,双眉间拧出了一个川字。
“今年实在是太冷了,浮冰出现的也太晚!”
“已经进入南极海域了,冷一点也是正常的吧?”楚歌经验不如船长丰富,虚心问道。
“我们现在是南极夏天,一年内最暖和的时候。”船长解释道:“前几次前往拉斯曼丘陵,也都选在每年的这个时间,当时白天经常会有零上的温度出现,队员经常赤膊在甲板上晒太阳,即使是夜晚,气温也不低于零下10度,而今年的温度则是在…30到…20度之间,比往年低了20度左右!”
“应该是火山灰的影响了。”楚歌严肃的说道,“南极洲本身的热反射率就高,今年又增加了火山灰的阻隔,热量得不到及时补充,温度下降速度,确实会比全球平均值要快些。”
停了一下,楚歌又问道:“您觉得,温度太低,会带来什么影响?”
船长放下茶杯,双手捧住脸,上下摩挲了一下,说道:
“这个问题,我不是专家,想不了那么透彻,不过按我的经验,可能有两种情况发生。”
“一是温度太低,导致南极大陆冰架没有融化,这会导致原本应该崩解的海湾冰面仍然坚固,这种情况下,雪狼号可以像您要求的一样,在最靠近中山站的冰架边缘抛锚,您可以把物资通过雪地车运往中山站,这算是比较理想的情况了。”
“嗯”楚歌点点头,表示理解了船长的意思,“那么不理想的情况是什么样呢?”
“不理想的情况,就是温度低,但又不够低!”船长皱眉道:
“当温度回升时,覆盖南极洲陆地和海洋边界处的冰盖会首先开裂,面积超过几个城市的巨型浮冰会飘在海上,按照正常的流程,它会进一步解体成许多小的浮冰碎块,我们的考察船就可以破冰进入。”
“可以一旦巨型浮冰产生,温度却没有进一步升高,那它就会成为横亘在海洋和南极大陆之间的拦路虎,没有任何的破冰船可以突破这样的浮冰!”
“不能绕过去吗?”楚歌问道。
“问题是要绕多远!”船长解释道:“这种陆缘大浮冰,长度可达上千公里,宽度也可能超过百公里,雪地车来回确认一次要两天时间,来回折腾几次,夏天就过去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 陆缘冰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越怕倒霉,越倒霉!
两天后,船长担心的情况真的出现了,雪狼号在距离中山站锚点二百多公里外的地方,被巨型的陆缘浮冰挡住,探路人员回报说,陆缘冰宽度超过200公里,和南极大陆之间有超过10公里的裂隙。
这是最糟糕的情况了,在历史上,无论多么先进的科考船,进行了多么充分的准备,一旦遇到巨型陆缘冰的阻隔,都只有灰溜溜的调头返航一条路可走。
然而,这次没有退路留给楚歌。
船长室里,船长,大副,二副,轮机长已经讨论了整整8个小时,每个人都眼睛血红,烟抽了无数,房间里氤氲缭绕,楚歌一开门,以为到了仙境。
“各位,有结果了吗?”他默默的打开换气扇,给大伙儿倒上茶,问道。
几人面面相觑,半晌,还是船长率先说道:
“对不起,楚先生!”他低着头,不好意思看向楚歌,“我知道这次行动的重要性,但目前的情况,确实无法解决,我们讨论不出前进的方案。”
“别急。”楚歌点了点头,安慰道:“你们都想了哪些解决措施,说来听听。”
“首先是用热水冲烫。”船长说道:“可是浮冰厚度超过3米,我们的锅炉即使全力烧热水,每小时最多也就能烫开20米的通道,每天前进不到500米,这个速度是不可能冲破陆缘冰的。”
“第二,我们想到用船锚去砸,雪狼号的船锚重量有10吨,抛下的话,完全可以砸裂冰层,但锚机经受不起反复使用,锚链也受不了。”
“第三……就是不管雪狼号能不能受得了,全力抢滩。”船长犹豫了半天,才说出了这个选项,还偷眼看了看楚歌的脸色,显然很怕他点头同意,急忙跟道:
“不过浮冰太厚太硬,雪狼号即使不计代价,也很有什么突破……”
“抢滩不可取!”楚歌直接说道:“这么厚的陆缘冰,你玩命突进了100米,到时候船也毁了,设备也丢了,百多人挨冻受饿的等着营救,有什么用!”
船长闻言大喜,连忙符合道:“您说得对!”
楚歌看了他一眼,继续道:“我倒是觉得,用锚砸是个好主意!”
“不可能,锚机很少使用,绝对承受不了反复提拉,最多5次,锚机就会坏掉,锚拉不上来,船都没法移动!”轮机长连忙激烈反对。
“我知道,我知道。”楚歌安慰道,“我们可以不使用锚机。”
“人力提拉?”轮机长皱眉问道:“铁锚有10吨重,你不用滑轮绞盘,100个人也不一定提的上来。”
“放心吧,我有方案。”
……
一小时后,楚歌和夏暖已经下到了冰面,指挥着将巨锚缓缓放到了冰面上,厚达3米的坚冰承重能力惊人,只要不是从高处坠下,十吨的铁锚也能稳稳盛住。
锚链被解开了,工作人员返回了船上,大副守在驾驶室待命,船长带人趴在船头的甲板往下看,都好奇这两个人有什么法子,能破开巨型浮冰。
当然,大多人都是抱瞧个热闹的心情,看向两人的目光里,明明白白写着哗众取宠四个字。
“老夏,今天之后,你我可就要出名啦!”楚歌脱下外套,活动一下身体,笑道:“准备好当网红了吗?”
“我当了网红,你要给我打赏啊,土豪!”夏暖也笑,他现在连头发都脱落干净了,光滑的头皮反着光泽,他带上船长准备的手套试了试,摇头脱掉,说道
“不好用,我还是赤手好了。”
“我也这么想的。”楚歌道:“我先来,你保护。”
一条纳米束带绑在楚歌腰上,另一头拉在夏暖手里,宽度不超过5厘米的带子,抗拉能力超过200吨,即使楚歌和铁锚都掉进海里,夏暖也能把他们拉上来。
“准备,开始!”
楚歌沉腰坐马,双手握紧铁锚的尾部,浑身发力,将这十吨铁锚高高举过头顶,然后蓄力,猛地砸下!
在船头甲板上看戏的众人,此刻仿佛进入梦境般恍惚,从楚歌举起铁锚的一刻,他就变成了天神或者海神的化身,巨大的铁锚在他手里仿佛变成了开天辟地的巨斧,盘古挥动之下,横扫一切。
“咣!”一种迥异于钢铁碰撞的巨响传来,远离现场百米开外的围观群众,都忍不住捂上了耳朵。
铁锚的锚尖锚臂,已经深深扎入了浮冰之中,几条清楚的白线以此为中心,快速的向四周辐射。楚歌双臂发力,举起铁锚又是一砸!人头大的坚冰飞溅,厚达3米的冰层再也支撑不住,以一条最粗的白线为中心,咔咔的裂开了一道缝隙,缝隙延伸出50多米,露出了湛蓝的水道!
“我去……这,这是怎么回事儿?”船上的围观群众沸腾了,“机器人吧?”
“妖怪啊,乱世出妖怪……”
“我做梦呢吧?这是不是拍戏?是不是拍戏呢?”
……
楚歌和夏暖远远的听见了这些评论,相视一笑,扛起铁锚,继续前进,雪狼号开动巨大的船体,缓缓的跟在后面,如同一条肥厚的蚁后,缓缓跟随着勇敢的工蚁。
连续3天!楚歌和夏暖轮流开路,硬生生的用铁锚,在坚硬厚实的陆缘冰上,砸开了一条水道!饶是以楚歌的体质,也不免觉得有一丝疲累,但夏暖却好像越干越高兴,力量越砸越足,到最后,竟然隐隐有在力量上超越楚歌的趋势!
“铁基生命,果然厉害啊!”,站在雪狼号的船头,楚歌啧啧赞叹道:“你这身板要是去搬砖,一年就能挣出一栋小楼钱吧?”
“羡慕吧?”夏暖笑道:“我没做过这方面的工作,看你门儿清,感情是过去没少干!”
两人逗着嘴,远远的透过灰蒙蒙的空去,隐约看见了有红色的物体在空中飘荡着。又过了一会儿,从下层甲板上爆发出一阵剧烈的欢呼声:
“我们到了!我们终于到啦!”
眼前,华夏南极中山站的轮廓,正渐渐清晰起来。
第一百八十三章 前往昆仑站
雪狼号闯过陆缘冰带,顺利停靠在拉斯曼丘陵的锚位上。
从现在开始,船长的使命就算正式完成,楚歌向他道了谢,开始卸货,上百吨的各类物资、设备,在雪地车的轰鸣声中,被一点点拉至中山站仓库。
全球温度剧降,南极尤甚,所有的常年站都降级为夏季站,而夏季站则全部取消。中山站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立的常年站,现在也已经撤走了大部分的研究人员,空置了许多实验室和宿舍,这倒是腾出了足够的空间,安置楚歌带来的东西。
中山站的负责人郭坤,同时也是南极考察队的队长,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有着中年男人常见的谢顶,但身材却保持的极好。他和楚歌见了一面,表达了热情欢迎,向楚歌介绍了站内的设施情况,还试图劝说楚歌打消前往昆仑站的企图。
“楚歌先生,我听船长说了您的故事,您和夏先生,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人啊!”
“但您要相信,现在的南极大陆,同样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
郭站长认真的说道,态度诚恳,令人心生好感:
“由于卫星通信中断,这里和现代社会的联系几乎中断,我们的研究成员已经全部从昆仑站撤回了,在他们撤退的当天,冰穹A的气温就已经降到了…70摄氏度!要知道,同期的温度基本都在…40摄氏度以上!”
“而在他们撤回后,一些设备仍然在自动工作,通过雪地光缆向中山站发回数据。在6月份的时候,就测到了…100摄氏度以下的低温,这已经大大超出了地球低温记录,而当时还远不到最冷的时候。”
“后来我们就失去了和昆仑站的联系,我们并不确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实验设备冻坏了,还是传输光缆出了问题,但这些设备安装的时候,都是按照能耐受零下…140摄氏度的低温来设计的!”
说到这里,郭站长大喘了两口气,心有余悸的道:
“您明白…140摄氏度是什么意义吗?在这个温度,除了某些特种材料,大部分常见的东西,性状都将完全改变。包括有机物,无机物,金属!”
他抖了抖身上的衣服,“比如这衣服,纤维都会变得硬脆,您一活动,卡啦,衣服就变成好几片了,跟纸一样!”
“还有钢铁也是,平时感觉坚不可摧的不锈钢,掉在地上就四分五裂,金属的韧性和延展性几乎完全没有了,好多设备都没法使用。”
郭站长顿了顿,总结道:“反正啊,不管提前做了多充分的准备,觉得如何的万无一失,我是都不敢回到昆仑站的,连想都不敢。我建议你们也不要去!那里,已经不是我们所了解的南极了。”
“您说的信息很重要!”楚歌认真的听完了,说道:“如果方便,我还想和您多咨询一些相关的情况。”
“不过,我和我的同伴,是有不得不去的理由的。”
郭站长皱眉道:
“但确实是太危险了,我认为无论有什么原因,都不应该用生命冒险。”
“我明白。”楚歌点头道:“不过,这个道理,阿蒙森先生明白,斯科特先生也明白,将四座考察站建立在南极大陆上的前辈们,也都明白。”
郭站长说不出话来了,良久,他伸手拍了拍楚歌的肩膀,转身要离开。
“不过,我还有一件事情要麻烦您。”楚歌却又叫住了他,“我有个女性同伴,她不能和我们一起去往昆仑站,需要留在这里,希望您能照顾她。”
“这是小事,没问题!”郭站长拍着胸脯保证。
“如果气候持续恶化,你们需要撤离,请你一定要保证她也能离开,必要时可以用一些强制手段。”楚歌又说道。
“我明白了,你放心。”郭站长重重点头。
…………
昆仑站的情况想必恶劣之极,艾达的身体只经受过普通强化,楚歌不能带着她冒险,艾达听说要让她留在中山站负责接应,一百个不同意,罕见的争执起来,直到楚歌郑重的递给她一张纸。
“艾达,你是我最相信的人之一。”楚歌说道,“如果我和夏暖回不来,你要到我们曾经落难的小岛上,找到那个叫丹的男孩儿,给他看这个图案,他会把一种果实交给你。你拿着去找詹姆斯,进化的秘密,就藏在里面,这涉及到人类的存亡,希望你能帮助我。”
艾达瞪着湛蓝的双眸直视楚歌,终于还是点了点头,她脸部的线条柔和下来,伸手替楚歌理了理耳边的乱发。
“我知道了。”她平静地说道,“你放心,我会等你回来。”
…………
仅仅经过半天的准备,楚歌和夏暖就驾驶着两辆雪地车出发了,南极的夏天只有1个月,要抓紧一切时间,长长的雪橇被栓在雪地车的后面,形成一条蜿蜒的长龙。
开始的几天,一切都很顺利,雪地车冒着白烟,在南极广阔的冰盖上缓慢前进,路面平坦,风和日丽,除了寒冷,似乎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然而,随着距离昆仑站越来越近,气温也剧烈的下降,到了离昆仑站只有500公里的地方,一辆雪地车却趴窝了。
“不行了,油管已经彻底冻裂了!连油箱都冻住了!”夏暖的光头从雪地车下面冒出来,喷出了一道两米的白气,总结道:
“弄不好了。”
“弄不好就算了。”楚歌淡定的说道:“能走到这儿就不错了,剩下的路还是咱们自己来吧。”
“怪不得以前人们都用狗拉雪橇呢。”夏暖抱怨道:“机械产品的容错性实在太低。”
“没事儿!我早就设计好了备用方案。”楚歌淡定道。
“你不会是说……”夏暖机灵的很,一下就猜中了答案。
“你应该比阿拉斯加雪橇犬好用多了!”楚歌坏笑了一下,把雪橇的套索系在了夏暖肩膀上,顺手拍了两下。
“加油啊,不要给人类丢脸。”楚歌鼓励道,“要表现的比狗狗出色啊!”
…………
一天后,楚歌和夏暖每人拖着一串雪橇,在雪地上快速跋涉着,显然,楚歌的雪地车也坏了,他也没能逃脱拉车的命运。
过去的一天,夏暖不慎掉进了一处冰缝之中,幸好他钢筋铁骨,毫发无损,很快就用冰镐逃了出来,然而他拉着的一挂物资却全部掉进了冰缝深处,找不回来了。
不过这件事也有好处,少了一半的物资,两人前进的速度加快了,如果没有迷路,那预计半天之内,就能达到昆仑站。
“楚歌,咱们到了以后先从什么工作做起?”夏暖走的无聊,顺口问道。
“到了以后,你先检查一下昆仑站的基础设备,宿舍、实验室什么的。”楚歌说道:“我去找找人员撤离以后的数据采集记录,到了陌生的地方,要先摸摸底子。”
“希望基础设施的损坏不要太严重。”夏暖忧虑道:“咱们的露营设备,都掉到冰缝里去了,如果营房破损严重,咱们就只能睡睡袋了。”
“睡睡袋就睡呗,没什么了不起的。”楚歌怕夏暖自责,道:“你不怕冷吧?”
“不怕。”夏暖说着,指了指自己的光头道:“零下70度,皮肤裸露,见过这么彪悍的生命吗?”
“没有没有!”楚歌道,“确实彪悍!”
第一百八十四章 超低温
半天之后,两人按照预定计划前进,却始终没有看见昆仑站的踪迹,楚歌站在一处冰丘之上,举目四眺,入眼的都是冰雪荒原,绝无人工的痕迹。
“偏了”夏暖走近他,问道?
“不应该。”楚歌摇了摇头,他升级了精神力后,已经成为人形自走GPS,路线偏差的可能性极小。
不过为防万一,他还是在头脑中生成了一副地图,通过计算中山站和昆仑站的经纬度,再套用上十几天来走过的路线,最终确认,昆仑站应该就在他所处的位置,偏差不超过100米。
“那就奇怪了。”夏暖也很相信楚歌的能力,知道既然确认过了,应该没有问题。他走下冰丘,四下看了看,说道:
“就算有飓风把站吹走了,至少地基得留下来啊,怎么一点痕迹都没有。”
“除非……”
两人对视一眼,一种不妙的感觉涌上心头,同时看向脚下的冰丘。
半天后,两人将冰丘铲平了10米,终于发现了一截本应在风中晃动的天线。
“昆仑站,被埋了?”夏暖有些不可思议道,
“这怎么可能,再大的风雪,也最多将墙体撕开,再了不起些,将整儿站吹走,不可能周围还是平地,单单盖住了昆仑站啊。”
“是蹊跷啊……”楚歌也想不出缘由,说道:“想不明白,咱们就先干活,把站挖出来,多少能找到些线索。”
两个人形自走挖掘机启动起来,超低温镍钢做成的锄头铁锹被轮的虎虎生威,用了半天时间,终于挖出了昆仑站的环形站体,深蓝色的站门紧闭,散发着丝丝寒气,即使在这零下八九十度的深寒世界里,也有着不同的威仪。
夏暖按照规定的步骤要去开门,却被楚歌一把拉住。
“等等!”他皱眉道。
“等什么?”夏暖问道。
“不知道,但感觉不对。”楚歌回道,“别刚进化了几天就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要听前辈的话啊。”
夏暖表示不屑,但仍然在站门前停了下来,等了约莫十几分钟,忽然一种淡蓝色的液体慢慢从门缝里渗出来,并剧烈的沸腾着。
“这门居然密闭的这么不严?”
“哪儿来的液体?”
楚歌和夏暖同时好奇起来,夏暖拿着探棒沾了些液体,还没等研究,就沸腾了个干净,楚歌也凑了过来,挨着夏暖光秃秃的脑袋,两人一起看着探棒,上面干干净净,没有任何残留。
“知道了,是液态空气。”
楚歌叹了口气说道:
“郭站长说的没错,这已经不是曾经的南极了,简直是冰雪炼狱啊!我知道昆仑站是怎么埋起来的了。”
“我也知道了。”夏暖点头,神色同样郑重道:
“显然,在去年冬季的某一个时间点,这里的气温降至了空气沸点之下,但就像气温降至零下,也冻不住大海一样,空气仍保持了流动性。”
“但当风吹过昆仑站时,有了凝结核存在,空气就像温热房间里的水汽碰到了凉玻璃一样,在上面凝结,成为了液态空气。”
“有了超低温液体的附着,当冰雪再次撞击在昆仑站上时,它们就可以像滚雪球一样,被一层层的粘在上面,最终形成了这座冰丘。”
“而正是这座冰丘,像冰柜一样,阻挡了内部温度的上升,让这些液态空气被保留了下来,直到我们挖开这里,才沸腾消失。”
两人都智商极高,又经验丰富,三言两句,就猜出了前因后果,楚歌愣了一会,问道:“老夏,你还记得空气的沸点吗?”
“似乎是零下190多度?”
“标准大气压下,…192摄氏度!”楚歌喃喃道:“而且这里气压低,沸点还会更低!”
两人面面相觑,一会儿,不约而同的感叹道:“地狱!”
…………
一天后,两人正式开始调查工作。
夜里他们依然只能在睡袋里休息,昆仑站能耐受…190摄氏度低温的合金墙体,已经被完全冻坏,无法使用了,而低温帐篷等露营装备,早就掉进了冰川裂隙之中,两人学着爱斯基摩人的方法砌了个雪屋,点了汽油炉取暖,裹上睡袋,倒也不觉得如何难捱。
尽管如此,两人还是默默的加快了动作,他们可不想被南极的冬天围困,体验一下身上沾满液态空气的滋味。
调查工作比较简单,就是钻取冰芯。
钻取冰芯,向来是南极科考工作的日常之一,南极大陆的98%常年被巨大的冰盖覆盖,平均冰盖厚度为2000米左右,最厚处达到4700米,此刻就踩在楚歌脚下!这些冰盖的历史长达数百万年,记录了几乎每一年的气候特征,乃是研究地球气候变化的圣品。
然而,楚歌的目的可没有这么复杂,他唯一的想法,就是看看这玄冰之下,到底有些什么。
三天过去,钻井钻探深度已经超过了1千米,没有任何异样发生。
晚上,楚歌和夏暖躲在雪屋里聊天,燃气炉锅里煮着晚饭。
“万年玄冰水煮面,了解一下?”夏暖盛了一碗,递给楚歌道:“这要是放在国内的大酒店里,要你个998不算多吧?”
“没问题!”楚歌接过面,吃的戏里呼噜的说道:“一碗算你1000,你给我煮三十年面吧,我回去给你一千万!”
“行!算你土豪!”夏暖笑道。
两人边吃边聊,渐渐地又说回了正事,楚歌边喝着面汤边说道:
“老夏,我估计再有几天,就能有收获了。”
“什么收获?”夏暖头也不抬的吃面,问道。
“我也说不好,是一种预感。”
“男人的直觉?”夏暖抬头,吐槽了一句。
“是我的直觉!”楚歌指了指自己,强调了一下,“我的直觉是很准确的,目前还没错过。”
“而且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但应该是有危险的。”楚歌想了一下,又强调道:“危险性应该很高!”
“你不说我也猜得到!”夏暖道:“认识你以来我的危险就没少过。”
楚歌不去理他,梳理下思路,继续道:
“最近我忽然有了感觉,地球仿佛是一个有思想的载体,它懂得自我保护,懂得自我净化,甚至懂得趋利避害。”
“嗯,你这种说法也不新奇,无数科幻都有这个设定!”夏暖道。
“咱们在海底碰到的大饼怪,在沙漠碰到的沙怪,如果不是被禁锢在那种特殊的场景下,即使以人类现在的科技水平,都很难克制得了他们啊。”楚歌说道:“而与之对应的,是云贵的大地震和黄石公园的爆发,很可能也有某些危险,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埋葬和消灭了。”
“世界最大的高原,最大的活火山,第二深的深海,最大的沙漠。”夏暖总结道:“你是指这些环境,都是地球母亲故意演化,隔绝危险用的?”
“可以这么说吧,另外,很可能还要加上,世界上最大的冰川,百万年的玄冰,以及今年剧烈陡降的气温!”楚歌补充道:“我们要想好预案,下面如果是怪异生物怎么办,如果是恶性病毒怎么办,如果是外星人怎么办,怪物被困住了怎么办,逃出来了怎么办?咱们拦住了它怎么办,没拦住怎么办?咱俩死了一个怎么办,咱俩都死了怎么办?”
“是得做好准备。”夏暖说着,手里吃面的动作一点没停。
第一百八十五章 阶段性的结局
转眼又是三天过去,钻头在2000米的深度上,遭遇了绝大的阻力!
玄冰的硬度提升了两个等级,似乎突破了6的模式硬度上限,从钻头的磨损情况来看,这冰的硬度少说也有9级。
“还有2000多米的深度要探,现在的进度一天也到不了100米。”
夏暖看了看踩上来的冰样,说道:“咱们等不起了,再有十几天夏天就要过去了,气温下降的速度谁都说不好,到时候就算咱俩扛得住,设备也受不了。”
楚歌点点头,什么也说不出来,他当然知道时间紧急,但现在两人身处世界上最荒芜的地带,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系统!”好久没有出场的系统被楚歌想起来了,在心底默默的召唤道。
“宿主!”系统没有被冷落的怨气,积极回应道。
“我想破开下面的玄冰,有没有办法?”
“有!你花50000贡献点,把身体素质全面提升4个等级,就可以快速的挖开冰层!”系统回应的快速而清晰。
“……”楚歌一阵无语,“要不你先借我50000点,我慢慢还?”
“对不起,本系统概不赊借!”系统的声音有些得意。
要是系统能幻化出实体,此刻楚歌就要用实际行动表达一下内心的愤怒,然而系统猥琐的藏在思维深处,这让楚歌除了用力腹诽一下外,也没什么更多办法。
“不过,你也不用着急。”
系统看看逗的差不多了,于是说起了正事,“其实即使你不找我,我也会找你,再等上238小时47分钟,就会有变数发生,我建议你远离这里!”
“变数……能透露一下什么变数吗?”楚歌问道。
“从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