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星志愿]大明星-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诉交易”更是法律认定的保密范围,除非是法官下令,否则检方是不能表态的。
“该死的!”Amy已经彻底愤怒了,因为顾辰并没有涉案其中,因此Amy曾经与《草莓周刊》交涉过,希望他们能刊登澄清公告。但是很显然《草莓周刊》拒绝了,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报道“明星买春案”和“顾辰性向疑云”是两件独立的事情,只是因为那台来历不明的手机让两件事联系到一起了而已。他们认为他们的报道并不违反法律和行业自律,因此他们拒绝就此澄清。“他们打的就是擦边球,看上去是报道两件案子,但是偏偏用一台手机放在其中暗示。虽然并没有实打实地说顾辰涉案其中,但是却偏偏通篇都在这样暗示。”
“你也知道是暗示了。”顾辰苦笑道。顾辰其实看到《草莓周刊》的报道之后就怒火冲天,首先手机上仅仅显示了“顾辰”二字,却将关键的电话号码遮住了,理由是“保护隐私”。这哪是保护隐私,分明是将一个屎盆子扣在顾辰头上,还不许顾辰拿下去。如果你公布了电话号码,很多人都能顺藤摸瓜查出这个手机号码登记者和通话记录,也就能查出来这台电话的真正主人是谁。可现在拍完这些照片之后,《草莓周刊》以关键证物为借口将手机送到了警方。而一旦进了警方的调查科,自然是拿不出来了。甚至顾辰透过律师三番五次申请调阅该手机的号码和通话记录都被拒绝了。“现在最后的方法就是向法庭申请禁令,禁止警方拒绝提供手机号码和通话记录。”
“等禁令听证会弄完,黄花菜都凉了。”Amy冷冷地说,“现在明明是人家要搞臭我们,我们却连一点法子都没有。等案件审结清楚,那至少两三年之后的事情了。到那个时候,谁还在乎这条新闻啊!”
“法庭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保护比较有限,毕竟公众人物是牺牲掉隐私权才能成为公众人物的。”顾辰倒是有些淡定了,“同样的,名誉权和姓名权的保护也是极其有限的。就算我们真的去起诉《草莓周刊》,除了将事件继续惹大之外,没有任何好处。就算我们一年之后胜诉,无非就是经济赔偿和赔礼道歉,可实际上的损失,也追不回来了。”
“那你还这么淡定?”Amy有些怒其不争。
正当Amy和顾辰生闷气的时候,顾爸爸的电话打了过来。事实上顾爸爸原本不愿意掺和顾辰的事情,但是到了现在,很明显顾辰因为一些司法上的程序被“诬陷”了。顾爸爸倒是不会去介意顾辰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但是他很反感有人借“性取向”这个问题打击自己的儿子。更重要的是,这一系列的操作手法之下,看似合情合理却偏偏是刚好让顾辰倒霉,连顾爸爸都怀疑是不是有幕后黑手在故意操作这一切。和顾辰聊了一会之后,顾爸爸提出了自己作为的律师的司法意见。虽然公众人物在隐私权、名誉权和姓名权方面会有所损失,但是并不代表会完全丧失。顾爸爸的意见便是,一方面继续向法庭申请禁制令,要求警方必须公开那部手机的相关讯息;另一方面则是起诉《草莓周刊》。虽然法律保护新闻的报道自由,但是很显然报道顾辰新闻的版面上有大量广告,于是《草莓周刊》的行为就从纯粹的新闻报道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既然有了商业行为,那么所谓的新闻自由的保护就必然不再存在。这显然是一种迫使《草莓周刊》自证其行为的方法,为了证明这是新闻,《草莓周刊》就不得不拿出相关的新闻原稿来证明,那么顾辰就能取得这个手机的相关讯息;而如果《草莓周刊》不愿意证明,那么顾辰可以以侵犯肖像权为由来起诉。因为顾辰没有代言《草莓周刊》上的商品,《草莓周刊》将自己的肖像和姓名与那些商品联系在一起,就是一种侵权。
从顾爸爸那里得到指点之后,顾辰和原子经纪的团队分成好几组分别行事,为了警告媒体的报道,顾辰将所有报道过自己绯闻或买春的媒体都送上了法庭,分别要出了天价的索赔。顾辰这种和天下媒体作对的手法自然引来了媒体的更大规模报复,但是顾辰却在这个时候继续消身匿迹,静静地等待自己律师团队去处理这些事务。
与此同时,段庆也被这些消息激怒了。他一直在关注着顾辰,从他的演唱事业到他的理财手段。段庆自己也承认顾辰在经营方面还是颇有天赋的,短短几年之间居然凭借网络时代开始挣自己的第一桶金了。在段庆看来,顾辰很显然是最适合自己的继承人。
==============================================
作者有话要说:宽带果然是个大问题。
从官网上看到明明有10M的光纤入户,但是客服却说只有4M的ADSL……
还要等三个工作日才能过来勘察。
好吧,中国电信的确强,我忍!
86认输的草莓周刊
“啊?那个顾辰还敢起诉我们?他不知道什么叫新闻报道自由么!他不知道本国宪法保护所有人的言论自由么!他不知道最高法院对名人的隐私权已经有司法解释么!”《草莓周刊》的主编姜磊正对着他的法律顾问卜曜琏愤怒地吼着。虽然《草莓周刊》是一家被新闻传媒同业诟病的媒体;但它也至少是一家媒体不是?在姜磊看来,他们的报道完全符合言论自由的规范,而且法律保护新闻报道,顾辰这么做完全是无理取闹。何况最高法院对名人的隐私权也有相关的解释,相对于普通人;最高法院对名人的隐私权、名誉权并没有那么严格的保护。
“他没有起诉我们侵犯他的隐私权和名誉权。”卜曜琏也相当委屈;他完全没有料到顾辰的律师团队居然会这样不按理出牌。“他起诉我们‘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姜磊略微一愣,“这跟顾辰有什么关系?”
卜曜琏拿出了当时《草莓周刊》的报道,“顾辰的律师认为这上面的印刷会让人误以为顾辰在为该产品代言或背书;因此他们认为我们的印刷侵犯了他的相关权益。”
“这……”姜磊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法律其实没有严格界定“新闻报纸”和“广告印刷品”的区别,除非姜磊证明这是一篇新闻报道。否则这个版面上既有顾辰的照片;又有广告商的内容,的确很容易让人以为这是广告印刷品。一旦这个界定被法律认可了,那么顾辰在起诉完《草莓周刊》之后可以立刻掀起对其他媒体的诉讼。虽然法院对名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没有那么严格的保护,可是利用名人的肖像权“不当得利”是很容易被法院认可的。何况按照顾辰律师团队是索赔标准,这笔钱不仅会让《草莓周刊》破产,而且身为《草莓周刊》的主编,他也被列为共同被告。姜磊虽然不在乎《草莓周刊》会不会破产,可是他很在乎自己的身家足够不足够应付顾辰的索赔。“那我们应该如何做?”
“拿出我们的报道来源,证明这条新闻的确是新闻。”卜曜琏连忙给出法律建议,“事实上,这场官司对于我们来说是比较有利的。我们只要给出两条来源,证明这个版面上印刷的是新闻,那么我们就无须承担任何‘不当得利’的牵连。”
“哪有那么容易?”姜磊长叹了一口气,在卜曜琏的说明下,姜磊其实已经明白了顾辰的想法。你不是不愿意证明手机上的相关证据么?那我就质疑你这条新闻没有任何实际来源。新闻没有来源就是虚假新闻,那么刊登这条新闻的版面就自然不能被视为是“新闻媒体的报道自由”,而应当视为“广告印刷品”。法律对言论自由的保护可不涉及任何“商业言论”或“广告内容”,更何况顾辰并没有为这个版面的商品代言或有其他经济来往,因此,《草莓周刊》涉嫌“不当得利”,同时自己这个主编也有连带责任。顾辰的潜台词很简单,要么交出手机;要么你这个主编就陪着《草莓周刊》一同去死。姜磊想了许久,忽然低声道,“如果手机上的证据是假的,而我在事先不知情的情况下误以为是真实来源而刊登的话,我会承担怎样的责任?《草莓周刊》又会怎样?”
卜曜琏想了想,回答道:“如果是虚假来源,但是您事先不知情的话,那么我们可以争取到‘疏忽’的判决。但是即便是‘疏忽’,顾辰那边也会提起天价索赔。”
“他不会的。”姜磊苦笑道,“他要的是手机,而不是我的家产。——你能不能联系顾辰的律师团队,就说我愿意与他和解。我可以提供手机信息的副本,而且如果‘手机信息被证实是假的’,我愿意以主编身份在所有媒体上向他道歉,同时《草莓周刊》也可以出致歉特刊。——最重要的是,我可以提供一些他感兴趣的线索。”
卜曜琏既然替姜磊办事,自然就不算什么正人君子。《草莓周刊》的新闻十有八九都是夸张过的,只是别的艺人没有顾辰那么较真,同时也没有顾辰这么有钱,居然请了一个律师团队来找《草莓周刊》的麻烦。没想到素来天不怕地不怕的《草莓周刊》居然认输了,这让卜曜琏对顾辰多了一丝忌惮。既然自己的雇主发话了,卜曜琏还是通过一些手段将己方的和解协议隐晦地透露给了顾辰的律师团队。没多久,顾辰也拿到了这份和解协议。
看完和解协议,顾辰冷笑了一声。若不是自己急需姜磊的合作,他还真不介意将姜磊告个倾家荡产。但是顾辰也知道什么叫适可而止,这姜磊虽然不是什么好鸟,但人家毕竟是媒体圈的从业人员。自己若是下手狠了,少不得会让新闻记者和各位编辑们觉得“物伤其类”,一个得罪媒体的艺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顾辰决定放过姜磊,顺带修好与新闻界的关系。
“和解协议我没有多大问题。”顾辰淡淡地说道,“不过在我们签署和解协议之前,他要拿出他的诚意来。第一,他首先必须亲自撰写道歉词,在《草莓周刊》的刊首语上刊登;第二,他必须完整还原本案,就先前的不实报道给予正面的回应;第三,交出手机的备份数据和当初提供手机人士的详细资料。做完这三点,我才会同意和解。你们可以告诉姜磊的律师,这份和解协议直到今晚六点之前有效,如果六点之后我看不到签字的和解协议,我不介意让这位叱咤娱乐圈的资深主编在下半辈子过上比狗仔队还清苦的生活。”
姜磊接到顾辰的答复之后,鼻子都气歪了,但是如今形势比人强,姜磊很清楚自己如果不达成和解协议的话,那么自己极有可能下半辈子将过得比新入行的狗仔队还悲催。作为一个在新闻圈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人,姜磊很显然不会让自己沦落到那般境地。想了需求之后,最终还是咬咬牙点头答应了下来。很快,各大媒体都收到了姜磊的一份公开道歉线,就前段时间报道的“顾辰买春案”道歉,同时表示会在最近一期的《草莓周刊》上刊登最真实的报道。同时手机的备份信息和有关人士的资料也通过律师的手送到了顾辰的手上,有了这份资料,顾辰起诉其他媒体的证据就更加充分了。事实上,在姜磊发表道歉启事之后,其他媒体都发现了自己的处境不妙。虽然他们也想和顾辰和解,但是顾辰却没有给他们机会了。为了不得罪新闻圈,顾辰和一些比较温和的媒体选择了和解,他们只需要在头版刊登主编和编辑部的致歉书,并报道真相即可。而另外一些态度比较嚣张的媒体,除了赔礼道歉之外,自然是一笔让他们颇为肉痛的赔偿金。事实上在姜磊道歉信一出来,全国记者协会就开始自律审查了,虽然他们没有相关的法律权利,但还是通过华夏报业联合会对违规的报刊处以了一笔内部罚金。仅仅几日之间,所有媒体都调转了口风,但是顾辰并没有在意这些。
顾辰现在在意的是这个手机的来源和举报人的相关资料。虽然顾辰不愿意接触那些黑暗的势力,可是这次为了还自己一个清白,他还是默许了自己的律师和一些不能公开的势力相接触。在那些人的嘴里,顾辰得到了一个让他颇为震惊的消息。其实警方调查买春案已经很久了,但是并没有牵连到顾辰。可是在警方某个强权人物的授意下,一台莫名其妙的手机恰好出现在一个恰当的地方。然后通过一个恰当的人在恰当的时机下送到一个恰当的媒体手里,于是就有了一份看上去十分恰当的新闻报道。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顾辰是受害者,但是《草莓周刊》和姜磊也是被利用的受害者。不过顾辰倒是没同情他们,毕竟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此事推波助澜。否则以他们的消息渠道,多多少少也应该猜出点什么了。
顾辰将消息告诉了顾爸爸,顾爸爸在电话里冷笑了一声,吩咐道:“这件事你不要再插手了,有些地方太脏了。我会想办法替你了断这件事的,你就当作一切都没发生过吧。”
作为全国颇有名气的刑事律师,顾爸爸见过的东西比顾辰接触得要更肮脏。顾爸爸已经猜出来是那只黑手打算抹黑自己的儿子,既然这样的话,顾爸爸不介意用更黑暗和更肮脏的手段报复回去。顾爸爸打了个电话,颇为平淡地对话筒那边的人说道:“老陈啊,当年欠我的人情也该还了吧?——放心,不是要你去打打杀杀,只是我儿子被人泼了盆脏水下来,这让我很不舒服。你也知道,我不舒服的话,就会让很多人不舒服。你去警告下那些乱来的人,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些人不是他们能够得罪的。至于他们怎么赔礼道歉,我等着看新闻。”
三日周,东海市警方发出了一份媒体通稿,表示顾辰与最近的案件毫无任何关系。与此同时,东海市一名高级警司由于不恰当的言论被解除了职务。江湖传言,正是此人授意将顾辰牵连进这个案件的。只是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时也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报复。由于案件的浑水实在是太深,于是很多媒体都相当明智地选择了闭嘴。不过在东海市黑白两道忽然都得到了一个消息,那个叫顾辰的艺人不简单,如果想好好活着的话,就别去招惹他。
87演唱会和新专辑
持续一个多月;闹得沸沸扬扬的“顾辰买春案”终于以警方澄清和媒体道歉为结束。进过这些纷纷扰扰之后,顾辰原本下滑的人气终于开始大面积地复苏。毕竟长达一个月处于话题风暴的中心,顾辰这个名字的曝光量就是十分惊人的。而顾辰最终确定是被“误会”,甚至被“污蔑”的之后,大众对于顾辰的同情心在一时间全部爆发了出来。原本对顾辰惟恐避之不及的电视制作组们;纷纷向顾辰发出了邀约通告。只是统统被原子经纪婉拒了;理由是顾辰正在忙于工作,无暇顾及访问。
除了电视台之外,广告公司的变脸也是异常迅速的。原本担心顾辰牵扯到“同志疑云”和“买春案”而导致人气下滑和形象受损;很多广告公司都中止了与顾辰的合作。原本几个就要签约的广告代言合约也因此黄了,让原子经纪损失不少。如今这些广告公司带着更优渥的合约找上门的时候;却被原子经纪拒之门外。倒不是原子经纪的自尊心在作祟,而是顾辰已经不愿意与他们合作了。既然你不相信你的代言人,那么我又何必相信你的商品?
在得知顾辰婉拒了合约之后,那些广告公司及其背后的厂商们悔断了肠子。可如今顾辰的人气是一飞冲天,大有走出国门之势,厂商们哪里愿意放弃这样一个红人?有些厂商为了表示诚意,甚至将原本的市场部门解雇掉再来寻求与顾辰的合作。可是即便如此,也没有打动顾辰。顾辰此时已经看不上这些厂商了,按照他和原子经纪以及时代唱片的计划,明年将安排他一整年的巡回演唱会,同时推出自己的第五张专辑。虽然顾辰的第四辑做的非常漂亮,可由于顾辰的没办法将全部的精力放在这张唱片上,导致专辑卖到七白金的时候后继乏力,最终只能下架。这个成绩让大家都很失望,因为大家还想凭借这张专辑去冲击钻石唱片的销量,去追寻当年林立翔创造的唱片销量。
“我们必须要改变我们的发行和宣传手段了。”周映彤在制作例会上说道。虽然周映彤目前的身份已经不参与任何专辑的制作,可唯独顾辰的专辑除外。不过周映彤担任的只是专辑制作人,负责整张专辑风格的掌控。顾辰依然是每首歌曲的单曲制作人,负责具体每首歌曲的制作。“根据我们对海外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研究,也结合到《成人礼》的推广实例,明年我们的专辑将采用欧美式的发行方式。我们将先以单曲的形式发行其中的一到两首歌曲,试探下市场的反应;然后退出正式的专辑,同时也会继续以单曲负责打榜和推广专辑销量;如果市场反应良好,我们将原本专辑中没有的歌曲再以单曲发售,最后以完整豪华版的形式再度掀起一波购买热潮。与此同时,我们将在巡回演唱会上对不同时段的主打歌进行重点推介,一来确保歌曲的流行度,二来推广专辑的销量。最后我们将做一场Live House的演唱会,再推一版加赠演唱会版的庆功版专辑。按照目前统计规则,只要歌曲的内容相差不多,豪华版、平装版和庆功版都将合并计算为一张专辑,那么突破钻石销量不过是时间问题。”
顾辰等人自然听明白了周映彤的方法,无非是利用规则漏洞,将三张专辑的销量合并到一起罢了。虽然这种行为很容易被诟病为赚粉丝血汗钱,但是真的要靠这拉动销量也要看偶像的号召力。毕竟同样的专辑买三版,那绝对是核心粉丝才会做的事情。这也算是统计各家偶像核心粉丝数量和购买力的一种方法,对此顾辰倒是没有什么意见。毕竟豪华版相较于平装版有加赠几首歌曲;而庆功版也会加赠现场版的DVD,也都算是对粉丝的回馈了。
“但是因此损失顾辰在影视方面的名气是否值得呢?”金皓薰忽然问道。虽然金皓薰意见开始组建起他的“翱翔天际影视制作公司”,但他依旧还是顾辰在影视方面的主要经纪人。“虽然顾辰有拿过金狮奖影帝,也有国内的影视奖项加持,可是影视圈就是喜新厌旧的地方。明年如果是全年的巡回演唱会和专辑销售的话,那么顾辰将只可能上一些日间谈话节目和一些音乐节目来宣传自己,根本抽不出时间来拍摄电影和电视。我想知道,一年之后,还有多少人找顾辰演出?金狮奖影帝的头衔虽然很有光环效果,可是长达一年的空窗期,对于顾辰日后在影视圈的发展十分不利。”
“我有个提议,”其实顾辰对电影还是有种特别的爱,他并不想放弃自己在电影界的地位。华夏国不同花旗国,观众喜新厌旧的速度非常快。就算是在花旗国,也只有那么几个一线演员敢两年到三年只拍一部戏。当然,这些实力派选择的电影拍出来至少能影响好几年的。可是华夏国似乎很缺乏类似的电影,何况顾辰也自知自己距离好莱坞的一线演员还是有段满长的距离要走,因此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或许我们可以将演唱会的片段,后台的花絮以及对我和工作人员的采访集结成一部电影发行呢?”
顾辰所说的方式在后世叫做“粉丝电影”,纯粹是靠粉丝来买单的电影。票房不会很高,同时也不会有任何电影奖项青睐。不过这种电影也只有当时的美国敢做,华语地区也最多只敢制作电视特辑罢了。这种粉丝电影的创始者是Michael Jackson,而在顾辰来到这个时空的那年,Justin Bieber和Katy Perry刚好分别推出了自己的粉丝电影。就算以当时这二人的人气来说,他们的粉丝电影也是匆匆上映一周就下画,几乎没有引起影评界的关注。顾辰提出制作粉丝电影在这个时空算是创举,但也让大家多了一丝忧虑。
“你说的这种方式倒是适合制作电视特辑,但是如果用电影摄像机来做的话,我们要考虑成本问题。”Amy皱眉道,“如果制作出来不能上映,那么用胶片机显然就是一种浪费。就算我们侥幸得到院线公司的支持,能够上映,那么上映的地区和时长又该如何了?一不小心,我们就会被嘲讽为‘骗粉丝钱’,甚至招致影评界的讥笑。”
“我也反对这种杀鸡取卵的电影制作方式。”金皓薰也投了反对票,“如果顾辰是纯偶像歌手,我或许不会反对。但是顾辰你要知道,你是实力派演员,你是金狮奖获得者。影评界对你是有期待值的,如果你一年下来就推出这么一部骗粉丝钱的电影,你在影评界的口碑会全部毁掉。电影圈是格外残酷的地方,一旦被打上某个不好的烙印,那么你这辈子就很难再翻身了。我的目标是将你带领到一个影帝级的存在,我绝对不允许你拍摄这样的电影。”
顾辰没有料到内部反对的声音是如此之大,可是他对这种粉丝电影还是很有爱的。其实粉丝电影算是纪录片的一种变体,只是为了照顾粉丝的喜爱,因此这种纪录片多了很多商业因素和娱乐因素,最后成了四不像的存在。但是顾辰想拍的是一部真正的演唱会纪录片,所以他道:“如果你们反对的话,大不了我自己掏钱独立制作和发行就是了。我想拍的不仅仅是一部‘粉丝电影’,我更想拍摄一部能反映娱乐圈一角的纪录片。我会找最好的纪录片导演,让他拍摄让他剪辑。就算最后不能上映,大不了我自己留下来做‘传家宝’便是了。”
“传家宝?”Amy有点哭笑不得,“我们只是觉得不值得罢了。如果你真要自己掏钱,那是你的私事,我们也没什么好反对的。”
既然其他人员表示无所谓之后,在例会结束之后,顾辰便通过导演工会去搜寻合适的导演。顾辰希望这部纪录片的导演有独特的视角,同时他距离主流审美的距离并不遥远。要知道大部分纪录片导演压根就没想过自己纪录片能不能上映,人家是冲着博物馆而去的。顾辰自然不需要与这样的导演合作,毕竟顾辰希望的是展示娱乐圈的一角,而不是来揭露娱乐圈的黑暗面或者别的什么。这样沉重的命题不是顾辰喜欢的,也不是他愿意拍摄的。
很快,导演工会便推荐了一个高卢国的导演,名叫卡特勒。卡特勒出道五年,处女作便是有关东瀛国的艺伎,而最为有名的纪录片则是介绍花旗国《时尚》九月刊出街的过程。虽然卡特勒口碑不显,但是他的纪录片属于少数能在主流院线上映的作品。正因为如此,他和一些主流电视台和电影公司都有合作,联系到他并不算复杂。顾辰看过他的履历之后,便将自己的想法和意图通过电影公会和他接洽起来。
卡特勒倒是不反对与顾辰的合作,首先这个题材算是很有趣的,其次顾辰本身的号召力也会给他的纪录片带来可观的票房。更重要的是,顾辰将一力承担纪录片的拍摄费用,而同时自己还拥有“最终剪辑权”,这些条件让卡特勒非常满意。在双方签署完合同之后,卡特勒带着自己的两个摄影师便进驻到顾辰“19计划”项目组里了。“19计划”其实就是顾辰的新专辑和演唱会的代名词,只是新专辑及演唱会的名字还没定下来,便用“19计划”代称,原因是这些事情都将发生在顾辰十九岁的时候。
88如何拍摄纪录片
卡特勒严格意义上来说与传统的纪录片导演有着很大的区别;他不关心宏大叙事,也不喜欢去揭露阴暗或探索人性……对于他来说,纪录片只是他记录世界的一种手段。因此卡特勒的作品相对比较轻松和写意,而且题材也属于很主流的范围。所以,有影评家认为卡特勒背叛了纪录片的宗旨;但是也有影评家认为卡特勒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纪录片创作方法。
在接下工作之后;卡特勒很快便介入到顾辰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由于其中要牵扯到很多商业机密的内容,卡特勒还不得不和顾辰及时代唱片分别签下了一份厚厚的保密协议;同时还约定部分内容是不能取景拍摄的。饶是如此,卡特勒还是兴致勃勃参与到纪录片的拍摄过程。虽然唱片工业已经拥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一张唱片是如何制作完成又是如何推广的,还真没有太多人清楚。这个题材对于那些购买唱片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卡特勒首先介入到是顾辰新唱片的选歌会,事实上在唱片开始录制之前,一张专辑的选歌会可能每天都要开一次。不过顾辰这样的创作型歌手还好,只要决定出专辑的创作方向,那么收歌看的就是顾辰的创作灵感了。如果遇上一般的偶像歌手,为了将专辑里的十首歌确定下来,经纪公司、制作公司和发行公司三方会扯皮扯上数月。越大牌的歌手出片速度越慢,因为大家顾虑得东西也就越多。你打“安全牌”,乐评人就会嘲笑你“不思进取”;你特意追求下突破,乐评人又会指责你“故弄玄虚”。就算乐评人齐齐为你唱赞歌,你又有担心唱片的实际销量如何……打榜力度够不够?现场签售会要不要再加场?还要不要再多上几个节目?KTV和电台的点比率如何?诸如此类,烦心的事情多了去了。
“这次选歌会的目的是什么?”卡特勒低声向顾辰提问道。
“决定我这张专辑的风格,和首支单曲的曲风。”顾辰回答道,“我有制作了几首DEMO,等会会在会议上播放。然后大家会根据歌曲的流行度、可传播度提出意见并进行讨论;等歌曲确定了之后,我们会讨论歌曲的制作方式和宣传方式,甚至连宣传照和PV都会讨论到。”
在随后的选歌会上,大家都试听了顾辰创作的几首DEMO。顾辰这次创作的歌曲还是以流行歌曲和轻松舞曲为主,毕竟这一块是顾辰的基本盘同时也是时下的流行潮流。因为有《明星志愿2046》的帮助,顾辰的创作能力以及达到了游戏中的较高等级。看到这样的数值,顾辰甚至想就算自己转职幕后怕也是饿不着自己了。顾辰轻松的样子落在其他工作人员眼中,便只能有一番感叹了。顾辰的团队自然是最有经验的团队,他们在和顾辰合作之前也跟其他许多歌手合作过,他们自然晓得顾辰提供的DEMO份量。虽然不是首首经典,但是至少大部分是足够用于发片的,甚至那几首被他们认为是瑕疵之作的作品理论上也是有些三线歌手会用来收录的。而全部的歌曲都是眼前这个即将满十九岁的男人所做,或许他的年龄还能被称为少年或男孩子,但是他的成就已经让这些资深人士用一种平等的眼光来看待了。
“我觉得还是用《花样年华》这首歌来作为第一主打歌,以单曲的形式来试试看市场的反应。”宣传小煜道,“《花样年华》的曲调轻松,而且歌词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