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养鱼专业户(景元)-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泡泡咋变得会拍马屁呢?张口就来,丁文狠狠甩他一眼。
“泡泡,你这个女朋友看起来不赖啊,什么时候结婚?咱可不要委曲了人家。”丁母说得语重心长。罗元非常虚心接受。丁文终是受不了,把罗元扯出厨房,低声问了他,我不知你小子什么想法,但你不要将你的小琳供得太高,不要一味迁就到没品知道吗?这事儿谈不上谁欠谁的。
罗元无言地低下大头有些抑郁地说,他是初中毕业学历,而人家硕士级别;他是卖鱼郎,而人家是随氏专职律师。他象山丘上的小草,而人家象天空的云朵…
“你小子不是诗人,怎么不见你中考的语文成绩有多好。这样一直压抑自己,有朝一日爆发,对你们俩人都不是好事,你不是她镜子里的像。”丁文不明白自己今天会说出这样的话,但看到罗元性情转变得太快,快得连丁文都不认识他似的,说来还是怀旧以往坦率而没事偷着乐的泡泡。
“臭蚊子,你敢讲我语文考得不好,你你你呢,中考的政治考多少分?”罗元握着硕大的拳头在丁文面前舞了舞,对丁文嗤之以鼻,说他自己不是诗人,丁文也不是哲学家。
俩人倚在窗边沉闷一会儿,莫名其妙地突然大笑,都快笑出眼泪。记得初中那时,俩人争执一个试卷题目的答案,结果卷子发下来的时候,俩人的答案都错了,这事常被桑木兰拿来当笑料。
其实这样的争执。在俩人之间也算坦诚的交流。
“小文,外头冷着,你们俩个贱骨头还不怕着凉吗?”丁母出声喊俩人进屋去。
正月初四,传说腊月廿五送走的神灵,在今天迎接回归,所以一大清早就听到不时响起的爆竹声。其实,爆竹声也在提醒着人们,该从节日中收心,想想今年一整年的计划。
桑春几人起了个大早,在年底早看出紫菜已经可以剪采,但那时忙于梭子蟹买卖,顾不上紫菜这边。今天打电话给各个种菜户支个醒,又联系来一些临时雇工,自己率先来到养殖场等人。
这个春节,养殖场的值班由二虎他们轮流,晚上基本由九叔公留守。老人家说大儿子净添乱,再加上拆建那事后,在家碰上大媳妇也没好脸色,索性来到养殖场图个清净。
桑春看见九叔公他挎着烟杆袋子巡了养殖场一周归来,便喊着:“九叔,您在楼里看看就行,不用巡看。”九叔公接过桑春递来的烟,擦了把因天冷风大而掉出的鼻涕。郑重地说:“老骨头要多动动才不会锈着。大头在养殖场里还养着许多大黄花,那东西太贵了,怕别人动歪主意。”
养殖场里何止只有那些大黄花,还有丁文特意吩咐留下的近百斤梭子蟹,桑春昨晚也知道养鳗场一天之间损失上百万,结果遭殃的是桑夏他们,三个弟弟被骂得狗血淋头,说小文不在家,几个人也不懂的照应一下。桑春打算上午收那些紫菜,听说丁文下午要召集大家,心里又有一番盼望。
“九叔。下午开会您也去听听。”
九叔公满脸皱纹展开,笑着点头。由于桑大虎而错过栽种紫菜这桩事,他和其他村民一样后悔;所以投资滩涂吊网,当人人都退却的时候,他把棺材本都拿出来投进去,结果年底结帐领回那一沓沓的钱,是他平生摸过的最多一次。尝到甜头的九叔公,就算赔上老脸决不放过这样的机会。
看着桑春招呼各个紫菜户下海,九叔公仿佛看到当年开荒垦地的情形,那时是冲着吃饱饭的奔头,现在是向往好生活的期望。
丁文今天要召集一伙人合计今年打算的消息不胫而走。
姚官自然知道这消息,因为一早接到杨晓通知,而且明天杨晓和镇里陈建书记连袂而来。姚官从中看出端倪,能请动镇里一二把手同时涉足桑家坞,估摸着丁文又有什么大动作。
“爸,小文和木兰有没跟你说什么事?”姚官问得桑三儿满脸糊涂,显然桑三儿也不知情。也确实,桑三儿并不需要关注和过问这些,以后炒炒股,跟公务员上班时间基本相似,乐得轻闲自在。
姚官愁着眉,蓦生自己这个一村之头干得窝囊,虚有其名。
“你过会儿打电话去问问,哦还是等十点多的时候。我估计这会儿他们还没起床,看他这几天忙得够怆。”桑三儿给姚官支个主意。明眼人都可以看出,现在丁文和桑木兰在桑三儿心目中第一重要,姚官轻易地感受到这种变化。
阿曾耳朵拉得长长的,他可不像姚官那么摆架子,致富门路有时就是靠钻出来的,倒嗤笑姚官的神态,莫以为村支书是什么官,国家干部最低的正式编制是科级,还真拿村头当干部?所以阿曾不耻“三顾毛庐”,拉上妻女美其名曰走亲戚去。
阿曾一家三口来到鱼场时,却发现会客室里聚集不少人,磕着瓜子看电视呢,这又忙坏丁父。
正月头。兴的是串门,哪能拒人于门外?丁母要丁父去招待,怕的是又有乡亲闯到鳗场里看鱼,她不仅心痛钱,还心痛儿子媳妇忙乎半天,不能再给他们添乱了。丁母索性叫了三个弟弟充当起巡逻哨,等下午章守志他们到来,大家就可以松一口气。
说来,丁文对乡亲们的这种热情并未知晓,这次也就是几个桑家鱼庄的老股东们一次碰头集会。乡村这类的集资投资方式,并不比大公司、大集团,只要有人扛个旗头,周边的亲朋好友觉得项目合适就投,有时掺合了感情因素在里面。桑家鱼庄经历了一次挫折后,丁文觉得有必要合计一番。
在座的,只有常知伟、包品之不是股东。当丁文提出小规模庄园式鱼庄的想法之后,此设想是原有桑家鱼庄经营概念的基础上给予丰富,楚婉玉笑着说丁文剽窃她的劳动成果。只不过近千万投资额,而且是实打实地掏钱,所以让在座的人冷吸一口气,连章守志都蹙着眉头。
包品之不是股东,却很有话语权,按他的说法就是滚动式发展,先从鱼庄经营开始,然后发展包括住宿、休闲等其他项目,他对于地址选择持保留意见,说是要到实地考察后才能提出建议。
桑春明确表态不参加鱼庄投资,他说今年想建起紫菜烘干厂;罗元等人也不想参加,说各有自己的打算。闹到最后,反而常知伟、包品之有投资的意思,只是常知伟打趣地说,“桑家坞鱼场里的洪荒鱼还得由鱼庄独家销售。”常知伟一说就说到点子上,桑家鱼庄目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仍是“洪荒鱼”。
楚婉玉连忙补充:“不止洪荒鱼,还有鳗场里花鳗鲵、中华鲟和养殖场里的大黄鱼。”
在座的人都笑着看向丁文。
呃……怎么一个个笑得像狐狸一样,难道是传说是的盘剥皮?丁文仔细想想,说了只限省内客户和三年的期限。
三年啊,楚婉玉咯咯地笑,笑得心花怒放。其实说是三年,三年之后还怕你跑了么?他们仍是具有优势拿到独家销售权。于是投资的风向又转变了,除了桑春仍坚持已见外,其他人都改变了主意。
姚官终于明白杨晓叫他来的意思,民间自发投资超千万的民营企业,落户在渔澳镇目前还没一家。但他认为,桑家鱼庄似乎并不象投资办厂那么一回事,只要到时配合做好相关的协调就行,所以众人的高兴和忧虑都与他无关。
桑春瞥了姚官一眼,没有再说什么,为这位外来的支书迟钝而失望。
丁文定下一千万的投资额依然不变,只是分为三期全部到位,不足之数再另行追加,把桑家鱼庄的事暂时商定。
会客室那边聚集不少乡亲,他们听说是经营菜馆的事就没了那份兴趣,他们把目光紧紧地盯向滩涂、海地,正想今年丁文该会出些新主意,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第一四二章二次相商
桑春并不是不想投资桑家鱼庄。而把自己的份额让给三个弟弟,这在昨天晚上就跟丁文说好了。当然,有了去年秋冬两季的积累,只要把紫菜田、吊网渔场经营好,就心满意足,更何况丁文还给鱼场的股份?因此,当谈及桑家鱼庄下一步经营计划的时候,桑春告了声退出去。
在养鳗场碰上丁母、李若琳和随飘云她们。
“小春,你怎地这么早出来?”丁母喊住了桑春。不过在人前被这样称呼,桑春老脸微烫,只是拣些话解释。
一听到桑家鱼庄,随飘云的神色倒有些不自然,转往他处看看。昨天在晚餐后,她特地在随老爷子面前,与随乘风讨论丁文的那些想法,试探一下随老爷子的真实想法。
随乘风说,既然对方想合作,那么就把合作控制在已方的手中,战略上仍要采取压迫式的气势,让对方节节退让。当然这是常规的商业谈判中的做法,但随飘去有些犹豫。投资开发笔架岛是她第一个独立做主的项目,而且投资额度不小,若是征迁问题一直不能妥善解决,绝对影响到整个项目的运作。
现阶段的征地问题,一直是各个公司做为商业投资风险一个重要估量因素,就算做为“南水北调”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都不得不因这个问题而延长工期,而随氏这个商业投资更不用说。目前,被列为本次征迁中难点之一的池塘、养鳗场有了可喜的转变,随飘云稍会了解丁文为人和做法,那么随氏是不是应该投桃报李?
随老爷子饶有兴趣地听着兄妹俩争辩,就是不出声定论。随飘云这招不灵,打定主意采取怀柔的想法,但怎么在其间获取最大的稳定利益,付之于第二天上午召集投资部人员的会议讨论。
庄园式的鱼庄么……随飘云本来对这个项目不甚兴趣,但听说可以独家销售“洪荒鱼”倒稍稍关注了起来。由于随老爷子对这个鱼的味道经常挂在嘴边,赞不绝口,随飘云当然不会因此而投资这个项目,许不定今后随氏将会在笔架岛建起星级宾馆。
桑春走后,丁母还在嘀咕着。
晚上,按今年算起,是双方的第二次相商,丁文这边多了桑木兰和章守志,而随氏那方也多出两位先生,一个是稳重内敛的和蔼中年人、一个是精明能干的年青人,听介绍说是随氏集团投资部的成诚总监和陆海涛经理。
对于多出这二人,丁文与章守志不经意对视一眼。均把今晚相商的难度提高一大截。而桑木兰只管听不插话,偶尔给大家递茶水。
随飘云介绍这次商谈的一些主题,只要这些主题商谈达成一致,就可以通过政府部门走个程序。待随飘云话音刚落,陆海涛立刻提出很尖锐的看法,认为笔架岛上的拆迁全部由当地政府部门解决,这也是随氏来这里投资的一个因素,他看不出这次商谈能给公司带来什么效益,简直是随氏以往强硬的态度最好诠释。
恶人自有恶人对,章守志今晚就是当恶人来的。一听对方这样措词的言论,丁文眯起了眼直视随飘云,脸显鄙夷之色;而章守志拍了茶几、站起身,说他做为鳗场和养殖场的股东之一,本来就不同意小丁的方案,既然你随氏不想商谈,那么今晚就当白来这一趟。
一开始就火药味十足,桑木兰似乎一下子转不过弯来,看着两个像吵架似的,又看看其余各人似乎不太关心这两人的分岐。丁文温声说,我们有足够诚意相商,若当地政府部门认为我们的手续不具合法性。大可派人上门拆建;若贵方觉得我们是山野村民,不具一谈的资格,那么就此作罢。
丁文将这番话问向随飘云。
随飘云不动声色,成诚出言替随飘云开脱,说随氏集团的项目运作有一定的规范化程序,这次丁先生提出的一些条件并不在原来预定框架范围,正是因为随总的提请公司高层,才有今日的商谈。
连削带削,丁文若信这样绵里藏针的鬼话,那才叫真见鬼了。丁文玩味地说,既然随氏不把项目前期筹办的时间成本计划在内,看来今晚不需要浪费大家的口舌与精力,免得双方在正月头争个面红耳赤,未免说我这个主人太小家子气、太不好客。章守志气哼哼地附和,咱们海边人吃得盐巴多声音粗、吃的是地瓜片性格直,从来不拐弯抹角的,有啥讲啥。
李若琳真想笑却憋住了笑意,想起初次上门被赶的情形,她和随飘云一直疑惑:丁文到底依仗的是什么?而让他这么有底气。可惜经过几个月的探查,到现在还没挖掘出来,反而查到丁文最近愈是风生水起。
片刻的冷场,李若琳当然不会让随飘云轻易表态,因为随飘云的话将是一锺定音,所以就改变以往严肃的神情,笑语殷殷说她只相信蓝子是坦率的人,若相信你小文是直肠子的话,还不如找个面团撞墙去。
其实泡泡站在那儿就是一面墙,你不用找面团,撞上去绝对保你毫发无损。丁文带笑插诨地说道李若琳。转而面对随飘云却一番郑重而真诚的话,我的条件你全知道,你不妨说你们的想法,这做生意跟双方谈恋爱一样,总你情我愿才行吧?强扭的瓜不甜。
呸,谁跟你“你情我愿”的。随飘云没想到丁文闲扯到这个地步,稍露出一付小儿女的憨态,不过是一闪即逝。桑木兰和李若琳抿着嘴微笑,章守志笑得最粗声。
呃……企业的联姻不是这样么?难道现在时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丁文向成诚和陆海涛无奈地摇头。不过,这两人仿佛不解风情,对这样的闲扯无动于衷,只是用嘲讽的眼色看笑料似的,以期让丁文不敢与之对视,夺得气势。陆海涛不咸不淡地说,你丁先生提出的条件太苛刻,远远超出接受程度。
相当无趣的人耶,对付这种无趣的人,丁文只能“狠狠揣他一脚,然后按在地上踩了又踩”,指着陆海涛教训。亏你还是投资部门的主管,做为谈判过程应该多了解对方性情、习惯、兴趣爱好等等,你那一副象在联合国大会那些代表们的面孔,公事公办。你说我的条件太苛刻。那你们自己到底是什么条件啊,可以说出来共商。总不会叫我年收入过千万的鳗场和养殖场白送给你们,然后再尊你们一声“爷”才爽吧?看你拽得跟二五八万似的。谈不拢就拉倒!
变脸在倾刻间,而且这么粗鲁,令人思之不及。就好似港片里某位奸人,脸上还笑称兄道弟,然后一把匕首就捅心窝。丁文的话就象一把匕首刺进陆海涛的心窝,当谈判中恶人有时就得受下这么刺耳的话,所以陆海涛洗耳恭听,成诚倒脸色难看。
丁文原来在公司里还习惯这种“泡菜式”的商谈,但数月来不论交易和投资都是数言决定。现在倒厌恶如此拖拉时间的商谈,简直在浪费时间嘛。
丁文气咻咻地摔门而出,扔下满脸惊愕的诸人。
二次商谈象那扇门,曾经轻易地开启,现在又重重地关上,除非随氏这次能主动提出协商。
桑木兰尾追出去,章守志无奈地注解几句风凉话也走了。
会客室只剩随氏公司的四个人,随飘云颓然一叹。事实上,这次商谈的失败归结于她。随飘云以为丁文急于找她是为了脱手那些产业,所以一直存心在压制着丁文,想控股到丁文从事的养殖业,或将丁文纳入随氏主导的养殖业范畴内。养殖业是朝阳产业,若有人养殖业的风险控制在较低范围内,那收益将是巨大的。
“随总,如果公司真的计划以投资笔架岛,扩展到海洋养殖行业,以我们的实力不难收拢几位专家,与水产大学联合,大不了公司成立个研究机构,专门从事有关方面研究。”成诚这么提议,说来还是不相信丁文的能力。李若琳以她现有的身份不方便出言相劝,从罗元口中套出的许多秘密,不会在此时说出来,更确切地说,她只管项目进行过程中出现的法律方面问题。
“成叔,你知道那两条中华鲟为什么要送到桑家坞养鳗场来?”随飘云有些抑郁地说,在这个不起眼的桑家坞内,已经有三名专家级的人物被吸引而来,这不得不说明其中的奥妙,俗话说:若非梧桐树,有凤难来栖。
叶振捷、莫有栋在国内都是赫赫有名,沈清和水产研究所在省内养殖方面也算首屈一指,这些人有向省政府提案建议的,或者干脆联营合作,这是省内上千家养殖场所不敢企望的。
“成总,您最喜欢的‘洪荒鱼’就是出自丁先生的手,据说其他鱼场一直想模仿养殖。都无法养出这鱼的味道。”李若琳有些遗憾地看着投资部的两大要员,不管这次商谈成与不成,估计都想离开随氏,只希望离职之际促成双方。但成诚与陆海涛均不满地扫她一眼,显然都不太赞同随飘云往水产养殖行业发展,更愿意在笔架岛开发海岛别墅。
成诚与陆海涛说今晚赶回省城,随飘云见无法挽留他们,与李若琳一齐走出会客室。
夜风清凉,李若琳陪着随飘云在操场里兜着圈散步,俩人终于在芦苇杆外墙停下脚步,一齐观望山坡下灯火点点。李若琳说了此间征迁事毕准备辞职,想过上一段悠闲自由的生活。在随氏,人人都以为她是依靠随飘云的关系才有今天这个高位,不管她多努力、成绩多优异,都避免不去闲言碎语。
你终究还是打算离开,随飘云伤感地说。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一四三章机遇如鬼
李若琳并不好受。
生活如海。随氏如一艘坚固的航船,若非过得不开心,也许不会离开。李若琳挣扎了许久,终于鼓起勇气,要跳入这茫茫大海去寻找自己的航向。
随飘云心内湿潮涌动,眼角在风中湿润。
想哭却哭不起来,也不能哭。
这艘船叫随氏,姓氏和自幼家训已把她的命运紧紧绑住,谁都离开,唯独她不行!
因为她不想看到爷爷忧郁的眼神,而她正是在这种目光注视下成长。
顿时有一种叫孤独的东西,在夜中弥漫,即使身边的风再大,也不能吹散。
随飘云没有说话了。
李若琳想开口,也许有千万种说辞,但离开随氏是唯一的结果,于是也没有说话。
无话可说,男人间的沉默属正常,女人之间是否意味隔阂?
许久之后,俩人都回到各自住宿。李若琳难过得扑入罗元怀中,哭个不停;而随飘云只能关在自己房间。悄悄拭泪。
丁文离开会客室,脸色很不好。
当初,随飘云主动找到他,为的是那方池塘,干脆得当场甩支票。而今晚呢?她仿佛是局外人,偏一声不吭。成与不成如简单的选择题一样,总得有个表态,吊胃口般地吊着他,又算什么?
桑木兰从背后抱住他,脸贴在他的后背,轻轻地摩挲。
丁文感受到那阵柔软,轻轻地拍着桑木兰的手臂,示意着她不用担心,他没事。
二次相商的失败,事情又回到最初的状况。当断则断,按照原先设想走下去,丁文做出了决断,我自走我的路,任它风云多变幻。
养殖业,既然入了这行,就把它做精吧。花鳗鲵、中华鲟、“洪荒鱼”、大黄鱼等的养殖,若不是蓝子送来的青木戒,或许这一生能完成其中一项,就足够平慰今生,但现在……决不满足。
青木戒的机缘,丁文很感恩。
轻轻地解开桑木兰的双臂,转过身。重重拥护住她,吻起她的唇是那么热烈。用感恩撞开心扉,隐藏在最深处的芥蒂在这一刻已荡然无存,丁文决定用一生去爱护这位曾经的“兄弟”。
“走,咱们偷偷出去。”丁文拉桑木兰的手,从池塘边走过大操场,走过村道,来到芦苇荡附近。
喘着气,带着轻笑,这时刻是那么地熟悉,就好像回到童年那时,手拉着手毫无顾忌地奔跑、欢笑,直到跑累了,坐在沙滩上。桑木兰读懂丁文的心思,所以她的那颗心已随着奔跑而飞翔,脚步特别轻盈、笑声特别响亮。
俩人跑到了养殖场,相依着坐在兜门边的长石条,吹着夜风,并不觉得冷。
今晚,丁文说的话特别多,桑木兰的话也不少。叽叽喳喳个不停。
九叔公按时在四处巡看,远远听到俩人的声音,关掉手电筒静静地听了许久,眯起眼笑着点头,这才是我认识的大头。然后又悄悄地离开,不想打扰到他们。
对于是否分享青木戒的秘密,丁文仍犹豫不决,最后决定暂时不说,这也许算是他最后的**。
正月初五,有些地方仍保留“破五”禁忌的习惯。但是个开市纳财的好日子,今天养鳗场的仔鳗要交货了,章守志夫妇起个大早,给花鳗们喂上食料,然后联系苗客给予确定。
游、林二位似乎比章守志更主动,在电话里早说了先打款,当然是为了掩饰其中猫腻。
章守志已笑眯了眼,更不会去说破这闲事,倒是约定“滩头价”所需的盛放鱼具,由桑家坞养鳗场提供。运送花鳗鲵苗种的器具本来有些讲究,但章守志对自家这养鳗场里的水非常自信,把那些鱼箱的积尘洗干净就可以。
常知伟看着章守志夫妇俩忙里忙外,偶尔伸手帮一下。对于花鳗鲵,他昨晚想了许多厨房做法,这几个月到粤省的师弟那边,不说赚的那些工资,光学会当地那些煲汤的特色煮法,足够他乐的。现在桑家鱼庄即将重建,那时将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刻。
嗯,客人们跑了这么远。若没有压堂菜,估计留不住老客户。独特的“洪荒鱼”风味,再加上花鳗鲵、甚至今后的中华鲟等,以及桑家坞的那些海货,既提高了鱼庄的餐品档次,又不失寻常大众的消费,这样才是名符其实的海味馆。
今天起个早,就是来看看喂食花鳗鲵。那一条条疾速游动的仔鳗,活力十足,扑了食铒一口就游走。可池里一整群游动时,激起朵朵水花和阵阵水波纹,常知伟看着就觉得舒坦,可美中不足的是,他被章守志吩咐不能开亮灯,否则可以看得更真切些,反正下午时候苗商就来要货,他就等着瞧个够。
事实上包品之、楚婉玉从昨天开始就没闲着,对于十几二十亩大的桑家鱼庄规划,投入要精打细算。罗元则拖着丁父,说起观赏鱼的事,似乎白天也很忙,晚上基本匆匆“归巢”。
扔下这些具体的事,丁文反而变得轻松。本来只待与随氏商定,许多事情就可以敲定,说来他只不过是发起人和召集人,若不是“扫秽”的鞭炮声吵醒,搂着桑木兰睡得正香哩。
“小懒猪起床喽,今天正等着你数钱啦。”丁文轻轻地捏了捏桑木兰的鼻子,可桑木兰唔了一声,头缩进被窝里。丁文暗笑,若换以前,蓝子早就惊叫一声从床上蹦起,估计是年底的那些数字让她有些麻木。真正算来。去年卖石头的钱才收回一大半,只不过以借罗元的名义,有两百多万成了他的“私房钱”。
丁母本来打算购置套房,但一听今年令她咂舌地大投入,昨天到现在就没提起这事,与弟弟、弟妹们还在开玩笑。你们瞧,这些钱放兜里还没热,又要掏出去了,丁母的话令桑夏等人不无酸溜,也让他们绝了借款的主意。桑冬苦着脸郁闷,自己辛苦了一年,整天没日没夜地在工地里跑车,一个月花钱也不过万把块,还不如大哥、小妹他们轻松地收益。
丁文和桑木兰踏进厨房,便看到丁母和舅舅他们围在桌旁闲嗑。
“大家都在哈。”
小姨放下伢伢,给他们盛早饭去。
伢伢叫丁文抱抱,奶声奶气说小狗狗又不见了。丁文抱起了伢伢,跟她说你只要捧个大红苹果给小狗狗吃,小狗狗肯定跟伢伢最好。
伢伢十分意动,眨着乌黑的眼睛转向她母亲,看着人多又不敢说出口,那样子很逗人疼。桑木兰说姐姐帮你去拿大红苹果,顺手接过了伢伢。
“小文,我们三个从小就喜欢什么鱼虾蟹,你看看今年有啥赚头的事情?”桑冬他们对桑家鱼庄没有信心,暗暗合计着其他赚钱门道,只不过都主意打到丁文的身上。
不喜欢鱼虾蟹?丁文还真想不出自己这个行业能撇开这些,只能无语地苦笑。丁母的手若能伸及,必各敲这三位不成器的弟弟一个暴栗,她鼓着气教训:“瞧你们三个熊样,小文赚来的钱不都是从养鱼虾蟹来的?净想着美事,你们干脆学幺妹,投了钱不管不问,该干嘛干嘛去。”
大姐如母,丁母的话依然具有威信,讲明了这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即使有亲情在里头。也得竭力给共同的事业添砖加瓦,而不是依仗着关系游手好闲、拈轻怕重。丁文觉得母亲讲得过于严肃,虽然道理如此,但毕竟是至亲的人。
“赚头的事情有一个,不用风吹日晒,就是扩大烘干厂的规模。这个厂子不单单烘干紫菜饼,还能哄烤鱼干之类的,也可以与桑家鱼庄合作建立冷库。但有一点,这个厂子的必须高一些,把鱼干、虾干、蛏干等都能打出名堂来。舅你们都听说过‘乡巴佬’的卤蛋不?人家能将一个鸡蛋做出名堂来,我相信你们也会做得到。”丁文与母亲想法相同,但说出的话不同。
桑夏、桑冬他们估不准这事的未来风险,一个个都三缄其口,害得丁母直摇头。丁文也不再说些其它,只觉得三个舅舅抵不上一个大舅,人家能将收益丰厚的桑家鱼庄投资机会让给弟弟们,让桑夏三兄弟有个稳定的收益,可三人始终没有勇气迈开这一步。
有人说机会就象恶面鬼,刚见面时很丑陋,一旦离开后又觉背影异常美妙,却后悔莫及。桑木兰将丁文不着痕迹的话暗记在心里,既然舅舅们退缩,就不会介意将这个主意透露给她的姐姐们,也希望姐姐们把握住这样的机会。说来筹建鱼干厂,并非那么简单的事,现在可以假借着桑家鱼庄的各个名头,可以轻易渡过默默无名的困难期,何况原料已不虞?
“这样吧,烘干厂的事,我和小春好好商量,你们三个到时别缠着说闲话。木兰,你也回去和你姐姐们说上一说。”丁母将桑木兰若有所思的神情瞧在眼里,不管怎么说,她还是对桑夏三兄弟留着后路。桑夏与桑冬如木鱼脑袋,敲一敲似乎有点开窍。
埋头喝着浓稠的稀粥,丁文更专注于今晨的早餐,对于另三位舅舅是否参与似不关心,也不管他们热切的注视,因为未来的事谁也不能给予保证。
喝完粥,李若琳进来,有些迟疑不不决地告诉丁文,随飘云想再谈谈。
可丁文很严肃地摇头,当即给予拒绝。
第一四四章料峭春寒
春天是个潮湿的季节。
在桑家坞更是如此。斜风细雨总带着淡淡的海潮,所以门窗关得紧紧的,总怕潮气透进,免得室内的东西发霉。
节后这场雨,断断续续下了好多天。往年,乡亲们常扛着锄头去看看自家田地是否浸水,开挖田埂排水,剩下的时间就从打牌、叨嗑中打发走了。但今年不一样,家家户户都披着雨衣,上山刨种果树苗去,比起春耕那会儿还要忙,随处可以见到忙碌的身影。
今天早上,丁文、罗元、包品之、楚婉玉等人赴桑家鱼庄新址,当他们走后,桑木兰涌出一种无法排遣的寂寞。她趴在后窗口,透过玻璃看着大伙儿那一阵的忙碌,只是看烦后,当她走到宿舍门前的走廊,仿佛突然间发现池塘、鳗场周围已一片模糊的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