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80当大佬-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华“绿区技术”的禁运,要到82年才会正式撤销;再到85年则彻底将“是否禁运的审批权”下放到各个成员国,而不是由美国统管。
国内方面,各个工业部的外事局,也是第一批感受到风向转变的。所以各个外事局的主要工作,除了创汇之外,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检索有哪些曾经对我们禁运、但现在可以灰色状态解禁的东西。
一旦统计出来,那就想办法搞回来,填补国内科研空白。
只可惜,因为外事工作管理还政出数门比较忙乱,刚刚打开国门第一年,大家都没有统筹经验,所以具体工作方式还停留在“部署国企有技术攻关难题解决不了、主动上报到外事局,然后外事局开始暗访海外引进可能”这样的工作流程上。
这就相当于后世那些高科技公司,市场部有什么需求,却无法快速传达到研发部。研发部有什么难题需要外协资源,供应链管理部又不主动了解、兜底沟通。
顾骜在一机部的外事局实习,也有半年多了。他的日常工作中,也处理过一两桩这种需求,至于看包处长和别的领导、前辈处理,就更多了。
以他后世在阿狸观察到的那种“快速响应市场与外协需求”工作模式,顾骜知道外事局目前这样一事一办效率肯定是很低下的。但他人微言轻,不可能有资格提出什么“制度建设”上的谏言。
这种务虚的事儿,只有大领导才有资格做。
但今天的谈话,却让他发现了一个契机:或许可以自己先做个样板案例出来,摸出一块石头,然后让领导发现,由领导总结定性,形成方法,再向全部门甚至兄弟单位的外事局推广……
所以说,斯坦迪康本身并不是关键,反舰导弹制导用的精密陀螺仪也不是。
甚至“加速鹰击…5反舰导弹的研发进程”,都不算最大的功劳。
关键是总结出一套“快速补足我们与苏联可抄袭技术差距”的工作方法和流程。
这里面的功劳就大了,又是一个样板典型。
“听说好莱坞最贵的斯坦迪康也就十几万美元……可要是我运作一下,利用港资电影版权代理公司的壳子,再借一层皮来,装成邵一夫老先生的代理人呢?
跑去好莱坞跟最顶级的电影工业技术公司洽谈,要求定制一套‘比目前好莱坞精度最高的还要高’的斯坦迪康来,会不会触及美国军转民技术的最高标准?
香江目前属于‘自由世界’,加上香江电影产业目前的蓬勃发展、红遍东南亚、进军全世界。伪装成无线的说客,寻求局部电影技术反超好莱坞、制造宣传噱头,应该不会引起中情局的注意……”
顾骜想着想着,愈发觉得这个事情大有可为。
这个都是有历史明证的,因为就在去年,香江影视界的大佬邵老先生,真的花了200多万美金,从好莱坞买了一套据说全亚洲第一的摄影棚器材。
电影产业要想在导演、演员水平上突破,那是比较难的。但硬件设备上反超好莱坞、制造点噱头哗众取宠,那是很容易的,也是常见的宣传伎俩。
至于东西拿回来之后,顾骜再找借口借给中戏用一下,那对方也管不着,估计都不会注意。最后秘密进一下海军装备研究所,美国人就更不知道了——
再说了,后世的辽宁号,一开始不也是被澳县某博彩商人用“改建赌场”的名义买回来的么,最后不也成了航空母舰。
如果最终国产化真的牛逼了,能把精度足够的陀螺仪淘换到民用元器件领域,而顾骜的电子产业布局到时候也到位了,那他也不反对让自家的电子厂国产化一把斯坦迪康——只不过那已经是附带的添头,赚点零花钱罢了。
“不过,这个需求不适合由我自己来提出……我毕竟是一机部外事局的,手伸到兵器工业部外事局那儿提需求,有点管的太宽了。罢了,回去后给章忠打个电话,让他从伊拉克发需求回来,提醒他局里的同事,来一机部外事局借港资背景好了。这样这个活儿最后还是落我手上,这学期想出国的借口也能淘澄够。”
这事儿真要是批下来、准备实施,那学校和局里肯定不会再限制顾骜的行踪,估计他想去美国日本香江,随便都能签下来。请假也是一请一个准。
哪怕只是为了在这个治学严谨的时代机动请假,顾骜都该对这事儿热心一点。
想到这儿,整个计划彻底融会贯通起来。
没想到跟着马风张一谋开半天体育比赛,都能收获如此多的启发,真是他的福将呐。
……
“嘿,顾哥你怎么了。刚才就坐那儿傻乐发愣呢,想到什么阴谋诡计了?”
体操馆内,看台上的观众都走了大半了,整个空荡下来。而顾骜还坐在那儿一副罗丹的“思想者”雕塑造型,让马风不得不提醒他。
“啊?没啥,哪有什么阴谋诡计,你不懂的!”事涉机密,顾骜暂时不想告诉马风。不是不信任,而是工作纪律。
“比赛都结束了!你还不走么?”
“都结束了?这么快?”顾骜这才大吃一惊,注意到环境。
他每次冒坏水到心流状态,都会忘记时间的流逝。
“那就走吧?”张一谋探询道。
第142章 雪中送炭
“阿杰,你要坚强一点啊。不就是退役么,刘师兄也是拿过金牌的,他退役之后不也……至少能到文工团搞点舞台表演么。你这个伤,只是不能比赛了,强度低一些的活儿应该没问题的……”
“师姐,谢谢,你别拿刘师兄的例子安慰我了,他爸就是文工团的,我怎么能比。阿强和柱子不也是因伤退役么,现在还不是一个落到给人个体户小饭店送煤气、一个蹬三轮车给供销社送啤酒……”
工体体操馆后台,运动员休息室里,刚刚拿到金牌的17岁少年李联杰,迷惘而又痛苦地抱着脑袋坐在那里。
他夺取了人生的第5块全运会金牌,但最后赛场上旧伤复发,并且更严重了,队医说他已经不能再当运动员。
前途一片灰暗。
就在他最低潮的时候,休息室门口一阵微微的骚动,然后所有人都散开了,殷勤地把来客迎了进来。
李联杰抬头看到一个穿着一眼就觉得非常高档西服的峻拔少年,引着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客人进来了。还装模作样地叽里呱啦一阵外语,然后再翻成中文:
“我是外交部的,这位国际友人想慰问一下伤员、了解一下我国运动员的体育精神,不知道能单独待一会儿么?”
所有人都不疑有他,全部恭恭敬敬退了出去,把这间休息室让给了李联杰一人接待外宾。
“哼,假洋鬼子!”李联杰内心冷哼一声,不过内心还是挺嫉妒对面那个少年人外语如此流利。
看年纪,应该跟自己差不多吧?
不过,门刚刚关好,下一秒的反转就让他大跌眼镜——虽然作为一个武林高手,李联杰肯定不是近视,也不需要眼镜。
“行了施密特先生,非常感谢您的帮忙,后面我跟他聊就行了,不耽误您。”顾骜这句话是用英语说的,还递过去一张100美元的小费。
这个洋人,完全是顾骜刚才临时在外宾看台区扫了一圈,找了个以个人身份来华旅游的家伙,而且应该是身价最低、在国内混得不怎么样的。
毕竟也没规定只有洋大人才能花小费雇中国人演戏、中国人就不能雇洋大人跑腿或者演挡箭牌吧。
施密特先生贼笑了一下,挥手告辞,显然对这笔买卖挺满意的:“嘿,真希望下次还有这种好事,能知道你的身份么。”
“不用了,有需求我会找你的。”顾骜一句话打发了贪小的外国人。
“你……你不是伺候那个洋人的么?”李联杰看得瞠目结舌。
顾骜耸耸肩,掸了一下风衣,然后靠在长桌上,双手叉在胸前:“我只是比较尊重武林高手,想找个机会跟你单独聊聊。那个洋人当然是我花钱临时请来跑腿的了。不过我也不算完全骗人——我叫顾骜,确实是外交系统的。你叫李联杰对吧?我听说,负伤退役的武术运动员,貌似未来选择不是很多。不知李先生有什么打算呢。”
“原来是万元户啊,真有钱,居然花外国钱雇洋人,混个跟我单独私聊的机会。拿了金牌就是好,还有被有钱人和外国人感兴趣的时候。”李联杰自嘲了两句。
他上一次参加全运会是75年,当时只有13岁。因为那时国门还封闭,所以他即使拿了金牌,也并没有机会被外国人问话,这一届才会觉得如此新奇。
顾骜也懒得解释“我不是万元户”,只管直截了当强势追问:“别岔开话题,李先生。你对未来有打算么?”
李联杰内心正在苦闷,露出一丝少年人的桀骜:“你问这么多干什么?你是来看我笑话的么?”
顾骜:“我当然没有这个意思,我这里有一份活儿可以给你,但又怕你还有别的远大前途,不好贸然提出来,万一耽误你前程呢。”
李联杰的抵触稍稍缓解了一些:“不是让我送煤气吧?”
顾骜彻底笑了:原来对方的处境已经如此艰难,倒是自己想多了。
“当然不是——我有一家港资的影视版权代理公司,还有些北影的朋友,跟香江那边的影视大佬也有点业务往来。说不定,以后有机会推荐你去拍功夫电影呢——知道陈龙么?就是演《醉拳》那个。你的打戏很好看,只要我给你弄签证的机会,看清楚外面的世界,未必闯不出名堂。”
“拍电影?”李联杰第一反应是这个假洋鬼子是骗子。
电影是多高大上的东西?能是你这么年轻的人说拍就拍的?
他在什刹海武校练功这些年,也见过有北影来拍纪录片的;听说一盘胶卷就抵教练半年工资了,而拍一部电影可能要消费上百盘胶卷,这还没算别的开支呢。
就算对方有这个能量,为什么要来找自己?就因为自己得过全运会金牌?
金牌有这么值钱么?
然而这些反应,顾骜统统看在眼里,他决定拿捏一下尺度,提升对方的信任:
“我只是说有机会,没说马上捧你。香江人是市场经济,人家只看打得漂不漂亮,观众买不买账,不会看你拿没拿过金牌。所以,如果你这阵子不忙,我可以先给你开个底薪,你就暂时当我的保镖,过几个月我可能要带你去香江,还有出国。机会么,总是慢慢找的。”
条件变得苛刻起来,但李联杰偏偏对顾骜信赖起来,觉得这个条件很真实,对方不太像骗子了。
他警惕地问:“多少钱?我是说你准备多少钱请我?”
顾骜用指节敲击着桌面,作思考状:“平时不出外勤的话,五十,一个月,也就是随便你自由活动。等我要用你保镖、带你出差的时候,根据地区不同,包吃住,津贴另算。危险的任务几百块一个月也是有可能的。”
他怕钱说多了吓到对方,让人觉得别有用心。
“我什么活儿都没得干的时候,也每个月白给50?”李联杰强调确认了一遍。
“50而已,别想多了——金牌再不值钱,这点钱还是值的。就当我买你个随叫随到。再说,我们港商是没有编制的,我知道你们内地人在乎这个,那点钱换编制,很正常。”
“行,那就这么说定了!”李联杰想不出还有什么阴谋,就爽快地答应了。
大不了先拿对方两个月临时工工资,看看情况再说。
外面的世界好像很危险,有钱人想请个身手好的保镖,应该也是正常的。
……
顾骜就这样带着李联杰大模大样地离开了休息室。
因为所有师兄弟都知道李联杰要退役了,只是差个程序还没走,所以完全没有人拦着。
顾骜走到停车场,招呼了一声等在那儿的张马顾三人,然后帮大伙儿相互介绍了一下。
“这位就是李联杰了,刚才受伤退役的金牌得主。这是马风,跟我做生意的。这两位是北影的高材生,张导顾导,以后说不定你们就要合作了,如果政策允许我投钱的话……”
张一谋顾常卫自然要笑着解释,让李联杰别听顾骜瞎吹。
看到阵仗这么大,李联杰内心的信任愈发提升了一些:这种人员组合,怎么看怎么不像骗子的路数。
而等顾骜轻车熟路发动他的伏尔加二代后,这种信任上升到了顶峰。
这可是在中国,骗子哪有资格配小车呢。
马风个子最矮小,所以主动坐在后排中间,自然跟李联杰聊了起来。
两人得知居然还是同龄人,更加相性契合了一些,很快有说有笑。
“顾哥原来这么年轻?跟我们一样都才17岁?居然就有这么大的成就?”李联杰内心震撼不已,对自己刚才抱大腿的决定也更加庆幸了些。
马风察言观色,看出了对方的震惊,立刻拿过放在腿边的公文包,从里面掏出一张他常年收藏的报纸,炫耀给李联杰看。
自然是上半年那篇广交会报道、顾骜有照片露脸的。
“我还骗你不成,顾哥在外事系统混得很开的,这是他上半年跟美国能源部官员谈判的报道。”
说着,还指了指照片。
李联杰彻底肃然起敬。
能印在《人人日报》上的照片,那是国家信用背书过的。既然如此,那不管让他做什么工作,他都敢义无反顾往前冲了。
“原来真的有可能为国家的秘密战线出力呢。没想到我一个受伤退役的废人还有如此际遇……”李联杰彻底感动得热泪盈眶。
马风看在眼里,怂恿道:“既然这么有缘,相请不如偶遇,咱一起到学校附近喝一杯吧。”
正开车的顾骜觉得不妥:“阿杰刚刚旧伤复发心情不好,你又撩拨他。”
李联杰连忙解释:“没事儿没事儿,不就是退役么,能跟顾哥这么仗义的人混,是我的时运,退役什么的我已经不伤心了。”
仅仅是看了一番新老板的履历,就让一个悲伤的少年走出了人生阴影,这也是没谁了。
既然如此,顾骜自然没什么反对的:“行,那就学校旁边找个地方吧,我熟。毕竟喝完酒不能开车,我先把车停学校里,回寝室给伊拉克那边的朋友打个电话。小马,一会儿你先带他们去点菜,老地方你知道的吧。”
“行嘞,放心我招呼吧,顾哥你先忙你正事儿。”马风利索地答应。
“顾哥还有伊拉克的朋友呢?”其他三人都肃然起敬,又莫名好奇。
“我也不是太清楚,你们也别外传——好像是个海军部门在那儿卖导弹的,是顾哥引荐给侯赛因总统的,再细不好多说。”马风一脸神神秘秘的样子。
第143章 谈笑莫泊桑,往来福楼拜
顾骜寝室里新装的电话,是可以打国际长途的,这在79年的国内非常罕见。
谁让他是外交学院的呢,整个外交系统,当时都是国际联络权限最高的。相比之下,同期个别毫无涉外业务的“某某总局”,虽然行政级别更高,但都不一定有国际长途总机。
2块75美分一分钟,折黑市汇率24块多人民币,每次拨打时还没有程控国际区号,需要人工转接。
全自动的程控交换机,大约要到87年才在国内的电信部门普及,后世大名鼎鼎的华为,当初就是做这个起家的。
在程控交换机出现之前,国内只有从010到029这几个区号3位数的大城市,可以直接拨区号打长途。如果想打到全国排名前十以外的小城市,也都必须人工台转接。
因此但凡有人在顾骜身旁,都能听到他口述“给我接伊拉克”、“给我接日本”之类的指令,然后另一头还会传来声线甜美的女接线员应答。
每次这个声音响起,无论室友还是马仔,都会一阵阵肝颤。想到那一分钟24块钱的开支,都会自觉放下手头的事情,离开寝室从外面把门关上,然后肃立在走廊上看书,或者轻声聊天议论。
这个年代的人保密意识都比较强,也没有从对敌特的警戒中缓过神来,只要是国际长途,都默认是国家机密,不该听的不能听。
伊拉克那边比国内晚四个小时时差,所以顾骜这边都晚饭点儿了,章少校的中建公司那边应该才刚刚午休后上班,着实好一会儿才打通电话。
顾骜大致把自己的想法和判断,挑一些适合说的部分,微微透露了一下,让对方把把关——主要是想知道国内海军装备所的陀螺仪和力回馈传感器技术大致到哪一步了,与美国的最顶级民用技术是否有差距。
这是他今天下午一切设想的基础。
章忠离开装备所也有三四个月了,很多事情不接头,不过他信任顾骜,就给了他不少联系人。有兵器工业部外事局的一名科长、是章忠原来在单位时的对口协调人,还有两个海军装备规划所的研究员。
“小顾,仇科长和吴研究员那里,过两天国庆的时候我给他们回两个国际长途,把你的情况说清楚,铺垫一下。你再找上门去,不然他们不会贸然跟你交浅言深的。”章忠在电话里应承得很仗义,居然肯为顾骜铺路。
“呦,这么客气,那就谢了。我正愁摸不着门路呢。”顾骜笑道。
章忠:“哪里话,咱也是投桃报李么,要不是小顾你在伊拉克这边基础打得好,我们中建公司现在的业务开拓也没那么容易,我只要能帮你都是应该的。”
混外事生意的,说到底就是靠兄弟多朋友广,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
“那我等消息,国庆的时候再具体联系,有什么不涉密的资料可以直接给我传真,发到学校总机就行。”
然后,顾骜挂断电话,就去笼络新马仔了。
四名小弟都对他愈发肃然起敬。
……
兵器工业部外事局、和海军装备规划所那边的事儿,都是急不得的。
顾骜需要一边慢慢铺路、一边摸索布局。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反而被人怀疑他别有用心。
所以一直拖到国庆三天长假,等章忠帮他打完招呼,他才第一次联络了仇科长和研究员吴俊海,初步取得对方的信任,让对方渐渐相信“这个小同志是有港商身份掩护、能搞来一些正规渠道搞不到的东西”。
(当时国庆节是休2天,加上9月30日的周日单休,一共3天。)
然后,他们才有可能把一些需求型的、不太机密的资料,给顾骜看,好让他知道国内这一领域的现状——这些资料同样是不能随便泄漏给外国人的,因为落到巴统的统筹员手中,说不定他们就会知道“原来中国人目前菜到这种程度,连这个都造不出来,那我们赶紧加到禁运名单里去”。
别以为商业技术窃取领域,只有“我们先进到了何种程度”才是机密;“我们菜到了何种程度”,同样是机密。
如果确实菜得出乎敌人意料,那么暂时故作高深一下,说不定真能骗到点好处。虽然这种情况,估计也就79年到81年间,略微有些明显。到82年之后,随着东西方沟通的彻底,以及国内的技术快速赶超补上了很多明显过低的短板,这些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了,互相底细都知道了。
顾骜能做的,也就是在这一两年里,让自己能影响到的补短部门,稍微少走一两步弯路,一步到位补到能解禁的上限。
取得信任、国内现状调研、了解外国民用技术上限在哪儿、对比内外差距、最后由章忠的渠道迂回提出需求……
做完这一切手脚,顾骜估计也要至少一个多月时间。
因此,直到11月中旬之前,他应该是没机会为此事儿出国具体操办了。
不过这也正合顾骜之意——他也希望自己在香江的影视版权代理生意,能影响力再稍微扩散一些,不然他就算想跟香江影视界的人联络借皮,恐怕连求见的资格都不够。
韩婷在日本那边的业务,刚展开的时候也没什么顾骜好帮到忙的。总得等试销机型火起来、有日本电子巨头或者娱乐业同行肯接盘,才有顾骜发挥的余地。
同时,作为大三的学生,顾骜自身的课业其实还是非常繁忙的。他要把3+2的5年制硕士,压到3+1来修完,今年就得把本科阶段的全部课程都上光。甚至再弄一点儿研究生阶段的课题先做起来,否则到时候是绝对不够学分、成果的。
本来么,外交学院到了大四年级,还有最后3门文化课学分,所以压力可想而知。
谁让这个时代的治学态度如此严谨呢。
就算顾骜有特权,充其量也就是申请在期中就提前给他个人开小灶、安排两门课的学分考试,干掉一门算一门。
这一切时间线统筹下来,基本上也都要到11月上旬才能完结,然后才有时间借用兵器工业部的外事调令,请长假出国。
……
话分两头。
顾骜在国内遥控、布局、疯狂学习的同时。
国庆三天假期之后,已经一身轻松的韩婷,终于踏上了日本的国土。
她一改过去四五年里不化妆、穿着朴素的风格,而是把自己充分打扮起来,忘掉过去迎接新的生活。
女人,就算老了,也要为自己活出精彩。
踏下舷梯时,被微风猎猎吹起薄呢的职业女装裙摆,她赫然有几分后世陈数演的《沪江滩》方艳芸的成熟姿色。
不过气质要更高雅一些,并非“交际花”的人设,反而像19世纪巴黎高档沙龙的女主人,那些谈笑莫泊桑、往来福楼拜的女伯爵。
从成田机场下来,她并没有直奔东京,而是按顾骜给的地址,去了附近的横滨。
70年代末,日本的电子工业布局主要有三大块。
首先在元器件和单晶硅方面,九州的福冈、长崎比较密集,产业集群强大。
而家用电器的松下等大厂,则把总部设在大阪、生产基地就近放在神户。
至于曾经在高精尖电子仪器领域最强大的京滨工业区,因为东京房价的节节攀升,已经开始出现实业空心化的退潮——大致上跟2016年后深市房价暴涨、连华为都得外迁去莞县差不多道理。
电子制造业在京滨工业区最后的立足点,已经退到了横滨和千叶县。将来液晶和LED产业兴起后,随着韩台厂商的利润挤压,日系会进一步退到静冈县。
毕竟85年后,广场协议后日元涨到最高峰、东京房价也同期登顶时,可是号称“买下东京的钱足够买下整个美国”。
如今搞电子维修,在东京肯定是活不下去的,顾骜让他的香江代理人考察之后,自然也要随大流,把驻日总部设在横滨远郊,尽量省点钱。
注册子公司、寻找营业地点,这些活儿并不需要韩婷解决,她可以拎包入住,直接睡在办公室。
但人员的募集,就要韩婷亲自操手了。
她如今还是个光杆司令,先把附近市面上的报刊和杂志都买了一遍,找齐联系方式,然后开始比价刊登些性价比高的招人广告。
后期顾骜可以从林国栋那里挖一个管财务和供应链的副手来,但其他人都要在日本本土搞定。
两天后,第一次面试。
来应聘的只有两个曾经在电器修理行当过助手的低级技工,但即使如此,韩婷也得亲自面试。
其中一个人在相互介绍了解的时候,听说了韩婷的名字,就问她是哪儿人。
韩婷当然说是中国人。
对方一脸不可思议,确认是否是香江人或者湾湾人。
韩婷抹不下面子,她毕竟是刚刚从外交部出来的,怎么能有辱国格呢,所以坚持强调自己是内地的。
结果对方不可置信地当她是骗子,掉头就走,似乎完全无法想像日本人给内地人打工的情况,倒像是侮辱了他的尊严。
另一个倒是不要什么脸皮,但韩婷测试了一下,发现实在是基础知识都稀松平常,连她这个恶补了一星期常识的人都不如。估计只会修老式电器接接电线,连集成电路都没修过。
“不能再浪费招聘广告费了……唉,忍辱负重吧,下次再有应聘者问起来,就说我是香江公司的人,毕竟这也是为了国家。”一想到可能会白花顾骜几百块的招聘广告费,韩婷内心便是一阵自责。
切换了心态之后,韩婷的效率终于提升了一些,只用了五天时间,至少把组装和测试所需的几个工人岗位招齐了。
另外,还弄了个负责元器件采购兼营销工作的职员——这明显是国内特色,把“供销科”这个怪胎给一体化了。不过好在如今也没什么销售业务需要日方人员跑,这么搞倒也没有问题。
国内的第一批半成品游戏机,也在她抵达日本后的第二周周末,通过一个集装箱货柜,运抵了横滨港。
第144章 不上钩就继续勾引
秋叶原,一间刚刚因为经营不善而闲置待租的电器修理铺。
这几年,这样不瘟不火食之无利的电器修理铺,在东京还是挺常见的。
主要是因为60年代时,日本家电业的产品质量还不太稳定,所以加上当时国民收入不高,大家生活习惯都更节俭,也愿意把只坏了一两个电容的电视机、洗衣机拿来维修。
但随着70年代日货质量的快速提升,以及国民收入水平翻了数倍,按10年前市场规模布局的家电修理业,就陷入了产能过剩的寒冬。
日本人即将进入一个敢挥着一万日元大钞、在东京街头打车的泡沫时代。每隔个把月,秋叶原都会倒闭一家修理店,然后由新的业态替代。
这块地方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渐渐转变为电玩族的圣地,并且在10年后进一步变成平成动漫渣宅的地盘。
樱木晴子是附近一所高中的女学生,与大部分女中学生一样,喜欢买包包和高跟鞋。
不过她没有那些靠原交赚快钱的同学那么大胆,只好选择了保守的打工方式——来这家刚刚由电器维修行改造的新店当巡场的服务员。主要职责是引导介绍、以及帮顾客兑换硬币,外加在没有客人的时候自己打游戏撑门面。
“这家店也太简陋了吧?连倒闭了的旧店主留下的装修都不清掉,就只换块招牌便直接营业了?也不怕不吉利么?那些设备应该就是电动了吧,在对街的高沙电器行里也见过。难道这家店是打算100%主营这种娱乐业务了?那还真是有魄力啊。要不是白井店长也是女的,我还真不敢来这种地方打工……”
樱木晴子第一天上班,观察了一下工作环境,内心忍不住如此吐槽。
她是被一个很有轻熟女魅力的香江女老板韩婷招聘来的。虽然钱很少,下午的4小时兼职班只有1500日元,但用人者本身给了樱木晴子足够的好奇。
她很想知道如何修炼出对方那样的知性优雅魅力,于是鬼使神差就接了这份兼职——反正她想得很简单,这只是个临时工,万一发现对方身上没什么只得发掘的,随时结账走人就好。
除了她和白井店长之外,店里还有一个男性职员,不过只是个保安兼勤杂工,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