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80当大佬-第3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首先,这事儿日本人目前正在对外转移产业,历史上是被南棒的三星先截胡了,并且在整个90年代中后期和21世纪初的最初五六年,由三星方面保持世界领先优势。
  而中国人,历史上则是由京东方,在三星之后,进一步弯道超车取得了下一代技术的优势。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东西主要是有资金堆研发,肯长线,就能搞定了的,历史上中国人就做成过,顾骜进入催化的风险也小一些。
  顾骜之所以对这一块了解这么清楚,也是他运气好,前世上下班坐地铁的时候,在罗胖子的“得到APP”上,主节目《逻辑思维》刚好讲过一档连续七期的专题《液晶演艺》,作为一个IT人,真是想不听到都难。
  谁让顾骜前世就是一个爱终生学习的人呢,他穿越后懂得多一点,至少见识广一些,都是他应得的优势。
  但是笔记本电脑和新式便携游戏机需要的另一大材料学瓶颈,反复充放的锂电池技术,这玩意儿中国人高度介入的难度就大一些。
  可单次使用的金属锂电池,几十年前就有了,那不值钱。这些年来,锂电池研发的关键,在于可重复充放电的次数,以及充电速度、蓄电量维持率。
  所以关键不在于锂离子溶液,而在于电极材料的研发。
  目前来说,行业内达成的共识是,锂电池的负极电极,就靠石墨材料解决,而关键在于嵌放率更充分、快速的正电极材料。
  1982年开始,陆续有钴酸锂、锰酸锂等很多方案,而且钴酸锂锰酸锂的晶体结构也有讲究。
  总的来说,锰酸锂充放电速度更快,但是化学稳定性差一点,也就是充放次数比较少、电极晶格和离子液就开始变性了,寿命很短。
  钴酸锂能充放几千次,能量密度也稳定,就是晶格嵌放速率低,说人话就是充放电速度慢——这些都是现有行业资料,顾骜穿越前肯定是记不住的,但他让助手找相关行业前沿文献一查就知道了。
  从目前的行业努力方向来看,顾骜估计后世应该是钴酸锂路线先胜出了——因为他记得,历史上90年代末,他最初接触锂充电电池产品的时候,好像大多数产品都是要充电很久的,笔记本,手机,动辄充电七八个小时,甚至首次要充十几个小时。
  这一看就是钴酸锂的特性。
  如果历史上锰酸锂赢了,人们用到的产品不可能是这个样子的。
  然后顾骜又按照公开资料,让助手查了目前走钴酸锂路线努力的主要行业巨头。
  发现是他的老朋友、索尼公司在主攻钴酸锂方向。世界上其他公司,目前都还没干这个事儿。
  事实上,索尼后世就是在1992年,推出了全球首款可稳定充放1000次的钴酸锂电池,应用到了很多便携设备上,性能也远超同期其他路线的蓄电池。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顾骜觉得,他只需要先搭搭索尼的顺风车,直接给索尼的项目投点钱,增加点信心,让索尼方面相信“别担心别人的锰酸锂方向竞争了,就先专注着钴酸锂这条道走到黑,往死里下功夫做实验就行”。
  索尼方面,估计也会愿意接受顾骜的资源投入、联合研发的。因为盛田昭夫也好,大贺典雄也好,目前心里肯定没谱,他们不知道钴酸锂和锰酸锂方向哪个能赢。
  顾骜肯对特定技术路线打包票分摊实验经费、换取将来真的成功后的部分技术和专利利益,索尼方面也能减少风险。


第855章 蜜汁自信是人类通病
  圣诞前夕,东京都港区,港南町。
  顾骜的A320专机,在微微的风雪中降落于成田机场,而后由天鲲日本公司的人派车接上,直奔索尼总部。
  索尼方面也提前得到了预约,得知顾骜来访谈新的合作意向,非常重视,公司CEO大贺典雄亲自出来迎接。
  “顾桑,很高兴能看到您拨冗来日本洽谈合作,我们索尼上下倍感荣幸。”
  双方一见面,大贺典雄就主动握手问好,姿态放得比较低。
  大贺典雄是30后,也是年近六旬的人了,在顾骜这个26岁的年轻人面前,按说可以倚老卖老。
  然而,顾骜当年毕竟是直接跟盛田昭夫谈合作的,大贺典雄毕竟不敢造次。
  盛田昭夫今年已经七十岁,所以在收购完哥伦比亚系之后,觉得精力不济,终于彻底退居二线,把公司管理权全权交给了58岁的大贺典雄。
  每念及此,顾骜也是觉得颇有沧桑之感,他跟盛田昭夫结交、合作,转眼都八年了。
  友商的领导高层,都换了一代人了。
  连他自己,也从十八岁的少年,成了二十六岁的青年。
  不过以他的年纪,索尼就算再换五代掌门人,天鲲这边的老板肯定还是顾骜本人——如果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大贺典雄之后轮到出井伸之,这样一直换第五代,也不过是平井一夫而已。
  但平井一夫今年其实都已经30岁了,还比顾骜老四岁呢。
  何况这个世界,索尼还能不能再活五代还不知道呢。
  “大贺社长客气了,索尼毕竟是业界前辈,有很多技术领域,都是值得我们天鲲和王安学习的楷模。”虽然自己辈分高,顾骜也不跟老年人托大,说话很是随和。
  “跟老朋友我也就不玩虚的了,实话实说,我这次来索尼,是想谋求在一些新材料领域深度合作,我觉得这些新材料,会给未来的消费电子领域带来很大的革新,也是目前业界同行们,面对个人计算机的系统开放化、内容多媒体化的冲击,应该做好准备的。”
  大贺典雄听了,神色也是一肃,看得出来他的态度,从一开始的客气,变成了真心的虚心求教:
  “顾桑这是来跟咱分享展望心得的咯?那更欢迎了,众所周知,顾桑的远见卓识,在整个科技产业界,都是一枝独秀、全球无二。盛田社长在任时,不知跟我感慨过多少次,说索尼要是能有顾桑这样的英才,何愁不能一统全球电子产业界。”
  “盛田社长过奖了。”顾骜客气了两句,双方很快就走进了会客室。
  索尼方面自然有漂亮的女招待,过来摆上茶水。
  顾骜抿了一口,然后大致描述了一番他对未来便携式技术重要性的分析。
  当然了,私货肯定是要藏一些的,不可能全部告诉日本人,只是为了让日本人觉得他有合作的诚意,也让日本人有危机感起来。
  “……所以,未来单一提供游戏的、音乐的、视频的、办公文档这些功能的电子设备供应商,我们可以统称他们为‘功能机供应商’。而微软式的开放操作系统电脑供应商,我们可以称呼他们‘多媒体机供应商’,其实我自己喜欢叫它们智能机,不过无所谓,称呼而已。
  关键就在于,多媒体机对功能机的碾压,是方方面面的。这时候,软件库不够全面的功能机企业,要靠封闭式的系统、第一方独家的内容,撑下去,关键就是要做到不能让组装客进入你的市场,咱要搞点门槛。
  这时候,便携式就是一个不错的门槛,因为便携式可以榨干结构上的冗余,让随便插拔组装的集成商模仿不了。而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电池技术——其实,我也不怕告诉你们,屏显技术就整个消费电子领域来说也很重要,咱是拿索尼当朋友才说的。
  不过么,屏显只是对王安、天鲲重要,对索尼不重要,因为你们是做随身听和随身CD机的,你们不提供画面服务,屏幕没关系。但是新式的电池技术,你们做便携式音乐设备也是需要的。
  我相信你们自己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在钴酸锂电池方面投入了一些资源。我们天鲲和王安呢,也愿意在索尼的基础上,赞助数千万美元级别的资金,跟索尼共同分摊攻坚钴酸锂技术的风险,具体价格和合作方式,还可以详谈。”
  大贺典雄对技术细节不是很了解,当然不可能直接反应过来钴酸锂是个什么东西。所以他立刻让技术部门的负责人,带几个专家过来参与会谈,并且帮忙科普扫盲。
  一番折腾之后,大贺典雄总算是闹明白了,顺带着也把顾骜在屏显技术方面的担忧和思路都捋了一下。
  “这个合作我们索尼方面欢迎之至,顾桑,你也不是外人,我就跟你说实话吧,今年完全收购了哥伦比亚系之后,我们索尼的资金链也是非常紧张,有些研究项目,能合作,能外包后再收购专利的,我们都很欢迎。锂电池的问题,目前钴酸锂和锰酸锂确实各有优劣,未来谁都说不好那条技术路线会胜出——你真的不考虑两条路线都押注么?你是额外看好钴酸锂?”
  顾骜:“谈不上额外看好钴酸锂,只能说,目前天鲲和王安,资金链也不富裕,所以我们要优先在‘充放次数寿命’和‘充放速度’等指标上作出权衡。在我看来,一台便携式个人电脑,充电个十几个小时才能充满,也不算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只要带出去用的时候,够耐久、电池寿命长,消费者会满意的。而快充的东西,你们做随身CD机或许有用,你们自己留着钱投资吧,我的钱支持不了我同时玩得起两条线。”
  这个姿态,也是防止日本人坐地起价。
  大贺典雄摸了摸自己的胡渣子:“既然这样,那就把合作范围限定在钴酸锂的项目上,顾桑是仅仅要授权,还是要全部的实验数据。”
  顾骜:“我要王安和天鲲这两个品牌旗下、未来所有第一方产品、使用合作研发钴酸锂电池的授权。同时,我也要研发数据,便于我们自己将来做深化的改良和其他方向的尝试。当然了,我们是不会拿着索尼的技术去转授权给第三方的,我只是要追求不受限的免费自用。”
  双方初步达成了意向,觉得这也就是一笔几千万美元的事儿。
  别嫌这个钱多,毕竟顾骜原先是没有做过任何材料领域的研发积累的,要零起步总得找个抓手,从索尼那儿弄到一些基础授权和数据,几千万美金很划算了。
  这还是80年代末,要是搁90年代或者21世纪,电池技术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这个价格还拿不下来。
  顾骜的想法,是在电池技术领域,再跟在索尼背后亦步亦趋,当个学徒跟跑三四年,等到91/92年之后,把索尼的基础学到手了,至少在钴酸锂方面,水平跟索尼持平了,以后再单飞另辟其他技术路径。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只要不被巨人把持操控,总归是比从起跑线就自己跑更快一些。
  聊完了电池之后,大贺典雄也不忘跟顾骜安利屏显方面的合作,反正都已经聊到了。
  索尼公司,一贯也是觉得自己在屏显技术方面,那也是世界第一级梯队的。
  毕竟早在CRT彩电时代,六十年代末,索尼联合创始人井深大亲自研发出来的“单枪三束显像管”技术,那也是独步全球十几年的,到80年代初才被彻底替代掉。
  顾骜没道理看不上索尼,非要去跟别的日本公司合作。
  “顾桑,你对目前CRT显像管的显示器,过于厚重的弊端,似乎非常在意。不过,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你也没必要坚持跟夏普去合作LCD液晶技术的嘛。
  液晶这玩意儿,目前响应帧率还是太慢了,毕竟是靠温控变色的,而导热不可能跟光电射束那么响应快,一秒钟30次刷新都做不到。我也请教过生理学家的,只要刷新延迟大于20毫秒的显示器,都会让人觉得头晕和失真、断续的。
  而且,目前业界的液晶最大尺寸,也就七八吋而已,做做迷你小电视还差不多,要做电脑显示器不是太扯了么。我了解夏普技术的进度的。
  你不如看看我们的等离子显像管技术,那玩意儿虽然没有液晶那么薄,但也比传统CRT显像管薄很多倍了。你可以试试,如果是为了两三年后的产品试用,说不定我们可以把厚度压缩到半个手提箱那么厚,这也算便携式了吧。”
  大贺典雄说“半个手提箱”厚,那也就是至少5厘米以上了。
  顾骜想了想那画面,要是一个笔记本电脑真的变成了“手提箱电脑”,那画面简直太美不敢看。
  一个笔记本电脑,要是有10公斤重,还会有人带着随便跑吗?
  有估计还是有的,只不过就是为了装逼的,就跟忍受两斤重的大哥打电话、带着到处跑、在马路上当众接电话一样。
  但也就是装装逼了,实用肯定是累赘的。
  不过,顾骜这种人精,就算是看不上的技术,也不会当面很不给面子的果断拒绝。
  更何况,大贺典雄的蜜汁自信,也给了顾骜一些压价的启发。
  不是针对索尼的,而是针对夏普的。


第856章 “液晶演艺”
  大贺典雄的自卖自夸,提醒了顾骜,让他注意到一个事实:
  在1988年这个节骨眼上,日本企业虽然在液晶技术方面独步全球,但好多技术巨头却身在宝山不自知,反而想要整各种其他花里胡哨的技术路线。
  比如,后世沦为笑柄的等离子电视,在1988年虽然还在实验室论证阶段,可日本人对它的重视程度却远超液晶——
  不只是在索尼一家这么觉得,夏普,NEC,都是这么觉得的。
  相信,如果后世90年代末,或者21世纪初,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看起来还没分出胜负的那几年时间差里,花高价买了等离子电视的人家,都会对这个坑货深有体会。
  对于不了解也没买过等离子电视的人,用尽量简洁的人话概括一下。
  那就是液晶电视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大部分时间里,虽然各方面性能没有占到优势,但它好歹属于一个新兴的技术大类,是半导体光电/半导体显像技术的产物。
  而等离子电视,虽然在后来同期的具体指标参数有部分优点,可它归属的大类还是电子显像管技术这个路径。
  打个比方,就好比1944年的时候,元首黑科技的ME…262喷气式战斗机刚刚造出来,单机战斗力可能还不如美国人的P…51“野马”战斗机,尤其是P…51D往后的那些野马精益求精究极魔改型。
  (注:实战中德军的ME…262战绩是普遍不错的,但这是因为德军抽调了精英飞行员集中到喷气机联队作战。就好比你让哈特曼去驾驶块砖头,他也能把美国人的飞机打下来。
  如果不考虑飞行员技术因素的话,大家都用航校刚毕业的萌新对战,ME…262是不如P…51晚期型的)
  这就说明,一类新生事物刚刚出现时,其开山之作的实战表现,往往还不如旧世代产物最终的巅峰之作。但总的趋势谁都看得见,再给喷气机两三年时间发展,它们就轻松把一切活塞战斗机的抵抗尝试、都碾碎推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同理,柯达公司最初做出了数码,但只要数码发扬光大,柯达旧世代积累的优势就被追赶者重新拉回同一个起跑线了,他们怎么肯?
  1905年,布列塔尼亚人造出无畏级战列舰之后,前无畏舰时代的军舰就都成了辣鸡,历史证明,后来还是布列塔尼亚人自己最吃亏——因为他们有70条原主力舰变成了废铁,而德国人只有不到20条变成了废铁。大家一起从零开始新的造舰竞赛,德国人很快超过了布列塔尼亚人的50%,美国人也超过了。如果没有无畏舰,布列塔尼亚人积累的历史里程是没那么容易清零重来的。
  液晶等离子之争,也是这个道理。液晶乃至后来的LED,这些都是半导体光电技术的大类范畴,从血统压制来说,长期肯定是要碾压显像管大类的等离子的。
  那么,日本人为什么会这么纱碧、死抱着等离子不放呢?为什么一直要强调“刚出现的液晶这不好那不好”、种种细节缺点、劝导消费者和研发者都去捧等离子呢?
  这里面,不光是柯达式的考虑,也不光是布列塔尼亚海军部式的筹划,还有更深层次的理由。
  说到底,是日本人不愿意接受“产业链内部的全球化分工”,他们想守住工匠精神最终能发挥的空间。
  顾骜前世在“得到”APP上,听《液晶演艺》的时候,就剖析过这个问题:80年代末,乃至90年代大部分时候,日本人首要考虑的是,如何防止美式的制造业空心化也在日本发生。
  如果按照美国人那样,高科技产业越来越标准化、兼容化,最后的下场是什么?那就是全球贸易不再仅仅是“产业间分工”,而是变成“产业内分工”。
  所谓“产业间分工”很好理解,就是旧时代的国际贸易形式。比如让中国人种茶叶,法国人酿香槟,穷国搞农业输出农产品,富国生产高附加值的科技产品赚大钱赚剪刀差。
  而一个行业如果生产环节标准化、容易代工,便于“研发和设计和生产的分离”,那就变成了中国加入WTO后常见的“产业内分工”了。
  比如智能手机是高科技产品,但是其实美国人只是提供了芯片研发,整机设计。
  可芯片的制造在湾湾,整机的制造在大陆。
  高科技产业内部,劳动力便宜、响应效率快的发展中国家,也能赚到一点钱。
  偏偏日本人最痛恨这种“全球化产业内分工”。
  因为日本人有终生雇佣制,他们的工人包袱甩不掉。
  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日本人的创新力其实是享受了终生雇佣制的红利的。
  因为终生雇佣制可以让人不用害怕“哪一天自己目前钻研的技能落后了,就被东家踢走”。
  也不用害怕“因为过度嵌入到雇主的专精分工系统内,让自己在社会上的通用性竞争力下降,而不得不为失业后的退路考虑”。
  这个很好理解,比如索尼做单枪三束显像管技术的研发时,有些人一辈子就是在研究某几种电子枪的耦合效应——这个研究方向所积累的经验和价值,其实离开了索尼公司,到了社会上,就彻底废掉了,或许全日本乃至全世界,都只有索尼一家需要细分到那么细那么专精的技术。
  你要是不承诺对方可以在公司干一辈子,谁会去为这种“自废通用性武功、自废跳槽竞争力”的事情努力?
  正是终生雇佣承诺了,人家义无反顾100%全心全意去当“被推到社会上就会成为废人”的社畜。
  可是,一旦一个产业进入了“全球化产业内分工”,日本人承诺的终生雇佣制就完蛋了。
  只要一个产业的制造环节门槛不够高,折腾不够多,能够在80年代迁移到湾湾地区或者韩国,中国加入WTO后还能迁移到中国,日本人就玩不了了。
  所以,他们宁可坚持复杂的、在制造环节需要很多“工匠绝活”的老路线,来保住自己的全产业链——
  从这个角度来说,日本的企业家还是对工人比较有良心的,宁可自己没竞争力,也要保住老哥们儿的饭碗。
  这点跟美国人截然不同,美国资本家早就拥抱全球化产业内分工了。
  当然这也跟美国的公会不当人有关系,资本家早就受够了,本来就是一桩买卖,没什么感情可以谈。
  日本人被讲义气,那也是靠甘当社畜的自我压抑换来的。
  废话少说,具体到液晶和等离子之争这个事儿上,液晶对日本人来说最大的坏处,就是因为是新一代的技术,大家从头开始,所以在外国要自建产线承包生产环节,是比较容易的,被转移的风险太大。
  牛如行业第一的夏普,人家也不是说完全不发展液晶,而是人家发展了液晶,也没打算往外卖液晶面板半成品,而是打着“我们家的液晶只能给夏普自己的电视机用,要为夏普的电视机获得全球独门竞争力”的主意。
  这么闭塞的态度,只能说格局太小。
  顾骜虽然在这方面也格局小,也想喝头口水,但充其量也就打算“比别人先用一两年”而已,没打算长期垄断。
  就好像后世的苹果,你有很多牛逼设计,你只要确保自己是“首先用”,也就行了,长期封锁是不可能的。苹果上有了一年的功能,第二年小米要做到是很轻松的。
  你只能打时间差,不能指望别人抄都抄不会。
  ……
  离开大贺典雄那儿之后,顾骜也按照他揣摩的日本人的思路,让下属去暗中偷偷调查了夏普方面的液晶产业进一步现状,并且为寻找价值洼地、寻找夏普方面不太愿意发展的边角区域,试图弄一些可以占便宜的技术合作。
  市场调研部门的下属,乃至临时委外的咨询机构,也是非常给力,很快摸清了顾骜想要的情报和夏普的表面态度。
  “夏普公司的首款彩色LCD液晶面板小批量成品,出现于五年前的1983年,在此之前,世界上的液晶显示屏都没有实现三色以上的彩色。
  夏普的首代产品,规格是两英寸屏,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了,每一代的技术代际划分,主要是单块屏的可加工最大尺寸。所以现在的第三代,是八英寸屏。
  再大的话,加工中各种不知名因素导致的坏点太多、良品率完全无法保障,暂时没有实验成功。即使是目前的第三代八寸屏,也只是在实验室环境下试制成功,没有投入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
  如果要工厂化生产,还要数亿美元起步的建厂投入,还要调试,忍受技术风险和质量磨合风险,具体不好说,等到工厂建完、产品稳定,可能要两年,也可能是三年。
  同时,夏普方面目前最大加工尺寸的迭代评率,基本上也是三年左右一代,不过关键要看夏普方面有没有动机去继续研究。夏普方面的研发进度,都是根据他们自身产品需要来做的,不是为了单独造液晶屏往外卖的。
  换句话说,得是夏普方面有电视机、显示器或者其他成品消费品的项目需求,夏普才会为自己的产品定做研制新屏幕,他们不考虑单独卖屏幕赚钱。”
  顾骜听了不由哂笑:“不考虑单独卖屏幕赚钱?都什么年代了,还抱着这种自己从半导体原材料到成品一站打包的思路,难怪夏普要不行。”


第857章 抱着棺材舍不得撒手的夏普
  搞定了跟索尼的合作后,顾骜在姐姐留在六本木的闲置公寓里住了两天,让手下四出打探联络。
  谁让1988年底的东京,房价已经贵到傻缺才会在这时候买房。顾骜这样坐拥数十亿美元资产的超级富豪,也不会为了只住几天就在东京市区买大别墅。
  不是出不起钱,而是不想将来留下“看不清形势、智商不足”的污点。
  元旦之前,总算是正式跟夏普方面接上了头,开始洽谈。
  夏普方面的正式态度,一开始果然非常不屑:“我们并不打算专做LCD液晶显示屏对外销售,我们只为我们自己的电视机和显示器业务生产液晶屏,也只为自己的电视机业务需求而研发新款。当然,如果贵公司想买第二代的生产线,我们也不是不能商量,只要价格合理。”
  夏普目前做的液晶屏尺寸和工艺都已经是第三代,简单来说就是对角尺寸八英寸的。
  八英寸是二十厘米,按目前常见的三比四长宽比,用小学生的勾股定理就能算出是十二乘十六厘米。
  而夏普说的可以卖的二代线,那就更小了,只有四英寸,也就是六乘八厘米,连后世的手机屏大小都不如。
  如果是别的东西,尺寸上有些差距,说不定顾骜就买了生产线了,但液晶这玩意儿,如今最大的难度就是要做大,可以说尺寸每大一倍,里面的技术含量都是很多的,顾骜当然不可能要过时货了——
  不过诸位看官也别太小看过时货,因为历史上,南棒的三星,就是在90年前后,捡了夏普的过时货生产线,和部分授权,然后逆市投资烧钱猛砸,跟进研发,渐渐追上夏普的脚步的。
  当然,这个过程中,南棒人也是充分利用了“日本人不愿意接受露西亚解体后、全球化产业内分工越来越明显”这个趋势,从而弯道超车的。
  历史上南棒人占过的便宜,顾骜全都要。南棒人吃过的傻亏,顾骜不想吃。
  他就是那么的贪婪。
  幸好,顾骜有南棒人没有的交换资源,所以,他有资格这么贪婪。
  双方初步接触谈判了两天后,顾骜找了个机会,直接约见了夏普的吉田社长,提出了一个额外的捆绑条件。
  “吉田社长,我首先可以给您一个承诺,我们天鲲乃至其友商,发展液晶屏技术,从头到尾都没有试图抢夺未来的电视机市场。
  你们如果给我授权,让我买最新的产线、并且支持我进行初期的差异化研发,我就可以确保新研发出来的产品,与你们假想的未来液晶电视机的需求不相吻合,也就是说这两个东西不能混用。
  同时,只有有了这种新屏幕,我才会让天鲲和王安开辟新的产品门类线,为液晶技术创造出一个全球从未有过的全新市场。而我们共同研发的初代差异化技术,依然是夏普方面与我共有的,夏普也可以继续生产这种新的液晶屏,特供给我。
  并且,我不要求夏普长期只给我独占特供,我只要一到两年的独占期,独占期结束之后,如果这个新兴市场被我带动起来了、有天鲲和王安的竞争对手入场,夏普还可以给我的竞争对手供货。这样一块既不影响到现有电视机市场格局、却能开拓液晶应用新领域的市场,何乐而不为呢?”
  吉田社长一开始没太明白,就让顾骜描述一下,顾骜不想泄露笔记本设计的太多思想和考虑,就只是点到即止地提了一下,是用于提高个人电脑的便携性。
  吉田社长想了想:“如果是这样的话,倒是可以考虑,但你必须为新兴市场的规模做保证,未来新兴市场用途出货量必须达到每年一定数量,我们的授权才算数,否则,我们有权撤回授权——这是一个附条件生效的授权,具体数字可以再谈。”
  “很高兴您能识时务。”顾骜微微一笑。
  “别急,我们更关心的是,你想怎么确保‘发展出来的差异化技术,不被用于电视机领域,不争夺电视机显像管/屏幕的市场’呢?”
  顾骜:“我是这么想的——您也知道,目前液晶技术的关键,就是尺寸的大型化问题,能造四英寸的,不一定造得了八英寸,这说明,尺寸是一个很大的瓶颈。
  所以,我未来为个人电脑设计的液晶屏幕,可以做成比较长条形的,我追求一定长宽比的产品——所以,贵公司完全可以在转让技术和后续差异化研发时,把提升宽度的很多要素卡死,不就行了么。
  世上你还能找到其他半导体高科技领域、跟液晶一样‘尺寸就代表技术含量’的可操作门类了么?没有了,液晶的这个特性,简直就是为我们这种互相不信任的合作者设计的。”
  吉田社长表情有些怪异。
  顾骜这么直白地把“你我这种互不信任的合作者”说了出来,着实有些真小人,但又让人相信明算账的力量。
  目前液晶产业“尺寸就等于技术含量”这一特性,确实提供了很多互信的可能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