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80当大佬-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骜很冷静,先是沉吟了两句:“原来是被刷下去、没得演林黛玉了,那也没什么丢人的,我也不至于非要为她强出头。”
莉莉听了微微一惊,对顾骜的感官又略有改变:大半年前,第一次见到姐夫和琴姐碰面的时候,两人看上去交情挺不错的呀。原来姐夫是这么大公无私的人嘛?真的不会为自己人托关系?不过,这倒有点不近人情了呢。
她却不知道,顾骜之所以不吃惊,更主要的原因是,顾骜潜意识里先入为主了,因为在原本的历史上,林黛玉这个角色本来就是另有其人,顾骜觉得原扮演者水平确实不错,为自己人刻意争取的心也就淡了。
顾骜随口问道:“那顶替上来的女演员是谁呢?是不是叫陈小絮?嗯,别误会我也是关心过林黛玉组的候选名单,知道有这么个学员的,我只是觉得那小姑娘看上去挺有实力的。”
莉莉应声回答:“没想到您还这么公事公办,这些都知道。要我说,我也觉得陈姐的形象分本来是更好的,不过这次把琴姐顶下去的,却不是陈小絮,她已经在几个月前离队了,还有两个林黛玉组的学员,之前也都陆续离开了。理由都是‘培训表现不好,也不愿意演其他丫鬟配角、或者没有合适的配角,剧组要集中资源培养有潜力的演员’,清退出去的。虽说培训班一个学期结业的时候、再清退人也是有的,但黛玉组明显离开的人比其他组多了些,唉……琴姐也是被人当枪使了。”
听到这个答案时,顾骜的眉毛就森然挑了起来。
这里面还有猫腻?
本来么,要是历史上演林黛玉的女演员,把任雨琴这个蝴蝶效应杀出来的给顶了,顾骜也不会说什么,就当是历史惯性、人家确实形象长得更林黛玉,这也没什么可抱怨的。
不过,听说上去的另有其人,顾骜就有些想法了。
他不愿意潜别人,但更不能容忍有人在他的地盘上潜。
虽然严格来说,也不算是他的地盘。
要是正当防卫性质的出手,顾骜还是不介意放浪形骸一下的,反正最近他就是这么个人设,谁怕谁。
第662章 至难者立信,至易者悖信
从章莉那儿,顾骜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陆续听到了这大半年来,筹备组里发生的一些内幕。
“去年年底,琴姐刚被选进来的时候,大家都公认她的综合水平确实是黛玉组最好的,也没人不服。不过她吃亏就吃亏在文化课和气质方面已经做得太好了,这大半年的培训下来,她这两方面没多大上升空间。而其他一开始不如她的女生,很多是吃亏在古文功底和对古代生活方式、举手投足方面。但年纪比她年轻四五岁的都有,这就很占便宜,另外一些是确实比她稍微漂亮些、或者在专家组眼里,形象更像林黛玉……”
小莉娓娓道来地说着,顾骜立刻就GET到了关键点。
这事儿,就好比把选角考评分成四五门课的分数:形象、气质、文化底蕴、年龄、演技……
这里面,长相和年龄是没办法的,天生是几分就是几分。其他三项,可以通过这一年筹备期的学习不断进步。
任雨琴吃亏就吃亏在,她当初海选的时候,靠的是气质和文化底蕴这两门的绝对优势进来的,毕竟候选演员里就她一个是研究古汉语文学的大学老师。假设满分100分,那她相当于一门95一门98了,再学一年撑死也就变两门100。
而她都二十三四岁的年纪了,这方面的硬伤折算下来,相当于这一门可能只有70分——别小看这四五岁的差距,别的小姑娘很多都是18岁来选秀的,80年代化妆邪术还没那么讲究,而《红楼梦》演的都是古代未婚小姑娘的故事,对年龄要求是很严的。
另外中肯地说,顾骜虽然跟任雨琴关系不错,但他也觉得,任雨琴稍稍不如历史上演林黛玉的陈小絮漂亮,而且长相不够像印象中的林黛玉。按照外貌打分的话,算陈小絮的林黛玉是95分的话,任雨琴的外貌也就85分。
大半年学下来,其他气质和文学底蕴课原先相当于七十多分的候选演员,也都渐渐进步到80多,甚至90,这时候她们的“五门总分”超过任雨琴,那也是无话可说的,心服口服。
如果说历史上最后开拍的陈小絮是470分,顾骜估计任雨琴也就450多分。(满分算500)
可听小莉的说法,现在的问题是,最终选上的也不是陈小絮,而是其他人。
甚至于在这个过程中,任雨琴是被人当枪使了。
“筹备组里,一开始大家还是比较纯粹的,也没什么歪心思,毕竟实力都是大伙儿看在眼里的。可黛玉组有琴姐这样一个异数,有些关系户就开始有想法了。
年初元宵节之后没多久,就有些风声放出来了,说筹备组太浪费资源,培养的人太多,要尽快淘汰掉一批明显没希望、又不愿意转角色的。
当时大伙儿都还没培训多久,所以黛玉组除了琴姐之外,其他候选人文化底蕴和气质举止明显差她一大截,当时一筛选,好几个有潜力的就被掐了。包括您都听说过的那个陈小絮,她脾气刚烈,不肯演晴雯这样的丫鬟,期中考核比输了直接就走了。
倒是黛玉组里一个本来实力只能排到四五名的姓桂的同学——后来听说是京城人士,上头有人——她当时乖巧得很,伏低做小说愿意转去演晴雯。谁知,又上了四五个月课之后,她的文化课补上来了,综合表现跟琴姐差不多了,她背后的人就上蹿下跳起来,重新调整了一波,要把琴姐拉下来演晴雯,让桂同学去演黛玉。
可当初要是把组里其他有实力的也都留下,现在也轮不到她呀。逼走的那些里,起码有两个当初文化课潜力、综合实力比桂同学强。她这是拿琴姐把其他当初还在萌芽状态、但知识结构跟她相仿的对手都干掉,最后等到还剩一两个月要开机了、再切换双重标准卸磨杀驴。”
顾骜听到后面,揉了揉太阳穴。
尼玛女人之间的宫斗真是恶心啊,他这个习惯了阴谋诡计的大男人,都觉得太憋屈了,哪来这么多弯弯绕。
相比之下,顾骜觉得他这种直男简直是快意恩仇的楷模了。
也亏得小莉也算是个心明眼亮、只不过表面上一问三不知的姑娘,才看得清楚——不过,也难怪她这样的人设,才从迎春一步步爬到了薛宝钗。当初凭第一印象选她进来的,都是走了眼了。这不是“木头”,而是“装木头”,实际上真逼急了可犀利着呢。
“我差不多要回去了,再久别人可能要怀疑。”说完了之后,小莉看了下时间,她在顾骜这里滞留也就十几分钟,尚且不至于被人传闲话,再久的话也不好。
顾骜也就起身送她出门,一边关照:“你回去跟小琴说,这两天,最好是明天白天,有自由活动时间的话,出来一起坐坐。你就告诉她,我不会乱来的,也不会坏她和剧组的名声,不要怕。我这人言而有信。”
任雨琴躲着他,是怕顾骜把事情闹大。因为任雨琴骨子里还是准备在影视圈浅尝辄止、将来还回去书斋里搞文学研究的。
所以顾骜把话挑明了,不乱来,应该就能纾解她的戒心。
小莉乖巧地表示知道怎么说,然后一溜烟走了。
……
一夜无话,第二天大约午饭之后的休息时间,小莉就带着任雨琴来了。
任雨琴表情看不出失落,只是有些憔悴,不过看到顾骜还是立刻挤出两分真心的笑容。
“顾学长,久违了,昨天的事儿,你不嫌弃我矫情就好。我相信你是言而有信的。”任雨琴捋了一下鬓发,款款坐下。
顾骜点了点头,也不先跟任雨琴说正事儿,而是顾左右言它地把小莉支开:“小莉,隔壁有一台游戏机,我昨晚无聊,你走了之后才让人装好的,你要玩玩么?”
顾骜说着,晃了晃手里的一个钥匙。
小莉知道这是有话躲着她说,但她也很豁达,本来就没打算听对方的隐私,于是大大方方接过钥匙,去隔壁房间打游戏机了。
她家是蜀都地方上的干部,不过不是什么级别很高的,家里并没有买游戏机,活到19岁这还是她人生第一次打游戏机。
小莉走了并且主动帮顾骜把门带上后,顾骜才清了清嗓子:
“你是顾惜我的名声,不希望我留下仗势欺人的‘骂名’,才不想让我出手的么?在你眼里,我难道是不讲道理的?
天地良心,昨儿个我听说的那事儿,要真是陈小絮把你顶下去了,因为人家进步大、而你上升空间不足,那我二话不说,还会劝你想开一点。
可这次的事儿,明显是有人做手脚,你忍气吞声,那不是纵容了恶势力么。说实话,我有点失望,我觉得你没原先那么了解我了,你连我是否在乎自己的名声,都不知道,怀着好心办坏事。”
顾骜说到最后一句话时,自然而然叹息了一声。
这一声,却让任雨琴心中一揪。
她一直把自己定位在一个“暗中观察”的朋友位置上,顾骜跟她交集不多,她也认了,知道自己没条件。可如果顾骜说她不了解他,她就会觉得莫名心痛。
因为她一贯认为自己是非常细心、暗中观察也非常到位的。
换句话说,有点像后世那些脑残粉,对自己的偶像研究得很透彻,那并不是一种平等交往的朋友关系,带着一丝卑微。
当然,这是任雨琴自愿的卑微,不是顾骜逼她的。
顾骜一直跟她平等交往,无奈他的光环越来越猛,让曾经的朋友不得不压低身段,大气都出不了。
这不能怪任何一个人。
所以,任雨琴倔强而执拗地爆发了,开始坚定地反驳:
“我没有不了解你!我知道,你最近一直在散播花天酒地的名声。你在香江那些事儿的细节,我虽然打听不到,可是内地眼下只要有心,你捧的那些女歌手的CD唱片,也是可以买到的——我就特地跑去天鲲音乐的门市部买过。你在香江影视歌做了哪些生意项目,我都知道!我虽然猜不出你为什么要糟蹋自己的男女方面的名声,但我知道你不是那样的人,我知道你肯定是有原因的,为了更伟大的事情。我不想你闹大,也不是为了珍惜你的名声。”
这番柔中带刚的反驳,倒是让顾骜眼前一亮,觉得几年前那种平等论交的熟悉感觉又回来了。
他下意识安慰:“那就好,那你是为了自己的名声、才不愿意我出手的吧?愿意自重身份那是好事儿,刚才的话当我没说。”
任雨琴凄然一笑:“我的名声算什么,我揣摩了林黛玉这个角色一年,想透了很多事儿,这辈子都不打算结婚了,对象都不想谈。如果我的名声,能为你伟大、但是不可描述的事业,做一点点贡献点缀,又有什么好惋惜的。
问题的关键是,我不能玷污了林黛玉这个角色。这是文化遗产,国家花了那么多资源,要把历史名著在荧幕上呈现出来。要是主演得位不正,留下把柄,这对文化宣传有关部门的公信力杀伤该有多大?
我不是个拍电视的,我是个安安分分教书的。可是我知道,我人生剩下的几十年,回姑苏大学、古汉语文学专业教书,加起来能影响的人,或许也没有我这一次演《红楼梦》,能影响的人更多。你不要玷污我毕生的事业巅峰好不好?”
被这么一说,顾骜居然有些自惭形秽了。
虽然是个痴呆文妇,但人家也是有追求的,而且是彻底沉浸到自己出世的世界观里了。
顾骜严肃地起身,郑重地说:“对不起,我收回刚才的话。那这样吧,我会用最公事公办、大公无私的姿态,介入这个事儿——小莉不是说过,你被人利用了拿去借刀杀人么。
那我通过正规渠道,要求把半年前被赶走那些人,重新回来接受一次考核。通过正规渠道,审核一下半年前是谁做出的要‘节约预算,先淘汰一批没什么希望的候选演员’这一决策的,为什么没有通知资方,为什么没有要求追加预算、或者是原先批的预算哪里超支了。
这样公事公办,最后可能的结果,是陈小絮重新回来,也依然轮不到你演林黛玉。但不管怎么说,我们不能让托关系做手脚的人得逞。”
当然,顾骜觉得更有可能的是对方直接服软了,怕事情闹大,直接乖乖让任雨琴演下去。
顾骜也是不想做出伤害名著公信力的事情的。这种东西,建立起来很艰难,要长久的岁月积淀,而毁灭起来却很快。
第663章 毫无观赏性
“王导,这是一份摩纳哥人提交的照会。部里转过来的,您看一下吧——不是我们自己部里,是那个部里。”
钱塘,大观园。筹备组的办公区,总导演的案头,被人递了一份传真件。
当然,传真件并不是直接发到筹备组的号码上的,85年传真机还是极为稀缺的东西,一个地级市也就最多几部。
如果不是省城或者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连市政府都拿不出一部传真机。这东西要到87、88年前后,国内电信系统在网络端大批量换装自动程控交换机后,才随着渐渐普及开来。
所以这份传真件,是发到钱塘市里的,市政府派了一个秘书人员,专程开车送到大观园来。那就有点分量了。
王导扶了一下眼镜,一边下意识不解:“我们跟摩纳哥外资还有什么关系?他们不就是出钱建了个园子、然后免租金白给我们用两年么?具体拍摄的钱不是他们出的呀,难道想来指手画脚?”
作为艺术家的傲骨,让他隐隐有些不快。
不得不承认,80年代中期,也就商界乃至部分领域,社会被钱侵蚀得厉害,但那些跟商界没什么交集的创作领域,还是比较纯粹的。
不过,稍微浏览了一下正文之后,他就发现不是自己一开始想的那样。
传真的姿态很谦逊,大致意思是:
“摩纳哥外资投资大观园这个项目,目的是指望将来摄制作品走红后,可以带动园区升值,套用兰亭影城的成功经验。因此,近期在惊悉剧组因为预算短缺、裁撤人员,有可能导致拍摄效果下降。摩方投资人愿意无偿追加一些款项,请制作方务必确保质量。”
80年代,外商大多数还是比较嚣张的,说话说得这么客气的,极为罕见。
同时,先礼后兵到这一步,大义名分就占住了——对方并不是因为这里面有他们的钱、所以对艺术创作本身来指手画脚。
人家是说“怕你钱不够拍走样,为了保障他们自己之前已经砸的钱利益不受损,愿意无条件、不追求增加股份,再给你点。”
从外事有关部门,到市里的协调单位,那都是完全没办法拒绝的。
筹备组也不能不回应,不然就丢人丢到外国去了。
“这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的问题?小柴,你知道他们究竟对哪个事儿意有所指?”王导皱着眉头,问送传真进来的助理。
助理小柴也很为难:“那我也不清楚了,要不您见见送传真来的市府秘书?他还在外面等着您回信呢。”
王导想了想,虽然他是央视系统的,跟地方没有统属关系,但既然传真是通过他们送来的,说不定知道更多情况。
所以他很客气地让小柴把市里的人请进来。
不一会儿,一个30出头、穿着中山装的斯文眼镜男就进来了:
“王导好,我是仇副市长的秘书,您叫我小张就可以了。你们在钱塘一切还顺利吧?央视制片肯来钱塘拍戏,这是对地方旅游经济发展极大的扶持,仇副市长一直说,要做好全部配合协调工作。”
王导的脑仁又抽了一下。这不对啊,只是送个传真,按说就算全市只有省府市府有传真机,那也没必要让仇副的秘书来送。
市里跑腿的行政办、秘书处工作人员多了去了,秘书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王导也就不再考虑架子了,非常随和地开门见山求教:“张秘书,不知道您知不知道什么内幕消息?我看着这个传真没头没脑的,倒不是觉得钱烫手,实在是我们都不知道……怎么说呢,不知道是哪儿做得短;呃、缺预算的名声都丢到国外去了。”
谁知,这个张秘书果然是知道一两句的,他开门见山传话:“我也不是非常清楚,但不是听说,筹备组有些候选演员,因为‘节约开支’,被提前裁掉了么,结果临到开机,又从原本挑剩下来的下脚料里重新捡起来用……不好意思,我措辞不当,其他我也不知道了。”
话点到这一步,王导立刻就明白了。
是选角里的一些猫腻,得罪了人。
估计就是林黛玉这一组人。
有些事情,他也是不想的。
春天的时候,陈小絮这些备选演员被裁掉的时候,他作为导演也是挺不甘心的。但当时陈小絮综合实力确实不强。你要说后续潜力,那是没证据的,对方用预算来卡他,他也只能裁人。
如今央视系的导演,权力还是比较小的,只在艺术创作层面有话语权。而对于预算方面的决策,还是制片人负责制。这也是计划经济时代下、制片习惯的体现。
这个局面基本上要到88年、张一谋拿了金熊奖后,才让全中国的导演界地位提升了一档。
所以,当时王导也就认了。
至于最近,又有人要拿掉任雨琴,换上组里一个叫桂语叶的小姑娘,他倒是觉得两者实力伯仲之间,用谁都说不上错——虽然桂语叶半年前的综合表现不如被裁掉的陈小絮,但这半年学习下来,人家进步比较大,关键是年轻,在王导心目中,总分也跟任雨琴差不多了。
最关键的是,桂语叶是……某主管单位预算处桂处长的侄女儿啊。(人家当然更想捧亲女儿,但亲女儿实在颜值差得更远,没可能性,只能在侄女儿里挑个最漂亮的捧一下,挑脸的选择范围大一点)
没想到,对方也不好得罪。
“究竟是任雨琴有后台、还是陈小絮有后台?”王导的脑海里,立刻开始考虑这个问题。
“好像给她们培训的这几个月,都没听说过她们有什么后台啊。有后台干嘛不说呢?藏得这么深。算了不想了,眼下关键是不能闹出丑闻,不如就正面解释一下咱不缺钱、选的人也都是最好的、一以贯之的,看看能不能先平息一下。然后再想办法问问,他们到底是给谁打抱不平。”
王导想着,就立刻草拟了一份回函,并且打电话远程请示了京城的某些央视对外协调的领导。
上面也很重视,确认他的回复没有丢脸,当天傍晚连夜发了回去。
临送走市里来送快递的人时,王导拉住对方,最后追问了一句:“张秘书,有些话不知当问不当问,这次摩纳哥人,是被顾骜使唤动的么?”
他知道,顾骜这两天就在凹晶馆住着,这已经明摆着了,所谓的跟文化有关部门有过多次愉快合作经历的摩纳哥王室影视资本,那就是顾骜的幌子,假外资。
但偏偏人家当年撮合引入了贝托鲁奇的资源,为部里拿过奥斯卡金像奖的项目,那是铁定要横着走的,就算知道是假外资又如何?
你能让欧洲小国的王妃、公主给你背书,那也是本事啊。
面对这个问题,张秘书僵硬地笑了一下:“王导,您是当事人,您都自己猜到了,何必问我这种局外人呢。不该知道的事情我是不会知道的。”
然后他就走了。
……
当天晚饭的点,王导亲自去了凹晶馆,还带了另一个筹备组的心腹作为见证。
到院墙门口的时候,他礼貌地问门口的美籍白人保镖:“请问顾先生在吗?”
“他正在跟朋友吃饭,您稍等我通报一声。”白人保镖确认了身份,立刻进去通报。
不一会儿,顾骜就亲自出来了,看样子还是很给面子的。
“这不是王导和徐监制么,来来来,一起吃点儿。”
“不客气,已经吃过了。”他客气了一句,不过脚下倒是不慢,立刻进了院子。
“顾先生别怪我来得仓促,有些事情,其实没必要闹大的。剧组也不缺钱,不需要追加投资,至于拍摄效果,绝对可以保证最好。
听说顾先生和摩纳哥人很熟,不知道方不方便把这个话带到、让他们放心呢?至于具体的拍摄计划,我们就是打算用任雨琴小姐演林黛玉,这是半年前就已经定好了的。
当时完全是因为其他几个黛玉组的成员,比她差太多,我们才本着不浪费的原则,提前裁掉了。至于最近有让其他当初更不上镜的人顶替她,那也都是谣言。咱筹备组里从头到尾都没有实力能跟任雨琴小姐相仿的林黛玉候选人——不知,能打消资方的疑虑么?”
这个办法,其实是保持艺术创作独立性和面子的最好选择了。因为对方说“你缺钱所以粗制滥造提前裁人?那我捐钱追加、别耽误了咱的前期投资”之后,你再把陈小絮召回来,那就至少真坐实了“企图粗制滥造”的既定事实了。
如果咬死不松口,说最近的都是谣言误会,是一开始就认准了其他人差任雨琴太远,那么门面就保住了。
当然,这时候就要看顾骜是不是陈小絮的后台了,如果对方非要继续捧,这事儿就更麻烦一点,双方面子也更难两全。
忐忑之间,顾骜却开口了:“原来只是谣传和误会啊,那就没事儿了,我会帮你解释的。不过也只是解释啊,这事儿跟我没关系——不过,不会勉强吧?会不会得罪人?”
“不得罪不得罪,我去处理。”王导一叠声地说。
他是真怕了,万一顾骜要亲自跟桂处长卯上了,那才叫不好收场。
这是个狠人呐。
顾骜在上面有多少势力,有些是不用明说列出来的,光看人家上顶级主流媒体露脸的频次就知道了。
所以,并不会有太多对方听说他出面、还硬扛到底的情况,让对抗观赏性降低了很多。
当晚回到办公的地方,王导立刻就给桂处长拨了个电话:
“桂处,令侄女语叶的事儿,只能放一放了。”
“是么?一切以艺术创作表现力为准嘛,这种决定不用跟我说的。”电话另一头还打着标准的没营养辞令,似乎非常恬淡。
“您别误会,是这事儿被顾骜盯上了。”
“你……小王啊你这是害我啊,顾骜盯上你怎么不早告诉……”
早告诉了一开始出手都不出手了。
第664章 只是行侠仗义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所以,除非是有极大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双方都产生“这仗我能赢”的错觉,双方才会死扛到底。
如果这种死扛要达到世界大战的级别和规模。那么这个信息不对称源的大小,也必须大到法本化学的程度。
没有法本化学,就没有世界大战。充其量是一些读秒到足够时间就20投的小冲突,看不到最后推高地点爆水晶的那一刻。
战争如此,商战,普通的利益冲突也是如此。
实力相差太悬殊,谁跟你有观赏性地打得有来有回、战斗至最后一人?还不是你刚要露出武器,冲突就结束了。
当然,提礼物上门解释这种夸张的戏码,也不可能发生。毕竟顾骜是跨界富商的身份,他又不差钱,谁会拿礼物来赔罪呢。托人带个话儿,表示纯属误会,已经是极限了。
第二天,任雨琴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上午培训上课的时候,筹备组的领导在开课之前,很低调地宣布了一个消息:
“关于最近流传的林黛玉组人员可能要调整的消息,纯属谣言。请大家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一切尊重组织安排。
筹备组一贯是坚持精益求精的艺术创作原则的,大家也要保持艺术热情,拿出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全国观众。
至于林黛玉组上半年时额外的裁人,那也只是因为林黛玉组所有其他候选人,与任雨琴相比实力差距过于悬殊,没有追上来的可能性,所以经过稳妥讨论后,才决定不要浪费资源,不要过度解读。”
一时之间,任雨琴自己都还有些懵逼,而剧组里其他小姑娘,则是不明觉厉。
“是桂语叶得罪什么人了么?”
“听说她家是影视系统的干部来着呢,说不定是家里长辈失势了吧。”
“唉,有权人家的闲事儿,咱参和什么。”
质疑桂家人出了事儿的,只是学员中的一部分,剩下的自然而然也会觉得任雨琴是否遇到贵人了,但因为任雨琴表现出来的一贯也很谦虚,并不功利,让这种猜疑平息得更快。
因为任雨琴都在那儿心虚、诚恳地问其他私下关系比较不错的同事:“你们觉得我真的是最合适的么?她们当初要是有机会再学习揣摩一段时间……”
“既然当仁不让了,那只有竭尽全力,把这个形象塑造好了。”
这种一贯的低调和优柔寡断,实在是很难让人跟关系户联系起来。
这事儿就这么敲定了,此后几天,《红楼梦》的全部角色也都正式落实、定妆。培训班的内容也进入了全力对剧本的阶段。预计国庆节之前就要正式开机了。
至于后来,桂处长的侄女儿悄悄退出了,连丫鬟都懒得演,那都是后话,也没有被任雨琴或者顾骜关注到,或许是有些人自己想躲远一点吧。
反正一个丫鬟演和不演也没多少差别,对一个想要从艺的小姑娘一身的发展轨迹起不到多大推动力。
……
这一波操作,让任雨琴稳住了女主角的位置,却也让她的精神更加紧张,唯恐自己做不好、丢了组织的脸。
偏偏有些话不能跟外人说,圈内也只有小莉一个人知道真相,任雨琴每天培训之余休息的时候,也只能拉着小莉商量。
章莉也看出任雨琴的情绪有进一步钻牛角尖的趋势,免不了宽慰她:“你原先就够入戏了,再这么偏执下去,可别跟林黛玉一样真的一辈子孤独终老了。姐夫哦不顾先生帮你主持了正义,于情于理你去道谢一下还是应尽的礼数,说不定就想开一些了呢。”
任雨琴微微苦笑:“你都喊他姐夫了,怎么说你也应该站在你师姐那边。哪有自己师姐不在姐夫身边的时候,把别的女生往姐夫面前推的!”
小莉拍了拍她的肩膀:“你现在也算是我师姐了,再说,人在做天在看,我知道你现在的状态。大家一个屋檐下培训了大半年,还不了解么。”
《红楼梦》的剧情里,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关系是很微妙的(当然不可能跟宫斗戏里那样直白争锋相对,只能用“微妙”来形容。很长一段剧情里,林黛玉还是觉得自己原先太小心眼了、对薛宝钗不够大度)
不过,到了演电视剧的剧组里,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候选演员,却是最没有利益冲突的,她们在生活里可以很放得开。
因为这两个角色需要的形象是截然不同的,一个内敛一个出世,一个圆脸一个尖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