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80当大佬-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于谋取《第一滴血》发行权和游戏代言的阶梯对赌协议细节,也在下面专业人士的艰苦谈判、锱铢必较后完成得差不多了。
顾骜甚至一个电话,把此前一直在洛杉矶忙活的哈维·韦恩斯坦喊到了西雅图,然后让哈维帮他进行后续的详细谈判。
哈维自从去年跟顾骜合作《终结者》非常愉快之后,这一年里也渐渐发现了顾骜的潜力,有进一步观望、跟顾骜长期合作的意思。
此次,听说能为他争取到大片《第一滴血》的发行权后,哈维跟原来的另一个老合伙人深入商量,决定允许顾骜在米拉麦克斯注资合资,让顾骜分享未来米拉麦克斯的发行利益。
双方初步谈了一下,顾骜开出了一个双方都接受的条件:天鲲娱乐出资1000万美元,未来占据米拉麦克斯40%的股权。
在注资之前,米拉麦克斯可以先把所有此前赚到的红利统统分红分掉,也就是说,在发行《第一滴血》之前米拉麦克斯赚到的所有钱,顾骜都不会来分,不会伤到哈维此前现金奶牛的积攒。
同时,顾骜承诺除了在首次出资的1000万美元之外,以后凡是米拉麦克斯负责发行的游改先行电影,天鲲娱乐都免费提供相当于电影总广告成本40%的游戏渠道宣传资源。
考虑到米拉麦克斯只是70年代末暂露头角的小发行商,不是老牌八大厂,而且此前最牛逼战绩也不过是发行顾骜的《终结者》,所以哈维接受这个价格也是正常的。
毕竟历史上6年后索尼收购哥伦比亚影业的时候,一开始报的总价也就20来亿美元。82年的资产价格可比88年还要低不少,眼下只有八大片商市值能到10亿美元级别,其他稍微有点名气的小片商值几千万美元也就差不多了。
顾骜之所以不砸更多资金、而是给哈维和其他老合伙人留60%,也是怕影响了后续他们奋斗的积极性——现在顾骜要了40%,公司赚到的钱里,大头还是被哈维他们拿走,没道理不为了自己拼。
这天,哈维终于完成了谈判,然后把双方的方案、以及后续的推广计划放到了顾骜案头。
之前几天,他都住在顾岛主的岛上,随时向顾骜汇报,很方便。
“不错,就按照这个计划去签约吧,今天,你跟舒尔霍夫总裁,还有叶小姐一起去,我就不去了。”
顾骜看完之后,神秘一笑,放下了草案,给哈维鼓励道。
“您不亲自去签字?”哈维有些意外。
他还以为顾骜刚刚决定注资米拉麦克斯影业,会想表露一下自己的掌控力呢。
顾骜:“当然不去,这也是一种姿态,我不会干涉米拉麦克斯的经营的,我只是股东,给我应给的资源、拿我应得的分红,就够了。”
哈维表面上微微有些感动:“非常感谢您的信任,我一定会办妥的。”
顾骜:“开我的游艇去,我会让我的船长送你们的。”
哈维很想婉拒一下,但转念一思考,这也是顾骜的门面,便接受了好意。
……
两个小时后,《第一滴血》发行权签约仪式,在霍普镇上最好的酒店顺利举行。
制片公司主要代表,包括制片人马里奥·凯撒和本片主演、编剧史泰龙先生,出席了仪式。
发行方主要代表,哈维·韦恩斯坦,以及代表天鲲娱乐(美国)的舒尔霍夫总裁,也百忙之中抽出时间。
另外,还有一个穿着顾骜那套经典的法国裁缝定制风衣、立着领子戴着墨镜和黑色发哥式高帽的家伙,也跟叶纨走得比较近,远远露了个脸。
当然,并没有人跟他们深入接触过。
他们只是稍微转了转,又回到游艇上去了。然后立刻就脱掉了顾骜的专用服饰——因为那家伙只是顾骜的一个中国保镖。
叶纨倒是真人。
她对于这样的戏份还非常嫌弃,因为刚才为了演戏,被那个保镖隔着衣服蹭了一下胳膊。
没办法,剧情需要,忍了吧。
签字仪式结束、制片公司的人刚刚离开酒店,几辆皇家骑警和CBSA的警车就把酒店包围了,把剩下的发行方代表团堵在了里面。
皇家骑警的拉普拉斯警长,和CBSA的拉格朗日警长,各自带着手下人马开始办事。
“安静,让一让,请大家配合。我们接到举报,有未办理入境签证的偷渡客,和不受欢迎的人,出现在这里,我们是来依法核查的!”
第441章 你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嘿!开什么玩笑,我们是Tencoin Entertainment公司和米拉麦克斯电影公司的,来跟《第一滴血》的制片方谈发行与代言宣传方面的合作合同!你们温哥华警方就是这样欢迎支持你们电影产业的投资人的么?”
面对皇家骑警和CBSA人马的突袭,首先站出来叫板和维持秩序的,正是顾骜新投资的小弟,米拉麦克斯影业的老板、哈维·韦恩斯坦。
人家正因为顾骜的斡旋、帮他拿下了《第一滴血》的美国发行权而振奋不已呢,怎么会不为老板的事情出头。何况,这本来就是他意会的宣传计划的一部分。
(注:历史上《第一滴血》的本土发行权由哥伦比亚影业获得,海外发行权有很多片商瓜分,其中美洲其他大部分国家被环球影业在各国的子公司争取到。
米拉麦克斯82年还比较弱小,在顾骜的《终结者》之前,发行过的最有名的电影也只是马龙·白兰度主演的《现代启示录》)
看到一个摆着“美国发行商”谱的死胖子出来色厉内荏地出头,两位当地分局的负责人当然不好失礼。
温哥华可是一直致力于对标好莱坞、发展电影产业的,凡是洛杉矶来客,那都是非常重要的,能不得罪就不得罪。所以,今天他们也是特地等制片方离开、只剩与制片方谈判的人时,才出来围堵的。
实在是听说顾骜在这儿,上命难违,非常迫切需要从顾骜身上拷问出一些东西来。
所以,只是稍微象征性客气了一下,拉格朗日警长就话锋一转:“韦恩斯坦先生,我们无意对尊贵的电影商无礼,我们今天不是针对您来的。不过,恕我直言,这艘游艇看起来价值不下千万美元,米拉麦克斯公司,已经阔成这样了么?”
哈维心中暗喜,表面却装出紧张:“游艇是谁的与今天的事儿无关!你们到底想干什么!”
说着,他就让身边的随从举起了摄像机。
大家都是搞电影的,签约仪式本来就习惯了带摄影机拍下来,回去剪辑一些花絮,将来可以作为公司发展史回顾,所以摄影机这种道具出现,简直是一点都不突兀。
“我们有秘密任务,不许拍摄!不要伤人,把他们控制起来!”拉格朗日警长也不想留下暴力执法的证据把柄,连忙恼羞成怒地呵斥。
“冲上船去!只要把非法移民和不受欢迎的人抓住,再慢慢毁灭执法证据!”另一旁皇家骑警的拉普拉斯警长也当机立断,发起了进攻。
今天这事儿,只要警方人数够,控制住场面、最后搜走对方的摄影取证器材,并且抓住嫌疑人,那么什么都好说。
82年连DNA鉴定都没有,很多搏斗痕迹是无法鉴定的,也不存在数码摄像头,除了间谍专用的使用微缩摄影胶卷装备外,其他很难做到偷拍。
所以,北美警方想暴力执法,只要验不出伤,还是比较为所欲为的。
哈维等人立刻被合理的身体冲撞隔开,然后眼睁睁看着拉普拉斯警长带人沿着踏板冲上船去。
“这艘游艇是西雅图注册的美籍船只!你们这是在侵犯美国领土、非法执行任务!也是非法入侵私人领地!”
就在此刻,游艇船舱里转出一个人影,正是天鲲娱乐(美国)的总裁舒尔霍夫先生,并且出言警告了。
好几个皇家骑警闻言气势为之一窒,而带头冲锋的拉普拉斯警长眼看立功机会就在眼前,反应稍微慢了一点,还没经过大脑,肉体惯性依然往船上冲。
谁知,这帮卑鄙的异乡人的枪突然就响了。
“砰~砰~”船上一个白人保镖,在没有收到老板命令的情况下,自发开枪户主,防止被皇家骑警冲上船。
拉普拉斯警长刚刚踏上甲板,结果猝不及防被一枚子弹击穿了大腿,一个趔趄就往后倒去。就在他摔下船之前的那一刻,本来被激发了凶性想开枪还击,但对方的第二颗子弹就击碎了他的右掌。
他哀嚎惨叫着摔下船舷。
“魂淡!居然开枪拘捕,反击,反击呀!”皇家骑警们条件反射性地开枪,他们也不敢杀人,所以只是对枪手的大腿招呼,双方距离不过十几米,这点准头还是有的。
仓促而克制的枪战中,双方都有人惨叫着倒下,然后船上的舒尔霍夫先生喝令自己的保镖投降、停止抵抗。
“住手!停止抵抗!我们美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虽然按照美国法律,你们在没有执法权的情况下,擅闯私人领地、而且是美国领土,我的保镖有权自卫击毙你们,但是我不想这么干!”
在舒尔霍夫喊话后,那个首先开枪、随后又被拉普拉斯的手下击伤的白人保镖,选择了弃枪投降。
中了两枪的拉普拉斯被下属们手忙脚乱捞上岸,已经伤重昏迷过去了,现场皇家骑警也没有其他级别足够高的人能接过指挥,于是火线交接给CBSA的拉格朗日局长下令。
拉格朗日只觉得头皮阵阵发麻。
事情闹大了呀。
难道,一开始的情报工作没有彻底调查清楚?
但已经开弓没有回头箭了,人伤都伤了,再没搜出嫌疑人的话,影响就更恶劣了。
“既然他们投降,就搜一下!”
一共七八个皇家骑警和CBSA的干练警员上了船,然后把所有可以藏人的位置看了一遍。
最后发现没有要找的人。
船上有四个华人男性,但是都没下过船,而且是依法有签证进入美国的保镖。
还有一个华人女性,正是线人所说的顾骜的情妇女伴,但其实更详细的身份他们也不知道。
并且,搜到了顾骜的礼服,还是穿过的,正是目击者说今天看到过的。
拉格朗日警长气急败坏,质问依然好整以暇坐在游艇顶舱沙发上的叶纨:“小姐,穿这套衣服的人呢?怎么只剩衣服了?别指望趁乱跳河逃跑!”
事实上也不可能趁乱跳河逃跑,因为他们冲进场子之前,已经在上下游设置了搜索队拦截了。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警长,我觉得你犯了你这辈子职业生涯最大的一个错误。”叶纨的语气冰冷,如同在跟死人说话。
“有人看到他出现了!”拉格朗日气急败坏。
叶纨:“那只是为了鼓舞士气——作为天鲲娱乐的股东和高管之一,以及项目牵头人,假装露脸,是为了给合作友商信心,这总不违法吧?”
特么地被反阴了呀!
拉格朗日一阵血冲脑壳。
可是,那人怎么会如此警觉?就好像预感到有人会来抓他、然后谴责、盘问他非法入境的事儿?
拉格朗日觉得暂时的当务之急,是先搜一下船上还有没有藏着取证的摄像机什么的,只要不被人抓到一手视频证据资料,总还有摆和头酒大事化小的机会。
然而,几秒钟后他又一次绝望了。
叶纨:“警长先生,你说你今天拿到的凋令是调查非法移民的,你凭什么检查我的私人物品?你不会觉得手提包和化妆盒里藏得下大活人吧!且不说,这艘船是美国领土,你本来就没有执法权!”
拉格朗日一愣,蛮横道:“道理一会儿再讲吧。”
“那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我是驻美国的外交官,是驻美使馆的二等秘书,我今天是接受一个商界认识的朋友舒尔霍夫先生的邀请来观礼的。你敢再动一下我的东西,可就不仅仅是越境执法了,而是越境到美国境内、伤害在美国享有外交豁免权的使领人员。”
叶纨的语气,已经可以滴落冰锥,说着,她还拿出了几张产权证书的副本。
上面明明白白印着,这艘“卡萝拉冷美人号”,是登记于西雅图的、船主为美国公民舒尔霍夫的游艇。
同时,叶纨还在旁边帮他们把查到的国际条约也摆了一下,清清楚楚告诉他们,根据美加之间的边境管理补充条约,凡是登记在边境城市的美国游艇,可以不经审批到临近的加拿大边境城市水域航行和停留。
当然,具体哪些范围能去,哪些范围不能去,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条约是规定得很明确的。
但西雅图的船肯定是可以合法来温哥华及下属全部郊县、弗雷泽河中游各地的。
就像《看门狗》上,艾登皮尔斯开着快艇去密歇根湖口的圣玛丽苏转转也没问题。和平年代的话,底特律的船去多伦多晃晃,也不会跟《底特律变人》上那样被扫射。
“船主真的是舒尔霍夫总裁?不是中国人?”
“这个女人真的有外交豁免权?”
船上的加拿大人彻底傻眼了。
这已经没法一意孤行了,再搞下去,哪怕最后事情平了,整个温哥华皇家骑警和CBSA从上到下都要被撸掉。
那可是在美国公民注册的边城游船、也就是100%毫无法律瑕疵的美国领土上,侵犯在美国享有外交豁免权的驻美外国使节!
拉格朗日面如死灰,只能先止损。
首先,他不动声色地让下属把所有显眼的、已经控制起来的摄像机胶卷都弄掉、曝光破坏。
然后打着官腔申辩:“那我们至少要把那位疑似保镖的暴力分子带走。他没有外交豁免权,而且涉嫌枪杀,属于重刑事犯罪。这不是移民纠纷和不受欢迎的问题,刑事犯罪适用保护管辖。”
从这点来看,作为警方的人,拉格朗日警长对于刑事法律管辖权适用还是比较在行的,涉外怎么处理都知道。
只可惜,对于其他外交业务就不够熟练了,不然,也不至于因为这么一丁点不充分的证据,就贸然动手到这一步。
叶纨也研究过法律,所以并没有反抗,只是人道主义地说:“他是自发性自卫,现在已经听从雇主的明示命令投降了,没有危险,你们要带走可以,但必须确保他得到治疗,我们会派律师保护他的合法权益。”
她知道,拉格朗日无非是想审问一下这个保镖,让他出卖一下雇主,套出一点“我是被指使反抗的”之类的供词,减轻一下皇家骑警这次的错误——而他注定要失望了,因为他什么都不可能问得出来,真的没有人明示指使过。
事实上,就算雇主指使他反抗了,也没错啊,雇主也不会坐牢的。美国法律本来就规定,私闯美国民宅和其他私人领地,警告后不停手可以开枪还击的。
第442章 四等马润发飙记
噩梦比CBSA的拉格朗日警长预想的来得还要快。
当天晚上,连中了两枪的皇家骑警拉普拉斯警长、以及另一名受伤警员都还没有苏醒,美国那边居然就已经有新闻媒体被惊动了。
拉格朗日本来没有第一时间收看,他还在忙着讯问开枪的保镖约翰·康纳呢(该保镖的律师也到了,是保镖的雇主临时请来的)
“头儿,已经什么都问不出来了。”最新一批车轮战讯问的警员离开小黑屋,颓丧地向拉格朗日警长报告。
“目前到底是怎么个情况?”拉格朗日非常憔悴,所以没有精力亲自全程参与,只能听属下汇报。
警员回答道:“约翰·康纳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俄勒冈人,32岁,八年前从越南战场上退役回来的,原先是个四等马润。据说回乡后因为国内的反战浪潮,一直不受待见,求职受挫,只能去接受委培再训练,改行当保镖,这几年换了第三个雇主了,年收入从三到八万美元不等。”
拉格朗日警长听了这部分查到的人设资料,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
80年代初,美国的保镖市场确实比较便宜,3万美元年薪可以雇佣到能力很不错、又负责的保镖了。但是这种情况到90年代就逐渐消失了。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越战后期美国国内反战声浪很高,人民又鄙视海量的退伍越战军人,所以就业市场上供求关系变化很大。那么多越战老兵找不到工作,都要签订一种委培协议进行当保镖的再训练,保镖明显供大于求。
(委培协议就是一种公司负责培训你、帮你找工作,一旦培训完成,公司让你干啥就干啥,以派遣形式服务五到六年,派遣公司从劳务差价中赚回培训成本。跟后世企业委培大学生、帮交学费差不多性质。)
而90年代后,因为美国没有再陷入那么大的泥潭(后来的阿富汗和伊拉克又是新泥潭,但已经很后面了),美国打的仗基本上对人民生活影响不大,苏联又解体了,因此美国的退伍军人地位有所提高,保镖身价也就没那么贱了。
“这么说,这个马润此次受雇之前,有可能是刚刚结束了委培服务期?你说他这六七年里,薪水三到八万美元不等,怎么会涨幅那么大?应该是委培期的原因吧?”拉格朗日警长如是分析。
在美国,职业培训的委培模式,6年服务期是最常见的,后世很多大学生委培也是公司帮你掏学费、毕业至少为公司干6年。
那人从越战战场退役回来已经八年了,如果培训期算一年,中间被劳务派遣6年,最后一年自由择业、有幸找到一个花大钱请他的雇主,不用被中间商赚差价,确实是挺幸运的。
拉格朗日警长了解行情,知道凡是刚刚结束服务期的保镖,被高薪请走的话,忠诚度都会比一般的更高,很难指望他们出卖雇主。
“如您所料,正是如此,所以我们什么都问不出来,只能放弃了。”汇报警员证实了他的想法,还补充道。
“而且,那家伙的雇主应该是真的没有指使——那个四等马润已经直言不讳地供认了,有雇主身边的法律顾问人士,向他作岗前培训时,提到过相关国际法,强化了他关于‘船舶和航空器是一国自然领土的延伸’这些法律概念,还专门培训了与美国相关的边境管理条例、国际条约。他坚称自己是自发产生了保卫祖国领土尊严的念头,所以才开枪反击的。他还说,在越南的时候,美利坚的战舰开到哪里,哪里就是美利坚的领土,这种尊严不容侵犯——我请示了乌克维奇先生,他说那个四等马润的情况,属于典型的战后综合症、无法重新融入社会,被排斥,所以更加坚定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就是保卫祖国,遇到这种情况会有应激反应。”
警员提到的乌克维奇先生,是局里的测谎和精神鉴定专家。
拉格朗日全文听完,只觉得嘴里发苦,而后莫名地感慨了一句:“我怎么觉得,这个保镖的人设,那么像最近在拍的那部《第一滴血》里的兰博?也是越战爱国老兵,却被国内人唾弃,战后创伤综合症要靠保卫祖国来宣泄、并证明自己存在价值……该死!我们不会被《第一滴血》的制片方和发行方利用了吧?他们会不会是想炒热这样的新闻,来激起美国民众的舆论引导,反思越战无故士兵的心灵创伤?”
想着想着,他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凉气,越想越有可能。
邪恶的传媒资本家!为了制造一个大新闻,为自己的生意打免费广告,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
要知道,被CNN加福克斯新闻频道追踪报道几天,就相当于价值百万美元广告费的曝光率了。
那些做大生意的人,又想打广告,又不想掏广告费,最好的办法是什么?那就是制造一个大新闻。
新闻的本质,是一种不要钱的广告。
而好莱坞,是世界上为了出名最扭曲的存在,那里汇聚了全世界最挖空心思想红想搏出位的变态,这样一堆人化学反应出来的圈子,无论出现多丧心病狂的炒作狗,都是不奇怪的。
甚至于要是自杀能制造一个大新闻,能火一把上头条,都会有无数洛杉矶底层会毫不犹豫去自杀,那就是一座为了博眼球而疯狂到绝无下限的城市。
……
拉格朗日没有猜错,当晚的八点档,在美国,CNN和福克斯新闻频道,以及其他一些实时电视新闻媒体,已经开始报道这次事件了。
用词都还挺夸张的,不过幸好没有出现标题档——因为标题档都是文字媒体用得比较多,电视新闻靠主持人哔哔吸引观众,标题没多大作用。
而各大报社还没来得及反应呢,人家采稿编辑印刷拍板比较慢,因此第一夜的抢先报道风头,只能先让给电视台了。报社至少也要第二天一早的早报才能出风头。
CNN:“一名美军退役陆战队员,在西雅图执行保镖任务时,为保护美利坚领土的尊严,拒绝加拿大皇家骑警越境非法执法,于今天上午在弗雷泽河上的一艘美籍船只发生枪战。目前造成双方三伤,加拿大皇家骑警随后登上美国船只非法执法,带走了有关人员。”
福克斯:“据悉,当时的涉案现场,为电影《第一滴血》制片方Anabasis影业与拟发行方米拉麦克斯影业的宣发、代言签约仪式。
涉案船只为宣发商美籍高管的私人游艇,注册于西雅图,是运送商务代表去温哥华边境水域进行商务谈判的。
根据《美加边境管理条约实施细则》,上述情况毫无疑问可以认定为加拿大皇家骑警入侵了美国领土非法执法,美籍保镖是为了雇主的安全和隐私,对非法入侵美国私人领地、及侵犯美国司法主权的敌人进行合法反击。本台将持续跟踪报道事件最新进展。”
另外,还有一些第三方的小电视台,为了博取收视率胆子更大,在收到了更详细的神秘爆料后,彻底抖出更多细节:
“据悉,涉案保镖曾经在越南战场表现优异、作战勇敢,负伤授勋。但是回国后,因为战后创伤综合症,以及社会排挤问题,产生诸多心理障碍与不良反应。
我们不禁要问:反对越战,究竟是应该反对发动战争的政客、还是殃及只是想保卫祖国、执行命令的一线士兵?
如果我们的社会有更多宽容、少一点戾气,是否今天最初这应激反应的第一枪就不会打响?我们不禁要问,美利坚合众国究竟怎么了?吃亏的总是爱国者,我们不该陷入沉思么?这一定是体质问题!”
因为不是黄金档最有名的节目播出这个问题,所以所有几个电视台渠道加起来,也就上千万美国人看到了。
不过,这也够了,毕竟才第一夜呢,一千万已经不是小数。
美国人都是大爷心态惯了的,美国欺负别人从来不叫新闻,要是美国被外国欺负了,那才是大新闻,肯定要轰动的。
也幸亏82年没有互联网,所以喷子们暂时没法凝聚,否则恐怕一夜之间都能拉到一个几百万楼的骂加拿大白眼狼的赞贴。
第二天一早,第一批早报报社终于闻风动手了。
标题档们的战斗力瞬间显露无遗:《加拿大皇家骑警入侵华生顿州,退役陆战队员保卫国土惨遭治外法权俘虏》
头条红字,唯恐普通市民看不清楚,无法促进报纸销量。
连身在西雅图的顾骜,看了这份报道,都满意得不能再满意。
哈维·韦恩斯坦这家伙,论炒作搞个大新闻的本事,真是逆了天了。
这次的后续具体操作,顾骜为了避嫌,并没有亲自插手,他这两天,都在西雅图跟UTC的总裁/董事长谈笑风生联络感情、日日饮宴呢,有绝对的不在场和不遥控证据。
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开始给哈维透了点风,说是要宣传电影和游戏,后续让哈维自己发挥自己操作的,顾骜什么都没干。
不过,若非这家伙在炒作方面天纵奇才,历史上,他又如何把关系户的《莎翁情史》硬生生杀出一个血案、挤掉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斩获当年奥斯卡呢?
能够Lobby出奥斯卡史上最大惨案的人,煽风点火兴风作浪的本事,那肯定是杠杠的呀。
第443章 谁当局长您说了算
还没熬到第二天晚上,拉格朗日警长的办公室里,电话就被打爆了。
先是温哥华市长,而后是来自首都渥太华的皇家骑警高层领导,最后则是加国的外交有关部门(CBSA是缉查偷渡客的边境警力,所以也接受加国外交有关部门的双重领导,这一点跟刑事和治安警力不一样。)
意思只有一个:立刻放人,平息事端。
温哥华市长:“混蛋!你们行动前怎么做情报工作的!连这艘船是注册在西雅图的、而且是美国公民名下的都没打听清楚,就仓促出动了!”
皇家骑警总监:“什么?外交部的人直接下令让你执行的秘密任务?核查驱逐不受欢迎的人?那你们有遇到不受欢迎的人么?据我所知,你们口中的不受欢迎的人非常安分,这几天都在西雅图宴请UTC的奥克维尔董事长、跟对方谈笑风生呢!你们这些蠢货都干了些什么事儿!”
加外部某些不知名人物:“这事情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吧,拉格朗日,我给你透个底,这事儿到你为止,不要再往上牵扯了。你就说是自己立功心切,证据不足就贸然行动了。你的待遇会有人想办法帮你保留的。刚才,黑格国务卿已经亲自就此事在美国国务院召开了记者会,并且谴责我们了。立刻,马上,收拾干净!”
于是乎,前四等马润、爱国保镖约翰·康纳先生,在加拿大还没被扣满36个小时,就被无条件释放了。
包括他的枪击问题,虽然不会被抹平,但也不得不交给美国法院管辖——美国国务卿亲自在谴责中提了这事儿,定性是侵害美国司法独立。
因为,这是一起在美国领土上发生的枪击,怎么能交给加拿大法院和刑侦系统来管呢?这不等于美国丧权辱国、承认治外法权了吗?还是说承认那些美国领土不是美国领土?
那可是只有螨清才能承认的呀,号称有领导自由世界国际义务的大美利坚,怎么能容忍这种奇耻大辱?
一个马润事小,美国的司法独立事大,上升到这个高度,没人敢轻易松口的。
何况黑格国务卿本来就不是什么亲英亲加、对小弟礼貌的外交官——人家就是指挥越战升上来的四星上将,军方背景。
后来因为国内反战,再在部队里干不太受国民尊敬,黑格才托了基辛格的人情,通过先给基辛格这个“总统助理”当“助理”,最后爬到外交高层的。
但不管怎么样,他肯定要维护自己曾经履历的尊严,强调美利坚的军人在越战中没有错,他们是爱国和执行命令的,必须护犊子。
否则有人会说黑格忘本的。
事实上,黑格做得更加到位。
他甚至在约翰·康纳被释放后,亲自飞去了西雅图,迎接约翰·康纳入境。
这当然是一种作秀,是政治人物为了自己的公众形象演戏。可以为他大大地博取好名声,显得“上将出身的国务卿不忘本,不放弃任何一个曾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