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80当大佬-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仇清也不忙,就慢慢给顾骜解说:“厉市长是年初上面开会定下来的调整,北方来的。去年,市里的一些工作报告上去了,中央看了之后,对于钱塘这边整顿环境、发展旅游和会展产业很是支持。胡总还亲自来视察过了,当时你不在钱塘。
但是后来上面调研,觉得这儿利益关系盘根错节,西湖边那些乱占地的违建,什么高级别的单位都有,历史复杂。后来,听说这个厉市长就是在胡总面前,亲自立了军令状的,来钱塘就是揭盖子,拔钉子的。
4月10号,中央不是还出台了《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么,市长就是这时候空降过来的。
现在你去西湖边看看,湖滨路都修出来了,往西湖里排污的工厂全部拆了,好多来头很大的疗养院,只要是占用公地、用地手续不合法的,也都清退了。有些改招待所。房子太老、位置妨碍交通的就都拆了,改路改公园。”
顾骜听了,倒是颇为欣慰。
后世的他,早已习惯西湖边一圈都是公园的格局,还是完成还湖于民比较好。
有这么不怕得罪人,就是准备空降过来杀伐几年再调走的市长,顾骜在本地多投资一些,倒是有了更多可能性。
顾骜忍不住恭喜仇清:“那你是赚到了,有个市长想法跟你一样,你可以大展拳脚了。对了,我去年和你提的那些建议,后来你实施得怎么样。”
仇清愣了一下:“你是说,凭护照免公园门票、但是在公园里开只许用外汇券的特产商店、靠店面承包费回本的那个方案吧?”
顾骜点头:“就是这个。”
仇清苦笑了一下:“我是顶着压力,让老市长和仇市长都支持我搞试点。钱其实真的是多赚了,创汇也比原先高好多。但是骂声也不少啊,不少人匿名往上写信,说我这是卖国,给洋人高出中国人的待遇。凭啥洋人可以靠鼓励消费回本,而中国人只能买门票。那些人还言之凿凿,说中国人也有购买力,也有外汇券,也会在景区特产商店消费,所以就是不公平——要不是创汇数字摆在那儿,市长都不保我了。”
对于这个结果,顾骜倒不是很意外:“那你自己是怎么觉得的呢?”
“什么怎么觉得?我自己当然是咬牙撑下去,先把外汇赚来了。”仇清不解。
顾骜摇摇头:“不不不,我是问你,你自己觉得那些匿名信里说‘中国人也会用外汇券消费、所以不该收门票’的言论,你是怎么看的?怎么反驳的?”
仇清想都没想:“这当然是明知道他们瞎说了,中国人不是都不花钱,但旅游的时候花得起大钱买贵重品的,太少了。门票一取缔,我怕人流量太大,影响外宾花钱。”
“结论对了,推导过程有问题,授人以柄呐。”顾骜点评了一句,“这样吧,我教你一招,怎么反驳刚才那种言论。而且,你也可以稍微调整一下后续政策的具体描述。”
“老弟尽管说,你的计策肯定是好的。”
第419章 够硬就不怕搞事情
顾骜当然是略懂“行为经济学”的——至少比如今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了解,摆摆龙门阵没问题。
倒不是他前世靠坐地铁听“得到”就能学得多好,纯粹只是因为直到80年代末,“行为经济学”都不是什么主流的显学。
这个流派很是沉寂了几十年,直到华尔街被门口的野蛮人草得欲仙欲死,民怨沸腾,这门学科才重新主流起来。
对于仇清遇到的问题,顾骜当然可以直接报答案,但为了确保对方能听懂,他只能先铺垫一些例子。
顾骜先定了个基调:“你制定文件时,主观上觉得‘中国人抠,外国人大方肯消费,所以给外国人免票综合来说赚得更多’,这个思路就很粗暴,也伤人,难怪会被别人攻击。要想应对,你首先要解决的不是制度设计,而是真心改变你自己的认知,然后才能谈制度。”
仇清的表情微微闪过一丝“对教条主义的不屑”,似乎误会了:“老弟,咱务虚的能不能以后再聊?我们是办实事儿的人。”
顾骜一抬手:“不,我说的一点都不务虚。因为‘中国人比外国人抠’这个立论就是站不住脚的,你听我说完。”
仇清只好收起不服:“那我恭聆高见了。”
顾骜:“我问你个问题,如果现在有两个苹果,好吃的苹果一块钱一个,难吃的苹果五角钱一个,你会吃哪个?”
仇清嘴角一抽:“……都不吃,苹果最贵一角钱一个。”
顾骜无语:“你要理解我说的重点——好吧,就好吃的一角钱,难吃的五分钱,你吃哪个?”
“五分钱的。”仇清想都没想。
顾骜:“那如果现在有一种跟苹果差不多好吃的水果,比如芒果,假设中国不能自产,必须靠外汇进口,原产地采购价好吃的5美分一只,难吃的2美分一只。你不许不吃,必须要掏钱买一只吃,你吃哪个?”
“2美分的。”仇清还是很干脆。
顾骜继续诱导:“那如果这种芒果非常难以保存,必须用飞机空运,并且是冷藏空运,运费极为昂贵,每只运费20美分。到了中国市场上零售,好吃的卖25美分,难吃的卖22美分,你吃哪个?”
仇清想想都心疼:“能别无聊了么?谁那么奢靡腐朽,非得吃原价2美分运费20美分的东西!能不吃么?”
顾骜:“必须选一个吃!”
仇清只好勉为其难想了想:“那就吃25美分的吧,味道好的那种。”
“你不是一直很艰苦朴素的么?怎么这次奢侈了一把?”顾骜笑看对方入坑。
仇清忿忿不平:“那不是你逼着我非得选一个么!20美分都掏了,最后吃个难吃的,前面20美分不白花了!既然非花不可,不如一步到位痛快一把!”
顾骜:“那不就行了——外国人来,花钱显得更痛快,其实就是这个原因,因为他们来中国一趟不容易,机票已经花了多少钱了,还有时间精力。他们舍得在中国受委屈、让自己之前的沉没成本白花么?不肯的。
因为花钱的综合目的就是为了过得爽,一旦前面的前置成本已经沉没太多,后面的比例就不敏感了。2分和5分看起来差了很多,22分和25分就没感觉了。
所以,你管旅游局,常年来看到国内游客不花钱,那只是因为你看到的绝大多数要么是本地市民,要么是周边临市短途游、只花了几毛钱一张火车票的沉没成本,所以他们抠的阈值比较低。
如果你专挑那些隔了好几个省、走了上千公里来钱塘旅游的,你看他们出手是否豪爽好了!可能程度不如外国人,但绝对比短途游和市民豪爽得多。”
顾骜说的这番道理,其实很朴素,现象大家都是观察得到的,所以仇清稍微想了想,就确认此言不虚。
他只是一直有眼如盲,没有去深挖总结过背后的道理。
仇清沉吟道:“这个道理倒是挺对的……可是,小顾,照你这个说法,外国人是因为出国不容易,才豪爽。那我们中国人去外国,不也应该很豪爽么?我也出过国,都是每天吃泡面啊,外国的饭菜,谁舍得吃啊。”
顾骜立刻指出对方类比中的错误:“那是因为你的机票是国家报销的!所以你不心疼!你至少也要纯自费出国,才能跟我说的例子对比。所以其实吧,我一直觉得,国家允许你公费出国,你也得好好玩,才对得起国家为你买单的机票。机票都花了,结果去外国吃一个星期泡面,这不暴殄机票么!”
仇清一阵无语:你丫的关键是没钱啊!
顾骜一眼看穿:“你想说没钱?以后再有机会出国考察,跟兄弟说。放心,算借的,以后有钱了肯定让你还。未来几年,通货膨胀成啥样都不知道呢,要敢问朋友借钱。我也不是腐蚀你,这是舍不得国家出的机票白白浪费。”
说笑就此打住,经过这番剖析,仇清已经彻底信了顾骜,后面关键是操作:“老弟,那这事儿,我怎么跟上面解释、又怎么调整呢?”
“这还不简单?首先,有人攻击你给洋人特别优待,那咱就给一部分中国人也优待,比如江浙沪不免票,远的省份的游客,可以凭介绍信免一下。你关键要防的就是距离近的白嫖。
怕人家伪造介绍信,那就提高一下级别,比如参加过广交会或者别的国际会务的中国人,都免票。粤东人肯跑来,花费比沪江过来贵好多倍,肯定豪爽的。
至于跟上面解释,我帮人帮到底吧,让我秘书帮你查查这方面外国经济专家的文献,你引经据典一下,把我刚才说的那些罗列一下,到时候又有数据说服,还怕领导不挺你。”
这些东西顾骜只是知道,但肯定不会用专业术语描述。具体的措辞,还是要让秘书去查查这方面名家的文章的,无非是斯大的卡尼曼或者芝大的理查德泰勒咯,没什么新鲜的。
仇清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老弟,你真是帮我大忙了,唉,惭愧,你好不容易回一趟国,都没帮上你什么忙,倒是又先承你情了。”
顾骜很大气:“客气什么,只要本市旅游环境整顿得力,明年年初接待外宾会务的时候出点彩,什么都在了。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我跟你还是可以讲讲交情的,不光是谈生意收益。”
仇清很有自知之明:“那是,你去年底说的那些‘影城拍摄基地’,还有别的长远投资,我都想过,那都是真的有前途。你随便找哪个地方搞,都会有识货想出成绩的官员力挺,也不差我一个。肯找到老哥我,那是给我面子,送我成绩呢。”
仇清自然而然地转移了话题,顾骜也就顺着往下说:“那你觉得那事儿,现在时机有成熟一些么?至少十年之内,国内的电影制片厂,是出不起真金白眼大钱好好拍电影的。他们充其量肯花人力、找几万群演拍大场面,或者自制很多道具和临时搭建布景。但是让他们直接掏钱问资本家租搭好的景,各种批不下来哦。十年之内,真要是按我说的弄,只能指望港片来帮我们回本。”
仇清鼓励道:“我倒是觉得,现在时机还不错——4月份,整顿经济犯罪后,失业很多,人力贱得很。厉市长现在大拆大建,未必没有效法苏东坡当年疏浚筑堤以工代赈的意思。
而且,全国都在快干上马,虽说咱社会主义国家,明着说是没有通货膨胀的。不过咱自己人,也不藏着掖着了,我也就跟老弟你说,我是真心觉得要膨胀。
如果你想动手,前期港资注入一笔,买那些必须进口的东西,其余的市里肯定给批大笔无息、低息贷款。到时候就相当于通胀砸在银行手上,跟你的投资没关系了。至于地皮,只要不是要市区的地皮,郊区还不是随便你弄。
不过,自从你上次提过这事儿后,我也各方打听香江人一些电影产业的规矩、尤其是关于到内地取景合拍的。我打听到,目前香江电影公司最大的担心,是来过内地之后,对岸湾湾市场会封杀或者限制。如今同样一部电影,内地票房潜力还不到湾湾两成,也不知道几年之内才能让香江人重视内地市场。不然你的影城造好了没人捧场,也是尴尬。”
顾骜听了,有些意动:“那我这次回来,好好落实考察一下。你说的香江人的顾虑,我也知道,湾湾那边确实有这种封杀限制。但也不是完全没办法解决,邵爵士手下有的是想红的新人,这些人还什么都没有,应该会无所谓湾湾封杀几年的,先捞到红的机会要紧。真红了,在湾湾潜力显山露水了,再回去蛰伏几年也就罢了。”
仇清并不是很懂,听顾骜这么说,她也就不担心了。
顾骜所言,也是有根据的,比如两年前,周闰发来沪江拍《沪江滩》时,其实他没顾虑过被湾湾封杀么?也顾虑过的,但因为此前他几乎等于是半龙套,先火是最要紧的,火了才有资格被封杀。因此《沪江滩》的机会他一定要抓住。
后来拍完爆火之后,周闰发就蛰伏了,两年都绕着顾骜走,故意不接触免得尴尬——就是为了防止顾骜再提携他,到时候拒绝么不识抬举,接受么,湾湾那边的封杀期就不知道何时才能解禁了。
但是,还没火的龙套有的是。
比如前几天,顾骜回国时路过香江,在邵爵士那儿赴宴,居然就偶遇了周闰发。
这次周闰发没回避,还主动提起了最近有一部要来内地取景的片约《投奔怒海》,周闰发跟顾骜说:为了尽早在湾湾解禁,《投奔怒海》他已经推掉了,但他绝不是对内地有看法或者忘恩负义,他介绍了一个还在跑龙套、但演技长相绝对还可以的小弟来演。
那个小弟就叫刘得华。
当时,阿发就当着顾骜的面教训阿华:“你现在什么都没有,最重要的就是先红,别管什么湾湾封不封杀你,你红起来才有资格被封杀。”
阿华当时很谦卑地感谢了阿发的提携。
这段轶闻,就给了顾骜启发:只要是还没红透的香江剧组,都是肯来内地的,只要条件足够好的优惠。而他知道那么多潜力股,还用怕湾湾那边搞事情吗?
第420章 俺顾骜又回来了
顾骜跟仇清聊了很久,把新市长上任和打击经济犯罪、清退关系户占地等钱塘新气象新局面,基本摸清了。
他脑内那个原本遥遥无期、只有朦胧概念的“新横店计划”,也终于清晰起来,到了可以落地的程度。
“横店1984”计划,在顾骜脑内彻底成型。
后面只剩下选址和政策这些执行细节,需要跟仇清敲定。
顾骜也帮过对方不少忙了,当然不会客气:“老仇,我已经有计划了,不过,有些事情需要你办,甚至你可能都无权决定,要向上面申请帮忙。是关于我说的那个影城计划的选址和用地。”
仇清跟他费了那么多口舌,就是等着这句话呢,连忙踊跃:“这还用说么,你想征地绝对给你征到。”
1982年可没有钉子户一说,这一点太完美了。地皮都是国家的,没那么多弯弯绕。
或许有些看官会提“农村承包权”的问题。
但其实真了解过历史的话,就会知道所谓的农村承包权,并不是78年底徽省小岗村那边一揭盖子、全国所有省的农村都一夜承包的。
那么大的国家,总要有个过程,要结合每个地方当地的情况,才能真正的惠民。
不能一种制度在一个地方效果好,就一刀切推广。因此,历史上分田的事儿,在全国持续了七八年之久,到87年才最后一批集体所有土地承包到户。至于那些国营农场,更是到后面也一直没有分。
(说句题外话,这一点上,伟人是真的伟大,不是我吹。伟人当年觉得小岗好,可以观望观望,但是并没有立刻要求全国推广学习。因为他是实用主义的,知道全国情况有很大不同,或许徽省农村就是比较利己,一定要谈利益分配明确才能激发劳动积极性,但不代表其他地方也这样。这里没有任何地域攻击的意思啊。
同理,伟人也知道上一个时代,‘农业学大寨’的典型‘大寨’本身也没有错。那儿的人是真的讲奉献,肯团结,确实搞建设有成绩,说不定是晋省农民比徽省农民觉悟高呢。如果强行让大寨立刻学小岗,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好疗效。
所以,那些典型本身都没有错,可能出现偏差的,是看到一个典型,就觉得全中国都适用,那就……中国太大了,每个地方民风不同。让地方结合情况对症下药,觉悟高淳朴的地方继续多讲几年奉献,觉悟比较灵活的地方先走一步改讲绩效,这才是最稳的过渡。)
具体到钱塘周边,虽然钱塘也算是土地改得比较早的,但82年已经分下去的,普遍也就是平原水田、那些产粮食的土地。
因为承包制最大的特点,就是农民只管交够国家和集体的,剩下的要自给自足,国家不管你了,也很少给承包农票证。你首先得确保口粮是自己种出来的,能不借助商品经济就自给自足温饱部分。
所以,那些灌溉不易的丘陵、无法种粮食只能种茶叶、竹林的土地,到82年基本上都还没有包出去。更多是姐姐顾敏插队知青时待过的那种国营茶场模式,国家一批,外资到位,立刻就能整个打包出去,连农场里的宿舍都是国家的,跟住户没关系,只要另外择地安置,没人能说什么。(当然不是卖给洋人,是35~50年租用权,80年代土地租期法律还不明朗,35到50年都有。90年代后政策统一了,商业经营土地基本上都是40年。)
……
仇清大致跟顾骜说了一下土地政策,表示这方面绝无问题。
顾骜给他续了茶水,继续耐心地解释:“你说的也很重要,这个人情我领了。不过,我关心的不仅仅是征地,还有选址。这点可能有点出乎你意料——我希望的影城项目,规划在离市远一点的地方。我的规划,远期是要打造一个中国的好莱坞的,近期目标,5年之内,那至少也要超越湾湾人的中影影城。所以,我必须考虑未来周边的整体成本较低,一定要弄得稍微远一点。我就直说了吧,甚至都不在钱塘市范围内。”
顾骜的这个提议,让仇清大为惊讶:“那你这不是把政绩送给邻居了么?说好了你是回来实业报效家乡的呀。”
这一点是仇清万万没想到的。
顾骜的规划想得也太远了吧。
在仇清看来,眼下即使是钱塘,也有大把的空地,大不了把上等良田都征了,让港商集中过来拍电影,来钱肯定比种田高上百倍啊。
“老弟,你是不是误会了什么?本市闲置可以开发的土地随你挑选……”
顾骜摆摆手:“不,仇局,你对未来的发展速度一无所知。如果我在钱塘市区周边弄,不用十年几年,就会被一大片市区包围的,成为城市毒瘤,而且格局也不够大。你知道洛杉矶的好莱坞要占多大地么?你就是拿几个镇来整体腾空了规划,都不够用。”
仇清强行压下自己的质疑,耐心的问:“那你准备放哪儿?如果出了市,厉市长也说了不算,不过我在省里还有点老领导老朋友,大不了我给你牵线搭桥。”
仇清的领导也算是两线开花了,作为旅游局长,既要接受市政府的“块块”领导,同时也有省里“条条”的分管“婆婆”。
他两边都有人脉。
“我希望放一部分到江对岸的萧县,以及与临市会稽相邻的一部分地块,未来大约会涉及到会稽的山阴、诸县。”(诸县是书里设定的一个特定县名,不是“诸多县/各个县”的意思。)
仇清听了,在脑子里回忆了一下地图,勾勒出钱塘、会稽两市所涉三县的区位,大致了解了。
然后就是一阵理解不能:“那地方很偏了啊,已经是会稽山里了吧,怎么会选中那些地方。”
顾骜伸出三个手指头:“第一,我觉得钱塘市区,江北缺乏大片廉价的平整地块,目前的剑桥机场,未来十几年就会被市区包围,也没有更多平地扩展为国际级大机场,这样交通就很不方便。
我认为未来钱塘的空港交通枢纽,肯定得放到江对岸——自从十几年前,萧县填江围垦,钱塘江边的平整滩地前后造了十几平方公里。目前这些地只能拿来种田,而未来要是经济发展了,都是要城市化的。
因为这些是沙洲围垦地,地址太疏松,起不了高楼也挖不了地铁,用来作为低层工业区和造大机场就再好不过了。所以我把影城项目设到江对岸,图的就是交通区位便利,将来来钱塘拍电影的外国人和港澳同胞,下了飞机不用过江,30公里以内,半小时车程就能到。”
这一点考量,顾骜明显是对标过后世的“真·横店”。
真·横店位于婺州东阳,而且直到21世纪,婺州都只有航线极少的军民两用机场,以至于全国大多数城市去横店拍电影的人,无论你多大的腕儿,即使是2019年都只能先做飞机到钱塘的萧县机场、然后160公里开车进山。
如果顾骜是94年建影城,那因为届时钱塘乃至会稽都开发得差不多了,确实只能去经济更不发达、更愿意赌前程的山里。
可他现在计划是一期84年建成,就没必要拘泥跑那么远山里了,真去那么偏远的地方,港商肯定不肯来吃苦的。只要综合分析,那边横店能有的、能配合的,稍微近一些的会稽山区也能提供,那就在这儿就近搞好了。
再说,弄在会稽山,怎么也比弄在婺州那些历史上没有留名的群山里,更有历史底蕴品牌可打——
会稽山上的名胜和可以打的历史牌,可是比钱塘市区都多。从远古的大禹陵,到春秋的越王陵,再到始皇帝的“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以及王羲之的兰亭、到最后姐姐顾敏插队种茶的宋六陵。
顾骜要是把那些茶场顺便征回来,一边办影城,另一边趁着十年浩劫过去还不久、把被破掉的古迹仿古复原一下,也算是一件功德了。将来旅游拉动和品牌宣传也有好处。
做生意嘛,就是要会借势和利用历史底蕴,让别人潜移默化帮你宣传。
仇清花了好久,才理解了顾骜对投资环境的要求,只能服从。
他推心置腹地说:“行,老弟,我帮你帮到底,跟省里面托人问问先。不过,你最好先拿出一个具体的项目来——据我所知,哪怕是湾湾那边的中影影城,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先有几部古装大戏造景的需求,然后搭建。建的时候比临时性的质量建更好一点,发现还有反复利用价值,才慢慢发展起来的。你现在当务之急,是得找两部电影的名头挂羊头卖狗肉才好。”
顾骜:“只要可行,这个你不用担心,名头我早就想好了——首先,我也就跟你说说,其实目前文化部牵头的《末代皇帝》,投资2500万美元,外资部分,其实跟我有关系,我说追加钱就追加钱。
《末代皇帝》拍了小半年了,估计明年才能关机、然后后期剪辑处理,明年年底上映吧,然后送84年初的好莱坞参赛评奖。
我准备把贝托鲁奇导演的大旗拿出来晃一晃,他的剧本,是我老婆写的,所以我很清楚里面的戏码。我让我老婆在改剧本的时候,加几幕分镜头,就能逼着他们无法实景拍摄,必须造景。到时候,洋人只要肯出钱,还不是想在哪儿造景就在哪儿造景。这是文化部牵头的项目,地方上旅游部门敢不配合吗?”
中央这个级别,可是不存在“旅游部”的,地方上的旅游部门,到了最上面,顶头上司就是文化部。
第421章 你是史上最慷慨的电影投资人
送走仇清之后,顾骜就开始两手布局。
首先,仇清回去,自会找省里分管的领导汇报、阐述有外商投资开发文化旅游产业的意向,到时候等部里正式有动向了,好立刻抢在手里。
同时,顾骜自己,则开始联络摩纳哥那边,并且约正在京城拍片的贝托鲁奇来坐坐,聊一下加戏的事儿。
仇清也不纯粹是为了还顾骜人情,这种事情,他自己也是有大政绩的,属于合则两利,因此动机方面不成问题。后续官场斡旋的环节,或许不太和谐,既然不用顾骜出面,也就不再赘述了。
单说顾骜在商界的操作。
第二天,他先给卡洛琳公主打了个国际长途,算是赔罪加套近乎。
或许有人会觉得,他这样有事儿才打电话、平时却不提前维护好交情,有临时抱佛脚的嫌疑。
但顾骜也是没办法——如今才刚刚八月初,距离马岛海战的“山寨飞鱼纳税手续不完误卖到阿根廷事件”闹起来,其实也才过了两个多月而已。
摩纳哥人当时被英国人盯着、被法国人迁怒,正在紧张的要死的气头上。深谙外交准则的顾骜,知道那时候绝对不能太勤快地解释,不如彻底放一放。
因为顾骜知道,英国人没办法真怎么样,只是吓吓人的。顾骜解释得太早,摩纳哥人惊魂未定,也不知道下场究竟如何,就很容易对他有过激反应。
不如等英国人的纸老虎本质被摩纳哥看清后,发现“原来英国佬只会打打嘴炮,没能耐真的追究”,那她们对顾骜的不爽也会降低一个等级。
如今两个月过去了,“慢真相”浮出水面,正是一个修复关系的良机。顾骜投资上给对方分润一些利益,雨露均沾,有什么过不去的。
另外,顾骜之所以选择打给卡洛琳公主,而非凯莉王妃,那也是有讲究的,凯莉王妃面子更大,但要统管的全局也更广,平时做事儿要照顾到方方面面。
而她的大女儿卡洛琳公主受限于年纪,就不太会在乎原先朱塞佩那些人吃的亏,她只希望摩纳哥的电影投资产业能够发展得好,对于那些“队友受害自己获益”的事情不会太敏感。
至于公主和王子的联系方式,那当然是顾骜当初从摩纳哥撤退之前,借着谈堵船和填海造地开发地产的生意的契机,顺手要来的了。
“卡洛琳姐姐,冒昧打扰你了,好久没联系,不怪我吧。”顾骜电话一接通,先用生疏的法语涎皮赖脸套近乎。
这不能怪他无耻,因为只是战术性的无耻。
“少给我套交情,喊公主!谁让你喊姐的!”卡洛琳的声音很冷很公事公办。
“耶,我跟蒂芙妮那样……不该喊你姐么?”
“别以为我没看清你的本质,你这个为了赚钱和往上爬、玩弄我妹妹的人渣!亏她下个月还想去纽约读书呢。”
顾骜一股忿忿不平装可怜的语气:“你是说阿根廷那边的事儿?那次真是意外,我怎么可能预测到历史呢?这得多少巧合凑在一起,才会变成那样。你也不想想,其实我也是被国家利用了啊——应该说是国家突然发现我有利用价值,就临时起意征用了我的渠道,我现在连官都丢了!
你知不知道,我本来都是中国近年来最年轻的副厅干部了,读完基辛格的博士都才22岁。我要是走仕途,将来能爬到多高?这是钱能换得来的吗?就算我想继续做生意,我不会换个近亲属白手套代持、我躲在幕后吗?犯得着放弃自己的仕途?
所以说,我就是被人害了,跟秦国纲一样,被拿来平息英国人的不甘心和怀疑,让他们相信我们这边确实是临时起意、违规操作的。我也是受害者啊!我很冤的!”
后面省略一车哭天抢地诉冤枉的话。
然后,靠着顾骜从外交学院学来的巧舌如簧,真把大姨子卡洛琳公主给说服了。
关键是顾骜的证据比较扎实,那么有前途的官员,突然决定不能做官了,这是为了什么呢?显然也是被人利用了嘛。
“原来你也是受害者,那就先原谅你,观察观察。你在美国的日子,不许对蒂芙妮不好!懂了吗?”卡洛琳语气稍缓,“说吧,这次是有什么事儿?”
“好事儿!虽然我也是受害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