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首席御医(九天)-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说了,曾毅何尝又怕过这些有背景的公子哥,古浪要是还敢挑衅,那昨日孙翊、常俊龙、孙友胜的下场,就是明日古浪的结局。
两人在会场角落里坐了一会,顾迪起身道:“走,到你们丰庆县的展台看看去!”
曾毅也不客气,起身在前面带路,他知道顾迪这就是说辞罢了,不到展台转转,难道就专程来这里告诉曾毅那个古浪是什么来历吗?
到了展台前,除了包起帆几个工作人员外,没有一个客人,包起帆见过顾迪很多次,但始终不知道这位就是顾大省长的公子,只是隐约能猜到点。
所以看到顾迪过来,包起帆精神大振,立刻从展台后面走出来,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道:“曾县长,顾总!”
曾毅说道:“包主任,你把县里这次带来的几个项目,向顾总做个简单的介绍。”
包起帆就流利就道:“顾总您好,很荣幸为您做这个介绍。首先,我们这次展示的项目共有六个,其中两个为医药项目,一个为……截至目前,除了两个医药项目外,其余项目都已经成功和投资客商达成了一些初步意向……”
顾迪听到这里,就哈哈一笑,道:“成绩不错嘛!”
包起帆就道:“顾总过奖了,主要是曾县长的决策正确,我们这次带来的几个项目,都是潜力大、收益好、且可行度非常高的好项目。”
顾迪就反问道:“好像还有两个医药项目无人问津嘛!”
包起帆就尴尬地笑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他侧头看了一眼,只见曾毅也没有生气,而是站在一旁,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
“这个……相信迟早会有识货的投资商!”包起帆笑着答道,意思是现在无人问津,只是没有人识货罢了,但项目肯定还是好项目。
顾迪随手拿起展台上放着的项目介绍材料,翻了两页,回头问着曾毅,道:“你们的这两个医药项目,就是那位马老神医的独家秘方吗?”
曾毅笑着点了点头,不过又道:“秘方倒不是什么秘方,是马老多年行医总结出来的验方。我们按照马老提供的病案记录,追访了一部分还可以找到的患者,结果显示这两个方子的有效率非常高,痊愈率也相当高,要远远高于市场上的同类药物,因此我们经马老的授权委托,对这两个方子进行市场开发。”
顾迪对此也有耳闻,他知道曾毅已经把这两个药物交给南云医学院进行药理药性方面的分析,并且还申请做临床试验,这可是非常标准的药物上市流程,可以避免药物上市后的很多麻烦。而国内很多的中药,都不按照这个流程走,药品说明书模棱两可,这方面曾毅做得比较好。毕竟上市药品和大夫现场开药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绝大多数的中成药是没有购买限制的,患者可以轻易买到服用,如果不做严谨的临床,不让患者明白这个药品是否适用、有何禁忌,那就是对患者的不负责。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曾毅并不着急寻找投资商,等临床的结果过了,那时候投资商会主动上门,丰庆县可以待价而沽,找一个很好的买家来做这两个药。
马恩和总结的验方有很多,曾毅也是在千挑万选之后,最后选择了两个方便操作、且在中西医方面不容易给患者造成严重理解误差的配方,如果这两个药做成功了,今后曾毅还会推出类似的项目,尝试走一走中药现代化的路子。
“这个材料我带走一份!”顾迪把那份材料往桌上一放,道,“回头我仔细看看。”
“好,我给顾总拿份新的!”包起帆立刻应了,然后跑到展台后面,从地上拿起一个印刷精心的袋子,里面放的正是项目的介绍材料,以及一些小礼品。这是事先早就准备好的,如果有投资客商有兴趣,丰庆县就附赠一份,里面还有丰庆县主管招商各级领导的联系方式。
顾迪把袋子一接,也不多逗留,对曾毅道:“我就先走了。”
曾毅道:“我送送你!”说着,就和顾迪一起往外走。
顾迪一边走,一边还道:“马老神医的这两个药,我有点兴趣,等临床报告出来,记得告诉我一声。”
曾毅点了点头,道:“没问题!”他之所以没向顾迪推荐这个项目,倒不是因为药不好,而是现在中药性质的特效药市场,已经被一些卖“祖传秘方”的厂商给搞臭了,这些人整天在电视报纸上用各种花样吹嘘疗效,患者见多了,自然就对这类药物排斥了,要是好药,但开拓市场很难。
送走顾迪,等曾毅再返回会场,就看到丰庆县的展台前多了位中年男子,正在跟包起帆在那里攀谈。
“丰庆县现在有多少人……生活水平如何……”
等走得近一些,曾毅就听到那位中年男子的话,心里觉得有些奇怪,这个中年人怎么会问这些问题,而且还用了“现在”这两个字,说明这人以前肯定在丰庆县待过,至少是熟悉以前的丰庆县。
曾毅就仔细打量了一下那人,大概接近五十岁的样子,皮肤黝黑,双臂健壮有力,手指粗糙,一看就是常干力气活;可奇怪的事,这人身上却有一种很有修养的气质,讲话非常客气,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人的两鬓是雪白的。
“……我记得在人民礼堂的旁边有一家饭馆,是个老店,那里做的豆腐菜非常好吃……”中年男子看着包起帆,问道,“不知道那家店还在不在?”
第六三三章老游子
“这个还真不清楚……人民礼堂在十多年前就拆掉重建了,周围那一片都改成商业广场了,好像没有你说的那家饭馆。”
包起帆耐着性子答到,他已经和这个中年男子谈好几分钟了,对方虽然是站在展台前,但只字不问丰庆县的招商项目和政策,再加上对方衣着打扮非常朴素,手腕上连块表都没有,包起帆就有些心不在蔫,他觉得这人不像个投资商,倒像是无意走入展会的闲散人等,来所以只想把对方赶紧应付走。
“哦……”中年人脸上露出微微的失望,叹了声气,道,“那倒是太可惜了。”
曾毅此时走上前,笑着说道:“这位先生你好,你刚才说的那家豆腐菜,老板可是姓段?”
中年人一听,眼神顿时一亮,急急说道:“对,就是姓段,我记得饭馆的名字就叫做段老六豆腐菜。”
曾毅就笑了起来,他还真知道这家饭馆,因为马恩和特别喜欢吃豆腐菜,这是丰庆县的特有风味,曾毅跟着马恩和去吃过两次,印象很深,于是说道:“你说的这家饭馆还在,只是换了个地方,老板也姓段,不过已经不是段老六了。老段退休了,如今他的孩子还继续经营这家饭馆,生意很红火,有不少人还特地从外地过来吃呢。”
“真是没有想到啊!”中年人呵呵笑了两声,道,“不过也对,当年我离开家的时候,段老六都四十多岁了,三十年过去了,段老六也成为老段了。”
“看来你是地道的丰庆人啊!”曾毅笑着朝对方伸出手。
中年人握住曾毅的手,感慨道:“一晃三十年就过去了,我对丰庆县的记忆,就剩下这家豆腐菜饭馆了。当年家里穷,就是豆腐菜这种风味小吃,也不是常常能吃到,有一年生病到县里看病,父亲咬牙带我下了次馆子,吃的就是豆腐菜,那味道我至今都记得,可惜父亲他……”
说到这里,中年人神色突然有些变化,脸上的肌肉跳了跳,随即眼睛有些潮红,他停止了讲话,站在那里平缓着情绪。他也是很多年之后才知道,父亲当时为了给他治病,已经是倾尽所有了,就在吃那顿豆腐菜之前,父亲还去卖了血,那时候实在是太穷了。
曾毅没有去打搅他,他知道,这顿豆腐菜一定是有些故事的,再者,在外三十年的游子,一旦打开了记忆里关于故乡的印象,这种思想情绪也是难以抑制的。
良久,中年人才好受一些,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道:“不好意思,我方才想起了我的父亲,他是个好人,为了家人受了很多的苦,他生前最爱吃的就是豆腐菜了。”
“你不用说抱歉的话!”曾毅看着对方,“这种感觉我很清楚。”
中年人看曾毅这么年轻,并没有把这句话没有当回事,认为这不过是句应景的话罢了,殊不知,曾毅也是十多岁就离家四处漂泊,中年人好歹还有个父亲,可曾毅都没有见过自己双亲的面。
“自我介绍一下!”中年人从兜里掏出名片夹,打开了抽出一支,递到曾毅面前,道:“鄙人姓王,祖籍是丰庆县,不过很小就离开故乡了。”
曾毅接过名片,只见名片上写着对方的名字,叫做王曦,是港岛人士,在某特种钢材器械厂担任总工程师,曾毅也就明白为什么对方的手指会如此粗糙了,这是职业决定的,他道:“原来是王工!欢迎你以后常回故乡走走,感受一番故乡的巨大变化,顺便也品尝一下家乡的特色豆腐菜。”
“会的,一定会的!”中年人对曾毅印象不错,道,“等我回故乡的时候,一定要邀请你共同品尝豆腐菜。”
曾毅就拿出自己的名片,笑道:“随时欢迎啊。”
王曦拿起名片一看,脸上露出吃惊的表情,道:“原来是家乡的父母官啊,失敬失敬!”说着,王曦重新打量了一下曾毅,这么年轻的县长,他还是头一次看到。
“王工言重了,能够为丰庆县的老百姓做一点事情,是我的荣幸!”曾毅说到。
包起帆此时终于找到个机会,道:“曾县长虽然到丰庆县时间还不太久,但已经为丰庆县引入了好几个大型项目,而且最近在搞医疗卫生工作的改革试点工作,受到了县里群众的一致好评。”
王曦就道:“曾县长年轻有为啊!”
包起帆看王曦的表情,就知道对方还是没有从心里重视起曾毅,不过也不意外,凡是第一次见到曾毅的人,都不会认为曾毅是个“年轻有为”的官员,而多半会想这是个靠着背景上来的世家子。包起帆就又补充了一句,“大名鼎鼎的将军茶,就是曾县长在南江工作时的扶贫成果,为此曾县长还在大山沟里蹲了很长时间。”
王曦一听,这才露出很惊讶的表情,将军茶的事情他太知道了,港岛因为历史的缘故,和英国有一层独特的关系,对于一杯将军茶治好英女王重症的事情,他又怎么会没有听说过呢,当下道:“真是没有想到,把将军茶推向国际的人此刻就站在我的眼前。”
曾毅笑着一摇手,道:“这不完全是我个人的成绩。”
包起帆就道:“当时为英女王治病的,正是曾县长本人,曾县长其实还是位医术高手呢!”
王曦就有些震惊了,道:“这么说,一杯将军茶治好病的故事,并不是道听途说的传闻?”
包起帆道:“这是真事,一点都没有夸张的成分。”包起帆可是见识过曾毅医术的,当时在马老家中,曾县长不诊脉、不问病情,抬头一观天象,就知道那位从房顶掉下的患者要便血,这简直是神术。
“不过是适逢其会罢了!”曾毅笑着讲了两句,并没有做多余的解释。
王曦反倒来了兴致,道:“我常听人说起这件事,当时这个新闻报出来的时候,将军茶在港岛可谓是一货难求,价比黄金。曾县长,将军茶真有那么大的疗效吗?”
“将军茶是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但不是包治百病,它能治好英女王的病,只是因为恰巧对症而已。”曾毅一抬手,道,“王工有兴趣的话,我们到里面坐下聊。”
王曦之前听了包起帆应付的话,本来都有些要走的意思了,现在一听曾毅的话,反倒来了兴趣,客气两句,就跟着曾毅就坐进展台里面的待客区,准备详细听听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这回去港岛,可是一条独家谈资,再者,能够亲身碰到治好英女王重病的人,也不是一般的机缘啊。
包起帆立刻去端了两杯热水来,只是心里有些郁闷,自己刚才竟然没有看出这个王曦还有这么一个来头,说不定人家就是来展会看项目的呢,看来还真不能以貌取人啊。
曾毅坐在那里,向王曦简单介绍了一下将军茶“以臭(xiu)治病”的道理,顺便也问了问王曦的工作,得知王曦工作的那家工厂,是专门生产船舶用的特种钢制螺纹、龙骨、卯榫的厂子。
对于这方面的情况,曾毅完全是个外行,所以也没有深问,只是在心里把这个情况记住,打算回头去详细了解一番。王曦今天出现在招商项目推介会的现场,曾毅认为绝不可能只是一时兴起,或者就是来问问故乡的情况,多半还有别的目的。
两人聊了一会,时间就不早了,旁边其它市县展台的工作人员都收拾展台准备离开了。
王曦看到这个情况,也就不再多聊了,道:“今天能够认识曾县长,实在是非常高兴,有机会的话,我一定要回家乡去看看。”
“欢迎之至!”曾毅起身和王曦告辞,然后又从包里掏出十几张将军茶的茶票,连同丰庆县的介绍材料一起送给王曦。
等送走王曦,展馆里已经空了一大半,曾毅想起晚上还约了孙睿、酒鬼,就不再耽搁,向包起帆吩咐了几句,就匆匆离开展馆。
晚上吃饭的地点,定在了魏公记的总店,这里的海鲜火锅跟丰庆县的豆腐菜一样,是云海市的地道特色,凡是来云海来的人,都要来尝尝这里的味道,曾毅第一次来云海的时候,顾迪就是在这里为曾毅接的风。
刚到魏公记的门口,魏公记的老板就跑了过来,道:“今天一大早,我就听到喜鹊喳喳叫,心想一定是要有贵人登门,到店里一打听,果然是曾老板您要来啊。”魏公记的老板很有眼色,在自己店里,从不称呼客人的官称,免得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曾毅哈哈一笑,道:“今天要接待两位老朋友,魏总可不能让我丢了面子。”
魏老板把胸脯上的肥肉拍得啪啪作响,一颤一颤的,道:“饭菜上的事情,曾老板就放心交给我去办,要是办不好,客人不满意,我自个就去把招牌摘了。”
说着话,两人就进了饭店大堂。一进门,坐在门口待客沙发上就有人站了起来,道:“曾县长,你也来这里吃饭?”
曾毅一看,就把手伸了出去,道:“刘主任你好,什么时候到的云海?”曾毅也没有想到,自己来这里吃个饭,竟然还能碰上市长何思贤的秘书。
刘秘书笑了笑,道:“今天到的,跟老板过来开个会。”
刚说完这句,刘秘书就看到了门外的车子到了,于是立刻说道:“老板到了,我出去迎一下。”说完,脚下加快步伐就朝门外小跑去了。
第六三四章坐火锅
何思贤今天来省里参加会议,与会的还有其它兄弟地市的政府负责人,何思贤就约了中化市的市长张卫正来魏公记吃火锅,顺便商量事情。
下车刚站稳脚步,何思贤就看到了秘书小刘急匆匆跑了过来,正要开口说话,又看到曾毅也从魏公记走了出来,何思贤就有些意外,心道怎么会在这里碰到曾毅呢。
何思贤身后的另外一辆车里,此时也走下一位中年男子,气度不俗,下车之后抬头看了一眼魏公记的招牌,哈哈笑道:“今天何市长怕是要出大血了,据我所知,这魏公记的消费水平可着实不低哇!”
此人就是中化市的市长张卫正了,站在他身后的是中化市政府办公室的主任覃金党,他笑着颔首附和,但是没有讲话。
何思贤笑道:“今天我自掏腰包,酒水管足、饭菜管饱,你们可不要跟我客气。”
“到底是何市长,听听,这底气就是足。”张卫正双手往肚皮上一捧,笑道,“人穷志短,这样的话我可是从来都不敢讲的。”
何思贤呵呵一笑,道:“中化市的家底有多厚实,东江省哪个不知、何人不晓?张市长就不要笑话我了。”
曾毅走过来,听到这两位市长之间的“玩笑话”,心道这其中肯定有事,两人表面客气,这话里的硝烟味可是很浓的,似乎在较什么劲呢。
“何市长!”曾毅上前向何思贤打了个招呼,道,“我刚才在饭店大堂碰到刘秘书,才知道何市长来这里吃饭。”
何思贤笑着微微一颔首,也没问曾毅怎么会在这里,他转过身对张卫正道:“来,小曾,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东江省经济大市中化市的张卫正市长。张市长,这是我们佳通市丰庆县的县长曾毅同志。”
“张市长你好,很荣幸见到你!”曾毅就朝张卫正伸出手。
“我知道你,东江省最年轻的县长同志嘛!”张卫正很痛快抓住曾毅的手,还大力甩了一下,脸上全是笑意,他确实知道曾毅的名字,甚至还研究过曾毅,这么年轻就做到了一县之长,岂能没有一点点来头?只是曾毅对于东江来说是个外来户,张卫正能得到的信息很少,研究之后没有结论,也就不了了之了,今天见到曾毅本人,他很有兴趣。
“中化市的经济发展成果全国瞩目,是我始终在学习和追赶的对象!”曾毅恭维了一句,但没有提张卫正本人,而是讲了中化市的经济成果。
张卫正哈哈笑了一声,放开曾毅的手,心道这个年轻人讲话很有水平,说是要学习中化市,其实是在说要向我张某人学习取经,说明这个人虽然年少得意,但态度还是非常谦虚的。
“互相学习嘛!”张卫正打了个哈哈,就和何思贤一起踱步朝饭店里面走去。
何思贤往前走了几步,突然又站定脚步,道:“小曾,你也一起来吧!”
曾毅没法推辞,只好跟着往里面走,心里琢磨着这两位市长相约一起吃火锅,这里面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意思,想想也知道不会真是吃火锅那么简单。
魏公记的老板眼色很活,把几人直接领进一间比较僻静的豪华包间,而不是刘秘书之前订的那一间,说了不少讨好的话,这才告辞离开。曾毅低声吩咐了他几句,说是等孙睿、酒鬼到的时候,让魏公记的老板过来打个招呼。
极富特色的大火锅架起来,很快就飘出了香气,令人食欲大开,这魏公记的海鲜火锅,绝对是云海一绝。
“来,为了我们佳通、中化两市的友好情谊,大家共举此杯!”何思贤率先举起杯子。
张卫正也不推让作伪,很爽快地拿起杯子,伸过去跟何思贤轻轻一碰,随即道:“为了何市长的慷慨请客,我干了!”说完,还真是一仰脖子,把杯子的酒都干掉了。
曾毅跟着喝了一杯,心里就有点品过味来了,何思贤开杯酒就亮明了这顿饭的主题,那就是“两市一家亲”,不过张卫正却没有接这个茬,而是将这顿饭的主题又拉回到个人请客之上。
不动声色之间,两位大市长就已经暗中较量了一个回合,这里面的玄机,只有细细揣摩之后才能体会出来!
何思贤放下杯子,脸上毫无不悦之色,而是笑呵呵地拿起筷子,一指桌子当中间的大火锅,道:“还是吃火锅好啊,这才是真正的一个锅里搅马勺嘛!你看看,这气氛多好,大家共围一锅,其乐融融嘛!”
曾毅抬眼看了一下何思贤,心道何思贤还真是煞费苦心,请张卫正吃火锅的寓意原来是在这里啊,颇有点“大家同吃一锅菜,你好我好”的意思。曾毅就有些琢磨出味道了,心道怕是中化市和佳通市正在竞争同一个项目,何思贤有意协商解决、双方互利,而张卫正却更愿意独享这个项目,这才是何思贤请吃火锅的原因。
张卫正也举起自己的筷子,十分热情地招呼众人,道:“来来来,大家都下手捞嘛,手快有,手慢无!哈哈!”
就见何思贤的脸色微微一变,拿在手里的筷子就放了下去,只是脸上还是没有任何不悦之色。
曾毅这个不知情的人,都琢磨出其中的味道了,在座的哪个不是人精,都是打着哈哈附和了两句,但谁也没有真的举起筷子下手去捞。
张卫正招呼一句,就自己伸筷子夹起一片肥羊涮了涮,然后蘸着酱料塞进最后,自顾自地赞了一句,道:“还别说,这魏公记的味道真是不错,大家都快尝尝吧!”
何思贤看张卫正摆出一副油盐不进的态势,也感觉有些棘手,不过他也知道张卫正肯定不会如此轻易就退出这场竞争的,所以也不着急,道:“大家都不要客气,更不要拘束,有多大的量,今天就吃多大的量。”
曾毅心中苦笑,心道何思贤这哪里是在劝客,分明还是在跟张卫正暗战呢,这是提醒张卫正,你中化市要吃独食,也得掂量一下自己的饭量,可别到时候撑坏了肚皮。
张卫正接口就道:“今天饭桌上没有市长,大家全都敞开了肚皮给我吃,不要搞作假扭捏的那一套。”
那边刘秘书的脸都白了,张卫正这是在讽刺何市长今天请客过于假惺惺啊。
曾毅看饭桌上气氛有点僵,就主动伸筷子夹起一块扇贝扔在锅里,道:“早就听说魏公记的海鲜火锅是云海必须要品尝的特色,今天沾两位市长的光,我一定要好好尝尝。”
曾毅这一动,其他人也就跟着动了,纷纷夹起自己面前的菜往锅里扔,道:“是啊是啊,今天我们可有口福了,感谢领导。”
“小曾这个人有趣!”张卫正此时突然赞了一句,拿筷子指着曾毅,呵呵笑道。
曾毅只是淡淡一笑,并没有接张卫正的这个话茬,而是捞出烫好的扇贝低头开吃,他可不上张卫正的这个当,如果接了话茬,免不了又是一番互相恭维,那不是在给连番受挫的何思贤添堵吗,张卫正这个夸赞,分明是没安好心。
张卫正看曾毅没有接茬,脸上就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眼神在曾毅身上扫了两下,然后端起酒杯,侧身找何思贤喝酒去了。
这顿饭吃得曾毅浑身不舒服,两位大市长饭桌上表面一团和气,暗地里是耍着明枪暗箭,曾毅不知道这两人是因为什么事情在争,不好表态,更不能牵扯其中,偏偏这两人还都喜欢把战火往曾毅身上引,时不时就点一点曾毅的名,可能他们是希望从曾毅这里找个同盟或者是突破口,这让曾毅左右招架,差点就有些应付不来。
曾毅想找个机会撤退,偏偏魏公记的老板始终都没有出现,平时繁忙的电话,此时也异常安静,期间一个电话都没有进来,搞得曾毅连个逃跑的借口都找不到,坐在那里只觉得椅子直硌屁股。
好容易捱到水足饭饱,两位大市长停止了明枪暗箭,准备走人,曾毅这才松了口气,把众人送到饭店门口。
何思贤脸上是一团和煦,心里却有些恼火,今晚的饭局他可以说是毫无收获,张卫正的态度始终都很强硬,在这个项目上,中化市绝无退让的可能,顶多就是大家各凭本事去争取,谁拿到就是谁的,你何思贤还是趁早死了这份心。
看着两位大市长离去,曾毅站在原地直摇头,心道你们两个大领导争项目,跟我有什么关系,一晚上老拿我说事,这算怎么回事。不过,曾毅也有些纳闷,心道这到底是什么样的项目,竟然让何思贤连请吃火锅这种办法都用上了。
回到饭店,曾毅掏出电话打给孙睿,自己陪着何思贤都把这顿鸿门宴吃完了,这丫头怎么还没露面,总不会是找不到地方吧。
电话打过去,孙睿很快接起了,道:“啊!曾毅,对不起,酒鬼大夫喝醉了,我实在叫不醒他,只好送他回酒店,实在是太狼狈了,把吃饭的事都给忘了。”
“酒鬼他人没事吧?”曾毅问到。
“还好,他喝醉了挺老实,不吵不闹,就是跟死猪似的躺地上怎么都拽不起,现在我刚把他送到酒店,累得半死。”孙睿在电话里叫着苦,“摊上这么个客户,真是命苦啊!你等着,我换身衣服就去找你。”
曾毅想了想,道:“算了,你还是休息吧,饭明天吃也不晚!”
孙睿电话那边迟疑了半天,最后道:“行吧,那明天我给你电话!”
第六三五章就是要玩大的!
第二天一早,包起帆就来找曾毅,兴致勃勃地道:“曾县长,省里要修建铁路新干线的事情,您听说了吗?”
曾毅正在吃早饭,并没有停下手上的动作,只是道:“你都听说了些什么?”
包起帆往曾毅旁边的椅子一坐,道:“我刚刚得到的消息,昨天省里召集好几位市长开会,部署了关于铁路新干线建设的相关事宜。听说这次要修建的铁路新干线,可以大大提高铁路运输的速度,而且新线路会逐渐取代上一代的旧铁路,形成新的铁路运输网,各地都在积极争取。”
曾毅微微颔首,这个事情并不新鲜,轨道部都运作了好几年,时不时就有消息传出来,曾毅也听说过一些,于是问道:“有没有明确的开工日期,我们东江省届时能建几个站?”
包起帆就道:“具体的日期我没有打听到,但已经确定下来了。听说我们东江省能建三个站,云海肯定会占一个,云海的北面南面应该各能分一个。”
曾毅就知道昨天何思贤请张卫正吃饭的用意了,如果这条铁路真的开建,从地域上看,肯定会从佳通市和中化市穿过,作为东江省南部的两个经济大市,必然都会争取把这个站建在自己的地盘上。
一座铁路站能对一个地方能带来多大的益处,简直是无法估量的,拉动经济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当年龙山市在争取机场的时候,曾毅和晏治道有过一番深谈,至今受益颇多。现在要修建的新铁路干线,目的是提速,并且取代以前的铁路网络,谁能争取在自己地盘上建一座站台,那么将来就会在新的铁路交通网络中占据了一个位置,凭借这个位置,这座城市就不会被边缘化。
换言之,有了这个站,这座城市就可以赢得未来。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新铁路干线建成之后,铁路运输的速度会大大提高,曾毅从报纸上看到过相关的报道,说是新铁路运输速度能够达到300公里左右。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可怕了,它意味着借助这条铁路,人可以很大程度上克服地理范围上的限制,大大扩展自己的一日活动范围,要知道经济就是伴随着流动而产生的,随着人和物品流动范围的增大,流动速度的加快,经济的辐射范围也就随之扩大了。
这一点,对于东江的意义尤为明显,因为东江省正好位于祖国南北的中段,如果按照这个300公里的时速来计算,届时这条铁路一旦修通,不管是北上京城,还是南下港岛,或者沿江西上,国内四分之三的版图、以及九成以上的大都市,都会纳入东江的4小时交通范围之内。
仅仅只有四个小时,想想都知道这里面的潜在能量有多么惊人了!
换言之,如果曾毅是佳通市的市长,他肯定会毫不犹豫,全力争取在佳通市设站,哪怕是砸锅卖铁,哪怕是大力举债,也必须让这个站留在佳通市之内,这一点绝对不容动摇,因为短暂的付出,会带给佳通市一个长久的未来。
从这件事上讲,曾毅是支持何思贤的,他这个市长还是很尽职尽责的。
可惜曾毅现在只是丰庆县的小小县长,设站这种市与市之间的竞争,他还插不上话,曾毅就问道:“包主任,你说说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