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首席御医(九天)-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振邦就在曾毅肩上拍了一下,道:“好,那我就不送你了。”

程兴伟此事一抬手,道:“曾主任,请这边走。”他在前面领路,心里依旧很是震惊,楚司令竟然亲自把曾毅送到门口,还特意嘱咐自己要把曾毅送回去,这可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事情啊。

回白阳的路上,程兴伟留了曾毅的电话,说是回头一定要找曾毅喝酒。程兴伟跟曾毅不熟,但他跟汤卫国的关系还算不错,他已经想好了,回头就拽上汤卫国,要跟曾毅好好结交一下。

回到白阳,韦向南的电话打了过来,说的是劳伦的事情,劳伦今天正式向南云医学慈善基金发出了申请,请求基金会给予医疗方面的援助。

“按照章程的要求,她把所有的病历信息都发了过来,你看怎么办?”韦向南问到,她听说过劳伦的名字,知道这人很厉害,可不是什么普普通通的民众。

曾毅就道:“既然她申请了,那就按照章程,把她的病历信息发给那些跟基金会有合作的医疗机构和大夫,看看有没有人愿意接这个病案。”

“你可要想清楚,很可能没一个人接的。”韦向南提醒到。

“她的情况我已经了解过了,比较棘手,但不至于一定要截肢。”曾毅说到。

韦向南在电话的那头笑了,曾毅还是以前那个样子,患者上门,他不会见死不救,更不会无故推脱,他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劳伦走通过正常化的途径来接受治疗。

劳伦的身份太特殊了,又有故意隐瞒病情的前科,这对医生来说很不利,但个人的名声和安危还是其次的,关键是一旦出了事故,受连累的不仅是大夫,很可能还有南江省的卫生系统,如果这件事被有心人利用,甚至还要上升到两国邦交的高度。

这样的事情,以前并不是没有发生过,甚至曾毅就遇到过,比如戴维的例子。

当初明明是戴维自己不肯接受治疗,但话语权在戴维的手里,他就可以颠倒黑白,变成了是曾毅拖延治疗,变成了那些争分夺秒抬着戴维下山的工人们见死不救。

而曾毅现在的方式,应该说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按照南云慈善基金接受救助的章程,劳伦在正式向南云医学慈善基金发出申请的同时,就意味着她的病历信息完全对外公开了,其中也包括美国那边对她下达的截肢通知,以及酒鬼大夫当初所做的治疗意见。

如此就算将来有什么后果,也不会给任何人以借机闹事的口实。

比起以前,曾毅没有变,但也变了,变的是他办事更加成熟稳重了,懂得保护自己,能够把事情处理得更好。

就算曾毅有办法能治好劳伦,哪怕是百分百能治好,他昨天也不会接下这个病案的,因为这不是搞个人英雄主义的时候。治好了,大好事一件,暂时风光而已,但从长远看,却是弊大于利的。有一个劳伦的成功,后面就会有更多的人来效仿,但凡觉得自己有点能量的,都跑到外交部去闹着治病,那中国的大夫还有前途可言吗?

何况医学上的事,从来就没有百分百这回事,能够十不失一,就可以称为一代大师了,足以青史留名。现在劳伦的病情已经险恶到了极点,即便是曾毅,也很难保证就一定能治好的。

下午戴维又跑了过来,也是为劳伦的事情来的,他已经得到消息,那些收到劳伦病历的医疗机构和大夫,几乎都选择了拒绝,理由是认为美国方面所做出的截肢方案,已经是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案了,他们建议劳伦返回美国接受后续治疗。

在这些拒绝的名单之中,甚至还有昨天晚上曾经到场的潘保晋。

这让戴维有些着急,劳伦跟戴维家族关系很深,有着几十年的友谊,这次劳伦愿意来中国碰碰运气,一是形势所逼,二是戴维的建议。现在劳伦来了,自己却给劳伦请不到一个大夫,这让戴维如何交代。

“曾先生,我已经跟劳伦女士沟通过了,不管结果如何,都请你务必试上一试,劳伦女士不想失去自己的双腿,这件事对她来讲,实在是太残忍了。”戴维说到,对此他很有感触,当时自己也差点丢了腿的,那种无奈和恐惧的感觉,让他记忆犹新。

曾毅点了点头,道:“失去双腿,对于任何人来讲都很残忍。”

戴维从曾毅的话中看到了一丝希望,趁热打铁道:“是啊,虽然我是西医出身,但对于这种治疗手段,我也是极力反对的,太不人道了,这就是用一种新的痛苦,去替换另外一种痛苦……”

曾毅抬起手,打断了戴维的话,他不想做这些无谓的中西医之争,其实中医在刚出现的时候,也有一些很残忍的治疗方案,是在后面几千年的不断进步中,才用更人性化的合理方案取代了那些不好的东西。西医只有短短几百年的历史,怎么可能做到完美,曾毅道:“我可以试上一试,但不保证就一定能保住劳伦的双腿。”

戴维喜出望外,“曾先生肯出手,就已经感激不尽了。刚才我来的时候,劳伦女士也讲了,她打算在南云医学院资助一个研究项目,就是糖尿病足……”

曾毅站起身来,道:“这是好事,具体流程你也熟悉,回头我让医学院的人来找你落实。”劳伦既然愿意主动资助这个项目,曾毅当然没有拱手往外推的道理,如果真有什么研究成果出来,那也是造福了很多同样情况的患者,让他们免于被截肢的厄运。

戴维看曾毅愿意出手帮忙,哪里敢耽搁,当下就领着曾毅出门,生怕晚走一步曾毅就会反悔。劳伦的情况,戴维很清楚,已经到了所有人、医生都束手无策的地步了,否则大家也不会都躲着了,这时候曾毅肯出手接下,绝对是冒了极大风险的,是卖给了自己一个天大的人情。

第三一六章蜞针

再次回到劳伦的病房,除了她的那位助手外,其他诸如外交大使之类的无关人员,已经都不在了。

劳伦看到曾毅,有些不怎么高兴,昨天曾毅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毫不客气地揭穿了自己隐瞒病情的事情,最后却又什么治疗都没有做,这完全就是纯心卖弄,劳伦心里很生气,要不是曾毅闹的这一出,那些大夫就已经开始进行治疗了。

小戴维热情介绍着:“劳伦伯母,我把曾先生给你请回来了。”

劳伦往曾毅背后看了看,没有看到其他人,就问道:“没有别的大夫了吗?”

小戴维快步上前,凑在劳伦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劳伦的眼中就非常诧异、非常惊愕,她简直不敢相信戴维的话,发了那么多的申请,竟然除了眼前这个年轻人之外,就再也没有一个人愿意接自己的病了。

戴维此时又道:“劳伦伯母,曾毅先生的医术非常高明,曾经治好过英国女王的病,也挽救过我的一条腿,这次能够请到曾先生,其实是非常幸运。”

劳伦在短暂的惊愕之后,就恢复了理智,她对自己的病情并不陌生,就算是在美国,也没有什么医疗机构愿意接受自己了,大名鼎鼎的酒鬼大夫在重新看过自己的情况后,只给出一条意见:陪伴家人,好好享受平静的时光。

这是什么意思,劳伦很清楚,酒鬼这位世界最顶尖的西医大夫,也对眼下的情况束手无策、回天乏术了。

“曾先生,辛苦你了。”劳伦这才看着曾毅,脸上稍稍露出点笑意。

曾毅微微颔首,道:“辛苦倒是不辛苦,无非是多跑一趟罢了,但我希望劳伦女士以后不要再跟医生开这种玩笑了。政治上的事情可急可缓,但治病却从来都是如同救火,大夫们在这里多耽搁一分钟,就可能有其他的病人,为此付出无法挽回的代价。”

这句话,说得劳伦的脸都变了色,她想反驳两句,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最后只能闷不作声。政客们整天嘴上谈着人权、平等,但到了关键时刻,却置他人死活于不顾,甚至对待医生都做不到坦诚,曾毅的这句话,多少是有些讽刺劳伦的意思,劳伦心里很明白。

戴维此时打着哈哈,道:“曾先生,你看这个病该怎么治,都需要准备些什么东西?”

“不忙。”曾毅摆了摆手,道:“我先摸脉,麻烦戴维先生去通知一下我师兄。”

“好,我马上就去。”戴维点了点头,就朝门外走去,劳伦住在南江省人民医院,不管接受什么治疗,都需要邵海波来协调。

不一会,邵海波过来了,看起来有些焦急,今天拿到劳伦的完整病历后,他就跟医院的专家重新做了一次会诊过,情况出乎意料地严重,大家的意见高度一致,都认为劳伦的眼下除了接受截肢外,并没有什么好办法了。而截肢之后复愈的概率,都不到一成,因为劳伦的循环状态太差了。

截肢基本是对病人求生欲望的一种安慰,但最后很可能收获的,却是一种失望。

曾毅昨天不是拒绝了吗?怎么今天又过来了,邵海波进来的时候脸色严肃,准备找个机会提醒一下曾毅。

“师兄,你来得正好。”曾毅此时也诊完了脉,站起来说到。

邵海波皱着眉,道:“劳伦女士的病历你看了吧,怎么样,复诊有什么新发现?”邵海波把病历两个咬得极重。

“看过了。”曾毅点点头,“我打算试上一试。”

邵海波就急了,道:“人命关天,不能儿戏,如果没有很大的把握,我看还是慎重一些比较好!”

戴维没想到邵海波是来帮倒忙的,就解释道:“现在的情况,还没有坏到必须马上截肢的地步,所以无论如何,都请先想办法试上一试,哪怕最后仍然是这个截肢的结果。”

邵海波心道你小子平时跟曾毅关系也不错,怎么能这样坑曾毅呢?这岂是说试就能试的,本来病情清楚明白,就是要截肢,这是共识,但曾毅这一插手,就变得有些说不清道不明了,最后腿坏了,谁能证明不是你给治坏的?

“就算采用其它的治疗方案,那得有一定的把握才行进行,我们要对病人负责,哪能瞎试乱试。”邵海波说到。

戴维就看着曾毅,眼中带着一丝希望,不管邵海波如何说,他对曾毅是充满了信心的。

曾毅想了想,道:“没关系,先看看效果吧,如果有效的话,就接着治疗,如果无效,就只能是另请高明了。”

邵海波看了一眼曾毅,他觉得曾毅这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就算劳伦的病历已经公开了,那也不能掉以轻心。以前省人院就发生过一件事,省里某位领导的老父亲突然发病,送到医院的时候,就已经是回天无力了,医院领导心知肚明,集体商议之后,决定采取标准的急救措施,这属于是一种“人道”性质的救治,主要是让患者家属可以心中无愧,觉得对自己的老父亲尽到全力了。

结果有一位大夫,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跑去告诉那位领导,说是还有别的办法,或许能救活,这个时候,任何希望对病人家属来说都是救命的稻草,在那位领导的要求下,医院给患者开了胸,又大大折腾了一番,最后依旧没能救活。

事后不久,这位大夫牵扯进另外一起小小的医疗纠纷中,却不但被撤了职,而且还被追究了刑事责任,最后进了监狱。

那位领导觉得正是由于这个大夫的愚蠢方案,才导致父亲没有按照正常的流程进行急救,被耽搁了,而且临死都没有得到安宁,身上划了好几刀,死无完尸。

此时劳伦道:“曾先生,你尽管放手去治,哪怕是治坏了,也与你无关。”劳伦也算是认清形势了,现在只有曾毅一个人肯出手试一试了,如果自己不争取的话,保住双腿便没有任何的希望了,就算是回到美国,也只有截肢一条路可走,但酒鬼也说了,截肢等于找死。

曾毅就道:“我师兄刚才也说了,大夫要对患者负责我能拿出方案,就是有一定把握的,虽然不能保证一定就治好,但至少不会使情况恶化。”

劳伦松了口气,虽然嘴上那么说,但她也真怕曾毅是在赌运气。

邵海波就没办法了,既然曾毅说有一定的把握,那就只能是试试看了,曾毅的脾气他也了解,越是难治的病,越是别人都治不了的病,曾毅就越是斗志焕发。

“你准备用什么办法?”邵海波问到。

“就用蜞针吧。”曾毅说到,“先疏通一下她的双腿血脉,缓解缓解血瘀阻塞的情况。”

邵海波想了一下,觉得这个还行,蜞是水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蚂蝗,善吸血,蜞针是古代中医使用蚂蝗来吸取人体内血肿、水肿、淤血、毒血的一种办法,现在科技发达了,已经基本不用这种方法了。

不过眼下用在劳伦身上,却是非常合适,形成糖尿病足的最大原因,是因为高血糖导致血管内出现凝血血栓,阻塞血管,致使血行不畅,而下肢距离心脏最远,血液回流时向上的,还需要克服地球引力,由此血行的情况更加不畅,慢慢地下肢的肌肉和神经组织就因为得不到营养的输送,开始发生坏死。

水蛭不但能吸出下肢中的血肿水肿,以及凝血淤血,而且水蛭的口中会分泌出水蛭素,这是目前人们发现最强有力的抗凝血药物,可以极大抵制血栓的再次形成,防止伤口难以愈合。

目前研究发现,水蛭的某种分泌物还能够破坏高血糖素,劳伦的这个病,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高血糖引起的,这虽然都是西医上的解释和发现,但总的该说,现在使用蜞针法,应该是安全无害的。

邵海波仔细斟酌了半天,最后道:“那我去准备一下。”

“麻烦师哥了。”曾毅看着邵海波出去,转身又对劳伦道:“我把治疗方案给你讲一下: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你现在双腿不保,所以我的第一步,是先改善你双腿的循环状况,会采用一些特殊的治疗方法以及中药,等双腿循环状况改善,机能就能恢复,那么第二步就是采取一些手术的方法,剥离掉坏死的肌肉,再配合药物的使用,促使肌肉新生。”

“这两个过程,大概需要三周左右的时间。”曾毅看着劳伦,“你可以接受吧?”

“可以。”劳伦点着头,她不会有任何的意见,这是她保住双腿的唯一机会,而且酒鬼说过,截肢手术风险极大,一旦失败,可能就只有两周的生命,现在曾毅前两步的治疗,就是三周呢。

“等这两个阶段结束,最后就是治疗你的糖尿病了……”曾毅说到这里,突然停了下来,道:“算了,还是等这两个阶段结束了再说吧。”

劳伦心里一咯噔,什么叫到时候再说,难道是说自己有可能撑不过前面的两个阶段?

此时邵海波又回来了,身后跟着一个人,那人手里端着一个大托盘,上面一个黑乎乎的罐子,看不清里面是什么,旁边还摆了十几根细长的玻璃试管。

第三一七章上病与下治

“曾毅,都准备好了,你看看吧。”邵海波进来说道。

曾毅走过去,打开那只黑罐子看了看,点点头,然后指着那些玻璃试管道:“这个得换,换不透明的笔管或者竹管来。”

邵海波就对跟进来的那人道:“你去找一些笔管,硬的胶皮管也可以,一定要不透明的。”

那人放下托盘,就出去找不透明的管子了,他心里还挺纳闷,邵院长今天让自己从研究所弄来这么多的水蛭,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总不会是要吸人血吧,那用针管子抽血多方便啊。

小戴维凑在黑罐子前往里面一看,眉头就皱了起来,心道曾毅的治病方法还真是奇怪,小小的水蛭,难道比现代科技还管用吗?他不解问道:“曾先生,为什么要用笔管?是不是笔管的效果更佳?”

医学上的事,小戴维都很关心,他一直觉得中医过于神奇,现在曾毅让换管子,他就想笔管很可能是个治病的关键秘诀,一定要问清楚才行。

曾毅招了招手,让小戴维附耳过来,然后低声笑道:“如果你自己的双腿沾满水蛭,你看着它们慢慢地把自己的血吸出来,会是什么感觉呢?”

小戴维顿时觉得自己双腿发麻,不过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换笔管并不是什么秘诀,而是一种人性化的考虑,是为了病人的感受。

等了一会,就有人送来十几根笔管,长短粗细不一,颜色花花绿绿,看来是比较匆忙,他把能找来的笔管都找来凑数了。

“曾毅,你看看这行不行?”邵海波问到,他早就知道蜞针,但从来没用过,今天也是头一次见。

“可以。”曾毅就点了头,把袖子稍微拉起一些,道:“那就开始吧。”

说完,曾毅来到床前,将劳伦的裤管再拉高一些,然后伸出手,在对方的腿上细细按了起来。

邵海波只好充当助手,拿起一根笔管,凑到黑管子跟前,用大镊子从里面夹出一条蚂蝗,然后看准方向,将蚂蝗放进笔管之内。

曾毅一边按,一边仔细感觉,蜞针法的关键,是在找准血脉淤积的地方,这才是重中之重,如果手下没有真功夫,是很难找准的。

按到一处地方,曾毅道:“笔。”

小戴维立刻从兜里拿出签字笔,递上来道:“用这个吧。”

曾毅接过笔,就在按的地方换了个硬币大小的圈,然后放下笔,又顺着血脉继续摸了下去。

邵海波此时就拿着笔管走上前来,把笔管的口对准那个圈直接按了上去,道:“戴维先生,麻烦你,扶着点。”

小戴维很乐意帮这个忙,他非常想亲自参与进来,一来是想了解曾毅治病的神奇之处到底在哪;二来这个病可是被判了“死刑”的,如果能在自己手上治好,多少也是个得意的事情。

小戴维扶好笔管,邵海波就过去拿出一根新的笔管,往里面又装水蛭,等着曾毅画第二个圈。

曾毅的速度不算快,但也不算慢,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就在劳伦的双腿上画了大大小小十几个圈,都是血瘀阻塞比较严重的地方。

这下可苦了小戴维,他就两只手,加上旁边劳伦的助手,总共也就四只手,两人忙得满头大汗,也只勉强扶住了七八根笔管,剩下的那些笔管,他们只能是望洋兴叹,有心无力了。

好在曾毅画完圈之后,道:“试一下,如果不掉就可以松手了。”

小戴维就试着把第一根笔管松开了,让他惊奇的是,松开之后,笔管竟然不掉,就直直地竖在那里。小戴维直咂舌,看来是里面的水蛭吸血之后变大了,把笔管都撑住了。

曾毅看小戴维和邵海波配合得还挺默契,就走到一边,拿出纸,开始琢磨药方。斟酌片刻之后,曾毅写出了第一味药:牛膝,开了很大的分量,属于是重用。

牛膝这味药,光听名字就差不多知道作用和功效了。劳伦双腿出现坏疽,是因为下肢血流不畅引起的,而牛膝逐恶血、散血结,作用跟水蛭吸血非常相似,而且善引气血下行,功效在下,药性主要是在下肢起作用。此时用在劳伦的病上,可以说是极其对症,只要气血在下肢流动正常,她的病情就能好转。

牛膝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引诸药下行,历来用药,想要让药性下行,一般都以牛膝为引。

劳伦的这个病,是因为糖尿病很多年了,阴阳两衰,才导致了双腿血行不畅并坏疽,所以在疏通下肢血脉的时候,还需要调补阴阳,曾毅又开了些补益性的药材,用来和牛膝配伍搭档,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曾毅以前行医的时候,也经常用牛膝这味药,但治疗最多的,却不是腿,而是头疼脑热、咽喉肿痛、眼睛红肿,甚至是脑溢血,这些地方处处都在上,似乎跟牛膝专注治下的功效完全相反,但曾毅一用,却是神效非凡,随手而愈。

这也正是中医的魅力所在,药还是那个药,但在不同的人手上,就可以治疗不同的病。

其实道理很简单,中医认为人体内很多东西都是由气血推动的,头疼脑热、咽喉肿痛,用中医的话讲,就是热浮于上,用西医讲,就是发“炎”了。

西医要消炎,而中医除了消炎外,还有别的办法,比如一味牛膝吃下去,气血下行,那么热自然也就随着气血下行了,于是头不疼,脑不热,咽喉不疼,牙龈也不肿了,甚至用在脑溢血这种急症重症上,还有起死回生的功效。

如果你认为牛膝的功效既然是治下的,就只能用来治“下”病,那你的中医水平,就很难有什么大进步了,这是西医式的思维。

曾毅开好药方,那边邵海波已经把十几个笔筒都“针”完了。

小戴维道:“曾先生,笔筒不够用,是不是再找几个来。”

曾毅笑了笑,道:“不用,这些就够用了。”说着,却是把药方递给邵海波,道:“师哥,你让人去抓药煎药吧,按照这个分量,先喝三幅。”

邵海波刚拿起药方,就听“啪”一声响,之前的第一个笔筒突然从劳伦的腿上掉在了地下。

一只吸满血的水蛭从笔管里摔了出来,在地板上扭动着。

小戴维的眼睛有些发直,这吸了血的水蛭,身躯比以前庞大了很多倍,估计要不是有笔管限制了空间,这家伙还要一直吸下去。

曾毅拿起镊子,把那只水蛭捡起来扔进一只空的垃圾袋内,然后又从黑管子里夹起一只水蛭放进笔筒,继续针那么没有针过的地方。

等把所有画圈的地方针完,曾毅又用手按了一遍,把感觉没有将血瘀吸干净的地方,又重新针了一遍。

做完这些,药也煎好送来,曾毅让劳伦把药喝了,道:“今天的治疗就到这里,先吃药看看效果吧。”

“辛苦曾大夫了。”劳伦颔首说道,她感觉自己的腿此时似乎有些舒服了,之前双腿胀痛的时候,要不是接受不了失去双腿的结果,自己恨不得就自己动手把腿给锯掉了,而现在完全没有那种感觉了。

“你好好休息吧。”曾毅嘱咐一句,就告辞出了病房。

出了门,邵海波道:“曾毅,那你也赶紧回去休息吧,明天还得上班呢。病房这边我会交代人多加注意的,有什么情况,我再及时通知你。”

曾毅点点头,道:“好,有情况就电话联系。”

戴维跟到楼下,把曾毅送上车,道:“曾先生,刚才的药方,我能不能找邵院长去拿一份?”

曾毅笑道:“既然是治疗,所有的东西都会写入病历的,回头邵院长会把写好的病历交给你的,上面就有药方。”

戴维大喜,那次曾毅治好他的腿,他就惦记曾毅的药膏呢,可惜下手晚了,让卫生部的那位老专家临走给顺走了,这次他可不想错过机会,如果劳伦的病被治好了,自己一定要找人研究研究曾毅的这个药方。

“中医讲究的是因病制宜、一人一方,开给劳伦的方子,你可别拿去乱用,会出大乱子的。”曾毅又交代了一句。

戴维被曾毅点破心思,不免有些尴尬,连声道:“不会的,不会的,曾先生放心吧。”

平川建设的大楼里,孙翊正坐在沙发上悠闲地摆弄着茶具,一旁的副总站在那里,手里捧着文件夹,向孙翊汇报公司最近的进展情况。

“砰砰。”

传来两声敲门声,俏丽的秘书走进来,道:“孙总,常少找你。”

话音刚落,常俊龙就走了进来,笑道:“孙少,我在门外老远就闻着茶香了,没想到你在茶道上面,还有如此高的造诣呢。”

“常少谬赞了,我这就是打发时间用的。”孙翊客气了一句,就朝那位副总摆了摆手,其实也没什么好汇报,无非是最近拿到了哪几个工程,星星湖项目还得追加多少投资。

副总就弯着身子告退,和秘书一起退出了办公室。

“常少,坐。”孙翊一抬手,然后给常俊龙倒了杯茶,“尝尝。”

常俊龙很自然地坐在沙发上,捧起茶杯放在鼻下嗅了嗅,道:“清香自然,直入心脾,这是上好的将军茶。”说完,呡了一口,细细品着。

孙翊便道:“常少今天红光满面,似乎是有喜事啊。”

常俊龙把茶一饮而尽,颇有意味地道:“孙少这次可说错了,有喜事的不是我,而是咱们的老朋友——曾大少。”

“哦?”

孙翊眉头微微一皱,他现在很烦听到曾毅的名字,上次南云医学慈善基金上,孙翊作为南江省一少,没有占到丝毫的风光;而龙山机场的招标,更是成了孙翊的极大耻辱,现在南江做建筑这一行的,几乎没人不知道这件事,都说孙翊这位南江一少无能,这让孙翊很恼火,面子丢了不说,几个亿就这样让人了。

强按住心中的不快,孙翊道:“说来听听。”

常俊龙就道:“南云医学慈善基金,前几天终于开了第一张生意,你说,这算不算是曾大少的喜事?”

“算是吧。”孙翊点着头,自从龙美心回到京城之后,就没了消息,南云慈善基金被委托给医学院暂时管理,其实就是由曾毅代管,现在慈善基金终于在慈善的道路上迈出可惜第一步,所以也算是曾毅的喜事吧。

只是孙翊不明白,常俊龙专程过来,不会就是想告诉自己这件事吧,难道还真要让自己拿着花篮去向曾毅道贺,门都没有。

常俊龙又道:“这第一单生意的对象,可不普通啊,还是位外国友人呢。咱们曾大少真是仁心仁术,高风亮节,这做慈善,都是站在全球的高度上,着实令人钦佩。”

孙翊就放下手里的茶具,有点琢磨过味道来了,道:“曾少可一直都是我钦佩的对象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前几天的事了。”常俊龙说到,“今天是慈善基金向媒体发布基金运转情况的日子,我也是从情况通报上看到的。”

孙翊点点头,笑道:“曾少就是低调啊。”

“是啊。”常俊龙附和着点头,“我这不是知道消息后,就第一时间过来找孙少了嘛,曾少可是咱们的老朋友了,你看需不需要去表示一下祝贺?”

南云医学基金毕竟是龙美心的,换了以前,孙翊还真不敢动南云医学基金的脑子,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龙美心这次被龙家强行带回京城,大家就都知道龙家是看不上曾毅的,这其实也就是说,曾毅并没有多大的后台和背景。

你现在对南云慈善基金动手,说不定龙家还得感谢你呢,搞黄了这个慈善基金,曾毅也就没有了任何跟龙美心有瓜葛的东西了,免得他们在藕断丝连的。

早上起来,曾毅先去医院看了劳伦,经过几天的治疗,劳伦双腿的坏疽现在已经控制住了,肿胀溃烂开始好转,以前无法愈合的伤口也长出了新肉,曾毅复诊之后,换了个药方,促使情况继续加速好转。

等回到管委会,刚进门,李伟才就跑了出来,脸色焦急,脑门上有些细细的汗珠子,道:“曾主任,有个紧急的情况,我要向你汇报。”

“上楼说吧。”

曾毅笑呵呵迈步朝楼上走去,他对李伟才太了解了,丁点大的事到了李伟才跟前,也都是天的事,在他的嘴里,几乎就没有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这是今天的报纸。”李伟才等不得上楼,把一份报纸递给曾毅,道:“曾毅主任快看看。”

曾毅拿起来,发现是一份地方小报,影响不大,以前都没有听说过,但往李伟才指的那篇报道一看,曾毅眉头就微微一皱。

上面大大的标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