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汽车王国-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广禄看着周景明,豪气万丈的说道。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经过博世技术人员的调试,生产线已经完全具备稳定生产的能力了,下一步,只需要工人们能够熟练操作各种设备,那么发动机厂正式生产了。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12月22号这天,刚刚进入冬至,申城就迎来了今年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这一场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来的更早一些。
启明发动机厂内人声鼎沸,从燕京特意赶回来的李明哲就站在车间里面,身后则站着周景明以及徐广禄这两个人,经过这段时间的培训,所有招聘入厂的工人,都已经通过了考核,可以正式上岗操作了。
整条生产线总共被分成了40多个工位,每一个工位上都站着一名刚刚培训合格的工人,这些人的脸上,有忐忑,有紧张,当然更多的还是兴奋与期待!之前的培训中,他们只是对这些设备进行过试操作,现如今真的要在生产线开动的情况下进行生产操作,多少还是有些激动的。
王援朝作为这一次工厂试生产的总负责人,正在生产线上对每一台设备进行最后的检查,身为厂长,除了博世的技术员之外,没有人比王援朝对这些设备还要熟悉了,为此,他不知道下了多少苦功夫。
“李司长,生产线马上就能开动了。”站在身后的周景明笑着说道。
“终于要完全告别进口生产了,桑塔纳这个项目也算是功德圆满了吧!”李明哲十分感慨的说道。一旦发动机能够实现国产化生产,那么整个桑塔纳引进项目,也就彻底结束了。
就在众人交谈的时候,生产线边上的王援朝对着所有人做了一个OK的手势,然后只听得“吱——”的一声,整个车间里的设备同时开动,生产线也缓缓的运转起来。
机床上的车刀慢慢启动,在零部件坯体上,雕刻着属于机械才能展现的美。
…………
很快,一个个关键的发动机零部件就已经生产完毕了,这些零部件通过生产线的吊装设备被运到了总装区域,再由总装区域的工人进行发动机的组装。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工人们有条不紊的安装着属于自己工位上的零部件,最初的紧张早就已经消失不见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尤其是看到这些散碎的零部件在自己的手中,逐渐成为一个整体,那种成就感更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第一台发动机很快就被组装完毕!
王援朝带着几个技术员开始对下线后的发动机进行最后的质量检测,检测结果标明,发动机一切指标合格!
“李司长,第一台发动机的点火仪式,就由您来完成吧!”周景明指着已经通过质检的发动机,笑着对李明哲说道。
李明哲也没有推辞,在王援朝的示范下,李明哲一蹴而就,“突——突——突”的几声之后,发动机立马就发出一阵悦耳的转动声,第一台国产桑塔纳发动机宣告点火成功!
第322章。0317章 发动机的自主研发
随着第一台发动机的点火成功,整个车间里也顿时发出一阵欢呼声,不少工人更是相拥在一起,忘情的庆祝着,这么多天的努力,等的可不就是这一激动的时刻嘛!
“恭喜你们!”看着眼前轰隆转动的发动机,李明哲伸出双手,对周景明以及王援朝说道。
“谢谢李司长!”两个人分别握住李明哲的左右两只手,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这样一来的话,那我们上汽大众,以后是不是就可以使用这里生产的发动机进行装配了!”一旁的徐广禄也兴奋地问道。
“发动机实现国产化生产,将会大大节省我国的外汇支出,而且运输成本也省了下来,对于上汽大众来说,也能够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了。”李明哲感慨的说道。
这一次的点火成功,对于国内的汽车工业来说,意义实在是太大了。
“李司长,厂长,目前总装车间那边,还有不少进口的发动机库存,足够支撑到这个月月底的,我觉得应该从明年开始,正式对发动机进行全面切换。”周景明提议道。
“这样也好,也方便物流科的投料,实在不行,这段时间也可以适当放慢生产速度,保证这个月结束的时候,刚好把进口的发动机库存全部消耗完毕,然后明年开线之后,就能够从你这里订购发动机了。”徐广禄点头道。
从启明发动机厂到上汽大众的安亭生产基地,货车运输只需要十几分钟就能够到达,相比较之前需要从德国运送到国内,光是运输成本这一项,就要节省许多。
有了第一台发动机的成功下线,启明发动机厂工人们的热情也是跟着高涨了起来,生产线继续在运行着,一台又一台的发动机,不断地从生产线上被输送下来……
时间很快就翻开了新的篇章,1986年如约而至。
上汽大众这边,也按照最初的计划,对发动机进行全面的切换,由国产化的发动机代替原先的进口发动机,因为国产化的发动机本身和进口发动机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在总装车间装配的时候,也没有遇到什么问题,顺利的完成了发动机的切换。
至此,上汽大众正式对外宣布,桑塔纳已经完全实现了国产化生产,彻底告别了CKD装配模式,而这样的进度,比之周景明重生之前,提前了整整五年多!
一时间,中国的汽车市场再次受到了世界各大汽车厂商的关注,尤其是德国大众这边,桑塔纳项目的成功完成,让他们一下子就尝到了甜头,有传闻称,大众公司这边正准备跟中国政府就另一个合资项目进行谈判呢!
而此时的启明发动机厂内,周景明正在给工厂的全体技术人员召开会议,而会议的主题就是成立发动机自主研发项目组,研发属于启明发动机厂自己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
“根据我刚才所说的,咱们厂这一次的发动机研发,总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同步研发出一款直列四缸以及直列六缸,并且采用多点电喷系统的发动机,而第二阶段,就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将多点电喷改进为缸内直喷,第一阶段的发动机将会作为我们的第一代发动机,而采用缸内直喷的,则会是第二代发动机,我可以提前跟大家透露一个消息,这两代发动机,都将会使用在后续由我亲自设计的车子上!”
周景明站在前面,郑重的对所有人说道。
一时间,整个会议室里议论纷纷,尤其是最后周景明所透露的消息,简直就像是一记惊雷一样,敢夸下豪言说自己独立设计一款车型的,也就只有眼前的这个人了吧!
对于大家的议论,周景明并没有放在心上,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日后自主造车而准备的,这些,上至饶斌,下至徐广禄,这些人全都知道,周景明也并不介意多些人知道这件事。
“下面我再具体的说一下这一次发动机研发的技术方案,发动机的整体形式,采用的是直列形式,配气机构为DOHC模式,在最大功率转速上,要求达到5000道6000,最大扭矩保持在250左右……”
底下的人再次暗自咋舌起来,周景明所列出的这些发动机参数,可不是一般发动机能够相比的,就拿最大扭矩这一项来说,目前国内最好的轿车发动机,就是桑塔纳装配的那一款了,而它的最大扭矩也不过在150左右,周景明一上来就把最大扭矩提升了100多,怎能不让人感到惊讶!
“此外,关于这次发动机研发的型号编码,暂定为QM4L1以及QM6L1,并且由我担任项目组的技术顾问,由罗玉忠担任项目组的负责人。”
说到这里,周景明顿了顿,“下面我宣布,启明动力QM4L1以及QM6L1发动机研发项目组,正式成立!”
周景明说完这些之后,会议室里立马就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从最初的车身造型研究,到后期齿轮厂准双曲面齿轮的研究,再到现在发动机的自主研究,在扩张商业版图的同时,周景明也没有忘记自主创新的作用,后续的话,所有的这些项目组,最终都会并入到未来创新工作室当中,也就是说,未来创新工作室将会成为一个独立的、综合汽车研究院!
这一次会议结束之后,也就宣告了启明发动机厂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后续谱写的辉煌篇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阶段多点电喷的研发,将会是整个项目的关键,我会尽量的提供一份详细的技术方案给你们进行参考的,但是具体按照什么样的思路进行下去,还要由你来定夺。”会议结束之后,周景明对罗玉忠说道。
VR6发动机的研发项目已经结束了,为了扩充启明发动机厂的实力,周景明便找到了罗玉忠,希望他能够来厂里面担任技术总工,没想到罗玉忠很爽快的就答应了。也正是因为罗玉忠的加盟,周景明才加快了自主研发发动机的进程。
“由你来担任项目组的技术顾问,我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不过你提出来的研发要求可不低啊,需要的时间肯定会比较长。”罗玉忠点了点,笑着回答道。
“只要能在88年之前完成四缸发动机的研发就可以了,六缸发动机的进度,可以稍稍往后拖一下。”周景明目光深邃的说道。
不出意外的话,1988年,会是周景明事业的一个转折点!
第323章。0318章 风洞实验室的进展
“这一阶段,项目组的主要任务就是先进行一下理论分析,我会尽快把初步的技术方案提供给你们的,还有就是,发动机实验室我也会尽快筹备好,在你们完成理论分析进入到后续的实验论证之前,一定会把需要用到的实验设备给买回来的。”周景明继续说道。
现阶段发动机厂还没有进入到盈利阶段,在二汽那边建立的齿轮厂分厂,也耗尽了寻明齿轮厂全部的收益,目前周景明手上,除了存在海外账户上、用于自主造车启动资金的那一部分资产以外,并没有多余的资金能够调用了,想要一蹴而就的建成发动机实验室,并没有那么简单。
好在初期的理论分析与论证,至少也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而一年的时间,不论是齿轮厂还是发动机厂这边,都有足够的时间获取利润,到时候再建立发动机实验室,也来得及。
“发动机实验室的事情并不着急,理论分析还没有完成,现在就谈实验论证,还为时尚早,QM4L1以及QM6L1的研发,我尽量不会去麻烦你,但是实在是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还是要去找你帮忙的,谁让你是项目组的技术顾问呢。”罗玉忠笑着回答道。他也知道周景明很忙,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也不会麻烦周景明的。
启明发动机厂的新产品研发项目就这样悄然启动了,没有什么豪言壮语,甚至连对外宣布的仪式都没有,低调的让人感到害怕。
而周景明也重新回归了正常的工作生活,每天除了管理上汽大众总装车间之外,其余的时间,则用于编写发动机研发项目的技术方案,以及进一步完成红旗东风这款车的设计,而寻明齿轮厂以及启明发动机厂,则是完全交给了何应寻以及王援朝两个人进行管理。
与此同时,位于未来创新工作室里面的风洞实验室建造项目,也逐渐的接近尾声了,实验室的内部结构已经建造完毕,相关的实验设备也从国外运送到了国内,项目组的技术人员目前正在对这些设备进行安装。
而另一边,周景明同润州工学院合作的第一个项目,也就是由苏望亭负责的车身造型设计项目,现阶段也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全部的开发,只不过在风阻系数这一项上,因为不好进行准确的度量,所以这个项目就一直卡在这个上面,迟迟没能结题。
时间进入到1986年2月份,按照周景明的要求将车身的设计图纸更改完毕之后,苏望亭又带着画好的图纸来到了申城,准备跟周景明汇报一下项目的进度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小周,你说,按照你的要求设计出来的车身,如果真的投放到市场上,会有人买账吗?”汇报结束之后,苏望亭指着图纸上完整的车身说道。
与其说图纸上的这款车身是由苏望亭他们设计的,倒不如说是由周景明设计的,因为最初苏望亭他们提供的原稿,已经在周景明的要求下,改的面目全非了,现在所展示的车身造型,体现的完全就是周景明的设计思想。
相比较周景明最开始所描述的样子,目前这款车身更加接近后来大众对于车子的审美,和周景明设计的红旗东风有点相似,但是相比较红旗东风,更改的力度更大,几乎已经完全脱离了目前车子的造型设计范畴。
“苏老师忘了上次申城车展上一枝独秀的红旗东风小轿车了吗?”周景明笑着反问道。
“但相比较红旗的那一款子品牌车,现在所设计出来的车身,视觉冲击真的是太大了,反正对我这样的人来说,也许是看惯了方方正正的车身造型,再看现在这个,总觉得有点别扭。”苏望亭摇了摇头,虽然他也很想通过减小车身的风阻系数来提升汽车的动力性,但是总觉得周景明这样做并没有实际的商业价值。
当然,最让苏望亭不能接受的,就是周景明多次强调的加强车门厚度的设计,使得原先与车身浑然一体的车门,变得鼓了起来,从车头或者车尾看过去,尤为的古怪。
不过这些苏望亭并没有说出来,因为现在的周景明,不论是在科研还是对于未来市场的把控上,可能都要强于自己了。
“这些我说再多也没什么意义,还是等到后面,用实际的成绩说话吧。”周景明笑了笑,神秘的说道。
“这款车身的设计,一直都是以申城牌小轿车为范本,难不成,你想把申城牌小轿车换代成这样?”苏望亭想到这里,忍不住惊呼道。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可就彻底的颠覆了国人对于申城牌小轿车的认识了!
周景明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回答,而是避开话题道,“我带苏老师看一下风洞实验室吧,再有一段时间,实验室就能完全建造完毕了,到时候就可以利用这里的实验条件,对车身的设计进行优化,进一步降低车身的风阻系数了。”
周景明既然不说,苏望亭也就不再多问,不过看周景明的表情,苏望亭心中大概也有了结果。
两个人从屋子里出来之后,便直接来到了风洞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的忙着设备的安装,以前的苏望亭,只是在文献中看到过有风洞实验室这种东西,但并没有见到过,如今快要安装完毕的风洞实验室就摆在他的眼前,苏望亭顿时就走不动路了,这也要看看,那也要摸摸,恨不得就留在这里不走了。
“等到这里全部建成之后,我们就可以按照一比五的比例,将已经设计好的车身制造出来,然后放到这里面进行驾驶模拟,通过实验数据找出设计不合理的地方,进一步进行改进。”周景明站在一旁,笑着介绍道。
苏望亭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注意力完全被这些设备给吸引过去了。
“如果苏老师觉得喜欢,那以后我可以把这个实验室交给您负责,您以后干脆就留在这里吧!”周景明突然坏坏的说道。
反正苏望亭马上就到了退休的年纪了,如果能把这样的学术专家返聘过来,那对于周景明来说,绝对是如虎添翼呀!
“你小子少打我的主意,暂时肯定是不行的。”苏望亭回过头,没好气的说道。
第324章。0319章 产能提升
没能成功的将苏望亭给“骗”到自己的阵营当中,周景明倒也没觉得有多么失望,毕竟苏望亭当了一辈子的老师,也习惯了在高校的生活,从高校到企业,并不是那么容易适应的。
反正后面周景明有大把的时间把苏望亭“诱拐”到自己这里来。
风洞实验室的最终落成,还有一周左右的时间,为了保证实验室建成之后,就可以马上进行相关的时间,周景明已经拿着设计好的图纸,准备对这个车身按比例进行焊接生产,因为车身特殊的造型设计,而目前国内能达到这种生产要求的,只有生产桑塔纳的焊装车间。
“你想借咱们焊装车间的设备,生产出这样的车身?”徐广禄手中拿着设计图纸问道。
从图纸上看,车身的造型比之桑塔纳还要前卫,徐广禄不敢说别的人会怎么样,但是那些追求时尚的年轻人,肯定会喜欢这样的车子的!
“嗯!材料由我们自己提供,使用设备的费用,可以按照正常的价格支付给咱们整车厂,相当于是租用一下。”周景明笑着点头道。如果不使用这里的设备,那周景明就只能委托外国制造商加工了,不仅周期长,费用也会翻倍。
“我就是问一下,费用什么的就太见外了,你也是咱们厂的骨干,按照一比五的比例进行生产的话,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徐广禄摆了摆手,“这样,你直接去找一下焊装车间的老李,有什么样的技术要求,你跟他讲,或者说,如果担心设计图纸被泄露,你们也可以找靠得住的人,自己使用车间的设备进行生产。”
就算周景明不说,徐广禄也能猜得出,周景明这次拿来的设计图纸,肯定是为他日后独立造车准备的!
“行,那我就找几个人,等到车间下班之后,我们自己使用一下设备。”周景明也没有客气,在这款车正式发布之前,越少人知道这辆车的庐山真面目越好。
“对了,既然你过来了,那我顺便再跟你商量一下工厂的生产安排。”徐广禄顿了顿,然后继续说道,“今年部里面给咱们厂下发的生产指标,年初的时候我已经跟你们开会说过了。”
周景明点了点头,“公商务车的总指标为18000辆,另外,咱们厂还可以在计划之外,生产一万台左右的车子,用于满足全国的私家车消费市场的需求,怎么,部里面又有新增的指标了?”
年初部里面给各个汽车厂下发的指标,是综合考量全国的消费需求制定的,但是社会经济环境总是会变化的,所以机工部以及经委也会根据需求,适时地调整一下各个工厂的生产指标,周景明刚到上汽轿车厂的时候,就遇到过一次这样的情况。
“嗯!”徐广禄苦涩的点了点头,“而且这一次新增的指标,还是个大头!”
徐广禄看了看周景明,然后才说道,“部里面将今年苏浙沪鲁这几个省市的出租车订单,全都交给我们了。”
最近几年,尤其是私家车消费市场的兴荣,也刺激了出租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申城近两年街道上跑的出租车,也是越来越多了,可以说,出租车市场,成了国内汽车行业发展的另一个突破口!
“这四个省市的出租车市场对于汽车需求的容量,加起来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起码在5000辆以上。”周景明皱了皱眉眉头,“而且,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些地方原先的出租车订单,全都是归属于上汽轿车厂的吧,怎么会突然划拨给桑塔纳呢!”
虽然说九十年代苏浙沪一带的出租车,都是以桑塔纳为主,但现在毕竟还只是1986年,部委就做出这样的决定,岂不是断了上汽轿车厂的后路?
“我也跟上面提出过这样的疑问,但是部里面的意思是,要大力发展桑塔纳,所以就把出租车的订单也给了我们,而且,听上面的意思……”徐广禄忽然叹了口气,语气也有些失落,“部里面好像正在研究对申城牌小轿车进行停产处理。”
周景明一瞬间就惊住了,虽说申城牌小轿车的停产是历史的必然,但也要等到五年后,也就是1991年才会正式停产,怎么现在一下子提前了这么多?
也难怪徐广禄会叹气了,他这辈子大部分时光都奉献给了上汽轿车厂,单论感情的话,桑塔纳怎么可能跟申城牌小轿车相比?
“部里面已经决定停产了吗?”周景明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
“听说还在研究方案,并没有定下来,初步的计划是在1988年全面停产申城牌小轿车,不过最终的结果如何,还要看部里面的文件。”
“那师兄那边,压力一定很大吧。”周景明也是叹了口气,赵柯刚刚担任轿车厂的厂长没多久,工厂就要面临停产的可能,换了谁,也不会好受吧。
“有空的话,咱两一起回去看一看小赵吧。”徐广禄拍了拍周景明的肩膀,“先说一说咱们这边,该如何应对这次指标增加吧。”
部委的决定,不是他们能够轻易改变的。
“只有扩大产能这一条路了。”周景明想了想,“公商务车以及出租车的订单是死任务,是必须要完成的,但我也并不建议放弃私家车消费这一块,不仅不能放弃,而且还要寸土必争,趁机巩固自己的地位。”
未来的话,私家车消费才是各大汽车厂商的主战场,公商务车的订单也会逐渐的退居次席。
但是如果扩大桑塔纳的产能的话,那么申城牌小轿车的生存空间,就不得不面临着被进一步压缩的境况了。
在其位,谋其政,周景明所做的每一个决定,对于上汽轿车厂的打击,都是致命性的。
“车间目前的所有设备以及生产线,可以说都是世界先进水平,想要通关技术改造的方法来增加产能,是行不通的,所以只剩下扩大规模这一条路了,在现在的厂区里,新建一条生产线?”徐广禄说道。
工厂目前的生产线刚刚建成没多久,在现有生产线的基础上进行扩张,有点不太现实,所以就只能另建一条生产线来满足需求了。
“又或者说,咱们可以考虑在外地建设分厂,比如说,苏省的金陵市,就是一个很好地选择。”周景明提议道。
第325章。0320章 轿车厂的现状(修)
如果在现在的厂区里新建生产线的话,一系列的施工势必会影响到工厂的正常生产,而且上汽大众本来就会在金陵市建设生产基地,周景明也只是顺应潮流,将这样的时间往前提了一下。
“到金陵市建设分厂?”徐广禄眉头一皱,“这件事可不是什么小事,光靠我们愿意也没有用啊,必须要苏省的省政府同意才行,而且机工部也要点头,否则的话,这种跨省的建设分厂,没那么简单。”
“苏省那边估计高兴还来不及呢,所以肯定会同意的,汽车工业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申城就是最好的例子,我相信苏省的领导,不会看不清这一点,一个分厂的建造,从最初的施工,到后期工厂开线,不知道要解决多少当地的就业呢!”周景明却是毫不担心的说道。
周景明相信,如果上汽大众把建设分厂这个消息放出去,不知道会有多少个省市会抢着让这个项目落户本地呢!
“你说的也有道理,那就照你说的,我先去跟公司的领导商量一下,然后由上汽这边出面跟部里面进行交涉,再通过机工部来跟苏省的省政府进行谈判。”徐广禄点了点头,这种事情,是需要一层一层往上打点的。
“如果要在金陵市建设分厂,那么今年部里面指派给我们的出租车订单,肯定是没法完成的,我的意思是,跟部里面说清楚,在金陵分厂建成之前,出租车订单,原则上还是应该由上汽轿车厂来完成。”周景明继续说道。
有了出租车的订单,轿车厂那边,说什么也会好过一点,周景明想的是,能让申城牌小轿车多产一天就是一天,这么好的品牌,早早地停产,对于国家来说,绝对是一种损失。
“我知道了,这件事我来办。”徐广禄点了点头,他当然明白周景明的意思了,这5000多辆的出租车订单,对于轿车厂来说,真的算是救命的订单了。
接下来,在金陵市建设分厂这件事,就成了上汽大众最重要的一件事了,对于徐广禄提出来的这个建议,上汽这边没有任何的犹豫,当即就批准了这个提议,并且以上汽大众的名义,正式向机工部申请批准这个项目的实施。
而周景明也找了几个信得过的人,利用焊装车间下班之后的时间,加班加点的将设计好的车身给按比例生产了出来,并且悄悄地运送到了未来创新工作室,准备后续进行相关的试验。
而风洞实验室这边,在经过国外技术团队的努力之下,所有的设备也在2月20号那天全部安装完毕,并且通过了三轮的设备调试,可以正式投入使用了。
作为国内第一个定位于汽车性能测试的风洞实验室,未来风洞实验室的投入使用,也引起了许多媒体的关注,申城市这边的主要领导,更是带着市宣传委的工作人员,到风洞实验室这里进行参观、拍摄,而在当天晚上的东方卫视新闻直播上,就播出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风洞实验室建成之后,苏望亭也带着相关的老师,正式入驻到未来创新工作室了,反正学校里的教学任务也不繁重,在完成风洞试验、完善车身设计之前,苏望亭都可以长留在这里。
风洞实验室的使用规程,国外的技术团队对周景明以及苏望亭等人进行了专门的培训,虽然设备都是进口来的,但苏望亭怎么说也是大学教授,这一点试验难度,并不能对他造成困扰。
很快的,针对前期设计出来的车身进行的第一次风洞试验,就在苏望亭的主持下正式开始了。
而另一边,上汽大众提出来的关于在金陵市建设分厂的事情,也得到了机工部的批准,并且由机工部牵头,联合经委,派遣专门的工作小组,从燕京赶到了金陵,与苏省省政府这边正式开启谈判。
一切,都朝着正确的方向往前发展着。
忙完了手头上的事情之后,周景明与徐广禄两个人,便坐车来到了上汽轿车厂,准备看一看这里的情况到底如何,两个人一直忙于自己的事情,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到这里了。
相比较以前,厂区里变得冷清了许多,从总装车间的外面看过去,车间里的线速也明显比技改完成的最初一段时间要慢上许多,工人们也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部里面准备停产申城牌小轿车的消息,已经在工厂里传开了,人心惶惶的,一旦这里停产,就意味着大部分工人就得失业,这对于习惯了铁饭碗的他们来说,根本是没办法接受的。
“走吧,先去看看小赵,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徐广禄叹了口气,对于这里发生的一切,感到十分的痛心。
“嗯。”周景明也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他工作生涯的开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当初为了完成工艺完善以及技术改造,也是呕心沥血,几经波折才达到目标的,现如今这里是这样一副光景,周景明心里怎么能高兴。
两个人来到厂长办公室之后,发现赵柯正坐在那里批阅着文件,仅仅是几个月没见,赵柯看上去就明显变老了不少。
“厂长,小周,你们怎么来了!也不提前通知我一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