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汽车王国-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众那边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他们的发动机技术那么成熟了,当然想要追求更好的东西了,但是我们不能跟他们比呀!”
  …………
  倒是几个农机系统的发动机专家,并没有急着表态,而是等着周景明的回答。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赞同研究电喷技术的。
  不知道为什么,听着这些人的话,周景明竟然觉得有些好笑,又觉得有些悲哀,这些技术人员的思想,还是太禁锢了。
  “各位,我们要的是未来,而不仅仅是眼前的现实利益,不管你们相不相信,化油器终究都会被电喷取代的,这一代的喷射系统,咱们没能参与进去,但是下一代的喷射系统,咱们要做领军者,而不是跟随者!”
  “喷射系统就按照小周说的,采用电喷系统,这个方案就这么定下来了,大家都好好品味一下小周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一旁的罗玉忠也不失时机的说道。
  很快地,大众这边的负责人托马斯就来到了实验室,两个人在德国大众的时候就有过一番相识,见面之后自然也就不感到生疏了。
  “托马斯先生,关于VR6发动机电喷系统的研究,你们有什么具体的想法没有??”一番寒暄之后,周景明开门见山的问道。
  “我们公司几年前也曾做过电喷的研究,我的意思是,接着那次的研究成果,继续研究下去。”托马斯也没有隐瞒什么。
  “你所说的电喷,是单点电喷吧?”
  托马斯先是一愣,不过随即有点了点头,“确实只有一个喷射的点,应该就是你说的单点电喷了。”
  “托马斯先生,单点电喷我觉得不是太好,我的意思是,能不能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搞一个多点电喷出来?”周景明目光灼灼的问道。


第231章。0226章 达成一致

  “单点电喷……多点电喷。”托马斯嘴里面小声的念叨着,几年前大众公司在研发电子喷射的时候,他也参与其中,周景明所说的话,字面意思上并不难懂,但是在技术原理上,托马斯还需要好好的消化一下。
  “周先生,你能简单的说一下,这个所谓的多点电喷,他有什么具体的优点吗?”托麦斯看向周景明,好奇的问道。
  如果多点电喷的优势并不比单点电喷大很多,那托马斯觉得也没有必要再去搞什么多点电喷了。
  周景明没有急着回答托马斯的问题,而是转过身,对罗玉忠说了几句话,罗玉忠听完之后,便跑了出去,很快地,罗玉忠便带着另一个人走了进来,这个人就是经委替项目组配的一个翻译,周景明的意思是,他接下来说的话,也要让中方的技术人员听得懂。
  “托马斯先生,咱们之所以想要用电喷系统取代化油器喷射,就在于化油器喷射属于机械控制,没办法实现精确的动态调整混合气浓度,这一个对于气压多变、温度多变的驾驶环境来说很不方便。另外,化油器喷射由于不具备自适应浓度调节,因而导致其油耗相对偏高,而电子喷射,刚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样的问题,我说的没错吧?”
  翻译来了之后,周景明便笑着说道。
  油耗偏高这一点在老普桑这款车子上表现得极为明显,因为桑塔纳最初装配的发动机,使用的也是化油器喷射方式,只不过那时候石油的价格还没有那么高,各国对于油耗的敏感度也不是很高,所以也就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
  但是后面的事情,罗玉忠他们不懂,但周景明却是知道的,石油危机过后,国际原油价格暴涨,各国政府对于汽车油耗,这才重视起来,而且,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法规对于汽车排放的要求也就越来越严格,化油器喷射很明显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对的,周先生说的没错。”托马斯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电喷采用的是微电子电脑控制喷射,它使用空气流量传感器来检测进气量,并且能够根据进气量计算喷油量,这样就实现了动态调整喷油量、改变喷油浓度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可以改善化油器喷射的缺点的。”
  周景明和托马斯的对话,经过翻译传到了几个中方技术人员那里之后,几个人都不免流露出了思考的神色,在此之前,他们对于电子喷射并不是很了解,电喷的优点他们也不是很明朗,托马斯这么一说,他们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了。
  “相比较化油器喷射,电子喷射能够做到精确控制,这一点,化油器喷射是远远达不到的。”周景明点头道。
  这一下,托马斯就更加觉得好奇了,既然单点电喷已经能够改善化油器喷射的缺点了,周景明提出的“多点电喷”,意义何在呢?
  “周先生,恕我愚钝,我到现在还没有理解你所说的多点电喷,有什么研究的意义,不论是理论价值还是实用价值。”
  周景明笑了笑,然后才接着回答道,“单点电喷的喷油嘴,在发动机内部只有一个,但是托马斯先生有没有想过,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的长度和位置,是存在差别的,喷油之后,进入气缸内的混合气就会存在误差,这就会导致每个气缸燃烧工况会存在差别,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点跟化油器没什么区别。”
  周景明这么一说,托马斯立马就陷入了沉思,相比较中方人员,他当年是全面参与过电子喷射的研制的,对于周景明所说的问题,自然也就理解的更加深刻了。
  “那你的意思是,在发动机内放置多个喷油嘴,分别放在每个气缸进气口的前面,就像这样吗?”托马斯迅速的拿过纸笔,在纸上画出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对的,大概的想法就是这样,多个喷油嘴,就能根据进气量的不同,分别计算喷油量,实现了更加精确的控制。”周景明笑着回答道,跟专业人士说话,就是容易的多。
  “不仅仅是如此!”托马斯激动地甚至站了起来,“多点喷射能够根据发动机的正时时间进行喷油,点火时间也就能够被精确控制,这样一来,发动机的空燃比就可以得到进一步改善,油耗排放也会在单点电喷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这个想法好啊!”
  看着激动成那样的托马斯,周景明会心一笑,“这么说的话,托马斯先生,是同意我这个方案咯?”
  “当然同意了!相比较单电喷射,多点电喷的优势确实很明显。”托马斯认真的点了点头,不过随即又有些犯愁的说道,“多点喷射看似只是增加了几个喷油嘴,但其中的研发难度,可要比单点电喷增加了很多,这样的话,我们的进度,可能就要变慢了。”
  技术上的问题,有很多都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
  “这一点请放心,多点电喷的研发,博世公司也会加入进来的。”周景明笑着说道。
  “你是说,我们德国的博世,他们也会加入我们,共同研发多点喷射?”托马斯立马兴奋地问道。
  博世公司在发动机喷射系统方面,可是远远领先于大众公司的!
  “对的,过几天他们的技术人员就会来到申城,到时候咱们再做进一步的讨论,你看如何?”
  “当然好了,有博世的加入,那我们的进度,可就要加快许多了!而且在电子控制这一方面,也能做到更加精准的控制了!”托马斯看向周景明的目光,就像看着救世主一般,博世公司这么难搞的对象,竟然也被请了过来!
  周景明走后,李明哲也是第一时间给经委的李明海打了电话,说明缘由之后,李明海也是立即就跟博世那边进行了沟通,因为急于进军中国市场,博世并没有提出太多的条件就同意了中方这边的要求,并且在第三天就飞到了申城。
  这样一来,大众公司,博世公司,以及中方这边,总共三方人员,在李明哲的主持下,进行了正式的会面,对于周景明提出的研发多点电喷系统的想法,三方人员也是达成了一致,并且准备在未来的一个月时间内,确定初步的技术方案。
  一款不同于前世的VR6发动机,正在逐渐成型。


第232章。0227章 机床到手

  三方就发动机喷射系统的合作达成了协议之后,李明哲特意在申城的一家饭店设宴招待了千里迢迢从德国赶来的博世以及大众两方的技术人员,而周景明与罗玉忠等几个中方技术人员也参与了其中。
  “周先生,虽然我之前已经说过类似的话了,但我今天还想重申一遍,你是我见过的最优秀的一名中国技术人员!”席间,托马斯醉意微醺的对周景明说道。
  “谢谢托马斯先生的夸奖了,您之所以这么认为,那是因为见识过的中国人比较少,只要你多接触一些,就会发现,我其实也不算什么。”周景明笑了笑,不卑不亢的回答道。
  实际上相比较于多点喷射,缸内直喷以及混合喷射是两种更为先进的发动机喷射方式,只不过以目前的技术水准,想要实现这两种喷射方式,还是有不少的难度的,所以周景明也就没有提起过,毕竟在八十年代,能够量产多点电喷的发动机,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听你这么一说,那我还真的是想在中国多留一段时间,感受一下这里博大精深的文化了,哈哈哈。”托马斯也笑着回答道。
  “对了,托麦斯先生,我还有一件事想请教一下你。”周景明犹豫了一下,但还是看着托马斯说道。
  “有什么事请直说。”
  “我想问一下,关于发动机的点火方式,你们打算选用哪一种方式,还是机械控制的分电盘点火吗?”
  “难不成周先生还有更好的方法不成?”托马斯笑问道。如果周景明不这么问的话,分电盘点火,自然是他们的首选了,但既然周景明这么说了,那托马斯觉得,肯定还存在着更为精巧的办法了。
  “既然喷射系统采用的是电子控制的,那么点火方式,是不是也可以考虑采用电子点火呢?”周景明笑着问道。
  “电子点火具体的控制原理,我就不多说了,我相信托马斯先生应该理解我的意思。或者说,也可以跟博世以及我们中国这边的几个技术员商讨一下,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的。”
  说完,周景明便端起酒杯,朝着正在冲他招手的罗玉忠走了过去,留下托马斯一个人在那里发呆。
  电子喷射+电子点火,这一对组合,听起来就像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晚宴过后,托马斯又找到周景明问了几个问题,周景明也都一一作了回答,电子点火方式也只是周景明灵光一现想出来的,至于托马斯他们会不会采用他的建议,周景明不想做过多的干涉,因为就算是电子喷射加上分电盘点火,周景明也相信,这一款即将问世的VR6发动机,也绝对能够在一干发动机中脱颖而出的!
  “小周,这一次真的是多亏了你,我们争了这么多天的问题,你一来就给解决了,难怪李司长经常跟我说,有什么事就来找你呢。”晚宴过后,罗玉忠跟周景明走在路上,感慨的说道。
  “李司长还跟你说过这些话嘛。”周景明笑了笑,继续说道,“其实真要说实际的技术水平,我肯定是比不上老罗你的,但是技术人员看的不仅仅是现有的技术水平,更重要的还得有一个发展的眼光,纵观整个世界,发动机技术每天都会有变化,我们不能就这么满足自己已有的水平,多去了解一下国外的先进技术,趁着国外跟我们的距离还不大,努力去超越他们。”
  罗玉忠自嘲的笑了笑,“所以说呢,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活呀!我们这一代搞技术的,包括我在内,很容易就犯经验主义错误,真要是指望我们,中国汽车工业,不知道要被西方拉开多大的距离呢!”
  周景明默然,新中国自打成立以来,曾经闭守国门长达三十年,国人的思想上受到束缚,其实也很容易理解。
  所以不管其他人怎么评价,周景明始终觉得,改革开放是一个造福千秋万代的好政策,至少利是远大于弊的。
  解决了发动机这件事之后,周景明难得迎来了一段闲暇的时光,由温竹青投资的4S店还在紧张地选址当中,至于齿轮厂申请的贷款,虽然已经到账了,但是目前何应寻还有别的事,周景明也就没有跟他一起去燕京购买机床。
  等到何应寻忙完这阵子,周景明再跟他去一趟燕京,把新的机床设备给解决了。
  趁着这段难得的闲暇时光,周景明干脆就把工作的事情全都抛在了脑后,而是全心全意的陪在了何颖卿的身边,工作很重要,陪伴家人也很重要,这是重生之后,周景明才明白的一个道理。
  “颖卿,我想明年的话,把萱儿跟我妈也接到申城来住。萱儿已经到了上学的年纪,到这里也能让她接受更好的教育,我妈岁数也大了,接到这里也能享享福,你看行不行啊?”周景明放下正在练字的钢笔,看着身边的何颖卿问道。
  “当然可以了,也不用等明年了,下个月就可以接过来了,反正我这里都可以住人的嘛,萱儿也可以在厂区的学校上学呀。”何颖卿笑着回答道。
  “住在你这里,多少还是有点不方便的,我妈对这里也不熟,肯定也不愿意来。我想明年的时候,齿轮厂那边发展的肯定很好,宿舍什么的也都盖好了,到时候让我妈跟萱儿住那里,我爸也在那里,也好有个照应不是。”
  “我都听你的。”何颖卿双手托着下巴,甜甜的说道。
  “那我们接着练字吧。”说着,周景明再次拿起钢笔,认真的对着字帖临摹起来。
  窗外阳光正好,暖暖的阳光透过窗户折射到屋里,周景明与何颖卿就这么坐在窗前,远远望去,构成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两天过后,何应寻也终于忙完了手中的事情,而周景明也觉得自己再次满血复活了,两个人便坐车来到了燕京,找到了那家机床厂商在燕京的办事处,表明了自己想要购买机床的意愿。
  因为这一次买回去的机床,只是作为试生产之用,所以周景明并没有大批量采购,只是购买了一台,如果机床的性能真的可以满足国产化的需要,那么后面,周景明才会考虑大批量采购这家机床的。
  因为价钱什么的给的很到位,那家厂商的服务速度也很给力,周景明和何应寻从燕京回到申城之后的第三天,他们购买的机床就被送到了齿轮厂,经过何应寻检查无误之后,这台机床也就被正式签收了。


第233章。0228章 进展神速

  新的机床很快就被运到了工厂一个独立的小房子里,如果放到车间的话,一来会影响到车间正常的生产,二来车间也没有多余的空间摆放这台机床了。
  “等明年要是资金充足的话,咱们厂的规模,还得再扩大一下,至少现在的车间有点小了,生产线也不够大,严重阻碍了咱们厂的发展。”周景明环顾了一下小屋子,无奈的说道。
  “按照现在每个月的利润收入,如果咱们不急着还贷款的话,按照现在的车间规模扩大一倍,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主要是地皮这一方面,咱们没有足够的场地了。”何应寻一边给机床接上电源,一边说道。
  “地皮这件事,咱们慢慢再商量。对了,你说的给咱们厂建造宿舍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找到施工队了吗?”周景明继续问道。
  关于齿轮厂进一步扩大规模这件事,周景明这段时间也思考了很久,工厂占用的土地确实要经过市政府的批准才行,虽说这个时候拿地比往后要容易得多,但是周景明的齿轮厂毕竟是民营企业,想要获得更多的土地,也并不容易。
  不过周景明的想法并没有放在新的地皮上,前段时间他去变速箱厂的时候,钱龙成又跟他提过一嘴,好像申城汽车齿轮厂的效益已经越来越差了,快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因为效益实在太差,政府也没有继续拨款扶持的意愿,周景明在想,到时候是不是可以将这个工厂给买下来呢?
  这样的话,土地跟车间什么的,岂不是全都有了?
  但周景明也就是有了这样一个想法,申城汽车齿轮厂毕竟还是国营厂子,是属于国有资产的,想要收购国有资产,难度可想而知。
  “施工队我已经联系好了,砖头、水泥设么的也都找过相关的供销社了,我是这样想的,三月份咱们的生产任务比较紧,抽不开身,施工的时候肯定多多少少会影响到工厂的正常生产,我想三月份咱们就多辛苦一些,把四月份的产量往前提一提,这样的话,四月份咱们就可以施工了,咱们要建造的宿舍也不大,用不了多久就能完工了。”
  何应寻把机床又检查了一遍,这才拍了拍手,笑着回答道。
  “行,以后齿轮厂的事情,我就不多过问了,你自己看着办就可以了。”周景明笑了笑,“机床应该没有问题了吧,那咱们什么时候可以调试一下,按照我给的技术要求,再加工一批齿轮看一看?”
  “机床刚运过来,这两天先让他运行一段时间预热一下,今天是星期五,等下周一的时候,咱们再调试参数试一下。”何应寻思考了一下,这才回答道。
  因为机床这方面,何应寻确实比自己要懂,所以周景明也没有什么意见,就按照何应寻说的去做了。
  两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安排好车间的生产之后,周景明便同何应寻来到了小屋子里,经过这几天的预热,新买的机床已经能够正常的运转下去了。
  “压力角20度。”
  “齿轮模数2。5”
  “齿顶高系数1”
  …………
  何应寻拿着周景明给的技术参数,开始一个个的调整机床的有关参数,依照自己的经验,何应寻很快就完成了生产前的所有准备。
  “好了,可以试着加工一个齿轮看一下了。”调整好所有的参数之后,何应寻转过头笑着说道。
  在周景明的帮助下,两个人合力将齿轮的原材料送到了机床的加工口,准备妥当之后,何应寻便按下了加工旋钮,机床慢慢的启动之后,就看到刀具在原材料上缓缓地移动着,约莫十五分钟后,经过粗加工之后的齿轮便成型了。
  虽说同样是粗加工,但是这台新的机床粗加工之后的表面质量,要远远高于齿轮厂原有的那些机床。
  周景明蹲下身子,拿起刚刚加工好的齿轮看了看,又用手比划了一下,然后抬起头看向了何应寻,“能不能将刀具的纵向距离调大一点,轮齿之间的深度应该不够。”
  周景明这么一说,何应寻也是蹲了下来认真的看了看,然后才说道,“行,我再调整一下参数。”
  …………
  “上次装车验证的时候,齿轮在换挡的时候平顺性不好,同时工作噪声也比较大,应该是螺旋角不够大,导致齿轮的重合度不够,这一次试着将螺旋角调大一点。”周景明站在机床前对何应寻说道。
  这已经不知道是多少次进行机床参数的调整了,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周景明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齿轮的国产化研究上,这期间为了验证齿轮的实用性,他们已经两次在桑塔纳这款车上进行了换装,并且启动车子,对齿轮的性能进行全方位的测评。
  有了新的机床之后,换挡齿轮的国产化进度,也是越来越快,几乎每一天都会有新的进展,按照周景明的预估,最晚到今年十月份,他们就可以完成齿轮国产化的全部任务了。
  与此同时,何颖卿的4S店,选址也已经完成了,现在正按照周景明的要求,已经开始施工了,因为是第一家4S店,建造的规模并不是很大,一个月的时间,足够完成4S店前期全部的准备工作了,五月一号那天,完全可以正式开张营业。
  不仅如此,经过了三月份的冲产之后,齿轮厂的员工宿舍,也终于开始建造了,到今天为止,已经开工三天了,再过一段时间,工人们就可以住进崭新的宿舍了。
  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似乎一切都朝着美好的方向在发展着。
  按照周景明的要求,何应寻重新调整了螺旋角的参数,然后再一次按下了加工按钮,这才看着周景明说道,“钱厂长那边的进度如何了,不能我们这边齿轮国产化完成了,他们那边要是拖了后腿,整个变速箱的国产化进度依旧不行呀。”
  “他们那边这个月月初刚进行了一次试生产吧,听说结果不尽如意,不过钱厂长已经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分析了,准备改进之后,再生产一次看一看,如果实在不行的话,我再过去一趟,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周景明笑着回答道。
  何应寻说的没错,换挡齿轮的国产化,就是变速箱国产化的一个子项目,现阶段钱龙成那边的进度的确拖了后腿了。


第234章。0229章 做广告

  1983年4月20号,星期三。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四月份就要过去了,而今天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谷雨初晴缘涨沟,落花流水共浮浮,昨夜一场大雨过后,早晨的空气也变得格外的清新。
  这是进入四月以来,周景明第一次回到轿车厂,其余的时间,他都留在了齿轮厂,专心搞起了换挡齿轮的国产化。
  换挡齿轮国产化的第一阶段,在周景明与何应寻的合力之下,算是告一段落了,上一次经过调整之后,周景明他们拿着新加工的齿轮,再一次进行了实车验证,相比较前两次的验证,这一次实车验证的效果明显好好上许多,无论是换挡时候的平顺性,还是工作时候的噪声,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不过周景明他们生产出来的齿轮,最终还是要装到由钱龙成他们负责的变速箱中的,周景明固然可以接着目前的进度,继续搞下去。但是经过国产化之后的变速箱,毕竟不同于进口的变速箱,如果周景明一直按照进口变速箱的标准来搞齿轮的国产化,他担心到时候会跟国产化之后的变速箱产生排斥。
  所以周景明不得不放满了换挡齿轮的国产化进度,等到钱龙成那边进度赶上来之后,再根据他们那边的具体参数,对换挡齿轮做进一步的改进。
  吃完早饭之后,周景明便信步走向了徐广禄的办公室,这一次他之所以回来,正是因为接到了徐广禄的通知,说是有事情找他商量。
  来到徐广禄的办公室之后,周景明便直接问道,“厂长这一次叫我过来,是有什么事情要说的吗?”
  徐广禄指了指边上的椅子,示意周景明先坐下来,“是这样的,再过十天,政府这边就会举办第一次私家车牌照的竞拍,这件事你应该还记得吧。”
  徐广禄这么一说,周景明才猛的一拍脑袋,“我差点就把这件事给忘了!这段时间天天忙着换挡齿轮的国产化,还真没想到这茬事。”
  “我就说呢,这都没几天就快开始了,你这里一点动静都没有了,敢情说是真的给忘了呀。”徐广禄无奈的说道。
  “竞拍的事情不是由政府这边负责嘛,跟我们也没多大关系,所以我也就没放在心上。”周景明苦笑着解释道。
  “我本来也是这样想的,但昨天主管部门的领导找到了我,说是希望我们配合一下他们的这一次竞拍,让我们在竞拍之前,搞一次预热。”
  “预热?”周景明明显一愣,“这个竞拍,还需要做什么预热呀?他们在报纸以及电视上做好宣传不就是了。”
  “主管部门的意思很简单,竞拍的宣传他们肯定会做到位的,但是因为这一次私家车牌照的竞拍,主要就是针对我们申城牌小轿车进行的,所以他们希望我们也能做点什么。”徐广禄解释道。
  “可是我们不是已经做了降价了吗?还有前段时间4S店的招标,不也是在释放这样的信息吗?”周景明不解的问道。
  “话虽如此,但是我们降价的宣传力度却并不够,4S店招标那次,刊登出来的激励措施也只是针对经销商,并不是针对潜在的消费者,有很大一部分民众对于我们的降价措施可能并不清楚。”
  “所以,厂长的意思是,我们要为申城牌小轿车……做广告?”周景明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对的。”徐广禄点了点头,“这也是主管部门给出的意见,我们的广告刚好可以在竞拍之前,形成一波预热,到时候竞拍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
  周景明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下,然后才抬头说道,“这一个点子倒是提醒了我,我觉得这一次广告的话,可以顺带将温姐的4S店也带上,这样大家竞拍完牌照之后,刚好可以知道去哪里提车了。”
  “这个可以有,到时候可以把小温叫过来一起商量一下。”徐广禄点头道。
  “既然要决定做广告的话,那厂长想好要在哪种载体上投放广告了吗?”周景明问道。
  “我这一次叫你来,主要就是为了商量这个的,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现阶段能够投放广告的载体主要有三个,报纸、广播以及电视,这三种载体的广告费也是逐渐增多,受众范围则是逐渐减少,如果真要做广告的话,我想问一下厂长对于广告预算有什么限制没有?”周景明反问道。
  “没有。”徐广禄出乎周景明意料的摇了摇头,“前期的广告投入,都会在后面的销量中补回来的,这一点,我还是知道的。”
  周景明略作思索,“如果不考虑预算的话,那我建议在这三种载体上全都投放广告。”
  “你是说报纸、广播以及电视上,全都做广告吗?这样子会不会显得过而不及?”徐广禄疑惑的问道。
  “当然不会了,因为这三种载体上的广告,所要传播的意图是完全不同的,报纸与广播的受众范围最大,基本上吗,每家每户都能看得到,这两个载体的广告,主要是为了造势,引起越多的人关注越好。至于电视广告嘛,因为可以播放视频广告,不仅更生动形象,而且电视广告就是针对特定的消费人群进行广告投放了,能在电视上看到这则广告的,有很大一部分可能性成为我们未来的客户。”
  徐广禄认真的点了点头,“你分析的挺有道理的,那就按照你说的,同时在三个载体上投放广告。”
  “距离牌照的竞拍还剩下十天的时间,报纸与广播的广告还好说,也就是两三天就能做好,关键是电视上的广告,不仅需要拍摄,还得跟电视台沟通好广告播出的时间,这个倒挺麻烦的。”周景明皱着眉头说道。
  “能不能请李司长出面协调一下?”徐广禄突然问道。李明哲作为部里的高级官员,这点事情,应该不算什么吧。
  徐广禄这么一说,倒是提醒了周景明,“这个倒是可以有,我明天就去找一下李司长,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既然这些都解决了,那广告语这一块呢,需要找专门的广告公司设计吗?”
  “广告语……”周景明突然站了起来,“申城牌小轿车,中国人都能买得起的轿车……厂长觉得这一句怎么样?”


第235章。0230章 广告拍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