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恶人大明星-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它画派的,都没有。一些略有名声的画家作品,是艾格工作的主轴。但林海文还是从修复过程中,学习到了不少东西,这是一个截然不同的角度。
3月底,他从巴黎飞回京城,然后马不停蹄地,从京城飞到海城,然后又飞天南,飞苏东……一直到4月末,他才回到京城。待了两天,基本上去了趟陆松华那里,就跟祁卉在家里休息,之后又飞回巴黎,参加苏富比的巴黎秋拍。
林海文在做什么?
可能一开始他回国的时候,大家关注的还不多,但随着他开始在全国飞来飞去,密集碰面各方人士。落在他身上的目光就越来越多了,按照经验,林海文越折腾,问题就越大。
他也没有搞什么秘密活动,所以他见了哪些人,其实是拦不住的。
海城卫视的南台长。
阳江宣传部的常副部长。
天南台的常务副台王栋。
……
中河卫视的顾海燕、中河宣传部的一把手。
尤其是他最后一站洛城,甚至跟这个级别的官员会面,就更加引人关注了。
“他要干什么?”央视的杨台开台长会的时候,提起林海文来:“又要散一波电视剧出去?还是说什么节目?”
“没听到什么动静。”这一波从大型节目中心升上来的陈彤副台,倒也关注了:“我倒是打听到一点消息,哈哈,都藏得紧啊。前两年有一个说法,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华东七省一市春晚。”
“啊,我记得当初是海城方面提出来的吧?”
陈彤点点头:“是,不过后来他们自己也没有取得一致,就算了。这一次林海文似乎是要重提这个事情。”
陈彤说是这么说,但在座的这些人,不管是从广电系统、宣传系统进来的,还是原来的老央视。谁不知道央视在这里面的手笔,地方省市联合一起办春晚,那就等于是个小型全国春晚了,他们自然是不愿意的。本身地方上就不一致,央视再来搅和一下,当然就没成。
“林海文重提?呵呵。”另一位副台长觉得特可乐:“这个事情,怎么可能是林海文插的进去的?”
“中河的郝孟呈都见他了,你说他插不插得进去?”陈彤看着这位副台,心里想着果然是大衙门进来的,眼高于顶啊:“他肯定是看到了这个念头,再加上这两年来,敦煌跟中河春晚的合作也很成功,不管是《千手观音》,还是《飞天舞》,都算是把中河春晚的牌子立起来了。这个时间点他提这个事,恐怕地方上是会心动的。再说,现在不是说节俭办晚会么?大家凑一块,总归要省一点,又有林海文的信誉放在那里,说不定,效果还要更好呢。”
杨台在上面嗒嗒嗒地敲桌子,皱着眉头,一边听着他们的话,一边想着林海文。
当初春晚事件那么多巧合,他们也不是没有把目光看向林海文,但确实找不到哪怕一点的证据,他们打了申请上去,说是不是让林海文配合调查。上面直接说,查可以,必须要有结果!
这个条件一说,杨台才骤然发现,林海文已经不是个随便能动的人了。他在美国的影响力,从《千手观音》事件发酵,到春晚事件后《骂人圣经》意外爆红,获得百万粉丝,可以说是华人当中有数的了。除此之外,一份国礼,一本《明月照大江》诗集,也让他在日韩东南亚地区具有普遍的声誉。即便是在国内,大量的热播剧,大量的经典歌曲,都是他影响力的组成部分。
对这样一个人,要求必须有结果才能去扣下来查,是正常不过的。
要知道,老美也好,欧洲也好,对华国的所谓反对派,那是再友好不过的了。
也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才会迅速决定和解,参加华法45周年画展的时候,直接夸了林海文一通,甚至也打算找林海文进行一些合作,彻底把关系正常化了。接着就是《华南周刊》的事情,林海文跟炸毛的豪猪一样,到处发射他的尖刺,硬生生地把一个《华周》给弄得停刊整顿。
到这会儿,再想要去查林海文,就不只是说影响的问题,谁知道央视家大业大的,有多少不干净的人?哪怕林海文弄《华周》,真如那些媒体所说,有人相助,但谁又能保证,块头更大,目标更大的央视,就没有那么一个黑暗中的人呢?
所以对于林海文,现在央视的态度,等于是不近不远,井水不犯河水。
这也是林海文够牛了。
“猜也没有必要去猜,他们真是要做这个,总是要报上来的,到时候再看吧。”
……
4月25日,苏富比年度巴黎秋拍启槌。
在云集了常硕、海格尔、阿德里安等知名现代画家的场次,林海文的《大地母神盖亚》,受到的关注并不少。
法国《费加罗》甚至还给了他一个不小的幅面,从《燕明园小街》,一直讲到《千手观音》《不语观音》,再到拖尼特、海格尔评论引发的争论,当然,也没有忘了提常硕——最优秀的华国和新古典主义的画家。
“这是林的第一幅进入市场的作品,对于看好他的收藏家而言,这又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要点。也许,它就会开启了另一个培根、小弗洛伊德的时代呢?谁知道。”(未完待续。)
第0392章 《盖亚》开拍
“嘿,索尔瓦。”
“林,紧张么?也许是80万。也许是100万,你马上就要成为这个时代最昂贵的青年油画家之一了。”索尔瓦眉飞色舞的,对于他们来说,这既是利益的一部分,也是影响的一部分,苏富比和佳士得这对老冤家,在全球互相干仗,任何能够彰显影响力和优势的事情,都是他们乐此不疲要做的。尤其这一次,来自华国的收藏家登记数目,出现了很大幅度的增加。根据苏富比的调查,这些华国藏家中相当一部分对林海文的画作都有兴趣。
“拿到钱,打算做点什么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林海文看着这个法国佬,他似乎有计划为林海文介绍一下怎么做一个有钱人——嗯,一个拥有数十万欧元的有钱人。
“索尔瓦,站在你面前的,是个在华国京城有房子的男人!”林海文扬了一下下巴。
索尔瓦有点愣:“我在巴黎也有房子。”
“啧,按照京城的房价,大约京城的一半土地,就能把整个法国都买下来。”林海文鄙视地看了一眼据称在巴黎有房的索尔瓦。巴黎的房价其实并不低,1、2万欧元的价格,也相当于10万左右人民币。不过和京城动辄好几十层不同,这里的高层不多,所以事实上一块同等大小地皮的价格,往往差了去好多倍。
所以严格来说,单论一套房子,巴黎其实更有价值一点。不过对于索尔瓦这么一个没到过华国的菜鸟,当然是林海文怎么说就怎么是了。
“上帝,那你们的人都买得起么?”索尔瓦一阵惊讶,旋即好像自己想通了:“也对,你们的人在老佛爷抢lv、香奈儿的时候,简直吓人。”
“……”林海文严肃地点点头:“一般我们都是买几套放着,装修成不同的风格,然后一个月换一次,增加生活中的新鲜感。”
“这跟我之前了解的太不一样了,”索尔瓦似乎是得到了一些启发:“看来华国人的生活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我从报纸上,总看到说你们只喜欢奢侈品和黄金,对于普通生活所需的要求很低,跟法国人不一样。看来苏富比需要重新研究我们的华国发展战略了。”
“唔,是的,没错。什么装置艺术,什么前沿风格,什么超超现代主义,都可以拿到华国去,我们一定会为你欢呼的,索尔瓦。”
赔死你们吧,臭老外。
索尔瓦想想,也觉得心情澎湃,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和巨大财富的成熟艺术市场,真让人激动。
“索尔瓦,醒醒,现在我们应该去现场了是么?”
“噢,是的。”索尔瓦热情了很多:“这边,跟我来,今天有很多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你如果喜欢,可以买一些,也可能会增值的。”
“我还不如多画两幅呢。”
“——也是。”
出现在现场的画家并不多,常硕、海格尔他们就不说了,阿尔图尔也没在。林海文如果不是第一次见识这种大型拍卖会,他也不会来。他在靠后的地方坐了下来,没有引起什么关注。
索尔瓦则回到后面去工作了。
“迈耶。”
“接到林了?”
“是的,我们聊得很好。我得到一个消息,华国市场似乎发生了变化。”
“嗯?”苏富比法国公司的负责人迈耶,很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华国市场?那是大中华区的事情啊,发生了什么变化?”
“那里的人似乎对生活的要求有了很大的转变,他们愿意为更好的生活质量买账了。我认为专注于华国艺术品和少数大师作品的策略应该改变一下,大中华区那些人应该把欧洲,甚至美国的一些前卫艺术介绍到那里去,那绝对是一个领先佳士得的机会。”
迈耶作为高级负责人,了解的东西,当然比索尔瓦更多,华国市场也许发生了一点变化,但那帮有钱人的收藏癖好,并没有肉眼可见的改变,依然喜欢大师,依然喜欢华国艺术品,依然抱着投资的想法玩收藏。
“索尔瓦,你从哪里听来的?常硕?我记得除了常硕,你没有什么华国人朋友啊。”
“林,林刚刚跟我说的。”索尔瓦把刚才的对话都跟迈耶说了。
迈耶笑的不行:“你如果稍微关注一下华国的新闻,就知道那里的人为了一套房子,几乎需要花费一辈子时间来偿还银行贷款。至于林,他可能确实拥有很多房产,因为他运营着一家非常成功的娱乐公司,他是个大老板,很有钱。唔,我桌子上有些材料,你可以看看。”
对于这些艺术家的介绍材料,索尔瓦还没来得及看。因为这一场当代艺术家专场是迈耶亲自负责的,他只是因为常硕的关系,所以帮林海文牵个线而已。
材料上面,估计林海文应该拥有至少5000万欧元以上的身家。
当索尔瓦再次见到林海文时候,眼神里就多了些幽怨了。
在现场等待开始的林海文,也被几个华国藏家认了出来,过来攀谈。
“林先生,你的画现在是僧多肉少啊。你看,能不能就以今天的拍卖价格,回国之后转两幅给我们啊?”说话的是国内一位房地产和金融投资业的商人,身家也有十来个亿的。
“今年就卖这一幅。”
“——哦?那不出手,今年就算是没有机会了?等会必须卖力了。”
“哈哈,您这么说,万一被当作我的托,那我可就对不住您了。”
“你要是有需要,尽管开口啊。”
这帮人从国内混迹到国外,眼光是有一点的,跟国内一些被坑的挺惨的藏家不一样,林海文的画的增值潜力,在华国画家里是数一数二的。如果他还要控制出画的量,那就更加有投资收藏价值了——为什么那些七老八十的画家最受追捧,还不因为只要他们一去见上帝,作品数量立马只减不增?林海文的年轻,是影响他作品价格的重要原因,但是他要能控制这个量,自然市场会有反应的。
谈了几句,拍卖开始,大家约好回国再叙,就各回各位。
常硕的一幅《奔走的女人》,是红果果肖像画,拍出了430万欧元,离他的峰值比较远,但就他的一般作品来说,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了。海格尔的《倾斜》拍出560万欧元。阿尔图尔的《噩梦》触到了90万的线,而美国的阿德里安的作品《科隆圣母》,拍出近350万欧元,开创了他作品的纪录性价格。
林海文《盖亚》,就在阿德里安的后头,他后面还有不少藏品,本次拍卖的压轴是已故英国画家弗朗西斯·培根的一幅重磅肖像,起拍价6000万欧元,那才叫牛叉叉。
《盖亚》起拍价格30万。
拍卖师敲锤开拍之后,马上有人举牌。
“60万!”
翻了一倍!
林海文惊讶地看过去,然后更惊讶了,塞纳河底的霍纳?(未完待续。)
第0393章 猪头霍纳
他记得奥赛的油画修复师艾格,说过霍纳从他爹老霍纳那里继承了一家画廊,规模应该还不小,但这位能对委拉斯贵支真迹动刀子的艺术商人,实在没法让林海文期待他能花大价钱来买他的画?
场内对霍纳叫价表示惊讶的,并不只是林海文一个人。
比如自从坐回来之后,就一直相当幽怨的索尔瓦。
“这还是我第一次在拍卖场见到他呢,以前老霍纳倒是常出现,买一些青年画家的作品,你这样的,潜力高,而且没有签画廊的人,他是最喜欢,如果老霍纳在世,他出手买你的作品倒很正常。”相对于华国京城的房价,索尔瓦当然更加了解法国艺术圈的事情:“老霍纳的科隆迪亚画廊,就是从小弗洛伊德开始发迹的,哦,我是说卢西安·弗洛伊德,几年前刚刚过世,世界上最贵的当代画家之一。”
林海文点头表示自己还没有到那么孤陋寡闻的程度。
“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持续买入了一些弗洛伊德的作品,后来这些画成为了科隆迪亚画廊最开始的积累,至今他们还拥有一共5幅,价值相当于2亿欧元的弗洛伊德画作。不过自从老霍纳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就是那位,就很少出现在拍卖场了。这一次,看上去他是为了你的作品来的。”
“……噢,我应该感到荣幸,是么?”
林海文翻了个白眼,索尔瓦都笑了:“管他呢,只要他付钱,就没问题,不是么?”
“不,怎么会这样,我必须确认,得到我的画的人,是真心的欣赏它,也将善待它。这幅画里面,毕竟充满了我对土地,对万物起源的理解和感悟。我当然希望最后拥有它的人,能够真正理解它。话说,霍纳老板没有不付账的前例吧?”
“……”索尔瓦脸上表现出了他脑子里的混乱,一脸扭曲:“应该不会,他虽然脾气不好,还有点抠门,但老霍纳为他留下了一大笔资产,他不缺钱。科隆迪亚画廊,是巴黎,甚至是全欧洲最有名的画廊之一,你居然没有听说过?”
“呃,我只知道佩斯、高古轩。”
“好吧,谁让你是个市场新鲜人呢。佩斯和高古轩是全球最知名的画廊,这没有错,他们在全球拥有数十家画廊。但巴黎的科隆迪亚、伦敦的梅耶,都各有名望。”
他们俩嘀嘀咕咕的,叫价已经开始攀升。
市场估计这幅画的最终价格应该在80万欧元以下,但随着霍纳一口气翻倍叫到了60万,价格开始略微失控了。来自华国的两位藏家,先后叫价65万和68万。霍纳再次把价格大幅度推高到80万。
“你真的没有打算签约科隆迪亚?”看到霍纳如此卖力,索尔瓦都惊呆了。
林海文只能摇头:“没有,我会签我的老师的画廊,布罗画廊。”
布罗画廊原本只是一个小型的画廊,但他们的老板吉夫·布罗在二十年前签下了常硕,一个画新古典主义的黄皮肤油画家,而且开始把他当做主打。当时业内,不少人觉得他们是疯了,二十世纪是抽象主义的世纪,做出这样一个决定,不得不说是布罗的冒险之举。
但他成功了,常硕的作品达到了数百万欧元的价格,每年三到四幅的数目,让他们保证自己能够拥有数百万收入。而且打出招牌之后,他们还可以经营更多次一级的画家比如现在的林海文。
索尔瓦耸了一下肩膀,签老师的画廊,这当然是正常的:“所以霍纳真的是被你的作品迷住了?”
“我画的这么好,这并不是什么不能理解的事情,是吧?”
“是的。”
霍纳叫到了80万之后,也就到了大家的心理价值的峰值,拍卖师问了两遍,才有一个华国藏家喊了一句82万,但随即被霍纳的90万压的没有声音了。
林海文都有点紧张了,90欧元,换算成大家更加常用的美元,就是100万出头了。
这意味着,他的一幅作品,就卖到了百万美金!
哇哦,真是兴奋。
至于霍纳是不是该被沉进塞纳河底,林海文觉得可以再商量商量,如果他能再叫高点,脾气还可以更差一点,都没关系。
90万的价格,跟阿尔图尔的《噩梦》,是一样的价格。
拍卖师落槌之前,没有人再叫价。
霍纳得意洋洋地站起来,环视了一周,他没有看到林海文本人,就随着拍卖行的工作人员去办理手续了显然,他就是为了林海文的这幅作品来的,后面已经没有他的目标。
“虽然现在我知道你很有钱,但还是恭喜你。”
“谢谢。”
从第一次见到常硕,转变了职业规划之后,到现在拍出第一幅作品,这是跟公司的成功截然不同的感受,确实值得贡献。
但是,他的开心没有持续到第二天。
当天晚上,他就看到了关于自己的一条新闻。
“林海文作品《大地母神盖亚》被科隆迪亚画廊的老板霍纳先生,耗费90万欧元买下。在接受采访时,霍纳先生表示,他的画廊将把林海文签下,并且把他包装成比卢西安·弗洛伊德还要贵的画家。业内人士表示,这可能将意味着90万的价格,并不能成为林海文作品的参考价格。”
艹!
常硕的电话很快打了过来。
“吉夫跟我说的时候,我还吓了一跳,你答应霍纳了?科隆迪亚确实更加出名和有实力一点。”
显然是布罗画廊的老板看到了新闻。
林海文觉得自己脑子里的《骂人圣经》都要开始暴动了:“从来没有,我都没有跟他说过这些事情。他真是头猪啊,就算我要签了,他这么说,是把别人都当成白痴了么?还包装,还更贵,我艹他祖宗十八代的……呃,不好意思,老师,我有点激动。”
“……没事,你可以找些媒体澄清一下,吉夫说,或许他可以给你办一个新闻发布会。”
“好吧,真是要了老命了。”林海文咬牙切齿的。
(未完待续。)
第0394章 600万!
国内媒体对林海文这一次上苏富比的巴黎春拍非常关注。
毕竟,这是第一次他实打实地开始卖画。
价格出来的第一时间,微博上就有消息了,因为两地差了7个小时,巴黎下午3点多,是京城时间的8点多,大家正处于刚上班,要干点什么舒缓一下到公司的不安情绪——毕竟一天的折磨就要开始了。
一般来说,这会儿看看新闻,刷刷微博是比较多的。
“欧洲艺术那些事儿”微博账号,第一个爆出了价格。
“巴黎实时,林海文《大地母神盖亚》拍出9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677万余元。”
下面一片傻眼。
“600多万?特莫的,这真是特莫的了。”
“特莫的……楼上是哪里的口音啊?带口音就不要玩谐音了好不好?”
“这换成美元,也该有100多万了吧,妈呀,林海文这就成了百万美元级别的画家了?人生是不是太刺激了,还是画画真的这么好赚?”
“什么人买的?不是华国人吧?”
“欧洲艺术那些事儿”回复了这个网友:“是个纯种的法兰西人哦。”
“一只得了禽流感的高卢鸡?还是他只有3岁?他爸爸知道这回事么,回去会不会打死他?”
他不知道,小霍纳的爹老霍纳已经死了。
“楼上这些凑热闹的,林海文的画作是很有水平的好不好?两年前他考央美就是满分的啊,后来进步也特别大,《燕明园小街》被西班牙美术馆收藏,你们也知道的。后来还被《艺术评论》提到了,接着就是《不语观音》,不少艺术评论家和期刊,都说这幅画的水准很高,兼具安格尔和委拉斯贵支两位大师的特点。而且林海文在国外很火的,脸书粉丝都200多万了,没几个艺术家比他还多的。
这次这幅《大地母神盖亚》,在巴黎的、法国的,甚至是欧洲的华国艺术生都知道的,很多特别有名的教授和评论家,都有发表自己的观点。能拍到90万,虽然出乎意料,但目前的一流青年画家,确实也是有这个价格的。”
到底还是有靠谱的人,这么一番,被路人和炮蚊团的粉丝点上热门之后,总算评论被扭转了过来。
“哎,这年头,涝的涝死,旱的旱死,我这么穷,却赚不到钱,林海文那么有钱,画幅画却能卖几百万,nnd,老天爷不公啊。”
“楼上活该穷,知道为什么吗?”
“不知道,你说,说不出个原因来,哥们必须上门堵住你菊花,给你喂一头猪下去。”
“……这么狠。你看,你只会埋怨老天不公平。可要是林海文是你,他会这么做么?”
“哦,你是说我不踏实,日天日地日空气,林海文努力奋斗是不是?一碗馊掉的鸡汤,自己留着喝吧。”
“我还没说完呢,要是大神,他必须得先写一首诗怒骂老天爷,然后写一首歌,二骂老天爷,接着画一幅画,把老天爷狠狠亵玩一次。”
“……我要有那个本事,我还会穷么?”
“对啊,所以说你活该穷啊,谁让你没天赋没才华没本事没脑子呢!堵我菊花?你来啊,你来啊,哈哈哈哈哈!”
“卧槽,卖姑娘的小火柴,你是那个炮蚊团的!!”
最近微博上,确实有这么一群人,其中卖姑娘的小火柴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已经是拥有上万粉丝的小网红了。这群炮蚊团精英成员,在微博上打着“学会大神嘴炮术,骂架再也不会输”的旗号,到处发嘴炮。
类似今天这种,绕两个弯把人给气死,算是比较高段位的一次成功实践了。
小火柴的乱入,没有打乱这条微博的主轴——对林海文羡慕嫉妒恨啊。
在法国没有信源的媒体,直接从“欧洲艺术那些事儿”这里得到消息,开始发新闻,这年头,网络新闻都不需要真实性的,大不了删掉嘛。
“据消息,林海文首幅拍卖画作,在苏富比巴黎春拍上拍出9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677万元的高价。拍卖画作,应当是此前出现在华法45周年画展上的《大地母神盖亚》,作品展现了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万物之源女神盖亚的形象。”——《新文化报》。
当然,还有各种各样花色的纪录。
“林海文创下画家处女卖价格纪录。”
处女卖是什么玩意?
“林海文新作拍出600万高价,创下最年轻百万级华国画家售价纪录。”
这个还算靠谱点。
“600万落槌!林海文在巴黎创下其个人作品价格新纪录。”
完全没有节操,林海文个人纪录,作为上拍的第一幅作品,说是新纪录当然没错,但前头根本就没有旧纪录啊。
“华国油画的纪录性成就,20岁画家林海文新作,在巴黎卖出677万!”
最后这家,可能是找不到,也可能是懒得找,总归一个“纪录性成就”,兼容并包,海纳百川,总归是不错的,有脑子!
媒体的大狂欢是表面上的,底下是美术界内部的面面相觑。
桐城美院的乐军和耿琦,基本上是呆滞状态。
600万!
今天华国在世油画画家中,能卖到这个价格的,不多!眼下能卖到这个价格的,更少!因为华国艺术市场正在变得理智,前几年,动辄破纪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华国这些画家当中,比常硕的850万欧元更高的价格,也卖出来过。但今天点起来,常硕450万欧元,3000万人民币左右的平均市场价格,却是最顶尖的,是由多达十几家顶级艺术基金给出来的参考价格,和华国那些炒出来的泡沫价格并不一样。
所以林海文在苏富比巴黎春拍搞出一个600多万,是足够让华国美术界动三动的。
和林海文一道参加了华法45周年画展,还被他给暗戳戳批了一顿的涂刚,内心是非常的复杂。这个价格,他卖出来过,四年前,他的一幅三联《收获》,在海城嘉城秋拍上卖出650万的高价——仍然比林海文低。
价格是很直白的语言。
这就是一个比你更受认可的画家,哪怕他年轻,哪怕他只有20岁。
而乐军这样“资深的”“老牌的”著名画家,就特别感到不是滋味了。
凭什么呀?我画了一辈子,被他一个小年轻给超过去了?
法国人,你们人傻钱多么?
“西方商业艺术体系下的运作产物”
乐军很快发文喷林海文,只不过这一次,可能是惊吓于上回市场价格大跌的事情,全篇没敢点一次名。(未完待续。)
第0395章 林海文真怒了
“今天大早上,就被一个数字惊吓到了,是的,惊吓,一个20岁的华国油画家,在法国卖出了600万的高价!比包括我在内的绝大多数油画家都要高,甚至是高的多。
可能有人会说,你跟那一位有过节,自然看不过眼。
我想要说,并非如此。这一点气度我还是有的,如果这个价格是实至名归的,我们华国画家在西方能够得到这样的认可,我当然为他高兴,更为整个华国油画届高兴。
可是,这一切真的是合情合理的么?任何一个理智的人会相信,一个画家,作品第一次被送上拍卖会,就能卖出这个价格的么?哪怕他再有名又如何?在美国,也有很多名人,演海盗船长的那个,更有名吧?但他的作品可能卖到这个价格么?专业收藏家不是傻子,不会单纯因为你有名就砸几百万给你,你的画没有匹配这个价格的欣赏价值,人家就不会掏钱。
但这个价格就是实实在在地出现了,我认为无非是两种可能,一种是他自己曾经说过的,自产自销。虽然买画的据称是个法国人,但找个法国代理人并不是什么问题。第二种,就是苏富比拍卖行试图在华国国内炒出一个畸形价格来。这种事情,十年前屡见不鲜,一些号称几百万几千万的画家,往往最后坑到的,都是国内初入收藏界的富豪——算是跟他们收了一笔昂贵的学费。
我期待看到刚刚回归理性的华国油画收藏,能够不受这一事件的影响,华国的油画家们,尤其是青年油画家,能够踏踏实实磨练技艺,也不要被这一种沉渣泛起的坏风气给引诱了。”
这一篇情理结合的文章,倒少有人骂。
“乐军是长进了啊。”司蔚给涂刚打电话:“这话说的,比之前高段多了。”
“在林海文手上吃了个那么大的亏,难道还学不到?”涂刚对乐军倒也没什么看重的意思,语气里并不把他当回事:“你说林海文这个价,是不是太高了?”
司蔚呵呵一笑:“说真的,从专业角度来看,我觉得这个价格值,甚至还低了。一些卖到几百万美元的,未必有他这个水准。不过从市场角度来看,真是挺不正常的。但我之前从陈胜那里听过,法国人对林海文的作品挺买账的,拖尼特、海格尔,好几个人都给他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