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恶人大明星-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的林海文目瞪口呆,越发难受了。
煮了点饺子,两个人吃过之后,傅成来接他,先送祁卉去中戏,然后再到敦煌。
自从上次吵过一架,宿舍就自然分裂了,她跟谷萩属于央美家属派,比较熟悉。另外两个属于同流合污派,已经开始勾搭金主了。她一晚上没回去,谷萩盯着她看了半天,咂咂咂的。
“干嘛啊?”
“没什么啊,今天课挺多的哦。”谷萩瞅瞅课表,表情自然。
祁卉比较苦恼,看着那个形体课,她觉得自己有点干不下来的感觉。
“形体课,你行不行啊?别强忍啊。”
“我就说我生理期——什么啊?为什么不行啊。”祁卉眼珠子一瞪,露馅了。
谷萩看她的眼神,这下子就肆无忌惮了,“嘿嘿嘿,还不从实招来,昨天晚上去干嘛了?是不是去找林海文了?反正林海文现在都不住宿舍了,你们俩要搞点猫猫狗狗的动作,简直不要太简单了。说,赶紧说。”
“我怎么听着语气这么不对呢,感情哲昇住宿舍,你们不太方便是吧?”
“……是啊,你让你家林海文借个别墅用用?”
“噫,你太……不要face。”
“你要,你要你还夜不归宿,祁卉大美女啊,你瞧瞧你现在,整个就像是一朵被刚刚浇了水的玫瑰花,艳光四射啊。是个人都明白你干嘛了,赶紧收着点。”谷萩丢了件黑色高领地给她:“赶紧换一件,来一发高冷禁欲系,掩盖一下。”
“真这么明显啊?”祁卉走到镜子面前,是觉得气色有点好,明明身体不太舒服的,怎么就这么红光满面呢。
谷萩啧啧两声:“我说呢,年前那一次,你说去问林海文回不回家,一回来我就觉得不对了,时不时就笑的跟傻子一样。还嘀咕什么王大虎、许三妞,那不是那什么淀里的男女主角么?可见是春天到了。”
祁卉把衣服扔回给她:“就你眼睛尖。”
还真是那一回,在林海文的奔驰车上——好浮夸啊,林海文问她有没有穿那个并蒂白莲的肚兜,隐隐约约地,关系就跳上了一个新阶段,后来他们虽然也没有常常见面,但电话跟短信就频繁很多,年后她回来,林海文去接她,大概就是在门口那一眼吧,总觉得终于到了那个程度。
少年时的青梅竹马,临川一中的那个空气刘海,希夷里的谈天说地,去考中戏的突然决定。
她在变化,也在看着林海文从默默无闻,到一举成名天下知。他们之间的感情,从懵懵懂懂,迷惘未知,走到灵犀一刻,心心相知。
“一点儿也不像年轻人。”嘀咕了一句,祁卉轻哼了一句。
……
“这是中河台发过来的《国宝档案》首播的收视情况。”木谷的脸上还是挺兴奋的,果然,林海文扫了一眼,总体收视率0。8991,峰值收视率在开播不久,1。1002%,这可能是林海文那一拨广告的作用。
他,卞婉柔、贾世凯,天马传奇,敦煌娱乐的官微,《婆婆》的官微,中河台微博,那一拨的广告,覆盖率还是比较高的。
“破1了,”木特助有点想笑,“中河台是这么宣传的,铺天盖地的新闻,我们这边的工作都省了。”
峰值收视率是没什么人看的,也没有人这么算,但中河台要这么做,也不会有人打它,顶多是酸几句。
这个数字,在9点多,那是相当高的了,可见《帝王出行图》之前好几拨新闻,算是打下了雄厚的关注度基础。所有头四期做好,对于《国宝档案》这个节目建立起自己的观众群,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可以说是打响了头炮。
林海文翻着文件,给顾海燕打了个电话。
“顾台,恭喜啊。”
“哈哈,同喜同喜。”顾海燕不能不高兴,这个成绩压倒了阳江台的偶像剧,是同时段收视率第一啊,“你看到评价没有?非常高啊,这些可都是真实的评价,没有掺水分的,台里大家都很兴奋,我们台还没有一档常规节目能有这个成绩呢,都说要全力投入,一定要做好,维持住。”
“全力投入啊?”林海文顿了顿,“这样好啊,不过可不要投入太多,到时候用不着我们敦煌了,我这几十口人,可就没饭吃了。”
《国宝档案》这样的节目,是没有所谓的版权的。
敦煌跟中河台签了一年的约,明年中河台要是甩开林海文自己干,那也不是做不到,毕竟一个创意节目,做出来就容易让人学。
不过林海文也不是特别担心,第一个《国宝档案》这个名牌,是在敦煌名下的,当时中河台全力想要拿下,林海文始终没有同意。他们可以换个名字,但之前累积下来的品牌声誉,就荡然无存,这样的险,中河台要不要去冒,那就又是一个保障。第二个,黄埭志的工作室,目前是签约在了敦煌电视中心下面,中河台要拉人再做,也不容易。
顾海燕当然是表态说双方合作很愉快了,不会出现那种问题。
大概地处理了一下事情,林海文就进到画室里头,开始画《不语观音》,这幅画他花费了大量的心力,也是目前他的巅峰之作了,究竟出来之后是什么样子,他自己都很好奇——毕竟,作为速成型画家。从《燕明园小街》到《不语观音》,他对委拉斯贵支的色彩的应用和掌握,是半成品和成熟品的差距。
画到下午四点多,被常硕一个电话打到私密手机上。
“我给你转了一封邮件,法语的,大概翻译了一下,你看看。”常硕的声音里,难得有些兴奋。
(未完待续。)
第0283章 《艺术评论》上的豆腐块
林海文对自己老师这么不稳重的表现,还是有点嘀咕的。
“呃,这是艺术……讲话,额不对,评价,噢,《艺术评论》!”他眼珠子一瞪,作为油画家,他懂一点法语单词,但是不多,这个杂志名字翻译来翻译去,都觉得不太到位,结果一个霹雳砸到他大脑皮层的某个沟沟里,他才反应过来。
《艺术评论》啊!
法国的艺术杂志里头,尤其是美术这一块,相当权威的一份杂志——大概有点《古诗观止》,或者是《诗刊》,在国内古诗词类期刊中的地位差不多。
邮件里,常硕确实对这份比较简短的评论,做了一点翻译——不到200个字。
“近日,在西班牙油画大师委拉斯贵支的故乡,塞维利亚的一家私人博物馆,收藏了一位华国青年画家的作品《燕明园小街》。画作体现了非常优秀的新古典主义结构和技法,但却在色彩上向色彩大师委拉斯贵支致敬,评论家、收藏家弗拉格博士称‘这并非是一幅完美的作品,但其中体现出来的,肉眼可见的蜕变,应当会成为这位青年画家的里程碑式的作品’。《燕明园小街》的绘画者林海文,是著名华人油画家常硕的唯一弟子,年仅19岁。”
评论中提及的弗拉格博士,就是弗拉格美术馆的馆长,也是这一代弗拉格家族的大家长。
常硕的第二个电话很快又打了过来。
“你看到了么?”
“嗯,《艺术评论》怎么会关注到的,因为您?”
“不是,”常硕也是刚刚了解到的,“弗拉格馆长写了一篇评论,发到了《西班牙艺术档案》,那也是西班牙非常有名的一份艺术类杂志了。可能是《艺术评论》的编辑看到了,所以发在了杂志上。”
“就是小了点,估计就一豆腐块吧?”
“哈哈,等会我把扫描图给你,是我在高美的同事发给我的,确实只有一个小块,艺术动态板块一个版面的右下方。”常硕的声音听上去明显很愉快,说实话,被弗拉格美术馆收藏固然让人高兴,但登陆《艺术评论》,哪怕就是一个小豆腐块,却是更难得的一个成绩。
也许是若干年后,林海文成名成家了,他的简历上会把弗拉格的收藏当成一个开始,却会把《艺术评论》的评价,视作他被美术界关注的里程碑——如果他最后泯然众人,当然就一切休提,
“估计国内媒体也是会关注到的,你收着点,别太嚣张了。”
“……它们之前都讽刺我哎,”林海文撇撇嘴,“说我就是被一个没什么名气的私人收藏家看上了,花了几万块钱给买走——连那是欧元都不提。”
常硕顿了顿,“我挂了。”
放下电话,常硕摇摇头,对这个弟子也是没办法,一点也不专心,偏偏成绩比绝大多数人又来得更快。
“《艺术评论》上发了林海文的评论?”常硕对面坐了个跟他差不多年纪的男人,天南美院的教授,油画系的系主任,李振腾。他过来天南,其实是谈到天南美院任教的事情,没想到刚见到李振腾,就受到高美的同事发过来的邮件,略微翻译了一下,给林海文发了过去。
“嗯,动态板块里的一个豆腐块,不是专评。”
“想什么美事呢,还专评,我这辈子还没捞到一个《艺术评论》的专评呢。”李振腾鄙视地看看常硕。
“你窝在天南美院,难道还指望《艺术评论》看得见?咱们国家,虽然现在说不上是油画沙漠,那也跟荒原差不多。林海文要不是被《西班牙艺术档案》给先关注了,《艺术评论》哪里看得见。”
李振腾想了想:“那林海文还在央美读?”
“他这个学期结束吧,念完一年,就退学。过个一两年,原来是打算让他去巴黎高美学一学,现在的话,再看吧。”
“唉,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啊,央美说退就退了,高美说去就能去,现在听着还不稀罕去了,啧啧。我原来还想说让他来天美读,这下我都不好意思说出口了。”
“哈哈,我之前跟他提过,他说要是来当老师,他就来。”
“……天美虽然比不过央美,但他要来当老师,至少学历、作品都有一样吧?你让他去高美读个研究生出来,到时候来天美当老师。”
……
“你那是不是有《帝王出行图》高清无logo的扫描图啊?”
“嗯啊,你要用?”林海文关掉邮箱,没开始继续画的时候,接到楚薇薇的电话:“我让人发给你,不过你用之前,打个你们自己的logo。那个图很大的,你用的上么?”
“我会注意的,你给我吧。”
出来让木谷给她发过去,林海文回到画室,一米多的大画,已经渐渐露出面目来。周围拿图钉订着几十张素描、速写,局部结构图,地面上还扑着更多。现在木谷基本都不走进来了,有事儿在门口汇报。
人大新闻学院,石啸的女朋友曲颖,跟楚薇薇正在做个专题——《帝王出行图》事件媒体传播案例。
这当然是她们俩自己选的,原因没别的,近水楼台啊,需要点内部资料什么,可以直接去找林海文要来着,就像刚才那样,别人想要拿到原始扫描高清图,那是难上加难的。第二个眼影,这幅画是过去大半年比较热门的一个新闻点,而且脉络比较清晰。
先是不确定的消息在媒体上传出来;再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权威鉴定结论出来后,媒体的多方面、多角度的报导;接着关于这幅图的去向的讨论;剩下的还有敦煌和中河台的纪录片消息、cbs和波士顿美术馆施密特教授来华;最近的就是《国宝档案》开播,获得上佳收视率。
整个过程是一个很典型的新闻案例——一个热点素材发酵成热门新闻,获得公共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并且衍生出媒体产品和价值。
“《国宝档案》开播,收视率同时段第一,再掀全民寻宝热情;《帝王出行图》背后的历史迷雾,《国宝档案》开播,主打历史揭秘受热捧。”曲颖念着新闻标题,刷着话题微博:“哈哈,薇薇你看这个。”
“啊?”楚薇薇看了一下邮箱,还没发过来,就凑头过来看。
是一个叫“宇季漫步”的网友:“节目挺有意思的,我爸妈特别喜欢看,尤其说到那个真龙假龙的时候,我妈神秘兮兮地说肃景帝是个假的,她小时候就听老辈儿讲古的时候说过……多少历史学家也不能确定的事,果然我们村里有高人orz。还有啊,中间广告发生了个搞笑的事情,我妈换了个台,结果忘掉是中河台,一直在央视几个台里找——她说叫《国宝档案》这么大气的名字,怎么会想到是地方台的嘛?还蛮有道理的噢。”
“赞同的还挺多的呢。”曲颖点开评论,“这名儿是像央视的风格,国家台嘛。”
“央视播谁的节目,也不会去播林海文公司出的啊。”楚薇薇翻着评论,兴致勃勃的:“好评很多啊,要是央视播,估计有不少人说它歪曲历史了。”
“这个点可以注意下,地方台和央视,在观众心里的定位之类的课题。”
“嗯,”楚薇薇应了一声,她点了下#林海文#的话题。
瞅见了一条最新的微博,gps定位是在法国巴黎高等装饰艺术学院。
“刚才在权威艺术杂志《艺术评论》上看见#林海文#了,叫什么《燕明公园的小街道》的一幅画,好牛啊,我同学都说他画的很好啊。”
(未完待续。)
第0284章 华国油画的未来(一)
“嗯?”楚薇薇惊噫一声,“《燕明公园小街道》?京城有个燕明公园么?”
“京大的老宿舍区好像叫燕明园,翻译错了吧。”曲颖也过来看了一下:“《艺术评论》,你听说过么?”
楚薇薇摇摇头:“你看看,人家是艺术学院的,应该不会乱说吧。而且巴黎哎,那不是艺术之都么?”
曲颖瞅着楚薇薇,笑的不怀好意:“知道林海文厉害,行了吧?我说你们俩是啥关系啊?”
“就同学呗,还能有什么关系啊?”楚薇薇笑笑,把在临川一中的事情跟曲颖说了一遍:“我当时还以为我们俩得老死不相往来了,没想到后来,不知道怎么就成朋友了,呵呵。”
“呦,标准的电视剧剧本模式啊,后面就该轮到你们俩勾搭在一起了。”
“胡说什么呀,他应该有女朋友吧,也是同学,在中戏念书。”
曲颖眼珠子一秃噜:“中戏那群小妖精?哎呀,你就是要横刀夺爱都怕战斗力不够啊。不过中戏的,跟林海文还蛮配的,自己开着影视公司,都不用出去找活了,妥妥的自产自销。”
“……干活。”
她们俩对《艺术评论》不了解,可不代表其他人也是这样。
《新文化报》对林海文的跟踪就挺紧的,很快也收集到这条素材从社交媒体获取新闻素材,这都快成为各大媒体的主要来源之一了。
“汤教授啊,我是《文化报》的老谈,恩恩,你好你好。”谈编辑打通了上回采访过的,天南美院的汤云华的电话。
汤云华也是天南美院油画系的教授,而且他是老天美人,念书在这里念的,工作也从来没有出去过,一直都待在天美,对天美的感情很深。自从常硕要到天美任教的消息,从李振腾那里传到他耳朵里后,难免就把林海文当成自己人,上回也是给林海文说了不少好话。
“汤教授,是这样的,我们呢得到一个消息,林海文的一幅作品,在法国《艺术评论》杂志被写文评价了。对这个事情,您觉得它是不是挺难得的啊?”
汤云华一愣:“法国《艺术评论》,是不是国内那家啊?”
华国也有一本期刊,叫艺术评论,京大核心期刊,也是国内青年画家,当然也有学生,刷存在感的战场。这当然跟法国《艺术评论》就是两码事了。
“不不不,法国的。”
“呃,你稍等一下,我看看,等会我给你回一个吧。”
“哎好,您不说,我也想请您帮忙确认一下呢。”谈编辑是被正中下怀,“如果可以,能不能请您给我找一张原刊的图啊。”
汤云华搁下电话,想了想,今天常硕好像就到天南来了,直接找他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但汤云华还是放弃了,找了个在巴黎学习的学生作为艺术之都,确实有很多华国画家在巴黎各大高校学习,当然也有在各个博物院临摹的,观看那里的高水平的、密集的艺术展览的。汤云华要找一个不是很难,天美也是国内八大美院排行靠前的。
《艺术评论》在法国艺术高校,当然是属于常备期刊。这位同学也没有花多大的力气,就找到了那篇文章,扫描了一页发给汤云华。
汤云华的法语也不太行,那个学生就附赠了一篇翻译,比常硕的要来的详细一点。
“新古典主义,这是常硕的风格,至于委拉斯贵支的色彩?”汤云华也是一脸莫名,新古典主义讲究永恒之美以及自然,往往会因为追求一种结构上的精准和完美,而放弃很多别的东西,包括色彩。这一派别的超级大师安格尔,就很重视素描,而略轻视色彩,这也是他备受诟病的地方。林海文师承常硕的新古典主义,祖师爷应该是达维特、安格尔,再往前就是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结果他在色彩上冒了个头,还直奔委拉斯贵支这种大师去了。要他是《艺术评论》的编辑,也会挺的当然,前提是不论他的新古典主义,还是色彩,都有一定的火候了。不然就是乱搞、瞎扯淡了。
他了解了之后,跟谈编辑回了电话。
“谈编辑,扫描图我按照上次的邮箱发给你,可以么?”
“可以可以。”
“我的一点看法也一起发给你了。”
“好好好,谢谢您啊。”
“不用不用,我也很乐见我们国内的青年画家,在国际上获得更多关注。”
《新文化报》的谈编辑搁下电话,一拍手掌,明天又是一片好稿子。他考虑了一下,是不是要去找涂刚也邀一份呢?这样双方斗起来,才好看啊。可是,他想了想林海文,觉得不太想要沦为《华南周刊》一个待遇虽然有关注度,但总被打脸也是不好受的。再说了,《华南周刊》现在好像从林海文那边,都拿不到消息的。
“小玲,小玲,你一下敦煌娱乐,说我们想要采访一下林海文,关于《艺术评论》上他的画作的,问他行不行?”
“您让别人打吧。”
“为什么啊?”
“他们公司太讨厌了,上次我打电话去,就听见有人在话筒边上,喊,喊那个嘛。”
“臭娘们啊?”
“……”小玲翻了个白眼。
“人家不是解释了么,那就是一只鹦鹉。”谈编辑也是哭笑不得。小黄在电话边上乱喊的习惯,有时候不只是林海文,听着女人的声音就喊臭娘们,听着男人的声音就喊臭不要脸的,《新文化报》的这个小玲,就是受害者之一。后来林海文就不让它出画室了,它黯然神伤了半个多小时,就该吃吃该喝喝,时不时停在林海文画架上,搔首弄姿一番。
谈编辑对小姑娘也不发火,要了电话过来,自己打。
没想到,这会儿敦煌娱乐特好说话,电话直接转了两道,从接到林海文案头了。谈编辑顿时有点受若惊,满华国的报纸,也没见有几家能这么顺顺利利采到林海文的。
“谈编辑么?我是林海文。”
“海文先生,您好您好,我打这个电话是……”谈编辑把意思给说了:“您看,您能不能谈一谈对这个事情的看法呀。”
“可以的,要不劳烦你们跑一趟?”
面采呀?谈编辑心里一痒痒,这是不是能连着其它的热点话题一起问了呀?
第0285章 华国油画的未来(二)
“你好,现在就开始吧,好不好?”林海文将谈编辑,还有小玲姑娘引进会议室。
谈编辑对这种单刀直入的方式,并不是特别适应,但他也挺喜欢的,不耽误时间,很高效。
“好,那我们就开始了。”谈编辑放了个录音笔在桌子上。
“据本报所知,法国,甚至世界上非常权威的艺术类杂志《艺术评论》对您此前被塞维利亚美术馆收藏的那幅作品,进行了一些评论。那么《世界日报》《东方艺术》《亚洲美术》等华文媒体,或者是面向亚裔群体的杂志,也对这一消息进行了一些报道。我们想要请问林先生,您本人是什么时候知道的?然后你觉得如何?”
“我认为把我称作‘华国油画的未来’,是比较过誉的。我当然是非常希望能够,在目前的国际主流油画市场上发出更多的,属于华国人的声音。尤其是青年华国油画家的声音。”
“……?”谈编辑愣了一下,低头瞅了一眼采访提纲,扫了三遍,没有看到“华国油画的未来”啊。
哪怕他提及的几家西方媒体,也没有使用这个辞令的。
“呃,林先生,呵呵,这个‘华国油画的未来’,是在您了解到什么刊物上?”
“刊物?”林海文皱了一下眉头,“没有什么刊物啊,到目前为止,我就只是看到了《艺术评论》的评论,其它的都还是从你刚才说的得知的。但我想他们一定是这么考虑的,所以我觉得这个评价是比较过誉了。”
你觉得?
你自己觉得别人把你当做“华国油画的未来”?
谈编辑眼珠子转了转,咽了一口口水,决定继续提问。
“那么,您也提到了华国油画,我们都知道,比较遗憾的是,目前华国的油画在国外并不是特别受到重视,除了您的老师,常硕先生等寥寥几位油画大家,其他人普遍没有得到西方收藏家和市场的认可。而且存在一些通过国外的拍卖会来进行自我炒作的情况,您怎么看待这种局面?您觉得这种情况会得到改善么?”
林海文喝了一口茶,“你们喝水啊,不要拘束。”
“哦,谢谢。”
谈编辑喝了一口,是茶,小玲也喝了一口,也是茶。
“我觉得把弘扬我们华国的油画声誉,融入所谓的西方主流市场,这样的一个重担压在我的肩膀上,对我来说当然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和重量。当然它也是一个动力,一个鞭策,促使我不断地提高我的绘画技艺,同时也努力向油画的发祥地,向很多前辈大师来学习。当然你也说我的老师,常硕先生,在国外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市场认可也比较好,可以说是华国油画艺术家在国际市场上的一面旗帜,我会特别努力,去继承这面旗帜,努力让它飘扬地更高,更美。不辜负大家的期待。”
“什么时候给你压这个什么担子了?”喝完茶,还捧着杯子的小玲,脸上有点呆滞。
林海文眨眨眼睛,“我想你们一定是这么考虑的,包括很多我们油画届的,不是油画届的,一定都是这么想的。我也很愿意回馈他们的期待和愿望,并且为之不懈努力。”
又是你想?你觉得?
谈编辑觉得自己把握住今天采访的脉络了。
“咳,那么林先生作为极少数的,得到西方主流艺术类杂志关注的华国青年油画家,能谈谈,您是怎么在短时间内,拥有这么高超的绘画技艺,以及这么丰厚的美术积蕴的么?”
谈编辑在“高超”和“丰厚”两个词上下了重音,林海文赞赏地看了他一眼。
“我相信我很多人都明白,要画到我今天这个程度,需要花费的,当然有汗水,有勤奋,这肯定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从小听到了很多的故事,无数的科学家,无数的成功人士,他们都有睡得很少,非常专注,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自己的事业上,来寻求突破和进步。我也从他们身上得到了这些经验:我几乎每天都画,我至今已经完成了差不多十幅作品了。”
十幅?勤奋?谈编辑斯巴达了。
“但是勤奋并不是唯一要素,甚至并非最重要的因素。我们都明白,不论是达芬奇、拉斐尔、梵高,还是安格尔,他们全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和才华,这是决定他们成为大师,而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画家的原因,所以”
“嗯?”
林海文一笑:“我总不能说的太直接,是不是?”
“你的意思是,你是跟达芬奇一样的天才?”
“……谈编辑,你们家的小姑娘还挺直接的。”
谈编辑觉得林海文更加直接,他瞪了一眼小玲,让她先闭嘴:“当然,勤奋和天才,这是决定成就的两个要素,您觉得天赋更加重要,是吧?”
“或者说天赋决定一切也可以,在油画这个领域。”
“……”谈编辑吸了一口气,看了看录音笔,如果那玩意可以倒带就好了。他就会把林海文刚才说的,那么多关于勤奋的话,都翻出去洗掉重新录,
“好的,那么其实之前也有一些争论,您有回应么?或者对那些不理解您的人,您有什么话想要说么?”
“你知道,总有一些勤奋型的油画家,想要告诉所有人,这不是一个出现青年天才的领域。他的潜台词,其实是,只有我们这么老家伙,才能取得成就,你们这些年轻人,慢慢熬着吧。不过,也不排除,有一些人本身没有鉴赏能力,每个领域都会混进去几个嗯……次品?这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既然愧领了‘华国油画的未来’这样一个荣誉,我觉得有必要告诉观众,告诉藏家,告诉市场,你们应该欣赏好的画家,收藏好的作品,而不是听一些次品的话,那样对华国的油画没有好处。”
结束采访后,林海文非常热情地送他们到会议室的门口,然后就回自己画室了。
第二天,《新文化报》出街,原本对话式的报导,变成了一段林海文的自我发言谈编辑在听了三遍录音之后,决定这么做。(未完待续。)
第0286章 孽徒【Blanc舵主更】
华国油画界的未来。
承担起弘扬华国油画的重任。
天才决定一切,在油画上。
还有油画家中残次品……
《新文化报》这篇报道中,其它所有的部分,包括对《艺术评论》的介绍,对《燕明园小街》的艺术分析,汤云华的评论,全都被林海文自己这一段给冲的稀里哗啦。
当然这是针对业内人士说的,门外人看个热闹,对林海文这些话感知不是很明显。
“林大神又要飞了,之前说收藏他作品的博物馆小的人呢?出来,把脸洗干净,抹点油,记住要国产的,等着挨打。”
“燕明园小街啊,就是京大过去那条小街道哎,我去过啊,明天再去看看。”
“这幅画看着是挺好的,不像那些所谓的艺术品,都看不出来画的是个什么东西。”
油画届人士,不少都相当惊讶了。
不说别人,林海文的老师,很快打了个电话过来:“林大师,您是怎么想的啊?脑袋昨天晚上洗澡的时候给泡了?”
“老师您还挺幽默的哈,我是昨天接受的采访,泡了应该是前天晚上啊。”
“……别跟我嬉皮笑脸的,多好的一个机会,宣传一下,对你好处不小的,现在被你给搞的……”
“咳,公司艺人最近要发新专辑,电视剧也要播了,电视节目正在放,我弄波关注度,促进一下。”林海文咂咂嘴,“顺便瞧瞧哪些人看咱们师徒俩不顺眼的,顺带给记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