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恶人大明星-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肚兜?天下风云出我辈?
林海文眼睛睁得越来越大,我的天啊!(未完待续。)
第0142章 教主无忧 仙子有碍
“妈,”林海文小心翼翼地给梁雪夹了个包子,观察了一下她,“你最近身体没什么,呃,异样吧?”
“异样?没有啊,什么意思?”
“噢。”林海文略略松了一口气,“没什么,就问问。你们可以定时去做个体检,求个安心嘛。我在京城的时候,就看见过一个小孩,说是突然就查出来脑子里有个东西。”
被儿子关心一下,还是比较舒服的,梁雪嗯嗯啊啊两句,算是应下了。
昨天晚上,林海文意识到,应该是那个东方不败的肚兜开始作妖了。神奇功用,原来是这么一个神奇法,亏他之前还以为,这东西也许是自带一个金钟罩、铁布衫之类的,能防身护体。没想到,居然是对穿着人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他妈不会变成第二个爸爸吧?林作栋能不能接受得了啊?
东方教主可不是个女人!
不过现在看来还好,应该只是性格上的影响,要不然……他简直不敢想。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间一场醉,这首诗,但凡是看过金老爷子作品的,估计没有几个不知道的。
难道梁雪要致力于建立她的皇图霸业了?哦不,是黄图霸业,黄焖鸡的黄。林海文心情非常复杂,出门的时候,特意看了看他爸,不能想象他爸以后的日子是什么样的,不过说起来,东方对杨莲亭还是不错的,最后不就是因为杨莲亭,才被围殴弄死的么?
林海文心事重重地骑车去上学,比平时骑得快了点,在车库碰见了枫林小区的几个人,当然就有祁卉。
“哎,祁卉,我有事问你。”
这才是林海文更要担心的呀,他妈妈只要不变身,问题都不大,无非就是能折腾一点。可是祁卉同学就不一样了,她那条可是李莫愁啊。赤练仙子李莫愁,那是杀“夫”证道的神仙啊,陆展元和他老婆,不就是被杀了个干净么,留了个瘸腿小妹妹,想杨过也没想到。
那个理科女生跟祁卉摆摆手,“不打扰你们两个大明星,我们先走了。”
“什么事啊?”祁卉也是挺纳闷的,她回来的比林海文早得多,3月下旬考完试,她就回来了,之前查到分数,第7名,算是走过了最难的一关,只要闯过高考,就能向明星之路大步迈进了。
这个话题好像有点难以启齿啊,“就是,就是之前你去京城培训,我不是,送了你个礼物么?”
“啊,”祁卉耳朵尖尖有点发热,“你不会是想要回去吧?”
林海文还真有过这个想法,不过很快打消了,这有点不切实际来着,“没有,怎么会,我就是问问,你——那什么,穿过么?”
“……”祁卉一脸“我算是认清你,你个色胚”,“我怎么可能穿那种东西。”
没穿过,可是林海文记得,当时他们去买衣服时,他还见到过一个边边,难道是他看错了?不过没穿过总是好的,“这样啊,我是想要跟你说一下,那个东西有点年头,不适合穿,适合收藏。就这样啊,我先走了。”
瞧着他仓皇跑开的样子,祁卉轻轻哼了一句。
……
林海文回学校之后,遇上了第一波小测验,他已经有挺长时间没考试了,十倍经验丹为他积累下的知识储备,也无法阻挡他的成绩,从全班头几名,掉到了十来名去,老师们说成绩的时候,总是看看他,叹一口气,跳过去了,其他被批的感天动地的学生,看他的眼光也是羡慕嫉妒恨。在同学那里,跟他一个待遇的,还有祁卉,不过她本来就成绩不咋样,老师们倒不觉得可惜。
槐树精同学依旧掉在全班车尾,就是更沉默了,躲着林海文。林海文还特意上网看了看,薇爱冲击波、海魂,包括他自己的大号“笑对人生”,都没更新,也不知道是在养新号,还是偃旗息鼓了。
5月3号,林海文飞回京城,参加4号的《讴歌》研讨会,一群老头老太,谈人生经历,谈革命故事。林海文好歹有了书虫的帮忙,对这些诗歌的背景、情绪,都有一个把握,发言讲话也好,回应问题也好,总归是有条不紊、言之有物。把一干暗戳戳想要看他出丑的人,搞的很失望。
会议只有几家主流媒体报导。不过这场研讨会过后,京大出版社那头的预订单就多了不少。
大多都是文艺侧的企事业单位和公务部门。
再回临川的时候,离高考就将将只有一个月了。梁雪扩展生意的事情都放了下来,整个家族现在的头等大事,就是林海文的高考。其实他三模考的还是不错的,虽然没有之前那么多,但560、570的分数,一般的一类本科也是没问题的,更别说中央美院这种艺术类院校了。
这天第二节 课下课的时候,林海文在走道上捡到了一只上面楼层飞下来的纸飞机,扯开看了看,嚯,“祁卉,我爱你”!
还是打印字,就这么点胆子,也敢说出如此火辣的话来。
“哎,韩老师?”他刚刚把这点爱丢进垃圾桶里,就瞧见了老韩。
“林海文,等会三四节课你别上了,到大会议室去一下。”
“啊,有事儿么?”
“领导来检查高考的准备工作,想见见你吧,你现在也是临川名人了。”老韩还笑了林海文两句,他也不知道谁来,教育局的还是哪里的,就是刚才教导主任通知了一下,让他跟林海文说一声。学校就是这么个德行,不管是对学生,还是普通的老师,总归是不懂得尊重两个字的。
林海文腻味的很,不过剩下这个把月,他还真得卖学校面子,不然谁知道有多不痛快,到时候就不是恶人值的问题,而是糟心烂事一大堆的问题了。
“知道了。”
等他进到临川一中年前刚装修完的大会议室,里头已经坐了不少人了,最中间是一男一女,女的还是个熟人。
顾海燕。(未完待续。)
第0143章 摆谱
一中的这个大会议室,大概能够容纳近100人,有点小礼堂的意思。所以现在里头也就是十来个人,空空当当的,偏偏还围在中间两个人旁边。
话题进展的很快,顾海燕回顾了一下当初观看《神谕》,听林海文念出《神女》的缘分,感叹了一下短短一年,时移世易,林海文已经名满江湖,成为临川之光,一中之荣,吧嗒吧嗒,大概说了小半个小时。总体还是比较客气的,说起来顾海燕其实也是学者型官员,她是做过地方学校领导的,后来才调任地方,因此对于林海文这一类文艺学家,有一点距离,但又有一点瓜葛,这种不远不近的长度,反倒让她能够放平心态。
不过跟她坐在一块的那位,瞧着得有70岁左右的,资格摆的很重。
“林海文同学啊,这段时间,我可是听多了你的名字,年轻人,风头不能太盛了,有伤福气。”
哪里来的傻叉?年纪都活到狗身上去了?林海文还真是乐了,自从他发迹以来,遇见的对头也不能说少了,海蓝心、天韵娱乐、张赟等等,这么一见面就得罪人的,还真是没有,毕竟能混到一定的高度,总归不是个傻子。
这人很有意思,边上大家伙脸色变化,一概都不看在眼里,直接哗啦哗啦地说话。
“今天呢,市里特别去把我请出来,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结果就是请你给市里的地方报纸写几首诗。这也值当去请我一回?年轻人啊,不能忘本,老一辈人物,那做到了多大的官儿,取得了多大的成绩,都不会忘本的,家乡有事,从来不推辞的。你这才出了点小名,还没有什么正经的作品,家乡领导一个小请求,都不肯同意?”
果然,林海文还等着《临川晚报》的动作,之前他们半个多月没动静,还以为是真放弃了,没想到落在这里了。他使劲瞧了瞧,实在没有认出来,这位口气大的惊人的,到底是何方神圣,难道是什么退休的大人物?
“我当年在京城的时候,找我邀稿子的,那也是要排队的。可是家乡有命,我马上就回来工作,为老家人民奉献嘛。你们这一代,不讲奉献,不讲牺牲,只讲个人,讲利益,这不合适啊。”
看来是个同行,临川有什么厉害的的作家么?林海文有点困惑,他对行当还不是很熟悉,也真没听说过临川有什么大作家,大诗人之类的。
听这位老同志,讲了好一阵当年事,比如这个京城啊,什么期刊啊,什么奖啊。林海文是越听越不对,这期刊吧,还有,只不过比《人民文艺》的副刊《诗风》还要差两个档,也从来没有辉煌过。至于那个奖,则已经不复存在了——当初青艺赛的时候,他还是去了解过的,有名有姓的奖项,就那么几个。文明委的工程奖、宣传部的红旗奖,这俩是体制里分量最重的。专业上的,青艺赛、作协下的郭怀明奖、萨冰奖算是头三个,其余的奖都已经不入流了。
“嗯,我想——”
“别打断其他人说话,尤其是比你分量重的,不然你是要吃亏的。”老同志一脸不乐意,还挺生气地教了林海文做人。
林海文瞧瞧王德义校长,又瞧瞧王老头,还有就是顾海燕,发现这几位的脸上也是很精彩的。
他一笑,提高了声音,“您是哪一位?”
“你,你说什么?”
“我是问,您是哪一位?我不认识您,您也还没有介绍一下自己呢。”
到这会儿,王老头才找到机会切进来,“咳,这位是童福生老先生,是我们临川最早的知名作家,后来,回到市里,担任了文化馆的馆长,为市里的文化工作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各级领导都是很尊重的。”
林海文点点头,表示明白,一个被附庸风雅的领导们宠坏的老头,“原来是童老先生啊,我虽然没有听说过您的名字,也没有看过您的作品,更不知道您当年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贡献,不过我依然很感动于您对临川的这个浓厚感情啊。
说起来,前几天我去了趟京城,参加我新诗集的研讨会,会上全国作协的副主席也到了三四位。有一位姓陈的,还说起了您提及的那个期刊呢,说他十二三岁的时候,也投过的,只不过近年来是越来越不行了,让他很痛心啊。您当年写稿的时候,那个叫《春光》是吧?它是不是还特别难中啊?还有您的那个奖,我估计是后头的作家水平太次,颁不出去了,现在好像都撤掉了。哎,也是我们这些后来人不争气啊,投投《古诗观止》也就心满意足了,不像您那个时候,对自己要求高,让人钦佩。”
林海文说完,轻轻一笑,目光一扫,转向了顾海燕,“说起这个家乡来,那一天,陈忠文先生也是拨冗参加了,我也是感受到了家乡人的温暖啊。”
“哦,陈忠文,是咱们河东省作协的主席呀,你们听过吧?要我看,既然咱们《临川晚报》的目标是做全国知名的地方报纸,这个光我的诗,我是觉得不太够分量的。我看,要不然咱们把陈主席也请来,开个小说版。”林海文貌似想了想,看着《晚报》的社长,他就站在童福生的后边,“您瞧着怎么样?要是还不够,也可以去河东省作协理一理,虽然咱们是临川,但终归以后是河东的光荣嘛。要实在还不行,也没关系,我在京城也认识了一些人,京大中文系系主任陆松华先生,对我的帮助很大,我厚着脸皮求他写点文章,只发在咱们《晚报》上,想必也有一点作用的。”
说到这里,林海文又看向了童福生,“说起来,也是童老先生很久不动笔了,不然是用不着别人的。”
大会议室里头,还有一点新装修好的味道,淡淡的,不过会儿却格外的刺鼻起来了。
全国作协、副主席、三四位、陈忠文、河东作协、主席、京大……
你谱儿大?我的谱,大到你思维都够不到!(未完待续。)
第0144章 快刀斩外行【该隐堂主加更】
会议室一片安静。
林海文是打算对学校客气一点,但也没有装孙子的喜好,人是没有办法避免装孙子的,就像是他跟石啸说的,这个国家,说的算的那些人,林海文要是遇见,也是不得不装孙子的。他是可以孤高傲世,但活得太辛苦,还不如装装孙子呢。但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不需要装孙子的时候,林海文是格外地不喜欢装孙子。
今天在场这些人,他看人下菜碟,就不觉得需要上一道“孙子磕头菜”。
《临川晚报》的社长,觉得自己真是犯了岁星,不然怎么会昏了头去请童福生的。
这位老同志,因为头前一任的领导,真是附庸风雅,一年三节,居然还亲自看望,弄得童老同志在临川市内有了相当超然的地位,后面的领导嘛,也不好说,就童福生那个水平,实在对不上这个待遇,只好萧规曹随,年年看望。只是把一年三节,换成了春节一次,就这,老同志还牢牢骚骚的,春节团拜会的时候,给过建设路8号那位一点小难堪呢。
这个待遇,显然是把他的心养大了,在林海文面前,资格摆的太足——偏偏他又没有那么些资格。
社长这会儿才觉得,谁出的这个主意,简直是蠢透了。说文艺界就讲究尊老,讲究学习老一辈精神,把童福生请出来,也许有妙用。
妙用不知道,鸟用没有,是确定的了。
林海文还稍稍有点担心,别把老头气出个好歹来,那就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好在童福生虽然年纪大,但生命力还是很旺盛的。
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可偏偏又说不出口,林海文刚才可是捧着他的,把他捧到了比陈忠文、陆松华,还有他自己,都要高得多的程度。难道他能说林海文是在讽刺他?如果是这样,那他摆老资格,岂不就是个笑话了?
王老头,这还是头一次听见林海文的词锋呢,那真是绵绵绵针绵,笑笑笑刀笑啊。
“呵呵,林同学,哦不,林先生,”社长看了看顾海燕,见她没有说话的意思,只是看着,她今儿也是受命而来,不会多干活。社长只好自己硬着头皮开口。说起来他也是冤,这事情压根就是上面的主意,他们顶多是打算顺水推舟而已,顾海燕能甩锅,反而他却不能。
“呵呵。”林海文微微点头示意。
叫我大师我都不带眨眼的,别说先生了。
“您看,我们之前,可能也是考虑的不太到位,要不,你能不能,一个月,哦不,两个月,给我们提供一首诗?”
“两个月一首?”
“对对对,虽然有点捉襟见肘,但我们会努力调整的。就是水准上,希望能有这个《月下独酌》那样,稍次一点,比如你拿二等奖的《相思》那种也可以。当然了,最好是有《明月几时有》那样的,那就太感谢了。”
“哦~~”林海文点点头,“您对我的作品还挺了解啊,知道不少。”
“那是,我特意去学习过的,您青艺赛上的好几首诗词,领导们都念过好几次的。”
林海文瞥了瞥王老头,他似乎有点不忍直视了,再看看顾海燕,她也盯着茶杯上的花鸟图,看的挺入神。童老头就看不出好颜色了,刚才他给林海文也是贡献了500点恶人值,老当益壮,老骥伏枥,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余热。
《临川晚报》有一个书记,一个社长,还有一个主编,业务上的第一个头就是社长,但其实大多是主编干活,社长吧,有懂的,也有不懂的。眼前这位,估计是不太懂的,也是不爱关心的,如他所说,不是领导念过,他也许都记不住这些诗的名字。
“那个,《月下独酌》这个水平,真的就可以了?您不是要打造全国知名的品牌么?”
“呃,那质量当然是越高越好嘛。不过我们也不好对您要求太多,是不是?不能这么干,您是看在家乡的情分上,我们不能得寸进尺。”
“哈哈,您说得好,嗯。”林海文实在忍不住了,笑的不行。
社长犹犹豫豫的,觉得自己是不是条件开的比较低了,“那,那咱们就说定了?”
“说定?唉,王老师,您既然掺和进来了,不如给这位科普一下,《月下独酌》的水平是什么水平?《相思》的水平,又是什么水平?至于《明月几时有》,也顺便说说吧。”林海文有点烦了,直接把王老头拉了进来,既然学校要掺和,那就掺和到底吧。
大家伙也就看向王老头,老王觉得有点口舌干涩。
“这些诗歌,水平当然都是非常高的,不然不可能拿到青艺赛一等奖了。”
“这我当然是知道的,水平不高,我们能这么诚心诚意地求取么?王老师,您给说的详细一点?也给顾市长,还有我们一个形象点的标尺嘛。”社长这个时候,正怕自己标准定低了,回头完不成任务,被领导教训呢。
见过找没脸的,没见过这么找没脸的。
“《相思》或许二十年能出一首,《月下独酌》,则是百年一遇。至于《明月几时有》,千古以来,能有这个水准的,只有寥寥几首。”
“您明白了么?您不太看得上的《相思》,二十年能出一首,您打算勉勉强强,两个月就来上一首,这是外行话,我就不跟您多说了,”林海文站了起来,“我的诗作不太多,除了马上要出的这本诗集,也就是六七首,我也没打算按照什么频率,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来创作。约稿的期刊,不少,我稍稍说几个,这是推不掉的,《古诗观止》《诗苑》《艺术家》《原野》,我想,您是做报纸的,这些期刊都是知道的吧?所以,《临川晚报》这边,我只能是抱歉了。”
是的,林海文压根一首都不打算给了。
求诗要有求诗的态度,《临川晚报》这样的,就像是一些借钱的同学朋友,感觉你要不借吧,那就是烂心烂肺,嗜钱如命,转过头,你吝啬、小人之心这些名声,就要远播朋友圈了。遇见这样的,林海文直接都是“有多远滚多远”的。
社长也有点呆愣,《古诗观止》是古诗第一,《诗苑》是现代诗头把交椅,《艺术家》更是严肃界的巨头,至于《原野》,只说一点,人家的头头,叫屈恒——华国作协的老大。
吓死了么?林海文用眼神问了一句,“我还要上课,顾市长,各位领导,我就先回教室了。”(未完待续。)
第0145章 凡·艾克源种【躺七天堂主加更】
这么牛掰嚣张的学生,王德义也好,王老头也好,任教数十年,从未见过。
然而,林海文的牛掰程度,他们任教数十年,也从未见过。
所以,大概是负负得正,林海文居然没有从他们那里收到恶人值,《晚报》的社长,童福生,顾海燕,连带着后头那些跟班之类的,基本有一个算个,都给他多多少少贡献了一点。凑足了3000点。
回到教室的时候,历史老师正在讲课,可能是老韩跟他打过招呼,见林海文这会儿来,也没惊讶,就让他进来了,不过在同学们来,那可就是红果果的“特权”啊。
他们还不知道了,林海文是撂下了“多厉害”的一群人,跑来跟他们一起上课的。
《临川晚报》的事情,算是个额外的插曲,脑子得少了多大一块,才能想出包圆他诗歌的主意,真当一声令下,临川几十万老百姓,都是无所不从的么?有这样的人,但可惜,不在临川,在京城。所以快刀斩乱麻,林海文倒也没有留太多心,主要是他老爸那边,他稍微多注意了一点。
这么一注意,他就发现不对了。
“老妈,你有没有觉得,我爸是不是最近不太爱工作了?”林海文朝主卧努了努嘴,林作栋周六不去报社,也不看稿子,而是在里头翻自己的东西,这是比较少见的。
“没有啊。”
“噫,”林海文看着梁雪,“我说你们还玩瞒着我的那套?搞得好像我真的要考700分才能上大学一样,我就是现在在家待着,央美也跑不掉。你怕什么?而且明白跟你说,我考不上央美,也有老师教,绝对比央美的学生待遇还好。”
常硕、俞妃,蒋院长,哪一个是央美普通学生能够得上的?现在,这些人不说等着他挑吧,至少是不会拒绝收他的。
要说之前,林海文自己也还有点心虚,毕竟,接下来要靠自己提升技术,他是不太有自信的。但是回到临川之后,他兑换到的那个凡艾克兄弟的源种,也就是他眉心里的悬浮球,之前他画画的时候,发生了一点点变化。
梁雪主动给他置办了一套进口的油画工具,从好几个号的画架,到老荷兰的颜料,意大利的亚麻布,各类画笔、铅笔、铲刀,松节油、光油等等,零零碎碎的,花了她小两万。拎回来的时候,心疼坏了。
所以林海文就开始每天给她画肖像,画的是她坐在窗边摇椅上的样子。本来林海文是打算画她看电视的样子,或者是做饭的样子,这样也用不着摆姿势,她干活,他在边上画就行了。不过梁雪不肯,表示已经看清林海文的打算,要把她给他们父子俩当牛做马的样子,永久留存下去,传个几十代。这是绝对不行的,最后她自己找了个在窗户边,享受闲暇时光的姿态,让林海文找了个周六,好好画了大半天。
这幅《时光》,可是正儿八经的古典画法,是常硕现在最成熟,也是艺术成就最高的一种技法,耗时很久,至今还没画过一半呢。
不过这么一投入,林海文就发现,悬浮球发生变化了,似乎有一缕一缕的色彩从他的画作上,流进悬浮球里面,然后散进他的脑袋里。虽然进步肉眼不可见,但他明白,悬浮球里容纳的色彩,至少从原来的数量,增加了一些些。
源种的作用,林海文已经明确无疑,这两位油画的创始人,应当是留下了一个可以吸取经验值的成长器。有了这个,林海文至少可以确定,他的画技,会持续地进步,不管这个幅度有多大。这样他拜入大师门下,也就不必有担心了。
梁雪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你爸他最近是不太愿意去报社。”
“因为我拒绝了他们领导的要求,所以被穿小鞋了?”
“那倒也没有。”梁雪摇摇头,“领导倒是没说什么,主要是他的同事。原来吧,他们社长在报社里头说了一下展望。就是那种,报纸怎么怎么有成就了之后,待遇就怎么怎么高了。反正吧,画了个大饼,他那些同事吧,现在就觉得,你不愿意,等于是毁掉了那个大饼嘛。所以,对你爸,就不是那个样子了。”
梁雪还没说呢,前天报社出去聚餐,林作栋那一拨里面,居然独独把他一个人给漏了,林作栋回来的时候,看不到不开心,是不想要影响林海文。但回房之后,大半夜都没睡着。在《临川晚报》工作了十几年,他可以说是没经历过这种,大家关系也都还挺好的。
没想到,现在就是一个虚幻的泡泡破灭了,居然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要说不心寒,也是不可能的。
林海文对自己这对爹妈,也是挺有些说不出的感觉,梁雪是有些单纯,最后被人给坑了一把,离职了。林作栋吧,也是性情中人,会为了同事们的变化而难过。
如果不是自己穿了,梁雪可能也就背了锅,忍了,绝不会辞职下海,林作栋就更没有这次的麻烦,说不定还能继续在大溜里,跟大家你好我好……哦,可能关系还会更好一点,毕竟,他当初要是被何文涛给挤走了版面,就成了个受害者,大家总是乐意同情一下他的。
“我进去瞧瞧他。”林海文轻手轻脚地进去,“看什么呢?”
林作栋拍了拍本子上的灰,“好些年没看过了,这是我念书时候写的东西,有文章也有散文诗,有些也在校刊发表过的。不过你老爸没有你的才华,后来就很少写了。现在想想,要是当初能坚持写,说不定现在也能成个小作家了。”
“那是,我的才华,那有一多半都是你给的。老梁家没有这个基因啊。”
“臭小子,小心你妈冲进来。”
房间外头,梁雪的耳朵贴着门,听到这一句,瞪了瞪眼睛,不过什么声音也没出,就这么听着。
“老爸,其实,你要是想写,现在也可以开始啊。”
“然后顶着一个林海文老爸的名头,到处混人情?”林作栋笑了笑,把本子放回去,“而且我啊,资质有限,这点自知之明是有的。”
“取个笔名嘛,先不要透露身份,不就得了?至于资质,我觉得,你不一定要写这些啊,说不定,你的资质,就在其它题材上面呢?”
(未完待续。)
第0146章 泰迪兄
林作栋被说动了,思量了几天,决定开始创作一部短篇小说,力图从家长里短的情感纷争中,解读生活的无奈和真实,为苦苦挣扎在红尘迷乱中的芸芸众生,点亮一盏明心见性的苦海心灯。
林海文听完之后,暗暗翻了个白眼,是不是心太大了,不过心里这么想,他身体和嘴巴还是很诚实的。
“挺好的啊,说不定还有机会改编电视剧呢。”
“是么?”林作栋一扫平日的苦闷,兴致勃勃,“我也觉得,就是你说的,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取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四句话,让我很受启发啊。”
你开心就好。
接下来,林海文依旧老老实实做一条高三狗,在一群不要命的冲刺者里,闲庭信步。林作栋则开始搜集素材,这么多年来,他从事情感编辑工作,见过的真实案例不知凡几,现在都要找出来看,总结、凝练,艺术化、戏剧化,最后形成了一个粗纲,拿来给林海文看,林海文是没看出来能够成为一盏明心见性的心灯,不过林作栋自己自信心很足。
《临川晚报》里头,好些人都知道老林编辑,开始写文章了。主要是林作栋弄得红红火火的,也没有避忌谁的意思。
5月底的时候,14000多字的《绿柳春红》写成,讲述了两个叫绿柳和春红的闺蜜,少年慕艾时,幻想日后的婚姻生活。然而在嫁入不同人家后,拥有了不同的际遇,绿柳嫁给大排档的老板三元,每日忙忙碌碌,家长里短,日渐枯萎。春红嫁给了挖沙船的船东,看似生活优渥,但却要忍受丈夫逢场作戏,不忠于婚姻的苦涩。姐妹两个,更是久不联系了……文章最后,挖沙船的船东锒铛入狱,大排档的老板染上赌瘾,两个姐妹街头相遇,少年时的幻想骤然浮现,却是“绿柳的眼泪里,都冒着丝丝缕缕的油烟气,身上的衣服,还是早上杀鱼时那件。而春红,忘了涂抹那些名贵的化妆品,苍白的脸色在阳光下都没一点暖意。两个人的眼神终究错开,一个低头,一个抬头,就这么擦肩而过了。”
“怎么样,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儿子还有几天就要高考了,你让他看这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