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恶人大明星-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年男人嘱咐道,“启昌,你帮我招待一下小林先生,不要怠慢了。”
  “我知道了,老师。”( )


第0104章 座位
  谭启昌,京城大学中文系的教授,是陆松华的硕士、博士,可以说是嫡系门生了。
  “林先生,颁奖礼快开始了,老师给您安排了地方,我领你过去。”
  “您客气了,先生当不起。”
  “哈哈,我们不用这么说话,老师是习惯了,咱们这么文绉绉的,有点辛苦。”谭启昌也挺懂,“不过老师叫你小林先生,我要是直呼其名,恐怕要被他训一顿了,你还是不要为难我。”
  两人说着,谭启昌就带着林海文和祁卉,往里头走。
  大会堂里头摆着差不多100张圆桌,8人一桌,看着是有7、800人的规模,前面是一个t形高台,后面是媒体区,总体还是比较简单的,也符合青艺赛一直以来的定位。这会儿,人基本上都到齐了,林海文这样“早”到,那是比较少的,连陆松华都到了,他才到。
  “谭老师,这里还有座。”一个青年女人朝谭启昌招招手,她大概是92桌的,里面还空了几个位置,“让小伙子和小姑娘坐这里啊。”
  谭启昌摆摆手,指了指前面。
  女人了然地点点头,这看来是什么大人物的关系户,座位比她还靠前呢。
  “谭启昌亲自领人,你还指望他们会坐到这么后?”女人边上,应该是她的同伴,比她年纪大点,“说不定要安排到前20桌去呢。”
  “不至于吧,20桌,那可是贵宾和重点提名人的位置。”
  女人特意站起来,盯着前面祁卉的背影,“那小姑娘还蛮漂亮的,像个电影明星一样。”
  “啧,现在那些有钱人家的小孩,找个小明星,还不是简简单单?”
  谭启昌领着林海文走过最后30桌那一拨,进入40到70桌那一拨,然后又进到了20桌到40桌那一拨,还在往前头走。女人的嘴巴都长大了,“不会真让你说准了吧,居然还没到,真要去前面20桌啊?”
  “怎么样,到哪儿了?”
  “马上进最前面那一拨了。那小伙子什么来头啊?”
  林海文自己也是有点意外的,谭启昌一路打招呼,显然作为陆松华的门生高第,这些人里头搞不好他都认识一大半,不过他就是不停,一直一直往前面走,林海文都感觉得到,后面一道一道的目光吸在自己的后背上。
  “喏,你们先坐,马上开始了。”一直走到了第5桌,谭启昌才指了两个空位,招呼了一声,临走的时候,还低声说了两句,“前面几桌都是些官员,有职务的,你做过去也没意思,老师是让我帮你排到前面去的,我觉得这样更好一点。”
  “多谢多谢。”
  林海文瞥了一眼,前面桌子上的人,要么是白发苍然,要么是官腔十足,这会儿端着不真不假的笑容,状似亲密地在聊天。要让他坐过去,那也是一种折磨。
  “第5桌!”92桌那个女人,惊的都没压住声音,“他们坐到第5桌去了。”
  “不会吧?”一桌子人都站起来朝前头张望,引得边上的人,也是一脸好奇地站起来,就是不知道他们在看什么。
  安排座位在华国,可是一门学问,多大的关系户他也坐不到第五桌去啊,前头只剩下3、40个人,各个协会的头头、几个学阀、老艺术家,还有他们有些人带了老伴,这么一数,基本就不剩下什么人了。
  陆松华对林海文的看重,可见一斑。
  其实在陆松华看来,林海文一首《明月几时有》,就已经足够名列当世词人第一了。他这么安排,完全是参考了摩诘的位置,作为古诗词的代表性大家,摩诘今天的位置,赫然是在第二桌的。
  谭启昌也是煞费苦心,要是真让林海文坐到摩诘那一桌去,恐怕乐子就大了。
  林海文这一桌,除了他们俩,最小的都有差不多四五十岁了,他瞥了一眼,好些个名字,他都不认识。唯独有一个,有点眼熟。
  海云生!
  人民大学文学系的教授,文艺批评家,现代诗人。这位也是帮他写过词评的。
  “海先生,您好。”
  “我可不太好,我们写现代诗的,现在日子可都不太好过呦。”海云生还促狭的,显然是在说林海文之前在网上,针对现代诗的发言。
  林海文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他就是这么想的,自然是那么说,倒没有必要怕得罪了海云生,“少年意气,您别在意。”
  “是啊,年轻人嘛,考虑说话有些不周全,也不能苛责。”海云生边上的一个人,接了话头过去。
  林海文看了一眼,张四海,不认识啊,“您是?”
  “这位可是你们行当里的大人物,”海云生有点看好戏的意思,“《诗刊》的主编张四海先生。”
  哦,老对头啊!
  自从他在语文卷上写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之后,似乎跟《诗刊》就有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孽缘啊。先是胡伟立,然后是整个《诗刊》,接着他们又服软,可是很快又撤掉了声明——林海文都没来得及做什么,他们自己就演了好几出戏了。
  张四海能坐在这里,得益于他头顶有个华国诗词协会副会长的名头,另一个副会长就是谷云盛,这会儿坐在第四桌。
  他心里那口气啊,一直等着林海文过来,之前盯着林海文的名牌,已经有一段儿了。
  “张主编,我们没有合作过哎,这要是《古诗观止》的主编,哎,谷主编是坐在前头吧?要是他在这里,我们还能聊聊。现在,我都不知道该跟你说什么,你说这,哈哈哈,也是遗憾。”林海文在《诗刊》这里其实没吃过亏,所以他也不苦大仇深的,不过也不乐意让这个老小子拿话刺他就是了。
  张四海两个腮帮子都在抖,林海文这话,谁听不出来啊?
  谷云盛在前头,你只能在后头,我能跟他聊聊,但不好意思,没话跟你说——这就是翻译过来的意思。在座的,没有一个需要翻译器的,久经考验的耳朵,直接就能把林海文的话翻过去。
  海云生都惊了一下,小伙子脾气真爆啊。
  恶人值+500,来自京城市《诗刊》张四海。
  “林——”
  “开始了,”林海文一转头,看见陆松华从后面走上台,神情一肃。
  张四海一口气差点没憋死。


第0105章 京城混吃帮
  青艺赛的颁奖礼很干脆,陆松华讲完话,两个央视的主持人——可能是现场大众认知度最高的两个,上台巴拉巴拉说了几句,就直接开始颁奖。
  绘画组头一个,林海文就瞧见了俞妃,他坐的很前,俞妃看到他还点了点头。国画书法、油画、版画三个分类,哗啦啦颁发了将近小二十个奖,一二三等奖,各个都激动的很,下面也是卖力鼓掌。
  油画组的一等奖,是个央美的青年老师,大概四十岁不到一点吧,过了这个数就不能参评了。俞妃亲自给他颁奖的,好家伙,接过奖之后,说不出话来,眼泪一通流,好不容易忍住,还在抽:
  “谢谢我的老,嗯,老,嗯,老师,他帮助我、指点我,不遗余力。一直到他临去,嗯,去,嗯,去——”
  “好可惜,他老师没看见他拿奖,不过他老师在天上一定会为他高兴的。”祁卉捧着双手,一脸的感动。
  “嗯,去,嗯去外地采风前,还在鼓励,鼓励我……”
  “!?”
  祁卉的表情,当然,还有不少人的表情,都可以说是一言难尽啊。
  绘画组下面是传统戏剧组,这个奖略少一点,因为是不分剧种,只有角和最佳戏剧两类,拢共是7个奖。这个奖颁完,已经都12点40多了,组委会赶紧安排午餐,下午还有三个大类,舞蹈、诗歌和小说。
  吃的是自助,大家都很随便,反倒不像是会场里头,那么等级森严。
  “尝尝这个,好好吃。”祁卉一点儿美女包袱都没有,端着个盘子,胡喝海塞的吃。为了照顾来自五湖四海的提名者和嘉宾,主菜是京味儿的,但是有很多各地的小点、小吃,基本上相当于,如果你吃不惯大菜,那就弄点合胃口的小吃混一块,一咬牙吞进去,好歹混个饱,别颁奖颁奖着,就饿晕过去了。
  “你看看那边,”离他俩不远的地方,两个男的,年纪看着比林海文大不了几岁,其中一个穿了西服,很正式,眼神朝林海文这边歪歪,“那个小子,还有,啧,小美女,不也是混进来吃吃喝喝么?这都是自助的,多一个人少一个人,根本没影响。再说了,你谭飞这个午餐票也不是偷来的,也不是自己打印的,是正儿八经,真的不能再真的了。你慌什么?那小子带着小女朋友来装叉,都没慌,你瞧他一脸自然的,跟在自己家似的。说不定都不是第一次了,熟练。”
  “石啸,我还是觉得不太好,感觉有人看我们啊。”另一个叫谭飞的,穿着牛仔裤,毛衣,有点心虚,“再说了,有什么好吃的呀。”
  “你啊,就是今天穿的太随便了,你看看我,再看看那小子,一身西装,挺胸抬头,管你吃就是了。谁看你,谁爱看谁看去,最好有舞蹈妹子看到我,啧,小身段,软绵绵的。”
  “舞蹈妹子是没有,舞蹈大妈不少,还有唱戏的大妈。”谭飞撇撇嘴,夹了个小月饼一口吞了下去,“蛋黄馅的,还不错啊。”
  石啸往自己盘子里夹了一盘子吃的,挤了挤谭飞,“走,我们过去。”
  “干嘛?”
  “去逗逗那个小子,吃的还乐呵。”
  林海文正在研究面前这一盘子黑乎乎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有点像是熏肉,但形状又不对,圆滚滚的。闻着还挺香的,是那种焦香,很刺激味蕾。他想尝尝,但是又怕是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正纠结着呢,祁卉推了他一下。
  “啊?”
  “嘿,小弟弟,吃的还挺开心啊。”石啸往嘴里塞了好些,林海文都担心他喷出来,“你是谁家的啊,我以前都没见过你。”
  对于小弟弟这个称呼,林海文有点不满意,他上下扫了石啸一遍,“听你的语气,应该是来蹭吃蹭喝的编外家属?”
  “说的好像你不是一样。”
  林海文笑笑,没解释,这一看就是等着饭点过来的,等会就得走了,他站这里,跟这人科普自己有多牛,是不是傻啊。
  “那你们慢吃吧。”
  “哎哎哎,”石啸端着盘子拦着他,“别呀,这第一回 咱是陌生人,下回再遇见,就是熟人啦。以后有这种机会,彼此可以互通有无啊。放心吧,哥哥在京城里头,那也是消息灵通的,绝对亏不了你的。再说了,要不是看着你小子,很有一点……天赋,我才懒得找你呢。”
  “天赋?”
  石啸后头,谭飞凑过来,“他是说你,蹭吃的一点都不心虚,跟被邀请了似的,这个脸皮很有天赋。跟他自己一样。”
  “谭飞,你小心刚才吃下去的那个蛋黄,孵出小鸡儿来。撇的挺干净的。”石啸瞪了谭飞一眼,“怎么样,小弟,认下我这个哥哥,以后带你吃遍京城。我跟你说,可不是虚的,什么文艺大会、音乐大会、怀旧经典大会,反正是有餐的,哥哥都能混进去。要吃什么吃什么,能吃多少吃多少。咱们几个,就组一个京城混吃帮,横推全城。”
  这么牛?林海文对这个石啸,有点好奇了。一般人的家属是没有这个底气的,这至少的得是组委会委员的水准啊。
  “你到底是谁家的?”
  “我先问的你,你都不说,还想问我?”石啸哼了一声。
  林海文耸了耸肩膀,看到那边俞妃正在跟他招手,就带着祁卉过去了。石啸和谭飞,不好跟着,就眼睁睁看着他走了。
  “那边是俞妃吧?央美的,这小子难道是她家的,她家不就是一个女儿么?”石啸心里看来是有一个关系谱,哗啦哗啦地开始拨算盘子,不过怎么算,也算不出来林海文的跟脚,“这小子神神叨叨的,我还真有兴趣了,等会儿去问问,走,去吃吃那边那个大虾。”
  林海文跟俞妃也没聊什么,主要是几个人聊起他,俞妃又说碰见过一次,就喊过去聊一聊。
  石啸吃着大虾,还时不时看一看林海文,见他时而凝眉倾听,时而轻轻一笑,时而抚掌大笑,在一群中老年男男女女里头,混的如鱼得水。不由得啧啧两声,他跟谭飞两个,平时可没有这个水准。
  “咱得把那小子收下来,以后可以当挡箭牌用啊。”石啸在大虾上戳了好几个洞,“这一看就是那种假模假样,贯会在大人面前装乖的,啧啧,别人家的孩子。”
  “收不下来吧?”谭飞也有兴趣了,平时想出去玩玩,借口太难找,要是有个“我去找xxx”,就能被放行的人选,那就太爽了。


第0106章 京城二傻
  自助餐厅就在会议厅的旁边,大家吃完了就三五成群地往回走,结果林海文就被两个人给堵住了。
  “怎么着?你还要混进去?”
  “嗯啊,不混进去怎么体现我的水平?”林海文开始说鬼话,“你们俩看来还不太行啊,只能混混午餐之类的,里面一个位置都混不到?”
  “要不是我姥爷他——”石啸嘀咕了两句,“算你牛,不过呢,哥哥说的话你考虑怎么样了?”
  “什么事?”
  “组一个京城混吃帮啊,我是大哥。”
  “我是二哥。”
  然后石啸和谭飞,就指着林海文,“你是小弟。”
  林海文都要乐出声了,有上赶着当老大,还有上赶着当小弟的么?还问我怎么样?我糊你一脸,瞧你样子还挺当真的。在石啸和谭飞那里,还真是这么想的,林海文指定是外地哪个老头子家的,能跟他们两个老京城混,那不是挺有面的么?
  “来来来,给个电话,常联络啊,小弟。”石啸自来熟地掏了手机出来,“喏,按一下就可以了。别一脸不情愿了,你不吃亏,真的,我混的地方,肯定比你多多了。别说这京城大会堂,就连国家大会堂我也混进去过,啧,到时候带你去见见世面。”
  林海文还真准备把电话输进去,有这两个活宝,说不定日子都能过的开心些,而且说不准家里是干什么,能勾搭一下也是好的。
  “哎,林先生,你在这呢?”他接了手机,石啸还没松开,会议厅里头就有声音传过来,谭启昌正朝这走,他突然感到那边捏着手机的手,一僵,抓得死紧。
  干嘛,怕我抢了就跑啊?
  “耽搁了一下,马上进去了,您有事儿?”林海文看了看手表,还没到两点呢。
  谭启昌是有点事,“就是临时那边有个安排,你看看——哎,飞飞,石啸,你们俩还没走呢?”
  石啸和谭飞,已经呆滞了,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不太搞得清楚情况。
  “爸,你这是——,他是——啊?”
  谭飞一个“爸”字出口,那真是连林海文都惊了。这人居然是谭启昌的儿子,还真是无巧不成书了。
  谭启昌自己也是一脸懵,“你们怎么认识的?这是石啸,陆老师女儿的小儿子,这是谭飞,是我家里不成器的。这是林海文先生,林先生诗词造诣很深,多跟先生学学。”
  陆松华的小外孙,谭启昌的儿子,两个人是妥妥的文二代啊,怪不得青艺赛说混进来就混进来了。
  “林,林先生。”石啸咽了一口口水,眼里头透出“不要说啊,说出来就,就,求求你不要说啊”这么一串复杂的情绪来。
  林海文笑笑,“陆先生和谭老师都是家学渊源,他们哪里用得着学别人。他们很热情,刚才一直想着要带我去京城各地转转呢,见识见识。”
  “两个臭小子,”谭启昌信了,瞪了他们一眼,转过来跟林海文说正事,“就是等会儿颁奖结束,晚上在这边还有一个诗歌小说的小型研讨会,请了一部分获奖人,主要是一等奖得主,还有几个名家,一起聊聊。老师让我问问你能不能参加一下?完了派车送你回去。”
  “您这是剧透啊。”
  “嗨,提名你一个人就拿了一半,要是不得奖,评委会也怕被人戳脊梁骨的。”
  “这个事儿,可能还真不行,明天我跟她要去艺考报名,还得回去弄弄证件什么的。”
  “艺考?”
  “对,我是应届高三啊,呵呵,”林海文笑了笑,“打算考央美来着,明天现场确认报名。”
  “央美?”谭启昌有点脱线,不过他今天是大忙人,这么一会儿,两三拨人来找他问事,他也没空震惊太久,点点头说知道了,五迷散瞪的就撤了。
  送走了谭启昌,林海文笑眯眯地看着石啸和谭飞,伸了手,“手机给我啊,我给你们留电话。石大哥,谭二哥?”
  “咳咳,你,那个,我们不知道。”
  “噢,你们的意思是不当我的大哥二哥了?那,喊我林叔叔?毕竟我跟谭老师平辈论交嘛,我就不从陆先生那里算了。”从陆松华那里算,这两个得管他叫叔公,他自己就先受不住了。
  对面两个,一口气噎住声带,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得,我进去了,喏,这是我的电话,有空带着我到国家大会堂见识见识啊,别忘了。”林海文掏了张名片给石啸,他印名片的时候有好几套,一套是敦煌娱乐董事长的,一套是编剧、作家,还有一套就是空的,除了名字和联系方式,其它的都没有,给石啸他们的,就是第三种。
  谭飞看着他的背影,发了好一会儿呆,“他就是林海文啊,这哪儿是别人家的孩子,这明明是别人家的祖宗啊。”
  谭启昌跟他们提过,今年青艺赛有一个诗坛奇葩,六首入围,五首一等奖,一阙《明月几时有》,技惊四座,响彻词坛,关键是,他只有17岁,高中在读——这俩都读大二了,对林海文,基本是抱着不是一个物种的心理。
  “阴,太阴了。”石啸甩了甩名片,“耍猴呢,就看着我们上蹿下跳的,我们太嫩了,太善良了,太纯洁了,简直成了两个傻子。”
  “……是你傻,我可没说什么。”
  “谁是二哥?”
  “……”
  在一个没有西游记的世界,二哥也算不上是什么好称呼,谭飞显然刚才光顾着“作威作福”的兴奋了。
  “你也太坏了。”祁卉坐下来,理了一下衣服。
  林海文也是挺乐的,到现在他还没收到来自两个人的恶人值,说明两个人人品还是不错的。
  舞蹈的奖项,吸引了祁卉的目光,她好歹能认出来几个了。这个大类颁发完了,就是诗歌类。
  海云生和第四桌的谷云盛,站起身来,走上台,从礼仪那里接过了获奖名单,留下一个张四海,眼睛幽深地看着台上,嘴角还有一点笑容,似乎是很专注。不过林海文撇撇嘴,瞒得过别人,瞒得过我么?你心里这会儿恐怕又在想着弄死我吧?
  恶人值+200,来自京城市《诗刊》张四海。
  “今年不管是对于现代诗,还是古体诗词,都是一个很让人惊喜,甚至是让人惊叹的年头……”海云生笑眯眯地讲开场白。


第0107章 拿奖喽
  现代诗的奖项在前,所以海云生和谷云盛嘚吧嘚的时候,下面好些人都紧张的不得了,蓝尔成当然是其中之一,尤其他入围的是三等奖,更是头一波颁发的,这会儿耳朵竖着,就像是一只雪纳瑞,眼珠子滴溜溜的,恨不得直接飞进获奖名单的信封里头。
  “海教授说的,也是我想要说的,作为《古诗观止》的主编,每年我都能看到很多优秀的古诗词作品。而今年,我看到的作品,用优秀来形容,可能都不是那么贴切了,或许引用陆先生的那句评语,‘千古新句,当代风骚’才更合适,我特别期待,有更多的好诗好词能够刊登在《古诗观止》上,也希望出现更多的林海文先生这种才华横溢的年轻诗人、词人。”
  这是林海文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这个颁奖礼上。
  大家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很配合的“哗啦啦”鼓掌起来了,林海文只好四面八方,上天入地地笑,脸都快僵了。
  蓝尔成也是这会儿才看见林海文的人,眼珠子都掉下来了。他倒是在后头找了好几回,没找到。怀抱着忐忑之心,往自己前头找了十几桌,也没看见。他坐在24桌上,基本上再前头,就是那些大佬了,他根本没往前看,只是看见了一片白发,就掠过去了。
  他还以为林海文没来呢,没想到,他居然真的坐到了前五桌去了。
  啊啊啊啊!蓝尔成简直想要仰天长啸了。
  “获得第53届全国青年文艺作品大赛诗歌组现代诗类三等奖的有,邝思铭《象园》、罗东升《铁花》……沈如月《父与子》,恭喜这5位诗人。”海云生啪啪啪开始鼓掌。
  蓝尔成如丧考批,没有他的名字!
  没有!
  没!
  “一群没有眼光的老东西,我明明是一等奖水平的诗,连三等奖都不给我,一群老眼昏花的。”
  “蓝老师,你说什么呢?是不是有点伤心啊?哈哈。”同桌的一位,没入围,这会儿挺高兴的。
  “呵呵,祝贺他们呀,我拿二等奖的那年,也是很开心的,他们这个时候应当接受祝贺。”蓝尔成一秒钟收拾了心情,笑眯眯地看着这一位,“什么时候,您要能拿个奖,我一准第一个站起来鼓掌,到时候你得请吃饭呀。”
  同桌的脸色一僵,“呵呵,我是没什么指望,还是期待蓝老师再有斩获吧。”
  “哈哈哈,没关系,只要别等到我们老的咬不动肉的时候,就行啊,大家说是吧?”蓝尔成环看了一周,拉着其他人一起狠狠刺了那人一刀。有不怕事儿的,这会儿也点头应是。不想惹事的,当然就是哼哼哈哈糊弄了过去。
  看着那人难看的脸色,蓝尔成心中的郁气总算是散掉了一点。
  他们这么来来去去一阵,上面的二等奖已经颁发过,海云生打开了第三个信封,给谷云盛看了看,“这里头就是现代诗的一等奖了,大家看上去都很期待啊。”
  “今年得奖的有两个啊。”
  “好诗多嘛,也许是选无可选,最后只好是两个了。”
  “哎,这似乎是同一个人写的呀?”
  “哦?是么?”
  两个五十多的半老头子,在台上你来我往,耍贫逗乐的,底下人都要骂街了,尤其是入围的那几个。
  青艺赛的奖的含金量排序是这样的,一等奖得奖,大于一等奖提名,大于二等奖得奖,大于三等奖得奖,大于二等奖提名,大于三等奖提名,所以一等奖提名名单上有的,基本上已经是相当高端的成就和资历了。不过,谁走到了这一步,都不会希望自己离最高荣誉一步之遥,憾恨而终。
  而今年提名名单里头,同一个作者两首诗的,唯独林海文一个。
  谷云盛这句话,简直是提前了揭晓了答案,可是海云生一个“哦”,又给他们一点点绝处逢生的希望,是不是林海文两首诗只算一个?另外,还有一个名额?
  煎熬啊。
  “哈哈,不多说,第53届……获奖的是,林海文,《神女》,林海文《错误》,恭喜!”
  林海文顿了顿,没有听见什么讥讽啊,议论啊,也没有什么刀光剑影的眼神,只有铺天盖地的掌声,他们倒是未必真心实意,不过似乎对这个结果,也没有意外,有一种拍卖槌落定的安心感。
  所以就哐哐哐地纪念一下。
  从海云生和谷云盛手里,分别接过一座奖杯、一卷奖状,还有一条西京织锦的围巾,绣了个大大的青艺赛一等奖,多少有点羞耻。
  “天下诗才若有十斗,今日可以说云集了八斗之多,堪称英才济济,能够和大家共享这一份荣耀,我是荣幸之甚,感谢组委会的厚爱,感谢读者的厚爱,海文唯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才能聊表寸心。谢谢。”
  略说了两句,林海文就打算下台了,风头太甚,怕被套麻袋啊,毕竟是天子脚下,现在也称不上是首善之地,反而是三教九流胡杂在一起,什么人都有,诗人,还兼任着后街扛把子,或者剪刀帮二当家的,都不出奇。
  “哎哎哎,稍等稍等,海文先生留步。”
  两个没什么存在感的主持人,这会儿冒头了。主要是他们耳机里头,有声音啊,cctv文化频道的导演在里面狂喊,“采访他,采访他啊,拦住他,下去啦,要下去啦,抓住。”
  这么一台晚会,cctv是必须要剪辑播送的,这是任务。但是也不能完全不管收视率啊,林海文这么又帅又高又有才,网上还有点人气,顺便有点是非在身的,那简直是这台颁奖的收视率拯救者啊。
  林海文也是一脸纳闷,没听说一等奖还要接受采访的呀,之前三个小组好几个一等奖,也没这个待遇。
  一男一女两个主持人,跟护法金刚似的,把林海文又引回了舞台中间。
  “来来来,海文先生今年只有17岁啊,可以说是取得了让人惊叹的成就。”男主人一口晚会播音腔,林海文耳朵都痒痒的,像是在听国庆解说。
  “确实如此,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和您聊一聊,给我们的观众朋友,尤其是青少年观众们,一点目标,或者是榜样吧。”女主持也是不遑多让,声音都是从丹田出来的。
  “想到我17岁的时候,还是一个懵懂不知的高中生。”
  “我想大部分人都是一样的,海文先生这属于‘不正常’的范畴,哈哈,开个玩笑。”
  玩笑你妹妹。
  女主持人开完玩笑,开始问正题,“不知道海文先生能不能说说,您是怎么取得这样的成就的?”
  林海文心里叹了一声,原本要低调行事,现在好像也是低调不了了,“大的成绩,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对于青年朋友,要做的,我觉得首先是给自己,确定一个小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可以较快实现的目标。”( )


第0108章 有味道
  坐在台下的人,尤其是一些老人家,相当赞同地点头,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是最实在的。大肆宣扬天才、天赋等等,那都是不负责任的,对小孩也好,对行业也好。
  “当然,任何道理都不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我也给不出这样的一个答案。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最初我的小目标,就是在报纸上,发一些小文章。我还记得,我的第一篇文章,在临川当地的报纸上发表的时候,我心中的激动感。那一刻,我才相信,我也能够写出受人喜欢的文字来,这种自信和激励,鼓舞我写出更多的好作品,包括后来的《明月几时有》《独上西楼》这些。”
  女主持人觉得林海文说的挺好,也差不多了,可惜耳机里头,导演魔音灌耳,“让他多说两句,说说具体的。”
  “那海文先生,我想很多人对您的写作之路,都很有兴趣,您能具体说说么?”
  “具体说说啊?”林海文沉吟了一下,粲然一笑,“当然。我写的第一篇文章,是发在《临川晚报》情感园地板块的,那是我爸爸负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