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恶人大明星-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海文步入台内。
  底下掌声如雷,王鹏余光往后看了一眼,只觉得这些人跟林海文在国内讲座时,已经没什么区别了。对于这个与他们可能不同颜色,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下的艺术家,在座这些人,已经全身心地认可了他的成就。
  超越国界!
  或许微博说的“第一位华人世界艺术领袖”并不是什么溢美之词,而是实实在在的描述。
  王鹏挺直了自己的背,他可是艺术领袖的弟子,按照武林盟主和少盟主的讲法,他就是少领袖啊。而且他坐在第一排,身后这么多人都在看他,他必须要对得住的称号!
  当然,没有人在看他。
  很惨。
  大家都在看着台上的林海文,他的盟主老师,盟主毕竟还是盟主,万众瞩目,江湖当中,有宗师也有长老,有堂主有舵主,但大家都希望当盟主,花银子也好,练武功也好,总归只有在榜上,才觉得不虚一生。
  林海文也看了一下这帮小喽喽,开始自己的演讲。
  “各位上午好,嗯,前天,我在大都会陪同我的老师常硕先生,还有拖尼特,格哈德·里希特先生,加斯佩·琼斯、阿德里安·戈特利布等等同仁,一起参观了这次展览,看了油画从诞生之初,从威尼斯、佛罗伦萨,到巴黎、巴比松村,数百年来,无数画家在这条道路上孜孜以求,有些人成功了,诸如达芬奇、安格尔,成为时代的艺术巨擘。当然更多的人失败了,所以湮灭在了历史中。
  自9世纪以来,现实主义、印象主义次第崛起,立体主义、后印象主义、抽象表现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成为大家,尤其是我们在座的艺术学生们,最耳熟能详的一些语汇,古典、学院,作为落后的象征,消失了。
  戈特利布跟我说,过去十数年来,他看过很多古典主题的高水平画展,但往往作品到安格尔就戛然而止了,后面再也没有能与之并列的名家。而这一次,当看完了安格尔的之后,他发现还有路可以继续走下去,那就是我的!
  和之前大量的人物、肖像画不同,黑龙潭基本是一幅风景——这对古典学院派来说,是比较罕见的。但如拖尼特教授所说,自然女神在很久以前被人化了,成了一个女人,一个女神,她可以是维纳斯,也可以是圣母玛利亚,还可以是蒙娜丽莎,是波林娜·埃莲诺尔……总之,大师们着迷于将一个一个女神画出来,她们优雅、秀丽、美,这促使古典学院主义主宰了文艺复兴,诞生了大卫、安格尔等等艺术巨人,但同样,当大众审美对这些女神厌倦的时候,学院主义被边缘化了。
  你不能说它不对,但也不能说它是和流派密不可分的。
  自然应该回归自然,它当然可以是一个女神,但也可以只是一片湖水,一条河,一幅窗外的画面,这世间有什么不是自然所有呢?我们永远不应该将这一流派限缩于一点上,那只能说明画家们太懒惰了,不愿意去定义真实的古典学院主义。
  的创造在于……
  源古典主义所代表的是……
  我个人对油画的理解……
  我喜欢这幅画会是一个开始,一个鼓励,鼓励我们的艺术家,面对自然的时候,要更加主动,更加勤奋,自然世界里,不仅仅有取之不竭的资源、矿石、水等等,它也拥有着取之不竭的艺术和美,永远不要说你已经走到了最后一步,往往那时候,你甚至还没有迈出第一步。
  谢谢。”
  一次完美的演讲。
  从所有人脸上,因为受益匪浅而面露愉悦的神情中,可以看得出来。
  “我以为他会把抽象主义骂一顿,毕竟现在是他出风头的时候。”鹿丹泽跟王鹏咬耳朵:“结果他居然老老实实说完了。”
  “现在他是大师了,巨匠了,你知道不知道?以后要有人给他立碑立传的,还不得注意点?”
  年轻人,你对你的老师一无所知。
  撤掉演讲台之后,几张大沙发和茶几被搬上台,院长、罗杰教授,纽约大学另一位名家孟菲斯教授,四个人在台上坐下来,准备进行了一个小型的峰会,从探讨中激发一点火花儿出来。
  当然,在这之前,林海文还需要就刚才的演讲,先接受几个提问,下面的学生们,早已经跃跃欲试。
  罗杰教授点了一个戴着眼镜的女孩,看着挺严肃,一看就是会问正经问题的正经人。
  “我想问一下林海文先生,您对找一个火爆的西班牙裔姑娘当伴侣,有没有兴趣?”
  走眼了!!


第1009章 恶人值滚滚而来
  看错你了!!
  罗杰教授没忍住,瞪了一眼这个虚假的人。
  “哈哈,首先,我是有未婚妻的人了,我知道其他的很多艺术家在这一点上很不检点,不过我可能是一个特例,总之我的未婚妻给我创造、提供了非常好的,一个稳定的、持续的爱和包容的环境,我很舒适。另外,我有个西班牙裔的,不那么火爆的学生,她正在华国学习,她非常优秀,我认为她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画家。”
  显然是个很精彩的回答。
  罗杰教授选择第二个人的时候,作为一个保守者,他真切地希望选到一个询问艺术问题的学生。
  他选中了一个男的,一个看着非常学霸的男的,格子称衫、厚厚的眼镜,没有打发蜡梳背头的发型。
  “林先生您好,我总是梦想能够成为一个好莱坞明星,拥有无数人的喜欢,当然,也能赚到很多的钱,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但我只能选择当一个画家,以后也许是为好莱坞明星画他们家的壁画,或者墙上的装饰品。我很疑惑,我不知道您跟我是不是一样,您在选择成为一个画家的时候,也有别的,不可达到的梦想么?”
  又看错了!!
  罗杰觉得自己今天出门,可能忘了祈祷,这都什么跟什么。
  林海文也很乐:“在成为一个画家之前,我确实想过去考一个表演学院,我的未婚妻就毕业于华国最好的戏剧学院,当时我们想要一起考进去。”
  学霸样子的男同学,隐藏在酒瓶底眼镜背后的小眼睛,露出了一丝激动来。
  原来同路人?
  “但虽然如此,”林海文抱歉地笑了笑:“我跟你还是有不同的,不管去当一个演员或者明星,算不算我的梦想,但它对我来说,不是不可达到的,因为现在我拥有一家估值达到数百亿人民币的娱乐公司,我的公司签约了华国,乃至在华国文化圈中最名声显赫的歌手、演员。我的公司出品了华国最精良的电视剧、舞台剧——你不知道么?所以尽管我没有去当一个演员,但我现在是他们的老板。”
  一片哄笑。
  学霸惨兮兮。
  恶人值+00,来自纽约杜蒙·罗伯特。
  “当然,还有另一个点,虽然有一些害羞,但我还是愿意坦诚地跟你们交流,这种交流应该是非常诚实的。你们可以看看我,不知道族群差异会不会大到影响审美水平,但我的脸,我的长相,我的外貌,已经足以让我在华国娱乐圈获得最多的爱,最多的钱,最多的尊敬。去当个明星,对我来说,是个入门级的游戏——而画画,好歹是个中级的,可以玩六七年。”
  嚯。
  恶人值蜂拥而至。
  “看到没?”鹿丹泽朝王鹏挑了挑眉毛:“太阳能打西边出来,林海文都不可能忘了夸自己。”
  “……老师说的也是实话。”
  “……”鹿丹泽脸色僵硬,夭寿了,以后人家提起恶人谷画派来,该不会说不要脸画派吧。
  杜蒙·罗伯特不知道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坐下来的,也许是释然?因为他本来就丑,当明星是个地狱级难度的问题。说不定就此幡悔悟,一心钻研画画,以后也能取得一些成就呢——林海文想着,觉得自己真是做了大功德了。
  啊呀,怎么就没有善人值呢,怎么就没有呢!!
  可惜!
  又轮到了罗杰教授选人,他脸色沉静,他眼神如火,他挺背如松,他的目光在现场扫了好几个来回,终于又选中了一位,是个女孩子,长得温婉可人,不像个惹事的,也不像个找挫折的。
  就是你了。
  “林先生您好,您的展出之后,得到了众多的肯定和支持……”
  噢耶!
  罗杰教授几乎要跳起来了,终于啊,果然艺术学院还没有无可救药,再不问点专业问题,林海文都要怀疑这个学院到底是不是全美有名的艺术学院了,该不是戏精学院吧。
  “……但是往往一个盖世天才的出现,对于同时代的同行们,都是致命的,他们的努力,他们的才华,都将被你的光辉覆盖,一生无法出头,尤其您还如此的年轻,只有26岁,超过了几乎所有小有成就的画家,不知道您对这样的现实怎么看?这种和天才同时代的悲情,您能理解么?”
  “别点头了,”王鹏瞥了一眼戏精鹿丹泽:“没有老师,你也出不了头。”
  “……滚。”
  台上的罗杰教授,心里非常复杂,这个问题,专业么?也靠点边,好歹是行业内的问题了,但要说不专业,也确实不专业,跟技法、用色、内涵,一概无关。他也很想跟这个女孩说一声——就算没有林海文,也轮不着你出头啊。
  “和天才同时代的悲情,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命题,我认为很多时候它并不是真实,比如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是不世出的天才,但同样拉斐尔、米开朗琪罗,也是天才,三个人并没有出现悲情,而是三日同辉,铸造了一个辉煌的艺术时代。那么具体到我自己呢,目前来说,当然我还没有看见更我并肩而立的人出现,比较遗憾的啊,我也很期待,但这个东西急不来,也强求不来,我也不奢望了。
  那么是不是这个时代的其他画家,都要在我的万丈光辉中黯然失色呢?我觉得换一个角度去看,也就未必。全世界喜欢说你们美国是灯塔国,这里面有正面的意义,也有嘲讽的意义。那么我认为,其他画家到是真不妨把我当成一座灯塔,在这茫茫的黑暗大海里,引领他们走向心灵和艺术的港湾,我想如此一来,他们的成就也未必,会比没有我存在的时候低,说不定甚至更高。
  榜样的力量,我希望你,还有其他人都能够感受到它。”
  现场陷入了一丝丝尴尬。
  榜样是没错,灯塔也可以,引领也不是不让你领,但敢不敢让别人来说呢?自己说,不是太好吧?
  院长看过来的眼神里,这种意思已经几乎要变成一行字,从眼球上划过。
  林海文努力让自己的回答,也变成一行字——还要翻译一下可能,从眼球上划回去:就不麻烦你们了,我自己说就可以。


第1010章 狂妄无极限(a2xz万赏加更)
  “……”
  院长可能是接收到了,林海文看了一下恶人谷的界面,确认了这一点。
  罗杰教授放弃治疗了,随意点了第四个学生。
  “林先生,您创立的源古典主义对技法的要求,高到让人望而生畏的程度,不知道您对于学习者有建议么?我去看您的,完全为它感到着迷,回来后我曾经尝试着,画出一点点您作品中的画面,但我发现完全做不到,甚至一点形似都做不到。所以这么艰深的技法要求,会不会阻碍大家去学习它?”
  谢天谢地。
  居然真的是问专业问题的,罗杰教授简直都不敢相信了。
  他热切的眼神,把提问的学生吓了一跳,难道罗杰教授深深地暗恋着我?
  “我觉得不要低估大家的能力,路没有的时候,大家会茫然,但出现了一条切实的道路之后,我们应该相信,会有很多人更加努力地走上来,走的更远。在参观的时候,格哈德·里希特说,源古典主义带来的是未来,未来就意味着是无限的可能,因为自然本身是有无限可能,这种技法的突破,将人和自然,将油画和自然之间最后一点隔阂打破了,油画将能完全地表现出多样而无限的自然。
  所以一个你说的,很难的技法,只是进入这个无限世界的敲门砖,会有人拿到这块砖头的,不要担心。当然,或许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投入,更多的磨练——而不是胡思乱想,将会越来越必要。”
  好多人意味深长地互视一眼。
  胡思乱想?
  这指向太明显了。
  其实这两天以来,那些大师们去参观,其中最引入瞩目的,格哈德·里希特、加斯佩·琼斯,剩下的一个就是杰夫·昆斯。从定性上来看,里希特和杰夫·昆斯是波普艺术家,加斯佩是波普和新达达主义——基本上都是被林海文骂过的。
  当然,这里头里希特又不一样,这个大艺术家,说得好听点叫博采众长,海纳百川,说的不好一点叫一锅大杂烩,随波逐流,什么主义都尝试过,都有很高的造诣。不过他必然是有很多属于自己的创造,不然今天的艺术领袖地位,也是不可能有的。
  另外,加斯佩今年6岁,这个年纪的画家,其实大多还是从传统美术教育起步的,只是后期自行叛逆后,加入了别的思潮。他本身其实是波普的启蒙者之一,并非典型的波普艺术家。
  杰夫昆斯就不说了。
  这样的三个人,地图炮开的小一点,把里希特拿掉,再昧着良心缩小,把加斯佩也拿掉,但无论如何杰夫·昆斯是拿不掉的。
  所以这三位都去看了林海文的画,然后林海文的流派又和他们是极端对立的,外界当然会想要关注这里面的八卦——无形装哔,最为致命,艺术家的八卦,最为高深,往往一八就是几十年几百年,比如蒙娜丽莎跟达·芬奇,啊,是不是那啥,一直都有人猜。
  从各种回应来说,格哈德和加斯佩都给了高度评价,甚至是超越性的评价,让八卦失色了很多,要是俩老头站出来把林海文骂一顿,大家就更喜闻乐见了。剩下被寄予厚望的杰夫·昆斯,也只说了一句:是一幅好画!就再也不肯说了。
  无料可八。
  而现在,林海文这个“胡思乱想”,应当是他这三天来,第一次初级画派争议。这似乎是个钥匙,开启了大家询问这个问题的热情。
  一位男士抢到了提问的机会,他的手都快举到天花板了,人也站起来了,罗杰最终没办法忽视他。
  “不论是格哈德、加斯佩,还是杰夫,都是您并不认可的艺术家,但他们现在都多少肯定了您在源古典主义上的成就,我不知道您是否该变了曾经的看法?您对抽象主义以及当代艺术,是否还弃如敝履,认为她们不值一提呢?”
  第一个尖锐的问题。
  “从未改变过。”林海文的表情也严肃了很多,跟刚才不可同日而语了:“我明确回答你,从来没有改变过!而且我愿意清晰地告诉你,对于艺术家,我没有认可,或者不认可的说法,我不认可的是他们的作品,或者说属于抽象、当代这一部分的作品,这很确定。
  当代艺术是个人主义艺术,抽象主义是从外在转向内心,当我们去欣赏也好,解读也好,一幅抽象名作的时候,通常是心灵层面、哲学层面的一些说法。
  它们有没有意义?对艺术家本人来说,是有意义的,对于其他人来说,不会比一条鸡汤格言——不管是毒鸡汤还是好鸡汤,不会比它们更有价值。为什么?艺术的理论是需要解读的,但艺术本身不应该需要解读。波洛克的画,如果没有人拿着一本厚厚的研究词典来告诉你,他多么了不起,多么有颠覆性,多么惊心动魄的话,你的唯一感受可能就是,好大啊!而仅仅是大的画,在别的东西上,你可能会更有感觉一些。那不在艺术的范畴中。
  但我相信今天在座的,有很多人去看过我的,甚至包括这些著名作品的时候,你不需要有人告诉你它们蕴含了什么,藏着什么,也不会只能说大或者小。你觉得它们是美的,是给人以享受的,是能够超越现实你所看到的画面,从而带来一种对比性的惊艳或者自发的思考。
  这是油画艺术。
  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我认为把波洛克他们归入哲学家,而不是画家,会更合适一些。但哲学是小众的,即便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这么热门的哲学论点,仍然是装哔的利器,为什么?因为它是小众的,小众才可以装哔。可抽象主义,又太嘈杂了,以至于它也不是那么哲学。
  它是个畸形的产物。
  绘画的壳子,后面还衍生到了其它的媒介,哲学的体系,又有点水土不服。伴随着美国的崛起,两次世界大战,科技大爆发,艺术世界翻天覆地,人类精神世界也翻天覆地这样的背景下,窃据了绘画艺术的主流。
  华国有句词叫礼崩乐坏,变革时代总会出现一些不合常理的东西,抽象主义就是如此。
  我跟格哈德他们说,抽象主义艺术家没问题,抽象主义也没有问题,如果它们止步于,一些个体对自我内心的观察和表现的话——那就是典型的哲学思考。但现在他们都太有名气了,作品也太值钱了,这就有问题了。有名气的应该是我,作品值钱的应该是我,这才是没问题的,才是合理的状态。”


第01011章 小琼斯的震惊和选择
  这段长篇大论,注定提早消耗掉整场活动的关注力。
  后面的提问也好,讨论也好,都有点缺意思。
  对于林海的话,不是没有反驳的能力和词汇的,一百多年了,当代艺术早为自己铸造了坚不可破的战衣,不是林海一戳破的。所以有力量的,不是林海的话,而是他的画。
  假若格哈德、加斯佩这样的人,都要去思考林海带来的绘画变革,那其他人还有什么底气去批驳呢?
  罗马总是从内部被击破的,罗马内部,也总是有一些高尚而诚恳的人,会面对自己的内心。
  ……
  演讲内容,毫不意外地被公开出去。
  林海刚刚洗版过的社交媒体,也毫不意外地再度凝聚起所有的目光来——或者说,他们的目光还没有来得及散去。
  他们太有名气,太值钱,这有问题。
  我有名气,我值钱,这才是合理的。
  林海暴涨的恶人值,应该能够较准确地表达很多的想法。
  太狂了!
  太不可一世了!
  尤其在格哈德、加斯佩,这样的老前辈们,某种意义在给他抬轿之后,他翻脸不认人的话,刺激性更是加倍。
  不过在的辱骂,或者人身攻击,却很少——大部分似乎停留在了恶感的程度。
  “当林海的艺术高度走到新纪录的时候,他的艺术家脾性显然也同步增长了。艺术观点的争执和异议,他并没有因为旁人的举措而改变,也没有去改变的意图,他怎么想的,怎么说,他怎么看的,怎么表达,对于艺术家来说,这可能不讨喜,但基本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一个圆滑,审时度势的人,估计也很难在26岁的时候,走到了艺术的巅峰。”
  “不论这是不是艺术家脾性,但他非常无礼且狂妄,这是无可辩驳的。”
  “单纯从艺术观点,我也不能接受,难道一百年来,所有人都是瞎子么?对当代艺术趋之若鹜?更何况,个人主义的艺术,难道不应该是主流么?关注个人,关注内心,这是属于人类权利的一部分!”
  当然,推也有支持的声音,尤其来自老美之外的。
  “我完全赞成,我举起了我所有的手和脚,还有别的可以举起来的也一样,用以表达我对林海的支持。那些见鬼的抽象当代艺术,是老美的阴谋,没有化积淀,没有历史,又对所谓软实力流口水的老美,借由杰克逊·波洛克弄了这么一场阴谋大戏。不相信的人,可以去搜一搜,波洛克可是为情局工作的。”
  “林海远任何一位艺术家更有钱,现在也不会任何同行缺少名气。嫉妒是不存在的,炒作是不必要的,唯一的解释是,他在说实话!”
  “林海这次成为了《皇帝的新衣》里的小孩子,叫破了所有人的尴尬。其实多少人都对那些乱涂乱抹的东西不屑一顾,但我们的艺术评论家们告诉大家,谁说那些东西不好,谁是山炮,是不懂艺术——所以很多人被吓阻了。可笑吧?以宣扬个人主义为先的画派,却以吓阻个人表达自由来维持主流地位!”
  这一场关于抽象和当代艺术的讨论,可以说因为林海的更进一步,而变得更加广泛了。但也因为林海更进一步,而变得温和、理智起来了——似乎之前的讨论都在你骂我,我骂你。只有到现在,双方才认为,这种争论有资格进入到实质阶段。
  现在,林海能够带领着一个艺术观点,向另一个更主流的艺术观点,发动凶猛攻击了。
  ……
  圣马丁岛,加斯佩·琼斯的宅子。
  他在这里住了二十多年了,左右的邻居,都把这个老头子当成一个普通人,跟那个屠宰场退休的屠宰工,或者牧场退休的老牛仔、不去远洋渔船的老渔民一样,他是个老画匠。
  但这一波争论,让他们,以及他们年轻的孩子,重新认识到,哦,这是个书写过美国和世界艺术历史的大人物。
  所有有人气愤地来找老加斯佩了。
  “你们看到了么?那个华国人,简直太粗鲁了,琼斯先生怎么可以允许他这么乱说?琼斯先生真的夸奖过他的画么?太不可思议了,他应该收回以前的画,华国人绝对配不任何夸奖。”
  “……”小琼斯有点无语:“谢谢您的关心。”
  “琼斯先生呢?”
  “他正在画画。”
  很遗憾,不能来听你骂人了。
  送走了又一位好心邻居,小琼斯吐出一口气,静静地走到加斯佩的画室里,庞大的画室,挂满了加斯佩以前的作品,每一件都价值千金,但此时小琼斯的目光并没有发现它们身。
  他在看加斯佩的画架,加斯佩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再画架画画了。
  此时他正在画着,高凳平放着的一颗苹果,苹果打了一束强光,几乎掩盖掉大半个苹果的样子。
  从纽约回来,加斯佩一直在画它。
  画布,小琼斯本身也是画家,他当然看得出来,这是完全有别于加斯佩以往画法的——他在试图以源古典主义技法来画。
  震惊!
  小琼斯无法形容自己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心里的震惊。
  加斯佩即便不至于完全否定了过去自己的艺术坚持,但肯定已经在怀疑——加斯佩·琼斯因为林海的作品,开始怀疑自己的过去的道路!!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去,对于艺术世界的震动,甚至可能会超过《黑龙潭》出世这件事情本身!
  无法想象。
  但小琼斯做不到、不能做,也不愿意做去阻拦加斯佩的事情,不论作为儿子,作为画家,都是如此。
  “我打算去趟纽约,亲眼看看那幅画,我让安迪来照顾你了。”
  “去吧,你不会后悔的。”
  小琼斯怕的是自己不会后悔,他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难以想象,一旦对艺术追求产生动摇,以后要怎么办——也因而他对已经功成名,年届86岁的父亲,更为钦佩了。
  “……你介意我把你正在尝试源古典主义技法的事情告诉公众么?”小琼斯突然问道。


第1012章 惊骇
  “……林海文在纽约大学对抽象主义,表达了一如既往的不屑和反对,在回答观众提问的时候,他称抽象主义作品是需要一部艺术词典和一个大评论家协助,才能够看得出来东西的作品。而事实上,他认为艺术理论,即作品在专业上具有哪些特点、表现和意义,确实需要依靠艺术评论家来为普罗大众分析,以供参考和学习。但在直观上对美的感受,来源于观众所知所感却又超越这一切的一种艺术升华,则不需要如此。
  一直以来,尤其上世纪80年代以后,当代艺术如脱缰野马迅猛发展至今,它确实受到了相当多的质疑——那些无规则的线条、色团,庞大的幅面,永远是反叛、宣战、否定、混乱等等这些主题,它们真的如画家、画廊、评论家、拍卖公司、收藏机构等等这一条艺术链上等人所说的那样?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时代意义。
  答案或许是‘是的’,但显然林海文不这么认为,而他在艺术上取得的无可掩盖、无可置疑的超拔成就,将为他的观点提供最有力的证明!
  究竟艺术会不会迎来新的变革时代,或许我们需要多等一段时间。”
  ——《纽约客》
  小琼斯放下这一期新的《纽约客》,上面用了整整四张纸,八个整版用以发表林海文相关的内容,从《丸子头少女》到《黑龙潭》,十几幅不同时期的典型作品,在纸面上演化着林海文的艺术道路——从常硕那里启蒙之后,师法历代大师,从委拉斯·贵支到安格尔,完整地经历了古典学院派的传承培育,最后站在过去所有巨人、巨匠的肩膀上,创造出源古典主义这一让人震颤的新流派。
  在梳理了林海文悠长的——呃,七年艺术人生之后,《纽约客》聚焦于这一次的艺术争议。它认为这一争议非常有意思,以加斯佩·琼斯为代表的抽象大师,并未如大家想象的那样,站出来捍卫自己的艺术,甚至都没有保持一个高人的沉默。他们去观看了林海文的作品,还给出了高度的评价,这在很多零和思维者看来,简直是个叛徒,连老祖宗都当叛徒了,这确实够让他们感到丧气的。
  不过《纽约客》的分析,让小琼斯也比较认可:现在仍然存世的这些顶尖的油画艺术大师,加斯佩、格哈德,年纪都很大了,如林海文那样26岁就开宗立派,还要独尊一术的畸形儿毕竟只有一个,能到加斯佩他们的高度,确实年纪不会小——因为这一点,导致这些人其实都不是当代人,出生于二次大战之前或者中间,他们最早接触的艺术教育,很多时候还是学院派的。
  格哈德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加斯佩也是差不多的,在这样的基础上,他们对林海文在古典学院派上的突破,绝对是有感觉的——有点像是一个前夫,看着前妻跟另一个男人结婚了,他当年是因为前妻不够好而跟她分手的,但现在,前妻用显著的事实告诉了他,她如今内涵十足且非常美丽有气质。这个时候,前夫甚至可能是感触最深刻的人,因为他看见过她最坏的时候,也看见她现在最好的时候。
  多少有点想吃回头草的冲动。
  小琼斯的心里所想是非常艰难,他十足明白,一旦他说加斯佩正在吃“回头草”,引发的艺术风暴有多可怕——或许改变一下措辞?还是干脆保持沉默?
  还是先看过《黑龙潭》再说吧。
  展厅的人,一如既往的多,不仅仅是纽约人了,来自全美,甚至其它地区的人,在这场艺术大讨论中,得出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不管什么艺术争论,不管什么抽象古典,不管什么华人白人,总之,几乎所有人都认可的一点——《黑龙潭》是一幅划时代的作品。
  多不可思议啊。
  一幅画,得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