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恶人大明星-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希望在10月底或者11月去趟华国,到时候能去的画室参观一下么?”
“嗯?当然!不过,怎么突然要去华国,有行程么?”林海文想了想,不记得最近有什么需要请到拖尼特的事情,华国现在确实非常浮躁,什么老外的阿猫阿狗请回去都有用,更别说拖尼特这种具有权威地位的人物,但好歹在严肃艺术届,这样的机会还比较少,加之拖尼特这些人跟好莱坞的明星们不一样,人家靠自己笔吃饭,不靠大众买票支持。
除非确实有行程,比如此前林海文的个展,以及华法四十五周年大展这种场合。
“主要是去参观一下你的画室。”
林海文一愣,和常硕对视了一眼,心里有点明白过来,他凝神想了想,突然一笑:“你们看到那张专辑了?”
拖尼特都要笑了。
如果林海文不是确认封底的小黄在技法上完全有别于封面的《林皇上》,他不会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
常硕这会儿也明白过来。
“你真的在技法上出现了重要的突破?”海格尔忍不住问道。
“有一些收获,但我不确定是不是重要的突破,”林海文在海格尔、拖尼特以及常硕的目光中,举起了手:“好吧,好吧,保持谦虚也是避免嫉恨的一个重要因素,人生于世,与人为善,总的这样委屈自己——”
“咳咳!”海格尔没忍住嗓子发痒。
“……顾全别人。”
“……”拖尼特小小的,隐晦地翻了个白眼:“能说说么?我主要看到似乎是在光面上发生了一些变化,而且那只鸟的羽毛,每一片羽毛,都有一种,怎么说呢,它明明是非常写实的一个画面,但似乎你在处理上注入了很多情绪——比你在《瓷八作》中那样的小中见大,见微知著的处理,要更进一步,更加饱满、活泼了一些。但,你知道印刷品能表达的信息是有限的,我大概猜测了一些,我不确定是准确的,所以希望去你的画室看看。”
叹为观止。
不愧是大师,拖尼特这双眼睛,甚至比他的手还要牛,也无怪乎他在艺术评论界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所以他说即便他不去给源古典主义命名,也不会影响林海文的技法得到承认,其实是一个很谦虚——区别于林海文的——真谦虚的说法。
“您从那个印刷品上就能看出来么?”林海文摇摇头:“基本上是这些,在我到华国的一个峡谷采风的时候……钻石级,或者说超级钻石级的一个处理,一个物体由无数的光面来展现,这是为什么我们所见的东西都如此真实,但在油画上,尽管它并非完全的平面,可是这种真实的引入,往往失之诚恳,比如什么3D画法,您知道那就是个玩具……我发现如果能够在画布上做许多细微的厚度处理,角度处理,透明度处理,它就能展现出一个不仅真实而且诚恳的画面——就像钻石一样,如果有人送你钻石,你捏在手里,一定非常有实感,也会觉得对方很诚恳,对吧?”
拖尼特良久之后才出了一口气,摇摇头:“这对技法基础、感知能力以及灵敏度的要求太高了,天赋和勤恳缺一不可,我怀疑是不是能有第二个人做到。”
“绘画本来就是一个艰难的艺术,只是一百年来,一群垃圾让它变成了神经病的撒野舞台。”林海文一撇嘴,却将一干闻名遐迩的大人物,全都归于垃圾的行列。
“……”拖尼特也不惊奇,林海文的艺术观点,不知道的已经很少了:“但存在的东西总有一定的合理性,上世纪的美国和欧洲,在战后的迅速发展中,是没有空间留给你们这些打磨技法的人,他们迫切要展示个人的特立独行,那是时代的需求,艺术呼应时代,是有其道理的。”
“也许吧,”林海文挑着眉毛:“可我认为人突然兴起的时候,男的可以找个娃娃用用,女的可以养条狗,但终究需要寻求一个同类的伴侣,那才是人间正道,不是么?”
这比喻,让拖尼特老脸一红。
常硕瞪了林海文一一眼,林海文吐吐舌头,大家简单点,都简单点,又不是个演员。
作为今天的小半个地主,拖尼特和海格尔都比较忙,谈了一会之后就去了别的地方,留下常硕师徒在这里。常硕看了一眼自己奸猾似鬼的弟子:“怎么样,第一招排山倒海使出来了,效果不错,要上第二招了?”
“还是老师懂我。”
林海文来到巴黎后,媒体上他的消息天天不断,说排山倒海不为过,他自己水涨船高的同时,巴丹旺等人在西方舆论环境里头的优势地位也丧失殆尽。
说第一招已经成功,并不为过。
“第二招又是个什么?”
“第二招啊,叫合纵连横!”
常硕了然于心,点了点他,心里居然真有一种谋略天下的感觉——跟这样的弟子待久了,连他自己都要变得中二起来,罪过罪过。
“哎,看到熟人了。”林海文突然眼睛一亮,跟站在边上的傅成招招手,傅成就过来,递了一张cD给他:“老师,我去转转。”
常硕循着他的目光看过去,阿尔图尔——之前林海文跟杰夫·昆斯打嘴架的时候,阿尔图尔也插嘴了,这不就被林海文记住了么?何苦呢,他暗叹一声,去找朋友们说话了。
第0953章 奥斯卡级的演技
阿尔图尔、贝尔纳、博努瓦,还有几位青年油画家围在一起,本来林海文也是该混这个圈儿的,但他野蛮成长的太狠,一下子飞上头去了,这帮人看着他,都跟看前辈一样。
艺术家也不全都是傻大粗,不然怎么会有杰夫·昆斯和陈卓扬这样的市场奇迹出现呢。
所以看到林海文走过来,还是有好几位都露出了充满善意的笑容——尽管他们当中也有垃圾那一拨的,但他们也明白,跟林海文不是一个级别,人家骂的也不是他们,这就是人世间最大的悲哀了,连被骂的资格都没有。
惨兮兮。
唯独阿尔图尔这只鹦鹉跟炸了毛似的。
“嗨,博努瓦。”
“嗨。”
当时林海文第一次到橘园美术馆办展览,博努瓦作为协助,两人还是很熟悉的。
“你现在可是大师了,”博努瓦挤眉弄眼的。
林海文看着阿尔图尔有点想走的意思,赶紧喊住他:“阿尔图尔,刻薄的荷兰鹦鹉,我有礼物要送给你。”
荷兰的刻薄鹦鹉这个诨号,阿尔图尔自己也是知道的,其实如果不是林海文叫出来的,阿尔图尔都不会有所谓,有时候贝尔纳也会叫他。
但林海文,明显就是在戏弄他了。
恶人值+300,来自阿尔图尔。
林海文一乐,递了一张cD给他:“喏。限量版的,你同族的专辑,他可是鹦鹉的骄傲呀,这张专辑在华国卖的特别好,其实在油管上的点击也特别多哦。”
恶人值+500,来自阿尔图尔。
博努瓦腮帮子抖啊抖啊,都快忍不住了——林海文这也太损了,居然弄了一张鹦鹉的专辑送给阿尔图尔,今天之后,恐怕阿尔图尔的刻薄鹦鹉美名,真的要成为他的代称了。
“林海文,你不要过分得意了,价格和艺术价值并不是一个概念,你那些落后时代的腐朽作品,不过是被一群审美同样落后时代的人看入眼了而已,有什么可得意的?如果光说价格,那些被你看不起的人,价格比你高的不知道有多少,你难道不是自打嘴巴?”
阿尔图尔在如此艰难的时刻,还能提出一个可靠的悖论来,可以说很不容易了。
如果林海文认为价格能等同艺术价值,那么他看不上的抽象派比他价格高的确实很有一些,过世的还活着的,都有。那自然,林海文看不上他们,就是错的。
如果林海文认为价格不能等同于艺术价值,自然他也就没有了在刻薄鹦鹉面前的优越感可言。
逻辑严密,很是不错,但可惜,他遇见的是林海文。
林海文都没想,就直接回答他了:“不不不,小鹦鹉你说错了,咱们要实事求是嘛,我的画人家花1000多万买,那叫慧眼识珠,你的画,还有那些个鬼画符,能卖出价来,叫有眼无珠。这能一样么?世界是多面的,是复杂的,不是说价格跟艺术价值就永远是符合的,在我这符合,在你那他就不符合,在我这还低估了艺术价值呢,在你那——你那就没啥艺术价值,光靠人傻钱多加眼瞎呀。”
恶人值+1000,来自阿尔图尔。
“你,你——不要脸。”
“我有脸干嘛还要啊?你没脸才这么想要吧?”林海文的表情大约是“我发现了一个秘密,你没脸”。
气的阿尔图尔当场就要暴走。
他身边的贝尔纳一边拉着他,一边头疼,每次遇见林海文,阿尔图尔都要从刻薄鹦鹉变身暴走鹦鹉,这真是没有办法了,头疼的要死。
“我们去别处看看。”贝尔纳强笑着把阿尔图尔给拖走了。
林海文撇撇嘴,切了一声。
“他就喜欢掺和事儿,”博努瓦看着阿尔图尔僵硬的背影,觉得蛮爽的。阿尔图尔掺和林海文跟杰夫·昆斯等人的嘴架,博努瓦也是知道的,就在Facebook上呀,大家都看得见。
“就这点水准,不自量力。”
“行了,你现在跟他可不是一个级别的了,别跟他一般见识了。”
“怎么能不跟他一般见识,这种碾压式的打击才爽呢,你以为看电影呢,一个一个都喜欢搞得势均力敌,杀得难解难分,那都是笑话,能一指头碾死的,干嘛用两根?能一口唾沫淹死的,干嘛加一泡尿呀?”
“……”貌似很有道理的样子。
凌乱了一会儿的博努瓦,摇摇头:“得,你有道理。”
两人聊了一会,博努瓦看见了本次大展的总策展师,他本身就是巴黎知名美术馆的研究员,对这位当然是熟悉的:“走,海文,我给你们介绍一下,那位诺兰先生是顶级策展师,你下回要打算在欧洲办展,可以找他试试,不会失望的。”
“诺兰?我之前没听过,他是卢浮宫的么?”
“是的,不过也跟格哈德、高古轩画廊、古根海姆等等合作过的,在业内很知名,可能你之前没有关注这一块吧,把策展工作包出去就oK了,不过一个好的策展师确实可以为展览加成,有时候特别明显。”
林海文对这个还是明白的,他的个展请了国内外一堆专家帮忙呢:“嗯,可以看看有没有合作的机会。”
他们讨论的时候,诺兰也看见了林海文这边,就走到了一起。
“林教授,很高兴能见到您。”
“我也是,看到您,我对今天的展览格外期待了,您一定会让卢浮宫这些艺术珍品焕发出迷人的光彩,真的,特别期待,我都要迫不及待想要一窥究竟了。”
诺兰笑的非常灿烂,林海文毕竟红火的不得了,能得到他如此盛赞,当然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但他没有看到,林海文身边的博努瓦,正在努力控制自己的表情。
这演技,确实可以拿奥斯卡了。
“如果您愿意的话,等会我可以跟您谈谈我的布展想法。”
“当然,那简直是我的荣幸,可以么,不耽误您的工作么?”
“不不不,没关系。这些艺术珍品每一件都有丰富的内涵,怎么考虑将它们放在一起可以彼此增色,而不是干扰,确实是个困难的事情,能跟您说说,我也很开心。”
“那真是太感谢了,不过,如果这里头什么时候有我的作品,那就更好了。嘿,诺兰,卢浮宫打算什么时候收藏我的画?”
“……”
第0954章 拒绝蓬皮杜(为镜加更)
尽管林海文是天外飞仙的一击,但诺兰并不是因此而无语的。
博努瓦都快忍不住笑了,今天他真的忍的非常辛苦,他悄没声地凑到林海文耳边,跟他说了一个噩耗:“卢浮宫是不收藏现当代艺术家作品的。”
“……哦,这样啊,”林海文看了诺兰一眼,诺兰展现了强大的自我控制力,哪怕他确实很想要表达出一些激烈的情绪来,但他没有。林海文的眼神散开了几秒又聚在了一起:“我当然知道卢浮宫不收藏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我怎么可能如此无知?卢浮宫的宗旨就是这样的,全世界都知道,我只是想要问一下,卢浮宫是不是会为我破例而已,看来卢浮宫现在还没有这个计划,真是很遗憾。”
博努瓦:……
诺兰:……
“噢,你们别在这聊天了,好像马上要开始了。”林海文翘首看了一下远处,跟两人说了一句:“诺兰先生,我就不打扰您了,我们先过去。”
“……哦,好的。”
博努瓦跟在林海文后头,吃吃吃的傻笑。
“博努瓦,需要水么?”
“啊?水?什么水?”
“难道你直接咽下去?”
“咽什么?”博努瓦已经顾不上笑了,困惑感淹没了他。
林海文瞥了他一眼:“药啊,你不需要吃药?或者你今天忘了吃药也没带?这可太粗心了。”
“……”博努瓦总算反应了过来,半晌说不出话来。
林海文理直气壮地转头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来,他的位置很靠前,毕竟是作为贵宾到来的,待客之道法兰西人还是有的,常硕跟他隔了一位置,两人中间做了个秃头大叔,笑眯眯的。
博努瓦坐在他后一排,无声地骂了他好几句,才把刚才的郁闷给消散掉。
卢浮宫的馆长罗亚特先生开始致辞,下面坐的很随意,哪怕罗亚特馆长嘴里吐出了一个一个罕见的名字:安格尔、缇香、拉斐尔、达芬奇……这足以表明这确实是一次旷世展览。
老外的开幕式比国内要简便一点,罗亚特讲完之后,拖尼特也上去讲了几分钟,然后是卢浮宫的资深研究院米勒做了最长的,大约20分钟的专业介绍,对于这些藏品的选择考虑等等。
一个小时不到,嘉宾们、观众们就开始欣赏展览了,记者们也是如此,尽管他们也不能拍照,毕竟今天展出的都是大师真迹,而不是平时挂在外面的高仿版画,但能够如此真切地感受大师的作品,谁也不会错过。
“你好,林教授。”
林海文、常硕,还有抗击打能力很强的博努瓦,一起转头去看这位。林海文眼睛瞪了瞪,这人就是坐在他跟常硕中间的那个秃头大叔,刚才一直时不时地看他。
“这是蓬皮杜中心的施密特先生。”
既然都是一个圈儿,自然寒暄几句,施密特先生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蓬皮杜有意收藏您的作品,其实我们一直在考虑中,不过受限于我们的经费,一直未能达成想法。而您的作品价格最近越来越高,还可能继续增长,所以,很冒昧,我想要询问一下,您是否愿意以捐赠或者半捐赠的形式,交给蓬皮杜一幅典型的源古典主义画作呢?”
白给?半送白给?
要不是恶人谷的法语翻译器从来没有出过毛病,林海文都要惊了。
“……我觉得我的作品和蓬皮杜的风格并不是很符合,呵呵。”
作为仅次于卢浮宫的艺术馆,蓬皮杜以现代艺术闻名世界,毕加索、康定斯基、波洛克等人的作品在艺术馆里都能见到,但古典主义就不在其列——如果你要看古典主义,应该来卢浮宫。现代的古典主义?现代有古典主义么?这是之前艺术届的普遍看法。
但施密特显然非常敏感:“蓬皮杜不是一个死板的艺术馆,我们并不限定某种艺术形式,只需要它诞生或发展于现代,您的源古典主义流派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蓬皮杜也是其中之一,我们不希望做一个追随者甚至落后者,我们希望走在所有人,至少是大部分人的前面。所以,我希望您能考虑一下,尽管在您的作品上我们能拨出的预算严重不足,但我们的诚意是十足的。”
应该说大部分的画家,当然尤其是现代主义的画家,能够听到施密特的这个邀请,都会欣喜若狂——假如他不是纯粹到已经抛弃七情六欲了的话。被蓬皮杜收藏了之后,对于画家的专业认可是极有帮助的——毕竟当代艺术就看谁能来帮你吹了,如果你能找到一堆所谓权威人士来给你吹捧,随便你画的什么,都能迅速跻身一流名家行列。当然这也不是那么容易,毕竟权威是有限的,人家也要爱惜羽毛。
可是林海文并不在此列,他把那帮极端抽象、波普骂成了垃圾,然后上赶着把自己的画送进去跟他们一起展览,这成什么了?慨然奔赴垃圾场么?
“林教授,我相信蓬皮杜的收藏,对您是有利的,我认为——”
“啊不好意思,我今天没有戴眼镜,听不太清您说的话,下回有机会我们再聊这个好么?”林海文歉意笑了笑,从鲁本斯的名作,走到了达芬奇的前面。
留下三个人感受着这句话中的一点点违和。
在哪里呢?
他们几乎同时反应过来——没有戴眼镜,跟听觉的关系在哪里?
恶人值+300,来自巴黎施密特。
常硕尴尬地笑了笑,帮林海文找补了一下:“海文的作品确实和蓬皮杜不是那么契合,他可能这么一个考虑吧。”
施密特能说什么?还能气急败坏地骂林海文一顿么?
他只好也尴尬地笑了笑,心里暗暗发誓,这辈子都不会让林海文的作品进入蓬皮杜了——似乎把刚才人家才拒绝了他的事实,给忘掉了。
……
林海文踏踏实实地看了一轮展览,这些作品的真迹并不是随时能够看到的,其中有一多半林海文也是第一次见到真迹,对于他这种程度的画家来说,看高仿是没有意义的。
受益匪浅。
临走的时候,罗亚特馆长特地送他们,还盛情邀约林海文来卢浮宫办展览——卢浮宫以前不仅是不收藏现代画家的作品,也不举办现代艺术品展览的,但后来可能是为了钱吧,或者是怕被时代抛弃,所以改了规矩,现在到卢浮宫办展虽然仍旧是难得的荣誉,却也不那么稀有了。
林海文一直看着罗亚特馆长,直到上车关上门。
“呃……”
“……”
“呃……”
“……你到底想说什么?”常硕先没忍住。
“您觉不觉得罗亚特馆长,长得很像土拨鼠啊?我刚才特别怕他突然‘啊~~~’的一声叫起来。”
“……神经。”
第0955章 华国有我!
卢浮宫大展的次日,林海文正式以国际青年油画展华国筹备组主席,和巴黎高美,以及欧洲部分专家,包括博物馆研究员、知名画家、评论家,对方一共是个人,林海文这边只有他、常硕以及旅居巴黎的程逸飞,以及华国驻法参赞四个人。
参赞是作为代表来的,表明华国的重视态度,不需要说话。
所以这边能打的也就是三个。
因为是很闭门的交谈——毕竟这个展不论在华国还是欧洲,都属于在小部分人中讨论的计划。也因为如此,大家都相对很坦诚,十句话里头,句铺垫,一句实在话这种事情,是没有发生的。
“我确实看不到和华国油画家一起举办这个展览的必要性。”说话的是法兰西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的一位教授,让·雅克·布鲁诺,年纪不大,45岁左右,语气很傲慢:“我认可华国的艺术市场越来越大,虽然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操作,但确实随着华国经济的发展,那里的人也开始懂得艺术,希望欣赏到好的艺术。所以我赞成如果要筹建一个展览,可以将优秀作品送到华国去展览,让华国人可以看见我们青年画家的优秀作品,也可以收藏到有潜力的艺术品。
但让华国的青年画家跟我们欧洲、美国的同龄人一起比赛,我看不到这其中的道理。我希望常硕先生和林教授不要生气,这是一个事实,华国青年油画的水平,跟欧洲、美国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仅仅是因为华国的市场发展快速,就要强行让他们在一起比赛的话,这对双方都不公平。
而且有个重要的问题,你们考虑了么?参赛可以强行一起,那么评选呢?是不是也要按照不同地区来分配?这样的展览比赛,意义在哪里?我认为他非常有害,不论对我们的人,还是华国的人。我不赞成这个提议,完全不赞成。”
常硕皱着眉头:“布鲁诺,没有人要求按照地区来分配,评审组的组成一定是具有公信力的,你的担忧毫无道理。”
“所以到时候华国画家都排在后面,你们不会又跳出来说需要顾及你们的面子?你们不是最喜欢面子么?恐怕到时候连法兰西文化部你们都会请出来吧?至少给两个,遮掩一下,类似这种方式。”布鲁诺嘲讽地说道。
“你这全是揣测,”常硕在法兰西遇见过不少类似的歧视,但在专业圈里,这种事情并不是特别多,尤其他已经功成名就之后,所以布鲁诺的话,让他有一种久违的愤怒感。
“我是合理的猜测。”
“布鲁诺,控制一下你自己,你的意见我们都知道了,但是一些没有凭据的揣测是不应该的。”拖尼特皱着眉阻止了他:“我们需要建设性的讨论,不需要没有意义的攻击。”
“但布鲁诺的话并非没有道理,大家都知道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华国油画的水准明显低于欧洲、美国,甚至他们的亚洲邻国以及拉美一些国家,如果他们想要参加,可以,但不应该成为主办方之一——那不具公信力。”另一位教授显然和布鲁诺的观点差不多。
这表明在欧洲,对华国油画根深蒂固的歧视很严重。
“我看过他们一些年轻人的作品,很优秀。”拖尼特并不急躁,他比常硕、林海文,更了解自己的欧洲同行,做此决定前,已经有所准备。
“一些?一个还是两个?能代表华国青年的水准么?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这么坚持,拖尼特教授,这简直无法理解,如果你认为他们很优秀,那就让时间来检验啊,如果若干年后,真的有那么多的优秀华国画家出现,我们当然不会再反对和华国一起主办一个国家油画展。”
林海文眨眨眼睛,华国这边主要是常硕说,程逸飞也会说一点,然后就是拖尼特、海格尔也会为促成这事儿发言,反倒是他一直都没有开口。
他在观察。
观察哪个傻比应该承受他的怒火。
现在他基本确定了,布鲁诺,非常适合承担这个历史重任,看他也不像是有心脏病的样子。
“咳咳,我能说两句么?”林海文极度标准的法语,往往会让法兰西人感觉不适,尤其在这种有谈判氛围的场合,林海文的法语会让他们觉得,这是林海文的主场,而不是他们的。
除了标准的口音,林海文这个人,也让他们不适。
作为曾经在社交媒体上开过多次骂战的猛人,还是畅销书的作者,这里没人不知道他的德行。而且要知道林海文在欧美艺术届的亮相,就是以一家几十年悠久历史的画廊——科隆迪亚画廊的覆灭为基础的。这样一个战绩彪炳的祸害,没人会不犯怵。
布鲁诺尤其不安地挪了挪屁股,刚才同他表达一个观点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当然,您说。”亨利院长微笑着示意林海文。
林海文的目光游移了一阵,留在了布鲁诺脸上:“布鲁诺先生,你是说华国青年画家的水平不如欧美的,所以这些将按照公平的评审都会属于欧美青年画家,是么?”
“当然,如果没有额外的,作品之外的干扰因素的话。”
“但是,布鲁诺先生,你好像没有考虑到一点。”
“什么?”
“那就是欧美青年画家的奖,都是我让给他们的。”林海文突然一笑:“我今年26岁,在任何青年级别的展览比赛中都毫无年龄问题,我想问问布鲁诺先生,你认为欧洲或者美国,有哪一位‘青年’画家,能从我手中拿走头奖呢?如果评审公正公平公开——没有人会拿作品之外的,额外的因素来干扰比赛的话。
我,是不是可以说,你们欧洲的这些青年比赛,全都是在我跨下的那块地儿,玩儿童游戏呢?我,是不是可以说,所有过去你们评出来的奖项,都是自娱自乐呢?”
“你——”
“华国有我,你怎么会觉得你有资格去歧视华国青年画家的水平呢?”
第0956章 莫欺少年富
华国有我!
林海文虽然只是坐着,但睥睨全场的气势,还是让布鲁诺等人,气息为之一窒,半晌说不出话来。
全场沉默了足足一分多钟,才有人再开口,然而即便如此,布鲁诺也不能否认林海文的话,无从否认,全球看过去,26岁,虽然是不符合联合国关于青年的定义,毕竟联合国那里,90年的单身人士,那都能算是空巢老人了。而在艺术界,任何和青年有关的概念,26岁都绝对会被包括在内,无一遗漏。
“林教授当然是青年画家里头最顶尖的人物,但一则您也只是一个人,不能代表整个华国青年油画家的整体水平吧?比赛这种东西,不是说有一两个顶尖人物,就能说两边是匹配的,欧洲的整体优势,也不可能因为您一个人就被抵消吧?二来,呵呵,您都已经是国际知名画家,虽然年龄……年龄上属于青年之列,但要跟那些30岁以下的人去比赛,不是也有失身份么?”布鲁诺干巴巴地说道。
他提及年龄的时候,尤其不流畅——以林海文今时今日的成就,这个年纪实在是太小了。有人说莫欺少年穷,有点道理,但很多人也会不屑一顾,少年穷,然后青年穷,然后中年穷,然后老年穷,最后穷死了——这才是一般人的人生轨迹啊,能从少年穷变成富人的,毕竟是少数。
但莫欺少年富,这个就要少很多质疑了,尤其在艺术界,年纪轻轻就名声显著的,其实就能代表这个人的艺术天赋了,而艺术本身就是一个天赋行业,这些天才,要么太天才以至于人世间容纳不下,早早离去,譬如梵·高、拉斐尔,都在37岁离世,天才早夭,音乐精灵莫扎特更是只活了35岁,此外,马萨乔、乔尔乔内、肖邦,济慈,席勒,统统没有活过40岁。
可一旦他们活了下来,创造出的成就和拥有的地位,往往是惊人的。比如达·芬奇,这位被怀疑可能是个穿越者的人物,18岁开始系统学习绘画,旋即就把自己的老师给比的羞愧而金盆洗手,30岁就画出不朽之作《岩间圣母》,至今仍然还是卢浮宫的镇宫之宝之一,虽和《蒙娜丽莎》的名气有些差距,但已经足以傲视群伦。
林海文虽然还没有显露出和达·芬奇一样的天赋,但他在26岁的时候,就取得眼下的专业成就和市场追捧,可谓虽不中亦不远矣。
布鲁诺怎么着都得怵一下——大名人的传记中,往往会出现几个蠢货,成为他的反面衬托。他也是需要担心,自己会不会有幸成为林海文的反面衬托。
“布鲁诺先生讲话真有意思,噢,我地位崇高,我技术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