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恶人大明星-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个小小浪花波峰,算是刺激了一把大家的心情。
  当天夜里,林海文看准备《那一夜2》的时候,接到了《人X报》的电话,这人他熟悉,是一位高管,话说的很客气,说有不同观点可以跟他们提,他们也是愿意听林海文的意见的,唯独这种公开开骂的事儿,不是很好。
  “赵总,我觉得你们报纸对我有什么意见,可以给我提嘛,你这么公开发报到的形式,也不是特别好,您觉得呢?”林海文似笑非笑的,接过祁卉递过来的一盘提子,他皱着眉,话说他不喜欢吃提子,皮不好吐,又不好吃,还不如葡萄呢,但祁卉很喜欢吃,更喜欢看他不喜欢吃的样子:“哈哈,怎么?赵总是不是觉得这逻辑不太好理解啊?贵报发社论把我说一顿,然后让我有意见私下跟您提,不好意思,我这人从来不干亏本买卖,我的脸被踩了,不踩回去,我难受,其实就这样公开说清楚也蛮好的,总比我以后写到书里,画到画里,流传个几百年要来得好,对吧?”
  赵总相当沉默,林海文这种奇葩他是真的见得少。
  敢对《人X报》这么放话,更少。
  但都不说林海文的个人影响力,现在宣传口那位蒸蒸日上的郝部——从中河升上来的,据说跟林海文关系匪浅啊,《人X报》作为人家主管的,赵总在林海文这里也确实不知道怎么抖威风。
  最后只能不尴不尬地客气两句,挂了。
  《人X报》也就当了孬种,一直没有回应——当然它们也没有删掉原来的社论,那脸就丢的太狠了,不能接受。
  挂了电话的林海文,皱着眉吃提子,一边开始看优视。
  这是第二天,开场跟昨天很类似。
  只是背景不在电视前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如果他们还刷一晚上动画片,真有人要操刀跑敦煌去砍人了。
  不过也没好到那里去。
  今天他们玩了一晚上《狼人杀》,人员进一步增加了,除了前一晚的5个人之外,又多出来了鹿丹泽、王鹏和吕骋,一共是8人一起干,中间还有轮休——当然今晚还有个新的亮点。
  输的一方需要带上一个高帽,帽上是林海文潇洒俊逸的行书——“网络上永恒正确之人”。胜利一方隔着两米不到的距离,用柚子,很大个的柚子,砸高帽,一人一次。
  玩的是不亦乐乎。
  一玩又是一个通宵。
  第三晚不是看动画片,也不是玩《狼人杀》,又换了新招:吃。
  海鲜大餐,各国料理,百年私房菜,御膳名厨连番登场——所以今天人更多了,连唐城楼均等几个人,还有哲昇谷萩,木谷林青也都在,大家吃了个大团圆。
  家庭KtV前,如天后卞婉柔、万真真,如帕瓦罗蒂继承者林海文本人,都一亮嗓音,水准之高,大约没有第二家KtV有这个程度了。
  最后一夜,也是狂欢一夜。
  天光明亮之时,林海文把镜头搬到了沙发前面,大家坐在一起,面对镜头。
  “我将于一个星期后,也就是9月12日,在华国美术馆二号厅举办《问道·林海文大型行为艺术展》,将展出本次事件前后,所有我的,我们的,以及你们的,你们包括所有不同的媒体、公共知识分子,以及寻常的网友,你们在整个过程中的态度,的言论,的转变,都将成为这一次行为艺术的组成部分。我不是很期待你们看到之后会觉得有所思考,但确实很期待有些人脸上发烧的表现,到时候见!白白!”
  “哦,我要赶紧回去补觉了,然后去健身房!”
  李桐的声音成为了这集节目的最后注脚。
  隔天,《时代》周刊放出了最新一期的封面人物:
  林海文:叛逆而天才,来自东方的标志性艺术家!


第0918章 真正的艺术
  时隔多月,林海文在“瀚海归元,群星耀日”纽约站时期和《时代》敲定的封面,最终在这个时候出场了。
  在林海文以一个“大型行为艺术”将整个华国舆论市场搅动的天翻地覆的时刻,《时代》的封面来的早不如来得巧。《时代》固然是一个西方世界的周刊,但多年来它经营出来的影响力却是实实在在的。
  林海文登上本期《时代》周刊封面的事情,让很多嘴里有话的人,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譬如《人x报》,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更明白林海文今时今日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到了什么程度。那些含在嘴边的话,诸如:
  荒唐的行为艺术?
  挑衅及败坏舆论环境?
  不适当且有害无益?
  华国乃至亚洲艺术家中登陆《时代》的第一人,说他艺术荒唐?这简直是羞辱了整个国家,尤其配合其它国家的赞美来食用,就更加冲击大家的味蕾——集体意识浓厚的华国,这样的批评是不需怀疑,一定会出现的。
  所以在林海文的《那一夜3》播完,宣布将在华美举办自己第二个行为艺术展——第一个是在纽约展的《骂人圣经》封闭馆,消息传出后,原本应该非常活跃的媒体,竟然是突然安静下来,只有寥寥几家,譬如《新文化报》这样能够独善其身的,浓墨重彩地将行为艺术展,将《时代》,都囊括其中。
  文章断言:林海文无论在国内,或者是国际上,都已经成为华国艺术家中毫无疑问的代表人物,或者说“标志性的艺术家”,他已经重塑并将继续改变华国人对于“艺术”的概念,他已经在做也将继续把华国油画艺术推向世界舞台,他将成为油画艺术史中,一个来自华国的,不可忽视的璀璨巨匠!
  ……
  风云变幻中的林海文,回了黑龙潭画室,他的《画室的窗外和黑龙潭》终于到了尾声,经历《四个人》、《河水光》两度顿悟后,这幅作品终于展现出此时此刻林海文在油画上最新的,也是最巅峰的探索成就。
  而躲不开的敦煌,就相当的装逼,非常的装逼。
  在回应置评要求的时候,敦煌的新闻发布人员,照本宣科地念了林海文的原话“一个封面而已啦,大家还是要稳重一点,没得显小家子气。”
  祁卉在出席活动的时候,面对媒体提问,温温柔柔地说:“他这些年也拿了不少奖,也上了不少重要的杂志什么的,应该说平常心吧,我们是平常心看待,别人怎么看那都是别人的事情,自己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按海文的一句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大家共勉啊。”
  其它诸如卞婉柔、李桐等人,也是差不多。
  一个一个,云淡风轻的,没说出口的潜台词全都是:一群没见过世面的小赤佬。
  让提问的这帮记者,一口老血咽不下也吐不出,难过的很,自然也就不能指望他们多么捧场了。
  各种奇奇怪怪的因素,倒让国内的舆论水波不兴起来。
  9月12日,华美“问道·林海文大型行为艺术展”开幕,开幕式没什么特别大的场面,林海文本人,几位当事人,还有常硕、李振腾、江涛这些老朋友捧场,其他更大牌的是一个都没有邀请。
  现场布展也是非常网络化。
  大量的电子屏幕被引入,有一点未来世界的感觉,还有全息投影的信息流不断游动,整个展厅以蓝色和银色为主色调,也营造了比较冰冷的感觉。
  展览以一条螺旋形长廊的形式呈现。
  按照时间线——“娱乐圈大眼珠子”爆出林海文携美回家,然后是大v和网友的第一次评论,接着是《金枝欲孽》的官宣,再然后又是各方的言论,也就是第二次评论,接着是《那一夜1…3》的播出,后面紧跟的还是各方言论,是最后一次也是第三次评论。
  而敦煌新媒体的工作人员前期选择了近8000名普通网友,以及500个粉丝超过10000人的大号,已经近百家新闻及娱乐媒体。第一次评论的时候,这8600位全都在,在屏幕上不断划过。
  等到第二阶段的评论,林海文将这这些人第一次评论内容就附在边上,对比着来看——围观党变成阴谋论,猜测者变得言之凿凿,其他诸如给林海文等人定罪的,扣帽子的,数不胜数。
  而等到第三阶段,林海文《那一夜1…3》播出之后,原本8000名普通网友,继续发声的只剩下近800人,其中大多数选择遗忘了此前的言论,或是转而抨击别人未经审判先行定罪的错误行径,或是声援林海文一派正气凌然,当然也有“666”“扎心了老铁”这样的蒙混。
  而500大v中留下来的更多,差不多有近350个继续就此发微博。
  只是也口径突转。
  要么一幅事不关己的样子:“真相解开:林海文称此前的绯闻事件,是其一次大型行为艺术……”
  还有倒打一耙的。
  总之可能号的粉丝多了,脸皮也更厚一些,这些人恬不知耻的程度尤为夸张。
  剩下的近百家媒体,几乎一个不拉还存在着,跟大号的反应相差无几了,诸如《人x报》这样发社论指责林海文的也有好几家。
  当然林海文在第三阶段,也遴选新的数千名网友——他们的言论看着就漂亮多了,大部分都在喷击网络环境恶劣的,喷击大家总是在人为制造“反转”大剧的。
  可说一派光风霁月。
  长廊的最后,第三次评论的后面,跟着一行孤零零的字:这样的故事在重演着……
  ……
  汪楠是最早的第一批参观者之一,作为一个社交网络的边缘人,她不太玩微博,所以一直是旁观者的心态,这次林海文说弄了个行为艺术展,她对那个纷繁的社交世界有些好奇,所以就来了。
  一开始她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
  寻常的绯闻——只是涉及到的人格外重磅。
  寻常的评论——同样因为重磅的人而显得格外具有规模。
  等到看第二阶段的评论,汪楠觉得这些人有些过了——当然现在她已经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会有这种想法也不出奇。
  看到第三阶段的时候,她有些嘲讽的情绪滋生出来,怎么样,被人挂了吧,呵呵呵。
  而就在她看第三阶段的网友评论的时候,场馆唰的一下,银蓝色主色调的场馆变作了亮度不同的银白色,分外肃杀——此时屏幕上,那些不同的微博iD、昵称,全都在同时变成一个“你”字,而且越来越大,以至于挤占了大半个屏幕。
  所有那些遥远的,网线另一端的人,陡然就变成了观展的人。
  是的,就是你!
  你也是这些人中的一员,你不比他们高明,也不比他们低俗,你无法嘲讽他们,正如你不会嘲讽自己,如果你学会的只是指责而不是自省,那么你该为此羞愧。
  每一个人都拿着刀,每一个人都被刀架在脖子旁边。
  汪楠觉得呼吸都快停滞住了,一个一个硕大的“你”撞进她的眼睛,印在她脑子上,久久不能撼动。
  艺术!
  艺术的力量!
  这真的是一场行为艺术,汪楠突然想到。


第0920章 龙腾九天
  威尼斯双年展可能是国内民众最熟悉的国际顶尖艺术展览,世界三大展当中,卡塞尔文献、圣保罗艺术都相当不知名,唯独威尼斯双年展好歹捧出几个当代华国艺术家,算是因此在华国有些名声。
  当然双年展确实是有很深厚的底蕴,但并不算特别的难得,因为它以国家馆的形式来邀请,当然也有很多人可以自费去镀金——以前很多华国画家喜欢这么干,比如乐军就干过,但这两年被林海文给喷过之后,有所收敛了。
  可是提及特邀贵宾,就比较难得了,每一届总是有限制的。
  而首席特邀贵宾就极为难得,一届毫无疑问只有一个。
  跟谁谁谁仅仅去参展,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林海文也成为迄今为止,威尼斯双年展百年历史上,第一位来自亚洲,来自华国的首席特邀贵宾。
  “海文先生是一位杰出的青年画家,我们几乎在短短几年时间内,看到他的天赋和才华,如同最绚烂的花朵一样绽放,惊艳了整个艺术届,甚至整个世界。他在古典主义领域所作的开拓性工作,也为全世界无数画家提供了全新的,广大的视野和想象,这将鼓励他们在这条艺术道路上不断地前进,哪怕非常艰难和辛苦,都永不放弃,这种榜样的力量,将无比宏达!这也是海文先生的伟大之处。
  威尼斯双年展本次邀请海文先生担任首席特邀贵宾,同时也是希望能够将他象征的这种力量,同我们的主题想符合:让艺术重新伟大!我由衷期待在明年的威尼斯,能够欣赏到海文先生美妙而卓越的画作。”
  巴别塔主席在记者、官员、老师和学生面前,把林海文好好表彰了一遍。
  这种震撼是相当直接的。
  崛起中的华国在经济上、财力上,已经渐渐摆脱了低人一等的感觉,然而在艺术领域,尤其是西方艺术领域上,是非常没有自信。然而此刻,国际上最为知名的,三大艺术展之首的威尼斯展主席,这么捧一位华国青年画家,甚至高到了榜样、伟大的程度。
  怎么能不震撼呢?
  所以当林海文要开口的时候,掌声比他的声音先一步响起,林海文略略有点尴尬,这显得多小家子气啊,人家邀请一下,你们这么感动,不过对于大家诚心的感情,他还是受用的——纯粹是口嫌体正直。
  “很感谢……”
  掌声再起。
  “感谢——”
  掌声如雷,如一个魔头渡劫那会儿的雷,一波一波,没个停的时候。
  面对如此盛景,林海文脸上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微笑,优雅大气,果然不愧是大师巨匠级别的人物,所以下面的掌声更响了。
  足足鼓了10分钟,大概同学们的手疼了,才意犹未尽地停下来。
  “谢谢米勒市长,谢谢巴别塔主席,这是一个很棒的邀请,我也很开心,能够在拥有优良传统、悠长历史的威尼斯双年展上,和来自世界各地油画爱好者交流……”
  直到送走了米勒和巴别塔,天美校园还洋溢着一股刚跳完秧歌的欢喜,当然,用文艺一点的说法,可以说是仿佛在篝火之畔舞兴未尽的人们,双眼里还跳动着那精灵般的火焰,它灼热,它欢快,它自由,它奔放,它无声呼唤着我们向往天空的灵魂。
  总之就是大家还很嗨。
  威尼斯双年展啊!!外头的凡人们可能听到个名头就算不错,但在天美校园内,完全明白这个展览,几乎是过去二十年华国油画家在国际扬名的第一舞台。
  甚至说,华国油画家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整个跌宕过程,就是华国油画家——华国的油画家,并非华人油画家,走向世界的另一个指标。
  八十年代没有华国油画家参加——那会儿国家以瓷器、刺绣等传统艺术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在一众现代艺术里,实属尴尬,所以后来索性就断了将近二十年,这二十年,也就没有成规模的华国油画家能够在国际上发出声响,如常硕这样的西方画派画家,人家有时候甚至都不拿他当华国画家看。
  而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初,华国重新参展威尼斯,以现代的,譬如油画,譬如装置艺术等等为主要内容,基本上同样的步调,一批华国油画家也渐渐在国际上有了名声——至少在权威艺术期刊上论及油画时,有了华国,也有了一些艺术家名字。
  所以对于有野心在国际上扬名的华国油画家来说,威尼斯双年展可能是目前被证明最具效果的一个平台。
  毕竟,也不是人人都有林海文这样的造化,华盛顿国家美术馆,橘园美术馆、波士顿美术馆……一批重量级美术馆排着队请他去做个展。相对来说,重量级美术馆的个展邀请,当然是超越了大杂烩的威尼斯双年展的。可是两者其实并不在一个平面上,前者是为名家准备的,后者则是为了想要成为名家的准名家提供的舞台。
  有一个递进在。
  然而不论如何,林海文这一个首席特邀的邀请函,在华国仍然是开天裂地的!
  厚脸皮的《人x报》没有报道林海文的问道行为艺术展,却一点也没不好意思地拿林海文表功起来了,不过这次很聪明,他们那位赵总,提前给林海文拨了个电话,虽说没有直接说什么,暗示来暗示去的,对《人x报》这种媒体已经算是不错了,懂事儿一点了。
  熊孩子嘛,慢慢教,总有一天会被打死的。
  “……日前,林海文登上国际知名的《时代》杂志封面,昨日,林海文又受邀担任威尼斯双年展首席特邀嘉宾……可说是华国精神文明建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好局面的生动写照……”
  ……
  “林海文真的是要……龙腾九天了。”美协的老主席付远往后躺在靠椅上,他面前是涂刚,桌上则有两份《京城晚报》,一份是《时代》封面的新闻,一份是威尼斯双年展首席特邀的新闻。
  两个新闻惊人的相似。
  华国乃至亚洲第一位登上《时代》封面的艺术家。
  华国乃至亚洲第一位受邀担任威尼斯双年展首席特别嘉宾的艺术家!
  煌煌然,无可直视!


第0919章 这是历史啊!
  “这当然是一次真正的行为艺术!”
  林海文看了一眼哲,这个和他们恶人派格格不入的雕塑家,也去看了展览,跑来还挺兴奋地和林海文说,这是他看过的最棒的一次行为艺术展,不过他不太会说话,他说“原来我以为你是在装逼呢,哈哈哈。”
  然后他就收获了林海文白眼一枚。
  哈你妹。
  “不是,我的意思是行为艺术这几个字都被用烂了,什么人搞点破事,就说自己是行为艺术家了,所以这不就让我先入为主了吗。”哲还解释呢:“而且我有灵感迸发出来,想借你这个主题弄一个装置艺术,浓缩一下你整个展览。”
  “哦,想抽我水?踩着我肩膀往上爬是吧?”
  林海文放下画笔,画上看得出来是小黄这是他给小黄新专辑画的封面图,左右看看之后,点点头,今天就画到了这里。
  哲一瞪眼:“没想到,作为一个大艺术家,你怎么能这么没有胸襟呢?”
  “胸襟我是真没有,罩倒是能找到几个,你要么?多大size?”
  “……不是,海文你看我也是帮你扩大影响力嘛。”
  哲总算是暴露了此行的目的,他就是看了展之后,有一股创作的冲动,但是抄主题虽然不算抄袭,毕竟也是从林海文这里诞生出来的灵感嘛,再者他跟林海文也不能光论道理,说都不说一句就用了这个创意,林海文可能会把他做成生鱼,哦,生人片。
  “呵呵,你?哲先生啊,不是我小看你啊,而是本来就小啊。”
  “……你才小!”
  “你瞧瞧祁卉那容光焕发的样子,才看看谷现在,整个一干瘪老太太。我想,答案就不言而喻了。”林海文耸耸肩膀,走到旁边的一个盖着白布的大型画架前面。
  哲跟屁虫一样跟着他。
  “她那是刚演完电影,跟我有什么关系?你们祁卉养尊处优的,跟你也没有关系,别给自己脸上贴金了。”
  “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事实,事实就是确有其事。”
  “……卧槽。”
  林海文哈哈一乐:“来给我搭把手,掀一下布。”
  “行行行,算我拜托你了,求求你了,林大神,林大师,林大艺术家,能不能用一下您的创意啊,照顾一下小的,感激不尽。”哲走过去给他搭把手,一边终于端正了态度。
  “早这样不得了?准了。”
  “……谢主隆恩。”哲翻了个白眼,正好看到林海文特别郑重其事,甚至都有点称得上激动的样子:“嚯,干嘛啊?你这样跟给什么大场面揭幕一样,太夸张了吧?”
  “这后面,就是新的油画史,”林海文一笑:“不值得激动么?”
  两人一同用力,掀开白布。
  后面画架绷着的,正是完工的,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哲觉得在白布掀开的一瞬间,真的有一道圣光闪过,让这幅画也变得格外神圣起来了。
  那是画里头的黑龙潭闪过的缕缕波光,恍如时刻在流动,在展现永无止歇的变化。
  “……这是怎么做到的?”哲喃喃道。他是雕塑家,但也有绘画基础,眼光还是有的,包括他游学欧洲时看到的那些大师之作,也没有眼前这幅画的模样。
  前无古人的成果。
  林海文此时的成就感也是前所未有的,超越了他在其他所有方面的成就,抄出一本诗集的时候,电视剧屡破纪录的时候,财富几何级数暴增的时候……所有那些光荣时刻,都没有这一刻来的更加荣耀。
  在已经达到80%刻度的凡艾克源种,在委拉斯贵支,缇香,伦勃朗,安格尔,常硕所有这些先人、前辈的肩膀上,最重要的是,在林海文自己的领悟和勤力下,他在这个领域,终于走到了自开一门的程度上。
  或许他还无法比肩达芬奇和梵高等传奇巨匠,但重要的是,他已经走上属于自己的巨匠之路,延续了古典主义四百年的香火画脉。
  自今日起,林海文的名字,和目下这幅画,已被载入史册,万世不移。
  这是林海文在此世存在的最重要意义对他自己来说。
  哲的眼光终于从画布上移开,复杂地看着林海文,从林海文考入央美,他们开始认识,至今差不多6年多7年了,同一个宿舍的另两位,都已经渐渐从记忆中消失确实不算特别短的一段时间。
  然而,对比林海文在艺术道路上的狂飙突进,这时间就显得太短了。
  短短6年,从一个央美一年级生,成为这世界上最顶尖的画家,甚至单从艺术高度上,可能没有之一。无论如何,都太挑战哲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思想和概念。
  不可思议。
  无法想象。
  “本来我打算一个人静静地迎接她的到来,没想到你非来凑热闹。”林海文摇摇头,叹了一声:“没想到你艺术上没什么成绩,运气倒还不错。”
  “……我呸。”
  多少的震撼,这会儿都没了。哲也算是想明白了,怎么一来就被林海文给刁难一遍,敢情是嫌弃他打扰了林海文孤芳自赏的情调。
  真是,闷骚啊。
  “你年底拿它去联展?岂不是还要等几个月?”哲说的是常硕林海文暨弟子联合展览。
  林海文摇摇头:“本来是考虑这么做的,不过常老师后来改主意了。”
  哲倒是很能接受:“你要是这幅画拿出去,那包括常硕先生在内,所有其他人也就白展了。所有的镁光灯,所有的关注,所有的荣誉,都归你一个人了,他们还玩什么?”
  “呵呵……那样也不错啊。”
  “……”
  林海文瞅着他一脸丧的样子,笑死:“没有,一方面也有这个考虑,还是要尽可能地让唐城他们有些表现,第二个是有意外的情况。这幅画可能是要再等等,明年三四月吧。”
  “嗯?”哲疑惑。
  林海文看着这画,有一种女儿长大了要送出去被猪拱的忧伤,没再回答哲。
  两天后,天美小礼堂。
  近四百个座位,挤满了人。
  舞台上,华外俱全,一个面色红润有光泽,似乎喝了太太口服液的欧洲老头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主席保罗巴拉塔,在威尼斯市长和美协刘主席的共同见证下,将一份邀请函交到了林海文的手上邀请林海文作为本届双年展首席特邀贵宾,在双年展举办个人展。
  这是威尼斯市长访华的重要行程之一。
  也是要上央视一套七点那个长寿发话类节目的。
  邀请函递过去的同时,满场掌声,如雷似吼,分外壮观要不林海文非给安排在天美呢,让人家特别从京城跑一趟,就是为了这个主场优势、
  李振腾瞥了一眼看似淡然的林海文,小小贡献了20点恶人值。
  表脸!装货!


第0921章 一枝红杏出墙去
  “最近关于海文的消息,我从头看去,要么是,要么是威尼斯,烈火烹油,锦上添花,却没有几家媒体在报导他的问道行为艺术展,不知道是媒体自惭形秽、逃避躲避,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但我觉得很可惜,我认为这个展,确实是近年来华国最具意义的艺术展之一,甚至我认为超过了海文那次盛况空前的个人展。
  首先它本身具有的特殊意义,这是一次全面的舆论观察实验,舆论场上不同的角色,从媒体、记者,从社交自媒体、知名博主,从普通的网友、围观群众,所有这些角色几乎都有份出演,而且有一种脉络清晰,极其明确的对比式的前后反差。
  形式上,问道展本身的规模、复杂性,在行为艺术展当中,是罕见的,是稀有的,因而也是极其特殊,极其有意义的。
  其内容而言,当前社会的舆论生态,我相信不只是海文,或者我,大家自己也都有一定看法。热门事件走马观花,一天一换,甚至一天两换,其中不乏推手捏造的营销热点。而最近以来,所谓的反转戏码也越来越多。有些言论认为,这代表着舆论正在行使纠偏和监督的效用,才会不断反转,找出真相。然而从艺术,从哲学的角度,我们毫无疑问可以看出来,社会没有形成一个健康的舆论环境,当事人不够诚恳,媒体不够真实,网友不够理性——所有这些组成了华国互联网这个时代特有的群像。
  而海文的问道展,通过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将这一群像第一次,也是最直接的一次,以可见的,艺术的形式,展现给大众,展现给世界。
  它对于时代的意义,甚至在全球都具有普遍意义。
  这也许是华国艺术家,第一次在这种高度的层面上,比我们全球的同行们更先一步——得益于我们普遍发展的互联网和庞大的网民人数,当然,也得益于我们拥有海文这样当代最顶尖的艺术家。
  所以不要忽略这一展览,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后,当那时代的人总结我们这一时代的艺术时,我相信,问道·林海文大型行为艺术展,将是标志性的,里程碑式的存在!
  请珍惜它!”
  常硕极为罕见地在微博上发布一篇公开信,为林海文的这一次问道展大声疾呼,这得到了一些业内大拿的认可。
  譬如美协副主席,美协理论研究委员会主委匡世昌,随后就在美协的官方刊物上登载了自己的文章,呼应常硕的话。
  匡世昌之后,比如美协副主席、华美馆长江涛,华国现代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华国现代艺术品拍卖纪录保持者陈卓扬,旅法著名画家程逸飞,威尼斯双年展国际艺术大奖得主、装饰艺术家蔡名强,也都纷纷发声,为这一展览捧场。
  溢美之词,数不胜数。
  一时间,在专业领域的舆论场内,甚至超过了和威尼斯双年展这两个刺眼的荣耀成就。
  然而,在大众舆论场内,却要一直等到“出口返内销”,红杏出墙再回头。
  在常硕发声的同时,老美国内就有关注到林海文这一展览的人,毕竟作为国际上知名的艺术家,林海文的艺术动态在全球范围内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