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恶人大明星-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博物馆现代文艺作品馆藏的收购,财政状况很充裕。
此时巴黎高美正在办的展览,大都会当然不会错过。
林海文这一幅《飞天升佛图》在博物馆专家的评估里头,被描述为“这是一位新的绘画艺术大师的奠基之作,技法、艺术表达都已经达到极高水准,其表现出来的古典主义的创新势头,极有可能意味着这一古老流派将在21世纪重获新生。”
评估意见是:建议收购。
但此时此刻已经是,现在不是你想买,想买你就买的时候了。
大都会是最早跟林海文这边接触的,当然是跟布罗画廊的吉夫。吉夫接到这个电话的时候,特别兴奋,大都会博物馆的收藏请求,对于一个处于上升期的青年画家,大约就等于增值了。
吉夫跟林海文见面说这个事情的时候,眼神都亮的跟灯泡似的:“林,这绝对是个好机会,常的画,目前还没有被大都会收藏。这意味着什么你知道么,这意味着在大都会的眼里,你的画更有收藏价值。”
“嗯哼?”
“所以如果大都会提出的价格比较低,我希望你还是能同意他们的收藏要求。”吉夫虽然全权处理林海文的画作在欧美的出售,不过他显然不能卖低不卖高。要是那样,林海文是能弄他的。
“什么?”林海文眼珠子瞪大了:“为什么?你嫌钱多的咬手?不如让我为你保管一下?”
“不,不是,我的意思是,我们都能看到这里面的宣传意义,一点投入是必要的。”
“就算生意没谈成,也能宣传呀,”林海文眨巴眨巴眼睛:“你可以给媒体说,大都会找你想要买我的画,但是被我毅然决然,坚贞不屈地拒绝了。我视大都会如粪土啊。”
“……”
听从林海文本人的意愿,吉夫·布罗那里放开出售的消息,也就是林海文座谈会那几天,接到的询价就已经突破10个,美术馆,私人藏家、艺术基金都有,要不说林海文找一个画廊来把自己辛辛苦苦画出来的钱分走,并不是缺心眼了。吉夫游走在各位收购者中间,一次一次突破心理价位。
大都会的初始开价,很不低,大大出乎了吉夫的意料。他们给的价格是基于林海文作品的纪录性价格给的160万美金。
大都会的诚意相看似当足,但等到价格加起来,连吉夫自己的心理都动摇了。
出价迅速到200万。
240万。
280万!
林海文的老朋友,美国盖蒂艺术中心开价300万的时候,其它竞争方已经退的差不多了。
盖蒂的人也以为自己十拿九稳的时候,大都会经过评断,开了最后一个底线340万。
再高的话,盖蒂你个东海岸的土包子就叼走吧。
但显然,盖蒂在40万美金的差价面前,选择放弃。因此大都会最终拿到了这幅林海文的新作,花费足足340万。别说吉夫之前认为的便宜很多,现在是翻了一番啊。
340万的数字,是爆炸性的。
新闻嗖嗖地就出来了。
欧洲、美国、亚洲、华国,一点一点地把这事儿给扩散开了。
几百万美金的青年画家作品,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媒体来说,都属于大新闻啊尤其是米国,格外喜欢宣传财富故事。这是美国梦的主要组成部分啊,跟华国的24字真言差不多。
“340万!纪录翻番,林海文晋身最值钱的当代画家前50名”
“华丽转身,从畅销书作者到最年轻富翁画家。”这位肯定是功课没做好的,林海文明明是主职画画,兼职写书、骂人来着。
“崛起的华国大师,林海文作品以340万被大都会博物馆收藏。”
华国和美国的吃瓜群众,大约意思是一样的:花钱的是蠢货、有阴谋、壕,床乎?
“我觉得大都会一定是疯了,才会花340万刀在林海文的画上。”
“我怀疑林海文先给大都会捐了钱,才让大都会同意收藏他的作品,这种把戏,我太了解了。”
“上帝啊,上帝啊,林海文真的不需要再来一个女朋友么?我知道你们华国人都喜欢二奶,我可以给他做一个美国二奶啊。”
而对华国人来说,冲击力可能更加强一点。
2000万!
一幅画!
22岁的林海文!
所有这些数字和名字加一起,都在缔造一句“nnd怎么不是我啊”。
……
京城四环的一栋别墅里,男人对着卧室那幅画,看了又看,看了又看。
“别看了,你还能把自己给卖了?”
陆冬一边摇着头一边感叹道:“真是帅啊。”
“……”他老婆也是醉了。
陆冬不能不得意啊,他才花了1000万弄到林海文的画,这挂在卧室,还没看习惯,就升值一倍了!简直比拍电视剧还要赚啊:“要知道当时就让林海文给我画个十幅八幅就好了。”
“得了吧,人搭理你么。”
“嘿,你是看我高兴就不舒服是吧?”
“是啊。”陆太太其实是老大不高兴呢:“挂的正对床,每天一抬头,就看你瞪着俩鱼眼白挂墙上,你觉得我能舒服么?”
陆冬不得不把自己的帅照挪到了侧边:“你说我要不要弄个盒子给装起来,再弄点什么防腐的东西”
“做木乃伊么你要?”
这怼人的本事,是跟林海文学的么?
不论如何,林海文的画价,一步迈到2000万人民币级别,足以再度刷新了他的公共形象。
黄金右手啊。
不少宅男都看看自己的右手,叹气一声:你要是也这么值钱,就用不着忙忙碌碌十几年了。
……
外面被一个收购价弄的风声不断,林海文时隔几日,跟一些来宾在高美参观的时候,大家虽然总是看他,但还算是矜持,没人冲上来,握住他的手:林海文同志,恭喜你价格再创新高。
当然,也有些人脸色不太好了。
“这是画室吧?我们能进去看看么?”阿尔图尔试图甩掉林海文这点破事,率先进了一个画室。(未完待续。)
第0563章 对赌
巴黎高美的这间画室,选的很凑巧,提问过林海文的那位象牙白姑娘,央美的林然,居然都在里头。
几个人走进去的时候,有四五个人围着在画石膏,另外还有一些在创作自己的作品。
石膏头像是很希腊风格的,林海文看着水平很高,他虽然不是专业的,但好歹也是美术家了,看得出来这跟工艺品是有差别的。后面听到陪同参观的高美老师介绍,才知道这居然是从博物馆里头借来的,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真迹。虽然不是米开朗琪罗那种级别的雕塑家作品,但水准也相当不错了。
这就是优势啊。
华国画油画的学生,基本上也都要画雕塑的,有些美院的考试题目就是这个。但谁也不会有机会画真迹,虽然差别不一定就是那么大,可是从感悟上肯定是有落差的,一点一点的落差积累起来,这落后的就不是一点两点的。
要不说油画还是西方艺术呢。
林海文略走了一圈,除了画石膏的,还有涂人体的,画立体主义的,各种颜色、形体,不少参观的画家,都看的连连点头。
象牙白姑娘画的是一瓶三色菊花,瓶子是彩瓷,上面枝蔓横生,画面非常饱满丰富。
算是这间画室里头十来个人里面,唯一一个使用古典主义技法的。
千里旱地,一棵独苗。
林海文站在她后面,看了十来分钟,突然她停了下来。
注意到后面站着个大师了?林海文一乐,想着怎么指点她一下。
不过他显然是搞错了,原来是她的“模特”被拿走了!是参观画家里头的一个,林海文记得他是个德国人,叫波尔,应该是没看见这边有人在画画。拿走了菊花之后,他从边上随手拿了几个道具,一个五边形的大红色木块,一个绿色的球,一个白色的圆筒,底下还拉了一块黄色天鹅绒放着。
“你们可以根据自己所看到的,注意一点,不仅仅是双眼,还有你们的心和思想所看到的,将它们表现出来。”波尔放好东西之后,阿尔图尔跟他身前的几个学生说道。
林海文眉头一皱。
欺负人呢这是要?
不过看着象牙白姑娘一脸小兴奋地凑过去看,他也只好闭嘴了,当事人都不急,他怎么急啊。本来他设想着,象牙白姑娘提出抗议,阿尔图尔一脸傲慢地拒绝了,此时周边的学生和参观画家,都纷纷压迫象牙白姑娘,指责她。正当她感到委屈的时候,林海文横空出世,为她主持正义,把那帮人打的落花流水——显然,是他脑补的太厉害了。
大家都是画家,还是比较有耐心的。
几个人一画就画了一个多小时,林海文看到的,反正正儿八经看到什么画什么的,一个也没有。
色块和形体的组合,非常古怪。
“岩浆、地球和光。这是我看到的东西,所以各位老师可以看到,在褐红色的背景下,这些形态各异地绿色螺旋线条,就代表着升腾的生命感,而画面上这些黄色的不规则斑块、线条,则是无处不在的太阳光线。”一位卷毛学生兴致勃勃地介绍着自己的作品。
林海文瞅了瞅那几个木头道具和布料,又瞅瞅面前的画布——这孩子有病啊!妄想症,看来有成为大师的潜力。
自从古典主义落寞以来,大师们就越来越不正常,个个都有病了。
其他几个学生,也没好到哪里去,毕加索风格的,达利风格的,汤伯利风格的,反正怎么奇诡怎么来。
主题倒是相当的一致。
无非就是生命、活力、光等等这些。
“大家的表现力让我很震惊,”阿尔图尔面对学生们的时候,还是非常有范儿的:“大家的思维都丝毫没有被禁锢,天马行空,这是一切艺术诞生的基础。假若想象力死了,那么艺术也就死了。”
他说着的时候,就有人暗戳戳地来看林海文。
“呵呵,”林海文笑了笑:“想象力死了,人自然也就死了,人死了艺术当然也死了。儿啊,你说是不是?”
儿啊和阿尔图尔的前半段读音差不多,就是有点亲切了。
阿尔图尔瞥了他一眼,倒没有说什么。
林然也站在边上看,作为华国人,她自然听明白了林海文说的这俩字,就是有点不确定,他是在叫阿尔,还是儿啊。要是后者……
“我想并不是全都如此,有些人还活着,但他的想象力可能已经不存在了。”阿尔图尔在这次展览上,对林海文出这么多幺蛾子,也实在是不满意,或者说就是一肚子气啊,这时候可没有什么好话给林海文。
林海文一挑眉毛,他难得忍一忍,还有人蹬鼻子上脸了。
他抬脚走前两步,前面的人,不管是学生还是参观的画家,通通自发两边让开,跟摩西分海似的,这就是威势啊。
走到那个卷毛的画前面。
“这位同学,你说这表现了岩浆、地球和光,我很奇怪的是,所有这些都是具体存在的事物,你可能都没有全部见过。却从一些木头块上联想到,并且表达在画布上,你不觉得这就像是诈骗犯么?”林海文点了点他的画:“你不知道岩浆是怎么样的,你却告诉别人,这一坨是岩浆,它还表现了磅礴的力量,它如何如何咆哮喧嚣……谁告诉你岩浆是这样的?你拿到外面去,你信不信别人可能会认为,你这幅画,红色大概是番茄酱,绿色的大概是菠菜味的通心粉,这些黄斑应该是还没有融化的芝士——这就是一盘不怎么样的意大利料理。”
林海文说的有点狠,卷毛的功底不是很深厚,如果是阿尔图尔,说实在的,色彩和形体确实是能够表现出诸如力量、热情这样的内涵来。但卷毛还做不到,他更多的其实是在模仿,应该是梵高和毕加索的信徒。
卷毛被批的有点晕头。
阿尔图尔则气的炸毛了,跟鹦鹉周边那一圈都竖起来了一样:“林海文,绘画是表现内心的艺术,而不是去服从于双眼看到的世界,这才是潮流,你可以坚持自己的落后观点,但做出如此攻击,只能让人对你的欣赏能力感到不屑一顾。”
“我如果欣赏这样的作品,才是对我鉴赏能力的侮辱。”
“……”阿尔图尔似乎还想要说些什么,但是被刚才放道具的波尔给拉住了:“林先生,那在你看来呢?把这些圆柱、圆球都分毫不差地移植在画布上,意义在哪里?”
“没有意义。”林海文一耸肩膀:“在画室里面画这些东西,唯一的用处就是磨炼基础,所以我完全不懂,你刚才把别人正在使用的花瓶道具拿开,放了这么一堆东西上来,意义在哪里。你们如此有想象力,又对欣赏者的双眼如此傲慢,你们应该只需要在脑子里自己想想就可以了,面对虚无,想象出一整个世界来,这才是你们想象力的终极阶段啊,人人都是创世神,无所无能,哦,太爽了。”
波尔看了一眼被他拿到边上的花瓶,寻找了一下,看到了象牙白姑娘的画架:“……呃,很抱歉。”
“没关系,没关系。”
阿尔图尔看着波尔居然道歉去了,忍不住了,继续轰林海文:“那在你看来,把那个花瓶复制在画布上,就值得画了?”
“你太浅薄了。”
“我,浅薄?”
林海文一脸的“你怎么能如此白目”,不管是华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能看得懂这个表情:“你居然认为绘画是复制,达芬奇复制了蒙娜丽莎。复制耶稣的最后一顿晚饭,拉斐尔复制了圣母玛利亚?你千万别是个基督徒,我很怕你会被钉在十字架上,当然,到那会儿,如果你有需求的话,我可以去给你复制一幅,留给后代。”
阿尔图尔还真是个天主教徒。
看他那个样子,有点想要上来揍林海文。
林海文晃了晃手腕:“华国功夫,想要试试么?”
阿尔图尔跃跃欲试地,但终究还是没敢上来,至于是怕华国功夫,还是丢不起那人,就不清楚了。
“好吧,好吧,林海文,这样,就那瓶花,她和他,”他指了指象牙白姑娘和卷毛,继续说道:“他们创作,而我们负责指导。三天,三天时间,让他们共同创作一幅作品,让大家看看,谁更为具有意义和价值,你敢么?如果时间不够,你可以要求更多,没关系,我们完全不在意。”
“听上去,你对你们粗制滥造,偷工减料的画,还很骄傲。”林海文撇撇嘴,他心里动了动,看向象牙白姑娘:“怎么样?你愿意么?就像在路边踩死一只蚂蚁一样,把他们给踩扁?愿意么?”
不得不说,这要是两个华国人,估计就到此为止了,他们可能未必敢于表现自己,尤其是这位女孩。
但老外确实很外向,象牙白姑娘,几乎是第一时间就点头了。
能够得到林海文手把手指导一幅作品,对于崇尚古典主义的她来说,堪称最美妙的礼物和馈赠,为什么不呢?
“好,那就这样。既然你已经认识到和我之间的差距,所以希望通过这两位学生来比较,我就成全你,给你一个机会。”
阿尔图尔这下被狠狠刺了一把——林海文的《飞天升佛图》卖出340万美金。在身价上已经把阿尔图尔甩出了一个身位,毕竟他没有取得什么飞跃式的进展——又不是羚羊,动不动就是飞跃。只有林海文这种拥有作弊器的,才短短一两年就截然不同了。
这个数字,也是阿尔图尔最近抑郁的根源。按照他最初的脾气——如果林海文没有记错的话,当初他跟博努瓦第一次遭遇阿尔图尔的时候,就是这个傻缺找上门来的。
那才叫气势嚣张呢,今天前面那会儿,都算得上夹着尾巴了。
“……希望你不要只是嘴硬。”
“我哪里都很硬,可惜除了拳头之外,你就别想见识别的地方了,怎么样,拳头,要么?可以给你前前后后,上上下下的享受哦。”
“……”
林海文发现,除了无语的那帮人,女孩子比男孩子懂得还更多一点,一个一个羞答答地笑——笑妹啊,连这都懂,还羞答答呢。
斗嘴是斗不过的,但阿尔图尔有信心的是,卷毛一定会超过那个女孩子的。
“我们走着瞧。”
“你不如说你一定会回来的,然后搜,飞到外太空去了。”林海文一顺嘴,把灰太狼的台词都说出来了,显然,阿尔图尔有点蒙,不太懂这个梗。
约战之后,两个人都熄火了,没再吵,参观也草草结束。
可能是在场的闲人太多。
林海文对阵阿尔图尔。
写实对阵抽象。
消息一下子就飞到了四面八方去了。
媒体对这些赌斗意向的东西,尤其感兴趣,输赢都有料。而且林海文毕竟刚刚才突破自己的身价纪录,即便在欧美舆论界,也还是有一些热度在的。
《太阳报》社会版给了四分之一个版本,其实也不得不如此,一般人连写实跟抽象的区别都分不开,更不知道目前是抽象派一统天下,自然是没法对这次赌斗产生兴趣的。因此报纸必须做一些背景介绍,然后再把两个人分别介绍,风格,国籍、身价、过节等等。
Facebook上同样关注者云集。
而在华国国内,更多的人头一个想法是:林海文又在外面惹事了。
不能不这么想啊,林海文出国的机会很多,不论是欧洲还是美国,总而言之,只要他出去了,就没有一次是不惹事的。这一回的动静虽然比不上在美国骂人那一次,但也相当可观了,数一数,欧洲的主流报纸,就都没有错过的。更何况,还有Facebook之流的。
不能不这么想啊,林海文出国的机会很多,不论是欧洲还是美国,总而言之,只要他出去了,就没有一次是不惹事的。这一回的动静虽然比不上在美国骂人那一次,但也相当可观了,数一数,欧洲的主流报纸,就都没有错过的。更何况,还有Facebook之流的。
(未完待续。)
第0564章 捞屎
林海文抽到那个“油画师之心”派上了用场,佩内洛普就是那个西班牙的象牙白姑娘,就觉得自己简直是开了窍了,林海文说的,她一画就能有个七七八八的程度,当然林海文也不可能说让她画个伦勃朗出来,大约就是以常硕5、6成功力来要求她的,比他自己最开始还要略逊色一筹。不过在某些方面的技巧性指点,又是高出这个标准很多的,等于是弄了个基础不太牢固的畸形画家出来。
但即便如此,佩内洛普的线条,结构、色彩使用,档次还是一下子就上去了。
她自己越画越觉得心惊胆战的。
这是我画的么?
然后就是兴奋激动了。
“捞屎,我感觉我好像是顿悟了,就是现在画起来特别的顺畅,怎么想就能怎么画,笔特别的听话。”佩内洛普一脸的光,跟刚从油里面把脑袋捞出来一样,锃光瓦亮的一个大脑门。
她前头两个字是用汉语说的“老师”,就是不在调上,后面是意大利语说的,反正林海文的恶人谷牌翻译器,无所谓法语还是意大利语。
林海文就只能呵呵了。
还顿悟呢,还听话呢,都是我的功劳哎,意大利的白妹纸。
“是的,画家很少能够遇到这么让人惊喜的状态,你太幸运了。”林海文微笑着鼓励她。
佩内洛普更开心了,还特别表达了一下对他的感谢:“如果不是捞屎的指点,我肯定没有办法获得这么大的进步的,谢谢捞屎。”
可别再捞了,烦心啊。
这边俩说的热火朝天,意大利语夹杂着一点点的汉语,对面俩什么也听不懂。卷毛是巴黎人,阿尔图尔是荷兰人,这两种语言他们都不懂,他们的交流,是用法语的当然,林海文跟佩内洛普都是懂法语的。
经常听到阿尔图尔玄之又玄地跟卷毛说些:放飞想象力的翅膀,打开情绪的魔盒,让魔鬼主宰你的画布吧,啊,只有那样,才能将内心的力量和激荡表现出来,才能引领人们灵魂的走向!
“瞧瞧,这就是抽筋派。”林海文用意大利语跟佩内洛普说这个,挤兑对面那俩。
自从定下擂台战之后,媒体关注度非常高,以至于他们第一天过来的时候,画室外面挤的呀,全世界人民都一样,围观体质不分种族和国家。
高美也是相当开明,当时就给他们安排了一个新的画室,还特地拟定了个规则,每天固定时间开画室,固定时间关画室,这之外的时间,不允许有人进入。
画室里头,两拨人是对着的,中间一个高凳,上面放着一模一样的两个花瓶,里头三色菊花的样式都调整的分毫不差,一个朝着林海文,一个朝着阿尔图尔,尽量做到控制变量法除了画家,其它的条件都得一致呀。
就这么画了三天,林海文这头当然是不能用那种层层罩染的方式,时间怎么着也不够的,不过直接画法也成,有一种粗犷的疏朗美感。卷毛和阿尔图尔看着也相当满意,事实上,他们大概第二天就画的差不多了。但公认的,写实比抽象要费时间只限于画的时间。有些抽象派画家画的时间不成,胡思乱想的时间那叫一个长,一年半年都不是事。
第四天的上午,画室外头来了七八个记者,都是艺术类媒体刊物的记者,那些凑热闹的,高美也没同意他们进来。
除此之外,还有上百号的学生,三十几个各国画家。
林海文比较熟悉的大牛,高美的拖尼特,佛罗伦萨的海格尔,美国的阿德里安,当然,还有常硕都在。最中间那个头花白,衣着一丝不苟的人,让林海文也是吃了一大惊。
格哈德·里希特,当世最贵的画家之一,在世画家拍卖纪录的保有者,而且是独霸性的存在。
他怎么会来?林海文愣了愣。
但阿尔图尔明显兴奋了,格哈德自认是一位德国波普艺术家林海文最嗤之以鼻的一种风格。所以,格哈德的出现,简直是给他了一个重磅砝码呀。
“您,您好,很荣幸见到您。”阿尔图尔打着舌头去跟他握手。
林海文朝格哈德微笑着点点头,然后相当亲热地跟阿尔图尔说了一句:“儿啊,说句实在话,你们画的还是不错的,别太伤心了。”
“……”阿尔图尔的好心情瞬间没了,这听着,就跟林海文已经赢了一样。
看阿尔图尔的笑容下去了,林海文开心了。
拖尼特作为地主,走到前面说了几句话。
“关于写实和抽象的争论,自2o世纪起来,尤为激烈。在上世纪6、7o年代,今天在场的里希特先生,破解了摄影艺术将取代写实绘画的谬论,而此前,他也曾追随过杰克逊·波洛克,一直到他开创完全属于自己的风格流派。跟里希特先生一样,很多绘画家都在这条路上不断的求索和创新,为绘画这门艺术不断增加新的生命力和内涵,当然,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世纪以来的无数美妙作品。”
“林海文,来自华国,是一位极其优秀的古典主义画家,《艺术评论》的威尔评论说他进入了自然女神的深邃双眼中,可见他所取得的成就。阿尔图尔,来自荷兰,一位现实主义的优秀画家,他的《噩梦》广受好评,独具意味。这两位年轻画家,在高美的画室里,通过两位高美的学生进行交流,毫不疑问,将成为所有这一切绘画探索中,相当出彩的一个部分。”
“我们或许无法从中得出哪一种风格更为高妙,但显见的是,所有人都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思考和理解。这就是它存在的意义。所以,今天尤为感激大家的到来,为两位见证这一次交流的结果。”
如拖尼特所说,尽管媒体大肆渲染,但事实上,林海文代表不了古典主义,阿尔图尔更加代表不了抽象派,他们的切磋,自然就决定不了哪边更高。
小老虎跟小狮子打一架,是无法拿来判定谁更加凶猛的。
拖尼特说完,示意了一下林海文跟阿尔图尔,林海文当仁不让地走上前去,先说了一句。
“你们知道的,这次切磋有些不公平,毕竟我的水准比阿尔图尔先生要厉害不少。不过为了拯救一些迷失在自己空荡内心中的小羊羔们,我还是勉为其难地答应了,所以希望接下来,大家能够对阿尔图尔更加宽容一些。”
恶人值+1ooo,来自荷兰阿伦·阿尔图尔。(未完待续。)
第0565章 碾压
林海文的豪言壮语,让格哈德都为之侧目。
等到佩内洛普和卷毛的画拿出来,最前头的一排人,全部跟“出门见到人咬狗”一样,特别惊讶。
林海文跟阿尔图尔,佩姬和卷毛,其实在此之前,都没有看过对方的作品,一来是没机会,二来也是避嫌,免得受到影响。所以卷毛的画一翻过来,林海文就“呵”了一声,跟大部分人一起看向了格哈德·里希特。
卷毛画出来的风格,极为类似于格哈德上世纪6o年代的一批抽象作品。
猜题啊这是。
但格哈德是个风格极其多变的画家,而且基本上用华国的某些价值观来看,有点三姓家奴的意味。早年他是画写实的学院派,后来抽象派一统天下,他又去画了抽象,8o年代他还尝试所谓的“新疯狂派”等等。他最为人称道的是一种画照片的方式,当然大师画照片也是非同凡响的但确实就是这样,他非常注重不同时期的绘画表现方法,而且会愿意去尝试、探索。严格来说,这种自由的,没有限制的特点,也是他之所以闻名的重要部分。
所以画一个类似他的抽象风格,其实没什么大意义。
就跟高考语文的阅卷老师曾经也写过记叙文,却不等于他会给写记叙文的考生更高分一样。
谁说他没就写过“司马迁多次自宫,体现了顽强的精神,所以我们应该向他学习”这样的议论文题材的作文呢?
最前排的都是名家,他们都了解格哈德的风格,所以一眼就看出来卷毛这个风格。不过惊讶过后,眼神投向佩姬的《菊花》的时候哦,这歧义真大。总之,当他们转向佩姬作品的时候,才叫真正的惊讶了。
“呃,这个比赛,两个学生的水平好像差的有点多。”海格尔虽然跟阿尔图尔更为熟悉,但这会儿他没别的想法,在常硕耳边低声说道:“明显这位女同学的水准要比那位男同学高得多。”
“他们是一个班级的,”常硕跟他解释了一下高美的安排,他们是按照水平来分班的,而且这两位都是一年级的学生,没可能有这么大的差距,唯一的可能就是这三天的调教。
作为“主裁判”的拖尼特,明显也有点愣住了。
佩内洛普的这幅《菊花》,虽然还有些稚嫩,但用色、明暗、主次等方面,已经格外突出了。而这些,毫无疑问,都是林海文的强项。
林海文动手帮忙了?
不可能!
现场的学生们都在等着听大师们的评价呢,虽然艺术生都相当个性,但今天到场的名家确实相当多,尤其是格哈德,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