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恶人大明星-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烧黄鱼、家烧豆腐,连青菜也是这么个做法。
  汤汁淡淡的,比较稠但是挂的又不重,入嘴味儿很淳厚,但食材的原味却没被盖住,有一种原始的寡淡感。
  “怎么样?这家做的是家烧很很地道的。”李振腾看上去是真喜欢吃。
  “味儿挺好。”林海文是觉得不错,不过按照他的口味,这菜吃几回还行,要是常常吃,他也受不了这个什么菜都是黏糊糊的样子,比如这个豆腐,豆腐羹他就不太爱吃,虽然家烧不算是豆腐羹,但看着吃着都有点像。他觉得陆松华他们应该喜欢,下回可以让他尝尝看。
  谈了几句吃的,李振腾把话说到了最近林海文的国画上。
  “我问常硕,他都不知道,你这是偷摸着学会的?”
  “哈哈,我老师一点不称职,什么也不知道,我会书法他也不知道啊,别说国画了,改明儿我学金石篆刻,雕翡磨玉的,他还是不知道。”林海文把小黄鱼转给常老师,他觉得这个菜算是做的最好的。
  常硕从善如流地尝尝,点点头:“不错。现在我还真不能说是我教他,还是他教我了,所幸我早一步,一日为师终生为师了。他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就三个人,绕着说了半个小时,林海文跟常硕对了几次眼,李振腾始终不说到正事去。
  常硕就更不会提,林海文就全心全意研究面前那盘梅子鱼,似乎这鱼里头有什么特别值得深入探索的东西,都快把鱼看活过来了。
  看什么看,羞不羞的?没见过没穿底裤被烧熟的鱼啊?
  李振腾放下筷子:“海文啊,这回跟你见个面,主要是商量一下,你到天美之后的安排,画室的话,跟你老师在一块,我们给你腾出来一间,不大,但也有六十多平。现在是一个毕业生展览室,我们把展览作品往外头放放。地方还不错的,风景也好,外面就是湖,春天来了,草长莺飞的,到时候你也能去写写生,画画风景,说不定这湖,就靠着你还能出个名呢。”
  林海文从梅子鱼的底裤里,把眼神收回来。
  惊讶呀。
  李振腾跟常硕说难着呢,万万没想到今天就开始讨论他的画室了,这言下之意,自然是没问题了,天美聘任他担任教授已经是板上钉钉。
  “呵呵,”李振腾看他们师徒俩的表情,笑的蛮开心:“怎么?觉得我今天来没好事?”
  “你不是说困难比较大么?”常硕也放下筷子,挺好奇。
  困难确实不小。
  天美现在的院长很有胸怀,他跟田宗华一样,是版画家,也有水墨国画作品,名气不是特别大,因为在行政上花费时间比较多吧,跟李振腾的轨迹很像,他是从天美的版画系主任,升到副院长,再到院长。林海文认识李振腾的时候,他还是油画系的主任,现在已经是副院长了。
  天美的优势不在于油画,而是国画,准备的说是工笔。
  所以对于他们有没有必要做这个出头鸟,学院里头就有争议,不过院长是支持的,当初常硕进入到天美,院长也是一力支持,在他看来,固守优势学科不是什么好事,应该还是创造更多的空间。
  林海文进入天美,对提高提高油画系的知名度和声誉,意义可谓重大。
  所以天美内部,有他们俩的态度,争议有,但不大,主要是外头。包括书画院的仇云麓,桐城美院,林海文的老对头乐军、耿琦,清美的涂刚,多多少少都有话出来,认为破格不能轻易,林海文除了画贵一点,也没什么值得破格的地方。
  “我们有准备,”李振腾抿了一口白酒:“海文在业内的名气,我们也是知道的。”
  这是说他臭名在外。
  林海文脸皮厚的,还能笑得出来呢。
  “学院之前已经有决定,主要是没必要玩突击,大家传传,铺垫一下,也就行了,终究还是天美自己的事情。”
  “气派。”林海文给他竖大拇指。
  来之前,他都已经准备好,不管李振腾拿出来的方案是什么,比如副教授啊,四年一定升正高级,或者是多少经费,多么自由,他都会回绝掉,这事儿就当没发生算了。
  不过李振腾这么一手,他当然就不能那么干了。
  人家顶着压力做出这件事情,算是不容易了,在华国,就尤其不容易。
  “另外就是学校这边,我们希望你能带一门课,具体是什么,你可以自己定,选修、讲座都行,反正你也不不缺学生上。”
  这倒是真的,林海文到天美开课,不管是什么目的,肯定是最热门的课程之一了。
  关于上课,林海文一定也不怵,时至今日,他在油画上的造诣,早就不只是只会画了——他又不是白痴,真以为有了恶人谷,就什么也用不着做,用不着学,基本上这几年他看过的书,学过的东西,可能比上一辈子三十年还多。
  “可以,我考虑一下。”
  “那就好,”李振腾松了一口气,这是今天他来最大的一个事,林海文轻松应下了:“另外,你要是上半年入职,下半年就能带研究生了,当然也不急,明天也行,不带也行,你自己看吧,到时候也有申请机制的。”
  教授到手,博导是不一定,硕导就轻易的多。
  “行。”
  今天林海文简直好说话的不像林海文了,分开之后,常硕给林海文打电话,把李振腾这句话说给他听,笑得不行:“他说来之前,已经做好艰苦战斗的准备,万万没想到,什么也没做,就成了。你瞧瞧你,现在在外面,跟刺猬没什么区别了,谁都怕一个不小心被你扎得一手血。”
  林海文也是不愿意给天美再找更多烦心事。
  天美这边发文公示之后,舆论场已经是一片轩然大波。(未完待续。)


第0479章 被人民X报批评了
  传出来的是天美递到天南教育厅的请示公文,天美自然是打通了关系的,不可能说这边艰难决定了,然后上头被打回来,开什么玩笑。
  但不知道怎么,可能是什么员工给拍照了,传到网上。
  “林海文将受聘担任天南美术学院油画系正职教授。”
  “破格还是出格,林海文将成三无教授。”
  所谓三无教授,指的是没有博士学历,没有留洋背景,没有论文专著,这是教授评定的三条硬杠杠。首先必须的是博士,老一辈的在职的多,现在的都得是全日制博士。另外还需要出过国,访问啊,游学啊,有外国大学的学历就更好了。最后是论文和专著,两者有其一吧。其实还有些什么奖项、国家项目等等的加分项,林林总总一大堆,好几页纸。
  林海文一概没有。
  “林海文何止是三无教授,他根本是十无教授,百无教授。”
  吃瓜群众的意见对立非常明显。
  反对的言之凿凿。
  “规矩定下来,就是大家都要守的,既然那么些条件大家都遵守,林海文为什么要成为例外?”
  “教授难道就是艺术水准高就可以了么?教授,教授,教学授业,林海文能做得到么?能做得好么?难道不是误人子弟?”
  “不懂,林海文要是有意去教书,难道不能本本分分去念大学,然后一步一步升上去么?这个格破的,也太离谱了。”
  “大学现在也是俗了,市场化了,看林海文画价卖得高,也不要脸了,捧着学校的声誉让他踩。”
  “确实丢人,林海文根本没资格去当教授。”
  支持者也是不甘示弱。
  “奇怪了,美术教授除了艺术水准,难道还要看酒量不成?”
  “个个都埋怨论资排辈,偏偏有人能够冲破藩篱的时候,又都看不惯了,只能说很多人骨子里就不配抱怨,你自己就没有这个自觉。”
  “我就是学美术的,有人说教书授业,林海文这样的大画家,哪怕他什么也不说,他只要在技法上,在色彩上,给一些指导,一些纠正,甚至只是一些展示,那都绝对是让我们受益匪浅的,我都羡慕极了,怎么不来央美啊。”
  “上面这一位,毫不造作、自然而然地透露出了他是央美的高材生,大家来膜拜一下。”
  “……不要揭穿我。”
  对立双方,那喷的叫一个热火朝天。
  这个讨论跟大多数的热门事件一样,最后也都变成了互相谩骂。
  一个说“你是林海文的狗么,他放个屁都是好的吧?”
  另一个回:“你连林海文的屁都不如,你顶多就是林海文狗的屁的级别。”
  一个说“权钱交易污染大学,天美已死。”
  另一个回“放嘴炮你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不知道林大神的招牌技能么?天美死没死,人开的好好的,倒是你瞧着心肝脾肺肾都坏的差不多了,准备准备,别到点了太忙碌。”
  网民乱战,媒体也是乱战。
  《新文化报》一如既往支持林海文:“身具华国美协理事,作协委员等诸多肯定的林海文,为什么当不起一个‘教授’?社会上有嘲笑教授为‘叫兽’的,然而同时,也有一些人似乎要把教授一职供上神坛,似乎不可亵渎,不可破格,必须规行矩步,丝毫不能错漏。奇怪也哉。
  可见一些人不同意林海文担任教授,并非质疑他的专业水准,而是不愿他获得教授二字带来的诸多的权益和荣誉。然则这些人却忘了,教授者,不以专业择才,才是对学生,学校真正的不尊重和伤害。”
  《美术界》援引了涂刚和仇云麓的话,乐军,同属于桐城美院的耿琦,则被避嫌了,显示杂志还是公正的,但明眼人看得出来它的反对派态度。
  “清美的涂刚教授,认为这一聘任值得商榷。对于引入林海文进入美术学院,他是乐观其成,作为近年来声名卓著的青年画家,林海文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一定的一定的影响力。将他引入学院,对于华国美术教育的包容性和多样性是助力的。但这似乎并不意味着,必须要挑战教授评选机制。在国家的聘任体制里头,其实还有客座教授一职,也就是将社会上很多有影响力的名家,引入学院教授。又不挑战到现行的评选机制。
  对于林海文来说,这应该是最好的选择。涂刚教授表示不是很理解天美的做法,也并不清楚他们这么做的意图。但他呼吁,应该尊重既有制度,否则将引发没有必要的揣测和争议。
  此外,华国书画院的仇云麓研究员也表示,教授一职代表的其实是一种体系化的、专业化的教育人才培养体制,不应该轻易挑战,动辄破格。而且他也认为,林海文的风格和华国主流画派并不完全一致,我们国家还是鼓励艺术家要将民族传统和各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发扬光大,而不是单纯地唯外来者独尊。在这种前提下,林海文的风格作为一种参考引入美术学院是可以的,但为之行天下先,不论从制度上,还是专业上,都并不很恰当。”
  总体来说,教授们、学院老师们,支持者少,反对者多。
  “您想想,他们辛辛苦苦,劳心费力地发论文弄项目,哦对了,之前还本科硕士博士的,多读了十几年书。结果我来了,刺溜一下,爬上面去了。不管是还在爬的,还是已经爬到教授的,会有人觉得爽么?”林海文在公司画室,跟常硕说起的时候,特别能体会那些人的心。
  “天美没有料到反对声音这么强烈,而且现在也不只是美术这块了,各领域都有人反对。”常硕皱着眉头,也是意外的很。
  确实是很意外,也许是因为教授二字代表本来就不止于美术行当,经济的、社会的、文学的,特么连玩物理的,都有人开腔。各方媒体也是撒花一样,比着找人进场参展。
  话题也从林海文当教授,扩大成了教授评选机制的讨论。
  林海文对常硕笑笑,手底下一幅新作品都没停顿:“没事,等等看。”
  这一等,等来了《人民x报》的社论——“谨慎使用破格,是对遵守制度的人以及制度本身的致敬”
  林海文栽了。
  满华国好些地方,简直是喜大普奔啊!(未完待续。)


第0480章 翻不了身
  林海文手上这幅新作品,不是很大,画的就是每天上午,阳光透进画室,落在小黄和它的鸟架子上的那一幕。
  常硕刚才说完几句话,就一直在看着他,明明是一个通透空荡的画面,在林海文的画布上,却出现非常显著的明暗来,小黄跟鸟架子,还有窗棂、墙柱和窗帘,稀碎的阴影部在高妙的光感处理下,让整个画面中央的小黄极其突出,尤为动人心弦。
  这是伦勃朗的明暗法。
  这位被誉为夜光虫的巨匠,赖之以名垂美术史。
  “你这是伦勃朗?”
  “是,您觉得怎么样?”林海文收手看着,觉得首度实验伦勃朗的光感秘册,感觉还不错。他有特意突出这一块,但作为他的一个完整作品,此前他在结构、色彩上的造诣,也必然地体现在上面。
  统合在凡·艾克源种下。
  “拖尼特要是看到,必然要惊呼你的源古典主义出现飞跃了。”
  林海文愉悦的笑了,在绘画上的进步,似乎最能够给他带来成就感。
  师徒两个,此时还不知道他们等一等,会等来的是《人民x报》。
  ……
  华国书画院作为文化部下属的事业单位,囊括了众多兼任或者专职的艺术家,比如江涛,比如蒋院,再比如乐军,都是书画院的兼职名家,而仇云麓则是国画部的专职画家。
  这样一家机构,显然是必须订阅《人民x报》的。
  仇云麓是个很懂得看风向的画家,他的作品最突出的优点,在书画院的介绍中是这么描述的:“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潮流,有使命感,有责任感,充分发扬了新时期新阶段新要求下的华国画风采。”总结成人话就是“懂得看上头眼色”,所以他是少有的,会一次不落地,看新闻联播、《人民x报》、《人民文艺》这些主流媒介的书画院画家。
  结果今天他就看到了个大意外。
  “谨慎使用破格,是对遵守制度的人以及制度本身的致敬——论林海文受聘美术正职教授”
  这篇社论里头,倒是不偏不倚,把林海文的成绩、社会职务,在国内外艺术刊物上的一些评论都比较全面、持正地总结出来,得出的结论是林海文确实具有一位美术教授所具备的艺术成就和艺术水准。
  然后话锋一转。
  提及几十年前,华国高等教育草创阶段,确实有不少的文艺教授,在学历等硬杠杠上有所不足,因为破格的情况比较多。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和完善,这种情况已经越来越少了,这表明了国家教育体系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自洽。
  接着把林海文放到这个趋势的对立面上,引用了清美涂刚的观点,表示完全可以在不挑战制度的前提下,让林海文成为美术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为广大美术学生和华国美术多样化做贡献。
  谈到这里,按照x报的尿性,还得给自己擦擦屁股,表明它并不是说一定要死板地遵守条条框框,也不是唯学历论,但是它认为,要坚持遵循这些条件的内涵,那就是要兼具理论高度、艺术水准、国际视野、教学能力等等。
  最后则语重心长地呼吁大家要敬畏制度,声色俱厉地警告漠视制度的权威性,将威胁公正公平的教师上升体系,后患无穷。
  仇云麓看乐了。
  《人民x报》是什么,那是喉舌啊,虽然不是说每一篇社论都代表上头的意思,但它本身具备的权威性和权力性,足以让所有人不敢轻视。当时林海文抵制编剧挂名的时候,《人民x报》也站出来写过社论,那一次是站在了林海文那边,为《死水》叫好。社论一出,神鬼辟易,后面华国文联、电视艺术协会,都站出来表态,还有专项行动,动静不可谓不大。
  这一次,林海文却是被放到了对立面。
  无可翻身。
  “老仇啊,这么开心?”
  “哈哈,没什么没什么。”仇云麓总不能跟同事说,看林海文倒霉了,所以我开心吧。
  不过他不能说,乐军却能说。
  乐军刚好在京城参加美协的活动,是一个青少年美展,要说起来,乐军现在是比较衰的,以前这种地方青少年的业余展览,是请不到他的,现在也不挑了,知道他跟林海文的仇怨,所以有人看到报纸上的社论,抱着结个善缘的想法,就拿来给他看。
  前后看了两遍,乐军当时就笑了。
  “这张报纸送给我吧?总算是老天爷长眼了,这等丧德败行之人,也想要堂而皇之地登上讲台,真是笑话。”
  在场好几个画家、评论家,面面相觑,不知道应该接什么。
  乐军根本无所谓,现在谁还不知道他跟林海文的恩怨,他要是甘心沉默,那就真成了林海文脚底下的冤魂了,还不如直截了当地站在林海文对里面去,好歹以后林海文再说他,人家未必就怀疑他的艺术水准了,只说两人有私人恩怨。
  为林海文担心的人也不少。
  谭启昌去见老师的时候,就挺叹气的:“他步子是快了一点,哪怕当个副教授,也不至于有这么大的反弹。”
  “哼,现在这帮人啊,食古不化。”
  “要说他去当个诗词学教授,都比美术来的有底气啊。”谭启昌摇摇头,他说的不错,林海文两部诗集,让他进作协,同时也能当做他的文学专著,反而能堵住一些人的嘴,毕竟在诗词领域,尤其是古诗词领域,林海文早已经是得到了业内公认,哪怕京大来聘他,也没有这么多争议。唯独是美术,画作是不能当成专著的,当然凭借画作拿到的奖,可以算是学术硬通货,但林海文作品少,参展少,至今拿到的奖中,除了青艺赛,就只有华法45周年的一个金奖,他最傲人的市场价格,不好意思,不算数。
  “要不要帮他说说话?”这才是谭启昌来问陆松华的目的,林海文可不是孤家寡人,他背后的学界艺术界势力,那也是非常壮大的。
  陆松华犹豫了一下,还是摇摇头:“看海文怎么处理吧,不要插手先,他总是能够出人意料的。”
  这还能翻得了身么?谭启昌心里不以为然。(未完待续。)


第0481章 坚决支持人民X报
  谭启昌走后,陆松华在客厅里绕了几圈,孙秀莲看他皱着眉头的样子。
  “别担心了,海文遇到的坎又不是一个两个,不都过去了么?”
  “这回不一样啊,”陆松华真不是一点担心:“《人民x报》的社论,海文要是跟之前那样横冲直撞的,可能真的是要撞得头破血流的。你又不是不知道,它跟央视能一样么,我们作协里头、文联里头,甚至你们部里,央视也就是一个平台,但《人民x报》那是风向标,不少人是会根据它的观点来调整工作的。”
  陆松华担心的,是林海文跟《人民x报》杠上,以前那些看似润滑的关系,也许下一个眨眼就干巴巴了。
  不说别的,作协一把手屈恒,对林海文的有限善意,就可能会荡然无存。
  “我还是跟他打个电话。”
  陆松华坐下来给林海文拨过去。
  林海文这会儿当然已经看见了《人民x报》的社论,还骂娘了一段时间,接到陆松华的电话,他正歇着喝水。
  “跟《人民x报》干上?哎呦,您开什么玩笑呢,我这人胆儿小,《人民x报》的腿毛都比我腰粗,我哪儿敢啊。就是您说说,这个报纸是不是闲得慌,吃饱没事儿干,尽干些上大号不带纸的破事。”
  “……”陆松华白替他担心了,老脾气起来:“上回人支持你的时候,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上回那能一样么?那是纠正编剧行业的不正之风啊,这会儿你看看,完全是对一个一心奉献华国教育事业的天才画家的打击和扼杀。一个正面一个负面,一个是对社会有益一个是有害,正正好是反着来的,正因为它们前面做得对,这会儿才显得错大发了。”林海文叫一个愤愤不平。
  陆松华大概有三十年没翻过白眼了。
  孙秀莲都惊到了。
  一等他挂了电话,就迫不及待地问他怎么了。
  “这小王八蛋……太不要脸了。”
  “……啊?”
  这边是担心的,还有等着看戏的。
  林海文的脾气,现在差不多是天下皆知,多少人都被他弄过,央视更是一面旗帜,迎风飘荡在林海文的战绩当中,熠熠生辉,大旗不倒。也是见了鬼了,本来跟他们没什么关系的事情,他们连报道都没报。结果微博上把他们拉出来说的,不是一个两个。
  “这回林海文一定得认栽了,还能怎么跳?”
  “为什么呀?连央视林海文都没怕,怎么就怕《人民x报》的一篇社论了?”
  “央视那是犯错了呀,不然林海文能逮着它们么?《人民x报》可没有,人是有道德高地的。”
  大家伙的目光都唰唰唰地盯着林海文的微博,媒体的电话和短信把敦煌的官方电话打爆了,邮箱塞满了。林海文却一连三天都没有出声,似乎是真要默默地含混过去。
  他微博底下煽动的人都少了很多,大家也都知道这个跟之前是不一样的。
  实质性的改变在第四天出现了,天南教育厅将请示给发回天美了,也没说拒绝,什么也没说,就是没批给发回去了,这个处理也特别华国特色,面对争议,那就是装死猪啊。
  反倒是天美,似乎是吃了秤砣。
  “我们的立场没有变化,林海文先生在油画艺术,尤其是结构、古典技法、色彩掌握上的造诣非常之强,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得到普遍的肯定,其作品具有的艺术价值得到了国际收藏家的一致认可,多家世界顶级艺术基金均对其有上佳评价,法国《艺术评论》,西班牙《西班牙艺术档案》,美国《亚洲艺术周刊》等权威艺术刊物,也对其艺术创作进行了高度肯定。
  而除此之外,林海文先生在书法、国画、音乐等领域的佳才,也能充分证明其具备的艺术才能、艺术广度和高度。
  所以综合来看,我们坚持认为聘任林海文先生担任天美油画系教授,是合适的,合理的,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天美教学质量的。我们将持续和有关部门协商讨论,也期待社会各界拥有更多的包容性,尤其是在艺术创作上。”
  李振腾私下跟林海文打电话,也表明了院长、他,还有天美的态度:全力争取,不会放弃。
  当然,还暗戳戳地希望他不要激化矛盾,也就是不要跟《人民x报》干起来。
  林海文明确答应,然后他就正式回应了人民x报的社论,没有接受采访,直接在微博上转发了《人民x报》那一条带新闻链接的微博。
  “悉知《人民x报》拨冗发言,林海文在此表个态:在受聘担任教授这一问题上,我是坚持支持《人民x报》的观点的,也是坚决拥护对制度的敬畏、坚决确保教授职称的核心内涵不弱化的。即便是难以启齿,但我也必须声明,我的破格处理是高标准的、谨慎的、深思熟虑的,任何试图借此蒙混过关,挑衅制度的假破格、低标准破格,我和《人民x报》,和广大百姓一样,那都是不会答应的!”
  三大坚持,字字铿锵啊。
  “……大神你要当官儿了么?”
  “噗,服了,来来来,@人民x报_采访一下,你幸福么?”
  《人民x报》的小编,都迷了,不知道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什么跟什么,你就跟我们站在一块了。
  不过还没等到他跟上面请示的结果下来,就看到了一条新的微博,也是林海文转发的。
  原微博主是京城大学出版社。
  “林海文系列美术创作、译作作品出版仪式将于本周四于京城图书大楼举行。”
  下面列出了一个书单。
  专著两本:《西方美术史》《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
  译作四本: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沃尔夫林《古典艺术》、剑桥艺术史、加德纳《世界艺术史》。
  两本专著,北大丁教授版本的很专业,湾湾蒋主编写的后一本,则非常适口,尤其对外行人来说。但它们都是中国人写的最好的同类作品。四本译作,也都是汉译本中的佼佼者,林海文在百度上也是找了整整一个小时,花掉一整个藏书阁。
  “卧槽,我就说大神怎么会认栽,不是说我没有理论高度么?等爷给你甩一点出来意思意思。”
  “理论高度、艺术水准、国际视野、教学能力……这是x报说的教授标准,艺术水准跟国际视野不说了,铁板钉钉,教学能力这个,人天美自己认了,外面人也没资格说,所以就是差个理论高度喽?喏,现在理论有了,高度够不够,@人民x报_不如你们给你们评一下?衡量一下这个高度,要是太高了,记得拿个凳子垫一下。”
  “所以这下子是真站一块了?”
  相比熙熙攘攘的吃瓜群众,所有看到这个书单的内行人,几乎集体噤声。
  《西方美术史》,这种名字的作品,全华国没有几个人敢用。
  林海文,这是被刺激到疯了么?(未完待续。)


第0482章 畅销
  周四,京大出版社在京城图书大厦发布厅发布了精装版《西方美术史》,全书58万字,浩浩巨著,从古希腊的建筑、雕塑,到大师迭出的文艺复兴,从华丽雍容的古典主义,到奇诡多变的现当代艺术……一个一个西方美术史上的瑰丽时代,被铺开在华国读者的面前。
  《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则与上面这本不同,它更像是一段循着时间线的历史口述,款款动人,徐徐道来。
  同样的西方美术史,两本书竟写出了截然不同的风味。
  而它们,同属一个作者。
  那就是林海文!
  现场除了林海文的老师常硕,还有天美的院长、华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匡世昌、商务印书馆外文局资深编辑李敏等若干位业内大拿出面。
  “这两本作品,应该说是目前国内最好的西方美术史作品之二了,两本书,一庄一谐。《西方美术史》非常适合美术专业的学生使用,它使用了大量的西方美术实例,资料详实,分析独到,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整个西方美术史的发展历程,对于我们认识、学习西方美术史,意义很重大。
  而《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书如其名,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一本带有艺术普及性质7的作品,甚至带有一些散文的文字美感,这可能是林先生作为知名作家的优势所在。这本书面向的读者显然是对西方美术史有兴趣的普通人,或者说非专业人士,行文流畅,覆盖全面,读过之后,有唇齿留香的感觉。”
  匡世昌不吝赞美之词,事实上京大出版社联系到他的时候,一开始他是拒绝的,林海文写美术史,这简直不能相信。作为资深的美术理论学者。匡世昌是非常明白,想要写一本好的美术史,尤其是华国人写西方美术史,究竟有多困难,很多资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