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官场(石板路)-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次聚会,由于想到今后见面的机会不易,而这些人这段时间和乡里的人都混得很熟,大家就放开来喝,只喝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不过这次大家都没有搞什么领导随意我喝完,全凭实力说话,各找对手,结果黑河乡的二级班子以上干部倒下大半,不过工兵营也有一半的干部滑到桌子下。

步远和刘思宇喝了无数次酒,除了通车仪式那天看到刘思宇醉意难当地回去睡了,还没有看到他醉倒过,这次就想试试刘思宇倒底喝多少,两人捉对单挑,张高武看到步远和刘思宇的战争已起,就避到一边,拉着工兵营的教导员在一边边摆龙门阵边品酒。

刘思宇看到步远挑衅的眼光,把心一横,两人就一杯接一杯地喝起来,好在这是大热天,两人也没有喝白酒,而是拿着啤酒一瓶一瓶的灌,而且说定中途不准上厕所,谁先忍不住,谁输,败者要喊胜者大哥。

那些听到刘思宇和步远赌酒的人,都一边了狂地欢呼起来,特别是工兵营的人,知道自己的营长是海量,喝啤酒从来没有醉过,自认为肯定能胜了眼前这个身材并不是特别高大的乡长,就在一边为自己的营长加油,当然乡政府这边也不示弱,特别是凌风他们几个,更是为刘思宇呐喊助威。

只有张高武和教导员在一边笑着静静地观战。

当然,还有孙继堂和几个走得近的人在一边幸灾乐祸地观战,心里恨不得刘思宇输得一塌糊涂,如果能喝得来一个因公殉职更好。

步远一边用眼睛盯着刘思宇,一边在心里暗自叫苦,自己喝啤酒没有喝醉过并不假,可这个狡猾的刘思宇,竟然提出中途不能上厕所的条件,试想,一个人的胃子的容量总是有限的,总有装满的时候,如果胃子里全水,又不准排出来,一走路就摇得个叮叮咚咚的,那感觉想想就难受。

不过话已出口,只好硬头皮上了,他隐晦地看了一眼刘思宇的肚子,比自己的体积小了不少,难不成他的肚子比自己的还装货?步远猜疑不已。

两人一瓶一瓶的开始赌酒,刘思宇每喝下一瓶,还不忘呵呵地笑两声,把瓶子摇给步远看,等十二瓶喝下去的时候,刘思宇的脸上还是那么神情自若,步远却感到自己的肚子不断变大,一阵阵尿意涌了上来,又喝两瓶后,再也忍不住了,叫了一声大哥,服输告饶,刘思宇故意把大手一挥,潇洒地喊道:“小弟,你快去吧。”

步远跑到厕所,撒了一个痛快,走了出来,看到刘思宇又和工兵营的教导员喝了一瓶,敬佩之情从心里情不自禁的升起。

其实,刘思宇也喝到了极限,不过他经过特种训练,控制能力自是比一般人强多了,看到步远出来,这才不慌不乱地向厕所走去。

工兵营的官兵在黑河乡老百姓的依依不舍的目送中消失在公路的尽头。黑河乡恢复了按部就班的日子。

黑河的日子第一百零二章万亩茶园(一)

更新时间:2011…8…269:37:00本章字数:5947

感谢书友11o21717o5o151o的打赏,恳请各位大大收藏推荐

八月四日,平西省扶贫办关于在红山县黑河乡建设万亩茶园扶贫试点项目的文件正式下到红山县扶贫办,县扶贫办主任曹建中拿到文件,兴冲冲地跑到张中林的办公室,向张县长汇报了这件事,张中林虽然早就知道这项目的事定下来了,但现在看到正式文件,心里的喜悦还是按捺不住,他看到恭敬地站在自己面前的曹建中,高兴地说道:“曹主任,省里能在我们县试点,这说明我们红山县的扶贫工作开展得很好,你们扶贫办是有功的,接下来你们扶贫办要和黑河乡政府密切配合,把这个扶贫基地建成一个模范示范基地,到时我为你们请功。”

听到张县长的表扬,曹建中心里像吃了蜜似的,口里忙说道:“这都是张县长领导有方,我们只是在张县长的领导下,做了一点小事,这不算什么。”

张中林一听,就满意地点了点头,“现在像你这样既有组织原则,又能认真做事的人太少了,好好干。”张中林用手轻拍了一下曹建中的肩膀。

曹建中心里知道这扶贫项目能落到红山县,黑河乡的刘乡长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不过他知道张县长对刘思宇一直不满意,所以在张县长面前就没有为刘思宇说半句。

张中林走到苏向东的办公室,向苏向东汇报了这件事,面对这个涉及千万的扶贫项目工程,两人觉得这件事非同小可,很有上常委会的必要。

苏向东就让秦志洪通知在家的常委,专门就这件事进行了讨论。

在会上,张中林向大家宣读了省扶贫办的文件,这份文件对这个项目从选址、面积,茶叶种植、加工等进行了详尽的要求,其实也就是对黑河乡上报的材料内容以文件的形式进行了确定。

在座的常委知道有一个上千万的项目落在县里,各人都在心里盘算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

苏向东望了大家一眼,笑道:“省上把这么大的一个项目落在我们县,这是省里对我们县工作的肯定,我们一定要把这件事办好。大家先谈谈看法吧。”

听到苏书记让大家言,大家都开始精起耳朵听。

按照常委会的惯例,张中林言后,是周承德言,大家依着次序,表着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由县里应成立一个工作组,专门负责这个项目比较好,有的认为还是交给黑河乡和县扶贫办去具体负责比较好,讨论来讨论去,持两种观点的人数都差不多,苏向东一直在一边静静地听着,一边在心里思考着这件事如何操作最好。

如果县里成立一个工作组,具体负责这个扶贫项目,那这以后的功劳,就全是县里的了,而县里成立的工作组,肯定得以县政府的名义成立,那所有的成绩,都是县政府的,也就是他张中林的,这对黑河乡不公平,特别是刘思宇乡长,他对这个项目的落成,那是付出了无数的心血的,况且刘思宇的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人,他苏向东现在还没有弄清楚,如果刘思宇的背后仅仅只有邓昌兴和李清泉,这还好说,如果他的后面还有更大的人物,稍有不慎引起了那背后的人的不满,那可能自己这个县委书记就当到头了。

凡事小心为妙。

看到大家都表了自己的看法,苏向东笑着说道:“大家都本着对这个项目负责的态度,表了自己的看法,这说明我们这个会开得很民主,很成功,也说明我们这个班子很团结。说实话,我听了大家的言,很受启,这个项目能落到我们县里,这件事离不开黑河乡刘思宇乡长的努力,如果不是他到省里四处奔波,这个项目想落到我们县里,那个可能性是小之又小。

当然,在争取项目的过程中,我们红山县县委县政府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县扶贫办,在补送材料时,他们开拓进取,特事特办,以最快的度完成了材料的审批,并迅报送市扶贫办。为了这件事,张县长还专门给市扶贫办联系。这些,都说明我们县的党员干部具有很高的思想觉悟,对工作认真负责。

现在这个项目已定在我们县的黑河乡,这是对我们县工作的肯定,但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一定要办好这个万亩茶园,让当地老百姓得到实惠,使当地的老百姓能脱贫致富,从而带动全县经济的展。

可以这样说,这个基地搞好了的话,可以促进我县茶叶产业的形成。

至于这个项目具体是由乡里负责还是由县里负责,我看不如这样,县委成立一个领导小组,负责指导黑河乡和县扶贫办办好这个茶叶基地。大家认为如何?”

苏向东刚说完,周承德副:“我同意苏书记的意见。”接着徐顺成和和政法委书记童彪、武装部长朱彬,常务副县长郭玉生也言表示同意。

看到已有五人表示同意苏向东的话,张中林在心里叹了口气,没想到这平时不表态的朱彬都言支持苏向东,自己还有什么好说的,不过脸上露出微笑说道:“苏书记考虑问题很全面,我同意苏书记的意见。”

后面的人也表态赞成,最后形成如下决议:

一、成立红山县黑河乡万亩茶园扶贫基地领导小组

组长:苏向东

副组长:张中林

成员:郭玉生、李成达、沈代航、徐顺成

职责:负责领导黑河乡和县扶贫办在黑河乡建设万亩茶园扶贫基地。

二、成立红山县黑河乡万亩茶园扶贫基地工作组

组长:张高武(黑河乡党委书记)

副组长:刘思宇(黑河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曹建中(红山县扶贫办主任)

职责:负责具体实施万亩茶园扶贫项目工程。

常委会后,县委办以文件的形式下到黑河乡,第二天,张中林和曹建中来到黑河乡,迅召集全体乡干部开会。

在会上,张中林宣读了县委的决定,要求黑河乡党委政府要紧紧抓住万亩茶园项目的契机,努力展全乡经济,提高全乡人民的收入,切实完成使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任务。同时,对这个项目工作组提出了要求,要求以张高武同志为的工作组,要本着对革命事业负责的精神,严格按照文件要求,专款专用,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建好扶贫基地,圆满完成县委县府交给的任务,向全乡人民乃至全县人民递上一份完美的答卷。

刘思宇坐在一边,听着张中林那中气十足,颇具感染力的话语,心里却在反复琢磨“专款专用,管好用好扶贫资金”这两句,他感到张县长在说这两句时,眼神似乎有意无意地瞟向自己。

这次张中林到乡里,对刘思宇只是礼节性地握了一下手,表情很是冷淡,刘思宇知道这张县长算是记恨上自己了,看来以后免不了还得穿穿他的小鞋,不过刘思宇并不后悔,说实话,如果自己真的昧着良心,答应曾总的公司在黑河乡建厂,那自己一定会后悔终生。

那个曾总在刘思宇那里碰了无数次壁后,终于失去了耐心,把厂建在了宾州北面的玉河县。因为这事,刘思宇准备着挨张中林县长的狠批,不过似乎张县长忘了这件事,自此再也没有提过。

张县长布置完工作,吃过饭就回县里了,张高武叫上刘思宇、曹建中一起商量建万亩茶园的事,刚才当着张县长的面,张高武不好询问资金到位情况,现在只有三个人在一起,而自己又是组长,有些话当然好说得多了。

“曹主任,有你们扶贫办的支持,我想这个项目一定会很顺利的建起来,不过我和思宇乡长对扶贫工作都是门外汉,到时你这个专家可要多多指点哟。”张高武笑着先给了曹建中一顶高帽子。

这曹建中不过三十五六岁,可能是由于经常参加酒席的原因,显得脑肥肚圆,一身的肥肉即使在电扇的不断吹拂下,都热汗直冒。

听到张高武的话,他的脸上堆满看不出真假的笑,“看张书记说的,文件上可是规定了的,你是工作组的组长,全面负责这个项目的建设工作,我和小刘乡长只是配合你,你咋说,我们咋干。”

听到曹建中称呼自己小刘乡长,刘思宇的心里很不舒服。

张高武听了这话,就说道:“曹主任,从文件上看,这个项目总投资是一千万,你是县扶贫办主任,是县里的大领导,你给我和思宇乡长透过底,现在到帐的有多少资金。”

要想建万亩茶园,没有钱可不行,他想先了解一下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这个?”曹建中迟疑了一下,看到张高武关切地看着自己,这才说道:“张书记,这个项目批资金已划到县扶贫办的帐上,不过只有三百万元,其余的据市扶贫办说要分批分批的划。”

听到有三百万到帐,张高武心里一喜,他忙问道:“这扶贫资金好久到乡里?”

“到乡里?”曹建中一脸惊奇,“难道你们没有听张中林县长说了,这扶贫资金要专款专用?张县长已经说了,这个项目的资金就由我们扶贫办负责管理,到时我们会派专人下来办理业务。”

一听这钱不会到乡里了,张高武心里一沉,自己这个工作组长手里没有了钱,还怎么开展工作?况且刘乡长为了争取这个项目,前期可是投入了五六万,因为乡里没钱,这钱现在还没有报帐呢。他看了刘思宇一眼,正好刘思宇也是阴沉着脸看了过来。

黑河的日子第一百零三章万亩茶园(二)

更新时间:2011…8…269:37:00本章字数:5611

感谢稻草人大大的打赏,感谢各位朋友的支持!

随着省里在黑河乡的扶贫试点项目的立项批准,刘思宇召集黑河乡的十五个村的村长支书和全乡干部开会,在会上,刘思宇宣读了省市县关于在黑河乡建设万亩茶园基地的文件,当那些村干部听到省里有近一千万的扶贫资金投入到黑河乡时,脸上都露出兴奋的表情,更有的则在盘算如何让乡里把基地建在自己的村里。至于乡里的干部,好多已经听说了这件事了,其兴奋的程度已渐渐减弱,只是跟着大家进行热烈的鼓掌。

随后,刘思宇又从这个项目的规模、建成后的美好前景等方面向大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还宣布乡政府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就是做好这个扶贫项目的启动准备工作,在今年之内务必完成土地的规划和改造,茶苗的培育、以及附属的交通、水利设施建设。从而保证明年开春能顺利进行茶树苗的移植。

至于茶叶加工的事,乡里准备建成五个比较大型的茶厂来承担茶叶加工的任务,至于茶厂是由乡政府出面修建,还是采用引资,扶贫办进行补助扶持的方式,还有待万亩茶园基地领导小组研究后决定。

张高武最后对这个万亩茶园项目的意义进行了阐述,他要求乡干部要高度重视万亩茶园基地建设,积极参与到这个扶贫试点项目中去。

这次会后,刘思宇的办公室就从来没有断过人,这些人都是来自各村的村干部,他们的要求也很简单,就是希望乡政府把他们村的土地纳入万亩茶园中去。刚送走大坪村的村长,统山村的黄玉成和宋宝国就走了进来。

看到是他俩进来,刘思宇热情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向两人伸出手来,亲热地握了一下,招呼两人坐下,又亲自替二人各倒了一杯水。

虽然黄玉成宋宝国和刘思宇关系一直很好,他们现在还在替刘思宇管理着那上园圃,但那时刘思宇还只是一个乡党委副书记,没想到短短一年不到时间,刘思宇竟成了黑河乡的正乡长,同时还真的说到做到,把从乡政府到统山村的公路修通了,这让两人对刘思宇产生了自内心的敬佩,不但是他俩,就是在全乡两万多老百姓当中,刘思宇的威望也是如同火箭般地上升,各种版本的传言在黑河乡的地盘上到处流传。

自从上次听到刘思宇说乡里有一个万亩茶园的项目,他俩在回去的路上就一直在盘算着是不是找刘思宇把统山村也纳入进去。

现在从乡政府回统山村,比以前方面多了,山上有两户人家买了小四轮,赶集的日子就从统山村的湖边到乡政府装人跑运输,其余时间则帮着统山村和山腰的几个村运点砖瓦等修房子的材料。而宋宝国手里有上次刘思宇分给的卖兰草的钱,还有帮刘思宇管理园圃也有不菲的收入,看到刘思宇骑着摩托车很是拉风,就到城里去买了一辆俗称油啄母的摩托,刘思宇让凌风帮他弄了个驾证,上街的时候就骑着,感觉很是不错。

这次他拉着黄玉成一起来,看到刘思宇对他俩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原本求人的那点拘束也就不见了,接过刘思宇递过的红塔山,点燃狠吸了一口,宋宝国说道:“刘乡长,我知道你最关心我们统山村的展了,自从你来到乡政府后,我们统山村的面貌那是一天一个样,村民们都在念叨着你的好,你看这次是不是把我们村也纳入万亩茶园的范围?”

这宋宝国先真诚地捧了刘思宇几句,这才说出了两人这次来的目的,说完,两双眼睛期盼地盯着刘思宇。

关于这个万亩茶园项目,刘思宇已在心里想好了方案,只是时机未到,他连张高武书记都没有透露,张高武还在心里认为刘思宇是因为自己垫付的五万多元没有报帐,对张中林县长过多插手扶贫项目的事产生看法,工作有点消极呢。

“你们村也想种茶叶?”刘思宇望了他俩一眼,说道。

看到刘思宇的眼里并没有什么表情,宋宝国心里有点打顿,暗道:难道刘乡长不赞成我们村种茶叶?不过话已出口,也不好收回,就不好意思地笑道:“刘乡长,我和黄支这种茶叶需要什么条件,更不知道我们村是不是适合种这东西,这不,我和黄支书商量了一下,到你这里来讨主意来了。”

旁边的黄玉成赶紧点了一下头,附和道:“就是,刘乡长你是了解我们村的,你认为我们村该做啥我们就做啥,我们听你的。”

刘思宇沉吟了一下,这才说道:“老黄老宋,我们都是老交情了,我就不遮着藏着,你们这统山村啊,我看这万亩茶园还真没你们的戏。”

宋宝国和黄玉成对视了一眼,脸色便暗淡下来。

刘思宇接着说道:“不是我不帮你们,茶叶这个东西,我专门查过资料,而且也请教过这方面的专家,这种植物并不适合在海拔过一千米的地方生长,当然也不是不可以种,不过这茶叶的制作需要的是茶树出的新芽,你想,你们那里的树木芽比山下迟了近一个月,山下可以采三季,而你们那里如果种的话,只能采两季,而且质量也不好,你说如果真的要种茶树,是不是比山腰的收入少得多?”

两人听了刘思宇的话,这才明白不是刘乡长不帮自己,而确实是自己那个地方不适宜种茶树。

看到他俩失望的神情,刘思宇安慰道:“老黄、老宋,你们也不要失望,我过段时间我好好帮你们想一下,看有没有什么适合你们那里的项目。”

两人听到刘思宇答应帮他们想项目,这才高兴起来,随后三人又商谈了一下园圃里的事,这园圃在刘思宇的示意下,已平整出了大片的土地,准备进行桂花树和小叶榕的扦插培植,同时也移植了一部分较大的树木,特别是修公路时,在步远的帮助下,凡是因修公路需要砍去的有价值的大树,宋宝国都在刘思宇的示意下出面买了下来,然后向步远借车挖出运到园圃里种起来。

一条公路修下来,园圃里的大树足足栽了一大块地。

当然也在收购村民挖来的兰草,不过宋宝国和黄玉成也分不清兰草的好坏,全凭感觉买下,种在园圃里,刘思宇上来看到有价值高的,就挖出来搬到林志的后花园种起来。

只是公路修通后,有一批专门从事兰草生意的人跑到了统山顶,开始收购村民家里的兰草,园圃里收到的就都是村民卖不出去的兰草了。

九月份,黑河乡的扶贫项目正式启动,省扶贫办的黄海根自告奋勇带着几个人参加启动仪式,在这之前,扶贫项目工作组在征得苏向东和张中林的同意后,由县扶贫办曹建中主任到平西农业大学请了几个茶叶专家,专门到黑河乡进行实地考察,最后决定把河西四个村和村东两个村纳入万亩茶园基地建设范围,乡政府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实地测量,做好农民工作,请技术人员规划茶园建设和道路水利建设,同时着手准备对农民进行茶园和种植管理培训。

启动仪式在乡政府的大会议室里举行,万亩茶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的成员全部到会,市扶贫办的主任廖远方出席会议,省扶贫办则是黄海根科长到场。

在这次大会上,苏向东书记代表红山县县委县府向省市的领导保证一定按文件要求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建设高质量的万亩茶园,使之真正起到扶贫一处,脱贫一处,致富一处的作用。张高武书记则代表工作组,表明了自己一定尽全力搞好这个项目的决心。当然,省里和市里的扶贫办领导也免不了提些要求。

会后,刘思宇陪着黄海根到了统山顶,指着山下的土地,向他介绍了规划中的万亩茶园的地方及大致范围。

黄海根站在统山边的悬岩上,看到山下满目青绿,一条弯曲的河流在群山中缓缓流过,而这时夕阳正要落山,天空一片深蓝,与大城市的喧嚣完全是另一种境界,不由得心旷神怡,觉得这里仿佛世外桃源一般。

送走黄海根后,张高武和刘思宇就忙着让万亩茶园涉及的农户抓紧时间清理土地上的农作物,有些小块的土地也要进行改造,使之形成较大的地块,县农业局支援的技术人员每天到田间地里去进行指导。

按照文件的要求,农民每改造出一亩符合要求的茶地,扶贫办将补助现金一百元,有了这笔补助,农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涉及到了几个村开始了热火朝天的茶园改造工作。

这天,刘思宇刚到办公室,杜清平就跑了过来,看到杜清平的样子,刘思宇知道又有事情生了。

果然,杜清平是来向他汇报县农业局的技术人员今天已经全被撤回县里的事,至于原因,杜清平在他们离开时把自己的一个同学拉到一边,询问了一阵,这才知道是因为县扶贫办承诺的生活补助没有到位,使他们在黑河乡的生活成了问题,他们不得不提前离开。没有向黑河乡政府打招呼,是他们体量张高武和刘思宇的难处,知道他们是有心无力。

得知技术人员已经离开,刘思宇心里暗喜,杜清平看到刘思宇陷入了沉思,就悄悄退了出去,刘思宇在屋里抽了一支烟,这才上楼向张高武的办公室走去。

看到刘思宇进来,正在屋里来回走动的张高武眼睛一亮,忙说道:“思宇乡长,县农业局支援的技术人员已经离开了,你听说没有?”

“我刚听说,这不,我就是来向你汇报这件事的。”刘思宇答道。

“你看,这都成了什么事?现在是茶园土地平整的关键时间,这农业局的人也真是,说走就走,连招呼也不打一声。”张高武气愤的说道。

“可能他们也有说不的苦衷,张书记,我看生了这样的大事,我们还是向张书记汇报吧。”刘思宇叹了口气说道。

黑河的日子第一百零四章刘思宇被停职审查

更新时间:2011…8…269:37:01本章字数:6162

感谢TJc大大的支持,感谢e直想天开大大的支持,石板路一定努力码字,以回报大家的支持。

张高武给秦志洪打电话,秦志洪告诉他,苏书记跟着省里一个代表团到欧洲考察去了,要半个月以后才回来。张高武一听在这当口,竟然出了这样的事,心里就有点灰暗。

刘思宇听到张高武这样一说,心里也有一种不妙的感觉,但出了这样的事,如果不上报,到时县里追问起来,麻烦会更大,还有这件事如果拖下去,对乡里的工作更加不利。

两人探讨了几句,最后还是决定让张高武代表工作组向县长张中林汇报。

张高武和县府办主任任一平联系好后,就赶往县里,当面向张中林县长汇报。

走进张中林的办公室,张高武就感到一种冷意,虽然张中林表面上看来和往日没有两样,而且对张高武很是热情。

张中林听了张高武的汇报,气愤地说道:“这农业局的人也太没有大局观念了,怎么能这样撂担子,这种风气绝不能助长!”

随接让秘书打电话给农业局长杜明,让他立即赶到自己的办公室。

半个小时不到,杜明就赶到了张中林的办公室。

看见杜明,张中林并没有给他好眼色,而是冷冷地问道:“杜局长,你们农业局的技术人员擅自撤回县里,这是怎么回事?”

杜明一脸涨得通红,小声说道:“张县长,这件事我要向你检讨,我对下面的职工教育不严,我请求组织给我处分。我也是才听说我们局的技术人员撤回了县里,他们虽然是因为在黑河乡的生活得不到保障,但也不能擅离职守,这简单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我回去就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你说什么?在黑河乡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县里不是规定每天补助生活费15元吗?而且住宿问题黑河乡政府答应帮着解决啊。”张中林不解地问道。

“张县长,你可能不知道,我们局里的技术人员到了黑河乡已有一个月了,生活补助那是连一点影子都没有看到。”杜明忙解释道。

“这个曹建中,倒底搞的是什么名堂?高武书记,这件事我会调查的,争取早点让技术人员回到黑河乡,无论如何不能影响了茶园的基地建设。”张中林听了杜明的话,心里的怒气少了不少,他安慰张高武道。

张高武看到张中林县长的态度,心里放松了许多:“张县长,这件事还得尽快解决,我怕引起连锁反应,到时就麻烦了。”

张高武回到乡里,和刘思宇说了事情的经过,刘思宇一听,就知道这事不会这样简单,谁都知道,扶贫办的曹建中,是张县长的人,没有张县长的话,借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扣着扶贫专项资金不。

那其中的内情又是什么呢,刘思宇陷入了沉思。

第二天早上,有两个村的村长跑到刘思宇的办公室。

“刘乡长,听说这万亩茶园的批资金已经到了,那些通过验收的农户问好久兑现补助?”那两个村长小心地看了刘思宇一眼,小声问道。

“这个你们放心,兑现补助只是早晚的事,这几天县扶贫办的人特别忙,过两天就来兑现。”刘思宇沉着地答道。

那两个村长互相对视了一眼,一个长得强壮的村长鼓起勇气说道:“刘乡长,现在很多村民看到县里的技术人员撤了回去,都在担心这万亩茶园是不是还要办下去,好多组的村民都停了下来,如果再不兑现补助的话,事情就难办了。”

刘思宇一听,心里警觉起来,看来有人在做文章了,不过开弓没有回头箭,如果这时停止下来,造成的损失将无法计算。

“你们放心,张书记专门为这件事跑了县委,这些事马上就会解决,不过,你们一定要去做好工作,千万不能停止茶园的建设。在这里,我表个态,如果哪个村的建设停了下来,我会建议取消那个村的资格,还会追究村里领导的责任,到时别怪我不客气。”刘思宇强硬地说道。

那两个村长听到刘思宇这样说,只好点头保证回去做好工作,但还是补了一句,如果县里的补助还不兑现,可能管不了多久。

刘思宇和张高武商量后,觉得必须把补助先下去才行。张高武就给县扶贫办打电话,以万亩茶园扶贫基地工作组长的名义,要求县扶贫办尽快兑现补助,谁知县扶贫办的人说他们的主任出差去了,要等他回来才能决定。

张高武一听,脸色马上黑了下来。

世上的事哪有这么巧,乡里刚出了事,这曹建中却到外面出差去了。不过却没有办法,他虽然是工作组的组长,可是这资金却捏在县扶贫办手里,自己想要动用本属于乡里的扶贫资金,还得经过这扶贫办主任的允许。

就在刘思宇和张高武在乡里愁的时候,一封举报信却摆在了县委常委们的桌上,不但是他们收到了举报信,连纪委和检察院反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