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路官场(石板路)-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交了公粮之后,手里都有一点钱,如果错过这个时候,那时再去催收,就很难了。
看到好几个组第二天就出了,刘思宇决定先到和木村看看情况再说,这和木村离乡政府不过十几里地,不过处于统山这座大山的山腰,这统山在红山县都比较有名,它的海拔有一千多米,最高的地方近两千米,算是红山县第二高的山了,统山村则在山顶,这统山的山势也很奇怪,从上到下分为三级,山下挨黑河溪一线为第一级,是黑河乡民乐村和新农村,往上是一段陡峭的山崖,山涧密布,上面是几个较平坦的坝子,这就是山腰,和木村和大坪村就在这几个坝子上,,再往上又是一段陡峭的山崖,无数山岭直上直下,上面却是由七个山峰簇立而成,统山村就散布在山顶的无数山峰之间。刘思宇没有选择先到统山村,就是想先看看和木村的情况再说,毕竟和木村的情况比统山村好得多。
刘思宇带着杜清平和邓国中,从街西边的一座木桥上过了河,然后就开始从山脚往上爬,还别说,这沿路的景色还不错,到处林木葱郁,山林间到处开着金灿灿的野菊花,不时还有几声清脆的鸟叫,倒给他们一路上增了不少趣味。只是沿途的路都是用乱石垒的,有的地方被水冲垮了,有点难走。
爬到山崖半腰的一个大石头边休息的时候,杜清平和邓国中已累得出了一身大汗,杜清平的背上背了一个大包,里面装了矿泉水和一些饼干之类,就取了出来,一人了一瓶水,刘思宇并不客气,顺手接了过来,扭开瓶盖,仰头喝了一口,对递过来的饼干,却只拿起两块,塞进了嘴里。
杜清平和邓国中看到刘思宇很轻松地样子,眼睛里闪出了佩服的光来,黑河乡的乡干部,爬这大山,到了这半山腰,没有一个不累得满头大汗,疲惫不堪的,爬到这里,没有显出一点累的痕迹的,除了刘思宇,没有二人。
看来当兵出身的人就是不简单。
刘思宇把两人敬佩的眼光直接忽略,而是扭头观察起这大山的情况来,。
这条上山的路就在两条大岭之间,随着山势忽左忽右的绕来绕去,似乎一条长蛇在艰难地寻找出路一般。山下的民乐村和新农村如在脚下,一层层的梯田里全是才收割后的谷桩,村民的房屋就散在到处是梯田的山坡山湾里。这两个村是黑河乡最富裕的村子之一,那有一个大坝子和两幢砖房的就是民乐小学,一条简易的乡村公路就修到那里。再往上就再也没有公路了。
几人休息了一会,又继续往上爬去,等爬到和木村时,已是中午了,姚远林正在田里收拾稻草,听到邻居孩子说有干部找自己,和老婆放下手中的活计就跑了回来。
刚跑到家,就看见自己的坝子里站着三个人,细看那不正是刘副书记他们吗?忙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过去,憨厚地说道:“刘书记,你们快请坐。”
说着跑去推开大门,就端出两条木凳,放在坝子里,望向刘思宇,征询地说道:“今天有太阳,我们就在坝子里坐?”
“好啊,我们边扯靶子边晒太阳。”刘思宇爽快地说道。还别说,这暖阳阳地太阳照在身上就是舒服。
姚远林又招呼他的老婆生火做饭,自己也端了两条木凳,放在坝子里,从屋里提来一个暖水瓶,取出自家做的茶叶,就着几个满是茶垢的磁盅,泡了几盅茶。
刘思宇也是渴了,随手端起一个茶盅,吹了吹面上的茶叶,凑到嘴边,喝了一口,一阵清香顿时就溢满喉咙,然后就到了胃里,刘思宇不禁笑道:“好茶。老姚啊,你这茶叶不错。”
听到刘思宇的赞赏,姚远林不好意思地笑着答道:“自家做的,也没有什么技术,倒让刘书记见笑了。”
不过表情里还是透露出了一点自豪。同时对这刘书记又增添了几分好感。
不说别的,就看刘书记端起茶盅就喝,丝毫没有一点嫌弃的意思,不像别的乡干部,看见自己端出的茶盅,总是仔细打量,好像自己的茶盅多脏似的,更有甚者,把自己好心泡的茶放在一边,只喝自己的矿泉水,似乎喝了自己的茶就会掉价一般。
这刘书记真的不错,这是姚远林心里涌起的想法。
看到刘书记端起茶就喝,细心的杜清平也端起一个茶盅凑到嘴边,喝了一口,也笑着说道:“这姚支书的茶确实可以。”
邓国中在杜清平的示意下,也机灵地端起了茶盅。
四人喝了一会,就见和木村的村长谢成昆得到姚远林的通知后,满头大汗地跑了过来,看到刘思宇一行,忙不迭地说道:“不好意思,我来迟了,不好意思。”
弄得众人又都大笑起来。
五人在坝子里边喝茶边聊,倒也十分投机,后来姚远林说要帮老婆准备中午饭,就进屋去忙碌去了,过不多时,姚远林从屋里端出一张八仙桌,放在坝子里,然后从屋里不停地往桌上端菜,待一切摆放好后,几人就围上了桌子。
看到姚远林和谢成昆忙着往老粗碗里倒酒时,刘思宇现姚远林的老婆并没有出来,就说道:“老姚,嫂子呢,都忙活了半天了,叫她来一起吃吧。”
“不要管她,我们喝我们的,妇道人家,上什么桌子。”姚远林随口答道,接着就把一碗酒双手端着递到刘思宇面前,说道:“刘书记,我们农村人也没有什么讲究,家里也没有杯子,就着这个大碗,轮流喝,你是领导,你先带头。”
“先别忙,”刘思宇一手接过酒碗,郑重地说道:“老姚,我有一个要求,如果你做得到,我就喝,做不到,这酒我就不喝了,我只吃饭。”
听到刘思宇突然提出了条件,姚远林心里一愣,难道这刘书记是要借着这喝酒来逼我完成这催收任务么,脸色一变,颤声说道:“刘书记只管吩咐,我姚远林就算拼命也要做到。”
刘思宇一看姚远林的脸色,就知道他想到什么地方去了,淡然一笑道:“呵呵,老姚真是痛快人,也是真汉子,那我可说了。”
“刘书记,你只管说,就冲你敢教训周虎,我就服你。”
“好,痛快,老姚,我的要求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去请嫂子到桌上来一齐吃饭。”
“就这?”姚远林一头雾水,不但是他,就是另外三人也是一头雾水。
“怎么,你做不到么?”刘思宇似笑非笑地说道,“那这酒…”
原来这黑炣乡农村有一个规矩,那就是家里有客人来,妇女是不能上桌子的,只能躲在灶间吃饭。刘思宇就想借一个由头来改变这种陋习。
姚远林没想到刘思宇的要求是这个,说实话,他老婆跟了他十七八年,大女儿今年都十五岁,二儿子今年十二岁,家里有客人时却从来没有上过桌。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让老婆上桌子一同客人一起吃饭,听到刘思宇的话,简直不敢相信。
他呆在那里。
“老姚啊,我们的老人家曾说过,妇女同志半边天,你是党的支书,可不能歧视妇女同志啊。”刘思宇看到姚远林还没有回过神来,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这时谢成昆、杜清平、邓国中回过神来,就连声催促姚远林道:“老姚,快去请嫂子,不然这酒我们都不喝了。”姚远林这才慌忙站起来,跑进屋里去请老婆。
姚远林的老婆姓陈,她正照往常一样在灶间默默地吃饭,却突然听到刘思宇提到让自己的丈夫叫自己出去上桌子吃饭,她一下就蒙住了,妇女像男人一样上桌子与客人一起吃饭,这样的事她想都没有想过,而刘书记却……,她一下觉得自己的鼻子一酸,忙放下碗,用衣角擦了一下,这时自己的丈夫跑了进来,高声喊道:
“娃他妈,刘书记叫你到桌上去吃饭。”
“你们吃吧,我还是就在灶间吃。”姚远林的老婆难为情地说道。
“走吧,刘书记可是个见过大世面的人,他说了,你不去他酒都不喝,人家刘书记这时看得起我们,走吧。”说着,姚远林上前拍了拍老婆身上的灰尘,鼻子里也一酸,这个姓陈的妹子跟了自己一二十年,就一直默默地为自己生儿育女,操家理务,而自己似乎一直都认为理所当然,而从来没有仔细地为她想过。
唉,自己这个丈夫还是有点失职啊,他爱怜地替老婆理了一下衣服,然后两人走了出来。
看到姚远林和他老婆忸怩地在一条板凳上坐下,刘思宇端起面前的一大碗酒,说道:“各位,这天这酒我先敬姚大嫂,我们几个在坝子里吹牛扯靶子,我们的大嫂却在灶间忙个不停,你们说,我该不该敬?”
说着,刘思宇一脸真诚地看着大伙,大伙都被感染了,说道:“刘书记说得好,该敬该敬。”弄得姚大嫂一脸不好意思。
“来大嫂,我敬你一下,你喝茶就可以了,”听到刘思宇这话,杜清平机灵地把一盅茶递给了姚大嫂。刘思宇双手把碗举到姚大嫂跟前,姚大嫂手足无措地端起茶,满脸的激动,与刘思宇碰了一下,猛喝了一大口茶,刘思宇也大大地喝了一口,然后放下。
后来每个人都敬了姚大嫂一下,一顿饭吃下来,姚大嫂饭没吃多少,心里却充满了被人尊重的喜悦。
从这次以后,姚远林每次有客来,都叫上妻子一齐上桌子吃饭,而黑河乡里的那种有客来妇女不上桌子的陋习也慢慢地改掉了,这是后话。
第十二章农税提留(四)
更新时间:2011…8…182:26:53本章字数:5199
饭后,刘思宇一行几人在姚远林和谢成昆的带领下,沿着和木村的地盘四处看了看,这和木村处于统山的半山腰,几条山岭间有无数较缓的山湾,老百姓的房子就散布在各个山湾里,全村共有七个小组,有人口一千二百多人,只是这和木村的田全是一层一层的梯田,都随着山势变曲,倒也有几分美感。由于全靠山上流下的涧水浇灌,现在才收了庄稼,人们也无心去去管理,好多田里都没有水。
农作物除了一点水稻外,就是沿着山岭种点玉米什么的,还有就是种土豆,田边地角都是,听说每家都有上千斤,不过却换不成钱。好在靠上的山壁脚下有不少山林,里面树木茂盛,倒也解决了烧柴问题。
当刘思宇看到很多人家还住着用茅草盖的房子时,心里有一阵心酸,改革开放都十多年了,我们的老百姓还过着养牛耕田,养猪过年,养鸡换钱的生活,还住着这四处透风的房子,看到那一张张纯朴憨厚的脸,还有那被岁月刻上的一道道皱纹,刘思宇一下子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似乎很重很重。
看到刘思宇沉默不语,姚远林也叹着气说道:“刘书记,你也看到了,我们村就是这么个现状,说起这些我这个村支书都没脸见人,当了十多年村干部,我们村还仅仅解决了温饱问题,我问心有愧啊。”
“老姚,这不怪你,是我们当领导的没有做好啊,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想办法,就一定能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的。”说到这里,他停了一下,又一字一顿地说道,“一定能。”目光中充满了无比坚定的信念。
杜清平听得心里一震,不但是他,就是姚远林谢成昆和邓国中,也心里一震,似乎受到了刘思宇的神情的感染。一种想做点什么的使命感从心里猛然升起。
特别是杜清平,一下子觉得自己选择跟着刘思宇是一个多么正确的决定。
接下来的时间,刘思宇只是专注地听,仔细地看,却很少再言了,不过当他们走到悬崖口时,看到那巨大的岩石和山下那些房屋和农田时,那刘思宇仔细地看了很久很久。
他有了一个想法,只是他没有联系和木村,这个村的联系领导是李凯,有些话现在还不方便说。只有在他们走到一条山沟边,突然看到那沟两边竟然长了不少鱼腥草时,眼里不由一亮,随手拔了一根,就扭头对谢成昆说道:“老谢,这个东西你们这里多不多?”
谢成昆和姚远林一看,原来刘思宇说的是这个,就笑着说道:
“这个啊,我们这里满山都是,刘书记是不是想吃这个,我让娃他妈给你弄点,这东西凉拌来吃味道还不错。”
“哦,”刘思宇沉思了一下,就没有再说什么。几人又继续一路走一路看,就这样到了和木村小。
这村小实在是小,只有四间简易的木屋,都东倒西歪的,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木屋前是一个较平的泥坝子,坝子的前端一个石墩上插着一根竹杆,上面竟飘扬着一面国旗。
看着迎风飘扬的国旗,刘思宇的眼睛一亮,这学校虽然简陋……
姚远林向刘思宇介绍道:“刘书记,这学堂的学生除了我们村的以外,还有大坪村的。”
“大坪村没有学校?”
“没有。”
“这里有多少学生?”
刘思宇皱了一下眉头,看到这小学破烂不堪的样子,也不知道这些学生下雨天怎么过。
“有将近1oo个学生,学校里除了姚清水是民办教师外,另两个都是代课教师,一个是大坪村的,一个是我们村的。”
刘思宇走近教室,这时学校早已放学了,教室的门被一把挂锁锁着,但透过窗框上塑料薄膜的破洞,可以看见教室里整齐地放着破烂的桌凳,还有几张明显是断腿的,下面用石块垫住,地面也是坑坑洼洼的,一块木头做的黑板不知道用了多少年,上面的油漆掉得东一块西一块的。
刘思宇再斜着头看向房顶,几个大洞赫然露出。
这样的教室,遇上刮风下雨,如何得了?刘思宇的心里更加沉重起来,这教育现在可归自己负责了。
太阳要下山的时候,刘思宇他们三人离开了和平村,临走时,刘思宇让姚远林和谢成昆先带着村干部作好准备,明天综治办的王轩成带人上来一齐催收农税提留,具体工作要求,他会告诉王轩成的。
回到乡里,杜清平把姚远林送的那把鱼腥草送到了刘思宇的屋里,这才回去休息,因为在路上刘思宇已让杜清平通知王轩成明天上班时来自己的办公室,并杜清平和邓国中做好准备同,陪自己到统山村去看一看。
杜清平和邓国中听到明天陪刘思宇下乡,心里非常激动,俩人向刘思宇告别后就兴冲冲地回去了。
在屋里简单洗漱一下,刘思宇到伙食团吃了晚饭,刚回到屋里,就见李凯笑吟吟地敲开自己的门,原来是叫他去打克,这乡里一到晚上也没有什么娱乐的,除了喝酒看电视就是打牌,刘思宇关上门就跟他下楼。
走进陈杰生的屋子,现何洁正坐在一条凳子上与陈杰生聊着什么,看到刘思宇,何洁脸上现出一丝喜悦,笑着说道:“
“刘书记,”就起身站起来,让刘思宇坐。
“呵呵呵,你比我还要积极哈。”刘思宇也笑着应了一声,同时对陈杰生点了一下头。
陈杰生看到刘思宇和李凯进屋,就忙着把一张桌子搬来放在中间,然后又把早泡好的茶端了过来,递了一杯给刘思宇,然后招呼三人坐下,把一副扑克摆在桌上,四人就开始打起来。
直到晚上十一点半,这场牌局才结束,刘思宇和何洁上楼回到各自的屋子里,收拾了一下,就休息了。
躺在床上的时候,刘思宇开始回忆晚上牌局的每一个细节,说实话,如果陈杰生找刘思宇打扑克只为娱乐,那是谁也不相信的,拉拢刘思宇,有可能但又不全像,因为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他应该知道要想叫刘思宇跟着他走,与张高武对阵,那是不可能的。那他?
刘思宇把今晚打牌的经过详细地在脑中过了一遍,这整个打牌的过程中,陈杰生的话并不多,他们的扑克是打对家,又称为百分,陈杰生与李凯一家,刘思宇与何洁一家,今晚他所说的话不过1o句,还没有李凯的十分之一多,其中有两句似是无意地问起了刘思宇农税提留催收工作的情况,另外的几句话中,有一句提到了几个家都不在这里,有空多聚聚。还提到党政办主任胡大海最近情绪不好,好像是什么事让张书记不满意。
还有就是无意中提到张中林县长很关心我们黑河乡的工作。
刘思宇细想了一阵,终于明白了陈杰生的用意,他是在告诉自己,希望与自己联手抗衡张高武的本地派,还隐晦地点明自己的身后就是张中林县长。至于胡大海的事倒是有点费思索,不过到后来,刘思宇还是猜到了胡大海哪件事让张高武不满意了。
那就是让自己住在计生办的楼上,那不是有意让自己和陈杰生亲近吗?所以胡大海遭张高武的冷落也在情理之中了。
想清楚这些关节后,刘思宇到后来就对何洁这个人产生了兴趣,听田勇说,这何洁是县政协孙副主席的媳妇,孙副主席的儿子在县医院当大夫,与何洁是高中同学,在他们结婚的时候,孙副主席还是副县长,何洁本以为很快就能进城了,却不料孙副县长在一件事上让县委书记苏向东产生了看法,结果七弄八弄就被弄到政协去了,何洁调动的事也就拖了下来,好在张高武还念点旧情,看到这何洁工作能力还可以,就把何洁提为党政办副主任。
在乡里,别人知道他有一个当政协副主席的老公公,却也不敢得罪她,就连陈杰生有时也让着她。
只是这何洁为啥看到自己就有点羞涩,难道是跳舞那晚的事让她难为情?不过那光洁无暇的肌肤还真惹人浮想不已,搂在怀里那滋味肯定爽极了。
这样胡思乱想着,刘思宇进入了梦乡,只是他不知道隔壁的何洁也是很久才睡过去。
各位大大,给点点击,给点票票,给点收藏,支持石板路,石板路在此先谢了。
第十三章张书记有请
更新时间:2011…8…182:26:53本章字数:5452
(石板路恳请各位多多支持,给石板路的信心,石板路先谢了)
刘思宇正在办公室里给综治办主任王轩成交代工作,党政办的叶浩军就急急忙忙地跑了过来。
看到叶浩军脸上微微有汗,刘思宇也不急着问有什么事,而是笑着说道:“浩军,先喝一口水,你坐在那里,稍等一下,我先和王主任说点事。”
说完亲自接了一杯水,叶浩军忙接过去,坐在一边喝水等候。
刘思宇转过头继续对王轩成郑重地说道:“王主任,你们今天到和木村催收农税提留,一定要注意把握尺度,多做宣传工作,实在没有钱交的村民,把情况弄清楚,然后我们再商量,记住,老百姓都不容易,绝对不能搞牵猪放牛那一套。”
看到王轩成理解了自己的意思,这才挥手让他离去。
王轨成边往外走,一边心里边腹诽,这刘副书记还真是书生意气,对待这些老百姓还用讲这么多道理吗?你不来手段,那任务还怎么完成?只是官大一级压死人,算了,就照他说的去办,完不成任务有他在前面挡着。
只是这些刘思宇并不知道,他也没有时间去揣摩王轩成的心思,他知道这叶浩军跑来,那一定是张书记有事找自己了。
果然,叶浩军告诉刘思宇,说张书记有事找他,刘思宇笑着说马上就去,待叶浩军走后,又点了一支中华,边抽边喝茶,过了一会,这才不慌不忙地拿起一个笔记本向四楼的书记办公室走去。
张高武一见刘思宇,就热情地从办公桌后站起来,绕过办公桌,一边伸手一边对刘思宇说道:“思宇书记来了,快请坐。”又是亲自倒茶,又是递烟,其神情仿佛是一个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来访一般,倒让刘思宇有种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感觉。
张高武用亲切的眼光看着刘思宇坐下后,自己也在刘思宇的对面坐下,仿佛两人是多么好的朋友一般,这才说道:
“听说你们组昨天就下乡了,情况如何?”
听到张高武询问昨天的事,刘思宇知道这不过是正题前的闲聊,但人家毕竟是乡党委书记,是一把手,而自己最多就是排在第四位的副书记,既然一把手问,他还是一五一十地把昨天的事说了一遍。
张高武一直是笑容满面的听着,直到刘思宇汇报完毕,这才感叹地说道:“思宇啊,我们乡里的情况就是这样,和木村还算好的,上面的统山村就更穷了,有好多人家连一件好的衣服都没有。说起来我这个乡党委书记当得称职啊。”
“不,张书记,这不能怪你,主要怪我们黑河乡的自然条件太艰苦了,虽然有你这样一批踏实做事的领导,在不断的想方设法去改变这落后的面貌,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有些东西不是一时就能改变的,罗马也不是一天就建成的,但我相信在张书记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黑河乡的情况一定会一步步就好的。”刘思宇接过张高武的话题捧了一下,现在的官场,说话也是一种技巧。
听到刘思宇把自己放在乡党委的前面,不管是不是真心话,但听着就是让人舒服,看来这大学生就是不一样,何况人家还在部队当过副营长呢。
“你这个刘思宇啊,呵呵……”张高武用手指点着刘思宇,笑了起来。
两人闲聊了一阵后,张高武这才进入主题。
“思宇书记,昨天接到县政府办公室通知,明天召开全县“普六”迎省检工作会,通知要求乡党委书记和教委主任必须参加,你先准备一下,下午和我一道去红山城。你看如何?”
听了张高武书记的话,刘思宇也想起了今年十一月份平西省政府将对宾州市所辖各县区进行全面普及六年制义务教育检查验收,这项工作上面要求必须确保验收过关,要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而自从上次接手乡教委主任一职后,黑河乡的验收工作的重任就担在自己的肩上,看来想到统山村去看一看的计划不能实现了。
不过刘思宇还是态度非常诚恳地以自己才到乡里不久,很多情况还不了解,也没有多少工作经验,有很多事还需要向张书记请示,最后让张高武高兴地答应如果工作中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他,同时,趁着张高武情绪很好,刘思宇提出让党政办的杜清平这段时间帮着自己处理迎检的准备工作,张高武想也没有想就答应了。
随后两人又说好了下午两点出,因为张书记说要带他到县里几个局去认认门。
从张书记的办公室出来,乡政府的很多间办公室里的人瞧见刘思宇,都热情地打招呼,都想从刘思宇的脸上看出他与张书记是不是走在一起了,可是刘思宇一脸淡定,让人无法看出一点端倪来。
下楼到党政办时,胡大海正在批评杜清平和吴得强,好像是一个上报的啥子数据不准确,看到刘思宇走了进来,杜清平一张涨红的脸正往外流露着委屈,胡大海则是脑里一轰,自己怎么那么倒霉啊,前几天看到计生办还空着一套房子,也没往多里想,也没有向张书记请示,就把刘思宇安排住在哪里,结果,张书记把自己叫到他的办公室,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说自己只是党政办主任,并不是乡党委书记,什么事都自作主张,脱离上级的领导,那是很危险的云云。看到张书记那阴沉的眼光,自己似乎一下掉进了冰窟。
于是一连几天,胡大海都有点垂头丧气的,今天来检查一个急需上报的报表,却现里面有几个数据有明显的错误,自己正一口气找不到地方出,就把负责数据填报的吴得强批了个狗血淋头,这时杜清平正好哼着一流行歌曲,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进来,让他又想到这几天杜清平正在积极向刘思宇靠拢,有翅膀要长硬的痕迹,就又把杜清平叫过来找个由头批了一通,把杜清平批得一脸委屈又一头雾水。
没曾想,这时时,刘副书记却进了党政办。
刘思宇看到胡大海正声色俱厉地批评杜清平,一种怒气从心里升起,现在乡政府大院的人都知道这杜清平算是自己的人了,你这样批评杜清平,不是明显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吗?不过刘思宇的脸上并没有表现出来。
胡大海看到刘思宇,真想抽自己一个耳光,自己怎么在这个时候去批评杜清平啊,现在的乡政府里,谁都知道这刘副书记对杜清平有好感,而这刘副书记好像也不是善茬,连张书记都有示好拉拢的痕迹。
他知道自己这下可把刘副书记给得罪了。
不过胡大海虽然只是个党政办主任,却也是一个官场老油子,那张脸转眼就充满了笑容。
“刘书记,你好,你好,快请坐。”胡大海惊喜地招呼着刘思宇,又忙着用一张毛巾把原本擦得很干净的椅子又擦了擦,让刘思宇坐下,这才殷勤地跑去泡茶。
杜清平见到刘思宇,仿佛受委屈的孩子见到自己的父母一般,看到刘思宇的眼睛向旁一瞟,就乖巧地退到一边去。
刘思宇沉稳地接过胡大海的双手递上的茶杯,喝了一口,不动声色地说道:“胡主任,刚才是什么事?”
胡大海一听,脑门上开始有点微汗,他连忙小心地回答道:“刘书记,没有啥子大事,就是吴得强的报表上有几个数据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我让他以后做事要小心点。”
“哦,”刘思宇听后,沉思了片刻,让胡大海紧张半天,这才说道:“胡主任,党政办是我们乡里最重要的部门,可以说这里的一切就代表着我们政府,这就要求我们党政办的人一定要特别严格要求自己,对工作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当然,我们当领导的也要多关心下面做事的同志,多理解一下手下,我相信党政办在胡主任的带领下,一定会完成乡党委交给的各项任务的。”
听到刘思宇的话是在敲打自己,让自己不要对手下大吼大叫的,胡大海在自叹倒霉之余,也只得连声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按刘思宇的要求去做,说到底,就是这个杜清平现在是刘思宇的人,胡大海不要再没事找事去拿他出气。
“对了,胡主任,小杜这段时间可能要抽出来忙乡里的普六迎检工作,党政办的事你就要多心了。”临走之前,刘思宇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又对胡大海说道。
然后转了一下头,对杜清平说道:“小杜,你去通知乡教办的徐显生主任,让他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杜清平听到刘思宇让自己去参加普六迎检工作,刚才的委屈转眼就飞得不见了踪影,一路小跑着去通知乡教办的徐显生主任到刘思宇的办公室开会去了。
上午在办公室听取了徐主任关于全乡普六迎检工作的汇报后,下午二点上了张高武的那辆旧北京吉普,往县城赶去。
只是没想到,车上不仅有张高武,还有一个让刘思宇意想不到的人。
&1t;ahref=。》。
第十四章这路真烂
更新时间:2011…8…182:26:54本章字数:4842
刘思宇提着公文包走到乡政府院子里的那辆吉普车的时候,张高武正在四楼自己的办公室里收拾,他瞟见刘思宇走向那辆吉普,与正在擦拭车子的司机小曾说话,他不由得停住了收拾的动作,想起昨天县委周承德副书记的那个电话来。
在电话中,周副书记先是询问了一下乡里的工作情况,然后却突然提到了刘思宇。
“……高武啊,我记得你们那里新来的副书记好像叫刘什么来着。”周副书记似乎无意中想到了什么。
“周书记,你说的是刘思宇同志吧,他是才从部队转业调到我们乡任副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