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路官场(石板路)-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钱拨给他们宾州。
为了这个火电站项目,市财政前期已投进了不少钱,如果上面的资金不能拨下来,不但这个项目建设将处于无米下锅的地步,就是市财政,这个年也不怎么好过。
所以,邓昌兴不得不亲自带着人到燕京来,看有没有办法打通财政部的关节。
在燕京忙碌了几天,这跑财政部的事,还是没有一点眉目,虽然费清云在平西省担任省委副书记的时候,邓昌兴和他走得近,也因此从副书记成为了市长,但费清云调到中原省会,两人联系的时候,自然就少了许多,现在要去找费省长想办法,他还真不好意思开口。
昨天晚上,他在电话中无意和林志超谈起这事,林志超笑着说道:“昌兴啊,刘思宇不是调到燕京市的燕北区去了吗?你何不找找他,说不定他会有办法,据说他认识邓副部长。”
邓昌兴听到这话,心里一亮,于是有了今天给刘思宇打电话的由来。
刘思宇听了邓昌兴书记的话,脑子里却在紧张思索。邓副部长虽然和自己关系不错,但宾州市的那个项目,可是一个大项目,所需的是几个亿的资金。
虽然这宾州也是自己的故乡,但就算帮忙,是不是也该捞点好处,比如祝代的事……
想到这里,他抬起头来,对邓昌兴说道:“邓书记,这邓副部长对人一向要求严格,我只能试试看,却不能保证把他约出来。”
邓昌兴听到刘思宇这话,知道事情有了转机,连忙说道:“思宇书记,我就知道你会帮宾州市的,你多费点心,我在这里先谢了。”
“呵呵,”刘思宇笑了一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突然说道:“邓书记,我听说红山县要提一位副县级干部?这是不是真的?”
“是有这回事,怎么?你有好的人选要向我们推荐?”邓昌兴可是一点就通,不过只是一个副县级,他倒也不放在心上,一般而言,副县级干部的提拔,除非是自己心目中的人选,否则他是不会关注的。
“人选倒是有一个,是不是合适我不敢打保票。”刘思宇含笑说道。
“说说看,只要是人才,我们就会重用。”邓昌兴话里有话地说道。
于是,刘思宇把祝代的事向邓昌兴说了一遍,邓昌兴听完之后,点了点头,说道:“这事我知道了。”
既然刘思宇向自己提了条件,看来找邓副部长的事,有眉目了,邓昌兴心里挺高兴的,一个副县级,能换来结识邓副部长,而且还会和刘思宇加深联系,这样的事,换成谁也会动心的。
谈完这事,两人回到包间,喝了几杯酒,唱了两首歌,跳了几曲舞,大家就离开了玉城山庄。
第二天,刘思宇小心地给邓副部长打了电话,说自己好久没有听领导的教诲了,想请他吃顿饭。
邓副部长是什么人?哪里会不明白刘思宇的小道道,就在电话中调笑地说道:“算你眼里还有我这领导,说吧,还有什么藏着没有说出来?”
刘思宇不敢再隐瞒,就把自己老家宾州的书记来了的事,向邓副部长说了一遍。
下面的干部到燕京来,除了跑官,那就是跑项目跑资金,自己所在的财政部是管钱的,跑官的一般不会求自己。
“思宇,这事下不为例,你既然做了领导,就要管好自己的事,别的地方的事,以后尽量少去管。”邓副部长不轻不重地敲打了刘思宇一下,不过还是答应了晚上一起吃饭。
听了邓副部长的答复,刘思宇愉快地给邓昌兴回了个电话,然后把吃饭的地点定在城东的一个山庄里。
邓昌兴接到刘思宇的电话,知道邓副部长同意和他们吃饭,心里十分高兴,立即指示王志玲跟刘思宇联系,商量安排生活的事。
(前两天一位好友突然得了重病,石板到医院守了几天,今天晚上才回来,这几天没有能更,特此道歉)。
第六百四十章祝代的事成了
更新时间:2012…3…174:44:34本章字数:4838
第六百四十章祝代的事成了
晚上,城东的一个山庄。
刘思宇下午提前下了班,和王志玲会合后,直接赶到这里。这个山庄其实并没有山上,只不过后面有一个不大的小山包,上面全是郁葱的树木,山坡下还有一湾清亮的水流缓缓而过。
山庄就这样依山傍水而建,远远望去,倒是掩映在十多株古老苍劲的大树之间,平添了几分灵气。
这个山庄,有一个别致的名字,叫伴月山庄。
来到山庄门前,立即有保安迎了上来,礼貌地问道:“先生,请出示会员卡。”
刘思宇从车窗里递出一张会员卡,那个保安一看,表情立即变得恭敬起来,他向后挥一挥手,然后满脸堆笑说道:“先生,你请往里走。”
刘思宇开着车进了大门,然后在一个保安模样的人引导下,把车停在山庄内一角的树荫下,两人跟着一个服务员,走进了大厅。
这个伴月山庄,刘思宇过年的时候,石杰请喝酒,到这里来玩了一次,感觉不错。这张会员卡,还是石杰让老板送给他的,据石杰说,这个山庄的老板冯铁军,是他从小玩到大的发小,这冯铁军的父亲,也是军方的一个将军,只是现在并没有在燕京军区,而是在岭南军区任政治部主任。
这冯家和石家关系十分密切,虽然两家的主要人脉均在军界,但在政界,也有几个人物。
只是冯铁军既受不了军队上的清规戒律,也不想到官场上发展,于是,就开了这么个伴月山庄,因为家里的背景雄厚,其生意也算是十分火爆。
知道刘思宇是石杰的一个长辈,而且看到石杰对刘思宇十分尊敬,于是他也跟着石杰叫宇叔,同时送了一张银卡给刘思宇。
刘思宇和王志玲进了大厅,早有服务人员上前问候,刘思宇到了吧台,让安排一个较好的房间,反正按这个山庄的规定,这银卡持有者能在山庄除最后面的红楼外,其他所有的场所消费。
服务员把两人带到兰草园雅间,两人看了一个里面的设置,觉得还不错,就定了这个雅间,然后拿过菜谱之类,刘思宇和王志玲商量着安排了今晚的生活。
忙完这一切,看看时间,差不多要到六点了,两人走下楼来,到大院里去迎接邓副部长和邓书记。
今晚是小范围聚餐,人并不多,宾州那边,就只有邓书记和王志玲出席,至于邓副部长,他带不带人出席,刘思宇自然也不会去多问。
六点刚过,邓书记就赶到了伴月山庄,大门口的保安看到刘思宇亲自出来迎接,也就没有细问,把邓书记放了进来,三人在大院里等了一回,就见邓副部长的车驶了进来,三人连忙迎了出去,刘思宇刚走到车前,邓副部长的秘书早已敏捷地跑了过来,替邓副部长拉开了车门,邓副部长下车后,刘思宇连忙微弯着腰,说道:“邓部长,你好”
邓副部长和刘思宇握了握手,这时刘思宇把早站在一边的邓昌兴介绍给了邓副部长,面对邓昌兴伸出的手,邓副部长和他轻握了一下,说了几句客气话,然后大家走了进去。
这次吃饭,邓副部长的秘书小郭也参加了,当然在喝酒的时候,邓昌兴对邓副部长那是十分的尊敬,敬了好几杯,就是郭秘书,邓昌兴也不敢怠慢。
可能是两人都信邓的缘故,邓副部长和邓昌兴的谈话也比较融洽,在结束的时候,邓副部长认真听了邓昌兴的汇报,沉思了一下,对他说道:“邓书记,你们宾州的难处,我也知道一些,思宇的老家就在宾州,这样吧,明天你到我办公室,好好把情况说一说。”
邓昌兴听到这话,心里十分高兴,口里连声说着感谢领导,而且还为此连喝了三杯,却让邓副部长只喝了一大杯。
饭后,刘思宇和邓昌兴亲自送邓副部长离开。
出了山庄,邓昌兴知道刘思宇和王志玲是同学,而且王志玲也跟他说了,晚上准备到刘思宇家里去坐坐,于是王志玲上了刘思宇的车,刘思宇和邓昌兴打了一个招呼,开着车回到自己家里。
柳瑜佳知道王志玲是刘思宇在平西党校时的同学,而且当初自己和刘思宇结婚的时候,王志玲还前来参加了婚礼,所以看到王志玲,显得十分热情,两个女人在一边谈天,刘思宇反而成了一个忠实的听众。
王志玲回宾馆,是刘思宇开着车送的,刘思宇想到柳瑜佳反正也没有什么事,两人好久没有一同去诳街了,干脆叫上她,把王志玲送回宾馆后,两人到一个音乐酒吧坐了一个小时,享受了一下久违的浪漫。
第三天,邓昌兴打来电话,说他的事成了,财政部已同意在年底前下拨两个亿的资金,说起这些,他在电话中对刘思宇十分感谢。
当然,邓昌兴回到宾州后,立即给红山县委书记打了电话,然后红山县委常委会很快通过了祝代的副县长人选提名推荐决定,上报市委组织部后,经过一番组织考察,祝代的副县长任命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下发到了红山县委。
祝代知道自己的副县长到手后,特意向刘思宇打来电话,向他表示感谢,刘思宇笑骂道:“袋子,你和我谁跟谁,以后你再说这样的话,我可就不理你了。”
“宇哥,我知道了。”祝代的声音有点哽咽,虽然他和刘思宇的感情很深,但这些年来,因为刘思宇离开了平西省,两人的交往无形中就疏远了许多,每年也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聚一次,他没想到在自己看来,几乎是难于上青天的事,到了刘思宇手里,似乎就是一句话一样的轻松。
更让他心存感激的,是刘思宇还把自己当成铁哥们。
燕北区经济开发区的几家重污染企业搬迁工作,一直没有什么进展,为此,江百发还到刘思宇的办公室诉苦了几次,就是上周,刘思宇到市里开会,还被沈市长敲打了几句,回到区委后,他在办公室想了老半天,又上网查询了相关情况,决定召集这几家企业负责人,开个座谈会,看能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这次的座谈会,由市委办负责主持,参加会议的有这四家企业的负责人、燕北区政府常务副区长王有成、区委办主任李雪强、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吴华业、区环保局长杜远波,当然,刘思宇的秘书杨伟平也要参加会议,负责会议记录。
看看开会的时间马上到了,杨伟平推开刘思宇的办公室门,走了进来,轻声提醒他,刘思宇抬起头来,伸了一个懒腰,抬起手腕看了一下,说道:“这时间过得真快,走吧,别让他们久等了。”
两人来到小会议室,参加会议的人都到齐了,看到刘思宇出现在门口,李雪勇急忙迎了出来,刘思宇含笑和在座的人员打了一个招呼,就径直走到自己的位置上,杨伟平把刘思宇的茶杯放在他面前,然后在一边找了一个位置坐下。
王有成的位置挨着刘思宇,他看到刘思宇坐下,偏过头来,轻声问了两句,刘思宇点了一下头,然后王有成向李雪勇说了一句,“我们开始吧。”
于是李雪勇坐正身子,宣布开会。
按照程序,李雪勇首先说了这次座谈会的意义,然后请王副市长讲话,王有成就中央和市里关于治污方面的大政方针进行了解释,然后对市里要求区里在明年四月以前,如果开发区的四家重污染企业的治污不能达标,必须强行关闭的指示进行了说明。
下面的四位企业负责人,听到王有成强硬的解释,顿时激动起来,有的就嚷道:“你们当初把我们请来,是有合同的,你们不能不讲信用。”
刘思宇只是静静地看着,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他发现李家伟只是皱着眉头,并没有像其他三位一样叫嚷个不停。
看到那三位越说越激动,王有成的脸色就阴沉下来,他再也控制不住了,厉声喝道:“你们嚷什么嚷?这是从中央下来的硬性规定,我们有什么办法?”
那三位负责人,看到王副区长生气了,顿时闭上嘴巴,不过眼神中还是愤愤不平的样子。
刘思宇看到大家说得差不多了,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把茶杯放下,虽然其动作很轻,但还是发出了一声轻响,顿时整个会议室的人,都静了下来。
“呵呵,我看大家讨论得十分热烈,不错哟,我觉得我们开会,就应该这样,有什么事,大家摆在会上说。”刘思宇虽然脸上带笑,但他的眼神扫过,被他的目光扫到的人,还是不由自主的感到一阵威严。
看到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刘思宇不慌不忙地替自己点了一支烟,吸了一口,说道:“关于区政府准备让你们四家企业迁出经济开发区的事,有成区长专门向我汇报过,而且我也专门就此事向市委进行了汇报。不过,有一点,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那就是如果你们四家企业的治污不能达到国家环保局的相关标准,就必须迁出经济开发区,说得更确切一点,是必须迁出燕京市。
大家知道,明年我们燕京要举办奥运会,这不但是我们燕京市的盛事,也是我们整个华夏民族的的盛事,同时,它还是向海外展示我们华夏民族整体形象的窗口。你们说,如果到时外国友人到了我们燕京,看到到处是黑烟、污水和臭气,那不是有损我们华夏泱泱大国的形象?所以,这个问题,不管前面有没有协议,都没有再讨论的必要。”
(因为朋友的事,这几天更新不稳定,再加上明天要去开会,所以明天可能不能更新,石板在此向各位支持的书友表示深深的歉意)。
第六百四十一章又是一年过去了
更新时间:2012…3…2212:27:39本章字数:4326
第六百四十一章又是一年过去了
“既然你们这四家企业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立即治污设备达到国家环保总局的标准要么只能搬出经济开发区所以我们现在也不用在过去的一些枝节问题去纠缠而是要讨论接下来应该如何做。”刘思宇喝了一口茶等着参会的人消化自己的话然后又清了清嗓子说道:
“其实我觉得李总你们几位在思想还是没有转过弯来只看到政府这次逼你们治污设备让你们企业背负了很大的负担却没有看到这次对你们几家企业来说还是一次发展的重要机遇。”
‘“机遇?”李家伟不由眼睛一亮,陷入了思索之中,而另几次负责人,则是一片茫然。
“对,是机遇,如果你们能抓住这次机遇,对你们企业的快速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刘思宇满有信心地说。
随后,在众人有点疑惑的眼神中,刘思宇把这几天自己思考的结果说了出来,这次燕北区让四家企业要么治污设备,要么搬出经济开发区,表面看起来,让这些企业亏了不少,而那三家企业,据刘思宇的了解,本身就处于亏损状态,他们找到政府说理,其用意只是想让燕北区政府对他们进行补偿,拿到一笔钱,而燕新电镀有限公司,因为规模较大,现在还处于略有盈利的阶段。更主要的,是李家伟并不想放弃燕京这个市场。
但是燕新电镀有限公司因为生产设备并不是很先进,是几年前从国外进口的老设备,在国外已属淘汰货,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不强,所以李家伟一直为不新设备而纠结。
要更新设备,公司的资金有困难,而如果不更新设备,其生产工艺不能改进,产品的竞争能力不足,无法和一些大公司,或者是国外的品牌抗衡。
所以,刘思宇建议李家伟借这次机会,想法扩大规模,更新设备,特别重要的,是希望他抛弃以前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建立股份制企业,实现科学化管理。
至于那三家企业,本身的产品没有什么竞争能力,刘思宇建议他们干脆以厂房等折价入股燕新公司,大家合资对原来的企业进行改制和更新生产设备,这样既能使新成立的公司达到国家环保总局的标准,而且还能让自己的产品升级换代,更为重要的,这样一来,他们还可以借这次机会,让企业蓬勃发展起来。
李家伟听了刘思宇的描述,顿时心动起来,只是,他知道仅凭自己的燕新电镀有限公司,想完成扩大大规模,更新设备,资金还有很大的难处,当然,如果那三家企业也愿意入股,人多力量大,其资金的压力也小一点。
“刘记,你说的不错,我知道我们燕新电镀有限公司,如果再不更新设备,采用新的生产技术,等待我们的,只是死路一条,不过,要完成这两项,单凭我们自身的资金,不怕说句丢脸的话,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现在的银行,他们只向国有企业发放贷款,对我们这些民营企业,他们根本不愿贷款。”李家伟把自己的难处说了出来,如果刘记能为自己解决资金问题,他有信心在三年之内,把燕新公司做大做强。
“呵呵,李总说的也是实情,不过据我了解,民营企业融资确实困难,但合资企业,在这方面会有不少优惠。这就要看李总的胸怀大不大了。”刘思宇望着他笑道。
“刘记说的是让我和别人合资?”李家伟一下子听明白了刘思宇的意思,不过,让他把自己一手做起来的燕新电镀有限公司与人合资,心里还多少有点不愿意。而且,一时之间,到哪里去找这合资的人。
现在的华夏国,有一个不好的现象,那就是对港澳台以及外国的公司,那是笑脸相迎,态度好得不能再好,而且这些公司,在国内融资也比民营企业好十倍不止。
如果自己的企业,能和这些公司合资,这融资的问题,确实很容易搞定的。
“我只是给李总提一个思路,至于李总考不考虑,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刘思宇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李家伟在脑子里紧张地思考了一阵,咬了咬牙,说道:“刘记,我同意你的建议,不过虽然国外的公司我打交道的不少,但一时之间,还真不容易找到合资的伙伴,这方面还希望刘记帮我们一把。”李家伟的脑子并不笨,他知道既然刘记提到这事,肯定刘记心里早想好了这一切。
“呵呵,既然李总同意了我这个建议,那就这样,我们大家都想想办法,争取找到全适的合资对象,我相信,只要李总有诚心,这合作伙伴是肯定能找到的,困难总没有办法多嘛。”
另三家小企业,看到李家伟同意了和别人合资,想到自己的公司,现在每天都在亏损,而燕北区政府,看样子也不会对自己进行补偿,犹豫了一阵,主动提出愿意把自己的公司折价,和燕新电镀有限公司合资。
当然,这只是初步的意向,就算几人达成了一致的意见,也还有一大堆工作要做,只是这些东西,刘思宇并不会去过问,他这样的领导,只是把握一下大的方向就行了。
这次会后,在刘思宇的安排下,杜飞扬从香港飞到燕京,和李家伟进行了一系列谈判,因为刘思宇的因素,杜飞扬并没有提出苛刻的要求,而是很爽快地和李家伟谈妥了一切。
到了要过年的时候,新的股份制企业在燕北区经济开发区正式成立,杜飞扬出了三千万的资金,占了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从国外购买归新的设备,李家伟原来的资产,折价四千五百万,占了新成立的燕新股份公司百分之四十五的股份,而另外的三家小企业,以厂房和土地等折价入股,最后占了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
燕新股份公司成立后,又以公司的厂房设备等作为抵押,从银行贷款一个亿,实现了公司生产工艺和治污设备的飞跃,达到了国家环保总局的标准。
李家伟因为是最大的股东,成了法人代表,出任公司董事长,而杜飞扬则派了一个得力的干将担任公司的总经理,具体管理公司。
市委王记听了刘思宇的汇报,知道燕北区经济开发区的几家污染企业,现在已彻底进行了改制,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合资企业,心里十分高兴,感慨道:“如果我们燕京市的干部,工作都像思宇同志一样善于动脑,我看很多事就容易解决了。”
这年的春节,和往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是过完年后,刘思宇带着妻儿回到平西耍了几天,反正燕北区的事,也不是很多,无非是领导值班,检查一下什么的。
这些事,他在初三以前,就做完了,所以这次回到平西,时间比去年充裕,陪着父母回到青山乡,住了两天,到自己的祖坟去祭奠了一下。
不过,知道他回到了青山乡,曾经的老部下和朋纷纷过来看望自己,弄得他每天应接不暇,幸好祝代、唐铁、凌风三人全力张罗,再加黑河乡的那班部下,也跑跑下,刘思宇除了陪客人说话、喝酒,其他的事倒不用去管。
春节过后,区委的工作,一下子忙了起来,关于企业减排的事,燕北区没有多大的压力,区所辖地只有一家大型央企,其减排的事,用不着区里关心,而原来那几家污染企业,因为年前签了合资协议,现在正在进行厂房建设之类,今年并没有安排生产任务,所以,市里的任务,那是十分轻松地完成了,不像其他几个区,忙得焦头烂额的。
当然,这党政机关的事,还是十分的多,不过,在过完的年的收心会,刘思宇环视了一下在座的干部。
“各位,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春节,又到了紧张工作的时候了,今年我们区里要做的事特别的多,第一是区里的在建工程,一定要在奥运会之前,完成基础建设,别让这些工程,影响了我们燕京市的形象,关于这一点,市里三令五申,一定要向国际人,展示我们美好的燕京形象,说到这里,还要强调一点,我们区的那个体育馆,一定要在七月份以前全面完工,保证的奥运会期间正常投入使用……”刘思宇在这次会,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只是简明扼要的谈工作,而是极详尽地阐述了今年工作的初步设想。
其实也不怪他,就在昨天,市委召集区县的党政一把手开会,在会,王记和沈市长就全市今年的工作思路和重点,提前吹了风,其核心一点,就是务必保证奥运会的圆满成功。
所以,刘思宇回到区里,自然也不敢怠慢,传达级的指示不过夜,这是一种态度。
随后几天,刘思宇自然又是在听汇报中度过,新年伊始,总有做不完的事等着自己,政府那边的政府工作报告初稿已出来,为此江百发还向他作了简短的汇报,当然这个政府工作报告的最后确实,还得在常委会通过才行。
终于忙完朋的丧事,熬了两个通宵,今天下午睡了一会,今天只能一章,不过明天应该能多更,这个月还有二十四章的任务要完成,看来石板还得加油才行,感谢各位的支持
第六百四十二章白举来找刘思宇
更新时间:2012…3…2212:27:40本章字数:4311
第六百四十二章白举来找刘思宇
这段时间,每天晚,刘思宇都在家里认真看着关于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金融风暴的情况。
这场在去年引发的次贷危机,现在正有越来越扩大化的趋势,美国已有不少企业出现减员或者申请破产,而且已开始影响到华夏国的经济发展,到了燕北区,则是经济开发区的几家出口企业,海外订单出现减少,另外的五家外资企业,也开始出现减员现象。
不过,中央虽然注意到这场风暴会对国内的经济发展带来影响,并且在思考着应对措施,但现在还没有出台。所以刘思宇这个级别的领导,还只能保持关注并等候面的决策,他相信华夏国领导人的智慧,一定能将这场危机对华夏国的影响,降到最小的程度。
这天班的时候,江百发和区政府办公室林主任来到刘思宇的办公室,三人在沙发坐下。区政府的政府工作报告草稿,早在三天以前,就送到了刘思宇的办公室,刘思宇已认真进行了审阅,今天江百发和林主任过来,就是就一些内容进行商定。
林主任第一次就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过来向刘记汇报,他看到比自己还年轻的刘记神情自若的坐在那里,心里有一点忐忑不安,不过,他作为政府办的主任,也算是久经官场风云的人物,很快就静下心来,在江区长和刘记简单交换了几句后,他在江区长的示意下,就政府工作报告的构思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刘思宇认真地听着,不时拿笔在早已作了不少标记的草稿写着什么,过了大约一个小时,林主任的解释阐述才算结束。
“林主任辛苦了,先喝点水,润润嗓子。”刘思宇关切地说了一句。
林主任感激地看了刘思宇一眼,端起茶喝了一口,还真别说,这近一个小时的解释,还真是说得口干舌燥的。
“江区长、林主任,这个政府工作报告我认为不错,既认真总结了去年的工作,又务实地提出了今年的工作思路,只是我有一些想法,准备和百发区长交换一下。”刘思宇望向江百发。
听到这话,江百发心里一紧,不过脸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诚恳地说道:“刘记请指示。”
“百发区长,你也知道,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开始波及到我们华夏国了,我这几天认真注意这方面的消息,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出口业已明显受到影响,我们燕京市虽然现在影响还较小,但可以预计,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大。所以我认为我们燕北区在这方面,应该在思想有准备,我想中央肯定会有大的动作。所以,我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要体现这方面的内容。另外,就是我们区的经济转型,也应该提议事日程,在加大招商引资的同时,也要注意对高新技术的引进,实现生产技术的升级换代。”刘思宇缓缓说道。
华夏国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家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可是那种粗放式的生产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了,作为政府方面,应该思考如何引导企业进行升级换代。
“好,刘记,我立即让政府办的同志,增加这方面的内容。”江百发听到刘记原则同意了政府工作报告的草案,心里还是十分高兴,这人代会再过几天就要召开了,如果报告草案还不能通过,那不知要加班到什么时候。
林主任拿着报告回去后,立即带着政府办负责政府工作报告的同志,来到燕北区的一个大酒店里,关房门,又开始紧张的修改工作。
第三天晚,燕北区委常委会正式召开,这次会议,区人大主任白举、区政协主席董升也参加了会议,在会,大家经过一番讨论,最后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然后又听了白举主任关于人代会的准备工作和董升主席关于政协会议的准备工作。
白举主任在发言的时候,刘思宇发现他的神色之间,竟然有几分忧愁,不过他掩饰得很好,不仔细观察,还真不容易发现。
白兴在讲话中,先就人代会的筹备工作进行了详细的汇报,然后又就会议议程的安排、参会代表的住宿、安全保卫工作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刘思宇听后,让各位常委谈自己的想法。不过这些工作,每年都是这样,有惯例可循,倒也没有什么可说的。然后就听董主席的汇报,也是简单的过了一下,最后刘思宇总结几句,就算结束。
早,刘思宇来到办公室,刚坐下,喝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