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破元灭明-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桌前写起了什么东西来。

片刻之后,常遇春写毕,当即朝帐外喝道:“王威!”

一个精壮士兵当即应道:“将军!”这人是常遇春的亲兵。

“你现在就派人立刻给我把这封信给送到主公那里去!要快!”常遇春递出了自己刚写的信。

“是!”王威当即接信去了,这时候,方明德一掀帐帘,走进来道:“常将军,兵马都已整顿好了,我们是不是现在就出发?”

“好吧,我们走!”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地无门

皂林地区之所以被称作“皂林”就是因为在这一地区有大片的皂角树,范围极其广大,而现在花云和方东海带着部队就埋伏在这大片皂角树林里,这皂角树林能埋伏了他们两万五千余人,可想而知这片皂角树林的广大。

吕珍带着五万兵马和李伯升一路疾驰,直跑得人人气喘,个个汗流。

“吕兄弟,我们是不是到前面树林里歇息一会儿再走,让兄弟们先吃个饭休息一会儿,看情形唐军没有追来啊。”李伯升虽然自己还能扛得住,但是看手下的兄弟都已经累得不行了,连忙靠到了吕珍身边问道。

吕珍也知道现在手下人的忍耐力都已经到了极限了,但他看看前方的树林,却不知怎的隐隐觉得有些不对,问道:“李大哥,前方是皂林吧?”

“不错,看这里这么多皂角树应该就是皂林了。”李伯升点了点头。

“兵法上说逢林莫如,我们还是就在这里歇一会儿再赶路吧,过了皂林应该就是嘉定了,到了嘉定咱们就安全了。”吕珍没办法排除内心的不安,总觉得那一眼看不到边际的皂林似乎隐藏着莫名的危险,因此他并没有同意到那皂林里休息,而是命令全体士兵就地休息。/

听得吕珍一声令下,顿时所有的周军士兵俱都就地坐了下来,喝水吃东西的忙做一团,好不狼狈。

皂角林里,花云和方东海两人持着望远镜正望着这休息的吕珍李伯升大军。

“方将军,我们是不是现在直接冲出林去把这股敌军给拦下来,现在他们疲敝不堪,是个好机会啊!”花云问方东海道。虽然这几年花云也稳稳的在猛虎军内站稳了脚跟,但实际上在地位上还是远远比不上一直跟着方国珍的方东海,所以这次虽然方国珍没有指定主帅,但是遇到事情,花云还是以方东海为主。

听得花云的话。方东海没有答应,而是摇了摇头道:“我看这股敌军定是从湖州城内逃出来的,我估计三哥定然在追击他们了,所以我们不应该轻举妄动,不如等到三哥地追兵来了的时候,来个前后夹攻,这样这股敌军就是有天大的手段也跑不掉!”

“可是现在他们在休息正是我们的好机会啊?”花云还是很不甘心。

“花将军。/你看敌军有多少人,而我们手头上不过两万五千人,虽然我们现在冲出去的话我们一定能胜,但是也一定会损失不少,而且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呢,现在敌军正是要逃命。我们强行阻击地话,万一敌军和我们死磕。那我们可就得不偿失了!三哥可是一再交代我们不得轻举妄动的啊。”听得花云的话,方东海连忙解释了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的时候,猛虎军内部的团结很是重要,方东海可不想因为自己和花云的分歧而把这次出兵地事给搞砸了,那样便是方国珍碍于情面不处罚自己,自己也会在猛虎军中抬不起头来的。

既然方东海的话都说到这里了,花云看看敌军的规模怕不下五万人,想想方东海的话也确实有道理,当即也不再多说。只是继续让手下士兵埋伏着。等待着出兵的时机。

在猛虎军平日地训练里,武装越野是很平常的一项。所以虽然现在方国珍带着三万猛虎军士兵一路狂奔,追击周军而来。但是猛虎军士兵地体力却依然很好,士气上也没有什么问题,所以方国珍很是放心,根本不担心吕珍等人能逃掉,所以在追赶了一段距离之后,方国珍便命令全体士兵就地埋锅造饭,休息片刻。/而这时,一个传令兵骑着马到了方国珍面前。

“报告将军,紧急军情!”

方国珍接过那传令兵手里的军报,而后挥手让人将这传令兵带下去休息了,这才撕开军报看了起来。

这信正是常遇春写来的。

原来,常遇春自占领旧馆之后就一直在想着该如何进行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待到后来湖州城破以后方国珍命令常遇春出旧馆占据乌镇,他就有了自己的想法,便写了信来向方国珍建议。

方国珍看完信,把刘伯温叫了来,拿这信给他看了,方才问道:“刘先生,你看遇春的这个想法如何?”

刘伯温接过方国珍递到手里的信看了看,想了想,方才道:“主公,伯温觉得常将军这个主意不错。”

“哦?”方国珍也不知是何种想法,对这话不置可否,等着刘伯温解说。

刘伯温见方国珍这副模样,也知道他素来谋定而后动,不稳妥的事很少做,因此只得解释道:“主公,张士诚的士兵兵无战心,若是我们按照常将军的法子围了嘉定城,哪怕我们地兵力并不多,相信张士诚地兵马也不会出城与我们交战。/更何况,就算他们出城与我们交战,那我们岂不是可以来个顺水推舟,直接攻下嘉定?”

“可是就算是以少量兵马围住嘉定,那我们剩下的人马真地能够按常遇春预想的那样攻下苏州吗?”方国珍迟疑地问道。

“主公,按着常遇春的意见,我们以一万兵马围住嘉定,而后让王大虎的一万兵马从长兴州出兵经太湖走水路攻击苏州水门,而常遇春和方明德以麾下两万兵马进攻苏州南门,而主公亲率五万兵马攻击苏州东门,这样一来,张士诚要么死守苏州,要么出北门奔常州。若是他死守苏州,那主公以八万兵马围攻苏州那也不是攻不下,若是他出北门奔常州,那主公就可以一路追击,把张士诚的城池各个击破。再说这被围困的嘉定,一旦苏州城破,我们只要传出消息说张士诚已死,再安排些内应进嘉定四处撒播说张士诚政权已全部瓦解。嘉定城一定会军心动荡,相信到了那个时候,嘉定城完全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落到我们手中。///这个主意可远远比主公之前设想的先强行攻下嘉定再进攻苏州要强得多啊。再说,我们要是这般直扑苏州的话,还可以打张士诚一个措手不及。而如果我们先稳步攻下了嘉定再图后续的话,张士诚一定会得到消息,那样一来,我们想要攻下苏州就会困难得多了。”

刘伯温这般侃侃而谈,着实让方国珍心动不已,但是这个方案到底有些冒险,方国珍踌躇了片刻。瞧见一边张子善正喝水呢,连忙把他叫了过来让他参详参详。

张子善听了方国珍地话,却是满脸惊喜的连连赞好,直让方国珍忍不住在心里暗暗翻着白眼,实际上,方国珍却没有想过既然像刘伯温这样稳重的人都赞同了常遇春的这个方案。那么一贯喜欢冒险出奇计的张子善又怎么可能不同意呢?

既然手下两大谋士都同意了这个方案,方国珍也不再迟疑。当即派人给常遇春传令,让他进占乌镇以后不必停留,要迅速直扑苏州,同时命令王大虎在攻下长兴州之后也要迅速搜集船只,经太湖向着苏州方向进军。最后,他却是见麾下士兵都休息地差不多了,当即下令全军继续前进。毕竟,不消灭湖州城逃出来的五万敌军,一切想法都是空谈。

皂林外,吕珍看着天色似乎不早了。担心方国珍的追兵追来。不断的催促手下兄弟起身继续逃跑,李伯升却是对吕珍的命令很不以为然。起身道:“吕兄弟,你让兄弟们不走这近道。为什么非要绕远啊,要是绕远,唐军可就赶上来了啊?”

原来,因为前方的这一大片皂林,吕珍总觉得似乎隐藏了什么危险,因此决定不走皂林中间那条由往来行人开辟出来的那条宽约一丈左右地林中路,而决定往南绕过这片皂林再继续往东,因此李伯升就不乐意了,毕竟,这片皂林相当大,绕远的话得多费不少劲,更何况现在他们可是在逃跑,说时间就是生命完全不为过。

对于李伯升的反对吕珍只觉着相当无奈,实际上他又何尝愿意多此一举?所以他只能硬着头皮向李伯升解释道:“李大哥,我总觉得这林子似乎有点不对劲,你看我们在这里歇息了这么长时间,这皂林却一直这么安静,连只鸟都没看见,这明显是有人埋伏在林子里等咱们进去送死嘛?”

李伯升听得吕珍这话这才发现似乎真的是那么回事,那林间道虽说有一丈来宽,但是对于这数万大军来说委实窄了些,大军要从这里过的话,队伍定然会拉得很长,到时候一旦林中真的有埋伏地话,那自己的大军绝对没有任何还手之力,因此他只能点了点头道:“吕兄弟说地不错,咱们还是绕远得了。”

统一了思想,这才好办事,吕珍当即就命令部队全体向南,绕过这片皂林。

眼看着敌军起行了,埋伏在皂林中的花云和方东海当即就命令麾下的士兵做好了准备,只要敌军一进皂林,就冲出去把敌军一截两端,可是没想到敌军中竟然有精细人物,居然没有走林中这条近道,反而打算绕远了,这着实让花云和方东海大感郁闷。

“方将军,现在怎么办?这伙敌军够滑头啊。”花云捅了捅趴在他身边一动不动的方东海。

方东海看着吕珍已经带着部队开始起行了,也没想出别的办法,只得道:“没有别的办法了,先截住他们吧,我猜三哥的追兵应该快到了。到时候,他们便是插翅也南飞!”而后,便大声下令道:“全体出击!”

“杀!”所有猛虎军士兵听得方东海的命令,当即就是一跃而起冲出了树林,高喊着向着周军杀去。

……

第一百五十四章 杀人

“啊。敌袭!”花云和方东海带着麾下士兵从皂角林里突然冲了出来。顿时打了刚刚迈开脚步往南奔走的周军一个措手不及。当即周军就有些慌乱了起来。好在吕珍一直就觉着皂角林里有不对。事先就提防着。所以他一听见喊杀声当即就大声喝道:“结阵!”

毫无疑问。吕珍知道。自己麾下士兵原本就跑了那么长时间。在体力上肯定比不上这些埋伏在这里以逸待劳的敌军的。因此他没有选择加速逃跑。而是选择了停下来先把这股拦截的敌军击溃。只是他没有想到的却是。这股拦截的敌军虽然没有他的五万大军人多。但却也有数万人。而且俱都是精锐之卒。虽然自己现在靠着人数优势勉强压制住了敌军。但是任谁都看得出来。自己这方前景危险。

“杀!”

“杀!”亡。毫无半点情面可讲。猛虎军的士兵俱都明白这一点。身经百战的他们对于敌军毫不留情。总是选择着以最合适的方式杀死敌人。同时尽量的保存着自己的性命。不得不说。什么样的将军带出什么样的兵。方国珍平常总是在心里口里想着念着“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以至于他带出的猛虎军的士兵人人都养成了这种习惯。然而。吕珍的周军这边却不是这样了。原本他们当初就是生活在最底层的平民。身体条件就不好。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加入了张士诚麾下。成为了一名士兵。也不过是勉强有口饭吃。身体素质如何能赶得上在优厚的后勤条件下培养出来的猛虎军战士?更何况他们地训练也太差。战斗力委实不敢恭维。所以他们现在几乎是被猛虎军压着打。往往他们要死上两三个人才能伤到一个猛虎军士兵。战场的形势完全是向着不利于周军地方向发展着。

李伯升一贯上阵都是亲自冲杀在前。这次自然也不例外。只是他却发现这次他面对的敌军却不像以往的那样。自己一击即溃。反而是死死地缠住了自己。顿时让自己的境况危险了起来。好在他也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油子了。眼看情况不妙。当即便招呼着自己的亲兵上前帮自己挡住纠缠过来的猛虎军战士。他自己却是退到了吕珍身边向吕珍道:“吕兄弟。这样下去不行啊。兄弟们顶不住啊!”

吕珍一直在后阵指挥着麾下地士兵全力的围杀猛虎军。如何不知道现在己方地情形不妙啊。但他又能如何?

现在两军交织在一起。退也不是立刻就能退的。所以他只能咬着牙指挥着周军士兵死命的冲杀。妄图能尽快将猛虎军击溃。他咬了牙对这麾下亲兵交代了一番。而后。就听得周军中想起了热烈的喊杀声。

“兄弟们。狗娘养的唐军不让咱们回家。咱们跟他们拼啦!兄弟们。杀啊!”

“杀光这些狗贼。咱们才能回家。兄弟们。杀一个够本。杀两个有赚啊!”

诸如此类的话语在吕珍有心的安排下。响成一片。周军地士气当即就振作了起来。毕竟。困兽犹斗。在这种生死存亡的时候。没有人愿意就这样白白死去。所以这会子每个周军士兵都是狂吼着杀向猛虎军。一时之间倒把猛虎军给压制住了。登时让吕珍和李伯升面上好看了些。

“方将军。这样下去不行啊。我们是不是让兄弟们让开一条道路。让这些敌军都觉得有逃生的希望。等他们战斗意志崩溃的时候。我们在随后追杀啊?不然的话我们的伤亡很大啊。”在后方指挥的花云和方东海瞧见周军的士气一下子振作了起来。给猛虎军带来了很大的伤亡。往往猛虎军杀死了一个敌军却经常要赔上一条胳膊一条腿的。花云当即就向方东海提出了自己地意见。

方东海也对现在地情况感到很是郁闷。听得花云的话。当即点了点头。道:“不错。只怕敌军未必会这么轻易地上当啊。”

方东海当即命令已经和敌军绞缠在一起了的猛虎军让开往南的道路。只是这往后撤的过程中猛虎军自然也损失不小。但是好在猛虎军久经战阵。伤亡也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吕兄弟。你要干什么?”李伯升看着吕珍见场上形势发生变化后当即开始调动兵力。连忙喝问道。

吕珍听得李伯升的话。伸手指了指还在交战的双方士兵。苦笑道:“李大哥。你看不出来吗?现在虽然看起来是咱们暂时占据了优势。但是咱们的人到底比不得唐军训练有素啊。要是在接着这么打下去。咱们说不得得全军覆没。更何况。方老三说不定已经快要追来了。到时候。咱们就真的完了啊!”

“那你就想把这些兄弟们丢在这里不管了。自己逃跑?”李伯升满脸的愤怒。宛如金刚怒目。

吕珍心道:我这叫战略性撤退。什么叫逃跑啊?但他口里却是道:“李大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先撤。这些兵。咱们以后再招不就是了吗?”

“可是……”李伯升显然不能接受吕珍的这个观点还要再争论什么。只是这时候他却听到了隆隆的脚步声。顿时脸色狂变。原本要说的话也说不出来了。

吕珍自然也是听到了这脚步声。只是他要比李伯升机灵多了。在听到脚步声的那一刻。当即就招呼了自己的亲兵。而后当先纵马狂奔。竟是带着几十个人弃军而走了!

“方将军。这是将军来了?”花云看着远方高高扬起的灰尘。当即是满脸喜色的问方东海道。

方东海拿起望远镜。瞧了一会儿。这才回答道:“不错。打的是三哥的旗号。”而后。他却是下令道:“全军出击!”

既然自己一方的援军来了。那么先前设想的方案自然不用实施。现在只要把这些敌军全部堵住。那么他们就插翅难逃。只是奈何周军本来就没有令行禁止的军纪。这会子见到数量庞大的敌军援兵到了。再加上主将吕珍当先逃跑。所以整个周军当即就完全崩溃了。无数的周军士兵开始仓皇逃跑。战场上乱成一团。许多周军士兵如丧家之犬、漏网之鱼一般胡乱奔逃。有不少人甚至是撞到了猛虎军军中去了。其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

毫无疑问。这来的大股军队就是方国珍带来追击这五万湖州逃兵的猛虎军。所以他一到战场前看到战场上的形势。也顾不上先和花云方东海见面。当即就下令所带猛虎军追杀四散而逃的周军。同时让人不住高喊:“投降免死。降者不杀!”

“投降免死。降者不杀!”

“投降免死。降者不杀!”

数万人高喊的效果显然惊人。这声音几可震慑云霄。不少原本就奔逃得飞快的周军士兵奔逃得更快了。而那些因为和猛虎军绞缠在一起的。这下却是有不少人扔掉了武器。跪到了地上。只是他们中却有不少人被杀红了眼的猛虎军士兵不管不顾的一刀砍死。

这一战从最初吕珍决定留下来和花云方东海一战的时候。其实他就已经输了。他没有料到猛虎军的战斗力是如此的可怕。他以五万对两万五千猛虎军根本没有胜算。更遑论后面追击而来的方国珍三万大军了。若是他当初在花云和方东海冲出来的时候。就弃车保帅。用一部分兵力来挡住猛虎军而他自己率一部分兵力迅速逃走的话。那样他可能会有一线生机。可惜的是。他当时没有这样做。

毫无斗志。只想着逃跑或是投降的周军很快就被猛虎军给全部控制。方国珍也无心让人清点俘虏。实际上。这些俘虏他的想法是全杀了。所以他也无需弄清楚这些俘虏的全部数量。反正战场上所有的周军。除了战死的。和一小部分逃出去的外。全部在这里了。

“三哥。这些俘虏真的要全部处死吗?”方东海听到方国珍的处决俘虏的命令的时候简直有些不敢相信。毕竟。自占据台州路以来。方国珍对待俘虏的态度都是温和的。

“不错。全体处决。但是不能让这些俘虏发生暴乱。所以你让人分批将这些俘虏带进树林子里去处决。”方国珍明白方东海的意思。但是他现在是在没有多余的兵力来看管这些俘虏。毕竟大概估算一下这些俘虏的数量也在三万以上。而假如把这些俘虏释放的话。那这些俘虏大部分肯定会成为溃兵。到处为祸地方。会将整个苏杭地区弄得乌烟瘴气。那样一来。方国珍到时候还得派兵来剿匪。岂不是多此一举?

“将军。这可是几万俘虏啊?”一旁的花云听得方国珍的话也觉得有些无法接受。瞪大了双眼。

“按我的命令去做吧。不要出什么乱子。我们的时间很紧。俘虏的事必须尽快解决。”方国珍面无表情的说道。其实他又何尝愿意这般草菅人命?只是形势所迫而已。

“乱世人命贱如狗”。“一将功成万骨枯”。方国珍这会子忍不住在心里苦笑一把。暗想:历史上那些杀人不眨眼的名将。又有几个是真正以杀人为乐趣的恶魔呢?

  
正文 第一百五十五章 风云变幻(大结局)
方国珍攻下了张士诚的治所隆平府(苏州)的消息显然轰动了天下。原本那些表面上对方国珍不以为然的天下诸侯。这下是真的被震撼住了。毕竟。张士诚的实力并不弱。甚至于相对于朱元璋而言。还要强上一些。

张士诚是彻底的完蛋了。在方国珍带着八万兵马攻破苏州城的时候。他就自杀身亡了。他的那些部下自然是作鸟兽散。只不过因为张士诚平素待人极为义气。所以他的部下倒也有不少因此而对方国珍恨之入骨的。但是义气毕竟比不过性命和功名富贵重要。所以在苏州城破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原本属于张士诚的镇江、常州、泰州、扬州等城池纷纷投向了朱元璋和扩廓帖木儿。只把方国珍郁闷得目瞪口呆。

而抓住机会了的朱元璋和扩廓帖木儿更是纷纷大举进兵那些原本属于张士诚的地盘。短短几个月时间。朱元璋、扩廓帖木儿就和方国珍一起瓜分了张士诚的地盘。方国珍对此。只能大感无奈。自己这次虽然算不上是为他人作了嫁衣裳。但也白白便宜了朱元璋和扩廓帖木儿。

现下江苏南部地区。以常熟州到宜兴为界。往南包括整个太湖都成了方国珍的地盘。而镇江以北却是扩廓帖木儿的地盘。而中间常州江阴州等地是被朱元璋派遣手下邓愈等人给站占据了。具体来说。现在方国珍的边界只和朱元璋和陈友谅交界了。这倒是个好消息。毕竟陈友谅和朱元璋是死敌。以陈友谅豪壮的性子。是绝无可能和朱元璋联合起来进攻方国珍的。所以。这也算方国珍这次出兵除了获得了张士诚地大量辎重物资以及地盘之外的意外收获了吧。

解决了张士诚。方国珍巩固了新占领地区的统治之后。便开始大肆扩军。通过这次征战。他是清楚的感受到以自己目前的兵力。加上犀利的武器。守住现有的地盘是不成问题。但是要想消灭朱元璋陈友谅等人的话那就远远不够了。所以他当即决定再训练出十万大军。那样到时候他手头上有二十万可以随意调动的精锐猛虎军地话。到时候不管是朱元璋还是陈友谅。那都可以不必惧怕了。

方国珍这一全心全意编练新军。精明的朱元璋自然不会主动找方国珍的麻烦。毕竟他可是处在扩廓帖木儿和陈友谅的包围之下。死死地拽住方国珍都来不及呢。又怎么会去招惹他呢?而陈友谅呢?因为上次和朱元璋交战损失了十万精锐舟师的陈友谅自然也是在整顿队伍。储备钱粮了。他可是日日夜夜想着去找朱元璋报上次的那一箭之仇呢?所以他制造了数百上千艘高大的战舰。又在两湖之地四处收罗了渔民船夫。而后组建了数量多达五十万的水师。日日在鄱阳湖中操练整训。至于扩廓帖木儿。他地地盘因为都是在河南中原地区。这一地区久经战乱。民生凋敝。所以扩廓帖木儿的大军军费很成问题。而偏偏这个时候。天下皆叛。朝廷地经济来源已然枯竭。整个大都(现今北京)时常缺粮。皇室贵戚甚至都没有办法吃饱。只能从漠北之地调动肉食以供京城之用。在蒙元朝廷这样窘迫的情况下。可想而知。扩廓帖木儿根本无法从朝廷上得到足够的军饷。因此他只能从地方上筹集。可是偏偏他的地盘又不是富庶之地。所以粮饷不足的他根本没有办法扩充军队。大举南下剿灭叛军。只能派出部分部队在淮上和朱元璋纠缠不清。因此整个天下一时之间。倒是平静了不少。

在天下呈现这般平静之前。方国珍和陈友谅之间倒是出现了一个小插曲。那就是关于南昌的。

原本方国珍趁着陈友谅和朱元璋在太平大战的时候。派遣麾下大将张子玉率领三万大军攻占了南昌。当时陈友谅正和朱元璋大战。也无心理会这事。所以张子玉很快便在南昌站住了脚。等到陈友谅从太平败退以后。他仓促之间也没有办法调集兵力夺回南昌。后来方国珍和张士诚之间地战事刚刚落下帷幕以后。陈友谅便派遣大军重新进攻南昌。可是张子玉手里三万精锐猛虎军。再加上南昌高大的城墙。所以一时之间。陈友谅没能夺回南昌城。而这时候。方国珍已经腾出手来了。当即火速派遣援兵赶到南昌和张子玉来了个里应外合。把陈友谅的兵马给打得打败。这下陈友谅因为要训练舟师。再加上方国珍也没有命令张子玉继续进攻。陈友谅便也对这南昌的张子玉不加理会了。默认了方国珍占领南昌的事实。实际上他心里却是盘算着等到把朱元璋剿灭了之后再来大举对付方国珍。毕竟现阶段来看。方国珍比朱元璋要强得多。柿子拣软的捏。他陈友谅也不傻。不会现在就大规模的和方国珍开战。

这样相对平静的日子终究不会太久。能成为现在天下一方豪雄的没有一个不是精明过人的人。所以每个人都明白这一点。这也促使着他们都在努力地趁着这段平静地时间在各自的地盘上扩展实力。训练士兵。

在半年之后。陈友谅终于当先发难。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号称百万大军挥师东下。誓要将朱元璋一举荡平。好一雪前耻。而朱元璋也不是善类。调集了他所能调动地全部二十万兵力。号称五十万。逆流而上。和陈友谅决战于鄱阳湖。

此战战况极其激烈。陈友谅的战舰明显高大得多。而且人数多、声势壮。但是奈何朱元璋手下的二十万兵马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卒。再加上他调度有方。指挥得法。再出奇谋以火箭覆盖式射向陈友谅的高大战舰。派遣水鬼携带火油投掷到陈友谅的大船上。总之是无所不用其极。最终以微弱的优势惨胜陈友谅。陈友谅只得仓皇逃跑。陈友谅大军全盘溃败。

陈友谅和朱元璋这般大战。早就悄悄的来到了南昌的方国珍怎么可能不去插上一脚呢?他在双方大战了快要分出胜负的时候。果断的命令他带来的三万猛虎军水军从南昌城内杀出。经赣江直奔鄱阳湖。竟然一举擒获了仓皇逃跑的陈友谅以及他的大汉政权的丞相等大部分高官。然而仅仅把陈友谅一行人给逮住了的方国珍并不满足。当即带着兵马继续向着鄱阳湖上陈友谅和朱元璋大战的地方行去。

此时硝烟还未完全散尽。朱元璋的士兵大多不是在打扫战场就是在休息吃饭。毕竟连续作战几十日的他们载精神上和体力上都已然远远不济。所以虽然方国珍的人比朱元璋的兵马要少一些。但是此次。方国珍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打得朱元璋仓皇而逃。

见到这样的好机会。方国珍怎么可能错过。所以他一方面传檄后方。让陈仲达等人按照事先的安排出兵攻占陈友谅的城池。一方面自己带着水军去追击朱元璋。而这个时候。早先和方国珍有过约定的扩廓帖木儿已然在出兵攻打朱元璋的老巢应天府(今南京)。

朱元璋带着残余的部队一路顺流而下。想要逃回应天府。而后整顿队伍再来同方国珍较量一番。可是等他到了南京的时候。却赫然发现。城头上已然换了扩廓帖木儿的大旗。当即没差点气得死过去。好在他也不是一般人。眼见着事不可为。当即便向着淮上方向逃跑。打算先逃过此劫以图再起。只是他却没有想到扩廓帖木儿既然都已经把他的应天府给占据了。又岂能不防备他逃跑?所以几乎是毫无悬念的。朱元璋一伙人在奔逃了几日以后。还是被事先就埋伏好了的扩廓帖木儿麾下的兵马给一网成擒。

扩廓帖木儿俘虏了朱元璋一伙。这消息传来。方国珍当真是郁闷极了。毕竟。朱元璋麾下的可不少都是名将之才啊。但是现在。很显然。作为蒙元朝廷的河南王。总统天下兵马的大元帅扩廓帖木儿显然是不会放过朱元璋一伙的。果然。扩廓帖木儿在抓获了朱元璋一伙之后。当即把他们押解进了大都城。最终被元朝皇帝下令斩首于街头。

朱元璋和陈友谅这两大诸侯在短短的时间内便烟消云散了。整个天下格局变成了方国珍和扩廓帖木儿代表的蒙元朝廷的对峙。双方自然是大打出手。由于双方的战线都很长。所以这仗打得时间也长。整整打了五年多。最终。方国珍还是一步步的将扩廓帖木儿逼往北方。毕竟。打持久战显然打的是经济。而腐朽的蒙元朝廷在经济和后勤上怎么及得上作为穿越人士方国珍建立的以农业为根本。鼓励商业发展的新型政府呢?

所以。到了战争后期。扩廓帖木儿的兵马是越打越少。毕竟。蒙古人的总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