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刑警荣耀-第3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边往里走,司马所长一边给领导们汇报基本情况。
实际上,这个情况他在电话里向黄在俊汇报过了,而在车上,黄在俊又向麦旭平汇报了,但眼下,大家还是听得很认真。
“屋主是谁?和伊明有什么关系吗?”
麦旭平蹙眉问道。
“屋主的情况我们暂时还在调查,和伊明什么关系也还不清楚……”司马所长有点讪讪地说道:“城中村这一带,情况特别复杂,很多屋子都空着的,搬到新房子去住了,老房子有时候就没人照管。”
这个情况其实也不能怪他。
正东派出所固然是大所,人员编制也是整个天山省基层派出所最多的,但他们管辖的范围也广,不是说占地面积广阔,而是辖区内人口众多。
派出所那点看似不少的人手,和辖区内常住人口以及流动人口数量比较而言,就跟胡椒面差不多了。实在是没办法掌控辖区内的所有情况。
这么说吧,如果不是因为近期交易会那边发生了大案,那城中村这个报案,老实说,派出所的动作只怕还没有这么迅速。
很快,一行人就来到了案发地点。
一座看上去很陈旧的院子,倒是独门独户,比抓捕阿都团伙的那个院子,要陈旧得多,也远不如阿都家院子那么大。进门走几步,就是正屋。
院子门大敞开着,门口站着几名警察和联防队员,拉着警戒线。
不过这几位警察和联防队员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看,甚至王为还从其中两名联防队员眼里看到了几乎不加掩饰的畏惧和惊恐之意。
好吧,联防队员到底不是正式民警,更不是资深刑警,遇到点事心里发慌,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很快,王为就发现,自己对这些联防队员的理解,还是肤浅了点。
刚走到门口,他就闻到了极其浓烈的血腥味。
尤其是风向正对着大门口,那股血腥味随风而来,浓得几乎化都化不开。
纵算资深如王为,也不由得暗暗皱了皱眉头。
血腥气这么浓烈,隔着一个小院子,王为可以想象得到,屋子里的场景应该相当惨烈。要不是这样,只怕邻居还不知道院子里发生了大事,派出所也就不可能第一时间接到报案了。
还没进门,王为就看到了一只手。
严格来说,那是一只攀在门槛上的手,仅仅抓着门槛。
好吧,王为脑海里已经浮现出门槛后的情形了——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在临死之前,竭尽全力想要爬出门外求救,但只爬了很短一段距离,还没来得及爬出里屋,就已经力竭而死。
或许说,是失血过多而是。
事实上,现场的情形,和王为脑海里勾勒出的情形,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完全吻合。
他们几步走过院子,里屋的情形便毫无遮掩地映入眼帘之中。
一个男人,倒卧在血泊之中,一只手向前,趴在门槛上,脑袋微微昂起,大睁着双眼,满脸都是惊恐和绝望之色。
让他的背上,则是一道道血肉模糊的伤口。
鲜血围绕着他身边,形成了一个小小的“血湖”,将他整个人完全包围起来。
血腥气极其刺鼻。
王为估计,这人身上的血,应该已经流干了!
不过王为的目光,却并没有停留在血泊之上,也没有停留在尸体背部的刀口之上,从警那么多年,比这更加血腥,更加恶心的场景,他都见过不少,神经早已锻炼得如同钢铁般坚韧。
眼前这个场景,对王为来说,就算不是小儿科,也绝对不会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
他的关注点,落在死者的头上。
满头卷发。
大波浪。
好吧,这个特征真的相当明显。
第898章 内讧
想要不破坏现场进入屋内,差一点成了奢望。
因为屋子里到处都是血。
想要进入屋内,必须要踩在血泊中通过。先前赶到的派出所同志,找了一块塑料薄膜,铺在一侧,刑警们踩着这块薄膜,进了屋子里边。
照相机的闪光灯亮了起来,随性而来的刑警们在拍照。
先到一步的派出所刑警肯定已经做过类似的工作了。
王为不清楚正东派出所是不是跟红玉派出所一样,实行了编制改革,有没有自己的刑侦中队,但这种规模的大所,专职刑警数量肯定不少,处理一般的刑事案子,那是绰绰有余。
就算是处理命案,警力也是足够的。
当然,按照规定,命案会统一移送给分局刑侦大队重案中队办理。
王为没有再去辨认这个留着大波浪头的死者到底是不是他们要找的伊明,这一点,相信派出所的同志肯定会搞清楚的。
他主要观察室内其他情况。
毫无疑问,这是一栋很老旧的院子,纵算空气中血腥味如此强烈,也还是没办法将那股腐败的气息完全掩盖住,相信在此之前,应该有一段时间没有住过人了。
至少是没有住过很多人。
王为知道,这么大的院子,如果长时间只住一两个人,而这两个人又不是经常打扫清洁卫生的话,也会造成这种情况。
就算在城中村,这院子也堪称破败了。
除此之外,一股腐败食物的酸臭味,也弥漫在空气中。
推开客厅旁边的一间卧室,入目的是凌乱无比的被窝,臭气哄哄的味道,还有遍地的啤酒瓶,鸡骨头和猪骨头,混乱不堪。
这种混乱,对王为来说,也是司空见惯。
就没几个暴力型犯罪嫌疑人是很喜欢整理内务的。
住的地方整整齐齐,甚至作案现场都整整齐齐,有条不紊的,王为不是没见过,但通常都是高智商犯罪,那些高智商的犯罪嫌疑人,多数都有着某种强迫症。
一共两间卧室,都在一楼,二楼的房间都是空着的,霉气扑鼻。从二楼房间家具上散落的灰尘厚度,也能看得出来,很久没有人入住过了。
一个小时后,麦旭平在正东街派出所召开了案情分析会。
原本麦旭平的意思,是想在案发现场召开案情分析会的,但实在是没有合适的场地。整个一楼客厅有一半被鲜血浸透,二楼则满是灰尘,根本就容纳不下这么多人。
至于在院子里开案情分析会,一来不好保密,二来也不严肃。
太阳晒得厉害。
“死者的身份,确认了吗?”
麦旭平凝神问道。
司马所长连忙答道:“已经确认了,确定是伊明……已经叫他家里人来辨认过了。”
其实伊明家里人来辨认尸体的时候,麦旭平在场。
卷毛家人见到现场的惨状,没有当场晕死过去,已经算是很坚强了。其实,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让家属来案发现场辨认尸体的,尤其案发现场的情形如此惨烈,很可能会对死者家属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
但实话说,九八年那会,这样的人文关怀,并没有上升到很高的层面,基层公安人员办案的手法,还是比较粗糙。加上这个案子引起了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大家急于破案,其他方面,就不是那么讲究了。
大西北民风粗犷,也是一个原因。
不过麦旭平还是要这么问一句,这是个程序问题。
只有确认了死者的身份,接下来的案情分析才有根基,不然就是无根之木,任何推理判断,都变得毫无意义。
“指纹比对了没有?”
司马所长答道:“比对了,确定是包振海和伊明。”
其实只要比对过死者和伊明的指纹吻合,基本也能确定他的身份,只不过在能够找到伊明家人的情况下,派出所的同志,采用了更加直接的办法。
好,有了这个基础,其他案情推理起来就有依据了。
案情发展到现在,大家基本都可以确定,“交易会抢劫杀人案”,确实是包振海和伊明做的。
五六式步枪和装钱的帆布包上,都提取到了他俩的指纹,这个明显不大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的。这两人合伙作案的可能性,至少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说一下你们的意见。”
麦旭平还是向司马所长发问。
他们是最先接到报案,最先赶到现场,最先进行勘查的,而且案子到现在,大家基本上都已经心里有数,只是需要最后总结一下罢了。
司马所长也不含糊,直截了当地说道:“我们的意见很简单,这是杀人灭口。”
所有人都有意或者无意地点头附和。
很显然,司马所长这个判断,符合大家心中的推理。
麦旭平又禁不住瞥了王为一眼,心里头暗暗有些感叹。
大家都是老刑警,得出杀人灭口的判断并不困难,但到底还是王为第一个反应过来,第一个跟他建议,要立即全市抓捕包振海。
有时候,就是这么前后几秒钟的差别,结果便大不相同。
尤其是现场处置,头脑反应敏捷特别要紧。
“根据目前的情况,基本上可以断定,交易会抢劫杀人案的作案嫌疑人,就是包振海和伊明。根据阿都交代的材料,伊明曾经跟他提到过,有一个一起坐过牢的牢友,从首都到北庭来,找伊明玩一个大的,综合各方面的线索来分析,这个首都来的牢友,就是包振海。”
司马所长开始从头分析。
这些情况,在座众人都是知道的,不过这一次,算是总结性的案情分析了。
这个案情分析会结束之后,就可以上报分局,市局党组,汇报“交易会抢劫杀人案”已经成功告破,两名犯罪嫌疑人已经锁定,鉴于伊明已死,那么剩下来的工作,就是全力追捕包振海。
按照相关规定,不管包振海是不是能在短期内抓获归案,案子都算是破了。
“伊明是一个毒贩,他为什么要答应包振海,一起做这个案子呢?”
尽管案情已经基本明朗,还是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
原本这个问题,只需要早一点找到伊明,就能得到答案,现在却只能靠推理了。
也是比较郁闷的。
“根据阿都交代的情况来看,伊明只是个小贩子,他的圈子不大,只是这附近几条街的一些固定的瘾君子,所以销量一直都不大,赚钱也就不多。”
司马所长沉吟着说道。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他愿意和包振海合作,一起玩一个大的!”
这一点,大家也基本上都是认同的。
贩毒固然是“暴利行业”,却也因人而异,不一定每个贩毒者,都能赚到很多钱。比如说交易会这个案子,犯罪嫌疑人一次就抢了一百多万的现金,一般的毒贩,还真没办法一次“赚这么多钱”。
也许伊明就是想要搞一笔大钱,然后把“生意”做大。
想要成为一个大毒贩,首先就是要有足够的本钱去进货,一般来说,人家可不会把货赊给他。除非是多年的老关系,完全信得过,那还有一点可能。
也许伊明是想玩一个大的就收手,从此“好好享受人生”。
现在是永远都没人知道,他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了。
不过这也并不重要。
“在交易会上抢劫杀人,这两个家伙胆子还真不小。”
又有人嘀咕道。
显然直到现在,纵算在精英刑警的眼里,这个案子也依旧发生得有点不可思议。
胆子太大了,是个人都会害怕被当场抓住吧。
麦旭平看了他一眼,没吭声。
那位刑警也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讪讪一笑,缩了缩脖子。
不管你认为这种事多么不可能,偏偏就发生了,而且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抓到人,反倒是其中一个嫌疑人,被另一个杀了。
老实说,这样的结果,令在座众人都脸上无光。
如果不是有王为在,这个案子只怕到现在还悬着,茫无头绪。
司马所长继续补充接下来的情况。
“根据法医初步判断,伊明的死亡时间是凌晨八点到九点之间,死亡原因是失血过多。经过现场勘查,我们在死者身上找到三处伤口,都在背部,是锐器刺伤。其中一刀,刺穿了肺部,伤到了肺部大动脉,导致出血不止,最终失血过多死亡。”
有人马上说道:“三刀都杀在背部,证明是背后偷袭了,难怪邻居没有听到什么打斗的声音。”
这一点,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司马所长说道:“是的,我们已经问过邻居,大家都说没有听到什么异常的声音,加上凌晨八点到九点这段时间,正是人们睡得最沉的时候,也不大容易被惊醒。”
因为北庭远在西北边陲,和首都相差了好几个时区,但使用的也是首都时间,所以,北庭的上午八点到九点这段时间,确实是在凌晨,相当于内地凌晨四点到五点钟的样子。
“所以,也就没有人看到包振海离开?”
麦旭平追问了一句。
“是,没有人看到。”
“奇怪,他们为什么要在这时候发生内讧呢?”
一名刑警蹙眉问道。
司马所长沉吟着说道:“我们分析,应该是包振海想要离开北庭了,但伊明不愿意离开,包振海担心他会泄露自己的情况,所以干脆杀人灭口。反正他们在这里住的这几天,也是深居简出,基本上包振海没有冒过头,邻居偶尔看到出门买饭菜的,也是伊明……所以,包振海觉得,只要杀了伊明,就不会有人知道他是谁了!”
那么真实的情况,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
第899章 北庭警方的态度
这个结果,王为估摸着自己短期内是很难知道了。
正东派出所案情分析会后,麦旭平随即指示黄在俊,正式向市局汇报,“交易会杀人抢劫案”已经侦破,请求上报省厅和部里,对犯罪嫌疑人包振海进行全国通缉。
原本已经略有松懈的全市搜捕,再次抓紧。
省厅领导亲口指示,要从头开始,原先排查过搜索过的地方,要再次排查再次搜捕。人手不够,省厅从全省其他公安局和省武警总队调集人手支援,总之一定要将犯罪嫌疑人包振海抓捕归案。
不过,这都与王大队无关了。
他很清楚,这样的抓捕,自己参与其中,并不能起到多大作用,也就是增加一名普通的搜索民警罢了,因为他对北庭市区的情况不熟悉,他能起到的作用,甚至还不如基层派出所的治安联防队员。
对于王大队这样的精英刑警来说,这也算是一种警力浪费。
他还是尽快返回边城,回到禁毒大队长的岗位上,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作用。
所以接下来的搜捕工作,他并没有继续参与,而是全力投入到对阿都团伙贩毒案的侦办之中。
麦旭平指示,给予边城来的同志最大程度的协助,各部门要为边城同志大开绿灯,尽早侦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
参与“交易会抢劫杀人案”的侦破,并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王为来说,“好处”其实是显而易见的。
最大的好处就是,北庭市公安局党委经过研究决定,“阿都团伙贩毒案”,交由边城同志主办。
这涉及到一个管辖权限的问题。
一般来说,案发地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对案件具有管辖权。
但是“阿都团伙贩毒案”的特殊性就在于,这个案子的案发地,不法侵害的所在地,既可以算是在边城也可以算是在北庭。
谁叫这帮毒贩是在两个城市之间“交叉贩毒”呢?
边城的四号运到北庭去卖,北庭的大麻运到边城来卖。
当然,本案的全部犯罪嫌疑人,都是在北庭抓获的,一网打尽,随着阿都等人的供述,又有更多的团伙成员相继落网。主要犯罪地,是在北庭这边。
通常情况下,这样的案子,边城就只能是协助侦查了,最终要由北庭这边来起诉,来审判,这样更加合乎地域管辖的原则。
所以一开始,北庭市公安局也是这么个思路。
但这个案子的侦破,边城的同志却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就这样吧案子移交给北庭的同志,然后“两手空空”回边城,白白辛苦那么久,说起来,心里怕也是很不痛快。
虽然说,干刑警也好缉毒警也好,并不是为了立功受奖,可是谁没有那么一点上进的心思呢?
自己冒着那么大的风险,好不容易破了这么个大案,最终功劳却是别人的,要说十分心甘情愿,怕也是没人相信。
然而这个案子,从管辖权上来说,确确实实是由北庭来办理更妥当。
这一点,边城的同志都是很清楚的,也有了相应的心理准备。
现在,北庭市公安局党委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对边城同志而言,实在是莫大的惊喜,也大大出乎王为等人的意料,程雪曹承三毛简直是喜出望外。
破获这么大的团伙案,跨地万里,抓获大量毒贩,这是实实在在的功劳!
尤其程雪这样的年轻缉毒警,太想要有一个这样的大案来证明自己了。有了这个案子打底,她今后在禁毒大队的地位就会直线上升,大家再也不会将她当新兵蛋子来看待了。
不过王大队思考再三,还是婉拒了乌书记和麦局长的美意。
因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考虑,这个案子留在北庭起诉,审判,比在边城起诉审判,要方便得多,也要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真要是由边城起诉和审判,光是这调查取证所需要的功夫以及警力,就不得了,恐怕他将西城区禁毒大队的所有缉毒警察都调过来,也远远不够。
当然,乌牧,麦旭平和黄在俊都明确表态,会给他们最大的便利,全力协助他们把案子办结。
可谓诚意十足了。
北庭的同志,也是以此来表示对王为的感谢。
最终,王为说服了乌牧,麦旭平和黄在俊,将案子移交给北庭警方办理。
麦旭平和黄在俊都觉得很过意不去。
边城的同志,这完全就是“学雷锋”啊!
那么辛辛苦苦,最终这颗大桃子,都归了北庭。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边城的同志两手空空,就这么“一无所获”地回天南去。
所以,最终还是乌牧亲口给王为承诺,一定会将边城同志在这个案子之中所付出的艰苦努力,正式通报给天南省公安厅和边城市公安局,建议天南省公安厅和边城市公安局,对参与此案侦破的同志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
另外,北庭市公安局还决定上报市政府,从本案缴获的毒资之中,抽出一部分,补偿边城警方办理此案的经费。
对此,王为自然没有拒绝。
有钱拿的时候,王大一般都不会太客气的。
再说了,局里也好,大队也好,办案经费从来都没有十分宽裕过。尽管他当了大队长之后,拉赞助的本事远远超过和平,禁毒大队的办案经费,比以前是要充裕得多,可是,谁会嫌钱多啊,是不是?
王大还想给队里每个人都配上最好的防弹背心以及其他装备呢!
原本,装备是由上级统一配发的,不必由他这个大队长来操心,但如果大队能搞到钱,那么给队员们配备更好的装备,也不是不可以的。
尤其是防弹背心这样的保护性装备,上级并不反对队员们执行任务的时候穿上最好的防弹背心。
就是不知道这笔钱到账之后,局里会扣掉多少,估摸着能有一半拨到禁毒大队来,王大队就要开心得睡不着觉了。
这还因为禁毒大队长是他王为,要是换一个人,就算还是和平在的时候,这样一笔钱,能有百分之三十最终拨到禁毒大队这边,就算是烧高香了。王大队在分局比较强势,不管是肖世高还是魏明辉,都得给他个面子,估计最终五五开的可能性比较大。
对这个结果,王大队表示满意。
程雪自然是略有点不满的,但也没说什么。她也明白,老大的决定是正确的,真要是把这个案子带回边城去审去判,太麻烦了。
现在北庭这边能主动“送功劳”还“送钱”,要算非常不错了。
也就王为有这个能耐,换个人,想都不要想。
三天之后,王为,程雪,曹承,三毛终于登上了南下的列车。
在此之前,他们将手里的卷宗全部移交给了北庭警方,算是正式了结了这个案子。
临行前,王为专程去市一看再次提审了阿都。
这次对阿都的提审,自然不是还要从他嘴里挖出点东西来,而是王大队想要亲口告诉他一个消息:经过专案组研究,认定这次阿都检举揭发伊明的行为,属于重大立功表现。
专案组的这个决定,已经得到中区分局党组和北庭市局党委的批准,同意写进卷宗之中,等侦查终结之后,移交给检察机关。
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也会在公诉书里就这一点特意加以说明,并且向法院提出酌情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建议。
阿都那叫一个激动,哭得稀里哗啦的。
虽然王为并没有向他保证,这次重大立功表现能百分之百救他一条命,但至少,他活下来的希望比以前大了许多。
不管怎么说,王大这个人还是很靠谱的,说话算话,哪怕他只是一个罪大恶极的贩毒头子,王大队也没打算忽悠他。
王为他们四人离开的时候,对包振海的抓捕还在继续。
也不知道这个家伙到底有什么本事,居然一直都没有暴露出蛛丝马迹。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话说,对于能否顺利抓到他,信心方面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有经验的老刑警都知道,像这种情况,时间拖得越长,抓获犯罪嫌疑人的几率就越低。
毕竟城市太大了,人口太多。
在上百万人中精确的锁定其中一个,在天网系统没有建起来之前,何其艰难!
不过王为相信,现在已经有了包振海的详细资料,只要他不跑出境外去,那将他抓捕归案,是迟早的事。
在王为的记忆之中,这个包振海最终还是落网了的。
正所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犯了那么大的事,想要一辈子逍遥法外,不受到制裁,有点痴心幻想了。
麦旭平和黄在俊亲自送他们到车站,郑重握手道别。
待遇给得十足了。
看到那长长的绿皮火车静悄悄地握在北庭市火车站的轨道上,程雪就叹了口气,轻轻嘀咕了一句:“六十个小时,好难熬啊……”
原来小姑娘家家,内心深处也并不如她的外表那么“冷酷”。
“干嘛不坐飞机?”
王为微微一笑,什么都没说。
他也想坐飞机啊,但还是不要违反规定的好。
没有紧急情况,局里是不允许出差乘坐飞机的,连软卧都不可以。
王大队自己是很有钱,但这跟规定是两码事。既然身为大队长,那还得以身作则。可千万不能带坏了队里的作风。
第900章 奇怪的小偷
“真好看……”
程雪举起相机,对着窗外就是一阵疯狂的“咔嚓”。
如果说,他们从天南来北庭的时候,六十个小时的列车旅程是一种折磨的话,那回去的这六十个小时,就肯定不是煎熬了,而是一种享受。
原因九六很简单:回去的时候,他们没有任务。没必要时时刻刻提防着阿都,老克,传天雄这一帮人捣蛋。
这一放松,程雪骨子里头压抑着的年轻姑娘的天性终于释放出来,一路上贪婪地欣赏着窗外的美景,胶卷已经消耗了好几个。
好吧,这原本是破案用的相机,是警用装备。
不过,倒也没有谁来阻止她。
反正胶卷钱和冲洗照片的钱归她自己掏就是了。
“是啊,确实好看。”
王为在一旁点头附和。
应该说,王大队其实也是很喜欢旅游的,只不过他实在是时间不够。
曹承和三毛则在卧铺上呼呼大睡。
累了这么多天,趁着这个机会,火车上好好补补觉。
大多数老刑警都有这个本事,那就是在车上能睡得十分香甜,不管是火车上还是汽车上,只要有机会,就能好好睡一觉。
这也是被逼无奈,很多刑警其实是有神经衰弱症的,哪怕周边只有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被无限放大,睡眠质量非常之差,甚至经常失眠。
但偏偏这些有神经衰弱症的人,在车上能睡得安稳。
在另一个时空,王为的神经衰弱症已经相当严重,身体状况也远不如年轻时节。不过眼下,王大队自然是神完气足,精神抖擞,时不时跑到车厢的连接处去抽支烟。
“哎,奇怪了,我餐车里少了两份饭……”
比如现在,王大又烟瘾发作了,口袋里揣着金装南烟,优哉游哉地向车厢尽头走去。
难得放松六十个小时,王大队眼下的心情真的很不错。
快到车厢尽头的时候,忽然听到了有人在交谈。
“啊,怎么会少了两份饭呢?都是昨天的剩饭,谁会吃啊?”
听上去,是两位女同志在交谈,而且都不算太年轻了。
事实上,光听声音王为就已经认出了其中一个,就是先前开口说话的那位女同志,是列车上餐车的一个工作人员,每天早中晚三次,推着小餐车,在各车厢来回叫卖。
王为都已经在她手里买过两次饭,对她的声音自然很熟悉了。
而且这趟车的乘务人员,都是云都铁路分局的,说的是云都口音,在这万里之外的异地,也算是老乡了,听起来格外亲切。
另一个女同志的声音,王为不熟悉,但想来肯定也是列车上的工作人员。
“是啊,我也觉得奇怪,可是我昨天明明数过的,餐车里还有七份饭菜,结果今天早上来看,只有五份了,少了两份。很奇怪啊……”
王为听着,摇了摇头,走过去,只见车厢连接处,果然有两位身穿白大褂的中年女同志在聊天,其中那位,正是王为熟悉的餐车大姐,王为便朝她笑了一下,算是打过招呼。
餐车大姐咧嘴一笑,见王为拿出了烟,两位女同志便都走了。
王为点起了烟,欣赏着窗外的美景。
正抽着烟,又有两名男子从另一节车厢走过来,两人手里都拿着香烟和火机,毫无疑问,这两位也是来连接处抽烟的。
“哎,老彭,奇怪了,我明明包里有三条烟的,怎么只剩下两条了?”
其中一名三十几岁,身穿黑色夹克的男子,朝另外一个略胖的红格子衬衣男子说道,满脸都是郁闷和不解的神色。
红格子衬衣男子瞥他一眼,笑着说道:“怎么了,老廖,你不会怀疑是我偷了你的烟吧?”
看得出来,红格子衬衣男子对老廖说的话有点不以为然。
“开什么玩笑?”
老廖有点不悦地说道。
“我就是奇怪,难道是我记错了?我上车的时候,把一条烟忘在宾馆里面了?但是没理由啊,我是一次性买的三条烟,准备带回去送给家里亲戚朋友的,没理由三条烟放在一起,我却漏下其中一条,带着另外两条烟上车啊……”
红格子衬衣男子老彭终于认真起来,挺直了身子,疑惑地说道:“你这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