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刑警荣耀-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说到小路,越境的小路何止十条百条,几百公里边境线,人迹罕至的地方多了去了。理论上,任何地点他们都能逃出去。
  但这也仅仅只是理论上的。
  没有任何一个犯罪分子,能熟悉所有出境的小路,能够知道三条以上的,就是积年老贼了。
  所以八九个小时看似时间宽裕,但这帮犯罪分子却未必敢大摇大摆走大路出境,步行走小路,这大半夜的,八九个小时走几十公里,难度就大了。
  而且纵算是走小路,也未必就百分之百安全,百分之百畅通无阻。
  因为你没办法确保,你所知道的这条小路,边防部队和公安人员百分之百不知道。万一他们也知道有这么一条小路呢?那他们肯定会派人堵在这条路上的。
  出其不意突击铜矿财务科是一回事,在野外和正规部队交战,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枪声一响,立马就有无数的战士从四面八方赶过来。
  “边防部队那边,肯定会全力以赴。”
  胡卫国肯定地说道。
  “也许,他们不一定出境了!”
  就在大家都在考虑怎么堵截犯罪分子出境的时候,王为的声音很突兀地响了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望了过去。
  胡卫国甚至眼中精光闪闪。
  就知道这小子会说话的。
  “出境只是一种可能,还有一种可能,他们得手之后,留在这边了,潜伏下来,等风头过去。”
  王为站起来,说道。
  要是在他们禁毒大队的案情分析会上,每个人都是坐着说话的,眼下到底不一样。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想要确保自己没事,他们之中,就应该还有人留下来了,在这里打探消息。而这个人,应该是很自信不会引起怀疑的。”
  王为沉吟着说道。
  这不完全是来自另一个时空的记忆。
  当然,王为脑海中是有那么一点印象,可以确定这个案子是有“内线”的。但他无论如何都记不起来,案件汇编中提到的那个“内线”到底姓甚名谁,干什么的。
  他只记得,其中一个,好像是劳改释放人员。
  但这些话,他并没有在刚才那个有大领导参加的案情分析会上说出来。原因很简单,他不想抢袁怀英的风头。
  这一年多来,他出的风头足够多了,一等功二等功都立过,职务也到了副科级大队长,够了够了,做人要明大体知进退,不要总是想着把所有的聚光灯都照射在自己一个人身上。
  一些风头,就该由别人去出。
  袁怀英蹙眉说道:“自信不会引起怀疑?这样的人也不少啊……”
  矿上有一千职工,加上家属,得有三四千人之多,虽然理论上他们都有嫌疑,实际上不大可能把每个人的底细都摸一遍,只能排查重点对象。
  王为很自信地说道:“还得查那些有前科的,这样的案子,一般人可干不了。没有那个心理素质,根本就不敢做。”
  这一点,倒是没人反驳。
  绝不是每个人都敢拿着枪乱杀人的。
  就算是一些年轻刑警,干刑侦工作好几年,要是没经历过多少命案现场,那神经也未必能练得如同钢铁般坚韧。
  再说,看惯了血腥的现场,和你拿着枪乱杀人,又是两码事。
  王为继续说道:“我们可以考虑一下,这个四人团伙或者是五人团伙,是不是有可能在某个特殊环境中纠集在一起的?”
  “特殊环境?什么特殊环境?你再说详细一点。”
  袁怀英眼神一亮,说道。
  王为点点头,说道:“比如说,劳改队!”
  “劳改队?”
  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不少人脸上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是的,劳改队和监狱,其实是最容易纠集犯罪团伙的地方。很多人原先不认识,在劳改队认识了,原本就是一伙人渣,在劳改队臭味相投,就纠集在了一起。他们说的所谓牢友,狱友,其实就是一帮坏家伙抱团了!”
  “四个持枪歹徒,每个都杀人不眨眼,每个都凶残无比,如果不是在劳改队或者监狱里认识纠集起来的,就算是所谓道上,也很难找到这样凶残的团伙!而且这些人非常熟悉枪械的使用,可能是当过兵的,至少是能经常接触到枪支的。”
  不少人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
  “所以,现在我们的侦破范围缩小了?”
  袁怀英有点兴奋地说道。
  按照王为的推理,这个范围确实就不大了。
  假定这个团伙是在劳改队或者监狱里纠集起来的,其中一个又是矿上的人,对矿部的情况相当熟悉,还对枪械使用非常熟练,符合这些条件的人,相当少,那么嫌疑对象其实已经缩小到一个极小的范围内。
  云山铜矿一千职工再加两三千家属,成年男子不过一千来人,这些人之中,曾经坐过牢的并不多。
  “老顾,老何,马上把符合这个条件的人找出来!”
  袁怀英随即转向顾啸和矿山人事科长老何,叫道。
  这两位,一个保卫科长,一个人事科长,正是该管的人。
  “这样的人,我倒是想起了一个!”
  袁怀英话音刚落,顾啸已经接上了话,若有所思地说道。
  “哦?是谁?”
  数十道目光,又齐刷刷地落在了他的脸上。


第684章 一个被高度同情的嫌疑对象
  “杨明轩。”
  顾啸以一种不是十分肯定的语气说道,显然他对自己提供的这个信息也不是很有把握。
  果然,大家在人事科长老何脸上看到了惊讶和不以为然的神色。
  “这个杨明轩是什么人?”
  王为紧跟着问道。
  杨明轩!
  好像有点印象了,是这个名字?
  案件汇编里面似乎提到过这个名字,当然,要是顾啸不提起这个人,王为是无论如何都记不起来的。印象实在太模糊了,就算顾啸说出了“杨明轩”,王为也只是有一点印象,极其不确定。
  他需要更多的资料来和脑海中模糊的记忆相印证。
  “他以前是矿里的职工……嗯,以前和我还是邻居,前些年因为和人打架,伤了人,判刑五年,两年前释放回来……不过他现在已经不住在矿上了,他住在县里街上……”
  顾啸介绍杨明轩的情况时益发的迟疑犹豫,似乎有点后悔,不应该把杨明轩说出来。
  “他当过兵吗?”
  王为问道。
  “没有没有……他没当过兵。”顾啸连连摇手,迟疑了一下,终于说道:“我觉得他不大可能是凶手,这个人,其实很讲义气的……”
  “是啊是啊,不大可能是杨明轩干的,这个人其实并不坏……”
  顾啸话音未落,何科长马上就接上了口。
  众人顿时面面相觑。
  这是什么情况?
  这个杨明轩到底是个什么人?
  坐了五年牢,居然人事科长还说他并不坏?
  当然,坐了五年牢也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坏人,尤其是打架伤人坐的牢,更是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一些人本性并不坏,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一时冲动,就有可能酿成大错。
  大家伙的兴趣都被勾了起来,若不是眼下情况紧张,时间耽搁不起,也许还有人想要八卦深挖一下原因呢。
  洪峰缓缓说道:“先把他的情况详细说一下,他到底有没有嫌疑,现在谁也不能肯定。”
  顾啸一凛,马上答道:“是,洪局长!”
  顾啸是部队转业干部,有很强的组织纪律性,知道在这种时候必须无条件服从上级。况且他不是专业刑警,什么人有嫌疑什么人没有嫌疑,他可没本事来进行准确的判断。他现在只要按照刑警们的要求提供相关线索就可以了。
  驱除了心中顾虑的保卫科长,开始详细描述有关杨明轩的情况。
  杨明轩,男,二十八岁,云山铜矿正式职工,三采区带班班长。当然,这都是以前的事了。据顾啸介绍,杨明轩是老矿山,他父母是云山铜矿第一代拓荒者和建设者,父亲还曾经是三采区主任,算是矿上的中层干部。前些年内退了。
  杨明轩一家,在矿上有着良好的声誉,杨明轩上边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他在家里是老幺,从小就很得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的宠爱,性格是有点傲气。
  但也仅此而已。
  顾啸无意之间说出来的话,对他的评价始终都相当正面。
  除了有点傲气,杨明轩并没有其他毛病,相反,这个人很讲义气,是真正的愿意为朋友两肋插刀,为人豪气大方,急公好义,在矿上很有人缘。
  至于几年前那次打架伤人,据顾啸说,也是有特殊情况,是矿上子弟和周边村民发生了冲突,几个矿上子弟被一大堆村民围住了,往死里打。有人向杨明轩报了信,杨明轩急了眼,喊上几个弟兄,带着两把菜刀就冲了过去。
  结果就酿成了血案,好几个村民被砍伤。
  这件事当年引发了轩然大波,村民们大批集结,声言要报复矿上,而矿上的青皮后生们也自发聚集在一起,拿着自制的武器,喊打喊杀。
  眼看就要爆发全面的大规模冲突,局势相当紧张。
  当然,最终这场“大架”并没有打起来,镇上和矿上断然采取了措施,把双方为头的几个人都抓了起来,其中头一个要抓的,自然就是杨明轩。
  不过后来处理的时候,倒是没有给他安一个聚众闹事的罪名,寻衅滋事这个罪,没有算在他头上,最后是按照故意伤害罪判了五年有期徒刑。
  法院为什么这么判,在座一干刑警们都心知肚明。
  当然是为了息事宁人。
  要是按照聚众闹事寻衅滋事的罪名来审的话,那就不是杨明轩一个人的事了,也不是少数人的事,双方为头的几个人,都要判。到时候只怕会更加引起矿上和村民们的不满。
  这工作就难做了,不好善后。
  索性就按照故意伤害罪判了几个人,其他带头闹事的,只要没有动手伤人,都是拘留几天了事,总算是把这个事情压了下去。
  从顾啸的语气跟老何偶尔插话的神态来看,他们对杨明轩都是抱着十分明显的同情态度。
  又不是为了自己的事情和人打架!
  完全是为了矿上嘛。
  这是矿山人的直线条思维。
  云山铜矿和周边村民关系的改善,是近几年的事,在此之前,小冲突一直不断,彼此之间都很看不顺眼,时不时就要打上一架。
  那次和矿山周围的村民打架,也许是村民先惹事,也许是矿上小青年先惹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过在顾啸与何科长这两位矿山人眼里,当然是村民不对了——矿山的人都很有素质,是不会主动惹事的。肯定是那帮文化程度不高,素质低下的村民们的错,是他们先惹的事。
  杨明轩当时要不“双刀赴会”,只怕那几个被村民围住的小青年会被打死去!
  实际上,杨明轩是为了维护矿山的安全才倒霉的。
  “在劳改队的时候,杨明轩表现良好……被减了刑,提前一年释放。”
  顾啸说道,轻轻舒了口气,似乎对此还比较满意。
  “杨明轩在哪个劳改队服刑?”
  问话的还是王为。
  因为这个思路是王为提出来的,所以也就由他来主导。当然,也就是王为,换一个像他这样年轻的刑警,大家伙根本不可能给他这么大的面子。
  洪局和袁支队,戴支队这些领导都在,什么时候轮到你出头露面了?
  后生仔一旁呆着去,慢慢学经验!
  一年前的王为,就是这种待遇。
  但眼下的王为,明显不同了,不要说在边城公安系统早就树立了自己的“权威”,就算在全省刑侦系统,都算是颇有名气的“刑侦新星”。
  因而这个时候由他来询问,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没有丝毫僭越之意。
  “就是我们边城监狱……”
  王为和身边的白娇娇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读到了“果然如此”的神情。其他刑警们的表情,也差不多。
  边城监狱,又名边城新生劳改农场。
  新生劳改农场始建于五十年代,是天南省建国之后第一批兴建的劳改农场,地址在边城市区以北,离边境线大约有两三百公里。
  新生劳改农场的占地面积不小,拥有耕地将近两万亩。
  这在山多地少的边城,是一个很吓人的数字。
  劳改农场最先建立的时候,是归边城市下边的一个县管理的,业务管理由天南省公安厅负责,但是很快就交由省公安厅全权管理了,管理序列也从地方划了出来,直接归口省公安厅管理。八十年代初期,改归天南省司法厅管理。
  和云山铜矿一样,新生劳改农场是正县团级架子,下辖八个劳改大队。
  劳改农场辖区自成一体,除了农耕大队之外,还陆续建起了加工,修理等小型工厂,让在押犯人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新生劳改农场虽然号称边城监狱,实际上收押的犯人来自全省各地,远远不止边城一个市的犯人。
  那是真正鱼龙混杂的地方。
  相对来说,边城监狱的犯人构成,比其他监狱的犯人构成更加复杂,大批的涉毒,涉枪罪犯被关押在这个监狱里进行劳动改造,劳改农场的气氛比其他监狱的气氛更加多了三分暴戾之气。
  固然有一部分犯人在里面接受劳动改造之后,完成蜕变,变成了新人,昂首挺胸开始了新生活,但也有一部分犯人在里面相互“交流”犯罪心得,益发的变得五毒俱全,成为更有反侦查经验,手段更加狡猾多变,更难对付的“惯犯”。
  许多犯罪团伙就是在监狱里纠集形成的。
  这些所谓的牢友在一起,臭味相投,相互“学习”,出狱之后自然而然就纠集在一起,形成新的犯罪团伙。这种经过监狱“强化”的犯罪团伙,破坏力更强。
  这种情形,王为这样的资深刑警实在见得太多了。
  故此,劳改释放人员也是派出所管片民警,分局县局刑警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不少劳改释放人员还被发展成了派出所和刑警队,治安队的线人。
  也算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们的价值吧。
  在王为看来,如果边城冒出来新的涉枪犯罪团伙,除了从那边越境过来的,类似青龙这样的悍匪之外,最大的可能就是在边城监狱纠集形成的。
  当然,一些社会上的流氓混混,慢慢发展“壮大”起来之后,也能形成涉枪犯罪团伙。
  但几乎每个这样的团伙,其中都有不少刑满释放人员参与,而且基本都是“骨干”,中坚力量。
  “杨明轩减刑一年,监狱里给他的评语很不错的,说他积极改造,服从管理,是监狱里的积极分子……”
  顾啸又加了一句说明,话里话外,竭力为杨明轩辩护。
  监狱里的改造积极分子,可不见得就一定能获得新生,往往只是说明,这个人比较会来事,会见风使舵,会讨人欢心。还有一点就是,他可以成为管教干部的好帮手,帮着管教干部管理其他犯人。
  杨明轩这种豪气大方的性格,在那种地方,确实会比较混得开。
  再说,他家庭条件应该也不错,家里人给他在监狱拉点关系什么的,肯定能获得管教干部更多的关照,在监狱里“脱颖而出”也就十分的理所当然了。
  所有这一切,都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嫌疑。


第685章 情敌?
  “他刑满释放是多久的事?”
  王为神情很专注,似乎对这个杨明轩特别感兴趣。
  实际上,他现在这个态度是有点出人意料的,现在时间这么紧,案情这么急如星火,还有大把目标等着排查,在这里多耽搁一分钟,犯罪分子就多一分可能潜逃境外。你将一大堆精英刑警都拖在这里,仔仔细细地问一个杨明轩的情况,真的合适吗?
  还是说,你就认定这个杨明轩有很大问题?
  但没有任何人表示异议,相反,大家都全神贯注。至少市局来的人是这样,朱群和县局的同志,自然是有些疑问的,但洪峰袁怀英都没说话,县局同志更加不会胡乱开口。
  再说了,他们以前尽管没有和王为一起共过事,对这位新近如同火箭般崛起的王大队,却也是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了。
  接连破了好几起大案要案,还面对面干掉名震东南亚黑道二十年的悍匪青龙,没有几分真本事是断然做不到的。
  从顾啸跟老何的神态来看,他们明显不相信杨明轩有问题。
  “两年前吧。我记得他就是两年前过年之前回家的,当时一大家子聚在一起,为他接风洗尘……”
  说起来,顾啸这个保卫科长算是相当的尽职尽责,对这些情况很是了解。
  “那他出狱之后,还在矿上工作吗?”
  “没有。他判五年刑,矿上已经把他的工作开除了……而且,就算矿上不开除他,他也不会留在矿上了,他姐姐在县里工作,人缘关系很好,给他在县里找了个铺面做生意。”
  “他姐姐在县里工作?”
  “嗯。他姐姐原先也是在矿上工作的,后来嫁到了县里一个局长家,就调到县里去工作了,现在在县里也是很有办法的人。”
  这样的人,在矿上无疑是“能人”的代名词,对她的情况,应该很多人都了解。
  “杨明轩都有很久没有回过矿里了……”
  顾啸说道。
  还是在极力为杨明轩辩护。
  不过这时候,老何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只见这位四十几岁,有点谢顶的中年男子蹙眉说道:“好像,他昨天回来过……”
  “哦?什么时候?为什么?”
  王为立马紧盯着问了一句。
  “昨天是老金六十大寿……哦,老金是以前三采区的党总支书记,和杨明轩的老爸是搭档,他俩一个党总支书记,一个三采区主任,几十年的老伙计了,两家关系一直很不错的。杨明轩是回来喝寿酒。”
  白娇娇插口问道:“杨明轩的父母,住在矿上还是住在县里?”
  老何说道:“有时候住在矿上,有时候住在县里,这段时间,他们住在县里的时候多一点,听说杨明轩找了个女朋友,准备结婚了。”
  “警察同志,我其实觉得,杨明轩应该没有多大的嫌疑,他没有理由干这个事啊,他家里条件好,不缺吃不缺喝的……”
  王为微微一笑。
  老何这个话说得很没有觉悟,却也是人之常情。
  毕竟他不是专业刑警,也许可能还和杨明轩家里关系不错。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从内心深处就觉得杨明轩没什么嫌疑。杨明轩是坐了四年牢,但坐牢归坐牢,在他看来,杨明轩就不是个坏人。
  “他昨天喝完寿酒就回去了吗?还是住在矿上?”
  老何脸上露出迟疑的神色,答道:“这个,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喝完酒就回去了,连夜回去,没有住在矿上。”
  接话的又是顾啸。
  “你能确定?”
  王为马上问道。
  顾啸点点头,说道:“能确定,我和他在一桌喝酒,还和他聊过几句,他爸爸妈妈这阵子都住在县里,所以他喝完酒就回去了。”
  “他自己开车来的?还是搭车来的?”
  王为继续询问。
  这下,顾啸也犹豫起来,迟疑地说道:“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应该是搭车来的吧?没听说他买了车啊……小车太贵了吧?摩托车应该是有的,但是几十公里,骑摩托车也很辛苦。”
  九十年代,绝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买得起小轿车的,要知道,眼下一台桑塔纳都要卖十几二十万,而王为这个副科级禁毒大队长的工资,津贴,补助什么的加起来,每个月也就四百来块钱。
  他要是没开金手指,不要说私家小轿车,怕是连摩托车都买不起。
  像云山铜矿这种情况,应该每天都有两班车往返县城,一般是上午一班下午一班。
  王为没有继续关注这个,转换了一个新的话题:“在矿上,杨明轩还有什么朋友吗?”
  “朋友多了,他这个人就是喜欢交朋友……矿上很多人跟他关系都不错。”
  “我问的是关系最好的,最铁的那种。”
  “那就是经警队的陶胜才了。”
  顾啸脱口而出。
  “经警队陶胜才?好像没有他吧……”
  王为这个话说得有点莫名其妙,但顾啸显然明白他的意思,摇了摇头,说道:“没有。今晚上陶胜才没有值班……”
  王为确实记得,现场十具尸体,没有叫陶胜才的。
  这次案发,经警队是犯罪分子头号突击目标,可谓损失惨重,几乎算得是全军覆没了。一共不到十个人的经警队,包括队长郭建军在内,死了六个。
  这个陶胜才,案发的时候刚好不当班,是不是算得运气特别好呢?
  “具体说说陶胜才的情况,他跟杨明轩又是什么关系?”
  王为看来是咬定杨明轩不放了,对杨明轩的所有情况都特别感兴趣,屁股好像黏在椅子上,岿然不动。
  “陶胜才的情况也不复杂,他和杨明轩打小就是邻居,年龄差不多,是一起玩到大的,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同学,关系最好,甚至可以说,杨明轩和陶胜才之间的关系,比杨明轩跟他哥哥的关系还要好……好像他们才是亲兄弟一样。当年杨明轩和村民打架,一多半是为了陶胜才,陶胜才被村民围住了,杨明轩就不顾一切了。后来杨明轩坐牢,陶胜才年年都去看他。”
  王为点点头,想了想,忽然问道:“这个陶胜才,在经警队人缘关系怎么样?有没有和人闹矛盾?”
  “矛盾?应该是没有吧……”
  顾啸的语气有点不确定。
  王为笑了笑,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说道:“顾科长,咱们现在要破案,所以,不管是什么情况,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要请你说出来。到底有没有用,咱们再说,好吗?”
  顾啸迟疑着,和老何对视一眼,老何也沉吟起来,到底还是点了点头,主动说道:“倒是有这么个情况,陶胜才和经警队的人没啥矛盾,不过几年前和保卫科的小陆,就是已经牺牲了的那个小陆,陆文远之间,有过一些关系……”
  显然,老何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给陶胜才和陆文远之间的关系定性。
  见老何主动说了,顾啸也就不藏着掖着,接口说道:“明白说吧,小陆和陶胜才他们谈过同一个女朋友,他们是……嗯,是那个什么情敌……”
  “情敌?”
  所有人都是精神一振。
  有点意思了。
  不管什么案子,作案动机是顶顶重要的,搞清楚了作案动机,案子等于破了一半。然后顺藤摸瓜,往往就能真相大白,水落石出。
  “不过那都是好几年前的事了,也没闹出多大的动静,就是争了一下,后来人家女同志,小芹,自愿跟小陆一起,这事就算过去了。再怎么着,也不会为了这个事那个什么吧?是不是?再说,犯罪分子明显是冲着钱去的……嗯,那个,我和陶胜才很熟,照理说,真要是有他的话,就算他蒙着面,我也能认得出来,对了,他有没有作案时间,叫他来问一下不就知道了吗?”
  顾啸说话都有点不太利落了。
  看得出来,他骨子里头其实是个老好人,对谁都很信任,觉得自己身边每个人都是好人,怎么可能是那种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不管是杨明轩还是陶胜才,都和他脑海中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对不上号。
  朱群插口说道:“我们已经派人去找陶胜才了,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陶胜才本来是今天值班的,但他临时和人调了一下,据说是和几个朋友约好一起打牌……”
  “打牌?”
  王为双眉轻轻一扬,和洪峰袁怀英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
  “他平时经常和人打牌吗?”
  这个话问的就是顾啸了。
  陶胜才是经警队的,顾啸则是保卫科长,经警队不归保卫科管,但两者之间的工作职责其实差不多,经常也有往来,尤其是这么一大笔现金放在财务科的时候,保卫科和经警队差不多算是联合执勤。
  想必顾啸对陶胜才的情况应该比较了解。
  “是,陶胜才是有这个爱好!”
  这一回,顾啸倒是没有迟疑犹豫,马上就认可了。
  “他平时就喜欢和人打牌,好像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小芹才最终跟小陆好的,在此之前,小芹是先跟他谈的恋爱,后来为了打牌的事吵架,就跟小陆好了!”
  顾啸这位保卫科长,说起来还真是尽职尽责,对这些情况了解得比较透彻。
  表面上,陶胜才和人调班去打牌,似乎也能说得过去。
  王为想了想,问道:“小芹叫什么名字?她和陆文远结婚了吗?结婚之后,和陶胜才之间还有没有什么来往?”
  顾啸脸色就有点阴郁,想了想,说道:“小芹大名就叫魏芹,和小陆结婚了,他们结婚之后,感情也不是很好,时不时会吵架。好像因为陶胜才的事也吵过……具体是什么原因,我也不是那么清楚,毕竟他们年轻人的事,我们不好去问的……”
  王为点点头,轻轻吁了口气,抬起头来,望向洪峰和袁怀英,很认真地说道:“洪局,袁支队,我建议,立即传唤魏芹和陶胜才!”
  “可以。”
  洪峰沉着脸,微微颔首。


第686章 给你个机会,看你能不能抓住!
  腊月二十三,小年。
  上午九点,王为才走进留置陶胜才的询问室。
  这是在石头派出所,不是在云山铜矿矿部。
  事实上这个案子从案发开始,侦破工作就是在矿部和石头派出所同时进行。因为云山铜矿属于派出所的辖区,石头镇派出所也是副科级架子,按照大所标准建设的。
  石头镇和周边村民本身只有一两千人口,但架不住云山铜矿人多啊,职工家属加起来大几千,石头镇加上矿部,城镇范围也不小,派出所级别太低,人员太少的话,根本就管不过来。
  饶是如此,单单一个石头派出所,也还是不敷使用,不少排查目标,都是带到矿部询问。
  陶胜才是重点对象,所以他被带到了派出所的询问室。
  毕竟派出所和云山铜矿不是同一个系统,身为经警的陶胜才,也不是真正的警察。如果在矿部询问他,很难对他造成什么心理压力,在派出所到底还是不一样的,能够对他造成一定的威压。
  折腾了整晚没睡,看上去王为的精气神还不错。
  关键是刚才吃了一大碗油汪汪的油渣面,外加一笼小笼包,原本有点疲惫的王大队立马原地满血复活。年轻就是好啊,只要吃饱肚子,熬个通宵都能扛得住。
  不过王为也承认,经常熬夜甚至熬通宵,绝对是健康的头号杀手,他这么棒的身体,这么好的底子,二十年幼功非同小可,结果人到中年,体能还是下降得厉害,过了四十岁,各种乱七八糟的病痛都来了。
  不得不说,干刑警这个工作,实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