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刑警荣耀-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尽力保证一线生产单位的正常运转。
再说,矿机厂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这么多年过去,也没发生几起重大刑事案件,保卫科配那么多人,实在是太浪费了。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开支,厂里负担不起。
现在保卫科保留六个人的编制,厂领导觉得还有点多了,正在琢磨着是不是再减一两个。
厂领导是这样的指导思想,保卫科的待遇可想而知。
保卫科的负责人是一位四十几岁的中年男同志,笑哈哈的,弥勒佛一般,怎么看都像是一位迎来送往的办公室干部,不大像是干保卫工作的。
“雷科长,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王所,我们边城市公安局的神探……”
成斌忙着给王所“打广告”,毫不客气就将神探的大帽子给王所端端正正给戴上了。
“小屁孩,懂个屁……”
杨振华低声嘀咕了一句,只有他自己才能听得清。
不过看得出来,杨队很不爽。
身为西城分局重案中队中队长,杨队觉得自己才配得上“神探”的称号,论到破案的能耐,在西城分局,除了魏大队,杨队谁都不服。
王为算个屁啊!
刚刚警校毕业的小屁孩,运气好点,破了两个案子,就觉得自己是福尔摩斯了?
看把你得瑟的!
“你好你好,王所,欢迎欢迎……”
雷科长急忙和王为握手,那样子,就好像来了一位大领导似的,特别的客气。
王为暗暗摇头。
这么大一个工厂,家属职工加起来小两千人,再加上厂区周围的乡村村民,怕不得有三四千人之多。别小看这四千人组成的小社会,情况那是相当复杂。怎么就选了这么一位老好人来当保卫科长?
他能保卫得了什么?
不过转念一想,王为又能理解矿机厂领导们的煞费苦心。
估计这位雷科长还要兼任“调解委员会”的主任,真正职务差不多相当于居委会大妈了,厂里各家各户发生的大小矛盾,都得他出面处理,性格不柔和点圆滑点,很多工作还真处理不来。
反正保卫工作没太多的事情可做,当当居委会主任,调解调解家庭矛盾,夫妻矛盾也算是人尽其才。
要是发生什么突发性案件,保卫科这几个人,那肯定是指望不上的了。
好在王所也没指望保卫科帮多大的忙,只要能协助他完成排查就行,主要就是行个方便,起个“带路党”的作用。
派出所林林总总来了十几二十个人,一时间,保卫科好不热闹,大伙将保卫科这间小小的办公室几乎是挤得水泄不通。
这边如此热闹,立马就引来了一大堆看西洋景的人,叽叽喳喳,议论不休。
雷科长不愧是迎来送往的长才,面对如此混乱的局面,硬是一一招呼到位,连小治安员都没落下。
也是好本事。
第325章 也是半边户的先进工作者
雷科长不但迎来送往是一把好手,办事也非常利落,按照王为的要求,很快就搞到了前年矿机厂先进工作者名单。
那批云鹤牌单车,就是前年矿机厂奖励给先进工作者的奖品。
一共一百二十人。
杨振华和老冯一直都是冷眼旁观,一句话不说,微微上翘的嘴角,显示出他们内心的不屑。
到目前为止,他们都看不出王为信心何在。
就算那道自信车车辙是犯罪嫌疑人留下来的,就算这种轮胎花纹特别的单车只有矿机厂前年购进了一百二十台,就算这一百二十台单车只分发给了先进工作者,这其中的不确定因素还是很多。
比如有人把单车借给朋友了,又或者干脆把单车给卖了。
买下单车的那个人,又把单车借给朋友了,甚至单车被人偷了,你找谁去?
这样大海捞针似的摸底排查,杨振华和老冯不知道干过多少回,有时是真的特别烦躁。辛辛苦苦一两个月的摸底排查,走访了一家又一家,一户又一户,询问了一个又一个人,最终结果却是一无所获,脾气差点的能当场疯掉。
刑警工作在外人眼里似乎很风光,抓起坏人来那叫一个英雄了得,其实那都是宣传的需要,是影视作品里展现出来的,真正的刑侦工作,实在有够无聊,有够枯燥。
哪来那么多的风花雪月,哪来那么多的辉煌灿烂?
原以为王为会有什么高招,谁知也就是这种手段。
就这么点本事,也敢在魏大队面前炸翅!
刚才大言炎炎,看你到时候怎么收场。
“雷科长,这一百二十个先进工作者,你都熟悉吧?”
雷科长笑着说道:“都熟悉谈不上,不过大多数还是有点印象。”
这话说得很谦虚。
在机关单位待久了,一般都是这个德行,说话做事非常的小心谨慎,决不把话说死。
“那好,那麻烦你先把男女同志给我标出来。”
这难不倒雷科长,一边拿着笔在名单上打钩,一边笑哈哈地说道:“咱们厂里,以前是生产军工产品的,男同志比女同志多。这一百二十个人里边,女同志比较少……”
一会儿功夫,他就打完了钩钩。
“二十七个女同志。”
他这边钩钩一打完,站在旁边的张方就直接给他报出了数据。
张方现在干什么都特别认真。
“是吗?张队真是好记性,应该是吧……”
雷科长便笑着给张方竖起了大拇指。
别小看这只有六个人的保卫科,论行政级别,雷科长正儿八经是正科级,一点不含糊的。面对张方这样年轻的基层民警,雷科长也一样奉承得很到位。
做人做得如此圆滑,也是一种境界。
“剩下这九十三个人,都在厂里吧?”
雷科长摇摇头,说道:“这就得查一下了,现在厂里生产任务比较紧,应该大多数人都在厂里上班,也有几个请假回老家了的,具体是哪些人,得去问人事部门……”
从雷科长的神态来看,这个事就算去问人事部门,只怕也没什么准确的答案。
在这样老旧的大工厂,压根就不要指望人事行政部门有多高的工作效率,下边分厂,车间的普通工人是不是在上班,是不是请假外出,都是车间主任甚至班组长一句话就能决定的,厂里的人事部门,哪里会有什么记录?
王为摆了摆手,止住正准备给人事部门打电话的雷科长,说道:“这样吧,雷科长,这里面哪些是未婚的,哪些是半边户,哪些是夫妻两地分居的,你能不能查清楚?”
看上去王为的目光是在这份先进工作者名单上扫来扫去,没有固定的目标,其实多数时候,都定格在其中某一个名字之上。
在另一个时空,连环入室强奸案曾经在边城市引发不小的轰动,有段时间甚至还闹得人心惶惶的,女职工一度不敢单独上夜班。
所以最终抓获犯罪嫌疑人的时候,不少办案警察都印象比较深刻。
而王为的记忆力又特别好,对这个案子的很多细节都能回忆得起来,其中就包括犯罪嫌疑人的姓名。
眼下,王为只是在“走程序”。
反正这案子不用太急,得把“程序”走好了,尽量不要引起别人的“怀疑”。
未卜先知这种“能力”,还是不要在大伙面前展现得太多。
雷科长有点为难地说道:“这个,我也记不得那么清楚,大致先看看吧,能记起多少是多少……”
王为笑道:“雷科长你就不要谦虚了,像你这样厉害的保卫科长,我还真的见得不多。”
这话倒是发自内心。
雷科长这水准,就算去当人事科长或者办公室主任,那也是绰绰有余,让他窝在这六个人,可有可无的小小保卫科,实在是屈才了。
雷科长嘴里说着“哪里哪里过奖过奖”,脸上却也露出了深以为然的神色,笑哈哈地过来,拿起笔继续在名单上做标记。
还别说,这个保卫科长真的是个人才,剩下九十三名男性先进工作者的情况,他居然也知道得八九不离十。
很快,雷科长就在名单上做完了标记,站直了身子,双眼微眯,盯着名单看了一阵,说道:“差不多就是这样了,我只能记得这些,肯定不那么准确……”
已经很准确了。
王为笑了笑,没有说出来。
别人的情况准不准确,老实说,王所一点不在意,他只在意雷光辉。
好高大上的名字。
另一个时空,入室强奸系列案的办案人员一再将雷光辉从嫌疑人的名单里漏掉,兴许和他这个高大上的名字也有一定的关系。
当然,雷光辉本人在矿机厂特别良好的表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雷光辉几乎年年都能被选为车间的先进工作者。
他是车间的技术骨干,工作十分积极,十分认真负责,深受车间领导的器重。而且雷光辉人还特别老实,特别憨厚,特别爱帮忙,几乎是随喊随到,车间里的同事,宿舍的邻居,就没人不喜欢他。
这样一个人,任谁都不会将他和强奸杀人案的凶手联系起来。
甚至有人说,就算全世界的男人都是坏蛋,只剩下一个好的,那这个人就应该是雷光辉。
他就有那么好!
按照雷科长的标注,雷光辉是半边户,他的老婆远在数十公里外的乡下,平日在家伺候田地,奉养公公婆,管教小孩,任劳任怨。
雷光辉在工厂上班,每个月的工资奖金都如数交给老婆,只给自己留下很少一点零用钱。
平时自己省吃俭用,不抽烟不喝酒。
标准五好男人。
这种情况,其实和魏德民的家庭很相似。
这么受欢迎的一个人,难怪雷科长对他印象比较深刻,清清楚楚地标注出来,他是半边户。
半边户的意思就是说,平时他其实就是个单身汉,老婆不在身边,真有什么生理需求,循着正常的途径是没办法解决的。
这就是隐患。
只不过这种隐患,一般不会有人去关注。
像雷光辉这种情况多了去了,不要说整个边城市,矿机厂就有不少,难道每个人都会去强奸杀人?
太扯了吧!
王为看着那份标注得密密麻麻的名单,正准备开口,门口又响起喧哗的声音。
“哈哈,老雷,小成,红玉所的同志过来了没有?”
人还没到,一个大嗓门就在门口响起来。
王为嘴角露出了笑容。
韩所长到了。
高岭所的老韩,是个爽快人,这一点,王为不但早有耳闻,而且亲自领教过。在另一个时空,王为曾经在西城分局刑侦大队待过一段时间,老韩刚好也调回局机关上班,两人在同一栋办公楼,低头不见抬头见,也算是很熟悉的了。
王为比较喜欢老韩的性格,比刘强好打交道。
雷科长和成斌连忙迎了出去。
对王为这些红玉所过来的年轻警察,雷科长都客客气气的,更不用说高岭所的韩所了,矿机厂就在人家韩所的辖区之内,雷科长有很多事都需要韩所帮忙,自然怠慢不得。
王为也不能端着,和张方梁宇等人一起起身相迎。
韩所长不是一个人来的,他带了所里的几个人来,这一下,保卫科小小的办公室更是人满为患,压根就转不过身来了。
“韩所来了,欢迎欢迎,欢迎领导来我们矿机厂视察工作。”
看得出来,雷科长和韩所很熟,笑哈哈地和他打招呼。
“视察你个鬼啊视察,老雷你成心笑话我是吧?你们矿机厂可是正团级架子,我一个小小派出所所长,敢来视察你们的工作?敢当你们的领导?你老雷的行政级别就比我高,正科级!你是我的领导!”
“雷领导好!”
韩所长哈哈大笑,一拳打在雷科长的肩膀上。
他身高力大,下手不轻,这一拳砸得雷科长直摇晃。
“哎哎,韩所,我说你轻点行不?你是练家子,拳头那么重,我可受不了……”
雷科长嚷嚷起来,一边揉着膀子一边呲牙咧嘴地叫喊。
第326章 你来了!
“韩所好!”
王为向老韩敬了个礼。
他穿着警服,这个礼节就必须要讲究一下。
韩所还了礼,随即笑哈哈地握住了他的手,连连摇晃,说道:“王所,年轻有为,年轻有为啊……”
满脸都是欣赏之色。
看得出来,这欣赏是出自内心。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不少同事见到王为都有那么一股子酸溜溜的味道,甚至还有人怀着敌意,好像王为抢了他的位置似的。其实风马牛不相干。
韩所这种人,天生性格开朗,乐观,不怎么得红眼病。
当下大家客气了几句,见红玉所的同志来了一大堆,韩所也知道案情重大,脸色渐渐严肃起来,低声问道:“王所,是怎样的情况?”
王为便简单介绍了案情。
“你们认为,那道自行车印是凶手留下的?凶手在矿机厂?”
韩所的眉头微微蹙了起来。
老韩虽然不是正规科班出身,却也干过好些年的刑警,基层工作经验很丰富,破过不少的案子。和杨振华老冯他们一样,韩所觉得王为的推理有点勉强,凭着那么一点不靠谱的线索,就直接杀到矿机厂来,还摆出这样的大阵仗,似乎太想当然了。
韩所怎么不觉得凶手就在矿机厂呢?
当然,这个案子是红玉所的同志在侦办的,他们认为矿机厂这边可能有情况,高岭所肯定要配合,这个组织纪律性还是要讲究的。
王为笑了笑,说道:“韩所,你也知道,这种案子只能是大海捞针,既然有这么个线索,怎么也得查一查,不然不放心。”
在韩所面前,王为就很低调,遣词用句非常的谦虚。
人家老韩那么给面子,王所自然也要“懂事”。
韩所点点头,说道:“嗯,既然有怀疑,查查看也是必要的。”
很多案子,不就是“查查看”破掉的吗?
“请韩所下命令。”
老韩笑道:“王所,你就不要客气了,我下啥命令啊?这个案子,局里明确是你们红玉所刑警队负责,你就是领导,你说了算。放心,老雷是个好同志,他会尽力配合你的。”
“当然当然,我们肯定全力以赴。”
老雷也是不含糊。
“要不,我把这名单上的人都集合起来,咱们挨个调查?”
雷科长随即提出了建议。
应该说,这个建议还是很靠谱的,摸底排查,用的就是这种办法。
王为想了想,说道:“也不用一次性叫那么多过来,搞得太兴师动众了,影响到厂里的生产也不好。”
“对,不要太兴师动众。”
韩所马上点头附和。
这种基本没把握的事,搞得人心惶惶的可不行。矿机厂这边也是大厂,职工家属加起来一两千人,真搞乱了,厂领导肯定不答应。到时候挨批的还是老雷。
“这样吧,雷科长,咱们先把半边户,夫妻两地分居的,未婚的这些人集合起来,问问情况再说。”
“好,我这就去安排。”
这三种情况的其实并不多,总共只有不到二十个人。
先进工作者一般都是已婚的居多,年纪大点有定性,两口子都在厂里的占了大多数。半边户,夫妻两地分居以及未婚男工人,只占了这个群体的两成左右。
当下老雷安排人去厂里各单位把这三种类型的先进工作者都集合到厂部大会议室来。
警察同志在厂部闹哄哄的这么长时间,厂领导愣是没有一个露面。
这也是一个礼节问题,既然来的都是派出所的基层警察,没有市局分局的领导,矿机厂的头头们当然要自重身份,不至于屁颠屁颠跑来见一帮小毛孩子。
王为他们自然也乐得“清净”。
一般来说,具体的基层办事人员,就没人愿意和领导们打交道。
雷科长的办事效率很高,不一会就有人陆陆续续来到厂部大会议室。
显然这些先进工作者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不过去厂部开会,他们倒是习惯了的,三三两两的走进来,有说有笑,丝毫不见紧张之意。
尽管厂里不景气,不少人都开始自谋出路,他们这些先进工作者,尤其是连续几年的先进工作者,心里感觉还是比较好的。只要厂里不彻底倒闭,他们总有一份活干。
直到看见院子里停放着的几台警车,才略略露出诧异的神情,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九七年那会,可没有拍照手机,更没有微信,QQ这些聊天工具,发生在红玉街道办事处含元村的大案,消息暂时还没有传到厂里来。
王为一直都在观察。
对其他人,他视而不见,他只关注雷光辉。
雷光辉是第八个抵达厂部的先进工作者。
这个人,倒是和王为记忆中的形象一模一样,身材不高,大约一米六三的样子,个子更是谈不上魁梧,但也绝不瘦弱,是那种很典型的南方精壮汉子。
至于面部特征,老实说,雷光辉太普通了,普通到不会有任何人刻意去牢记这样一张毫无特色的面孔。
根据档案记载,雷光辉出生于一九六二年,今年三十五岁。
因为皮肤黝黑,雷光辉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大约有四十来岁的样子。穿一身洗得发白的劳动布工作服,衣襟和袖子上都油腻腻的。可见是刚刚从生产线上叫下来的。
这人到底是心理素质特别好,还是神经特别大条?
昨晚上才做下那样的大案,居然没事人似的,安安心心在车间上起班来。
或许他是特别自信,觉得自己没有在作案现场留下任何线索,警察不可能找得到他。
王为注意到,雷光辉看到厂部院子里警车的瞬间,脸上从容淡定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僵硬。
这就对了。
不然,王所还真要怀疑,这家伙是不是太狠了些,简直是钢铁般的神经和钢铁般的意志。
原来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很害怕的,很畏惧警察。
王为从来都相信,邪不胜正。
哪怕再厉害的犯罪分子,再强大的内心,他干了坏事,心里还是会不安,会畏惧惩罚。关键惩罚要及时,要到位,这样才能有效震慑犯罪。
当然,除了王为之外,其他人,谁都没有特别关注雷光辉。
这个人,看上去就特别老实,特别本分,是那种谁都可以使唤,谁都可以让他帮忙的老好人。平时在单位上经常吃点小亏的,就是这种人。
如果说凶手一定隐藏在这九十三名男性先进工作者之中,那也决不会是他,他的嫌疑“优先度”至少也该排在九十位之后。
杨振华和老冯觉得很无聊。
原以为王为会有些什么别出蹊径的新鲜玩意,搞来搞去,还是摸底排查那一套。
这样的侦破模式,老杨和老冯简直熟到不能再熟,对此毫无兴趣。
要不是想等到最后,王为无功而返的时候,好好挤兑他几句,杨振华早已扬长而去了。重案中队多少案子等着他,哪有时间在这里陪一帮小屁孩“过家家”,玩最基础的游戏?
老冯抽着烟,连多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宁愿看着远处的梧桐树发呆。
除了王为之外,张方是唯一关注了一下雷光辉的警察。
这个人的身高,倒是和现场勘察得出的结论差不多。
根据脚印分析,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在一米六五以下。
纵算在南方,成年男子一米六三的身高,也还是矮了些。
但也仅此而已。
在大家伙的思维定势之中,能够深夜入室强奸杀人的,绝对堪称是穷凶极恶的家伙,这种穷凶极恶的家伙,就应该是满脸横肉,眼放凶光,浑身透出杀气。
哪能是雷光辉那样的老实头?
看雷光辉的样子,也不知道他敢不敢杀鸡,不要说杀人了。
大家的目光,情不自禁地停留在那些身材比较魁梧,神情比较强悍的男工身上。
来到厂部一楼,雷光辉略略停顿了一下,抬起头,向二楼的走廊上看去,正好和趴在水泥护栏上的王为四目相对。
王为嘴角微微往上一翘,露出一个似笑非笑的神情。
雷光辉心里顿时“咯噔”一声,没来由的感到一阵寒意自尾椎骨处升腾而起,这一刻,他是真的很想转身就跑。
这个警察的眼神太可怕了,似乎可以看穿一切。
不过最终雷光辉并没有真的转身逃跑,而是竭力控制住了自己内心的恐慌。他很明白,这时候跑是最愚蠢的,压根就不可能有任何机会。
先不要说他跑不跑得过那些警察,就算他暂时逃掉了,也逃不了多远。还穿着工作服呢,身上也没带什么钱。就这样,能跑到哪里去?
警察只要随便一追,就能把他给抓回去。
再说了,自己昨晚上做得极其干净利落,基本没有在现场留下什么有用的线索,警察不可能怀疑到他。现在肯定只是例行的摸底排查。
别看雷光辉平时老实得很,对警察办案的不少手法,他都了如指掌,具备着一定的反侦破能力。
这么一想,雷光辉心里又安定下来,垂下头,走进了厂部大楼,向二楼的大会议室走去。
王为点起一支烟,慢慢抽了一口,轻轻呼出一个白色的烟圈……
第327章 说漏嘴了
一切看上去都很正常,根本就没有即将破案的预兆。
在大会议室,雷科长先是说明了情况,告诉大家不要紧张,含元村那边发生了一个刑事案子,派出所的同志有些情况要和大家核实一下,请大家务必配合。
会议室顿时就响起叽叽喳喳的议论声。
看得出来,大家并不紧张。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王为特别注意了一下雷光辉,发现他也是神色坦然,没有丝毫慌张的意思。
按照王为的要求,雷科长将这十几名先进工作者分成几个小组,分别领进了不同的房间。保卫科只有一间办公室,经过协调,雷科长临时从其他科室暂借了几间办公室供派出所的同志使用。
张方,梁宇,小黄等人,分别带着一两名联防队员和治安员,逐一和这些先进工作者谈话,了解情况。虽然大家都知道,这种没有明确目标的摸底排查,收获不会太大,能不能找到有用的线索,基本靠运气,但还是做得很认真。
红玉所刑警队成立没多久,已经破了好些案子,大家伙的积极性比较高。
加上王为在边城市公安局刑侦系统声名鹊起,对大家也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和鞭策。
王为亲自讯问雷光辉那一组人。
总共四名先进工作者,雷光辉排在第三位。
王为对大伙都很客气,总的来说,这些兢兢业业在各自岗位上认真工作的人是很值得尊重的,雷光辉只是其中的个例,不能代表大多数。
“雷大哥,你不要紧张啊,我们这是例行公事,问你几个问题,请你如实回答。”
雷光辉进门坐下之后,王为笑眯眯的,一点都看不出他在怀疑雷光辉。
雷光辉露出憨厚的笑容,连连点头,说道:“不紧张不紧张……”
嘴里是这么说,他脸上还是适当地带出了一点紧张的意思。
好演技!
王为不由得暗赞了一声。
这样一个在大伙眼里最老实巴交的人,要是面对警察特别坦然自若,完全没有任何紧张的表现,那才是真的有点不对了。略略显露出一点紧张情绪,才是人之常情。
这个看上去憨厚忠诚的家伙,内里城府竟然如此之深。
也难怪在另一个时空,他犯下了那么多的连环大案,居然一次又一次地躲过了警察的侦查,要到几年之后才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落入法网。
要不是王为“先知先觉”,只怕也会被他老实憨厚的外表骗了过去。
果然是“高手在民间”。
“雷大哥,去年厂里奖励给你们的那台云鹤牌单车,还在你手里,没有卖掉吧?”
王为直截了当地问道。
如果不是带着那么明确的目的过来,王为的询问肯定不会如此直接,还得讲究些技巧,比如问问雷光辉的家庭情况,工作情况什么的,再循序渐进,希望对方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什么有用的线索。
现在自然是不必要了,也就是走个过场,让大家觉得这个案子破得合情合理,到时候除了感叹王为运气逆天之外,不至于觉得这案子破得简直莫名其妙,有如“神助”。
“没有卖掉没有卖掉,还在我自己手里,我天天骑的。”
雷光辉的回答极快极流畅,彰显出他内心无比的自信。
还是那句话,昨晚上他觉得自己压根就没留下什么痕迹,警察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知道入室强奸杀人的就是他?
真要是怀疑到他头上,就会直接抓他了,何必把大家伙都叫过来?
他们就是想碰碰运气。
对警察这些办案的手法,雷光辉自觉了解得很深入,很透彻。
“你昨晚上去了哪里?一直都在厂里吗?”
“一直都在厂里。”
雷光辉很笃定地说道。
“你确定?”
王为紧盯着问了一句。
“确定。”
“谁能给你作证?”
雷光辉不由得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王为会有此一问,随即笑着说道:“警察同志,没人给我作证,我一直都在宿舍里睡觉……我一个人住,我老婆小孩都在农村,我一个人住在厂里。”
“警察同志,这个不要紧吧?”
略略一顿,雷光辉又加了一句。
“最好是能够有个人给你证明一下。”
王为笑了笑,说道。
“要不这样吧,你带我去你住的宿舍看看……对了,你的单车,现在在哪里?”
雷光辉眼里飞快地闪过一抹慌乱的神色。
这回是真的紧张了,不是装出来的。
“我的单车……呃,我的单车在家里……”
王为随口问道:“你没骑到车间去上班?”
“没有没有,我住的地方离车间很近,不用骑单车……”
“你们厂里一共有几个门,你知道吗?”
王为不断地讯问。
这也是刑警办案的一种技巧,在嫌疑对象露出慌乱神色的时候,立即不断发问,为的就是打乱对方的思维,不让他静下心来思考对策。在连珠炮似的讯问之中,嫌疑对象根本没有时间来考虑,只能机械地回答,脑海中自然而然会想起犯罪现场的情形,脑子高速运转,紧张地思考着警察这样问是什么意思,他们到底掌握了什么线索,要怎样才能回答得滴水不漏。
越是紧张,越是容易出错。
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说漏了嘴。
“几个门?这个,这个我还真不知道……”
“你在厂里工作十几年了吧?怎么连厂里有几个门都不知道?你平时不是经常出去玩吗?”
“这个,嘿嘿,我没注意……好像是,好像是三个门吧?”
“就三个门?没小路?”
“小路?什么小路?小路有啊……”
“我问的是,有没有小路从你们厂里去含元村?”
“去含元村?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