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风暴-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知道此时整个钦州,也只有区区几万口罢了。

“正在审问甄别,不过此事还是交给二柱哥来负责为好,小人手下,逼赃问贿都是好手,做别的可就差了些。”

“就你想偷懒,好吧,你去把事都转给二柱。”俞国振见他一脸困觉:“然后你滚去再补一觉,虽然没有大仗打了,但养足精神,咱们还得收拾张献忠去!”

他话声才落,就听得远处传来马蹄声,俞国振抬头望去,看到紧绷着脸的杨尔铭与一脸兴奋的包文达正联袂而来。

“俞公子。”杨尔铭老气横秋地和俞国振见过礼,他绷紧了脸:“如今老回回、混天王皆已破,只余献贼一营,俞公子觉得,当如何破献贼?”

第四卷二二五、风声皆鹤唳(三)

史可法镇定自若地坐在衙门中饮茶,在他身边,随侍着的舒城县知县章可试一脸敬佩,终于忍不住开口道:“贼人大军围困,右参议如此镇定,实不愧为左忠毅公之弟子也!”

“吾师心肺,俱为铁铸,可法不及其万一。”史可法叹道。

“右参议过谦了,左忠毅公于大狱中心如铁石,右参议在万贼之中泰然自若,二者正可相当,正可相当!”

章可试没有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恭维话语,打了几天的交道,他也算是了解史可法的脾气了,他根本不希望别人称赞他胜过左光斗,只希望别人说他像是左光斗第二——说好听些,这是谦逊不忘本,说不好听,则是这位右参议缺乏敢为天下先的气魄。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这句吹捧,还是让史可法的脸色像被抽了一巴掌那般,变成了紫红色。

史可法想起了在无为守城时的情形,他亲冒矢石上了城墙,结果战果尚不如俞国振的一个管家。事后想到俞国振面前沾沾自喜,结果被一顿挖苦讥嘲。

若不是有过这样的经历,他哪里能做到万贼围城中镇定自若!

因此他尴尬地咳了一声,换转话题:“献贼仍旧是围而不攻?”

“如史参议所说,献贼缺乏攻城手段,故此只是佯攻。”章可试道。

此时的流寇,虽然声势大,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正面攻击坚城的手段,一般都是靠使诈才夺城。因此张献忠初南下时,面对一座庐州城也会一筹莫展,直到抓住机会诱出了吴大朴,这才得手。

因此,张献忠自以为,对舒城的围而不攻,不会引起怀疑。

“贼人虽是无攻城手段,但若是再任贼势猖狂,他们迟早会学会着攻城的。”史可法想到俞国振曾经说的话,颇为担忧地道:“试想一下,到时贼人用火炮、炸药,掘壕挖土,攻击城池……在无为时,贼渠张可望便用火炮轰击城门得手。”

章可试也觉得后果堪虞,他皱眉好一会儿:“也不知援军是否能来……我观贼人,精锐也不过是一两万,其余大多都是乌合之众,若有三千精兵,便足以破之。”

“整个南直隶搜搜捡捡,也找不出三千精兵来。”史可法叹了口气:“本官在庐州操演了大半年,也只得两千军士,尚不能算精锐,而且还被献贼所破……唉!”

“现今就只能看无为幼虎了,他若是能破贼,一切……”

说到这的时候,外头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却是孙士美小跑着进来,他脸色微微露出潮红,看上去极是兴奋。

“有消息了?”史可法的镇定顿时没有了,他起身问道。

“尚无消息,但我观贼势,似乎有所变动……而且,有一个贼人射入城中这个。”

孙士美一边说一边呈上一根箭,箭上绑着一张纸。史可法打开那张纸,却是一封信件。

“呵呵,倒是嚣张。”两三下将信件内容看完之后,史可法道。

他将信交给了章可试,这是一封勒索信,要城中交出三万两白银和一百匹骡马,若是不肯,他便要下令攻城,破城后屠城三日鸡犬不留。

“献贼心虚了。”章可试鼓掌道。

史可法点了点头,若不是他知道俞国振正在外围想法子破贼,他是猜不到这封信掩饰的其实是流寇心虚。

“如何复之?”史可法问道。

“待下官来复,史参议回复,未免太瞧得起献贼了。”章可试笑道。

他唤人拿来纸笔,刷刷一笔而就,写完吹干,将纸交给史可法,史可法鼓掌道:“好,好,章县果然为干员,这回得好!”

自有将官取信射到了城下,一个贼人拾起这箭,飞快地跑去交给张献忠。此际张献忠正一脸阴沉地坐在大帐之中,听闻城中已经有了回应,急得站了起来:“速速拿来,让咱老子看看!”

那纸上写的很简单:城中有钱有粮有马有骡,献贼若有本领,自来取就是。

就是这么一句简短的话,却像是一记耳光抽在了张献忠的脸上。

他自诩有本领的,对此前流寇公推出来的几位首领,包括现在的首领闯王,都是没有什么敬意。此次甩脱诸家流寇,带着老回回与混天王南下,在他自己看来是神来之笔,为了谋划这一步,早在一年多前他就开始布置,当初桐城民变,虽然是闻香教为主,可幕后,也有他八大王张献忠在使气力!

这次南下,为了能独占富庶的江淮,他甚至不惜寻小隙与闯王、闯将分开,但事情进展得却不像他想像的那么顺利。原本防备空虚的南直隶,先是出了个庐州吴大朴,在被他用计杀死之后,他的宿敌俞国振又出现了!

俞国振接二连三的巧计,让张献忠此前做的努力都化为泡影,甚至连他劫掠而来的收获,也成了俞国振的战利品。

他终于找到了逆转这种不利局面的机会,结果……现在他已经可以肯定,这个所谓的机会,是一个陷阱!

是将他与老回回、混天王分开,好各个击破的陷阱。官兵先是击溃了打援的老回回,接着击败据城守退路的混天王,现在,就要轮到他了。

“若这一切,都是史可法这厮的布置,倒又是一个洪承畴,难缠,难缠啊。”将那封信掷在地上,张献忠忍不住长吁短叹。

老回回与混天王相继兵败的消息,他已经得知了,现在尚不知老回回与混天王本人的下落,也不知道是哪支官兵击溃了他们。张献忠派出去的探子,几乎在一天之内,便被另一伙人连根拔起,这使得张献忠失了耳目。

他只能从逃来的老回回、混天王手下,得到相应的消息。

“数万官兵……难道其中有诈?”他也不是没有往这方面想,但老回回和混天王都是转眼间被击溃,而且对手展示出的战力也强劲得可怕,在张献忠心目中,能野战和攻城里,这般轻易击败他们的,只有来自山海关外常年与东虏作战的关宁军!

想到关宁军,张献忠悚然一动,朱大典收复中都之后,离着庐州府不远,却按兵不动,他的辖下,可是有关宁军的!

若是朱大典表面上按兵不动,实际上却是绕道经运河入长江,昼夜赶来救援……那么,倒真有可能在南直隶出现三千拥有极强战斗力的关宁军和两万官兵!

张献忠琢磨了好一会儿,还是不能如此确定。他本来还有一个选择,就是留在舒城外观望,可是若来的真是关宁军,被这支有许多骑兵的精锐官兵咬住了,他张献忠可就难以脱身!

而史可法的强硬回复,也让他觉得,整个过程果然是敌方计划之中的事情,从史可法出无为起,他便中计了。

越去细想,便越觉得自己中计的可能性极大。张献忠本性多疑,若换了混天王,多半会留下来赌一把,可张献忠想到自己可能中计,顿时就急了,他下令道:“传令各营,准备走……向西走!”

他一声令下,众贼顿时拔营而起,看着流寇向西而去,站在城头的章可试与孙士美面面相觑。

孙士美是猜到了史可法与俞国振有密议,但并不知道这密议的具体内容,因此发觉贼人就这样离开,他也是极惊讶的。

“公灿,你觉得……贼人是真退还是假退?”章可试问道。

孙士美凝神远望,看到贼人退走时倒还算从容,颇有章法,他摇了摇头:“献贼狡诈,远胜他寇,下官也无法断定,贼人这是以退为进,还是真的不得不退军了。”

两人心里都是焦急,想要知道贼人的真实情形,因此在城中募了一位勇士,绳缒而下,去贼人遗弃的营寨看看,果然没有任何埋伏,而且营寨中扔了不少东西,包括云梯等攻城器械,统统被遗弃了。

“看来,贼人果然是走了,可惜咱们没有足够的兵力,若是此时衔尾追击,必获大胜。”史可法也接到了消息,终于上了城,望着远处贼人已经消失的地方道。

“这个……”

章可试与孙士美对望了一眼,都苦笑了一下。

“哦,二位觉得不妥?”

二人当真怕史可法下令,这位史参议进城以来,对于如何守城都是一语不发,完全交给他二人施为,因此他二人也算明白,史参议不是谦逊,而确实是在藏拙,对于兵事,他真是一窍不通。

“确实,献贼狡诈,安能不防我军追袭,料想献贼必定会安排精锐,埋伏于道旁,若是我军追击,必然被他伏击。如果他再乘胜攻城,咱们小小舒城,只怕就要不保了。”

为了怕史可法不明白这其中利害,孙士美解说得极细,史可法听了之后,赧然一笑:“本官着实不通兵事,唯以气节上报君恩下抚黎庶,二位倒是知兵善战,今后安庐池大剿匪事宜,少不得还要有劳二位。”

二人唯唯,都是松了口气。在贼人离去半个时辰之后,远处又传来烟尘,初时众人以为是贼寇见埋伏之计不成,又杀了个回马枪,都是紧张万分,但过了一会儿,便见几骑奔到城下,为首者,正是包文达。

“禀右参议,桐城知县杨公,亲率将勇,夜破老回回,计夺庐江城,如今老回回与混天王都已破,献贼退兵,我军大胜!”

“万岁!万岁!”在他身边数人,都是欢呼起来。而他的报捷之声,传遍了城头,因此城头之上,也顿时呼声一片。

史可法捋须长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但笑声中,他目光微微有些呆滞。

虽然包文达没有提起,但史可法自己心中明白,俞国振,才是这次大胜的关键人物,可这样的一个关键人物,自己该如何去面对呢?

第四卷二二六、烽火存遗墟(一)

王启年满脸悲愤地看着身前的小子,自己的衣裳,穿在他的身上明显大了一号,看起来像是套着道袍一样,可那小子却还是昂首挺胸,努力模仿着家卫的正步模样。

“喂喂,就是穿了你一套衣裳罢了,你用得着这般苦……小官人怎么说来着,对了,苦大仇深?”

王地雷瞄着王启年,大概是因为摔着脑袋的缘故,王启年有些表达障碍,说直话来总是结结巴巴,王地雷总喜欢逗他,欺负他让王地雷很有成就感。

王启年横了他一眼,没有说话,却猛地一夹马腹,那马加快了步子,在王地雷面前扬起了一片尘土,王地雷原本是哈哈大笑的,顿时吃了一口土,呸呸不绝。

“王启年,别跑,别跑啊!”

王启年驱马得意洋洋地绕着王地雷转了个圈子,比起这个,王地雷就完全跟不上了,他甚至现在还没学会骑马。

“启年,当心。”俞国振见王启年那模样,忍不住喊了一声。

这小子确实让人操心,放在细柳别院就整天闯祸,他说憨不憨,闯祸了受了教训,他反而高兴,因为那就有糖水煮鸡蛋吃了。

但不知为何,他对俞国振却是极敬畏,也只有在俞国振身边他会老实些。

王启年在马上翻了个身,直接站在了马鞍之上,他张开双臂保持平衡,放眼四望,凉风满怀,他喜欢这种感觉。

但就在这时,他看到西北角处,似乎有烟升起。

此时已经是大战之后的第四日,张献忠、老回回的主力都遁入了英霍山区(今大别山),但是还有些逃散的残部,一边四处劫掠,一边向英霍山区转移。这些残部中以青壮居多,几乎没有了老弱妇孺,对于俞国振来说,这些都是劳动力,因此他没有去舒城与史可法相会,而只是让包文达替他送了一封信,自己在稍事整修之后,便赶往枞阳一带捕寇。

为了此行,他特意向杨尔铭借了两千人,枞阳此时归属于桐城,杨尔铭自然是巴不得有人为他安靖辖地,因此毫不推迟地借了两千乡勇给他。这些人俞国振并不指望他们能上战场,只是用他们看守俘虏罢了。

王启年发现了烟,立刻向俞国振奔来,他表达能力不好,结巴了好一会儿,干脆拿起脖子上的喇叭,压低着声音吹起了冲锋号。

俞国振顿时明白,他发现了敌情,找了个高处循他所指望去,只见西南方青烟飘飘而起,看规模,绝对不会是傍晚人家的炊烟。

“准备作战。”估算了一下距离,大概双方相距是四里左右,俞国振下令道。

他带着家卫,向着那着烟处靠近,到得两里左右时,便听到那边传来的嚣张的狂笑声。

他做了个手势,有三队人下了马,将马交给了王启年与王地雷两个猴头,然后小心翼翼地向着前方逼近。这是一座山庄,看上去气势宏阔,应该是大户人家的宅院,但如今已经成了一片火海。大约有几百流寇在里面往复冲杀抢掠,离俞国振他们相距不足二十丈处,又有一贼将,头戴银盔,笑得最猖狂的便是他。

在他身前,却是一个女子,头发散乱,委顿在地。

“兄弟们做得不错,没想到这破庄子里竟然还有这等娇小姐,待咱老子享用过后,兄弟们可以跟着用用。”

“还是姜大哥,好东西都和兄弟们分,就连娘儿们也一样。”周围一片阿谀之声:“咱们奉姜大哥为掌盘子,果然没有错。”

“那是自然,咱老子也是与老回回他们一同起兵的老兄弟了,却一直不得重用,如今老回回败了,诸位兄弟愿意跟着咱老子,咱老子总不能让诸位兄弟吃亏!”

“那是那是,老回回若是早提拔姜大哥,咱们何至于落到这地步,跟着八大王,那最奸猾的老贼,还有什么好果子?”

“是啊,姜大哥若是早些独当一面,那个什么狗屁无为幼虎,早就跪在姜大哥面前叫爹爹了,哈哈!”

这话传入家卫的耳中,众家卫都是怒火勃发,恨不得将那嘴贱的贼人立刻拉来,将他剁得稀烂。

“呵呵,若是谩骂诅咒能杀死人的话,那么东林党早就天下无敌了。”俞国振心中冷笑了一声,然后举起一只手:“留下那个头目,开火!”

一排铳声过后,那头目很不走运,分明没有人瞄着他,却也被流弹击中,虽不是致命伤,却还是被轰翻在地。

“跪下弃刃,投降不杀!”一片喊声中,这些贼人顿时作鸟兽散,但紧接着在他们身后,急促的马蹄声响起,有贼人回头一望,看到齐牛那高大的身躯与冷漠的神情,顿时大叫道:“大力牛魔王!”

齐牛额头青筋一跳,拨转马头,向着那个这样喊的贼人追去,从后挥槊,将他扎了一个透心凉。

他们往复冲杀,另外有二十余骑四下游走,凡是逃远的贼人,都被他们赶上,或杀死或驱到一处,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几乎所有的贼人便都被赶到了一起。

那个头戴银盔的头目也不例外。

俞国振催马到了他面前,他倒是硬气,站在马前骂骂咧咧,俞国振拔出腰刀,直接砍下了他的头。

脖子里的血冲起的时候,这贼人头目身体还没有倒下。俞国振反手又是一刀,直接将尸体砍倒。

“我便是无为俞国振。”他看着被赶到一起已经弃了兵刃跪在地上的诸寇一眼:“你们定然知道我。”

无为俞国振!

在流寇当中,这个名字已经响得不能再响了,流寇当中,不少人相互诅咒,都变成了出门遇上俞国振!

一时之时,流贼都不敢出声,就是受伤者,也压制住呼痛呻吟。他们个个屏息凝神,略带绝望地看着俞国振,看看这位在流寇当中凶名远播的无为幼虎,会如何处置他们。

从此次战役开始到如今,直接死在俞国振部下手中的流贼,数量可能已经过万!其中甚至包括混天王、张可望这样的流寇中凶名卓著的人物!

“我现在要口供,谁愿意提供口供?”俞国振笑了一下:“自然,你也可以选择不配合。”

他没有说不配合的后果是什么,也不必说。

等了三息之后,俞国振举起一只手,他身边的家卫顿时将火铳端正,见到这一幕,被火铳瞄着的前排诸寇顿时跪下,纷纷大声求饶。

当家卫将人拖开分问口供时,俞国振听到嘤嘤地哭泣之声,他看了看那个伏倒在地上的女子一眼,向齐牛施了一个眼色。齐牛却是摇了摇头,露出为难的神情,让他冲锋杀敌斩将夺旗,那是毫不推辞的,但让他来收拾一个女子,却不是他所长了。

俞国振看了一眼那女子的背影,倒是相当婀娜,衣裳也完好,尚未给贼人所污。他皱了一下眉,这户人家看模样应是大户,若是什么书香世家,那倒是大麻烦,这样的人家里,女儿被外人瞧见一眼都是奇耻大辱,何况曾经落入贼手!

“这位小姐……”俞国振总不能见着她留在此处。

一句话说出,那女子瑟瑟抖了一下,然后以袖掩面,跪坐起来,向着俞国振施了一个大礼。

“奴见过俞公子,奴……奴多谢俞公子救命之恩。”

俞国振以为她方才听到了自己的名字,微微头,然后想到她还伏在地上,根本看不到自己的反应。想了一想,他喝道:“田伯光,过来!”

田伯光眉飞色舞地跑了过来,一双眼睛尽在那女子身上打着转儿,俞国振顿时改变了主意,将这姑娘交给他看护,没准这厮就会监守自盗。若是弄出什么不好的麻烦,那就坏大事了。

“将你收着的纱巾给我一条,你这厮身上惯有的,休得推托!”俞国振道。

田伯光从自己的行囊里拿出一条苏绣的纱巾,俞国振看了看左右,向着王地雷一招手:“地雷,将这纱巾送给那位小姐。”

那女子一直拜伏在地,头发披了下来,遮住了脸。王地雷在左右年纪最小,虽然有十二岁,但看起来却只跟十岁一般,他将纱巾递去,那女子还是很小心翼翼地接过,犹豫了一下,然后用纱巾将自己的面庞遮住。

“好聪明的女子。”俞国振心中想,她竟然猜到自己让王地雷递过纱巾的目的。

“不知小姐可有落脚之处,我派人送你去。”俞国振道。

“我来送,我来送!”田伯光涎着脸请求。

俞国振没理睬他,这厮胳膊还挂在脖子上,让他跟来是因为人手不足,派他领着伤员管那两千民壮,见有美女他就连自己的伤势都忘了。

“奴……已经无处可去,请俞公子将奴送到一尼阉吧。”

这个回应像是当头一瓢冷水,浇得田伯光打了个激淋,也让俞国振微微一愕。

这女子不是无处可去,只怕是不愿意去,而他不愿意去的原因,恐怕就是曾被贼人掳获。虽然她并未受到污辱,但既入贼手,又未自尽,便是有辱门楣。

俞国振双眉猛地一掀,但又叹了口气。

这不是有形的敌人,而是无形的敌人,只有随着时代的进步,慢慢化解了。好在他还有一策,这女子看起来知书达理,倒是可以一用。

第四卷二二七、烽火存遗墟(二)

阮丽珍透过面纱,远远看着俞国振,心里却没有任何异样的情绪。

她早就从父亲阮大钺的知道这个俞国振,阮家与方家是世谊,她自幼还与方家一个子侄订下了婚事,她与方家的女儿们也常有往来。只是后来由于阮大钺投靠了阉党,婚事才因此告吹,她牵延至今,已经是二十岁,却仍未出嫁。

她一直在关注当初的旧友,子跃嫁给了同为桐城才俊的孙临孙克咸,子仪则与这三年来声名鹊起的俞国振定下了婚事。她在为自己黯然神伤的同时,也默默祝福着自己的这些闺友。

从父亲阮大铖口中,她得到了对俞国振这人的印像,这是一个年纪虽幼却老奸巨猾的家伙,而且他施计使得父亲又立在风口浪尖之上,让她不得不回乡避祸。可以说,她沦落至如今的局面,俞国振至少有间接责任。

俞国振并不知道眼前的少女就是阮大钺的女儿,就算知道了,他也不会有什么想法。他不是介意阮大铖的名声,而是不愿意牵涉到复杂的后院勾心斗角中去。

现在他的后院关系很好,方子仪性子温柔宽和,有大家风范,虽然也会使一些小小的手段,可总体上,却是能容得下柳如是等人的。但这也和柳如是等人出身卑微威胁不到她的地位有关,若是再寻一位大家闺秀充实后院,两位大家闺秀,必然相互内斗。

“小官人,口供出来了。”

就在阮丽珍为自己的遭遇黯然神伤时,分别审问口供的家卫跑了过来。俞国振带着他们走远了些,听他们报告自己的收获。

这支流贼并不是附近唯一的流贼,前些日被俞国振击破之后,有大约五千青壮流寇混杂南下,脱离了老回回与混天王的控制,逃到了枞阳左右。他们分散成三五百人一伙的,白天四处劫掠,然后到夜间聚于一处结营相守,分配各自的战利品。

“五千青壮?”

这个数字让俞国振很动心,这五千青壮进行甄别之后,至少可以得到三千左右的劳力!而且,这些都是青壮,只要将他们改造过来,便可以编成民壮乡兵,攻城略地或许有所不足,但守卫乡梓则能派上大用场。

但是这些流寇分散各处,想要一网打尽,还有些困难,需要动一番脑筋。

俞国振想了想,招来叶武崖、田伯光,众人商量了一下,很快,一个大胆的计划便在讨论中形成了。

提出这个策略的是叶武崖,这家伙最为狡猾,能投机取巧就绝不会用傻力气,若换了齐牛,一定是一一去抓捕了。

阮丽珍跪坐在地上,俞国振抛下半句话就走了,这让她心里有些惴惴不安。阮大铖对俞国振的评价当然不会太高,阴险狡诈卑鄙无耻之类就不提了,市场传闻中俞国振生食人肉凶暴残忍,阮大铖虽不全信,却也说或许有之。

过了会儿,俞国振又走了回来,而家卫们开始行动,分出了近一半人驱赶俘虏,另一半人则留在周围。感觉到俞国振走向自己,阮丽珍慌忙垂下头,心中不免有些犹豫,是否要和俞国振说明,自己曾是方子跃方子仪两姐妹的闺友。

“抱歉,方才有些事情,附近还有数千流贼,总得先处置为好。”俞国振道:“我刚刚说的地方,在广东布政司(明时钦州属广东)。小姐的意思我明白,不好回去见家人,既是如此,不妨前往广东布政司,我会安排女眷沿途照顾小姐起居。在广东钦州,我建有一座道观,你可以暂时安居于此。”

阮丽珍略微犹豫了一下,然后又看了俞国振一眼。

她是聪明人,知道俞国振没有必要骗她,于是点了点头。俞国振让王启年与王地雷两个小皮猴儿照应着他,自己则带着众人开始准备起来。

他们先是换下自己的制裳,穿上了从流寇的掳掠中找来的百姓服饰,然后在离着庄子不远处开始安营扎寨。虽然他们只剩余百余人,干活的速度却不慢,只片刻功夫,便已经完成了营寨的一边。阮丽珍看得有些好奇,百余人立这么大的寨子,根本没有意义。

不一会儿,她就听得有马蹄声来,紧接着,更多的家卫和民壮到了这里,人数足有千余。新来的家卫同样换下衣裳,在这群生力军的帮助下,很快一座可以容纳两万人的大寨扎了起来。

除了扎起大寨之外,他们还四处搜集可以燃烧的木柴,在寨子的入口外燃起火堆,冲天的火光几乎是直上云霄。

夜色渐渐暗了下来,阮丽珍紧了紧衣裳,她觉得有些冷。王启年与王地雷两个猴小子可不懂什么怜香惜玉,他们一个劲儿东张西望,大概是想瞧热闹。

然后阮丽珍看到,在远方也出现了星星点点的火光。那火光应该是火把,从数量上来看,似乎有几十枝。

夜里看远处的火光很清楚,但他们走过来却是需要不少时间。阮丽珍心中突然有些紧张,这个时候,她大约猜出俞国振是在干什么。

“这是……这是引贼来自投罗网?”她小心地问道。

王启年和王地雷当然不会回应,他们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了,因此阮丽珍没有得到答案。

不过她开口说话,引起了俞国振的注意,俞国振向这边看了一眼,然后歪了一下嘴:“请那位小姐进寨子烤火,此处风大,天寒地冻,莫要冷着了。”

阮丽珍不敢违背,她并不是一个坚强的女人,所以父亲取消与方家的婚约时她没有据理力争,所以落入贼人之手时也没有选择自尽,俞国振建议她去钦州,她同样也没有拒绝。虽然她内心深处也希望自己能坚强一点,可事实上她却做不到。

这样也好,至少到钦州不会有人认得她,不会父亲原本就不佳的名声更自。在阮丽珍的内心深处,是如此安慰自己的。

进了那临时的寨子,她被引到了一个小火堆边,王启年嘟囔了一声,似乎有些不满,而王地雷更是怨声载道:“为着看这个娇小姐,害得我瞧不见抓贼,这算啥子回事!”

阮丽珍面纱下脸色发白,事实上她饥寒交迫,同时又惊又惧,若俞国振真是点燃火堆引贼人过来,贼人越来越多,他难撑得住么?

“果然来了。”看着离自己越来越近,已经相距不足两里的火把光芒,俞国振低声说道。

“武崖一向这么会算计。”旁边的齐牛瓮声道。

俞国振看了看他,觉得他近一米九的大高个儿实在太过显眼,恐怕那些贼人一看就知道他是“大力牛魔王”,拉了他一把道:“坐下坐下,你个头这么高,那身长裳给你穿得像短衣,贼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齐牛憨笑了一下,这个细节他倒没有注意到。

“现在的流寇,还没有成气候,就是狡猾的张献忠,也不是很难对付。这些贼人白天分散四掠,夜里会合驻扎,倒是给了我可乘之机。也是好笑,他们竟然以哪边的火堆大来判断哪边是头目所在……”

俞国振心里嘲笑了一会儿贼人,没多久,那伙贼人果然靠了近来,远远的便有人发问:“是哪家掌盘子在此?”

“是齐天王在此,还不速来拜见!”叶武崖喝道。

“齐天王……那是哪一位?”有人嘟囔了一声。

流寇中不少首领原是良家子,起兵造反之后,因为害怕令家人蒙羞,故此好起绰号。上至渠帅,下到小卒,往往都有这样那样的绰号。不过敢称“王”的,多少是有些实力,因此那人虽是嘟囔,却没有说什么,直接到了俞国振面前。

俞国振戴着从贼人那里缴获的银盔,目光冷冷地看着他,那人一到便叉手道:“兄弟斩破关,见过齐天王。”

一边说,他一边向身后众人示意,那些人将一大包东西呈了上来,就摊开在俞国振面前,里面尽是丝绸细软。这就是向大首领呈献战利品,俞国振微微点头,然后身后的叶武崖上前道:“很好,很好,走,随我进寨,寨子里已经杀牛宰羊,等着犒劳诸位兄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