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风暴-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飞隼号与纯粹实验性质的黄鹘号是姊妹舰,但又有所不同,一方面,蒸汽轮机得到了改进,在功率上要大过黄鹘号,另外一方面,飞隼号拥有相当的武备,船上装有八门火炮,而且,这八门火炮与此前新襄产的火炮不同,是新一代的火炮,采用了前装线膛技艺,使得火炮的射击速度、有效射程和精度,都胜过了此前的火炮。这也是在去年攻击吕宋时发现火炮不具备优势后。由俞国振提出再由兵器研究所集中优秀工匠进行攻关的产物。
此前,俞国振也多次提出,要在火炮与火枪膛腔中刻划膛线,他认为直膛在现在效果不是太大,因此直接上的是螺旋膛。可是做了无数次试验,结果都不让人满意,直到一位工匠在给自家小子用子折火炮时。偶然间灵光闪动,在纸上画出对角直线,再将纸平卷起就变成了螺旋纹。若是将这纸卷上的纹刻在棍子上。再穿过有突榫的铁环,就能使得棍子按照螺旋纹缓缓旋转。
接下来只要在棍子的另一头装上刀具,然后就可以在炮管内膛制造螺旋型线槽了。
蒸汽机的使用。更强大更稳定的动力让刻划膛线变成了很轻松的事情。而为了增加密闭性,使得弹头能获得更准确的射击精度,这种新式火炮所使用的炮弹,也由圆弹改成了尖形弹头。
而能给火炮划膛线,给火枪划膛线也不过是举手之劳,因此,虎卫丁型火枪也随之诞生。只不过考虑到最近陆军冲突的可能性不大,目前虎卫还没有完全换装罢了。
这是李燕的底气,虽然飞隼号的火炮数量不多,炮也不是重炮。可是在射程上,绝对不会逊色于这些老式的滑膛炮,而精确度上,更是胜过它们。
“先和这些家伙做过一场,做过一场!”旁边的水兵们一个个都嚷了起来。
虎卫。无论是陆上的还是水中的,可都没有惧怕打仗之人,他们只怕没仗打,只怕仗打得小,却从来没有怕过敌人多,或者敌人强。
这是俞国振拉起虎卫以来就有的传统。当初只有十几个人,他就敢同几十个贼人斗,有了几百人,就敢向两三千贼人冲锋。可以这么说,敢打大仗敢打狠仗,已经浸透在虎卫的骨子里了,成为了这支军队的传统。
“好,就搞他们一下,但大伙都小心了,不要学和尚那蠢货,没看着姑娘洗澡,却被浇了一头洗脚水啊。”
此语一出,众人都是大笑。这是虎卫水师中的一个典故,一个名为何尚的水师在运送来自耽罗的女移民时,偷偷溜去偷窥人家洗澡,结果被捉了个现形,浇了一头的洗澡水。在虎卫当中,这可是大过,何尚因此背上了处分,升迁也受到了影响。
后来罗九河的评价传入何尚耳中,让他对自己的受罚心服口服:“这个和尚,偷窥不算大错,但偷窥被人抓了现形,那可就是大错特错,丢咱们虎卫的脸。难怪绰号是和尚,连看女人洗澡的本领都不到家,还不就是一辈子和尚的命?”
“船长,你可是不知道,何尚偷看的那位姑娘,如今是和尚嫂了。”有人在旁说了一句。
“我有什么不知道的,谈起女人你们这些色胚就来劲了,都回自己位置上去,先搞完这些不知死活的东西,然后回去之后老子替你们打听一下,哪儿有漂亮姑娘,咱们也先偷窥再抱上床!”
众人轰然而散,各回岗位,只等着这场遭遇战发生了。
李燕选择与对方先打一下,自然也有自己的打算。
很显然,郑家与荷兰人勾结在一起,想要来偷袭新襄。新襄如今的守备已经不是当初刘香佬袭击时的情形,龙门岛的炮台足以毁灭一支小规模的舰队。但是,那是在有防备的情形之下,猝不及防,则有可能吃个大亏!
若只是新襄还好,龙门一受攻击,新襄很快就能得到消息,关键在于龙门船厂如今规模已经很大,又正值蒸汽船生产的关键时期,真给这群突然来的盗贼攻破了龙门岛,再伤着一些工匠研究员,损失之大会难以弥补,至少要让新襄的造船业延后两到三年!
“轰!”
既然炮射程比对方远,炮手自然不客气,抢先就是一炮轰去。不过在这种距离上,就算是线膛炮,命中率实在也不高,只是在离着对方几十米处激起了水柱。
“射程很远!”迪门一惊:“这么远能打到这种距离……不会是运气吧?”
“一艘没有风就能行驶的船,而且火炮射程还这么远,阁下,这是上帝赐给我们荷兰的礼物!有了它,在巴达维亚我们可以制造更多的这样的船,而且更大,我们甚至可以用这种船来征服欧洲,让英国法国和该死的西班牙都俯首称臣!”
尤纽斯又在大声叫嚷,他对于传教和侵占利益同样热衷,他可以想见,如果在捕获这船的过程中他在场,今后他在教会中将有什么样的地位!
所以,他竭力鼓动迪门,生怕迪门因为忌惮而放弃这个机会。
迪门当然不会放弃,那艘船上火炮射程再远,也只是一艘,而且是一艘中等吨位船,上面的水手数量不会超过两百。
他们这次来,虽然没有千吨级别的战列舰,可是五六百吨级别的足有十五艘,特别是郑家还仿造了两艘与华清号相当的八百吨巨舰,再加上护卫舰与武装商船,总数加起来有一百余艘。船上的士兵,郑芝龙一方的数量到现在迪门还没有算清,但他自己一方的数量他心中有数,包括来自巴达维亚的一千五百正规军援军、来自大员的一千五百正规军,还有尤纽斯找来的大员岛土著部队足有五千!
两家联军加起来,总数应该在两万以上。虽然知道虎卫击败了西班牙,战斗力不容小视,但是门迪这个时候,仍然很有着欧洲人特有的固执与傲慢,依然认为,如果不是众寡相差太过悬殊,欧洲人对上亚洲的土著会有优势。
这种傲慢与自大,也是浸透在白人的骨子里的,根本不可能改变,即使过了几百年,仍然如此。
“调整航向,目标西!”李燕在开了两炮之后,对舵手下令:“航速,保持十二,不要把对方甩脱了!”
“这是钓鱼了,这些小子平时就只有钓鱼当消遣,如今是看他们钓鱼水平的时候了!”
听得身边的教导官胡铨这话,李燕笑了笑,没有接口。
他们先是向西,看上去是被逼得不得不逃。四十里的路程,就在这一追一逃间结束了,在这个过程之中,联合舰队的问题出现了,便是各船的速度并不相等,不全速航行时看不出来,但全速航行之后,快的可以跟上飞隼号,慢的却渐渐被拉开。
“李燕,你看,似乎是个机会,只有两艘船离我们比较近!”胡铨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但他性子稍弱,缺乏决断,因此拉着李燕的胳膊道:“能不能打一下试试?”
“自然能,男人如果不能,会被嘲笑的!”李燕哈哈一笑,然后下令减速。
追得最快的,是两艘快速帆船,它们的吨位最多就八十吨左右,飞隼号几乎比它们两艘合起还要大。在发觉飞隼号速度慢下来之后,这两艘船的船长顿时狂喜,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这是飞隼号想要干掉他们,才会主动减速,而将之当成对方船出了故障。
毕竟在他们身后,是巨大的联合舰队,就算现在拉开了距离,实际上也就是相隔两三里,十多分钟,就能赶到。
“观察结果,对方使用的应该是八磅炮,射程大约只有我们的一半,所以可以放心接近!”
对于虎卫水军来说,观察敌情中的很重要内容,就是通过对方火炮的口径,来估算对方的有效射程。因此,在确认对方这两艘快船上使用的是快速短炮之后,他们将速度降得更慢,让对方越发接近,双方的距离,甚至只有不足四百米。
对方开始开炮了,但准头实在不敢恭维,差得非常远。李燕皱了一下眉,经欧洲这群海盗的实力,按理不会出现这么大的偏差才对。
旋即,他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他们是想活捉我们,也是,若是换了我,看到这样一艘不要帆的船,也会想着活捉!”李燕喜道:“这样好,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肆无忌惮!”
“你是船长,如何作战,都由你决定。”胡铨道。
第九卷五二三、鸭鹅岂奈隼高飞(三)
已经是下午了,海面倒是风平浪静,但俞国振的心中却是焦躁不安。
“还没有看到飞隼号吗?”他问道。
“还没有。”
今天其实是飞隼号首次出海试航的日子,按照它的航速,这个时候应该已经返回了,可是直到现在,都超时一个小时,飞隼号还没有回来。
与缺乏武装只靠蒸汽机带来的速度的黄鹘号不同,飞隼号上装备有新襄最新式的火炮,它的意义可以说不逊于黄鹘号,如果出现什么意外,特别是舰船上还有渔政局精锐的海军与研究院负责调试机器的工匠,对于新襄来说,损失就比较大了。
俞国振还在担心另一个问题,就是飞隼号落入别的势力手中,比如说郑家。郑家最近不停窥视新襄,他自然一清二楚。
飞隼号最大的秘密就是蒸汽机,而蒸汽机的原理实在很简单,工艺上也没有什么困难之处,说得不客气些,只要有铸青铜钟的能力,就可以铸成蒸汽机了,差别就是功率大小。若是飞隼号真落入到郑家手中,郑家再埋头专研一两年,即使仿制出来的比不上新襄自己造的,但也是一个大麻烦。
而郑家又与荷兰人勾结,若是他们把这个秘密再交给荷兰人,以欧洲如今的工艺科学水准,足以让欧洲的工业革命提前五十到一百年。这是俞国振不愿意看到的,毕竟华夏还没有做好准备。
但俞国振也知道,随着他实力的扩张。治下人口增加,商贸往来日益频繁,迟早有一天,蒸汽机的秘密会传播到世界各地,从而提前人类的历史进程。他只是希望,这一天能稍晚一些,最后再能晚个五到十年。他有了充足的准备,治下有千万人口,那个时候。伴随蒸汽机一起传到世界的,就还会有华夏民族的利益!
到了下午三时许,终于看到了远处的烟尘。除了烟尘之外,还有隆隆的炮声!
俞国振心中一凛:出事了!
此时龙门岛的防备,大约是常驻的警备部队,共约是五百人左右。很长时间以来,新襄都没有再受到什么威胁,因此强化防御的工事做了不少,但派驻的部队并不多。
除此之外,还有随俞国振来的随从虎卫约是一百人。
这是龙门岛的岸防部队,在海港里还有新襄守御舰队。荀世禄乃是守御舰队的司令,一般情形下。他与舰队是驻在昌化,但今日有些不同,飞隼号的意义重大,因此他也来到了龙门,同他一起来的。还有一艘战列舰与四艘护卫舰。再加上原本泊在龙门港的舰队,俞国振手中立刻可以调动的舰队数量,也有二十二艘。
“立刻组织疏散,将所有的船匠、研究员送回新襄。”俞国振在判断出发生意外之后,立刻下令道:“东西可以不带,人一定要保住。相关资料能带走就带走!”
华悠之跟在他身边,立刻找人前去传令,想了想,他不放心,向俞国振道:“官人,我还是去看一下,虽然平时总有应急预演,可是事到临头,难免会有些意外,我去盯着比较好。”
他跟在俞国振身边也有近一年了,知道俞国振的性格,不怕他们说错话,就怕他们浮起来不做实事。他们愿意主动去做实事,俞国振只有高兴的份,绝对不会说什么。
至于俞国振的安全,有齐牛在身边,还有谁能伤得了俞国振!
“去吧,细致一些。”俞国振道。
华悠之匆匆跑了出去,路上有人和他打招呼,他一一点头,脚下却不敢停。他琢磨着,最重要的莫过于研究院的那些人,因此首先便跑到研究院。路上几着几个虎卫,他担心自己人手不够,还特意将这几人叫到。
命令已经传达到了,研究院在龙门岛上的人都已经开始撤离,华悠之看到撤离得有些慌张,心中明白,研究院的人在新襄算是比较特殊的,可以说是唯一一处不被以军律要求的地方。用俞国振的话来说,就是研究院的那帮子宝贝,都是靠着灵机一动来寻求突破的,除了要强迫他们锻炼身体好让他们活得更长些外,其余的条条框框限制,都意味着绑缚他们。
也正是因此,各种应急预案研究院的人也有拟定,只不过真正演习却不多,甚至还比不上新襄的各级学堂。如今新襄学堂已经不仅仅一所了,随着第一批第二批学生的毕业,在初等学堂之上,又建立了高等学堂,但是高等学堂中就基本上要靠自学,好在初等学堂里最重要地就是培养了这些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高等学堂的教材,不断地揣摩、试验,应证俞国振在教材中提出的一个个“假设”,不仅让新襄的学术水准提高得很快,而且还夯实了基础。学校中的应急预案有许多,每周还有一次应急演练,对于多台风的新襄来说,这种应急演练在很多时候都能救人性命。
“还有谁没出来?”他问道。
研究院的众人面面相觑,然后惊呼道:“宋先生没有出来!”
研究院里的宋先生只有一位,就是宋应星,老先生自打到了新襄之后,可谓老树逢春,身体状态反倒比当初当教谕这样小官要强得多。他一直从事实学研究,可谓远离政治,而且他内心中,对于大明朝廷还是有一些感情,也故意不参与众多的高层决策。
但俞国振却从来没有轻视他,对他甚至是尊敬有加,他也不负众望,终于弄出了蒸汽船这个项目。
“宋先生带了人来,不知道现在在哪里了。”有人又道。
华悠之微微愣了一下,能被宋应星带到这里来的,应该不是随便什么人,也应该是研究院的研究员吧。
新襄研究院下如今有十余个研究所,在第二届学堂毕业生出来后,其中又有近半人加入到了研究院中。再加上各个工坊自己的研究所,研究员的数量达到了三千余人。若不是同一个部门的,相互之间不认识,极为正常。
让那些撤出的研究员赶紧走之后,他留下两个虎卫维持秩序,避免有闲杂人乘乱混入研究院偷盗里面的重要资料,然后自己带人进了门。
这里并不是正式研究院,而是由船坊改造成的。里面比较黑,从光亮的外边进到这里,华悠之微微眯了一下眼,然后就看到让他哭笑不得的一幕。
宋应星在一座蒸汽机前,光着个膀子,像个农夫一般,而身边的几个人则哈哈大笑。他们仿佛对外界发生的事情根本毫无知觉,华悠之三步并成两步跑到宋应星身边:“宋先生,莫非没有人通知你撤离?”
“通知了,不过我这试验到了最关键之时,没空。”宋应星啧了两声:“这下好了,咱们可以装更大功率的蒸汽机了,便是铁甲船,也应该带得动了!”
“是,是,就知道宋老你能行!”
“你们……”华悠之心中大急:“宋老,岛上可能要打仗,你们还是先撤吧!”
宋应星这才回头来看他,有些不满地横了他一眼:“担心什么,南海伯在这岛上,谁能打到此处来?”
这话语之中,透露出他对俞国振强烈的信心,让华悠之愣了愣。
“宋先生,出于谨慎,咱们还是先撤,虽然不虞敌人打上岛来,可是水面作战,火炮为先,若是有一两颗炮弹落到此处就不好了。”
跟在俞国振身边,华悠之算是经过不少事情,也知道如何与这些研究得疯魔了的学者打交道。宋应星也不为难他,便与那几名研究员一起,将火先熄了,众人正准备出来,突然间便听到大门前响起了呼喊声!
“你们在这里先等着,我前去看看。”华悠之心中一凛,先让跟他的那名虎卫护住宋应星,然后快步跑了过去。
却见着自己带来的两个虎卫,一个已经倒在血泊之中,另一个则手执短剑,正与三个人进行着搏斗。呼喊声正是那个尚未倒下的虎卫发出的!
华悠之毫不犹豫拾起一根棍子,劈头盖脑便向其中一个人击去,他是从后方偷袭,那人身手却是极敏捷,一个回身,不但闪过了他的棍子,甚至向他就冲了过来!
华悠之不是真正的虎卫出身,但也受过训练,而且被挑出来充当俞国振的幕僚,在很多时候,都要起到保护俞国振的作用,因此也苦练了一段时间。但和眼前这人相比,他还是差了许多,只是两下子功夫,便被对方踢倒在地。
好在这个时候,不远处传来了呼喝声,那三个人见情形不妙,一个个斜窜出去,迅速消失,也不知钻到了哪儿。
这个消息传到俞国振身边的时候,他脸色顿时沉了下来:龙门岛乃是新襄最重要的地方之一,竟然也给人混了入内,而且华悠之从那三人的衣裳判断,他们很有可能就是龙门岛上的船匠!
“看来有心人还真不少啊。”俞国振冷嗖嗖地说道:“先不急,慢慢查,先将来的人应付掉再说,郑家和荷兰人联手来袭,他们倒是抓着了一个好机会!”
此时在他的望远镜视线内,已经可以看到敌方的舰队,那几乎占据了海洋一隅的帆面,证明来袭的可不是一支偏师!
第九卷五二四、鸭鹅岂奈隼高飞(四)
飞隼号并没有靠港,事实上此刻港口的船正在纷纷升帆,准备出来,因为是突然发生事情,所以很有些混乱。
不得不承认,荷兰人与郑家的联军一齐动手,打了新襄一个措手不及,新襄此前的推演中,荷兰人和郑家首先攻击的目标,应该是新杭或者会安,而不是新襄,因为新襄毕竟属于钦州,乃是大明本土。攻击新襄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攻击大明,荷兰人就算有这个胆子,郑芝龙也没有这个胆量。
勾结外夷,攻击大明国土,这种事情做出来,与造反也没有什么两样了。想到这里,俞国振对郑芝龙的看法又有些改变,这位海上巨枭,虽然目光不够长远,至少在胆魄上,却比起他知道的历史上的那位有所不同了。
或许,这就是俞国振给这个时代带来的变化之一吧。
“主公,我看这一战还有得打。”俞国振在评估敌我双方的情形时,旁边的茅元仪开口道:“或许,这是个机会!”
“此话怎讲?”
“我方才数了一下,敌军至少有一百四十余艘战舰和运输船,其中荷兰人的,应该是四十艘左右,郑家的,大约是一百艘。这些都是可以充当战船的舰船,而不是那种只能进行火攻的小艇,我猜想,这应该是荷兰人与郑家的精锐。若是能在此一举将之扫灭,整个南海与东海,洋面之上再无可以威胁我新襄的敌人矣。”
这一点不必茅元仪说,俞国振心中也明白。
“而且。我看南海海图,南海咽喉,便在满喇加,荷兰人原先占据着巴达维亚,今年初才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得了满喇加,若是我们能在此全歼荷兰人,哪怕是重创其舰队。那么南海舰队便可以乘势西进,将满喇加收入囊中,能做到这一点。从此香料、丝绸、瓷器、茶叶的专利,便尽数于我们新襄。欧罗巴人离不得这四项商品,哪怕给我们打得头破血流。终究还是要来与我们贸易的,我们既然控制着交通,又控制着产地,那么产品的定价权,自然在我们手中!”
这一点显示出,茅元仪已经有了一些全球眼光了。俞国振听了之后,不禁再度点头,这也是俞国振全球战略的第二步,即将整个南海都变成华夏的内海——就象爱琴海几乎是希腊人的内海一样!
甚至华夏人比起希腊人更有权力提出这种要求,当华夏人的锦帆挂满风。在南海上捕鱼贸易的时候,那些土人还只是划着可怜的独木舟,在海岸边上小心翼翼地摸索。
“轰!”
对方抢先发动进攻,试探性的炮击,落在了离龙门岛炮台约是两百米处。水柱冲天而起。
“继续说。”俞国振没有理会对方的攻击,而是向茅元仪道。
茅元仪目光徒然冷竣起来:“主公一向谋定而后动,很少打没有把握的仗,这固然是个优点,但同时也制约了我新襄向外扩张。主公可曾想过,终有一日。我新襄无论是海军还是虎卫,都将在远离新襄的地方作战,到那个时候,战斗的时机、地点还有环境,都非我所能选。若是再想谋定后动,只能贻误战机。咱们新襄的海军,总有一日要走出南海,今次这个机会,虽然非是主公预定的战场,却是此时最合适的战场!”
他见俞国振有些犹豫,显然是不大想以极大的牺牲来换取此战胜利,便加重了语气。俞国振眉头拧了拧,没有说什么,只是向着华悠之做了一个手势。
“是。”
华悠之明白他的意思,不待多说,便匆匆而去。
原本俞国振是想希望借助炮台的掩护,以击退来犯的敌人为目标,在茅元仪的劝说之下,他改变了主意。确实,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在这里歼灭或重创了荷兰人,那么荷兰东印度公司实力至少损失一大半,在巴达维亚与满剌加,荷兰人就如当初的西班牙人一般,再没有足够保护自己的兵力!
整个东南亚,就象是熟透的果子,虽然曾经被外来的小偷和强盗、以及果树上生出的蛀虫所占据,现在,是回归到它原本该属于的主人手中了。
“炮台暂不开炮,放他们靠近一些。”俞国振这一次开口下令了。
炮台没有开炮,出乎郑芝龙意料。
郑家过去与新襄的关系不错,郑家的船甚至也来新襄进行贸易,购买新襄的物产,赚取转手的利润。因此,他们派来的间细是看到过龙门岛炮台守军试炮的,炮台岸炮的最大射程,甚至超过八里,有效射程也有三四里。炮台巨炮的射程,一般都远远胜过战舰上的舰炮,这是常理。
可是荷兰人的炮舰已经进入了射程之内,炮台仍然一声不响,甚至整个防御方的阵地,都没有什么人影晃动,看上去就像是不设防一般。
这种情形,让郑芝龙毛骨悚然,觉得自己像是中了计。
“大哥,这样也好,咱们只要将人送上了龙门岛,接下来的事情,就看荷兰人的了。”
“你觉得凭他们在大员岛上带来的这些土著,能有几分成算?”郑芝龙听得施福这样说,不由得苦笑起来:“咱们手下,一个对两个这样的土著没有问题吧,而俞国振的虎卫,一个对两个咱们没有问题吧?”
郑芝龙倒是有自知之明,但是,因为局势所迫,不得不走到目前这一步,他内心深处对此,也是极为纠结了。
“荷兰人果然决定进攻了!”施福正要再说,突然间,看到荷兰人旗舰之上,挂起了表示执行计划的旗帜。
“安排下去吧,按着咱们在大员计划的来动吧。”郑芝龙又叹了口气。
他心中一直觉得不安,不知道哪儿出了什么问题,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哪怕就算明知前方有陷阱,他也只能狠下心趟过去。
过去了,顺风顺水,过不去,就船毁人亡!
就在他一片纠结中,一堆小船开始蜂拥向着龙门岛涌去。这些小船大多都属于郑家,除了小船本身,还有大船上带着的舢板。许多船上,连一门火炮都不备有,只是装满了来自大员的土著。
大员岛上的土著百姓人数并不少,他们原本与汉人亲善,但随着荷兰人的入侵,带来猎鹿的汉人越来越多,使得他们与汉人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荷兰人强迫他们改信一神教,他们当中的一部分,迫于荷兰人的压力,也确实开始信奉起一神教来。而愿意帮助荷兰人来攻击新襄,正是这些土著。
一方面,他们也开始使用火枪,另一方面,他们仍然保持着土著的蛮勇,挤在小船舢板之上,他们不但不害怕,反而兴奋地呼喝起来。
“来势汹汹啊。”炮台之上,茅元仪喃喃自语。
“看起来郑家和荷兰人是下了血本,这么多人……足有几千,就这样送上来?”
当对方到了距离岸边还有一里左右的时候,炮台上的火炮开始轰击了。这种距离,炮台轰击的准确度非常高,几乎每三炮,就能击中一发,而整个炮台上的火炮数量多达百余。因此只一轮炮,便有二十余艘小船被击沉,足有几百人飘在海中,一片片的海域成了血圈。
不过是半分钟后,第二轮炮击又开始。这样密集的炮火,若是一般的敌人,早就崩溃了。但俞国振却发觉,那些船上的人却似乎并不畏惧,而且现在的火炮使用实心弹,虽然一炮过去可以将船砸沉,实际上对船上的人杀伤力有限。不少人落入水中,要么就是扒附近的己方船只,要么就直接向海岸游来——他们的水性倒是极出色,证明他们是在海中游惯了的!
“郑芝龙的人,应当没有这样的勇气吧,这是怎么回事?”俞国振有些讶然地问道。
“莫非全是荷兰人?不可能啊,荷兰人哪有如此多的数量,他们也不舍得这样牺牲吧,这两轮下去,只怕就有几百人死伤了。”
他们不大清楚为什么对方会展示出如此高的士气,在荷兰人的旗舰之上,门迪却很是满意地对尤纽斯道:“牧师,多亏了你,这些羔羊都忘记了死亡的可怕。”
尤纽斯脸上散过圣洁的光辉,他握紧了十字架:“上帝会与这些虔诚的羔羊们同在的。”
“我一直很好奇,您究竟是用了什么方法,让他们愿意为公司的利益去死?”
“阁下,其实很简单,我告诉他们末日审判将在这个月的二十一日来临,如果他们不去为了主的荣光和公司的利益奋战,那么他们就将在地狱里永受苦难,他们的家人也将随他们一起死去。但如果他们愿意去奋战,他们的灵魂就能升到天堂,而我们荷兰人,作为上帝所宠爱的使者,将拯救他们的家人。”
“啊,真不愧是牧师,罗马穿着红袍子的大人物,也不过如此吧。”
“谢谢您的夸奖。”
“不过,我还是觉得,他们的家人对于公司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回去之后,他们的家人还是送去巴达维亚吧,我们在香料群岛上的庄园,需要大量的奴隶。”
“如您所愿,上帝会保佑他们的灵魂。”
这些土著,并不知道自己落入了圈套之中,也不知道即使他们获胜,他们家人的命运也只会更惨,在这一刻,为了那个邪神和他们的家人,他们奋不畏死,正竭尽全力向着岸边冲去!
第九卷五二五、一隅闲棋证国手(一)
“不对,不对,上岸的不是荷兰人!”
炮火再密集,面对这样汹涌而来的敌人,也总有百密一疏的时候,因此俞国振很快发现,冲上岸边的,并不是想像中的荷兰人。他们虽然穿着荷兰人的军服,手里也抓着火枪,但无论是身材还是相貌,都象是东南亚人,而不是荷兰人。
“火炮稀疏了,感谢上帝,让尼古拉一官与南海伯翻脸,让这些土著愿意为了公司的利益去送死。”
在长达半个多小时的炮火之后,炮台上火炮的温度极高,要开始降温,因此火炮就稀疏起来。
对于荷兰人来说,前面的五千土著,就是消耗品,他们的全部作用,就在于让炮台的火炮出现疏漏,哪怕只是暂时的,那也已经足够了。更何况,这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