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风暴-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哈,老将,这次出来可是我磨了官人大半天,因为我不出来,没有人能给黄鹘号做全面检修!”
蒋佑中有些得意,他在新襄搞研究已经有许多年,此次出来,仍然是和研究有关。
“黄鹘号?你造的蒸汽船成了?”将岸惊呼了一声。
有关蒸汽船的事情,他也听说了,但没有想到,这么快自己就能亲眼见到一艘蒸汽船。
“走,去码头,看看我的宝贝去!”蒋佑中也是得意:“这可也是黄鹘号第一次远行,蒸汽锅炉连续运转二十天,中间险些炸了一次锅,哈哈……”
他说的东西,将岸不懂,但是连续运转二十天他懂,这就意味着,这艘蒸汽船用了二十天时间,从远在南海的新襄,跑到了他处于东海的耽罗来!
这种速度,若是飞剪船顺风顺水,倒也能做到,可是将岸知道,这个时候哪有什么顺风顺水!
“若不是出了大事,官人不会让你出来的,你要做新品试验,在新襄周围做就成了,用不着跑到这里来。”将岸道:“有什么事情,你就直接说,我再和你去看船。”
“没趣,还有什么大事比这蒸汽船更重要?”蒋佑中嘟囔了一声:“你们这些家伙,一个个长大之后便变得没趣了,不是整天想着打仗,便是每日琢磨着支使别人,没有一个心思在学问上!”
他这般嘟囔,那可以说是书斋里的秀才不识民间疾苦,将岸也不与他一般见识,而是看向另外一人。俞国振不可能派蒋佑中为信使,那是大材小用,那么随行人中,有一位是真正的信使。
“这是官人给将总督的密信,另外,还有口信。”那名虎卫敬了礼,将一封盖了大印封得牢牢的信递了过去。将岸拆开信,里面提到了新襄面临诸方包围之事,并且将新襄的应对说了一番,特别是提到了倭国应对之策,要求将岸能够以耽罗总督治下的实力,尽可能帮助天草四郎撑过这一段时间,如果实在撑不住,那么可以放弃天草四郎。
将岸看完之后,将那封信收好,然后问道:“官人的口信是什么?”
“路途遥远,通讯不畅,准你便宜行事。信中的方略。乃是众人商议所得,官人只有一句话补充,‘进攻乃是最好的防御’。”
这个口信让将岸眼前猛然一亮。
“好了吧,好了吧?”见他们话说完了。蒋佑中催促道:“好了的话就去码头看我的船去——对了,老将,给我准备好煤。还有淡水,越多越好……嗯。煤要个二十吨……”
他絮絮叨叨地说着自己的需要,将岸一一命人去办,心里暗暗好笑,蒋佑中幸好是被留在了研究院内,否则就以他这种不善于与人交往的性格,只怕连叶武崖这样的面瘫男都比不上。
“这便是黄鹘号?”到了码头,看到了那艘有着大烟囱的蒸汽船,将岸好奇地问道:“当真只用烧煤就可以行驶。无须考虑风向?”
“那倒也不,太大的风里,肯定是不能航行的,无论是顺风还是逆风。”谈到这样的问题,蒋佑中就特别认真。
安置蒋佑中等人歇息之后,将岸便召来了总督府所有的人马,特别是派人去召回正在海外巡视的俞大海。
除了俞大海之外,还有一个人出现在将岸面前。便是秦亲盛。
“都看了信吧?”将岸在俞国振的信件被传递一周之后问道。
秦亲盛脸上有忧色,而俞大海则有些轻蔑地撇了下嘴:“我们东海舰队,保证能控制住濑户内海与水道,不令幕府片帆过海!”
这话有些吹牛,不让幕府片帆过海容易。但如果来的是郑家的船那就麻烦了。倭国多良港,幕府完全可以任意选择一地集结兵力,再在九州岛的任意一处何适地点登陆。特别是如果有了郑家舰队的相助,更容易做到这点。
“只有千日为贼,不可千日防贼,东海舰队的实力,对倭国舰队有压制性的优势,但对着郑家的船队,优势就不是很明显,想要彻底防住幕府,我看不易。”一人低声说道。
“依你之见呢?”俞大海反问。
“或许该增加给天草四郎的援助,借助坚城,拖延战事。”那人道:“只要多赠送或者卖给天草四郎几门火炮,便足以让他守住城池。”
“这倒也是一个选择。”俞大海点了点头。
他如今的身份头衔有三,一是渔政局局副,二是东海舰队司令,三是耽罗海防司令。在新襄体系中的地位,随着他屡立战功而不断提升,面对虎卫出身的将领,说起话来腰杆子也硬了。他现在很清楚,俞国振不管他是不是虎卫出身,只要有本领、愿意忠于新襄,那么就会被俞国振视为嫡系!
“两路齐发,最好,最好。”秦亲盛笑眯眯地说,谁也不得罪。
将岸已经听得有些不耐烦了。
他能被俞国振委以重任,成为耽罗总督,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有对建虏、朝鲜和倭国的裁决权,除了他的外交天赋之外,还有一点便在于,他拥有非同一般的战略眼光。
“你们说的有道理,但我觉得还不够。”他示意众人静下来:“如今我们要面对的是诸多强敌,特别是海上,倭国且不论,郑家的实力是不容小视,而荷兰人更是凶悍,便是西班牙等欧洲强国,如今在海上也不是荷兰人的对手。我们只想着守住九州北部,甚至退守耽罗,太过消极!”
众人听到他说“太过消极”时,便愣住了。
不消极,那就是要积极,对于新襄来说,所谓积极,可就是……
“岛原的天草四郎,我们不仅不能给他增加支援,而且还要削减,此人信奉邪神,已入魔怔,当初支援他时,他还知道尊崇南海伯,可这年余来,他越发骄狂,甚至私自遣使试图前去勾连欧罗巴的罗马教宗,还想派人去劝说官人信奉他们的邪神。我以为,他将自己宗教的利益放在了官人之上,已经不值得继续扶持了。”将岸冷冰冰地道,直接就将天草四郎时贞抛弃:“官人早就答应了秦亲盛为他光复家名,现在是时候了。”
秦亲盛身体一抖,在感觉到将岸抛弃天草四郎的绝决无情的同时,也不禁满怀希望。
他知道将岸那句话是对他说的,要他将新襄的利益放在他家族利益之上,唯有如此,他才不会象天草四郎一样被抛弃。
“但是,要让虎卫为你出兵,你还得做得更好。”将岸又道:“为何我们要等幕府来攻,而不是去直接攻幕府?”
此语一出,便意味着在东海之上,风雷激荡!
第九卷五一四、叱咤风云杀气荡(二)
对于德川家光来说,这几年真不是什么安稳年。
鲜国人将他们倭国早就垂涎的耽罗岛还给了大明,然后,大明以此为基地,先是将侵华急先锋岛津家狠奏了一顿,迫使岛津家全面收缩,不但吐出吞并了一半的琉球国,而且实力大损,再也无力出海争锋。
初时德川家光对于岛津这样的强藩受挫,还是幸灾乐祸的,但紧接着九州岛北部的岛原之乱,将战火烧到了德川家臣领地,很快又烧到了德川家的直领。
这几年来,没有后顾之忧的天草四郎时贞,疯狂地骚扰德川直领和一门、谱代众的领地,对外样大名,除了岛津家外倒是骚拢得少些,其直接结果就是德川家的实力被削弱,而那些外藩领主的实力则保存,因此,德川家光已经明显感觉到,自己对外藩领主的控制力在迅速削弱。
这可是比天草四郎时贞的叛逆还要危险的事情!
为此,德川家光不惜动将军的最后权威,逼迫外姓大名统合部队,与他会军,一起征讨天草四郎。在德川家光看来,即使不能胜,也要效仿当年的丰臣秀吉,削弱那些外姓大名的实力。
现在还能支持他跨海作战的,就只有郑家的船了。
大明崇祯十三年,也就是西元一六四零年五月底,郑家的船队冒着可能遭遇台风的危险,赶到了江户。
“你觉得这能够瞒得住明国的南海伯吗?”德川家光看着正在上船的士兵,低声问起自己的同父异母兄弟保科正之。
“瞒不过的,我们国家,象是千疮百孔的筛子,到处都是明国人的奸细,所以天草四郎才能不停骚扰我们。”保科正之正容道:“将军还是应该派使者前往明国,质问明国皇帝,为何纵容臣下侵凌邻邦。”
德川家光哂笑了一下,自己这个弟弟是读朱子学说读傻了,明国皇帝如果控制得住南海伯。怎么还会让建虏不停欺凌朝鲜!现在在朝鲜,能代表明国的,不再是明国皇帝的使者。而是南海伯的使者了。
“信纲这一次,不要让我失望就好……我本来是想让忠秋替代信纲的,但是利胜劝我,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前次以信纲代替板仓重昌,结果重昌阵亡,这次若是再用忠秋代替信纲,恐怕信纲也保不住。”德川家光低声道:“既然明国人知道我们的行动,你认为他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明国人肯定会在我们渡海时进行拦截。但是九州岛这么大,我们可以选择东面丰后国的佐伯港登陆,也可以选择岛津家的领地,总之,只要我们的十五万大军登上了陆,那么明国人再怎么狡猾也无计可施了。毕竟明国人直到现在,还保持着一个底线,就是不在陆地上与我们开战。想来猿秀吉在朝鲜与明国人的战斗。让明国人至今记忆犹新吧?”保科正之说道。
在另一边的老中阿部中秋嘴唇嚅动了一下。却没有说话。
这个动作被德川家光看到了,他稍稍避开了一下保科正之,向阿部中秋问道:“中秋,你有什么意见?”
“将军,我觉得岛原之乱只是癣疥,我们完全可以不予理会。直接去寻找明国的南海伯。明国人远渡重洋来这里,为的无非是利益。天草四郎能够给他的东西,我们也可以给。而且能给得更多,换取明国南海伯的支持,周围蠢蠢欲动的强藩自然就会平息……”
“混蛋,你这是出卖我们日本国的利益,你这个懦夫,根本不像是武家子弟!”
阿部中秋还没有说完,立刻有人喝斥道。
喝斥的人是户田氏铁,他被任命为信纲的副将,因此对于此事胜负,有着直接利害关系。
而且,他曾经参与过当年德川家扫灭丰臣氏的大坂臣之战,并因此转封。他一直希望能够领兵立下更多战功,特别是多次叫嚷,要跨海远征明国,给明国的南海伯深刻的教训。为此,他甚至不惜翻出当年猿秀吉的计划,以为当将北京献给天皇,而以宁波为幕府所在之地。
德川家光也不喜欢阿部中秋所说的话语,但他总算还有些幕府将军的气度,没有象户田氏铁一样喝骂出来,他向户田摆了摆手,然后对阿部中秋道:“这种事情,我怎么能做得出来?”
“暂时隐忍,是为了更好地进步,当初面临信长公的咄咄逼人,面临猿秀吉的步步阴险,初代目不是隐忍,哪里能开创幕府?”阿部中秋诚恳地道:“将军,明国南海伯有许多出众之处,他们的船行驶得更快,他们的火枪、大筒更为犀利,他们能制造出精美的锁还有便利的四轮马车,我们日本不缺能工巧匠,但现在南海伯铸成的钢刀要胜过我们的名刀!我们日本一向以来,就向明国学习,当年派大量的遣隋使、遣唐使,学会了他们的铸刀技艺,到了宋时我们就可以向宋国出售宝刀。我们请来了鉴真大师,所以才有今天的奈良城和唐昭提寺……将军,臣下不反对此次征伐,但是,必须要考虑一下,如果此次征伐再度失利,我们该怎么应对的问题!”
“怎么可能失利,我们有十五万大军,我们全部动员,还可以再调集十五万大军!”户田氏铁怒道:“你和青山忠俊一样,都是靠耍嘴皮子……”
“够了。”
德川家光听到这就再也听不下去了。
青山忠俊与土井利胜、酒井忠世三人,都为德川家光祖父家康留给家光的老师,如今酒井已死,土井当了大老,而青山忠俊却因为直言进谏被德川家光免职驱逐。这个名字,德川家光根本不愿意听人提起,哪怕是户田氏铁这样的老将也不行。
户田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终于忍了下去。阿部中秋却仍然盯着德川家光,家光挥了挥手:“中秋,你先退下,这次送行,你不必来了。”
“啊!”阿部中秋愕然,然后退了下去。
看着德川家光亲自送走那些远征的将士,阿部中秋心中怎么也安稳不下来。
但是接下来的消息,却出乎阿部中秋的意料,郑家的船队成功地避开了新襄东海舰队的封锁,在九州岛东部与四国岛隔海相望的佐伯港登陆,已经占领了大片地方的天草四郎时贞立刻派人来邀战,结果被信纲击败,不得不撤退。而幕府的大军步步紧逼,收复了大量失土,斩杀的天草四郎部下,足有上万,眼看就要将天草军又赶回岛原。
这样的捷报频传中,却没有新襄虎卫的消息,让阿部中秋甚为不解。但这个时候,另一个消息传来,南海伯的东海舰队之所以未能给岛原乱军有力支持,是因为他们得到消息,荷兰人意图攻击吕宋,因此已经南下前去支援吕宋了!
紧接着,在捷报中,岛原乱贼主力已经退回岛原的城中,但是他们的一些小股部队却流窜于整个九州,甚至部分渡海到了四国,在四国岛闹腾起来,其中还有已经除名了的长宗我家的影子若隐若现。为了防止他们死灰复燃,幕府又拼凑出了三万大军,抵达四国岛。
“这是天上的神佛都帮助我们啊,那些南蛮人与我们同时动手了!看来明国的南海伯也无计可施,只能调集东海舰队前去支援吕宋,毕竟那里是他占领的本土,而岛原的天草,只是他扶植起来可以牺牲的傀儡。看起来,四国岛长宗我家的余孽蠢蠢欲动,是他迫不得已的选择了,只有借这种下劣的手段,来牵制一下我们的力量。”谈到这个消息,在六月下旬的某个夜里,阿部中秋感叹道:“这么一来,至少可以消灭岛原的乱贼,然后便可以尝试着与南海伯谈判了。”
在他的面前,坐着的是青山宗俊,忠俊的儿子,他在榻榻米上欠了欠身,却什么都没有说。
“请你回去后替我向忠俊大人问好,国家的事情,还少不了他这样正直的人……”
话才说到这,突然间,阿部中秋觉得脚下的大地震动起来。对于倭人来说,这种震动不陌生,他放下装着清酒的酒杯,惊讶地扬起眉:“地震了吗?”
然后,他听到了隆隆的声音。这声音让他脸色大变:“大筒的声音,这怎么可能?”
“会不会是炮台试炮?”青山宗俊问道。
“不可能,这么晚,谁会试炮!”阿部中秋暴跳如雷:“糟糕,糟糕,我们中计了,南海伯的东海舰队,并没有去援助吕宋,而是潜伏起来,乘着我们大意,竟然穿过了浦贺水道,到了江户城下!”
在倭人当中,阿部中秋算是比较聪明机智的,所以非常得德川家光的赏识,因此,当听到火炮的声音之后,他立刻意识到,自己一方,还是中计了!
长期以来,新襄对于倭国的策略,只限于扶植天草四郎时贞进行骚扰,袭击西南部沿海地区,掠夺人口与财富。这给了幕府某种惯性思维,觉得新襄并不会全面开战,更不会直接攻击倭国的关东地区和江户这样被严密守备的城市。
但是现在,阿部中秋明白,他们彻底中计了,明国的南海伯,不仅仅直接动手,而且一动手就是冲着德川幕府最关键的要害,也就是其将军所在之地江户而来!
第九卷五一五、叱咤风云杀气荡(三)
阿部中秋听到炮声的同时,俞国振拍着蒋佑中的肩膀,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
“没事,你做得很好了,毕竟还是初次出海,出现点事故也难免,人没有事就好。”
“真伤脑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啊,结果还是出了些故障,好在还有备用的帆,飘到了基隆,花了两天时间才修好。不过,官人,没有误你的事情吧?”
俞国振也有些无奈,严格来说,蒋佑中来得晚了些,因此,他带来的将岸的秘信,也有些迟。
将岸在秘信里提到,他会主动攻击德川幕府所在地江户,摧毁这座象征着德川幕府统治的城市。只要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整个倭国,就将重新陷入藩镇割据的战国时代。
一些强藩,比如说仙台藩的伊达家、加贺藩的前田家、长州藩的毛利氏,都是不安于内的,只要德川家露出虚弱的一面,他们就会象饿犬一样扑来。
而要做到这个并不难,只要让德川幕府看到彻底平息岛原之乱的希望,他们就会将兵力往九州、四国调,虽然其中大半兵力都是来自于臣伏的诸藩,但是德川家的主力,也必须出动对他们进行压制。在这种情形之下,德川家守卫江户,只能依赖于炮台和少量留守的士兵。
而将岸手中,拥有东海舰队水兵和陆战队员共近两个团四千五百人,虎卫陆军第二旅一个团三千三百人。再加上可以借调的山东地方部队(包括登莱兵与李氏兄弟留下的响马)、耽罗岛的牧奴骑兵团。总数接近两万。
最重要的是,东海舰队拥有三艘战列舰、十五艘护卫舰,还有大小十余艘的运输船,加上征用的民船,完全有能力完成这种跨海运输作战。
而且将岸一直认为,能用外交手段解决的敌人,就不要用战争来解决,有秦亲盛这个熟悉倭国情况同时在倭国地方藩镇高层颇有人脉的家伙在,完全可以通过收买、挑唆等手段,再度削弱德川幕府的实力。
因此。将岸建议,修改参谋团定下的战术,不死保岛原的天草四郎时贞,而是放弃他。让德川幕府将更多的兵力投入到九州岛,同时散布谣言,让德川幕府以为东海舰队前往支援吕宋——这个消息,完全可以通过郑家放出,德川幕府绝对不会想到自己的盟友传来的竟然是假消息。
在德川毫无防备之下,第一舰队猝然袭击,突入浦贺水道,再通过荒川等几条水道,进入内河,袭击江户城!
但是将岸的秘信。因为黄鹘号蒸汽船中途出了两次故障,而耽搁了接近二十天才到新襄。
算时间,此刻这个计划已经执行了吧。
俞国振安慰了蒋佑中两句,让他自己却研究去,现在俞国振在蒸汽机的运作上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指点蒋佑中的了。他希望通过这次远航中发现出的问题,蒋佑中能够彻底找到将蒸汽机搬上轨车的方法,让新襄的交通业也真正进入蒸汽时代。
“请茅元仪、宋献策……”俞国振一连点了五个名字,都是参谋团的成员。
这些人的办公室离他的不远,就在同一幢楼中,因此只是几分钟后。众人就出现在他面前。
“将岸做的比我们想象的还好呢。”俞国振将手中的信交给他们,在他们一一看过后笑道:“我让黄鹘号带秘令去时,曾经说过,他可以便宜行事,因此。他如今的一定决定,都在我的授权范围之内。”
这是担心有人抨击将岸擅自变更计划。自从出现霍彦之后,这一点一直是新襄的大忌讳,也是众人警惕的对象。有他为将岸的行为背书,那么即使将岸吃了大败仗,他也可以不必背责任了。这种信任,是建立在对将岸其人性格的了解之上的。
到了俞国振现在的地步,不可能事事亲历亲为了,因此许多时候都有必要放手让部下施为。若事事猜忌,部下束手束脚,必难成事,俞国振可是亲眼看见崇祯是怎么把一些良将用成土渣的。
“大伙评估一下,按照将岸这种计划,成功率可以有多少。”俞国振又道。
新襄的参谋团有一套兵棋推演体系,对战争胜负进行评估,一般是料敌从宽料己从严,从而推理出一场战役的胜负比例。随着俞国振的话,有年轻的实习参谋立刻拿来了地图,因为并不是虎卫经常作战的区域,他们手中只有江户地图,而没有更好用一些的沙盘。
推演进行了一个小时左右,在考虑到敌我双方实力对比,士气与武器的差别之后,众人得出了结论:如果能突破浦贺水道,进入江户地区内部,那么此战必胜。
只剩余万余守军的江户城,不可能挡得住同样数目的虎卫攻击,哪怕江户城城防坚厚,可以热气艇与舰炮面前,都会变成渣渣。
“我相信将岸以突入江户。”俞国振听到这里,笑着道:“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商议的,就该是如何处置江户这座城了。”
“是的,我们不可能占领它,毕竟东海舰队和第二旅不可能长时间留在那儿。但我们也不能留下江户,若是能击杀德川家光还好,若是不能,德川家重新收回江户,我们此战的战略目标就不能充分实现。故此,唯一的选择,就是毁灭这座城。”宋献策抢着发言道:“恰好,城中百姓可以带到吕宋去,吕宋新发现了大铜矿,还伴有金矿,正好堪用。”
“江户城里的百姓,可不是那些倭国农民,吃苦奈劳比不上他们,这些人许多也是小商小贩,还有不少干脆就是流氓混混。运到吕宋去只能败坏风气。”茅元仪摇头反对:“依老朽愚见。屠尽了事。”
他很轻巧地说了出一个“屠”字,却发觉俞国振微微有些出神,茅元仪心中一动,莫非自己说的违逆了主公的心意?
他立刻思忖起来,俞国振对大明百姓一向是宽厚的,哪怕是做出要在经济上继续冲击大明、会使成百万大明农民破产的决策,他也尽力弥补,让高二柱去引导那些破产的农民逃向新襄。但他对于异族,无论是早些时候便接触到的交趾土著,还是自诩小中华的朝鲜人。俞国振都不假颜色,该抡大棒的时候,无论对方如何吹捧或是哀求,都换不得俞国振半点怜悯。
很快。俞国振醒悟过来,他笑道:“我明白大伙的意思了,这样吧,我将处置江户城的决断写下来,然后给大伙看。”
他一边说,一边拿过一张纸,用钢笔开始在上面写字,很快,字成,他将那张纸传给了左手的茅元仪。
茅元仪看到之初是一愣。然后会心地笑了起来:“主公不愧有秦淮河畔第一风流人的称呼,雅事,雅事!”
宋献策只觉得自己心里痒痒的,恨不得从茅元仪手里将那张纸夺来,茅元仪又看了一遍,啧啧了两声,才将信纸传给了宋献策。
“果然大雅之事,主公,让我来充当这信使如何,此事必载史册。我也想在此事中充一角色,好青史留名!”宋献策看了之后大笑起来。
他们在谈雅事,自然淡定,而远在江户城中的阿部中秋就淡定不起来。判断出那大炮之声可能是来自于虎卫的袭击,阿部中秋在最初的慌乱之后。猛然意识到一件事情,他厉声对小姓道:“给我备甲。主公就要召唤我了!”
果然,不一会儿,便听到了德川家召集部将的法螺之声在天守阁上响起。阿部中秋快步奔向天守阁,很快,他看到自己的同僚们纷纷奔来,不少人与他一样,已经着好了甲。
德川家光脸色铁青,两撇八字胡一翘一翘,那是因为愤怒而导致的。他端坐在上首,看着一个个家臣飞快赶到,不少武家出身的家臣,已经披戴好甲,随时能够出征,这让他的气愤稍稍平静了一些。
“让郑家的使者过来。”看到众人都聚集了,特别是保科正之、阿部中秋这样的重臣都已经赶到,德川家光命令道。
郑家的使者乃是郑芝龙心腹将领曾德,如同施福一样,他也是跟随郑芝龙多年的海上巨枭,深得郑芝龙的信任,郑芝龙遣他来,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按着倭国的规矩,让他为人质。他被带到德川家光面前时,脸上还带着醉色,因为他刚刚才从一个倭人女子身上爬起来,所以衣裳还有些不整。
他还有些弄不清情形,只是见到相熟的德川家臣,便拱手行礼,被带到德川家光面前,这才意识到,出大事了。
他只见过德川家光一次,此前所有大事,都是与德川家任命的老中商议,甚至连大老土井利胜的面都没有见到。
“将军殿下!”他按照倭人的礼仪行礼:“这么急着召见我,可是岛原那边出了什么问题?”
“不是岛原,是这里,是江户,你听听,你听到什么声响了!”
“那是……舰炮的声音?”曾德一身冷汗涔涔而出:“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我还想问你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你说南海伯的舰队已经去了吕宋,可他们突然出现在江户城外?”德川家光咬牙切齿地问道:“你得给我一个解释!”
曾德如何能解释?
评议厅里陷入死寂,外头的炮声却是越来越响,也越来越近,这样的夜晚里,对方竟然如此嚣张,分明是不将江户城的守御放在眼中,可正是这样的夜晚,让德川家无法看清楚情形,只能等待天明!
他们还不知道,天明时等来的会是什么样的情形。
第九卷五一六、叱咤风云杀气荡(四)
天朦朦亮了,德川家光迫不及待地爬上了天守阁,极目向海边望去,有小姓奉上了南蛮人的单筒望远镜,他放眼过去,只见城下町烟尘滚滚,看上去像是有无数人马在奔驰。
在城下町之外,他看到了一片绿色的衣裳,这应该都是敌人,从数量上来判断,应该有万人左右。
这让德川家光稍稍安心,江户城是他家三代经营起来的本城,守备极严,万余人想要攻破,几乎是不可能的。
只要再拖几天,台风季就将来临,那个时候这万余人没有补给,根本不能持久,或许要重演一回神风击败元军的历史了。
“那顶楼上有人在往这边看啊,莫非就是所谓的幕府将军?”
将岸自己是不上战场的,他是文官,因此上战场指挥作战的事情,他就交给了那些专业人士,象周英,就已经经过多次大战,并且先一步在教导团中培训了半年,然后调到第二旅,任第二旅旅副兼一团团正,他也是此次攻击的陆军总指挥,包括俞大海麾下的海军陆战队,也暂时划拨他管理。
“大概是吧,周旅副,你需要我们如何配合?”俞大海对幕府将军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就是立刻发动攻击,早点打完收工。
“城不是很好攻,不过没有关系,我们复制一下吕宋攻击战就是。”周英啧了一声:“可惜了至善。若是他们能像我们一样乘夜登陆,就用不着他去死了。”
俞大海也知道杜至善,牺牲在吕宋,也是如今虎卫系统中牺牲的最高级的将领。不过倭人的防御与西班牙人相比。虽然城坚不逊于之,可是火炮的数量与射程就不如了。因此,俞大海敢于将三艘战列舰开到岸边上来。却不必担忧城上的炮台大炮。
“用热气艇?”俞大海问道。
“嗯,火烧江户城吧。哈哈。”周英笑道:“不过倭人不会让我们这么轻易就攻到城下的,或许他们还会出来邀战,总之,麻烦俞局副为我们提供火炮支持了。”
俞大海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转身就向码头行去。
“这厮倒是傲气。”
一人在周英身边嘀咕道,就象任何时代一样,陆军向来看海军不顺眼。而海军也不愿意与陆军打交道。俞大海对于周英为总指挥,分明是有些不满的,论两人级别,那可是相同的,甚至俞大海这个“副局”地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