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风暴-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说了几句闲话,终于将话题转到正事上来,闵洪学脸有忧色:“周贼不去,朝廷不靖,阁老这般人物,始终没有用武之地。原本以为从孙元化身上可以连出周贼,可观圣上心意,似乎……”

“怎么,周先有退意?”听出闵洪学言语中流露出的意思,温体仁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

闵洪学叹了口气,连续向周延儒发难,都没有能将他扳倒,闵洪学觉得,周延儒圣眷未衰。既然赶不走周延儒,那么就要面对周延儒的反击,闵洪学自问,没有温体仁自保的手段,因此倒不如主动求退。

他将手中的一份奏折拿了出来:“不瞒阁老,下官已经备好上疏,这些时日就要乞归了。”

说此话时,他多少有些不甘,吏部尚书,离宰辅只有一步之遥,如果能扳倒周延儒,温体仁自然就升为首辅,内阁中空出一个位置,闵洪学觉得自己完全有资格去争上一争。

“周先,我知道你的意思……若是往日,我不会阻你,但现在嘛,你还是不用着急。”温体仁说到这,笑眯眯地将一份奏折拿了出来,交到了闵洪学的手中。

闵洪学看了一遍,这是南直隶转来的庐州府无为县的一份奏折,上书请建襄安巡检司,任命当地举人俞宜轩为巡检。其中说到,这个俞宜轩以其侄俞国振训练家丁,屡破巢湖、太湖水匪,斩首数十,生擒亦如此数。

“阁老,这个……有何用处?”闵洪学看了之后百思不得其解,这只是一件小事,允与不允,甚至由兵部一个侍郎就可以决断的事情,一个不入流的巡检,在吏部也只要报备即可。

凭这个,能够对周延儒产生什么影响?

“一介举人生员,尚且能安靖乡里,当朝宰辅,却不能有助国事。”温体仁微微笑了起来:“这些年来,圣上入眼进耳的,可都是这里有贼那边有虏,这消息虽然只是小事,却可以为圣上贺。”

闵洪学听了之后,心中暗暗叹服,论投当今天子之所好,天下无人能比得上温体仁,他对天子之心揣摩到了极致!

如今的崇祯皇帝,还没有从初登大宝便将魏忠贤一伙权阉扫除的兴奋中清醒过来,也没有从建奴逼近京城的恐惧中解脱出来,一方面他极度自负,以为自己是大明有史以来数一数二的圣明天子,另一方面他极度自卑,总觉得自己被小人蒙蔽,只要一睁开眼自己的脑袋就有可能被挂在某颗歪脖子松树上。

“阁老说的甚是,有了这个,陛下圣明,必然会想,一个生员和一个少年,尚能荡平水贼群寇,为何一个首辅和一个巡抚,却奈何不了几个丘八兵匪!”闵洪学赞道:“下官不才,原上疏此事,阁老且在此静候佳音。”

说完之后,闵洪学当真起身离开,回去准备奏疏去了,对他来说,这是向着内阁的最后一搏,不胜,那么已经准备好的乞致仕疏就可以派上用场。

有一件事,他二人都有意回避了,那就是奏疏上特别提到的俞国振的年纪:十五岁。

当今天子,也只是年方二十二岁,少年英武。得知有这样的少年英雄,天子必然会欢喜,但是这个却只能揣在两人心里,不能公开说出来。

次日大朝,又是攻讦不止乱成一团,崇祯帝朱由检几乎从朝臣们一开始互相叫骂就阴沉着脸,始终一语不发。

周延儒冷冷地瞥了温体仁一眼,当初他们二人联手,将东林硕老钱谦益赶出了朝堂,这才过去几年功夫,两人之间就已经到了如此势不两立的局面了。这个奸邪小人,先是投靠阉党,如今却堂而皇之地站在这里!

必须将他驱出朝堂,只不过自去年科考案之后,天子对自己的信任就开始有了折扣,想要驱走他,只怕还需要多花些心思……

“够了!”

听他们争吵了一个多时辰,崇祯终于怒喝了一声。

大臣们纷纷跪了下去,就是几个白发苍苍的老臣也不例外,看着他们垂着的头,还有官帽下露出的白发,朱由检心中再次烦躁起来。

“诸位爱卿……如果没有其余事情,就退朝吧。”朱由检按住怒火,轻声说道。

“臣有一事上奏!”就在这时,吏部尚书闵洪学从朝班中走了出来。

周延儒用眼角余光扫了他一眼,这家伙既是温体仁的同乡,又是他的死党,要驱温体仁,必除其羽翼,先得寻个借口将这家伙赶出去。

“臣请开庐州府无为县襄安检巡司……”

闵洪学一开口,周延儒便觉得眼前一亮,一县开巡检司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闵洪学是糊涂透顶,才会将这等事情拿到大朝上来说!

他心中盘算,是否向自己的亲信示意,以此为由攻讦闵洪学尸餐素位。然而就在这时,闵洪学已经开口将无为知县所奏之事一一说了出来。

杀灭几十个湖匪,真不是什么大事,可是对于朱由检来说,却是无数坏消息中难得的好消息,更何况闵洪学还再三强调,那负责指挥家丁的俞国振,年纪才只是十五岁,算虚岁也只是刚十六,这让原本对这暮气沉沉的朝堂已经起了厌倦之心的朱由检更是眼前一亮。

“好,好,少年英雄!”他抚掌轻笑,阴郁多日的脸上难得露出轻松之色。

“陛下圣明,自古英雄出少年,不足十六岁便可杀贼,再过几年,陛下必定又得一员虎将帅臣!”闵洪学道:“臣既执掌吏部,当有向陛下举贤荐能之责,故此臣看到无为知县奏折,便附议上奏。”

闵洪学谦恭地将无为县令摆在了前头,言语中也半点都不提及周延儒,朱由检非常满意,可周延儒额头却冷汗直冒。

举贤荐能,那本是他这个首辅的职责,无为县的奏折他也看到了,只不过他觉得是小事,因此根本没有往心上去,可现在看来,他失误了!

果然,紧接着便有人出列,将登莱巡抚孙元化的事情又搬了出来:“无为县十五岁少年,尚能护卫乡梓,孙元化堂堂巡辅,却辜负圣恩,陛下当追究当政荐人不明滥用私人之责!”

若是没有俞国振的事情对比,朱由检只会将这视为温体仁一党对周延儒的新一轮攻讦,可俞国振十五岁便能领着家中的家丁杀灭太湖水匪,而孙元化却弄得部下兵变叛乱,一念及此,朱由检脸色又转为阴沉,恼怒地看了周延儒一眼。

周延儒正欲出来自辩,突然间又有一人出班跪倒:“陛下,臣劾周延儒狂悖!”

出来的人,乃是刑科给事中陈赞化,这人并非温体仁死党,他弹劾的事情,似乎也与温体仁无关,是周延儒曾经以“羲皇上人”比喻天子朱由检,也就是说认为朱由检只不过是原始部落首领的才具!

陈赞化还举出证人,上林典簿姚孙渠、给事中李世骐,而这二人竟然也说确有其事,他们一个个出来作证,周延儒已经眼前发黑,虽然他一向舌利,可如今却不知如何自辩才好。

第一卷四三、偷窥

朱由检年轻登基,又亲眼见到魏忠贤隔绝内外糊弄天启皇帝之事,因此,他最恨的就是有大臣小视他。

到这个时候,如何处置孙元化反而不重要了。

朝堂上的弹劾,最后是以他恼怒地挥袖退朝而结事的,周延儒清楚地感觉到,在他离开之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那目光中再无此前对朝堂重臣的敬意,有的只是冰冷的寒光!

背上像是有针芒在刺一般,周延儒拖动着双腿出了大殿,他落在朝臣的后头,与他并肩而行的,只有温体仁。

“温……阁老。”被大殿为的热风吹了一下,周延儒回过神,看着温体仁,脸上抽动了一下:“或者……我该称呼你温相了?”

温体仁脸色未变,拱了拱手:“元辅何出此言,下官听不明白。”

周延儒吸了口气,他精于党争,这一次是被温体仁打了个措手不及,所以才会如此狼狈,谁能想到,温体仁竟然会借着无为县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发难,他防来防去,就是没有防到这个!

那横空出世的少年……当真给他惹来了巨大的麻烦,甚至有可能让他万劫不复!

“长卿……我若外出,东林必将集中矛头指向于你。”周延儒还想做最后的努力:“党争之祸在唐、在宋,在阉党东林。如今国家多难,折腾不得,长卿,你要三思!”

“多难兴邦。”温体仁听得他这时还如此惺惺作态,冷冷笑了:“知我罪我,其唯春秋!”

听了这话,周延儒气得浑身发抖,好一会儿,他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俞国振并不知道,自己的事情,竟然惹来了一场政治大风暴,原本要在次年才致仕的周延儒竟然因此被提前赶走,而他也因此在他计划之外地提前进入了某些人物的视野之中。

让他高兴的是,俞宜轩的活动起了效果,无为县设置襄安巡检司,因为巡检需要任命有功名在身的人,于是俞宜轩就成了名义上的襄安巡检司巡检。

这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带着俞家家卫在无为县及周边公开活动,操演训练,也不必担心有心人前去告逆。

“这小小襄安,竟然出了如此人物。”襄安镇唯一的一家客栈里,两个人小声地嘀咕着。

“是啊,竟然击杀了太湖水贼,虽然只是一伙水贼,但这究乡僻壤里能有这份胆略,相当不错了。”

“不过,这厮越是厉害,嫌疑便越大,五十余名太湖水贼,被他一个不脱地擒杀了,那肖四郎一伙二三十人,就也有可能是他们做的了。”

“此事要速速回报宋大哥得知……若是能混入那厮大院子里就好了,两万斤盐,他总得有个地方来放!”

“他那戒备极严,我今日在外转了几个时辰,门前始终有人,大约每一个时辰会轮换一次。”

“莫要轻举妄动,以免打草惊蛇,那贺山一伙在太湖也小有名气,就是没有小心,结果才成了那厮的功勋……该死!”

他们的窃窃私语非常小心,两人商议了一阵之后,其中一人先行离开,另一人则依旧在客栈里住着。第二天大早,他便晃悠悠地出了镇子,来到俞家别院,不过他做得很小心,离别院有里许就停了下来,远远地向着院子张望。

他觉得自己起得很早了,可是别院里的少年家卫起的比他更早,甚至连家学中的孩童们在院内跑步的号令声都传入他的耳中。

“真是疯颠,一群小娃儿,也整日让他们跑……这俞国振,究竟是精通兵法,还是一个大蠢蛋儿?”

那人挠着头,心中既是鄙夷,又是不解。

然后他看到一辆鸡公车上架着一腔猪被推进了俞家别院,那人猛然咽了口口水,心中既羡且妒:“这泼贱货,给这些从山东逃来的泥腿子也吃肉,每天都一腔猪,娘的,比起老子过得都好!”

他已经连着看了三天,因此知道除了一腔猪之外,别院每天还要进来两百多斤的鱼,猪是用船从外地调运过来的,而鱼则是西江、巢湖中的渔夫送来的。他暗中算了一下,平均下来整个俞家别院里不足三百人,平均每人每天近一斤猪肉一斤鱼肉!

就是财主家,也没有这般过日子的,那姓俞的又不是龙王爷,哪来的这许多银钱!毫无疑问,便如宋大哥所说,那批盐十之八九是落在他身上了!

那人这样想着,然后向后退了几步。他可不是那些蠢笨贪心的水匪,他是盐枭,盐枭与官兵可是打惯了交道,该如何侦查官兵情形,他比水匪更为精通。

就在他转身离开时,迎面便看到一队少年跑了过来,这正是俞府家卫,不过如今被称为襄安巡检司民壮。

那人停下脚步,像是普通看热闹的人一样,看着这群少年从面前跑了过去。这群少年当中,跑在最前的一个,就是俞国振了。

“这厮看上去除了身材高大些外,并无什么异样,怎么能做出那许多事情?”那探子看了俞国振一眼,然后移开目光。

俞国振也回头看了他一眼,还微笑着向他点了点头。

探子有些摸不着头脑,莫非自己这几天在这儿晃,他竟然都记住自己了?

想到这,他慢慢转身,向着镇子里走去,走了几步,身后又传来脚步声,他回头看去,只见两个少年一左一右正向他奔来。

那探子毫不犹豫地撒腿就跑,刚刚从他身边过,这时又追向他,必定是他在哪里露出马脚了。

他这一跑,身后便传来惊笑声:“果然这厮有问题,抓住他!”

“讹我!”探子一个趔趄险些摔倒,对方竟然是讹他!

俞国振远远地看着探子,哑然一笑,他只是觉得这人与他目光相对时有些不对劲,因此才让大柱二柱上去笑唬他一下,没有料想,他真的有问题。

若是普通人,遇到这样的事情,首先反应是避开喝问,而这人却是转身逃走,并且不是向镇子人多的地方逃,而是逃向野外,唯一的可能就是心虚。

“罗九河,叶武崖,齐牛!”

他大声点名,被点着的三人齐齐应声,俞国振指了指已经逃得远去的那人:“你们三伙平日里表现最出色,现在我将那人交给你们,要活捉过来。”

三人脸上露出喜色,在俞国振的奖罚制度激励下,他们三伙的竞争相当激烈,不过齐牛领的模范伙因为受训得早,所以始终压制着罗九河、叶武崖,让两人好生不服。这次可是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所以他们三人都转动脑筋,然后向着三个不同方向奔去。

齐牛带着模范伙直接从后面追,模范伙的可都是“老兵”,个个都非常能跑。如果说这两个月来,新来的少年们在纪律之上已经有模有样同模范伙相差不远,但在体能上还与模范伙有相当大的差距。齐牛相信,那逃走之人不可能比模范伙的人更能跑。

叶武崖看到那探子逃走的方向,那探子既然如此专业,必然事先找好了退路,他现在逃跑的方向是一处三岔路口,完全可以抄近道截在他前面,让他无法逃走。因此,他所带领的这一伙,便跟着他穿过田野,从正在收割的田里去抢前截道。

罗九河却转着眼珠,带着他的人顺着河弯过去,他盘算得就更深一些,那探子后有追兵前有截道,唯一的逃跑方向就是跳入西江之中,他在西江边上抢先机,正好可以迎面兜住那个探子。

俞国振在后面看到这一幕,微微笑了一下,这三个人所做的选择,与他们的性格果然一致。

“大柱二柱,你们且回来,让他们追去。”

大柱二柱跟随俞国振时间最久,他们两人的奔跑速度奇快,此时已经将与那探子的距离拉近了一半,可这时听到了俞国振的命令,两人笑着停了下来。

“小官人看来想要瞧瞧他们这两个月来的成果。”

“那是自然的,每日大鱼大肉养着,若不拿出来练练,怎么知道这些家伙是不是偷奸耍滑?”

他二人被提为连正与连副,自是知道这两个月里新来的少年中也有偷懒的,事实上最初的八十三人现在已经被裁汰了五人,其中有两个是连他们的家人都被赶出了俞家,原因是小偷小摸与偷奸耍滑。

这让其余少年非常震怖,因为他们的身契都在俞家手中,被赶出去可不是任他们自生自灭,而是直接叫来人伢子发卖!新买主自然不会像俞家一样大鱼大肉地养着他们,若是遇着良心坏的主家,折磨得半死再发卖到哪处矿山去,那才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两人小声说着走了回来,俞国振道:“你们觉得,那厮最后会落到谁的手中?”

“我觉得会落到武崖手中,武崖他抄了近路,肯定能在路口处拦住他。”

“不,我倒觉得应该是落入九河之手,九河最是奸诈,有时连我也吃不住他。”

大柱二柱如此说,俞国振又问周围的伙长们,不是说叶武崖就是说罗九河,唯独没有人看好齐牛。俞国振嘿嘿笑着摇头:“我倒觉得,齐牛抓住的可能性更大。”

“小官人为何这样说?”别人不太敢问,大柱却不管那么多。

“齐牛做事,有些像大柱,憨是憨了点,但凭借自己绝对的优势将困难全部碾压掉。”俞国振道:“若是距离远一些,武崖与九河都有可能,但这点距离,那厮逃不脱的。”

第一卷四四、争功

齐牛在少年当中算是身材高大的,即使是俞国振也比他矮了半个头,他奔跑时咬牙切齿,原本憨厚的面容变得极为狰狞。

他不仅身量大,饭量也大,家里只是俞家佃户,另外还有两亩菜地,生活过得原本就拮局,更何况他下边还有三个弟妹,全靠着父母帮佃和那两亩菜地,哪里能让他天天吃饱肚子!

他对自己小年纪时最深的记忆,就是饥饿。

每天一大早便被饿醒,然后灌水好让自己撑到巳时上午饭时,这使得他走起路来满肚子水就晃荡,发出咣咣的声音。

这声音从他记事起就伴随着他。

饿啊,饿得嗷嗷叫,为了应付饥饿,他将原本就不太多的聪明,全部用在如何弄吃的上面。小偷小摸挨打那是常事,拾捡别人扔掉的脏坏食物也是常事,春日里满田野里挖野菜,夏天去摸鱼掏虾,秋天采拾野果,冬天实在找不着吃的,去掏田鼠洞……

直到进入家卫,他才吃到第一顿饱饭,那个时候,齐牛就想,爹亲娘亲,小官人最亲,爹娘都没有办法让他吃饭,小官人却让他吃饱了!

倒不是怨恨父母,可他的肚子问题,确确实实是小官人解决了,那时齐牛便有了个念头:自己这辈子就给小官人卖命,以求一辈子的肚皮圆!

上回太湖水匪的来袭,他没有像高大柱高二柱那样第一时间反应过来,甚至没有像罗九河叶武崖那样第二波加入攻击,这让他异常羞愧。可是小官人不但没有追究,还让他当了模范伙的伙长,这让齐牛心中更是感激涕零!

“得给小官人争气,不能放过眼前这厮!”

想到这里,齐牛眼珠子都红了起来,他嗷叫了一声,原本就跑得急快的速度更快了。

他的带动之下,模范伙追得更急,一步步缩短与那个探子之间的距离。

那探子听到身后嗷嗷叫的声音越来越近,沉重的脚步声和剧烈地喘息声似乎就在耳后,心中终于开始慌了。

而这时,离他原计划中脱身的道路只有半里,他看到一串人从田野里飞插过来,将那三岔道口截住。他心中猛然一跳,知道情形更为不妙了!

“江边,还有江边可以跑,跳水逃走!”

他心中如此想,然后折身向着江边跑去。这一折向,齐牛离他的距离又近了些,双方相差不过是两丈许。

原本截在前面的叶武崖看到这一幕,气得顿足大骂:“胆小鬼,何不来突破我的拦截啊!”

而原本认为叶武崖能拦住他的高大柱低低嘟囔了声,憨然一笑,摸着自己脑袋道:“我输了。”

高二柱神情变得紧张起来,如他所料,探子向江边跑去,若是被罗九河截住,那么他就胜了,可这时齐牛追得也很近,这让争强好胜的二柱心里有些悬。

探子离江边只有不足二十步,猛然间,斜地里罗九河窜了出来:“哈哈,是我的了!”

探子的心思全都在跳入江中,没有想到罗九河竟然抢先料到他跳江之处,先埋伏在附近,因此罗九河跳出来吓得他猛然收住脚,向后闪了一步,这一闪,他身后死追不停的齐牛大喜。

“我是!”

他暴叫了一声,像是半空中响起了一声雷,整个人飞扑出去,一把将那个探子推倒。

“是我的!”罗九河顿时不干了,他冲了上来便要抢,齐牛已经爬起,双手抓着探子的脚脖子向后拖去。

罗九河扑了个空,爬起就追,可模范伙的人只是比齐牛慢几步慢了,他们蜂拥而上,三个人将齐牛护住,剩余几人则帮着齐牛将那个还在挣扎的探子牢牢按在地上。

罗九河伙的人也不甘示弱,追了上来,两伙少年顿时怒目相向。

“你想怎么样?”缓过气的齐牛踩着探子,扬起下巴看着罗九河,这是他第一次在罗九河面前占了上风,原本他对着罗九河说话总有些低声下气,可现在,他觉得不知从哪儿有股气力在支撑着他了。

“老牛,你可不能赖皮,这厮是我截住的。”罗九河笑眯眯地道:“你看,若不是我,他就已经跳水逃了。”

“跳到水里我也追上去,我水性不比你差!”齐牛硬邦邦地回道:“是我抓到的,就是我的!”

他知道自己耍嘴皮子绝对不是罗九河的对手,动心机自己也要慢半拍,因此无论罗九河拿出什么理由,他就是一句回去:“是我抓到的,就是我的!”

罗九河大为气沮,这小子难道开了窍,怎么变得如此难对付了?

“我不管,是我将他从江边截住的,就应该归我,你只是捡了个便宜!”到后来,罗九河无奈之下,也只能耍起了赖皮。

“噗,你在江边截住他?若不是我在三岔路口那儿拦住他,他早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呼噗呼噗这时赶来的叶武崖道:“我也有功劳,是我将他拦住,没让他沿路逃走!”

三个伙长争得面红耳赤,他们下属的少年家卫也相互怒目而视,少年人哪有不争强好胜的,倒不是为了争赏赐,而是为了争面子!

“你们可真是好出息,为了这事情争成这模样!”见他们在那儿停住,俞国振打发高大柱来看发生了什么事情,高大柱过来后听到他们如此争吵,顿时恼了:“小官人还在等着,额贼你妈!”

让向来质朴的高大柱都开口用陕腔骂人,三个伙长这才讪讪地停止了争执。

把那个探子拖到了俞国振面前,那探子非常硬气,不比此前水匪的探子,他看到俞国振后,只是嘿嘿冷笑了两声,然后便闭上了眼睛。

俞国振令二柱带人将他绑了起来,先没有理会他,而是询问罗九河,他们三人为何会起争执。

当得到答案之后,俞国振微微笑了起来,随着十一伙的建立,各伙之间的竞争已经日趋激烈。每日俞国振都要给各伙当天表现进行讲评打分,垫底的两伙要负责掏粪坑和浇菜地,因此这样的争执也就越来越多了。

只要将争执控制在一定程度内,形成良性竞争,那么有百利无一害。

不过还是需要让他们明白一些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免得为了争功而相互之间推诿甚至内讧。

想到这,俞国振看了看校角的一隅,那儿是一座新搭起的高台,足有四尺左右。他看了罗九河三人一眼,三人顿时心中发毛,他们可是比较了解俞国振的,当小官人拿这种眼神瞧人的时候,准没有什么好事。

“你们三个跟我来。”俞国振道。

三人跟着他来到了那高台前,俞国振指着齐牛:“老牛,你上去。”

齐牛站上高台之后,愣愣地看着俞国振,不知他究竟要玩什么把戏。俞国振又道:“九河,武崖,你们两站在这里,面对面,双手交叉互握,老牛过会倒下来的时候,你们两将他接住,免得他受伤,能做到么?”

“能!”这不算什么难事,因此罗九河与叶武崖齐声应道。

俞国振抬眼看着齐牛:“好了,老牛,你喊‘一、二、倒’,然后直接倒下来,他们会接住你的。”

齐牛看了笑嘻嘻的罗九河与叶武崖一眼,然后从台上直挺挺地扑倒,果然被二人接住,没有受到任何伤。他咕碌一下爬起,看着俞国振,等待他的新命令。

“现在老牛和九河准备好,武崖你上去,由他们二人接住你。”

叶武崖之后是罗九河,如此一圈之后,又轮到了齐牛,齐牛上了台正准备栽倒,俞国振却又道:“这次你不要正面朝着他们,转过身去,背朝他们,然后向后栽倒。”

这个命令出来之后,齐牛愣了愣,回头看着俞国振,然后依言背对着二人,他没有犹豫多久,随着一声“一、二、倒”,便真向后仰倒下来,落入了两人臂弯之中。

他如此果断,俞国振倒有些意外,诧异地看了他一眼:“老牛,你不怕?”

“不怕,有小官人在,我什么都不怕!”齐牛的回答很单纯,俞国振听了哈哈笑了起来,心中倒是有些小得意。

正是因为齐牛是老实人,所以他说的才是真心话,而不是胡乱拍马屁。

他转向叶武崖:“武崖,现在轮到你了。”

叶武崖上了台,学着齐牛转过身,他自己喊“一、二、倒”,可是只喊到“二”,他忍不住停下,回过头看着罗九河和齐牛:“呃,你们可要接住我。”

“放心吧,胆小鬼。”罗九河没心没肺地嘲笑道。

叶武崖又转过身,拖着老长的腔调喊“一、二、倒”,可这一次虽然是喊出了“倒”字,人却仍然没有没有倒。

他确实有些害怕,但比起害怕自己摔倒没被接住,他更怕的是俞国振的沉默。连续两次未做成,小官人竟然一声未发,只是站在那儿默默地看着他,这让他倍感压力。

因此第三次,他咬着牙,终于倒了下来,他觉得自己的心似乎都跳出了胸膛,这刺激比起他第一次杀人时毫不逊色。当被两人的胳膊托住时,他甚至大叫了声,连接喘了几口气。

“真没用。”罗九河嘲笑道。

“你上去试试就知道什么滋味了。”叶武崖冷笑起来:“你第一回杀人时那狼狈模样,倒是忘了。”

第一卷四五、龙飞九五

如果叶武崖不提,罗九河当真忘了自己当初第一次杀人时的模样了。

但叶武崖提起之后,罗九河顿时恼了,在场的可不只是他们这些第一批的家卫少年,还有后来加入的那七十八个!

特别还有他的那个伙在,他自从当了伙长之后,手下有八号人支使,当真有些志得意满。

他恼怒地瞪了叶武崖一眼,觉得定是最近自己的伙压过叶武崖的伙一头,所以他才故意这样说的。

上了台转过身,他心中还在盘算着这件事情,口里喊了“一、二”,突然间,声音便停下了。

汗开始从背后冒了出来。

“武崖这厮做事,向来是手狠的,他会不会心中嫉妒我,故意不接住,让我摔伤来?”

“若是普通摔倒还不怕,不过是皮肉痛,可这从高台上背栽过去,摔着了头的话,摔成老牛那样的憨货可就不得了!”

“还有老牛,我可没有少嘲笑过他,方才还与他争夺功劳,他是个憨人不假,可憨人动起心眼来,比起平日里就显聪明的人更可怕!”

越是往细里想,罗九河心中就越是纠结,他心中越是纠结,那个后倒动作就越是做不出来。

“怎么,你不是本事很大的么,你也怕了?”叶武崖在下边冷嘲热讽道。

俞国振看到这一幕,嘴角微微上翘,然后把高大柱唤来:“看着他们,让他们继续做,一直做到我回来为止,二柱,那厮有没有开口说什么?”

二柱将那个探子塞进了院外的一间柴房里,刚刚才转回来,笑着道:“那厮嘴硬,我下了几下狠手,他都只是哼哼,却是一个字也不说。”

俞国振有些惊讶了,二柱下手极狠,一般的贼子,稍吓唬一下就会开口求饶,而那个探子竟然连一个字都不说!

“是个职业探子……背后的人物,绝不简单!”

俞国振沉吟了一下:“走,我再去见见他。”

那个探子被双手反捆,吊在柴棚的横梁上。二柱吊的方式很巧,是将他胳膊拉起来,如果他踮起脚尖,那么手就会轻松些。但人只凭脚尖不可能长久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