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上位(寂寞)-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段泽涛没有参与他们的讨论,而是静静地坐在了那里,默默地望着空无一人的主席台,以及主席台上那高挂的红底黄字的巨大横幅:中央党校第10期青年干部培训班开学典礼。参加这次青干班的学员不算多,每个省才几个名额,全部加起来也就百多号人,坐在这偌大的礼堂里显得有些空荡荡的。

学员们基本都到齐了,这时就听见前排有人喊:“肃静!全体起立!欢迎领导上台!”,瞬间礼堂内掌声雷动,百余名学员全体起立拼命鼓掌的动静倒也不小,六七个身穿西服,打着领带,头发梳得锃亮,显得十分精神的领导依次走上台去,按照级别坐下,坐在正中的是一个五十多岁左右戴着黑眶边眼镜的老年男子,儒雅中却又带着一丝阴沉。而在他左边的则是一个四十多岁年富力强颇有些学者风度的中年干部,旁边有学员小声议论说那老年男子正是中组部的江副部长,那中年干部则是中央党校的杨副校长。

段泽涛不禁心里十分讶然,中央党校的校长是由未来的一号首长兼任的,具体负责的常务副校长也是正部级领导,一般副校长是副部级的领导,这种档次的青干班培训开学典礼,中央党校顶多有个教研部主任或者培训部主任的厅级干部出来主持一下就不错了,怎么来了个副校长?!

他立即联想起此次青干班学员人数出奇的少,心道,莫非这一期的青干班真的有些不同寻常?难道真的如那金丝眼镜干部所说这次青干班还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正在沉吟间,突然听到杨副校长斯斯文文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了出来,“同学们,首先我代表中央党校欢迎你们,现在,我来介绍莅临本期青年干部培训班开学典礼的各位领导,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中组部副部长江文山同志。。。。。。”。

果真是中组部的江副部长?!段泽涛心里又是一震,中组部的官员向来是见官大一级,中组部副部长出去只怕比一般的正部级干部还要受重视,中组部副部长在中央党校的青干培训班上出现,这意味着这个青干班的确意义非凡!不过要是他知道这位江副部长正是他的死对头江子龙的亲叔叔,而那位杨副校长则是不久前被自己打成了猪头的杨子河的二叔,自己下一段时期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就掌握在这两人手中,只怕会更加震惊了!

江副部长扶了扶黑眶眼镜,在学员格外热烈的掌声中笑吟吟地环视一周,点头示意,虽然他并没有具体看向某一个人,但却给每一人一种他正朝你微笑点头的感觉,让学员们越发激动得难以自已,这就是老组工干部非比寻常的功力了。

但接下来,杨副校长的介绍,更加让众人震惊。坐在台上的不仅有中组部的江副部长,其他几个领导分别是中组部的办公厅副主任、人事局副局长、干部一局和三局的局长,还有中组部机关党委的副书记。我滴乖乖!中组部竟然为了一个小小的青干培训班出动了如此豪华的阵容。一个副部长带队,各大核心部门几乎全体出动,越发给这次青干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这么多的重量级领导出席开学典礼,全体学员越发激动起来,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学员们的手掌都拍红了。杨副校长笑吟吟地双手向下虚按了几下示意学员们安静下来,礼堂里立刻变得鸦雀无声,杨副校长满意地点点头道:“同学们,现在请江副部长作重要讲话。”

礼堂里又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江副部长扶了扶眼镜,用手在麦克风上顿了顿,试了试音响,又清了清嗓子,礼堂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只听到江副部长微微有些低沉但十分威严有力的声音,“同志们,你们这些青年同志都是各地政府选拔报送到中央党校的优秀干部,在你们当中,既有来自县市基层政府的干部骨干,又有来自机关单位的顶尖人才,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经济要发展,民生要改善。华夏民族要复兴,靠什么?靠党员领导干部和人才。而你们,就是党和国家未来的希望所在!……”。

顿了顿,江副部长喝了口水又继续说道,“这一期的青干培训班,中央领导非常关注,中组部领导和中央党校领导也非常重视,中组部要求你们要在中央党校强化理论修养、改进工作作风、互相学习和交流,务必要进一步提高全面素质和工作能力,你们在校期间的表现全部都会记录在案,做为你们下一步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你们一定要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

开学典礼结束的当天晚上,段泽涛给肖家打了一个电话,专门跟肖老爷子说了说本次青干班的与众不同和特殊性。肖老爷子自然知道为何此次青干班规格如此之高,他却没有说什么,只是叮嘱段泽涛要珍惜机会,除了认真学习之外,还要尽量跟学员们搞好关系,为自己在官场积累些人脉,这些学员将来出去都是要主政一方的,关系处好了对段泽涛将来肯定有帮助。

接下来的学习和培训对于段泽涛这个拥有重生金手指的人来说,基本上就等于是老调长谈了。学习的内容很单调,无非就分为三大块,一是改革创新更新观念,二是党风廉政建设,三是经济建设理论。不过段泽涛还是学得很认真,从不逃课,深受授课教授们的喜爱。

事实上在中央党校学习,其象征意义更大于实际意义,因为中央党校的校长一般都是由未来的一号首长兼任的,中央党校毕业的学生就相当于是天子门生了,这就好比在封建社会,科举的三甲人才都是由皇帝钦点的,以示恩宠。

学员们基本上都入住了中央党校提供的宿舍里,条件还不错,两人一间,跟段泽涛住一个屋的正是那名戴金丝眼镜的青年干部,他是个自来熟,倒是没有因为段泽涛年纪比他轻就看不起他,主动自我介绍道:“我是江南省东华市的常务副市长柳文明,我们能同到党校学习也是一种缘份,以后互相关照!”,柳文明如此热情,段泽涛也不好太冷淡,微笑着握住他主动递过来的手道:“我叫段泽涛,以后请柳市长多多关照!”。

“啊!你就是段泽涛?!全国十佳县级市委书记段泽涛?!久仰大名,失敬失敬!”,那柳文明听段泽涛说出自己的名字竟然惊呼起来,握手的力度都大了许多,段泽涛如此年轻就当上了市委书记,政绩又如此出众,前途自是不可限量,柳文明自是要落力交好。

柳文明似乎在京里有亲戚,他就是将行李放在了房间里,却没有在这住下,每天上完课就溜出党校不知所踪。段泽涛当然不会管这种闲事,他也乐得清静。

话说杨子河上次被段泽涛打得在医院里住了一个多月,越想心里越窝火,正好碰到江子龙和杨尚陆、沈钰来找他,看到他的样子就吓了一大跳,“哥们,你这是怎么了?!难不成还有人敢欺负你不成?!”。

杨子河愤愤不平地把和段泽涛之间的仇怨说了,江子龙恨恨地用力一拍桌子道:“又是这个段泽涛!看来不给他点教训他还真以为我们“红三代”里没人了呢!对了,六子,我不是让你查那小子的底吗?怎么还没消息吗?”。

第一百七十八章语不惊人死不休

杨尚陆有些尴尬地挠挠头红着脸道:“查是查了,那小子表面上的资料信息很简单,普通农民家出生,家里只有一个老妈和一个姐姐,江南大学毕业,完全看不出有什么背景,不过我听说他在江南省混得很是风生水起,江南省委书记赵向阳对他十分看重,好象省长李强的女儿还正在和这小子处对象,可是奇怪的是他的档案里有一部分资料是标明了“绝密”级别的,连我家老爷子也没有权限可以查看!……”。

江子龙也大吃了一惊,皱着眉头道:“连你家老爷子都查不到,这小子看来还真不简单啊,而且江南省我家的力量比较弱,和赵向阳也没什么交集,和李家就更不对盘了,县官不如现管,在江南省有赵向阳和李强罩住那小子要对付他还真不容易呢,难道要就这么放过他不成?!”。

杨尚陆阴笑道:“那倒未必,那小子再牛难道还能牛过你江大少吗?而且我听说那小子如今正在中央党校培训,那里可是你家老爷子和子河他二叔的地盘,要收拾那小子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吗?”。

江子龙摇摇头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家老爷子一向不喜欢我在外面乱来,早两天还把我训了一顿呢,他才不会管这么无聊的事呢!”。

杨尚陆轻笑一声道:“直接找你家老爷子肯定不行啊,不过你二叔不是一向最喜欢你了,我可听说这次这批中央党校青干班学员最后的去向都是由中组部安排的,把那小子给调到一个你家老爷子心腹部下管辖的条件比较差的省份去,你再出面借你家老爷子的名义打个招呼,还不是想怎么整治这小子就怎么整治啊!再说这样做又不违反原则,你二叔一定会同意的!”。

江子龙眼睛一亮,用力拍着杨尚陆的肩膀哈哈大笑道:“高!小六你这招实在太高了!我这就回去找我二叔磨去,子河你也去找你叔说一下,我要让这小子虎落平原,再放一大群狗出去咬他,看这小子还嚣张不嚣张!”。

三人齐声哈哈大笑起来,沈钰眉头微微一皱,也跟着大笑起来。

段泽涛发现这批青干班学员大都喜欢高谈阔论,热衷于拉关系,搞小圈子,上课时却是心不在焉,神游万里,鲜有真正志趣相投者,所以和这些同学都只是保持一团和气,没有深交,倒是那些同学得知段泽涛如此年轻就是全国十佳县级市委书记,又是江南省委书记的心腹爱将时,都表现得十分热络,落力讨好段泽涛,段泽涛也不好拒人于千里之外,所以关系都还处得不错。

另外段泽涛也发现那些枯燥单调的理论,当你真正深入进去后其实非常有道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他所提出的问题每每都能切中要害,让那些授课的教授们都对他另眼相看,特别是得知他居然是经济学界泰斗胡青链的得意弟子后,对他的评价更高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段泽涛比以前变得更加成熟内敛了,正好这段时间朱飞扬到美国去了,也没有人来骚扰他,他利用业余时间读了《方fa论》和马克思的《资本论》,学会了从更高的层面和角度来看问题,从本质来分析问题,这使得他整个人的气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过去的张扬、意气风发变得更加沉稳、睿智、淡定。

中间李梅和江小雪都来燕京聚过几次,遗憾的是李梅的肚子还是一点变化也没有,不过段泽涛觉得自己还年轻也没有太在意,母亲那里也由江小雪编了个说是不小心流产了的借口搪塞了过去,倒是让母亲好一阵伤心,每次打电话总是催促段泽涛赶紧给她生个宝贝孙子,让段泽涛头大不已。

不过段泽涛目前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准备中央党校的学习论文,这是本次青干班的重头戏,很可能会影响下一步的职务安排,据说优秀的论文还会在内参里刊登出来,学员们都十分重视,也不到处串门了,一个个埋头查资料,使尽浑身本领希望能一鸣惊人,入了某个中央领导的法眼那就飞黄腾达了。

柳文明这几天也没有去亲戚家了,天天在宿舍冥思苦想,段泽涛看他把笔杆子都快咬断的样子就暗自好笑,段泽涛也看了其他几个同学写好的论文草稿,都是大唱赞歌,没有太多的实质性内容,也缺乏建设性的思想主题。

段泽涛已经想好了自己的选题,但却还有些犹豫,因为这个选题又是十分敏感的,他的选题是《资源危机与经济发展战略转型浅论》,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他越来越意识到这个问题对于祖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意义。

华夏虽然地大物博,矿产丰富,但经济飞速发展的背后却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甚至是破坏性开采,资源短缺问题也正成为华夏腾飞所必须面对的瓶颈。

改革开放20多年,华夏的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从1990年到2001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增长100%,天然气增长92%,钢增长143%,铜增长189%,铝增长380%,锌增长311%,十种有色金属增长276%。这样的消耗速度,迅速耗尽了国内的资源。

华夏人口占世界21%,但石油储量仅占世界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铝土矿不足2%。到不久的将来,我们已经不可能靠国内资源来支撑今后的发展。从消费总量看,不出五年,华夏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57%,铁矿石将达到57%,铜将达到70%,铝将达80%。

华夏的国内资源再也难以支撑传统工业文明的持续增长,华夏的环境更难以支撑当前这种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生产方式的持续扩张,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转型势在必行。

在段泽涛前世,就发生了澳洲力拓矿业集团强迫华夏钢铁生产企业接受其铁矿石涨价96。5%的不合理条款,重生以后段泽涛自然不希望再看到这屈辱性的事件再重演一次,他要用自己的呐喊引起国家高层的重视,提前布局,让国家少走些弯路。

当然段泽涛也知道自己写这篇论文存在很大的政治风险,甚至就此断送自己的政治生命,但好不容易有这样一个平台和机会,他如果不能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那他将终生遗憾。

段泽涛这篇《资源危机与经济发展战略转型浅论》的论文就象一颗沉甸甸的炸弹,把中央党校几位负责审阅青干班学员学习论文的教授都给炸蒙了,这个选题实在太大胆、太敏感、太棘手了,他们也不敢擅自做主,就把这篇论文送给了负责这个班的中央党校杨副校长。

杨副校长听说侄儿杨子河被一个叫段泽涛的打得住了院,心里也有些火起,虽然他也知道杨子河在外面打着杨家的旗号行事有些张扬,但要教训也有家中长辈啊,你一个小辈打了杨子河不就是打杨家的脸吗?一打听才发现这个段泽涛还真不简单,和朱家、肖家、李家都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而这事也确实是杨子河理亏,也只得做罢,心里就对这个段泽涛留了心。

后来段泽涛进了中央党校,他却发现这个段泽涛行事十分低调,一般不怎么外出,学习也很认真,授课教授们对他评价都很高,他简直怀疑此段泽涛非彼段泽涛了,待看到段泽涛这篇论文他又吓了一大跳,这个段泽涛还真是大胆啊,简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他还真有点看不透这个年轻人了,这么大的事他也做不了决定,只得把论文往上面递。

这篇论文几经辗转最后到了中组部江副部长的案头,对于段泽涛这个名字,江副部长并不陌生,这次中央党校青干班之所以规格如此之高,其中有一项秘密任务,就是对其中几位列入红色接班人A计划的年轻干部进行阶段考察,段泽涛就是其中之一。

当他拿到段泽涛的履历档案时,就被段泽涛所创造的一个个奇迹给震惊了,几乎只要段泽涛所到之处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他对这个年轻人十分好奇,心中也起了爱才之心。

但做为一名老组工干部,他也非常清楚,越是这种才华横溢、顺风顺水的年轻干部越容易出问题,往往这样的天才干部都存在性格缺陷,而且一旦经受挫折就很可能一蹶不振,特别是江子龙在他面前添油加醋地搬弄了一番段泽涛的是非后,更让他对段泽涛生出了张扬冲动、恃才傲物、爱出风头的印象。

而眼前这份言论惊人的论文更是仿佛印证了他的想法,抛开论文本身的观点是否正确不说,这都不应该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干部应该发表的言论,他虽然对经济工作不太熟悉,但也觉得段泽涛在全国都在大干快上的大好时期公然大唱反调有些不合时宜。

但几位中央领导对这篇论文的态度也似乎不太明朗,几位政治局常委都只是在报告上画了一个圈,或简单地写了“已阅”两个字,只有一号首长在论文的标题“危机”二字上画了一个圈,先打了个感叹号,又打了个大大的问号,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百七十九章援藏干部名单

江副部长也揣摩不透一号首长的意思,到底一号首长是觉得段泽涛是在危言耸听呢,还是觉得段泽涛的观点很有建设性呢,或是两者都有呢,华夏的语言含义实在太丰富了,一个标点就可以代表很多重意思,不过这篇论文最终回到江副部长这里,说明上面也对这篇论文没有定论,等于把处理权交给了江副部长。

江副部长也有些左右为难,这个时候他想起江子龙之前对他说的话,“二叔,你可别被这个段泽涛的外表给迷惑了,他这个人十分嚣张,早几个月还把老杨家的杨子河给打伤了,他现在和老朱家的朱飞扬搞在一起要对付我呢,他明明会打高尔夫,偏生还装成第一次打,坑了我一大笔钱……”。

看来这个段泽涛果真很不简单呢,和朱家、李家、肖家都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海外关系也很复杂,这家伙到底是治世之能臣还是野心勃勃之枭雄呢,江副部长也有些看不透了。

对于江子龙这个侄儿在外面的所作所为,江副部长也有所耳闻,但只要江子龙不做得太过份,他也没有过问,只要不违反原则,他也不介意出手帮他一把,这个段泽涛既然和江子龙不对付,又如此不简单,看来还是把他调开一点比较好。

想到这里,江副部长又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草稿,这是一份中组部准备从各省抽调干部援藏的名单,他拿起笔在名单最末尾又加上了段泽涛的名字。

做完这一切,江副部长也对自己的决定很满意,把段泽涛放入援藏干部名单,对他也是一种锤炼,国家一直提倡要把最优秀的干部放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谁也不能说自己这样做有什么不妥,真金不怕火炼,如果段泽涛不能经受这个挫择,只能说明他不堪大用,同时又将段泽涛调离了京城,也对江子龙有个交代。

此时的段泽涛却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再次出现了一个拐点,论文交上去了,他尽了自己的能力也就问心无愧了,至于会给他个人带来什么不利的后果就不是他所能掌控的了。

之前沈钰也偷偷给他打了电话,告诉他江子龙他们的阴谋,不过段泽涛并没放在心上,他不相信江副部长做为一名成熟的老组工高层领导会因为后辈的矛盾而公器私用来压制他,更何况自己的这篇论文如果得不到上层的认可的话,那自己是肯定会受到处分的,也不在乎情况变得更坏一点了。

第二天,段泽涛如往常一样夹着课本到教学楼去上课,远远就见到教学大楼前的布告栏前围了一大群人,见到段泽涛到来,学员们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其中有惋惜同情的目光,也有幸灾乐祸的目光,往常和他十分热络的江南省的学员更象躲瘟疫一样躲着他。

段泽涛走到布告栏前,只见一张鲜红的大纸上写着“光荣榜………青干班援藏干部名单”,在名单最末尾的位置赫然写着段泽涛的名字,段泽涛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刚才同学们都用那样的目光看他了,看来这就是对自己那篇惊世骇俗的论文的处罚了,也不算太坏嘛,段泽涛云淡风轻的笑了。

其他被列入“青干班援藏干部名单”的学员一个个都愁眉苦脸,如丧考妣,上课也没心思了,只有段泽涛面色如常,听讲也仍然十分认真,课程结束后,就见杨副校长面带笑容走了进来。

“同学们,你们中有一批优秀的干部被选拔为援藏干部,不久就要去支援藏西省建设,这是党和人民赋予你们的光荣使命,希望你们能端正心态,在祖国最艰苦最需要你们的地方发挥出你们的才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体肤……你们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最后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最真挚的祝贺和敬意!”,杨副校长的讲话抑扬顿挫,充满激情,最后他还特意深深地看了段泽涛一眼。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但这掌声的含义是否真是最真挚的祝贺和敬意或是庆幸自己没被选送支援藏西省建设就没人知道了。

下课后,以往都会热络地邀请段泽涛同回宿舍的柳文明早跑得没影了,段泽涛夹着课本一个人往宿舍走,这时突然接到肖老爷子的电话,让他回肖家大院一趟。

坐在肖老爷子的书房里,段泽涛已经猜到肖老爷子准备要和自己说什么,倒也不惊惶,淡定地坐在沙发上平静地等待着肖老爷子的训斥。

“小涛,你怎么这么冲动啊!这种关键时刻你为什么要发那种论调的论文呢?就算发了也不要紧,你可以和我商量一下嘛,我拼了这张老脸也可以替你斡旋一下的,本来我都替你安排好了,从中央党校毕业出来就回江南省去任地级市市长,现在援藏干部名单已经公布了,木已成舟,再要修改中组部的决定几乎不可能了,你让我怎么帮你啊!”,肖老爷子有些恨铁不成钢地指着段泽涛训斥道。

段泽涛当然知道肖老爷子都是为他好,感动道:“爷爷,我写那篇论文只是希望能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我不觉得我做错了什么?当年打仗的时候,如果你的上级制定的方略有什么遗漏,你难道会闭口不言吗?为人一世,但求无愧于心,而且去藏西省很好啊,越是艰苦越是落后的地方就越能发挥我的才干,我不觉得这对我是什么坏消息啊!……”。

肖老爷子看着意气风发的段泽涛,在他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毕竟他身上流的是肖家的血啊,也就不忍再指责他什么,感叹道:“小涛,你能这么想,爷爷很欣慰,为人一世,但求无愧于心,这很好,你没有给我们老肖家丢脸!藏西军区的司令员是我的老部下了,我会给他打招呼要他关照你的,你有什么事也可以主动去找他,只要你在藏西好好干,干出了成绩,我会替你说话的……”。

此时,在李家的书房里正在进行另一场谈话,李强气急败坏地对李老爷子道:“爸,我早和你说过,这个段泽涛不靠谱,这下好了,被发配到藏西省去了,在江南省我还可以给他擦屁股,现在到藏西去了,我们的手再长也伸不过去了,还不知这小子又会捅出什么篓子来,我看李梅绝不能嫁给他,要不然我心脏都会受不了,一天到晚得替他提心调胆的!”。

李老爷子眯着眼睛躺在沙发上,没有说话,沉吟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小强,你都当了封疆大吏了,怎么还这么沉不住气啊!段泽涛的那篇论文,在位的那几位不是都还没有表态嘛,是福是祸还不知道呢,不过这件事背后似乎还有江家的影子,我们的确不适合掺和进去,小梅和段泽涛的婚事就先放一放吧,看看再说……”。

中南海,副总理办公室。副总理正在桌前练书法,王先国在一旁给他磨墨,见副总理似乎心情很好,王先国壮着胆子道:“这个段泽涛还真不消停,每次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不过他的才干确实不错,把他调到藏西省去是不是处分得太重了点啊……”,王先国对段泽涛素有好感,对他所做出的政绩也是十分赞赏的,对他被调往条件艰苦藏西省也颇有些不平,就忍不住站出来为他说话了。

副总理没有答话,认真地把字写完,叉着腰左右端详了自己所写的“戒骄戒躁”四个大字,满意地点点头,接过王先国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手,笑呵呵地道:“小王,这我就要批评你了,段泽涛去支援藏西建设怎么是处分呢,你的觉悟要提高啊,我们的一号首长不也是从藏西省出来的吗?而且段泽涛的那篇论文,一号首长在上面打了感叹号,说明一号首长是留了心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这幅字你替我送给段泽涛,要他在藏西省好好干,别辜负了我期望哦!”。

赵向阳得知段泽涛被调往藏西省支援藏西建设也大吃了一惊,本也想通过上面的关系疏通一下,看有没有挽回的余地,但后来得知这后面可能有江家的影子就不再做声了,为了段泽涛去开罪可能出任未来一号首长的江家这显然不符合他的从政哲学,只能怪段泽涛自己太冲动了。

这些天,段泽涛可谓尝尽人情冷暖了,原先对他十分热络的同学现在看见他就绕道走,同宿舍的柳文明看见他干脆连招呼也不打了,头昂得高高的,仿佛眼里就没看到他这个人。

兴华那边估计也收到了消息,听方东明打电话来说,楚链现在抖起来了,段泽涛带过去的张新贤、梁万才、刘双喜、谢援朝等人都被他从现在的岗位调走了,放到闲职上挂起来了,方东明现在也被下放到市委办无所事事,周芷若则干脆被楚链辞退了,常委会上原来支持段泽涛的刘谦、田新国、赵倩倩、钱峰等人都倒向了楚链,连刘春华的态度也很暧昧。

第一百八十章人走茶凉

“老板,你带我们一起走吧,我们不怕藏西苦,只要能和您在一起,让我们干什么都行,他们几个也是这心思,连梁万才也是这么说的,在兴华实在干得太憋屈了!……”;方东明在电话诉苦道。

一朝天子一朝臣,楚链的反应也在情理之中,只是没有想到他会翻脸翻得这么快,段泽涛担心的是这将会影响兴华市的经济发展,他是绝不允许自己努力创造的“兴华奇迹”因为自己的离开而功亏一篑的。

对于不离不弃紧跟着自己的这几名心腹干将,段泽涛心中是既感动又愧疚,动情道:“东明,苦了你们了,关于你的安排,等我到了藏西,看情况再把你调过去,至于他们几个我也会妥善安排,绝不会让真心干实事的人没了好下场!”。

挂了方东明的电话,段泽涛的心情也受了一些影响,他可以不在乎人家冷落他,但跟着自己的人也因为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这就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了,为什么现在的人都这么现实和短视呢,难道真看死我段泽涛就此一蹶不振了吗?我偏要干出一番成绩给他们看看!

想到这里,段泽涛又振作起来,迈开大步向教学楼大门外走去,就见大门外的树荫下停了一辆京V牌照的红旗车,却不是肖老爷子那辆,他以为是哪个学员的家里人来找了,在中央党校学习这段时间这样的车见得多了,也就没有在意,正要大步绕路过去,却见那红旗车门打开了,王先国从车上走了下来,手里拿着一个卷轴,笑吟吟地叫了一声,“段泽涛,你还记得我是谁吗?”。

段泽涛一下子愣住了,他和王先国虽然只见过一面,但副总理的秘书他怎么可能不记得呢,又惊又喜道:“啊!王…王领导,您怎么在这里啊?!”。

王先国微微一笑道:“泽涛,你这么见外干嘛,以后你就叫我王叔好了,是副总理让我来看你的,副总理一直很关注你的成长呢,这次你被调到藏西省去支援藏西建设,他担心你思想上有包袱,特意让我来送这幅字给你,还让我转告你一定要戒骄戒躁,努力工作,发挥你的才干,在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