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上位(寂寞)-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了束丹明这番提醒,再加上谢淑珍也听说了段泽涛在圳西市和莞东市的作为,所以谢淑珍对段泽涛的到来自当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应对,段泽涛到来当天,她就通知了市委、市政府四套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到高速公路出口迎接,还专门派出警车清道。
段泽涛一下高速,看到这副排场就皱起了眉头,不过谢淑珍是女同志,他也不好批评得太严厉,只是严肃道:“淑珍同志,我到名贸市调研只是正常工作,就不要扰民了,赶紧把警车撤了,其他同志也让他们忙自己的工作去,你和海滨市长上我的车,我在车上听你们的汇报!……”,说完就转身上了自己的车。
谢淑珍就闹了个大红脸,一旁的名贸市市长罗海滨则有些幸灾乐祸地瞟了谢淑珍一眼,率先上了段泽涛的车,谢淑珍咬了咬牙,也跟着上了车。
本来谢淑珍是准备在市委大会议向段泽涛做工作汇报的,还专门精心准备了一份发言稿,如今被段泽涛搞了个措手不及,就只得把皮球踢给了市长罗海滨,“海滨同志,市长管经济,还是你先向段省长汇报吧,我待会再补充……”。
罗海滨是属于那种书生型的干部,戴副宽边黑框眼镜,说话也是慢条斯理的,所以平时都被谢淑珍压制得死死的,被个女人骑在头上,罗海滨心中自然很不忿,心说你现在知道市长管经济了,平时政府这边的事务你可没少插手!
段泽涛见此情形就皱起了眉头,这市委书记和市长不团结,自然会影响工作,这经济搞得上去才怪呢?!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分歧
不过段泽涛还是第一次到名贸市,在完全了解情况之前也不便发表什么意见,就点点头道:“那就请海滨同志介绍一下名贸市的情况吧……”。
不忿归不忿,官大一级压死人,罗海滨愤愤地瞟了谢淑珍一眼后,只得开始汇报,“我们名贸市人口数在粤西省排第3位;是全省农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级市,农业、粮食、水果、猪肉总产值和油料作物总产量均排第一,全市“三高农业”蓬勃发展,荔枝、香蕉、龙眼等“岭南佳果”驰名中外,是全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水产养殖也享誉盛名,有“华夏罗非鱼之都”之称,同时名贸市也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石化基地,为南方重要的石化生产出口基地和粤西省能源基地……”。
“虽然和圳西市、莞东市等粤江三角州经济发达地区不能比,但我们名贸市在粤西省东西北地区还是首屈一指的,经济总量连续多年排在粤东西北首位,gdp也连续多年超千亿,保持了14。1%的高增长,去年受国际经济局势及多方面影响,但gdp同比仍实现了10。8%的增长……”。
段泽涛听得颇认真,不时微微点头,看来名贸市的情况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好些,经济特点也很鲜明,一旁的谢淑珍却听着听着,脸色越来越不好看了,这里面涉及谢淑珍和罗海滨对于名贸市经济发展思路的分歧。
罗海滨认为名贸市地处多山地丘陵地区,常住人口也以农业人口为主,特别是名贸市的‘三高农业’、水果生产、渔业养殖都已经在全国做出了名气,那么名贸市应该以发展农业经济为主,做大做强。
谢淑珍则认为名贸市要上新台阶,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特别是名贸市有华南地区最大的石化基地这块牌子,就应该要借着这条大船,全力发展工业,这样才能出政绩。
正因为有这样的分歧,所以罗海滨和谢淑珍一直是貌合神离,而以谢淑珍强势的工作作风,自然也经常对市政府的工作进行干预,也使得两人的矛盾越来越深。
如今见罗海滨向段泽涛汇报的时候,大谈特谈名贸市农业经济取得的辉煌成绩,对工业却只是寥寥数语带过,谢淑珍心里自然很不高兴,耐着性子听罗海滨介绍完,就迫不及待地道:“段省长,刚才海滨市长已经做了汇报,我再补充几点他遗漏的地方,我们名贸市的经济发展方针是‘抓工业,促发展’,特别是我们抓住了粤江三角州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不少工业企业内迁的契机,专门建立了‘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已经有多家原粤江三角州地区企业落户我们名贸市,我们名贸市也正由农业经济时代大跨步进入工业经济时代……”。
段泽涛又皱了皱眉头,这名贸市的一、二把手连经济发展思路都存在这么大分歧,看来名贸市的领导班子团结还真是个大问题,不过他现在不了解具体情况,也不好做评判,点点头道:“无论是农业经济还是工业经济都只是我们经济体系中的一部分,没有谁优谁劣之分,关键是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特色,走适合地方发展的道路,这样吧,你们就各选两个点,我们到实地去看看再说吧……”。
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是谢淑珍的得意之作,也是她的一项政绩工程,自然就被她列为了第一个调研点,‘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离名贸市不远,道路也全都铺上了沥青路面,汽车跑起来又快又稳,不到一会儿就到了,远远就看到工业园区气派十足的大门,及门顶‘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几个硕大的钛金大字,看起来倒是挺像那么回事。
下了车,谢淑珍就有些得意地指着那几个钛金大字介绍道:“这个字还是束省长亲自题的字,束省长对我们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很重视,不仅先后多次亲自到这里指导工作,好几家落户工业园的原粤江三角州企业还是他亲自牵的线,束省长说他从不给人题字,而且特别反感领导干部到处题字,但为了我们名贸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他愿意破这个例!……”。
谢淑珍左一个束省长说,又一个束省长指示,无非也是想借束丹明的势向段泽涛施压,连束省长都大力肯定了的事,你这个常务副省长总不好唱反调吧。
对于谢淑珍的这些小心思,段泽涛自然心里跟明镜似的,不过他也只是微微笑笑,并没有因此而恼怒。工业园区显然也早做了精心准备,门口挂着写着欢迎标语的大红横幅,围墙上也是彩旗招展,工业园区主任带着工作人员及入驻企业的代表在大门口列队欢迎。
段泽涛最不喜欢这种迎来送往的场面,转头对谢淑珍道“让工业园区负责人和企业代表陪我一起走走看看就行了,其他同志就让他们去忙自己的工作吧……”。
进入工业园区,里面厂房林立,布局整齐,还有的地方正在施工,一副热火朝天的场面,倒不像某些地方的工业园区,野草丛生,纯粹是充门面的,谢淑珍介绍说,为了给入驻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工业园区的三通四平都是由政府负责的,甚至连厂房建设,政府也可以代建,为的就是能让招商企业做到‘拎包入驻’,给他们最大的便利。
段泽涛点了点头,看来谢淑珍这种政府为企业服务的意识还是不错的,不过当他抬头看到前面耸立的几根大烟囱,段泽涛就皱起了眉头,再仔细一了解情况,他心里就更不是滋味了,原来那几家新入驻的原粤江三角州地区工业企业都是因为污染严重,环保不达标,被当地政府赶出来,如今到了贸名市却又被当成了财神给供起来了,不仅在税收上缴、土地征用等政策上给予了很大优惠,谢淑珍还专门跟环保部门打了招呼,要一切开绿灯,不能把这些好不容易请来的‘财神爷’给赶跑了!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本末倒置
谢淑珍却没有察觉到段泽涛的不悦,还在滔滔不绝地向段泽涛介绍着当初自己是怎么艰苦卓绝地说服这些企业到名贸市来落户的,时不时还把束丹明抬出来充下门面,段泽涛当着那些企业代表的面也不好太让谢淑珍难堪,而且这些污染企业既然已经进来了,也不可能自己一句话就把他们清理出去,既然束丹明也介入了此事,自己就必须先和束丹明通气,贸然表态反而会让外界误以为他和束丹明不和。
所以段泽涛最后只是匆匆看了一圈,什么话都没有说,就提出赶往下一个调研点,这时陪同的谢淑珍和罗海滨都看出来段泽涛兴致不高了,谢淑珍脸色就不那么好看了,罗海滨却是心头暗喜,当初引进这些污染企业的时候,他就提出过不同意见,可谢淑珍根本听不进去,再加上束丹明也表了态,他这个市长就无话可说了。
第二个调研点是罗海滨选的,参观果农们的水果种植基地,看着果树上挂满了宝石般漂亮的累累果实,段泽涛的眉头就舒展开来,亲切地和果农们聊起了家常,当得知果农通过种植水果,每户平均年收入能达到几十万元时,段泽涛更是连声说好。
最后段泽涛还兴致勃勃地加入了采摘水果的行列,他把亲手摘下的一颗荔枝放进嘴里尝了尝,连声喊甜,笑道:“这是幸福的果实啊!名贸市的水果种植产业大有可为,应该继续做大做强,下一步要做出自己的品牌,争取走出全国,走向世界,外国的水果可以出口到华夏来,华夏的水果为什么不能出口到国外呢?!……”。
罗海滨见自己选的点得到了段泽涛的表扬,也很高兴,连忙介绍道:“创立品牌的工作我们正在做,目前我们水果的包装比以前精美很多了,都打上了统一的标志,下一步我们会在高档水果的种植上下功夫,做大做强,不过的水果出口有难度,首先水果的保质期大多不长,运输也是个问题,我们名贸市虽然有港口和机场,但规模都不大……”。
段泽涛用手指点了点罗海滨,笑道:“海滨同志,你能说出这番话,说明你在这方面是动了脑筋的,这很好,至于你说的水果保质期和运输的确是个问题,水果种植我是个外行,不过我相信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你们可以走出去,看看别的水果出口国家是怎么做的,是怎么解决这两个难题的,另外也可以向水果种植方面的学术专家请教,怎么提高水果种植的产量和质量,至于港口和机场规模制约问题,省里可以考虑给予你们适当的援助,扩大港口和机场规模……”。
一旁的谢淑珍见段泽涛和罗海滨谈笑风生,却把自己这个市委书记晾在了一边,脸色就变得越来越难看了,她对罗海滨抓水果种植基地项目是颇不以为然的,一个市长整天往地里跑像什么话,地里难道真能长出金元宝来吗?水果种植再怎么做大做强,撑死了一年也不到一百亿的产值,哪里比得上工业大项目呢,一个大项目起码投资数百亿,gdp一下子就上去了,这才是实打实的政绩,看来这个段泽涛也小家子气得很,哪里比得上束省长的雄才大略。
这样想着,谢淑珍对陪同段泽涛调研就没那么上心了,只是也不好就这么离开,开始跑到一旁不停地打电话遥控指挥手头的工作,任由段泽涛和罗海滨想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去。
第三个调研点还是罗海滨选的,参观名贸市的水产养殖基地,名贸市的水产养殖也享誉盛名,有“华夏罗非鱼之都”之称,所以段泽涛一下车,就看到一个个布局整齐如棋盘的养殖池中鱼头涌动,一群群罗非鱼如潮汐般在养殖池中来回窜动,场面十分壮观,段泽涛见此情形更是心头大喜,还和一旁的罗海滨开起了玩笑道:“好家伙,这阵势赶得上千军万马了,海滨,你可以当海军司令了!……”。
罗海滨也觉得段泽涛和别的领导不一样,十分务实,不喜欢虚架子,也不喜欢不懂装懂,瞎指示,但所提的建议却每每能切中要害,让他有茅塞顿开之感,心中也越发敬服,连忙笑着介绍道:“罗非鱼又叫非洲鲫鱼,原产于非洲,这种鱼的特点是生命力强,生长繁殖快,而且肉味鲜美,肉质细嫩,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的蛋白质,国外称这种鱼为“不需要蛋白质的蛋白源”,经济价值很高……”。
段泽涛连连点头称好,正好前面有几个渔民在拉网打鱼,五彩斑斓的罗非鱼欢快地在渔网里跳动着,阳光照在它们身上的鳞片上,发出绚丽的光泽,简直是一幅漂亮的风景画,段泽涛兴致更高了,走了过去和渔民们攀谈起来。
渔民们看到这么一大群领导走过来,开始还有些紧张,可是看到段泽涛十分和气,一点也不摆架子,说话又很风趣,慢慢也放开了,对于现在的生活状态,渔民们还是基本满意的,不过谈到今年的收成,渔民们就有意见了,七嘴八舌地道:“现在水质比以前差很多,每次鱼苗一放下去就要死很多,收成比往年差多了……”。
段泽涛就皱了皱眉头,转头对一旁的罗海滨严肃道:“海滨同志,这是怎么回事?!……”。
罗海滨瞟了一眼远处还在不停地打电话的谢淑珍,尴尬道:“这两年市里引进了不少工业企业,另外能源基地那边也有些污染,不仅水产养殖受了影响,就连果农们也反映今年水果种植的产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
段泽涛就皱起了眉头,严厉道:“那环保部门是干什么的?!这么重要的情况为什么不向省里汇报!我不反对发展工业,但发展工业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善民生,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油盐不进
罗海滨就不好接话了,他虽然和谢淑珍不和,但有些话却是不能放到台面上说的,他总不能说谢淑珍专门向环保部门打了招呼,让他们一路开绿灯,否则要是赶跑了招商企业,项目落空了,就要拿他们是问吧,那样现场这些渔民还不得立马闹翻天啊。
段泽涛也知道问题的根子不在罗海滨身上,冲他发火也不解决问题,也就没有再深究下去,向渔民们保证他会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一定会拿出一个妥善的处理意见来,就带着众人匆匆离开了。
谢淑珍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刚打完电话就见段泽涛匆匆离开了,还以为是罗海滨选的调研点出了什么问题,心里就还有些幸灾乐祸的意思,连忙小跑着跟上队伍,上了段泽涛的车。
她屁股还没坐稳,就见段泽涛面无表情地道:“淑珍同志,我看你一直在打电话,看来你这个市委书记真是日理万机啊,比我这个常务副省长还忙吗?真有那么多重要的事要处理吗?!……”。
这话就说得相当重了,也表示了段泽涛对谢淑珍强烈的不满,谢淑珍的脸一下子变得通红,十分不自然地尴尬道:“段省长,不好意思,手头有几件棘手的事没处理完,下面的同志又不敢做主,老是打电话来请示,我这就把手机关机,保证不再接电话了……”。
段泽涛摆摆手严肃道:“你不用解释,如果真的是为了工作,我也可以理解,下面的同志为什么不敢做主,老是要请示呢?是不是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们对于下面的工作干预过多,或者干预得不是地方呢?!还是我们的管理方法出了问题?!淑珍同志你想过这个问题没有?……”。
谢淑珍被段泽涛说得脸红一阵白一阵,却又不好反驳,事实上因为她工作作风强势,事事喜欢亲力亲为,事事喜欢过问,有时甚至一个电话打到下面的科级干部那里去了,所以下面的干部都很怕她,而她也很喜欢这种被人敬畏,被人视为中心的感觉,这样才不会让她因为是一个女性而感到无力和软弱。
这时段泽涛突然话锋一转道:“淑珍同志,名贸市污染的情况你了不了解?!你有没有对环保部门的工作进行过不必要的干预?!有没有打本不应该打的招呼?!……”。
这下谢淑珍总算明白了段泽涛对自己不满的源头在哪里,她还以为是罗海滨在背后告了她的黑状,就狠狠地瞪了罗海滨一眼,咬了咬牙倔强道:“段省长,我承认我是给环保部门打过招呼,但我不认为我这样做有什么错,因为我打这个招呼不是为了我谢淑珍的个人利益,我是为了名贸市的经济发展,为了名贸市明天的腾飞,打的这个招呼!……”。
谢淑珍越说越激动,胸脯剧烈地起伏着,眼睛里甚至有泪花在打转,这才让段泽涛意识到眼前的这个女市委书记尽管很强势,以至于让人常常忘记了她的性别,但终究还是一个女同志,而且她能敢于承认她给环保部门打过招呼,说明她确实本心还是好的,只是思路上出了问题,就放缓语气道:“淑珍同志,我刚才的语气可能严厉了一些,请你见谅,我也相信你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你想过没有,我们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不就是改善民生吗?但是你这样做恰恰就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你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我们是党的领导干部,我们一个决策很可能就要影响几十上百万人的生计,所以我们的任何一个决策都要慎重,不能因为出发点是好的就去违反原则,有时候这样做给老百姓造成的伤害甚至比为了个人私利去打招呼更大!……”。
谢淑珍就愣了一下,不过她可不是那么好说服的,仍然强硬道:“这个问题我不这么看,利益也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时为了长远利益就不得不暂时牺牲眼前利益,老百姓往往就只管眼前利益,也不能什么都听老百姓的,否则要我们这些领导干部干嘛?!……”。
段泽涛摇了摇头道:“好吧,那我们就来说说什么是长远利益,什么是眼前利益吧,按照你的说法,招商引资上大项目是长远利益,环镜保护只是眼前利益对吧,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恰恰相反环镜保护才是长远利益!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环境破坏了,就算经济发展得再好有什么用呢?!……”。
“这样的教训还不够深重吗?!好多地方为了招商引资什么都不顾,等经济上来了又不得不投入更大的精力和金钱来治理环境,这不是在走弯路吗?!为什么我们不能一开始就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呢?!……”。
谢淑珍被段泽涛说得有些理屈词穷了,但她却是个认死理的人,头发一甩道:“大道理我说不过你,不过我还是想不通,我做的这些工作都是按照束省长的指示办的,难道是束省长的指示错了吗?!……”。
见谢淑珍还是油盐不进,段泽涛也有些火了,怒道:“你不用老拿丹明省长来当挡箭牌,我自然会去和他沟通的,但是环境保护是国家立法的,你如果再敢干预环保部门的工作,我就拿你是问!……”。
就这样,段泽涛到名贸市的第一次调研不欢而散,事后谢淑珍自然立刻打电话去向束丹明汇报,而段泽涛也面临一个难题,在这之前,他和束丹明的关系一直还不错,束丹明也很少干预段泽涛的工作,甚至在不少方面还给了很大的支持,而名贸市却是束丹明的帮扶点,谢淑珍也是束丹明一手扶持起来的,自己要插手名贸市的事,让谢淑珍难堪就等于打了束丹明的脸,肯定会和束丹明产生矛盾,也会使得两人的关系出现裂痕!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高手对决
而且因为上次莞东‘扫黄’的事,段泽涛已经和叶天龙闹得很僵,虽然明面上看不出什么,但叶天龙对待段泽涛的态度明显冷淡了许多,见面也最多点点头,连话都不怎么跟他说了,对此段泽涛也颇感无奈,如果现在再与束丹明交恶,就等于把一、二把手全得罪了,那自己在粤西省就真的待不下去了。
但是如果因此就要段泽涛放弃自己的原则,对名贸市污染的事情不闻不问,段泽涛却做不到,他是不可能用原则去和人情做交换的,所以思来想去段泽涛还是决定去找束丹明好好沟通一下,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谢淑珍给束丹明打电话,情绪很激动,说到最后都快哭起来了,“束省长,我真的想不通,我一心想着名贸市的发展,费了那么大的力才把那些企业留在名贸市,可在段省长眼里我做的这些工作根本一钱不值,还把我批得一无是处,我是完全按照您的指示办的,难道您也错了吗?!大道理谁都会讲,但抓环保能让名贸市发展起来吗?到时候名贸市的经济倒退了,还不是要我负责!……”。
束丹明沉默了一阵,才淡淡地道:“淑珍同志,你不要激动,堂堂的市委书记,怎么这么沉不住气啊?!你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泽涛同志的话也没有错,环境保护工作也很重要,经济发展同样不能耽误,所以泽涛同志的批评你要虚心接受,但该做的工作你该怎么做还怎么做,经济工作是由我主抓,你是向我负责的嘛……”。
束丹明的话是暗示谢淑珍对段泽涛的话可以阳奉阴违,表面上尊重,实际上该怎么干还怎么干,谢淑珍在束丹明这里吃了定心丸,自是心中大定,第二天还把罗海滨叫到自己办公室数落了一通,说他不注意班子团结,搞两面派,气得罗海滨差点吐血。
挂了谢淑珍的电话,束丹明心里也窝了一肚子火,心说这个段泽涛也太不像话了,明知道名贸市是自己的帮扶点,还跑去指手画脚,和自己唱对台戏,眼里还有自己这个省长吗?!真当自己是个泥菩萨吗?!泥菩萨还有三分火呢!枉自己还对他处处礼让三分,多次出手相助,真是个处不亲的白眼狼!
不过束丹明对段泽涛也有着深深的忌惮,这个家伙简直不能用常理视之,官场常用的那套拉拢、打压的手段对他完全没有用,叶天龙和他关系够好吧,刚来的时候那么落力拉拢他,可他转眼就把叶天龙给弄了个灰头灰脸,打压他同样没有用,当初自己通过调整他的分管工作让他坐了冷板凳,可这却是个见缝就钻的家伙,最后还是在圳西和莞东掀起了风浪。
当段泽涛走进束丹明办公室时,他第一次没有站起来,坐在办公椅上瞟了段泽涛一眼,继续批他的文件,段泽涛就知道束丹明是真对他有意见了,就自己搬了把椅子在束丹明对面坐了下来,呵呵笑道:“丹明省长,我刚从名贸市回来,有些情况想向你汇报一下……”。
束丹明把手中的文件一扔,摆摆手道:“你不用说了,情况我都知道了,你也不用同我讲大道理,我都懂,但你不是省长,所以你不知道我这个省政府当家人的难处,今天你既然来了,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吧,粤西省必须要保证每年gdp同比不低于10%的增速,否则就要掉队,上面就要刮胡子……”。
“名贸市搞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是我的主意,我知道那些企业有污染,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的问题,就像是鸡生蛋,蛋孵鸡,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在这个问题上争论是不会有结果的,但我要告诉你的是,就算是名贸市不搞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其他的省市也会搞,他们正眼巴巴地等着这些企业去那里落户呢,你说我为什么我要把这到手的gdp送给别人呢!……”。
段泽涛吃惊地望着束丹明,他真有点被束丹明的坦白吓到了,束丹明刚才说的话显然不是一个省长应该说的,如果传出去是要犯错误的,但束丹明说的却是全国大多数省长所要面对的无奈现实,一届省长的任期最长也不过五年,抓环保工作肯定会对gdp增速有影响,但要看到成效却要很长一段时间,等看到成效只怕任期也要结束了,谁愿意干这费力不讨好的事呢,这也是为什么中央再三强调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却始终举步维艰的原因所在了。
束丹明看着段泽涛吃惊的表情,耸了耸肩道:“被我吓到了吧,这也是关起门说的话,你要出去说我是不会认的,还记得你刚来的时候我对说的那些话吗?正因为我把你当成值得尊敬的对手,所以我不想和你玩小心眼,你也不要想着说服我,我定下的方针路线是不会变的,所以名贸市的事你就不要管了,做好你自己手头的事,那样我们还能相敬如宾,保持现在的良好关系……”。
不得不说束丹明真是厉害,他看准了段泽涛的性格,知道和他用官场常用的那些套路没有用,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这样段泽涛准备好的那些说辞就全没用了,一下子就把段泽涛顶到了墙角。
“如果我一定要管呢?!……”,段泽涛皱了皱眉头道。
“那你就是欺人太甚了!我就会动用我省长的权力把你这块绊脚石搬开!我想天龙书记也一定很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吧!”,束丹明眼中寒光一闪,用力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虎视眈眈地死死盯住段泽涛道。
段泽涛知道束丹明不是吓唬自己,他真的会这样做!如果束丹明和叶天龙联手,要将自己从粤西省挤走还真是很容易的事,这就里的武侠对决,如果是一般的高手,往往是打死打活,招数使尽,最后还很可能是两败俱伤,但是真正的高手对决,却往往是一招定输赢,现在束丹明已经亮招了,自己该怎么应对呢?!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张小豪
段泽涛并不想和束丹明闹翻,但是束丹明却给他出了一道只能二选一的选择题,不过段泽涛却不想做选择,至少现在不想做选择,这倒不是说他就怕了束丹明,而是他还不清楚名贸市的污染情况到底有多严重,所以他最后什么都没说就转身离开了束丹明的办公室,束丹明嘴角就翘了起来,他把这理解为段泽涛无声的妥协了。
从束丹明办公室出来,段泽涛就想着先把省环保局长张小豪叫到办公室来问问情况再说,环保工作不正是自己分管的吗,这样也就不算是越线了,说起来惭愧,前段时间段泽涛一直忙着圳西和莞东的事,倒是对分管的环保工作过问得少,再加上省环保局长张小豪很少来找自己汇报工作,只是听方东民说,张小豪曾经到自己办公室来过一次,大约是准备找自己汇报一下工作,碰巧那次自己正好到圳西市去了没碰上,后来就再没来过了,而段泽涛一忙,也把这事给疏忽了。
段泽涛让方东民电话通知张小豪到自己办公室来一趟,趁这个间隙,段泽涛又让方东民找来张小豪的履历,自己先了解一下这个还没见过面的部下,看完张小豪的履历,段泽涛的嘴角就翘了起来,自语道:“还真是个有趣的家伙呢,倒是值得见一见!”。
张小豪是从部队转业到粤州市环保局工作,从普通科员干起一直干到省环保局长,可见才干是不错的,而他还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了粤州大学环境保护专业的本科文凭。
现在的干部大学本科学历不算高的,研究生学历也不少,但是如果你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好多干部的学历前面往往会加上(在职)两个字,那含金量就大大减小了,很显然这些学历镀金的成分比较多,估计连毕业论文都是秘书代写的也不一定,但政府官员通过自学考试去获取文凭却是不多,说明这个张小豪是个极其上进好学的人。
张小豪的履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受过的嘉奖和处分一样多,他曾因破获多起环保大案被国家环保总局嘉奖,而他多次被处分的原因都是一样的,‘粗暴’执法,打伤被处罚企业员工,正因为这个,张小豪的仕途并不顺利,几度起起落落,还曾经被从粤州市环保局副局长的位置上被一撸到底,降为了小科员。
张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