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云直上-第3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杂起来了,他可是真要小心了。

不过在杜如光面前他不能示弱,便是急切地说道:“脚正不怕鞋歪,有人想来搞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不管他是谁,杜书记,王标的事情我也没有麻烦你,现在又出了这样的情况,我也不会让你麻烦。”

王远大这话就是故意这样说的,杜如光听出他的弦外之音,便是说道:“老王,王标的事情你我都不要再管了,而至于你,如果有人想搞你的事,我是不会袖手旁观的,你不要担心这个事情,或许他们并不是想针对你。”

杜如光这样一说,王远大低头想了想,分析着这里面的事情,黄真理搞这一出,或许真跟王标案件有关,目的是为了促使王标案件的顺利进行。

两人如此这般谈话,当然是心知肚明,杜如光知道针对王远大的举报并非空穴来风,而王远大也知道杜如光如此保他的原因,但是在面上还不能说得那么露骨,主要还是想着如何应对这个事情。

两人商议之后,就是决定先不要有任何动作,但是时刻观察着对方的行为,如果一旦发现有什么情况,马上采取相关的措施,至于在王标案子上的问题,他们两人觉得此时王标案正炒得很热,而如果有人再借机炒作王远大被举报的事,那么恐怕将会很麻烦,与其这样被动,不如给王标案降温降火。

王远大也同意了这个意见,他可不想因为王标的事情而引火烧身,虽然这种舆论的东西未必能打倒他,但是必须得注意一下,免得出现什么意外。

两人在商议过后,针对王标案件的炒作渐渐出现了平息现象,这是王远大指示王远山不要再炒作这个案件,引起相关方面的对抗,到了最后可能对他们王家更为不利,不如选择合作,接受公安机关的处理意见,尽量降低对他们家的危害。

王远大是一家之主,此时,这么说,王远山虽然不愿意,但是也要接受,便是减少了对这方面事情的资金支持,网上的炒作便渐渐失去了热情。

陈绍东看到网上针对王标的炒作渐渐消失,网上又复归于平静,那自然是高兴起来,否则他这个公安局长感到的压力太大,现在网上平静了,他就可以专心去应对这个案子问题了。

王标经过一段时间的较量,也渐渐丧失了斗志,开始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而且也开始想着立功检举,好争取一个好的态度,来自京城的律师虽然教着他不要回答一些问题,但是现在他也不得不向公安机关开口,交代相关的问题。

陈绍东一方面要让他交代自己个人的罪行,而另一方面则是想着让人交代出一些保护伞,这样才能起到双重的效果,在他的要求下,王标就是将区局的一名政委给交代了出来,他一交代,陈绍东立刻将情况报告给叶平宇,然后,黄真理作为纪委书记就是接手了此案。

既然有人涉嫌腐败,黄真理了解情况以后也是向杜如光作了汇报,杜如光是市委书记,当然要向他报告一些情况,杜如光听到一名区公安分局的政委涉案,他当然也没有什么可说的,该立案侦查的立案侦查,同时也不要冤枉任何一个好人。

有了杜如光的允许,黄真理立刻将那名区局的政委给立案侦查了,采取了双规措施,而且黄真理也是提审了王标,向他了解具体的受贿情况。

在提审王标时,黄真理并不仅仅限于这一个事情,而是问起了有关王远大的事,想从王标口中得到一些信息,但是王标很警觉,一提到王远大,他就是闭口不谈,王远大毕竟是他的大伯,他怎么可能出卖自己的大伯?

看到王标在这个事情上不愿意配合,黄真理当然比较失望,但这也是在意料之中,要想让王标出卖王远大,那肯定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而在黄真理了解完这个情况之后,来自京城的律师就是又会见了王标,王标便把这个情况向律师说了一说,律师知道后便是找到王远山,说有一个重要信息要告诉他,但是必须得另收钱,问他愿意不愿意。

王远大不知是什么事情,当然不会轻易出钱,律师就是告诉他,这是有关王远大的情况,如果他想知道,要支付十万块钱。

一听到有关王远大的,王远山当然一下子重视起来,但是律师向他要十万块钱,他心里却是不爽,律师费已经支付了,怎么还要钱,他这么一说,律师就表示这个与案件无关,而且很机密,所以必须得收钱。

王远山无奈,只好交了十万块钱,律师便把黄真理问王标有关王远大的事讲了出来,王远山一听果然是吃了一惊,觉得纪委可能要调查王远大,他急忙跑去告诉王远大。

王远大此时并没有什么再担心之处,但现在一听到黄真理想着从王标那里来搞自己的事,真的是让他感到愤怒了,这个黄真理难道是一门心思盯上他了?

第1010章 想要调离黄真理

王远大不禁就是有些受到惊吓,同时也是有些愤怒,黄真理这么搞他,那就是与他为敌到底了,这样下去可怎么行?

想了一想,王远大有些坐不住了,觉得自己不能坐以待毙,虽然说黄真理未必能搞得动他,但是他也要预先防备,到省城里活动活动,免得将来有麻烦。

到了省城,王远大当然要去找吴春明,吴春明与他也是熟嘛,而且以前黄真理还是紧跟吴春明的,现在黄真理要搞自己,他必须得找他。

王远大也是吴春明当初担任市委书记时的干将之一,现在见到了他,吴春明当然也是十分的热情,很好地接待了他,当然王远大到省城来找他,并不是为了让他给接待,而是要和他说事情。

简单寒暄以后,王远大也没有讳言,告诉吴春明有关黄真理正在搞他的事情,说黄真理现在越来越不象话了,谁的话都不听了,一门心想搞人查人,如果这样下去,兴江就会让他给翻个底朝天。

看到王远大十分愤恨的样子,吴春明也是知道他现在的心情,黄真理要搞他,他当然不高兴,而且王标还出事了,王家在兴江市的地位明显出现了动摇,这样下去,王远大肯定是心里有想法的。

但是现在黄真理似乎不受他的控制了,如果他现在去要求黄真理不要去调查王远大的事情,反而会引起黄真理的怀疑,认为他与腐败分子走在一起了,这样子会弄巧成拙。

不过面对王远大的要求,他还不能拒绝王远大,他必须保证王远大不会因此而对他产生什么怨恨,所以他当即表示,会把黄真理找来,和他说一说这个事情,让他不要乱来,当好他的纪委书记就行。

听了吴春明的话,王远大略是宽了一些心,当然他也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吴春明一个人身上,他要自己做好相关的准备,比如到省纪委活动一下,然后做好对抗组织调查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他必须事先准备好。

在王远大走了之后,吴春明想了一下,感觉黄真理现在真的是完全不受他控制了,如果任由黄真理呆在兴江市,将会是一个麻烦制造者,与叶平宇配合起来,这样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叶平宇刚到兴江市,他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但是黄真理难道不能做做文章吗?

想到这里,吴春明跟杜如光通了一个电话,告诉他黄真理不适宜呆在兴江市任职了,一是在兴江市担任纪委书记已三年,二是黄真理并没有做出什么太好的成绩,何不向省委省纪委建议将黄真理给调换走?叶平宇调换的理由不充分,但是调换黄真理应当有一定理由吧?

一语惊醒梦中人,杜如光心里一想不错,黄真理是纪委书记,现在与他搞不到一块去,原来吴春明罩着他,没法对付他,让他离开兴江,但是现在连吴春明都有了这种想法,他何不想法将黄真理给调走?只要将黄真理调走,王远大的担心就没有了,同时叶平宇的力量也是大大消弱了,而且调换黄真理与调整陈绍东不一样,调整陈绍东的理由不符合时机,而且他也是轻视了,没有及时去调整,现在想法调整黄真理,应当理由充分一些,省委省纪委说不定会同意。

心中这样一想,杜如光便是起了这样的心思,并且专门去省里头和杨振国先谈了这方面的事,表示黄真理不适宜在兴江市干了,希望省委能调整一下黄真理。

杨振国明白他的意思,黄真理在兴江与叶平宇配合的默契,杜如光心里头自然是不大高兴,现在想着把黄真理调走,当然是为了他好掌控全市的局面。

想了一想,杨振国并不反对杜如光这么做,但是调换纪委干部,必须得省纪委点头才行,这个事情要省纪委书记王法泉同意才行,因此他让杜如光去找王法泉汇报一下,争取王法泉对这件事的支持才行。

杜如光听到以后,便想好了说词去省纪委找王法泉,王法泉就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接待了他,杜如光就是把想调整黄真理的一些理由说了出来,王法泉坐在那里听了没有说什么话,市委书记想调整纪委书记,这里面肯定是有着原因的,当然真实的原因是不会说到面上的,说到面上的并不是真实的原因。

王法泉想了一想,对于黄真理,他一直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把黄真理调回省纪委里来,专门负责办案的工作,这个想法之前就有了,但是一直没有去落实,而且也没有和黄真理谈过,而现在杜如光又是想调整黄真理的职务,他一时倒是产生了把黄真理调回来的心思。

既然是这种情况,他就没有拒绝杜如光的要求,而是表示他考虑一下,与黄真理谈一谈,如果他愿意回到省纪委工作的话,可以考虑调整黄真理职务的问题。

听了王法泉的话,杜如光感到这个事情有着很大的空间,或许王法泉会定下调整黄真理职务的决心,只是不知黄真理知道这个事情之后会怎么想,会不会服从王法泉的决定。

回去以后,杜如光就想着如何才能让黄真理愿意离开兴江市,但是考虑半天,也没有想出一个好主意,直接和黄真理说吧,反而会引起他的怀疑,而要是迫使他离开吧,又是没有太好的理由,而且说不定还会逼迫黄真理走向他的反面。

如此一想,杜如光就是先以静制动,看一看王法泉与黄真理谈话的情况,如果谈的好的话,黄真理说不定就会主动要求离开兴江市了。

而此时,叶平宇正在想法对付王远大,他知道要想搞倒王远大,必须做足舆论才行,否则上级领导不好下决心去动他这样一个干部,正好网上的一则举报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则举报信息主要是说王远大主持修建的一条路,时间不长就是进行了翻修,有人认为这里面有腐败的问题,希望有关部门来查一下。

这种事情网上有很多,反正有的地方路修了没多长时间就是发生了塌方,或者地面就是出现了不平整,然后重新进行补修,又是要花一些钱,有人说想富先修路,那么对于某些人来说,要致富必须得经常修路,修修补补,这钱就是来得很快,巴不得年年修,月月修。

现在老百姓对这种腐败很是痛心疾首,这些人为了赚钱,浪费了多少钱,如果能把这钱用在其他方面那该有多好?

反正网上的议论之声不绝,叶平宇看到就是准备拿这个做文章,一方面他联系了王小婉,王小婉现在还在省公安厅工作,虽然想着调回省电视台,但是她又觉得这样不大好看,大家都认为她去了公安厅工作不错呢,现在怎么能突然又回来呢?

而叶平宇找到她,不是让她来写什么报道,而让她找人来写一篇内参,好往省委领导那里送,这样的话就能引起省委领导的注意,那么对于查处王远大就是有一定的作用了。

接到叶平宇的电话,王小婉一听到他这样讲,当然是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不过她却邀请叶平宇来到省城,与她一起吃饭聊天,陪一陪她。

听到王小婉的这种要求,叶平宇就不知说什么好,但是又不好不答应她,便表示一有时间回省城就是打电话给她,让她抓紧把这件事给办了。

王小婉就是高兴地答应了,然后便是联系她的一些记者朋友,让其中一名比较可靠的人专门来写这个内参。

而写内参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叶平宇想让人来曝光这个事情,而要办理这个事情,必须要用最亲信的人才行,想了一想,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方明柱,他让方明柱联系各大媒体门户网站,主动来曝光兴江市存在的问题,只要媒体上一报道,然后内参上又有省委领导批示,那么王远大就是插翅也难逃了。

叶平宇就是这样设计这个事情,准备将王远大真正地给打倒,但是当他要这样实施计划的时候,黄真理跑来找他了,说王法泉找他谈话,问他还愿不愿意在兴江市干,这让他当时吃了一惊,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后来王法泉就是谈到了杜如光过来建议调整他职务的问题,黄真理一听便是知道这是杜如光在捣鬼了,他当即向王法泉表示,自己暂时不适宜调离兴江市,问王法泉能不能继续让他在兴江市干下去。

黄真理表达了这样的意见,王法泉一听,就感觉他与杜如光说的情况不一样,黄真理本人在兴江市还是有很大的干劲,一想到此,王法泉就是告诉他,调到省纪委也是一样干,呆在兴江市,时间久了,干得也油了,问黄真理愿意不愿意调到省纪委任职,如果愿意,现在就可以从兴江市回来,直接到省纪委工作。

第1011章 省纪委的进驻

黄真理不愿意立刻从兴江市调回来,王法泉听了他的意见,就问为什么,一听到王法泉问起这个事,黄真理心里一想,不如趁着这个时候,把黄真理的事情给讲一下,然后看一看王法泉能不能支持这件事。

黄真理就把有关王远大举报的事向王法泉作了汇报,表示这个事情他正在想着法子进行调查,如果这个时候离开了兴江市,那么一切将无果而终了。

王法泉猛然间听到这个事情,顿时引起了他的注意,杜如光这个时候故意到他这里来,想着把黄真理调走,是不是与这个事情有关?如果有关,杜如光也是太没有大局意识了,作为市委书记应当支持纪委书记办案才是。

心中这么一想,王法泉便产生了支持黄真理之意,问他有没有相关的证据会锁定王远大,黄真理就只能告诉他,现在还没有证据来证明王远大有腐败行为,毕竟还没有对其展开调查,因为王远大在兴江市实力很雄厚,如果没有足够的决心,根本查不动他。

王法泉听了之后,就是想了一想,觉得这个事情必须省纪委介入才行,黄真理没法来处理此事,但是如果省纪委要介入,那也要有着严格的程序,不是他说要介入就能得介入的,而且王远大在兴江市深耕这么多年,关系错综复杂,如果最后啃不动他,那将是很被动的,所以必须进行一个精心的准备才行。

如此一想,王法泉便让黄真理先回去,不要直接针对王远大采取什么调查措施,而要针对与王远大有关的人进行一个调查,慢慢扫清查处王远大的各种障碍,到那个时候再向省纪委汇报,水到渠成,自然就可以让王远大暴露出来。

一语惊醒梦中人,黄真理回去以后,立刻想到要再去调查当年让吴春明干涉没有调查下去的那个人,而当年王远大之所以要保他,两人之间肯定有着很深的关系,现在进行重新调查,或许从他那里可以打开突破口。

黄真理也没有和叶平宇商议这事,他感觉自己就可以把这个事情给办了,他让手下人员,把当年的卷宗再次拿出来,梳理出几个问题,然后就是上纪委常委会,此时,王远大的这个手下已经是处级干部,但是担任的不是很重要部门的副职,虽然说当年保住了他,但是也不能重用他了,毕竟纪委调查了他。

现在重新拿出来进行调查,黄真理决定先召开纪委常委会,然后报到杜如光那里,纪委常委会还是能在黄真理的操控之下,在纪委常委会通过之后,便是报到了杜如光那里。

杜如光猛然间接到黄真理的这个报告,不了解是什么情况,因为之前他并没有接触这个事情,即使当时听过报告,但是此时也是忘记了,便是问他证据怎么样,适合不适合双规。

黄真理就是告诉他,证据已经搞了很多年了,但是一直没有对此人进行双规,现在双规应当没有什么问题的,黄真理一这样说,杜如光起了警觉,但是没有立刻答应黄真理要进行双规的事情,而是让他把报告放下来,他要仔细了解一下。

本以为能很顺利的,结果杜如光还是没有让他满足要求,黄真理只好等待着杜如光的答复,结果等了一个星期也没有结果,因为杜如光很快与吴春明进行了沟通,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并且知道这个人与王远大关系很密切,黄真理此举有醉翁之意不在酒之意。

明白这个事情,杜如光既没有说答应黄真理,但是也没有说不答应黄真理,便是又把事情摆在了那里,黄真理一看,这样下去可不行,他得再和叶平宇商量一下。

黄真理便是去找叶平宇,而叶平宇此时正好安排完对王远大进行查处的舆论准备,现在一听到还有这个情况,便是也感了兴趣,如果能这样调查下去,那么事情将会非常顺利,但是现在杜如光没有同意调查那个人,便在制造阻力了。

想了一想,叶平宇就让黄真理再等一等,实在不行,就直接上常委会,让常委会来决定,虽然他们的人数还是少,但是这种事情,一般人是不敢发表反对意见的,除非杜如光敢于在会上定调。

这样一说,黄真理就是觉得叶平宇说得没错,两人一计议,事情就先这样定了,过了又有一个星期,有记者就开始在网络媒体上发稿子,曝光兴江市道路修建时间不长,就发生裂缝,然后又重新翻工的事情,追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这个事情现在有,过去也有,但是记者只要把现在的事情一截露出来,过去的事情也就会一起进行曝光,而以前修的路就是有王远大的份,他当时分管这一块,搞了一个很大的工程,其中就有王标承包的标段,里面有没有偷工减料,那就是一件非常清楚的事情。

网络上一曝光,一直关注网络舆情的人各级部门就会发现,省一级部门也会发现,并且会及时地把舆情报告到省委办公厅,由省委领导来签批处理。

而且此事一经曝光之后,网络上开始铺天盖地进行声讨,尤其是兴江市的网民,把主持修建这条路的官员给骂得体无完肤,纷纷指责这里面有腐败行为,希望有关部门能关注,并进行查处。

而与此时间差不多的是,记者的内参也是到达了省委领导的案头,把兴江市的一些情况向省委领导作了汇报,当然重点还是修路的事,与网络上曝光的情况基本吻合。

网络上曝光是做的舆论准备,而内参则是促使领导下决心,因为网络上的东西未必可信,省委领导不大可能直接按照网上曝光的来,还需要特殊的渠道来了解下面的情况,而记者的内参是一份很重要的信息来源。

在经过这样一番运作之后,省委书记任布松和省长郭荣启均在记者内参和网络舆情报告上签字批示,让省纪委、监察局派人下去了解情况,并且调查清楚此次事件,如果发现有什么违规违纪的行为,坚决进行查处。

两位省里的主要领导都这么批示,省纪委当然不能小视,王法泉当即也是批示,安排人员下去进行调查,兴江市纪委进行配合。

一时之间,省纪委人员进驻兴江市,杜如光得知后,当然是要好好招待,出这样的事情,他感到也有压力,如果再不好好招待省纪委领导,那将来的事情可就更大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黄真理再一次过来找他,要求调查那个人,杜如光却是告诉他,现在省纪委正在调查办案,此事先放一放,等到省纪委人员调查结束以后再说。

没想到杜如光又用了这样的理由,黄真理还真是无话可说,一听他这样表示,他也不好再说什么,省纪委确实需要他的配合,无论怎么样,他得帮助省纪委先把这个事情给调查好了。

王远大先是看到了网络舆情,现在又是看到了省纪委的进驻,他的心里就是有些疑神疑鬼的了,修路那事虽然过去好长时间了,但是现在又来调查,谁知道会调查成什么样?而且黄真理还在老盯着他,如果他借机往他身上引,事情可就是不大妙。

一想到此,王远大便是感到很紧张,虽然说他平时是一个非常老练的人,谁也比不上他,但是现在他总是感觉有些坐不住。

在得知省纪委人员进驻兴江市以后,他连夜进行安排,搞好攻这同盟,以此好对抗调查,免得让省纪委人员查出什么所以然来,那个时候事情就大了。

王远大在这边安排着,而省纪委人员则是按部就般地进行调查,结果经过一番调查,却是将目标指向了黄真理想要调查的那个人,当时那个人正好担任交通局的副局长,而王远大非常信任他,让他主持了不少道路工程,而他也从中捞了不少钱,但是由于王远大的保护,没有对他进行现在查处,而现在省纪委人员调查到了这个事情,二话没说就把人给带走了。

而这个人被带走时,杜如光等其他市领导根本不知道,只有黄真理知道,等到人员被带走之后,黄真理才打电话向杜如光报告,杜如光一听,感觉心里一沉,觉得兴江市要出大事了。

省纪委人员的到来,虽然直到现在为止,只是把一个副处级干部给带走了,但是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如果再次深入调查下去,那么事情可就大了。

而如果事情一大,且不说会不会影响到他,就是不影响到他,对于整个兴江市来说那也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工作要想保持稳定,就不能出这种大事啊,现在出了这种事,他心里肯定是不舒服。

一想到这个事情,杜如光感觉需要与省纪委协调一下,看看到底将要调查到何种地步,让他这个市委书记心里有个数,省纪委应当尊重他这个市委书记的存在,而不能把一些事情瞒着他。

第1012章 杜如光大发雷霆

省纪委进驻兴江市,引起一阵很大的骚动,杜如光急于想稳定局面,确保省纪委的行动,不至于引起更大的反弹,要知道很多人在网上发帖反映现实存在的一些问题,虽然可信度大多不高,但是如果这些人在知道省纪委在兴江市的话,说不定就会到省纪委人员那里告状,从而引起更大的风波。

叶平宇在得知省纪委的人员进驻兴江市之后,心里头自然是平静了许多,只要省纪委的人员过来,就有可能将火烧到王远大的头上,而只要能烧到王远大的头上,王远大在兴江市的好日子就彻底到头了。

想到这里,叶平宇觉得还得给杜如光施加点压力,不然杜如光在这其中说不定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之前通煤集团原始股购买的事情,杜如光一直压着没让处理人,这个时候何不再加把火,让杜如光应接不暇?

心里一这样想,叶平宇便是打电话让黄真理过来一下,把这个想法与他沟通一下,黄真理来到后,听了他的这个想法,心里便是一动,原始股这事,牵扯的人众多,而他的老婆还购买过兴江啤酒厂的原始股,幸亏叶平宇帮他筹措资金,想法把这笔钱给还上,现在针对通煤集团原始股的事情,如果再向杜如光施加压力,估计杜如光一定会很恼怒。

但是他愤怒也没有用,他必须得这么做,不然,他就是失职渎职。与叶平宇计议好之后,黄真理立刻去找杜如光,而这个时候杜如光还想拉着他一起去省纪委,协商一下省纪委办案的事情,看一看省纪委的态度,他好做好下一步的工作,没料到黄真理先过来找他了。

一看到黄真理,杜如光便是招呼他进来,想把自己的想法跟他说一声,但是他还没有开口,黄真理就是先开了口,把通煤集团原始股的事情又向他说了一遍,杜如光耐着性子听他说完,脸上顿时阴云密布,说道:“这个事情不是已经过去了吗,为什么还要提起?我们当前是要稳定我们兴江的大好局面,你是不是觉得我们兴江现在还不够乱?”

看到杜如光生起了气,黄真理却是说道:“全市的大好局面不是我们把事情捂着盖着就能稳定好的,只有把问题给摆出来,解决了,才能真正地维护我们的局面,这个事情上次并没有得到解决,现在我提出来,还是想请杜书记把这个事情给解决了,该给处分的要给处分,不然我们不好对外交代。”

杜如光显得有些气急败坏地道:“老黄,原始股的事情,有它特定的历史时期存在的情况,当初兴江啤酒厂改制,你也是知道的,我们这些人都是买了一些,如果现在处理他们,那我们怎么办?你和我怎么去承担当初的责任?吴省长那里怎么办?你为什么要捅这个马蜂窝?你到底想干什么?”

一时气愤之下,杜如光就是把事情撕开了来跟黄真理说,反正黄真理的老婆当初也是购买了兴江啤酒厂的原始股,现在他要处理别人,如何让人心服口服,而且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搞这个事,到底想干什么,不知道自己也有问题吗?

没想到杜如光会直接和他提到兴江啤酒厂原始股的问题,在他看来这个问题现在还不是提及的时候,但是杜如光却是直接提了出来,目的无非是想向他施压,让他知道继续追究通煤集团原始股问题的后果,好让他知难而退。

而如果在他老婆购买兴江啤酒厂原始股的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他还真的是会面临压力,但是现在杜如光以此来要挟他,并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但是这个问题又不是他急需面对的问题,毕竟面对杜如光和吴春明这样的庞然大物,不是他一个小小的纪委书记所能撼动的,与其这样,不如暂时不去碰这个问题,而要在与叶平宇共同商议之后再研究这个事情。

沉思了一下,黄真理说道:“兴江啤酒厂的事情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我现在只是想把通煤集团这个事情给处理了,杜书记你不要太激动!”

杜如光听了后却是勃然大怒道:“你不知道,你老婆知道,回家问你老婆去!”

以为黄真理还不知道他老婆买兴江啤酒厂原始股的事情,杜如光就是生气地让黄真理回家问他老婆去。

看到杜如光愤怒的样子,黄真理反而很是冷静地道:“我老婆知道不代表我知道,此事与我无关,我从来都是不知情。”

看到黄真理似乎是无可救药的样子,杜如光指着他说道:“这话你现在说没用,你与你老婆的事情,你说不知道,那是没有用的,我们现在是一条船上的人,你现在搞这些,是自掘坟墓懂吗?你和叶平宇一唱一和,这么搞下去,对你有好处吗?你自己好好动动脑子想一想,有没有好处!”

杜如光确实是发大火了,看着他那个样子,黄真理仍然平静地道:“有好处,当然有好处,我良心上有好处,不然我睡不着觉,我对不起自己的这份职业,不该当这个纪委书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