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仙_3-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面这些办事的人想要为难人,法子也是很多的,那石局长今天吃了亏,保不定要琢磨着把气出到刘望男身上,陈某人这么说,就是点一下:你敢再撒坏,直接整得你欲仙欲死。
按说那厮是没这个胆子的,不过这年头有的干部,心眼真的比针尖还小,所以也难说,陈太忠不合适为这点小事收拾掉石局长——他多少要考虑靳湖生那个副厅的面子,但是他发了话之后,姓石的还不知道好歹的话,那也就不能怪他不教而诛了。
饭后陈主任原本要休息片刻,不成想盛小薇打个电话过来,想请他前来指导一下企业工作,他心知这就是人家要探口风了。
那两拨陆海人直接跟着盛总去了碳素厂,盛小薇也知道,她不合适跑到区委宾馆去找陈主任,毕竟现在盯着的人太多了,就发出这么个邀请,为了担心陈主任觉得自己不够恭敬,说到最后她还特意解释一句。
我用得着你解释吗?陈太忠无语地挂了电话,盛小薇的碳素厂在哪里,他自然是清楚的,当年他还参加过厂子的奠基仪式,现在想起来,却有点恍如隔世的感觉——那个曾经的愣头青永远不复返了,哪怕今天他给了某局长一记响亮的耳光。
车行半个多小时,到了郊区的碳素厂,三年的光阴,这里已经道路平整,建筑成群了,连两边的行道树都生出了好大的树冠,这时间果然是一把杀猪刀啊。
盛小薇和陆海那二位没有在屋里等着,而是守在厂门口的值班室,见陈太忠的车到,才迎出来,又拥着他走到最近的迎宾楼——这态度起码是端正的。
走进会客室,厂里的工作人员端上茶水什么的,盛总才笑嘻嘻地发问,“今天在西李村,看到有个人,跟刘大姐长得挺像。”
“拍这个矿,有些说法的,”陈太忠见她识趣,也懒得藏着掖着,反正除了对方三人,自己这边的张爱国也是心腹,“今天你们没争,算是给我个面子。”
“陈老板这么说,就太客气了,”那本来要叫价的林总笑嘻嘻地插话,“您是高总的兄弟,那大家都不是外人,咱胳膊肘肯定要往里拐的啦。”
寒暄几句之后,盛小薇就又笑着抱怨,说陈主任您有意这个矿,提前招呼一声嘛,我这边能帮着筹点钱不说,也省得大家撞车,差点被外人看了笑话去。
这种抱怨的话,要说也该是高强跟我说,你还不够资格啊,陈太忠心里有点小不满,不过也没太在意,毕竟人家上午是给面子了嘛。
当然,他心里更清楚的是,盛总是想了解一下,自己是不是只拍这一个矿,于是他笑一笑,“阴平这两个矿,我有必得之心,提前打招呼的话,老高未免就难做了。”
“东李您也想要?”果不其然,另一个陆海人讶然出声发问,只不过他的脸色,看起来有点不太好看。
“东李和西李本来就相邻着的,管理起来也方便,”陈太忠漫不经心地点点头,今天西李煤矿的价钱拍得不算高,他就有充足的资金去拍东李了,“这个矿我也是要定了。”
“陈主任您这……还真是大手笔啊,”姓林的那位叹口气,脸都皱成苦瓜模样了,“东李那个矿,真的不大一点儿啊。”
这话不假,东李的地理条件要差西李一点,矿脉也不如西李的,那边采矿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比西李也是不如,所以西李这边的起拍价是一千二百万,东李那边就只有九百万。
正是因为如此,阴平区会先竞拍西李的标,然后才拍东李的,省得大家在东李拼得太狠,影响了西李的招标。
不大一点我也要,陈太忠就只当没听见这话了,面无表情地探手去端茶杯,就在这个时候,另一个陆海人发话了,“林子你这么说就没意思了,都是自家兄弟,谁赚不是赚?不过陈主任……您就拍这俩矿吧?”
这就是传说中的红脸和白脸的法门了,既然不可力敌,大家就退而求其次——得,阴平的矿都让给您了,那金乌的矿,您不能再争了吧?
“这俩矿拍下来,为的是便于管理,”陈太忠点点头,对方这挤兑人的手段,他一眼就明了,不过他也无心说破,“金乌和张州那边,矿还有不少。”
他对金乌要投标的那个矿,兴趣真的不大,那里搞煤焦的老板可不止一个两个,连林海潮都没对金乌没把握,业内人的意见,他自然是要借鉴的。
而且,金乌的矿普遍含硫量比较低,用来炼焦是很好的,所以那里的煤比阴平的要俏,盯着的眼睛自然也多。
但是偏偏地,陈太忠对这焦煤的兴趣还真不是很大,在他想来,此事操作得当的话,反倒是能捆住陆海人的手脚——你采了煤出来,想要赚得更多,那最好的选择,就是炼焦了。
然而话说回来,这煤焦行业虽然说是划到一块的,也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两者还是有截然不同的性质,一个是单纯的资源性产品,一个是经过初级加工的,这就是区别。
从炒作的角度上讲,煤炭这种大宗商品,想炒起来本来就要花费天文数字一般的钱财,就算陆海人也只能抢占约莫百分之二三十的份额,要是再加上焦炭,那真是无底洞了。
更别说焦炭这个东西,受销路和政策的影响很大,生产原料需要买来,买不来就没办法生产,这就是一道紧箍咒。
而焦炭销售,也是分对象的,卖给国内的话,价钱上不去不说,回款也是问题,更别说没有出口退税这一项大收入了。
但是想要出口?那马上就会面临蓝家的打压,而且陆海人的优势,在这里就变成了劣势——大家都是乡党,平时也挺抱团的,有了出口的渠道,该给谁,又不该给谁呢?
所以,陈太忠觉得,金乌那个矿,真的没必要争,他倒是希望陆海人能被这个思路所干扰,一时兴起去搞焦厂。
而且事实证明他想的并没有错,直到十年后,也没有几个陆海人是焦厂老板,反倒是国企逐渐成为了主力,这或者是偶然的,或者不是,谁说得清楚呢?
这些话就扯得远了,只说眼下,陈太忠表明,他只对阴平这两个姊妹矿感兴趣——而且这个理由听起来很靠谱,盛小薇松了一口气,“那老林老许,你们就把心思放在金乌那边吧。”
“金乌那边,是通海的那帮人在搞啊,”林总叹一口气,也没再说什么,倒是另一个老许说了一句,“不行还可以下张州,咱总不能在阴平对不住朋友。”
要不说这陆海人确实会做生意,到末了都不忘记挤兑一下陈太忠——阴平这边我们就让了,但是陈主任……你得领情啊。
第2820章 借名声(下)
陈主任不会在意这点小手段,他只是分析了一下,哦,合着陆海人也是分着地域的,通海和湖城的不是一回事儿。
不过他转念一想,这也该是很正常的事情——陆海人就算乡土观念再浓,出来打拼的时候,多少也是要分个势力范围的,有了范围才能避免纷争,同时呢,本范围内的事情自家协调,跨了范围的,不但要相互协商,必要时候还得相互支援。
跟他们随便谈一谈,就到了下午三点钟,陈太忠看时间不早,就想抽身走人了,搞定了陆海人,明天东李那儿就出不了太大的状况,那他留下张爱国就足够了,不信凤凰市还有人敢跟疾风厂副厂长、陈主任的前跟班叫真的。
然而,这年头的事情,就是这么寸,陈主任刚说要起身告辞,杨华打来了电话,说是东李村的村长李二蛋,想要见一见您。
这个杨华,前文也多有提及,简而言之,原本是纺织厂的武装部长,因为带头闹事被人秋后算账,别人没事他有事,后来做了小章村的村长,现在在建福公司做副总。
想见那就见一见吧,别看陈太忠眼下有空四处乱跑,董毅和刘望男这些人,可还在区委宾馆拴着,陪西李村的人呢——县官再大大不过现管,矿买下来了,地方上的人必须摆平。
很显然,东李村这位,也是个类似的角色,陈某人再牛,也不能对类似的要求无动于衷——不过老杨啊,我的时间真的很紧。
大概是在下午三点半的时候,陈太忠见到了这个李二蛋,李村长也是个痛快人,当下就表示,我来找您,主要就是希望明天拍卖……嗯,是招标的时候,您能去东李。
我说老李,这个……不太可能啊,陈主任的打算,是今天晚上回凤凰,休息一晚上之后,赶到素波参加林业厅和民政厅的座谈会,至于说东李的投标——不是有张爱国在吗?
不成想,他刚流露出自己明天可能不克分身的时候,李二蛋马上就亢奋了许多,“陈主任,你这么做我是有意见的……去西李不去东李,你这是歧视!”
事实上,东李的村长也不是很稀罕陈主任的视察,这是实话——哪怕你去省委挂职了,这关我鸟事,我在意的是村子里这点事儿。
然而,就在中午的时候,他得了一个消息,西李村开标了,不但轻轻松松达到两千万的标的,而且这投标的主儿是陈主任的朋友!
陈主任的朋友也不能免单——那两千万都实打实地交上去了,要不说陈主任这人毛病很多,但是大家还都认,没的说,人家确实是讲究人啊。
那么换句话来说,就是谁要想打这两千万的主意……嘿,这可是陈主任朋友交上来的钱啊!
这就是很要命的一点了,村里煤矿对外承包,上面是要收取费用的——这个无需解释,但是这个费用该怎么收取,那里面的说法就大了。
西李村的大傻李就是这么说的,村里的煤矿,虽然没有包给陆海人,但是包给陈主任的朋友了,两千万的现金,村里怎么也落个一千五百万——谁要敢再巧立名目多收,或者索性就是胡乱化缘,信不信我跟陈主任告你一状?
李二蛋就是看上这个实在了,投标、拍卖什么的,那都是形式主义,关键是看村民们能落多少实惠吧——其实是村委会能落多少实惠。
陈主任一出手,让咱们少了很多道的被盘剥啊他是这么认为的,至于说投标的金额,那还真的不是太大的事儿了——西李村让陆海人拿下来,就算是两千五百万,落到村子里的钱,没准也不会超过一千五百万。
人家陆海人在阴平活动,不需要花钱吗?每个人心里都有笔账,谁都不傻——人家有些钱通过村子交到上面去,不行吗?
还就是陈太忠口碑好,陈主任走的是亲民路线,陆海人走的是上层路线,所以不管怎么说,李二蛋要将他请到现场,“只要您到了,不管是谁拍下矿了,这钱起码大部分能落在村子里……能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
陈太忠听他说得明白,这拒绝的话就有点说不出口,他跟下面人打交道,就经常吃这样的亏,人家实打实地说出苦衷了,他就不能视而不见——想当初,他跟白洁的绯闻,可不也是这么传出来的?
“那这个钱,你拿上打算干点什么?”
“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嘛,”李二蛋扳起手指头来数一数,“把欠债还一还,搞个加工山货的小厂子,路也得修一修了……村委会也该翻修一下,还得买几辆车。”
“买车?”陈太忠听到修村委会倒还能接受,听到买车就有点受不了啦,“老李,你有个车开就行了,还要再买几辆?”
“矿上开工了,不得有车拉煤?”李二蛋怪怪地看他一眼,要不说千万不要小看农民的智慧,“咱村里能挣的钱,凭啥给外人挣呢?这买的是生产工具,大家得利的——拍下的钱,大家还得分点,要不然就有坏怂告黑状。”
“就没点跟精神文明建设有关的开支?”陈太忠听得眉头一皱。
“村儿里能讲个什么精神文明?”李二蛋苦笑一声,紧接着他眼珠转一转,“这倒也是,有文明建设,陈主任你就好说话了……给娃儿们买个校车,省得他们爬山路了,也算村里的公交。”
“随便你吧……农民们,也真的不容易啊,”陈太忠苦笑一声,心说这东李的矿差一点,可是人却比西李还多一百多户,细算起来,拍这个矿得到的钱,也未必能富裕多少。
这一点他还真的想错了,第二天在东李村,虽然陆海人没再去了,但是董毅还是遭到了对手的顽强狙击,九百万的开采权,硬生生地喊到一千九百万才得手。
这就是别人拿不下西李,总要图一头,不过东李西李这俩矿离得确实不远,花大价钱拿下的话,管理起来确实也方便,可是想把东李的采矿能力提高到西李那个水平,起码还得追加百十万的投资。
清点完现金之后,李二蛋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省文明办的陈主任,很重视咱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所以这个钱,要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投资……一大块!”
“就是嘛,早该换几张台球案子了,咱们那案子啥玩意儿啊?”门外有小年轻插嘴,又有人大喊,“网吧,要弄网吧,买电脑!”
好吧,这也算精神文明建设……陈太忠听得很是无语,站起身二话不说走人了,身后隐约传来李二蛋的怒斥,“都滚一边去,咱先要买个校车,设个阅览室……”
陈太忠回到凤凰的时候,差不多是下午三点多,盘算一下现在赶回素波也没啥意思,他索性来科委大厦转一转,科委的领导们在开会,他也不进会场,就是四下走一走。
走了没多久,他身边围上了几个人,随着许主任越来越强势,陈主任在科委的存在感已经有点差了,虽然大家都知道,陈许二人的关系好,但是在科委院里,明目张胆地跟陈主任套近乎,没准许主任心里也会有个疙瘩。
所以敢围上来的,就是杨帆等受陈主任特殊关照过的主儿,在湖城被人挑断手筋脚筋的石毅也恢复好了,他笑嘻嘻地指着不远处的一片空地,“那儿要建宿舍楼了,办公就方便多了。”
科委房地产在红山是拿下了一块地的,房子现在卖得也不错,本来在那里给大家分了些房子,不过上班的路有点远,骑自行车得用二十多分钟,许纯良来了之后,又在附近买一块地盖家属院,这也是许主任为大家办的实事儿。
“嗯,”陈太忠点点头,他知道这件事,不过他实在不知道挂职一年后,自己还能不能回来,也就懒得琢磨这房子,反正他在横山区也是有宿舍的,所以他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小石能不能分上一套?”
“我能分一套一间半的老房子,”石毅笑着回答,又指一指杨帆,“杨组长厉害,分了处长楼……有特殊贡献。”
跟杨帆比……你倒没个比的了,陈太忠心里暗笑,杨帆那是什么人?咱科委电子口儿上动手能力最强的,手机项目人家都是攻关组的负责人,“你也是有特殊贡献的,毕业一年多就能分上房子的,大概你是独一份儿了。”
“这是领导们照顾我,手脚不太方便,”石毅笑一笑,其实他并不知道,自己的神经能恢复得完好无损,还要多谢眼前的陈主任,反正当时自然恢复之后,手脚的无力感很明显,也就是现在彻底好了。
聊了一阵之后,陈太忠就打算走人了,他还想去招商办看一看……也不知道这殷市长对招商办做了什么调整没有?
就在这时候,许纯良打来了电话,却是在会议中途,他听说陈太忠来了,“太忠来了?等着啊,我现在就散会,大家一起坐一坐。”
“别,你们忙你们的,”陈太忠笑着回答,“我还要去别的地方走一走。”
“那可不行,你这家伙太不仗义,去办事儿居然不叫上我,”许纯良哼一声,话里似乎有所指……
第2821章 谁在炒(上)
许纯良既然这么说了,陈太忠自然也不好再走了,于是他走上楼去,到了主任办公室的时候,许主任已经回去了,还有戏曼丽和孙小金也在里面。
这二位副职陪着聊了好一阵,才反应过来,合着这二位还有些私事儿要聊,说不得站起身走人,戏主任还表示,“那我去安排饭了,陈主任你可不能走啊。”
“戏曼丽又管上宾馆了?”陈太忠奇怪地问一句。
“食堂和饭店吧,要不然就属她闲,咱这儿又没多少妇女工作要做,”许纯良随口答一句,然后就提出了正题,“我说,你去阴平买矿,怎么不叫上我?”
“别人出面的,”陈太忠随口回答,反正他俩说话,也没啥忌讳的,“就算告诉你,你也得找个白手套,自己不能去。”
“那是,你能在投标会上抓精神文明建设,科委可是跟煤矿不沾边的,”许纯良笑着点点头,“听说你还动手打人了?不对……科委也可以开发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新产品嘛。”
“你倒是什么都知道,”陈太忠白他一眼,琢磨一下又回答一句,“说良心话,这矿赚不赚钱不敢保证,我只听说会有一波行情,所以才没跟你招呼。”
“怎么可能不赚钱呢?”许纯良极为不满意地哼一声,又抬手敲一敲沙发扶手,“陆海人……陆海人都惦记上了,这可能不赚钱吗?”
“你这叫讲迷信,”陈太忠摇摇头,他是个掌控欲望极强的主儿,从来不会把成功寄托在侥幸心理上——虽然在大多数官场中人来看,他是一个幸运到极点的家伙。
然而下一刻,他就意识到了一点,想当初许绍辉可是空降陆海未果,才来的天南,于是他讶然地发问,“你的意思是说,从陆海那边得到了什么消息?”
“在湖城,陆海人的排外你也见识过了,但是他们的精明和胆大,你了解得还不如我多,”许纯良微笑着摇头,“只要他们要炒的东西,就很少失败……当然,他们的选择也是很慎重的,他们对国家政策的理解不比你我差。”
“可是我怎么记得,他们也有炒作不成而失败的例子呢?”陈太忠不以为然地摇摇头,哥们儿对国家政策的理解,是商人们能比的吗?
“你不要不服气,听说你去阴平,我还专门打电话问了一下我老爸,”许纯良傲然地摇摇头,“这话可不是我说的……”
合着他听人说,陈太忠去了阴平之后,他也有点奇怪,近来许主任也听说了,焦炭在一两年内会有一波行情,不过这波行情到底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以他的消息层面,真的分析不出来——不过就这已经比很多人强了。
太忠也很看好这个?许纯良琢磨一下,还是不太理解,想到自己现在也有点闲散资金,说不得给许书记打个电话,了解一下动向。
许绍辉当年可是差一点就去了陆海,别说在那里有点势力,甚至当地找上门拜码头的都很有一些,而且他对陆海人的心性,也做过详细的分析——从本质上讲,许书记是个儒雅的人,喜欢做一些理性分析。
所以许纯良才一问他老爸,许书记立刻就给出了答案,“这个东西不可能,陆海人炒不动煤炭——这不但盘子太大,而且能源问题关系到民生。”
“你看,我说不保险嘛,”陈太忠得意洋洋地一扬眉毛,接着又一皱眉头,“啧,坏了,这个矿拍得……有点冲动了。”
“我没说完呢,你等我说完行不行?”许纯良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许绍辉是这么分析的,但是当他听儿子说,陈太忠出手,跟陆海人抢煤矿去了,这心里也是纳闷,难道我的分析错误了?
这种困惑要是落在别人身上,那也仅仅是困惑,跟自己不沾边的事情,搞那么明白做什么?但是许绍辉一向以自家的分析能力为荣,于是就横下心来,要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反正小陈也是小良的好友,能让他减少点损失也是好事。
所以,许书记就给北京打个电话,弄明白情况之后,又给儿子去个电话,说小陈要是再收煤矿的话,你也可以参与,这是稳赚不赔的路子。
“知道为什么是稳赚不赔吗?”许纯良得意洋洋地看着自己的副手,“我敢打赌,你想不到真正的原因。”
陈太忠不理会他的得瑟,而是紧皱着眉头琢磨,好半天之后才叹口气,“要是这样,我还真搞不懂了,有人跟我说过,陆海人想拍这矿就拍吧,我只是不服气,才跟陆海人对着干……要是照你这么说,那不是有钱不让我赚,全便宜了外人吗?”
“是黄汉祥说的吧?”许纯良微笑着发问,这哥俩的关系不是一般地铁,“我敢打赌,他也没阻止你拍矿。”
“你这关子卖得还没完了?”陈太忠听得眼睛一瞪,“说不说的,给句痛快话。”
“上面的意思,就是让陆海人炒,煤炭现在的价钱太低,”许纯良双手一摊,很多时候所谓的高深莫测,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很多国有煤矿,现在举步维艰。”
明白了,陈太忠点点头,国有煤矿举步维艰这是事实,以他接触的莒山煤业来看,里面的设备设施跟三年前的凤凰科委类似,办公室里的电脑还是486,连瘟95都跑不起来,跑的还是瘟31。
除了冗员多,办事效率低下的国企通病之外,国有煤矿还有一点短板,就是安全生产方面成本太高了,远远不是那些罔顾人命的小煤窑的对手。
这不是在给国企歌功颂德,而是事实确实如此,“安全措施不到位,职工可以拒绝下井,并有权越级反应情况”——除了国企,谁家的《安全手册》敢写这么一条?
当然,手册上是这么写了,工人们敢不敢冒着被穿小鞋的危险去维权,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对国有煤矿的老总来说,作风、贪污腐败之类的问题,被捅出来或者还不要紧,安全生产上的问题被捅出来,那绝无幸理。
以陈太忠的强势,都要考虑承包的煤矿万一死人,该怎么处理方为妥当——可见这安全问题真的是大杀器。
国有煤矿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眼下面临的困境就是生产得越多赔得越多,他们早就有提价的心思了,只不过受到内外两个因素掣肘,真的想动都动不得。
内因自然是小煤窑的竞争,同样品质的煤炭,小煤窑卖出去都能赚钱的价格,国企是赔本,而外因则是……国家不允许煤炭涨价,煤炭一涨价,电费必然涨,生产过程中要使用到煤炭的相关材料都要涨价,建材、化肥之类的,都要跟着涨。
“也是啊,”想到这里,陈太忠禁不住点点头,涨价不是好主意,但是现在煤炭的价格,低得确实有点伤人了,在负利润的前提下,想把安全生产落实到实处,真的是痴人说梦,“六千大卡的煤,坑口价每吨还不到五十,这必须得涨价了。”
一吨煤炭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在北方的城市里,两居室的五口之家,捱过五六个月的冬天,一吨多煤就够了,取暖烧水、炒菜做饭什么的都有了,省一点的人家,掺点黄土和一点煤泥之类的,一吨煤炭就足够用!
“但是有点遗憾,国家卡着不让涨价,”许纯良微笑着回答,当然,从他脸上的表情,怎么看也看不出遗憾二字来。
那么这个思路就很清晰了,让陆海人把煤炭的价钱炒起来,这就是要用既成事实逼迫国家——煤炭的价格,这是不涨不行了。
还是那句话,陆海人能控制的资金不算小,但那只是相对数量的多,搁在国家这个层面上讲,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只说他们想控制煤炭行业,都没那么容易。
可是话说回来,陆海人抱团的乡俗,还有喜欢冒险偏爱炒作的习惯,也是大家所熟知的,而眼下的煤炭行业,根本就是一盘散沙,国企和民企、私企和私企掐得不亦乐乎,你敢一吨五十卖,我就敢一吨四十八卖……还能赊欠!
要不说,这无序的竞争是最可怕的,而同时,大家又因为这样的白刃战,不得不极力降低生产成本——如此一来,安全生产从何说起?国有煤矿又怎么可能不亏本?
这个问题,不少有识之士都意识到了——其实都不需要有识,只要是干煤炭的,他不是文盲加智障,就会明白这个道理。
但是明白归明白,想整合这个行业可真的很难,这个阻力不在卖方而是在买方——跟七八年之后的铁矿石市场不一样,那个阻力是在卖方而不是在买方。
那时候的铁矿石进口,价格刷刷地涨,各个钢企苦不堪言,但是因为涉及到了地方利益,大家叫苦归叫苦,可谁也不肯减少铁矿石的进口量,他们存的心思都是——拼掉别人,我就活下来了,或者说……这一轮上我得分,那我就把你甩开了。
第2822章 谁在炒(下)
从表象上看,这两个现象有异曲同工之妙,反正都是国内企业一盘散沙各自为战,不能形成一个很好的价格协商的体系和机制,白白被外人占了便宜去。
实则……不然!
铁矿石那个事儿,是中央没办法有效协调各地区的利益之争,导致中钢协就成为了摆设,而煤焦行业恰恰相反,不能形成有效的价格体系,根子还就是在上面。
正是许纯良的那句话,“国家不让涨价”——当然,这是为了民生考虑的,毕竟煤炭作为国内的主力能源基础能源,影响的范围太大了,动一动就是天大的事儿。
不过这掩盖不了一个事实,为什么国内的小煤窑、黑煤窑屡禁不止?今天封了明天又开了?因为国家需要煤炭的价格维持在低水平上,没有这些捣乱的小煤窑,煤炭价格的上涨,是势在必行的。
这种情况下,国家会允许一个有效的煤炭价格的协商机制产生吗?那是不可能的——反正产煤多的也就那么几个省,牺牲你们几个省,那就是改革的阵痛啦。
但是这几个省不想被阵痛啊,可是又不敢明着说,有前例摆着呢,某省委书记就因为做出“不给欠煤款的省发煤”的决定,从而在会议上被点名批评,最终以悲剧收场。
冤不冤呢?这不好说,少煤的省份就觉得这么处理一点都不冤——你当你是石油呢?外国进口的,要过马六甲?麻烦你搞一搞清楚,你是兄弟省份,就该服从中央的统一调派和指挥。
当然,要说两者的性质相同,其实也说得过去——铁矿石一事,是中央无法对地方造成有效的影响,而煤焦一事,是地方有效地对中央造成了影响。
反正这煤炭价格,就陷入了这么一个怪圈,该不该涨?大家都知道该涨,但是能不能涨呢?它不能涨!
而就在这个时候,陆海人横冲直撞地闯进了这个领域,因为他们知道,国际市场上,要有一波关于煤焦的行情了,而眼下国内的煤焦市场,明显是被低估了的!
要不说这陆海人眼睛尖鼻子好,发现商机的能力真是一等一的,眼下这个商机虽然有点那啥……犯忌,但是不管怎么说,好歹有国际板块支撑着不是?
可是许绍辉打探消息的圈子,那就不是一般的圈子了,于是他就知道,相对缺乏能源的省份,支持陆海人的行为并且不介意效仿——别人再服从中央,也不如划进自家的股份保险。
而被煤炭价格阵痛的这些省份——包括天南,打的就不是这个算盘了,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很讨厌有人插手进来,搞这个跨省的资源交易,谁家的就是谁家的,你们陆海人有钱就大吗?
别说,这种情绪并不仅仅存在于底层,上层也是这么认为的,资源性的东西,本来就是排他的,不是本地人,玩不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