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仙_3-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我想岔了,应该没那种可能,”陈太忠赧然一笑,他总不能跟老主任说自己出去放神识了,于是就胡扯两句来抵挡。
“这个建议,挺符合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秦连成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他今天能关注到此事,还是要拜托了《天南日报》上那篇关于树葬的建议。
树葬这个说法,其实早就有人提起了,秦主任也有所耳闻,不过这东西对他来说,跟海葬差不多,根本就是遥不可及的——天南可是内陆省份。
可是这文章里,还提出了树葬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秦连成看到这里,马上就认真了,再细细看一看文章作者,敢情是雷蕾——这个女人似乎跟小陈关系不错。
再想一想上周末《天南商报》那篇稿子,秦主任反应过来了,这是小陈安排的事情,说不得一个电话打给小家伙——这个树葬的事情,你跟林业厅的碰过头没有?
当然碰过啦,陈太忠的答复,令他异常地满意,尤其是当他听说,今天上午,李无锋已经派人把厅里关于树葬的设想方案都拿过来了,禁不住连连点头。
有这样的手下,真的是想不出成绩都难啊,秦连成搁了电话之后不住地感慨,凭良心说,有些时候他也觉得小陈太能折腾了,经常搞得单位挺被动,他支持得也挺焦头烂额的。
但是眼下的事实告诉他: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能想到树葬这个点子,并不是很稀奇,能把文章刊载到日报上,也不需要多么挠头,毕竟大家都是宣教部的人。
但是想到这个点子,就积极地去落实,根本不需要领导吩咐,就主动去联系相关厅局了,而且那边厅局还买账,自动把方案拿过来,甚至不需要他这个文明办大主任出头。
真的是坐享其成啊,秦连成心里居然生出了点惭愧之心,他可是知道,那李无锋也不是什么善碴,背靠陈洁的天南本土干部,就算他亲自去协调,人家也未必一定买账——分管林业的副省长沙鹏程,都被李无锋闹得灰头土脸的。
原本,秦主任当时就想去陈太忠那里,看一看林业厅拿过来的资料,却被潘剑屏一个电话叫了过去。
而潘部长找秦连成,也有一部分是因为看到了报纸上关于树葬的讨论,刘晓莉报导的那个事件委实奇葩了一点,不止是新华北报注意到了,全国真的不少媒体转载,更别说何宗良对这个报道的看法,也传了过来——舆论宣传的阵地,我们一定要守住。
等他知道,陈太忠已经在操作此事了,禁不住点点头,“小陈的工作积极性,是值得充分肯定的,这个事情在全国都属于新鲜事物,我看可以大力搞一下……尤其是荒山、半沙漠化地区,搞好了是双赢甚至三赢,很有推广价值,你好好抓一下。”
要不说这副省级干部,见的事情真的太多了,树葬跟绿化搞到一起很常见,但是随便一想就能跟改善生态环境联系起来,那就得对相关环节很熟悉才可能。
所以秦连成才会跟陈太忠一起出来吃午饭,饭桌上等上菜的时候,他就将林业厅的资料拿过来看一看,然后眉头微皱,“我觉得这个……跟树木认养差不多,好像在哪个省已经开始搞这个了。”
“树木认养是图新鲜好玩,这是祭祀先人,还是不一样,”陈太忠摇摇头,“而且那个树木认养,不需要民政厅认可,这个树葬,可一定要经得民政厅的同意。”
“那就搞起来吧,”秦连成点点头,将手头的资料往桌边一放,“既然林业厅你跑下来了,民政厅这边,就交给老主任了。”
“李厅长表示说,这个树葬,要由林业厅牵头,”陈太忠倒是不反对秦连成帮忙,但是他一定要把话说明白,“主体……可以是林业厅的三产。”
“这个主体就不该是民政厅,现在民营殡葬公司还那么多呢,”秦主任满不在乎地点点头,对上李无锋他有压力,但是对凌洛,他还真没什么可怕的——省纪检委那儿,凌洛的黑材料海了去啦,上次若不是凌厅长肯配合干部家属调查表,小陈就把凌洛拿下了。
身为陈太忠的老主任,秦连成乐于见到部下能干,自己坐享其成,但若所有的事情都是部下干的,这也未免有点太没面子了,领导也是有尊严的。
而收拾凌洛,正是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所以他就要站出来,展示一下一把手的担当,“福利院的事情,涉及到了地方政府,我不好多说,要是殡葬审批上他再搞什么花样,那就是逼着我对他不客气了。”
这倒也是意外之喜了,陈太忠早就习惯一个人冲杀了,眼下领导愿意帮忙,他自然是欢迎的,不过他必须提醒老主任一声,这纯粹是工作,里面没有任何商机,“这树葬的费用,要比买墓地的费用低很多,否则不利于推广。”
你小子这么说话,真的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秦连成哪里会听不出这话里的意思?说不得瞪他一眼,“你觉得,你的老主任是赚死人钱的人吗?”
“您不是这种人,但是万一警惕不够的话,容易被人钻了空子,我就是提个醒,”陈太忠微微一笑,也没被人戳穿的恼怒,“您和我都是想做事儿的人。”
中午这谈话还算愉快,吃完饭之后,陈太忠才待去琢磨一下,那脸上带了刀疤的男人究竟是何许人,却是被许纯良一个电话,叫到科委驻素波办事处了。
科委在素波的两块地,所盖的楼房已经有封顶的了,不过办事处还是在外面租住的,真要入住自己的地方,怎么也要到来年春天以后了。
许纯良叫他,不仅仅是为自己的事儿……否则大家大可以中午凑在一起,关键是袁珏也回来了,现在又要走了,临走之前,袁主任想见自家老主任一面——马上圣诞节了,他不回欧洲不行了。
现在的驻欧办,搞得还是不错的,只是接待费用和曲阳黄产生的利润,就足以支付驻欧办的开销,驻欧办费用的大头,就是四个女孩儿二十万,再加上房租二十万,一年的开销,六十万美元打住了。
至于焦炭口上赚的,那就是纯利润了,不过凤凰市不是这么跟驻欧办结算的——驻欧办要多少拨款,只要合理就批了,你们为市里赚了多少钱,那就是另一说了,要是业绩好,再多发你一点福利。
袁珏不是创业的主儿,但是守成还是没问题的,现在驻欧办还零零星星地接一点别的活儿,依他的说法,驻欧办每年能为凤凰市净赚一百五十万美元,创汇什么的意义就更大了。
但是自打殷放来了,驻欧办这块儿,钱就不是批得很利索了,每月一打的经费,田立平走的时候,稍微拖了一下,就没到位,第二个月他又申请拨款,殷市长直接问了一句,“这一个月,市里没打钱,你们怎么撑过去的?”
这个问话听起来有点道理,驻欧办本来是吃财政的,创收多少是市里的事儿,市里不给钱,那就得没命地要——你声音小了,市里领导听不见啊。
“我是想着他刚接手,不想给他添乱,”袁珏说起来这事儿,就是一肚子气,“报告我也打了,只不过是没有没命地要钱,他现在问我,你怎么撑过去的……陈主任你说一说,这都是什么玩意儿?”
殷放这话的意思,就是有查驻欧办小金库的意思了,驻欧办有小金库没有?有小金库这个东西该不该存在?不该存在!
但是话说回来,人在……国外啊,办个啥事都要按手续请示市里,等待拨款,这事情还要不要办了?
当然,殷放真要查驻欧办的小金库,怕是也有心无力,不过这并不妨碍他表态,只是他的表态,真的让袁珏有点无法接受。
“咱办公室那点现金,都是陈主任您留下来的,只是图着办事的时候不要影响了效率,他居然问我……怎么能撑过一个月,麻痹的,他也知道不给钱,驻欧办撑不过一个月,那他凭啥就不给钱呢?”
“殷市长这个人……是机关出身,”陈太忠叹口气,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要是他还主持驻欧办的工作,殷放敢这么说话,他就敢一拳砸到对方脸上,可是现在,袁珏是主任了,他自然也就不好贸然出头了。
可是对于自己留下的那点财富,要说不计较也是不可能的——那都是出自他私人腰包的,反正在座的只有许纯良这么一个外人,“咱那点底子,就当被狗吃了。”
“殷市长这个人,太不好说话,”袁珏苦着脸摇摇头,“头儿,实在不行我就回来了,到时候……您收留我一下。”
第2814章 又见炒作(下)
袁珏懂两门外语,是做为天大的才子,被凤凰市引进的,虽然比刘园林这懂四门外语的主儿要差一点,但是……这年代不同,没有可比性的。
而袁主任的脾气也颇为狷狂,若是没有蒙晓艳的引见,恐怕他现在还在市教委老干部科混日子,眼下干得不开心,生出撂挑子的想法,真的不足为奇。
这种人不是不懂得退让,袁主任当年真的很配合陈主任的,但是像这种人,更喜欢一种说法,士为知己者死,退让是让给赏识自己的人的。
“胡说什么呢?”陈太忠可是不喜欢他这样,说不得眉头一皱,“殷放来了没几天,你等一等看一看形势行不行……老袁你老大不小的人了,做事怎么这么孩子气?”
“我肯定要看一看的嘛,”袁珏不肯承认自己的幼稚,于是就强调一下,“我这是路过素波,就跟您抱怨一句,不过说良心话,殷市长这么搞,让人心寒啊。”
许纯良坐在一边喝水,就只当没听到这二位的话了,不过这也没办法,他能说什么?
这顿牢骚过后,就到了下午上班的时候,陈太忠打算找刀疤男了解情况的计划就落空了,不过无所谓,只要那厮的关注点在他身上,不会影响了他的女人,他并不介意自己多吸引点仇恨。
下午的文明办里,又是事情不断,尤其是因为那个《贪官访谈录》的定稿,司法厅的老大吴朝晖都过来了,按对等原则来说,应该是秦连成接待。
不过吴厅长一定要见一见分管此事的几个骨干——你们做的事情太有意义了,在提醒警示干部之余,也大大地减轻了我们司法厅的工作量,增加了别人对我们的了解。
文明办最早发起发起此事的,是康楼电,不过现在康主任已经是康市长了,所以这番荣耀,还是落在了陈太忠和刘爱兰身上——真要说的话,这一块现在是归洪涛关注了,可是洪主任接手没几天,啥都不知道呢。
这番客套也就不用说了,然后大家去找潘部长为本书题名,潘剑屏倒是态度端正,他沉吟一下发话,“这书一直被天南省党委关注,收到了多方的支持,我个人倾向于请杜书记题字……你们去向杜书记请示吧,他的字写得很好的。”
“那就请潘部长代我们反应一下吧,这是大家的心声,”吴厅长没有自己去找杜书记的念头,就算有这心思,他现在也不能说——潘剑屏要大家去请示,那是给面子,谁要是傻不啦叽真的去自行请示,那就是自讨没趣。
“嗯,只有部长才能充分代表大家,代表省委领导下的宣教部和司法厅,”秦连成重重地点头,他不是不会说套话拍马屁,只不过是不常展现这项技能罢了。
这就又是忙碌的一个下午,陈太忠没啥时间发言,但是这种过场,他不能不参与,于是,他继续没有时间去找刀疤——虽然他真的太想过去了解一下。
当天晚上,他终于抽出了时间,顺着打下的神识,悄悄地摸着去找那刀疤男子——此人原本在下班后还盯着他来的,不过他略略东张西望一下,这边登时缩头,这个现象也说明,确实是个高手。
令陈太忠感到惊讶的是,这家伙住的居然也是素波军分区招待所,也不知道哥们儿昨天跟林莹在这里胡天胡帝,被此人看到没有?
应该没有吧?转念一想,他就将这个纠结丢在了脑后,这家伙既然是蓝家派来的,自然也知道陈某人现在跟海潮临时结盟,那么有点男女之间的交流,岂不是也正常,蓝家总不能拿这事儿来做文章。
陈太忠穿墙进屋的时候,男人正在打电话,“……这边的情况有点复杂,我可能还要呆一两个月,没事,我能等。”
我艹,我跟你有这么大仇吗?陈某人差点就要显出身形将此人毒打一顿,不过又一想,既然是军人,能如此沉得住气倒也是正常的了,战场上比的除了勇敢,可不是也比耐心?
这一句话,也很好地解释了这个男人为什么在跟踪他的时候,经常就适可而止——人家有的是时间。
以陈太忠的脾气,藏在暗处的毒蛇是越早揪出来越好,尤其是这家伙这么沉得住气,一旦捅出漏子那就是大事情,不过,此人已经身中他的神识,眼下他倒也不急着处理。
他正想着呢,就见此人四下看一看,又抽动鼻子闻一闻,似乎是发现了什么不妥,一时间他有点感慨,说不得又将气息再收敛一点:这家伙的神经真是敏锐啊。
刀疤脸四下看了半天,才从床头摸起一本书来,端坐在圈椅上阅读,书名《百年国士》,看起来是人物传记什么的。
就在他将书翻到折好的页面的一刹那,陈太忠出手了,定身术加封闭六识,对这种警惕的人,昏憩术不合适用,解除昏憩术时的微微的眩晕感,容易引起对方的警觉。
将此人定住之后,他就小心翼翼地开始翻腾这家伙的背包、手机什么的,遗憾的是,此人做事真的谨慎,除了一张军官证,再没有能证实他身份的东西。
甚至连此人用的手机,上面的通讯录都是空白的,不但空白,接电话和打电话的记录都没有——很显然,这是打过即删。
“原来叫马晓强,”陈太忠翻一翻军官证,原地放了回去,又拿起此人的手机,给自己的手机拨一下,然后删掉呼叫记录——这叫存档。
再然后,他发现有点不对劲,说不得走上前摸一摸这家伙的裤子口袋,果不其然,此人居然还带了一把手枪。
“够狠的啊,”陈太忠一抬手,就想蒸发掉此人,可是转念一想,在军分区招待所整出这么大的动静,老张会不会因此被动呢?
算了,反正有神识在这家伙身上,他决定先放一放此事,然后又穿墙隐身到了招待所的登记处,看一看登记的名单,嗯,这个马晓强是一个人来的——一个人的话,那真的不需要太担心,找个合适的机会,在市里制造个车祸什么的算了。
第二天一大早,陈太忠到办公室呆了没多久,郭建阳拿着一份报纸过来了,是今天的《天南商报》,原来是刘晓莉看了昨天天南日报的文章,于是又写了一篇,《关于树葬,三问雷记者》。
事实上,昨天的稿子是雷蕾和胡主任联合署名的,胡主任还在前头,但是很显然,刘记者不敢去招惹领导,就拿自己的好友开刀。
刘晓莉文章里的三问,一是问这个树葬的成本,能保证比公用墓地低吗?二是问有没有二十年使用权的说法,三是置疑,这个树葬想大规模推广,占地面积就是天文数字,必然要通过林业厅——两个厅局联合操办的事情,应该比一个厅局的费用更高吧?
总之就是一句话,刘记者非常不看好这个建议,言语之中颇多诘问,语气也很不客气,当然,她承认自己认识雷蕾。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我一向较为敬重的雷记者,不去了解民政部规定的二十年期限的缘由,反倒试图通过某些不切实际的所谓变通,淡化大家对墓地使用期限的关注,我只能说:我真的没有想到。”
这又是个什么状况?陈太忠看得有点头大,我记得你俩关系一向不错的嘛,有意见先私下沟通不好吗?在报纸上对骂,这算怎么回事?
说不得,他就拨个电话给刘晓莉,刘记者一听就笑了起来,“这是我俩商量好的,吸引别人的眼球,炒作嘛……不光新华北报会,咱们也会,明天轮到她挑我的刺儿了。”
我这个……陈太忠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只能很无语地挂了电话,好半天才叹一口气,“这么炒作,不是让大家被动吗?”
“炒作啊?”郭建阳听明白了,事实上他也知道,陈主任跟这两个女记者关系都不错,于是恍然大悟地点点头,“这个很正常吧,想当年《新青年》创刊之后,钱玄同和刘半农也演过双簧,对骂得一塌糊涂。”
“啧,这能一样吗?”陈太忠无奈地看他一眼,不得不说,几年的官场生涯真的把他的跳脱磨掉不少,一时间都有点不能接受这样的行事风格——官场里讲的是谨慎和厚重。
不过他确实也有自己的理由,“民政厅那边是什么态度,还不知道呢,这不是给咱们的工作增加难度吗?”
果不其然,他的话还没说完,华安就敲门进来了——现在他是每次都敲门,哪怕门是开着的,“陈主任,今天《天南商报》又出了篇稿子,主任请您关注一下。”
第2815章 公和私(上)
秦连成不太清楚刘晓莉跟雷蕾的关系,不过他能确定,这两个女人跟陈太忠关系都不错,眼下居然在报纸上吵起来了,而且这商报在跟树葬唱反调,自然要过问一下。
他才吩咐了华安一句,没想到小陈就上门了,等听说这俩是在唱双簧的时候,禁不住笑了起来,“哈,这俩倒是有意思……她俩长得好看不?”
啊?陈太忠愕然地张大了嘴巴,好半天才反应过来领导的意思,于是苦笑一声,“雷蕾您是见过的吧?这个刘晓莉……真的很普通,有点雀斑皮肤也不行,只能说还算端正。”
“没有明显的缺陷就行,美女记者大PK,”秦主任咂巴一下嘴巴,沉吟好一阵,最终还是哂笑着摇头,“算了,这么搞的话,炒作的味道太浓,娱乐性太强……不够严肃。”
“看起来您还挺支持这事儿,”陈太忠听得翻一翻眼皮,“不过我觉得,这个炒作,可能会影响民政厅那边的工作。”
“道理不辩不明嘛,这个无所谓,”出乎陈某人意料的是,秦连成居然也有如此活跃的一面,他很随意地摆一下手,“正经是搞得大家都注意到以后,咱们就有理由高调介入,民政厅那边的压力,自然就大了,凌洛是明白人,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秦主任这话就很明白了——凌洛不能做什么?他最不能做的,就是对那二十年期限作出解释,不管是正面的解释还是辟谣,他都不能做。
一句话,部里的通知,下面的厅局乖乖地执行就行了,就算有强烈的异议或者不理解,可以通过组织渠道来反应——这是唯一正确的表达渠道。
民政厅既然不敢跟部里打对台,那在公开场合,也不好太过反对树葬这个建议,否则人家一攻讦,难免又要扯到那二十年期限上。
手里攥了把柄,那就可以炒作秦连成这么看待此事,其实他并不比陈太忠更懂得变通,他只是非常明白一个道理:手段从来都是为目的服务的——能帮助到达目的的手段,就是值得鼓励的。
“哦,”陈太忠点点头,他听懂了,不但听懂了,他还生出一些别的念头来,“那这个论战,岂不是参加的人越多越好?”
“这个嘛……还是仅限于她俩好了,”事实证明,秦连成也是一时兴起做出的决定,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人一多容易混淆主题,也不容易控制。”
事实上,就现在的事态也不是那么好控制的,陈太忠回了办公室没多久,就接到了随老师的电话——没错,随遇而安,在素波晚报开有专栏的那位时评家。
随老师认识雷蕾和刘晓莉,跟陈主任也早就化敌为友了,他每天就是在报纸上找灵感和饭辙呢,今天猛地发现,刘晓莉和雷蕾掐起来了,登时就是眼睛一亮,这里面有文章……嗯,绝对有文章!
所以他就打个电话给雷蕾,雷记者虽然是正式在编的党报记者,可是对上这老前辈,也得有充分的尊重,于是她吞吞吐吐地表示说,我和晓莉这一场争论,也是希望能得到更多人对这个社会问题的关注——没错,我们的友谊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这是炒作随遇而安每天琢磨的,就是种种龌龊和内幕,而且他打电话之初就有这么个猜测,眼下这猜测就被证实了十之八九,于是他旁敲侧击地问一句:我把你们俩的观点糅合一下,这个没问题吧?
随老师你就是哪儿热闹往哪儿钻啊,雷蕾很清楚这个人的脾性,要说大毛病,随遇而安还真没有,了不得就是喜欢跟文学女青年谈一谈写作啦、哲学啦之类的。
但是跟她俩不同的是,随老师对名声的需求是刚性的——这跟他的润笔费相挂钩的,是的,他更喜欢参与各种炒作!
雷蕾不想让他参与,这容易让这场炒作变得不可控制,但是随老师名声在外,她一个小字辈不好随便拒绝,就说我们这场辩论,省文明办的陈主任在高度关注中……
这还是文明办引导的炒作,随遇而安搁了电话之后,心说这一场浪头我不能错过,又想着前一阵也帮陈主任摇旗呐喊过几次,索性一个电话打了过来,表示说关于这个树葬……我也有些话想说,在说之前,想请陈主任你指示一下,有些什么地方,是需要我重点关注的。
啧,这个嘛,陈太忠一时间竟然就有点无语了,凭良心说,他刚刚调整好心情,能接受那俩假巴意思地在报纸上打口水仗,眼下居然又冒出这么一位来,而且这随老师的文章——还真有不少人爱看的。
他琢磨半天,终于清一清嗓子,“随老师啊,晓莉和小雷,是两个女人家在争,咱们大老爷们儿的,就不要掺乎了。”
“我没想掺乎,我就是有话要说,要让我说啊,树葬是值得鼓励和大力推广的,”随遇而安早就抓住争论的脉搏了——而且这个选择,确实是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
“这个……随老师,老随,这不该是你的风格,”陈太忠出言打断了他的话,“要我是你,就要痛骂林业厅,骂他们不作为,骂他们麻木不仁暮气沉沉,嗯……你明白啦?”
“嘿,这个电话打得真是值得,陈主任您这话一针见血啊,”随遇而安一听就高兴了,他不但不用夹杂在两个女娃娃里面和稀泥,还能通过犀利的言辞,再次展示他的铮铮风骨。
奉旨骂人,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儿,至于说林业厅的反应——他需要在乎吗?那帮人偷笑还来不及呢,“那好,我不掺乎她俩的事儿,独立发表意见,其实她俩我都认识,也不好偏向任何一个……您还有什么指示吗?”
“有空就再骂一骂新华北报吧,只会歪曲事实夹杂私货,提不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建议,这样的报纸,真的不配称作中国的良心民众的喉舌,”陈太忠本不想再说什么了,可是老随上杆子想做任务,他倒也不介意帮对方刷一点经验值。
“这个没问题,”随遇而安听得就笑了起来,他最不怕的就是骂人了,而且这几年新华北报的堕落,圈内人谁不知道?“不过……小雷和小刘本来是好友,这么互相对吵,没准别人能看出一二来。”
“看出来又怎么样,炒作……还怕别人知道?”陈太忠不屑地哼一声,然后就放了电话,心说新华北报明目张胆地歪曲事实,人家的报纸一样大卖。
这一下可热闹了,周三的天南日报上,雷蕾和胡主任联名迎战,《多一点爱心,少一点苛责》,这终究是省党报,胡主任这级别的干部,能在上面找个板块迎战,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据说,这还是窦革命窦社长亲自开的绿灯,他指示说这个百家争鸣嘛,共产党人应该有容纳批评的胸襟,但是我们有道理的话,也不怕讲一讲。
胡主任和雷记者在文中回应,某些人目光短浅,我们现在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社会问题是正常的,但是很多问题不是非此即彼,是跟社会的复杂性有关,摸着石头过河很有必要,但是前提,必须是在当前的政策法规允许之下。
那么作为媒体人,要做的就是充分建言,帮助政府探索一条新路出来,而不是嘴巴上下吧嗒一碰,告诉国家说这一点你错了,得改——媒体有舆论监督的权力,但这不是负责的态度。
这个回应,火药味也是相当浓的,虽然天南日报作为省党报,不屑去点《天南商报》和刘晓莉的名——省党报确实有俯视杂鱼的底气,但是见诸于报端,这样的语气就很了不得了。
雷蕾甚至为此给陈太忠打来了电话,她有一点志得意满,“明天轮到晓莉骂我了,哎呀,很希望她能给我一点惊喜。”
“你看看今天的素波晚报再说吧,”陈太忠苦笑着回答,此时,他手里正拿着一份素波晚报在看。
随遇而安今天的狂病又发作了,他不止是骂了林业厅,还骂了民政厅,林业系统是不思进取民政系统是吸血蠹虫,尤其要命的是,他还骂了……省委文明办。
“这明显是属于精神文明建设范畴的事情,可是至今为止,不见市里和省里的诸位文明办领导的片言只语……这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视这种基础民生而不顾,也不知道他们每天关注的都是什么,是各种各样的文山会海吗?”
真的是铮铮铁骨,随遇而安老师,确实是很有风骨……的一个演员啊。
炒作归炒作,你不能绑架我文明办呀,陈太忠手捏报纸,真是哭笑不得,当然,老随的态度是端正的,丫是呼唤文明办高调介入,但是你这有点……太糟蹋人了吧?
所谓炒作,有时候自己也不能要脸,某人终于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来。
第2816章 公和私(下)
就在媒体战火四燃的时候,有些事情却是在顽固而延续地发展着,并不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干扰,就像……历史的车轮,转动得缓慢而坚定。
周三下午,郭建阳找到了自家的领导,“陈主任,我们楼书记最近想跟您坐一坐,您也知道,我这家还在永泰,也不好回绝他。”
这楼书记自然是指永泰县委书记楼宏卿,在蓝家折腾的这一番事儿里,楼宏卿的名字是上镜率最高的,他的儿子楼朝晖更是被无数媒体点名——没办法,江莹公开爆出资料的,就只有这么一个,其他五个,虽然不少人也知道了,但是最需要向公众交代的,非楼家父子莫属。
前一阵中纪委的人来,杜毅毫不含糊地拦住了别人调查楼宏卿,这是他的政治选择,别人不能指摘什么,现在事态逐渐平息,有些东西也就该划拉出来,仔细地算一算了——当时不查你不代表事后不算账。
“嗯,”陈太忠点点头,他非常清楚这个逻辑,你教子无方让天南人丢人了,当时大家必须扛着,时过境迁之后,就算杜老板不找你麻烦,黄家人心里也有个疙瘩。
“他是个什么意思?”陈主任很随意地发问了,建阳当初在永泰,也只有被人排挤的份儿,眼下被人撺掇着来,估计也就是情面上却不过。
“还能有什么意思,看看能不能护住县委书记的位子呗,”郭建阳闻言冷笑一声,他对楼书记和焦县长都没好印象,他现在必须要保护的领导,只有陈主任,“想保他儿子,那真的不可能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