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仙_3-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得不说,这家伙的思维,真的是越来越官场化了,当然,他认为自己是情商修炼有成,于是心情愉悦地给凯瑟琳打个电话,不成想那边提示是“关机”。
这是出了什么事儿了?他又给马小雅打个电话,却听到马主播开心地笑,“太忠你也知道我来了?还说要给你个惊喜呢。”
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陈太忠听得有点纳闷,说不得出声问一句,这才知道,合着马小雅坐今天下午的飞机到素波了,目前丁小宁正在接待她。
马主播此来,是为“普雅蒙岭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设立办事处来的,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正好丁小宁的京华房地产在素纺有简装办公室,租几间给她了。
京华开发的素纺项目才刚刚开始,并没有太好的办公条件,一年以后估计就差不多了,现在这房子也不过就是素纺以前的一栋两层的小办公楼改造的。
不过马小雅不在意,用她话说就是“只要有钱,在平房办公都无所谓,这年头的人现实得很,小宁的京华,可不也在这儿办公吗?”
陈太忠倒是没想到,她今天就过来了,寒暄两句之后,就问起了凯瑟琳的消息,于是他这才知道,合着肯尼迪家的坏女孩儿回美国了,之后又去了欧洲,现在不在中国。
在欧洲?欧洲好啊,他正琢磨沃达丰的事儿,凯总就在欧洲,说不得他换个号码拨过去,北京时间下午四点,欧洲那边正好是上午八点来钟。
凯瑟琳接到陈太忠的电话,挺开心的,“你还知道给我打电话啊?我在德国,为你挖掘人才来了,我孤单地在这里,为讨好自己的情人而奋斗,而我的情人坐在家里……左拥右抱。”
“这是十四行诗吗?没听说过这一首,”陈太忠干笑一声,心说我要是全信你的才怪,雷锋叔叔再没户口,也不可能堕落到跟现在的干部一样,入了美国国籍,你在德国的业务就不少,哄谁呢?“不过,真的辛苦你了。”
“你居然知道关心人了?说实话……这真的让我怀疑自己的听力,”凯瑟琳在电话那边哼一声,“现在应该是北京时间……下午四点,你不应该在说梦话……好吧,请直说,你找我有什么事情?”
陈太忠干笑一声,“没有什么事情,我就是听说你去欧洲了,所以就提醒你一下,好像……你应该去英国的沃达丰看一看,你答应给我一个惊喜的。”
“哦,沃达丰啊,我刚想跟你说这件事,”凯瑟琳先愣一下,然后沉默一阵,好像遇到了什么为难的事情,“嗯……太忠,我认为你的计划有必要做出更改。”
“啧,是吗?”陈太忠登时就愕然了,嘴里也隐隐开始发苦,他跟她打交道不能说多,但是分外明白这家伙是个什么样的性子,平日里看起来,凯瑟琳是个放荡不羁、办事非常不靠谱的主儿,十足的花瓶,但是真正了解她的人才会知道,她做事非常地有主见,也非常有性格,那么这个更改,恐怕就是不能商量的了。
陈主任真的郁闷了,他长叹一口气,“这个订单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不想别人看我笑话,想必你也知道,中国人是很爱面子的……好吧,我能做点什么吗?”
“如果你愿意宣誓信仰耶稣,并且跟我结婚的话,我会帮你完成计划的,”凯瑟琳的声音,变得低沉了一些,“我丈夫的面子,就是我的面子……的一半。”
我说,不带这么糟蹋罗天上仙的哈,陈太忠有点不满意,你让我信耶稣那货?连他老爹我都不怕——就为这么小小一个单子?
然而下一刻,一阵悦耳的笑声从听筒里传来,凯瑟琳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哈哈,好吧,我不是说这个单子没戏,只是说,选择阿尔卡特,似乎是错误的。”
“你以为我很愿意选它吗?”陈太忠听得哼一声,“如果选诺基亚的话,我的成本会降低一些,会是诺基亚接订单吗?”
“是西门子,”凯瑟琳止住了笑声,“其实我现在在德国,就是跟西门子的人协商这件事,关键是要劝说他们把单子外包。”
你刚才还是因为曼内斯曼的事儿呢,现在就为西门子了?陈太忠拿这个古怪精灵的家伙,实在没啥脾气——她不是一个愿意受人摆布的主儿,“我其实不喜欢西门子,他们不够专业。”
这个评价不能说错得太离谱,西门子是世界上知名的大品牌,但是在通讯产品方面,他们并不具备多么强的竞争力——唯一值得称赞的就是可靠了。
打个比方说吧,海信和海尔,这都是青岛的厂家,要说两千年的时候,海尔比海信有名多了,但是青岛本地人买电视机,还就是买海信不买海尔。
为什么呢?因为海尔的前身是青岛电冰箱厂,而海信的前身,是青岛电视机厂——术业有专攻,本地人自然知道该选什么牌子,不像在外地,海尔电视卖得刷刷的。
“但是西门子的制造业,口碑一向不错,”凯瑟琳认为这家伙有意找碴,“不合格的产品,他们就不会出厂,他们的工艺比日本人还要强……很多。”
“可是德国人的制造业,太守旧和死板了,前一阵别人送我一个西门子子母机,居然没有来电显示,”陈太忠振振有词地回答,“不管国内国外,任何一款子母机都有来电显示,就是西门子的……没有!”
第2620章 换牌子了(下)
陈太忠这话其实不算错,德国人的产品是相对稳定可靠,但是在创新上……那实在没办法说了,除了在非常时期,他们有些新成果出现,德国产品就是成熟可靠的代名词——不成熟的,人家不会推向市场。
而且他对西门子的抗拒,不仅仅是因为德国人的死板,“跟阿尔卡特谈外包容易,西门子也会答应外包吗?”
“多稀罕哪,”凯瑟琳对他的问题嗤之以鼻,“西门子并不是像你想的那么古板……”
确实如她所说的那样,西门子在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的时候,不少通信产品就已经外包或者转移海外了,因为,在德国本土生产的话……成本太高。
这手机生产不算高科技吗?肯定算的,但是确切来说,手机生产线算高科技,手机……还真的不算。
工业社会就是这样,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东西,没必要珍惜——高价卖给第三世界国家,那是因为你没能力生产,所以才值钱,你要是能生产,就是烂大街的价钱,自力更生这个能力,真的很重要。
正经是那些设计流水线、生产和维护流水线的人,才是值得看重的财富,在德国,修一台小电视要四十马克——哪怕只需要换一个电容,而买一台性能差不多的新电视,不过一百五十马克,搁给你,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所以,对于广大亚非拉国家来说,还是高科技高技术含量的手机生产线,对德国人来说不过是垃圾——他们宁可愿意重视一个会修废旧电视的工人,因为这个工人,绝对要精通不少电路和元器件,才能接了这种维修的活儿。
这些就说得有点远了,不过不管怎么说,西门子移动终端设备,在世界上迟迟打不开局面,在中国的市场上也是远远落后于其他厂家。
当然,这跟德国人过于守旧的性格不无关系,毕竟是电子信息的时代了,这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年代,你一味强调技术的成熟,就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但是同时,德国本土的造价太高,也是致命性的因素。
简而言之,这一块市场,德国人不想丢,但是以他们的制造成本,市场越大亏损也就越多,机构臃肿,研发部门也没什么新东西出来,不设海外工厂都不可能了。
凯瑟琳一开始,也没想着要跟西门子合作,她觉得陈太忠的建议就不错,跟阿尔卡特合作,是很有前途的——她虽然身为美国人,可跟摩托罗拉的关系很不好,非常地不好。
但是法国人……怎么说呢?过于强调宏观,而忽视微观,不客气地说,就是眼高手低,高卢公鸡热衷于制定一些宏观的政策——很不幸的是,这些政策极有可能是不符合实情的。
所以,阿尔卡特并不介意将自己的生产外包,但是同时,他们希望得到一个跟沃达丰十年的供销合同……有倾斜性的供销合同。
这真是个灾难一般的设想,凯瑟琳毫不留情地指出了这一点,但是法国人坚持——没有坚持就没有收获,哪怕支撑这坚持信念的,只是侥幸心理。
这一下,沃达丰的人不干了,大家都知道,英国人和法国人本来就不是很对付的,短期的合作倒还可以商量,但是长期合作的话——那是天方夜谭。
与此同时,沃达丰在收购曼内斯曼的过程中,在德国也吸取了相当程度的仇恨度,这毕竟是战后第一次,国外大公司对国内大公司的收购,由此都引发了一定的民族情绪。
沃达丰想灭这个火,他们现在目光,已经不仅仅限于欧洲了,旧大陆这点恩怨,在他们看来真的没什么意思,那么,将定制机丢给德国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能消弭这个怒火。
尤其是,在他们收购曼内斯曼的过程中,有相当多的德国公司,袖手旁观了,比如说蒂森克虏伯、德国电信,比如说西门子……
是的,在曼内斯曼被收购的过程中,西门子扮演的并不是什么光彩性的角色,并没有对曼内斯曼做出实际性的支持——都是搞自动化控制的,都是搞工业加工生产的。
所以,当凯瑟琳不满意阿尔卡特的回答的时候,西门子的人适时找上门了——我们想获得这个订单,肯尼迪小姐,这对我们很重要。
必须指出的是,虽然凯瑟琳还代理着西门子工控产品的销售,但是这西门子本身就是一个庞大无比的企业帝国,工控产品和通讯产品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就像凤凰交通局和凤凰市高新区一样,这两者的共同处,不过就是都挂了“凤凰”二字罢了。
所以凯瑟琳原本是不需要搭理他们的,但是德国人直接就把她在阿尔卡特提的建议细节拿出来了——这些要求我们都做得到,谁说德国情报机关无能来的?
于是,肯尼迪家的公主就问一问沃达丰,发现英国人对西门子没什么抵触情绪,反倒是有点瞌睡给枕头的意思,所以就这么敲定了。
“西门子啊,”陈太忠听得叹口气,他对西门子的感觉,也就是青岛市民对海尔的感觉——这公司是不小,不过做手机的话……行不行啊?
“你别挑三拣四的,人家西门子这边,在中国还有别的合作对象呢,”凯瑟琳听他这么说,就有点不高兴了,她来欧洲一趟,确实是有她的私事,但是沃达丰这边,她也是下了心血的,听到自己的情郎还不满意,就有点恼火了,“我为你争取这个机会,也不容易啊。”
“哦,那你说一说,都有些谁刁难你了?”陈太忠听得这叫个火大,小凯你有点功劳,也不能总这么跟我说话,知道的是我让着你,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吃软饭呢。
而且,有人刁难他的女人,那就是不给他面子,陈某人决定适当地发一发飚,免得别人以为中国没人——你要是选了阿尔卡特,可不啥事儿都没有了吗?
“谁敢刁难我?”不成想,他拽,凯瑟琳也不比他差多少,她傲然地哼一声,“不过是西门子通讯公司中国区的老总说了,他们在大陆有合作对象……”
“你想办法把西门子通讯公司的大客户名单给我弄一份儿,”陈太忠也跟着哼一声,他是真恼了,半是因为凯瑟琳太恃宠而骄不听话,一半也是因为面子上挂不住。
哥们儿设计的是跟阿尔卡特合作,牛皮都吹得众所周知了,现在换成西门子还未必成——这让我面子往哪儿搁?“我不把他们的名声搞臭的话,我……我嫁给你,你娶我成吧?”
“西门子这边,倒还好商量,”凯瑟琳听得就笑,她只当他开玩笑呢,也就没有在意,而是实话实说,“关键是西门子通信这一块,近期报表不太好看,沃达丰有意要他们本土生产手机,而不是放到海外工厂……太忠,我真的在尽力帮你。”
“那这个……我谢谢你了,”陈太忠听到凯瑟琳这么说,也不好再计较了,但是一听说沃达丰要求西门子本土加工,连海外工厂都不同意,想一想天南争取OEM怕是更要难上加难,禁不住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沃达丰很牛吗?嘿……我还真不信了,你帮我查一下,他们租用了哪些通信卫星,资源都是怎么分布的,艹,信不信我让它股票马上缩水三分之二?”
“你真的能搞掉卫星?”奇怪的是,凯瑟琳居然跟得上他的思路,她在电话那边高叫一声,听起来真是欣喜异常,“你确定吗?”
“这话是你说的,我可没说,”下意识地,陈太忠使用了官场语言和官场逻辑,含糊其辞地带过,在他生命的七百多年里,官场历练只是区区的几年,但是很奇怪的是,他现在的下意识反应,多是运用官场的逻辑。
也许是因为,这几年我一直在试图融入这个圈子吧,陈太忠这么对自己解释,但是同时……他隐隐觉得,事情未必这么简单。
“哦,那太遗憾了,”凯瑟琳倒是有什么说什么,听起来她并不是想试探什么机密,“你要是真能搞掉两颗卫星的话,沃达丰的股票,岂不是任由咱们操作了?嗯……当然,要在合适的时机和地点,这个难度确实大了一点。”
“也不能这么说,”虽然陈太忠很不想露底,但是面对这种错误认知,他觉得有必要提示她一下,“嗯,难度很大,但并不是不可能,我们是一个善于创造奇迹的民族……哪怕在新闻报道中,你也会经常见到一些奇迹。”
“我对你们新闻中的奇迹,没有任何的兴趣,”凯瑟琳很不买账,这女人果然是欠调教,“那些奇迹都是制造出来的……你可以否认,但我就是这么认为的。”
“奇迹本来就都是制造出来的,凭空出现的那是神迹,”陈太忠笑一笑,也懒得在意识形态上跟她计较什么,“就这么说了……沃达丰的卫星资料,你帮我搞定?”
“你这个能力,我打算留在下一次用,浪费在这种事情上,可惜了,”凯瑟琳咯咯地笑一声,听她的语气,也分不清楚说的到底是真的,还是借口……
第2621章 人情和利益(上)
这就西门子了?陈太忠搁了电话之后,颇有一点无语,他很不喜欢这种身不由己的感觉,但是很遗憾……这不是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的。
腰板不够硬,就是难混啊,巨无霸沃达丰有底气傲慢,而阿尔卡特被好事找上门,人家就觉得有权力惦记得更多,凤凰科委在凤凰甚至在天南,都算相当不含糊了,可是要跟这些公司比起来,真的是屁都不算。
“物质文明建设,也很重要,”他轻声嘀咕一句,决定不跟纯良通报这个变故,没有到尘埃落定的时候,那真是一切皆有可能,他是不想再被人笑话了。
接下来就是欢迎马小雅的到来了,马主播这次不但带了她姐姐马小凤来,还带了一个三十多岁的高大男人,这男人是马小凤的朋友,过来就是要长驻的。
当然,仅仅这些人还不够,下一步还要再从社会招几个人,马主播就问陈太忠,“你有什么暂时没事干,又信得过的朋友没有?”
投资蒙岭的事情,本来就是陈太忠介绍的,她把姐姐叫过来,这就是镇场子来的,但是想在天南玩得转,必须得有当地人打下手才行。
陈主任低头琢磨半天,摇摇头,跟他处得惯的人,都是非富即贵了,谁会去这么一家公司帮忙?而有些小人物,又不便掺和这种事儿——不管怎么说,普雅开发公司的两个股东都是他的女人,传出去不好听。
陪着马小雅的除了丁小宁,还有雷蕾,雷记者这也算是出来跑素材了,“我帮你留心一下吧,有什么要求吗?”
“蕾姐你帮我这个,可是有点大材小用了,”马小雅微微一笑,“我还指望你在省报上帮我多吹一吹呢。”
她是搞媒体出身的,很清楚其中的道道,一边说,她一边笑着看一眼陈太忠,“我不打算从人才市场招人,直接通过报纸招……你看怎么样?”
怎么样?那当然好了,常去人才市场的主儿,多是心性不稳的,倒是在报纸上打广告,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吸引那些不常去人才市场的人的关注——天南终究不属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风气有点保守,很多有本事的人,都非常要面子。
报纸上广告一打,也能彰显公司的实力,这么大个投资公司,马小雅肯定不可能弄个豆腐块的小广告,怎么还不得弄个四分之一版的?
“这个我能帮你联系,”雷蕾点点头,天南日报的广告费用不低,而且光有钱都不行,当然,对她来说这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你打算招多少人?不是面向全省的话,意思不大。”
“怎么也得有五、六个人吧?”马小雅扳起指头数一数,“会计、文员、技术员、业务员、库管……蒙岭那边还得招几个。”
“那你在素波日报上登吧,上省报没意思,花那些冤枉钱干啥?”雷蕾很干脆地建议,都是媒体人,一点就透,“我帮你联系一下,日报和晚报同时上。”
她们在这里商量,陈太忠那边还是电话不断,其中,范如霜的电话让他感觉有点不便拒绝,范董来了素波,想见他一面。
他知道这个邀请的味道,临铝现在正惦记上个八十万吨的氧化铝项目,凯撒公司铝厂爆炸的影响,时至今日都没有消除,铝价还是居高不下,国内氧化铝的需求也日增。
要说这范如霜胆子也真大,才拿下电解铝项目不到两年,就又惦记上了氧化铝项目——这个项目比电解铝那个稍微小一点,但也是三、四十亿的项目。
不过这年头的事情,还就是这么回事,凯撒铝厂爆炸引得全球氧化铝价格疯涨,而中国又适时地走出了亚洲金融风波的影响,受市场的影响,有铝土资源的地方,都在大力争取氧化铝项目。
所谓的时势造英雄,指的就是类似情况,而且临铝想扩充氧化铝产能,也不是今天才开始的,早在电解铝没立项的时候,范如霜就吹过类似的风,那现在自然要再接再厉——退一步讲,就算临铝不争,别人会领情吗?
可是陈太忠真不敢这么答应下来,要说范董事长也算巾帼英雄,办事干脆利落不落俗套,比一般男人都痛快,又送他不少的人情,但是……这终究是三十多亿的项目啊。
不过,躲着不见也不是他的风格,于是他沉吟一下,就说马小雅来天南投资,自己正在接待,范董你要是不嫌弃,就过来一起坐一坐?
范如霜可是知道马小雅,想当年她在北京四处找关系搭黄家的路子,跟于总、苏总打了可不止一两次的麻将。
要说当时,马小雅只是于总的跟班,不值得范如霜重视,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她是陈太忠的女人,其间的差别,不可以道里计。
严格说起来,现在的范如霜,都不需要买南宫毛毛等人太多的面子,南宫这些人牛不牛?真的很牛,有太多的大事情是由小人物促成的。
但是范如霜拿下电解铝的立项之后,还真的不用太卖他们面子了——黄家的线儿,已经搭上了,而且只说这个项目本身,就是六十多个亿,想在临铝找饭辙的主儿,海了去啦,范董凭啥再那么低声下气?
按这么说,南宫毛毛他们似乎有点短视,当时不该那样抻着范如霜,图个长久才是正常的——然而事实并不是那样,他们赚的,就是居中引见的费用,如果当时对范如霜就上杆子巴结的话,就坏了这一行的规矩!
而且,干什么的就是干什么的,他们赚点引见的小费用,没人计较,要是琢磨着借此插手立项之后的采买事宜,那就是捞过界了——从别人碗边夹两筷子不要紧,拎个勺子进锅里捞肉,那真就是找死。
做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在北京,南宫毛毛等人永远都不担心缺少麻将搭子,任你无限风流,终归要被雨打风吹去,新人冒头的速度永远比老人消逝的速度快,那么,他们自然没必要冒着风险去坏行情——在皇城根儿找饭辙,最要紧的就是摆正态度,弄明白自己是干什么的。
然而话说回来,范如霜现在能无视南宫等人,却不能无视马小雅这个于总曾经的跟班,原因很简单,马小雅跟了陈太忠——黄汉祥都知道这个小马了。
所以,范董事长原本是想请小陈在临铝的办事处吃饭的,现在也只能去万豪酒店就小陈的饭局了,她自己也是日理万机的忙人,能理解这种忙碌。
陈太忠在万豪吃饭,定的自然是顶楼的包间,这一桌人有点放不下,就摆了两桌,按说马小雅和雷蕾,都能勉强排进第一桌。
不过,考虑到一会儿要跟素波日报的这些人谈广告,太脱离群众也不太好,于是他们就坐了一桌,而陈太忠和范如霜也有点话说,就坐到了另一桌。
等到了六点半左右的时候,素波日报的人来了,一女两男三个人,雷蕾一见那女人,就站起身笑着打招呼,“小贺啊,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北京来的马总……”
那一桌熙熙攘攘的,陈太忠这一桌却是不见动静,本来嘛,陈主任是省委的处级干部,范如霜更是厅级干部,谁还会把这点小场面放在眼里?
正经是陪着范董来的马厂长发话了,“太忠,咱说咱的事儿,不跟他们揪扯……他们见过多大的天?”
这马厂长就是小可乐的老爸,现在动力分厂的厂长,算是范董的嫡系了——本来也是这个道理,范如霜做为临铝的老大,要控制不住动力这一块,何以服众?
这动力分厂也没那么简单,厂里的生产和调度,没有他们的支持,那是不可能的,动力管着强弱电呢,再说了,后勤和生活区这一块,也是由动力分厂保障的,这就跟普通厅局的办公室性质类似,天子近臣,提供最贴心的服务。
他们想着低调,但是素波日报来的这几个人,却不是很低调,坐了没多久,酒席还没开呢,那边居然吵了起来,起码雷蕾的声音就挺大,“小贺,我这也是朋友有买卖,想着照顾你,你这个态度,就有点没意思了。”
“蕾姐你看你这话说的,咱们这么久的关系了,”那小贺也有点不服气,“我没别的意思,我们这一块儿,确实是包出去了,你要觉得不合适,咱们就不说了,成不?”
“那就不说了,不要你这个版面了,”雷蕾气呼呼地坐下来,忍一忍又说一句,“以前明明能八折的。”
几折什么的,其实真的无所谓,马小雅也不可能差这一点钱,但是雷记者心里不平衡,觉得面子上挂不住,这么说倒也正常了。
陈太忠本来没怎么注意那一桌,听他们吵吵得厉害,竖起耳朵细细一听,禁不住就有点恼火了——你咋就能才打个九折呢?
第2622章 人情和利益(下)
要说这《素波日报》的广告,也是天南媒体的一朵奇葩,除了天南日报,大概就数它牛了,一般情况下,日报社报价是多少,就不容人搞价。
它的牛气是有道理的,毕竟是权威性在那里摆着的,受众又密集,尤其是有些不合适电视上播放的广告,素波日报往往就是首选了——天南日报上的广告,那是你愿意出钱都未必买得到的。
电视广告注重的是品牌和产品宣传,像招聘、优惠活动什么的,电视上一闪而过,电话号码啥的不好记,活动细则又不能讲太多,用处实在不大,还就是纸媒广告合适。
但是话说回来,这不容人搞价也只是针对外人,对有关系的还是不一样,别的不说,就说报社的记者,除了那些特别大牌的,一般人都还有广告任务呢。
当然,做为素波的党报,日报上广告也不能太多了,晚报注重娱乐性,倒是能多放一点广告,可版面是有数的——这里面有一个微妙的平衡。
不过在年初的时候,这个平衡被打破了,有广告公司承包了素波日报社的广告,除了日报和晚报的第一、第二版,其他版面的广告包圆了。
本来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结果就被人承包走了,这广告公司的背景,那也就不用再说了,尤其是,这日报社本来还有广告部的。
跟着这小贺来的一男一女,就是广告公司的,雷蕾跟小贺的关系,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耳听得对方不肯相让,真的是恼火不已。
雷记者这么一表态,广告公司那二位坐不住了,这二位都很年轻,其中男人年纪大一点,也就三十出头,“雷老师,您也是搞媒体的,我们这素波日报和晚报,多少还能给个折扣,搁给您那省党报,让一分钱都不可能。”
“宋经理,我跟你没什么交情,”雷蕾摇摇头,又一指小贺,“小贺啊,蕾姐叫你来,本来是好意,你真的……很让我失望。”
都是搞媒体的,素波日报社的广告是谁承包了,她很清楚——连陈太忠都略知一二的事儿,她能不清楚?而且她确信连小贺都知道她雷某人清楚。
说白了,就是日报社广告部的主任搞的鬼,不过却获得了社长的支持,而且那些版面说是承包出去了,真要有人不买帐,就是要跟日报社谈,那也就谈了。
像小贺这种不属于广告部的记者拉回去的广告,是可以直接上的——他说客户坚持就行了,从承包公司这儿过一道,无非是广告公司给他的返点多,所以雷蕾才寒心。
然而,宋经理这么坚持,也是有他的理由的,没错,这个投资公司很厉害很有钱,但是你联系的是政府业务,做的是工程,不卖产品,这次又是招聘广告,也就是一锤子买卖。
既然如此,我何须跟你那么客气呢?“您这广告要是能连打两天,给您八五折,成吗?这是我最大的权限了。”
“嘿,”雷蕾听得哼一声,不再看他,而是转头看一眼上首位的马小雅,“小雅,我回头给你联系天南日报吧,今儿个让你扫兴了,不好意思啊。”
马小雅嘴巴抽动一下,勉强算是个笑意,她不但是媒体出身,玩的也是媒体的圈子,哪里还不知道这些猫腻?于是也只能笑一笑了。
“那蕾姐,我也没脸再呆着了,”小贺也是个果断人物,闻言就站了起来,不怪他如此坚持,实在是按这笔广告费用下来,他能获得最少四千多——谁跟钱有仇?
按最低的可能,四分之一版来算,晚报的报价是八千,日报的报价是一万六,加起来两万四——那时候的广告价还没烂大街,广告公司跟他是七成结算,两成的返点就是四千八。
“那这样,八五折吧,”宋经理做最后的努力,不成想雷蕾笑一笑,不予理睬,钱多钱少倒是次要的,关键是她寒心。
这三位见事态无法挽回,只能站起身走人,按说他们还能再让一让,但是这行情不能坏不是?而且素波日报社的广告,还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跟那些哭着喊着求广告的小报纸不一样。
小贺等人走到门口,猛地听到一个声音响起,“等一下,你们说的是素波日报的广告吗?”
这三位扭头一看,却是另一个桌子,一个高大魁梧的年轻人说的话,他们一直就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