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贤妻生存守则-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静茹轻轻点头,“不过她也快离开了,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开了春就要回南京。”
沈氏不从中作梗,王妃顺利生下世子,沈怀筠就没有必要继续留在韩家了。安静茹的心不由得突突跳起来,陆青苑撇撇嘴,左右瞧瞧,见大伙都隔得远,仿佛知道她们两个要说悄悄话似地,便道:“走了也好,这么个美人儿放在府里,要我就不放心。”
这说的什么话?安静茹好笑,陆青苑看了安静茹一眼,脸不红心不跳地道:“若我是个男人,娶了她这样的美人儿,我绝对什么心思都没了,天天围着她转,不分白天黑夜,一心只想着……”
安静茹促狭地笑道:“原来你夫君这么离不开你?”
陆青苑一张脸涨得通红,眼睛却闪着毋庸置疑的喜气,看来安静茹还真说对了。陆青苑很漂亮,当然若是放在一堆美人里面,她没有沈怀筠那么惹眼,但也差不到那里去。至于安静茹嘛,称得上是小家碧玉,和真正的大美女挂不上钩。
关键是,陆青苑的美充满朝气和活力,而沈怀筠柔柔弱弱,是那种男人见了就忍不住想把她护在羽翼之下。
陆青苑不好意思继续说下去,安静茹脑海里却徘徊着欧阳倩的话,容珠和陆青苑的哥哥,这该如何开头呢?
安静茹思量片刻,才问道:“你哥哥怎么样了?”
“还能如何,外人前还是好端端的,没人的时候就失魂落魄的,不过到底比前些日子好些了。”因此,沈怀筠虽然很漂亮,说话很温柔,礼数上挑不出半点儿错,可陆青苑就是一点儿也不喜欢她。
“那他的亲事?”安静茹诺诺地问道。
陆青苑倒不和她见外,“前儿我娘不是流露出要与你们家结亲的意思么?我父亲不答应,何况你们七姑娘的亲事虽然定了,也没有没看上七姑娘却有看上其他姑娘的理儿。我哥哥的婚事,还是要我父亲点了头才作数的。”
这头太夫人也不答应,觉得陆家失礼在先,韩家的女孩儿轮不到陆家的人这样挑来挑去,可容珠在王府的事儿,虽然压了下来,只怕那些贵妇们心里也有别的想法,容珠已经到了议亲的年纪,沈氏这些天也开始外出走动,却没有人上门来提亲。反倒是和陆夫人达成了共识。
安静茹把欧阳倩的话告诉陆青苑,“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真的。”
陆青苑很惊讶的样子,显然是不知道的,却十分肯定地道:“不会,我父亲已经发话,我娘总会听我父亲的意思。”
“可是你哥哥,他似乎并不知道……”
“我哥哥是不知道,等沈姑娘亲事定了,我便告诉他实情,那时候一切成了定局,他也没办法,这事儿过了就过了。”
其实,难得是两情相悦的事儿,安静茹倒希望他们真能走到一块儿,可在现实面前,在这个时代,两情相悦只能发生在婚后,绝对不能发生在婚前,他们的举动皆是逾越,与理而不容的。
陆青苑虽如此说,可这事儿都不是她们乃至欧阳倩说了能算数的,不过要阻止却不是没有办法,安静茹抬头朝欧阳倩望去,欧阳倩正好看着她,安静茹朝她微微点了点头。
后面却传来一阵骚动,隐隐约约听到有人说:“王妃要生了。”
太夫人急巴巴问婆子,“生了没有?是世子还是郡主?”
王府来报喜的嬷嬷喜形于色,声音也高了几分,“是位世子,六斤八两!”
姜氏紧绷的神情瞬间放松,太夫人大喜过望,禁不住抬头望天,“老天保佑,总算让咱们王妃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安老太太、陈氏忙道贺,本来分散的众人皆走过去,陆青苑、蒋家两位姑娘也朝太夫人和姜氏福福身道贺,一时之间站在中间的太夫人和姜氏,只闻的从四面八方飞来的道贺声。热热闹闹中,阳光仿佛愈发明亮,那些梅花仿佛一瞬间都绽开了,映着皑皑白雪,红的娇艳而热烈,就连风也去了几分寒意。
大伙儿热热闹闹回到太夫人屋里,太夫人便急着叫如意去预备这样那样要送去王府的贺礼,和给曾外孙的见面礼。安老太太见太夫人和姜氏对安静茹还不错,深知府里有的忙,便趁机告辞,陆青苑和蒋家两位姑娘见状,也跟着告辞。
太夫人和姜氏挽留,又坐了一盏茶的功夫,时辰已经不算早了,这才一一将她们送走。回礼之前就预备了,陈氏又谢过太夫人,姜氏亲自送安老太太和陈氏出来,安老太太客气道:“静茹这孩子顽皮,有不对的地方,亲家母多多调教,她倒是个听话的。”
姜氏直接唤安静茹的名字,微笑道:“静茹很好,是老太太、亲家夫人调教的好……”
陈氏又客气几句,自己的女儿自己了解,虽然顽皮却也知道进退,如今嫁了人,比以前在家懂事稳重多了。
客人走了韩家却依旧热闹,英国公府王氏得到消息,立马带着儿媳妇过来道贺,姜氏打发人给许氏送了信儿,许氏也马不停蹄地赶来,太夫人屋里的热闹一直持续倒傍晚。因此姜氏原打算去王府瞧瞧,王府来的消息说王妃生产很顺利,想着洗三礼这一日要去的,王妃也不是头一胎,却之前稳婆、乳娘都预备起来,想来也没要紧的事儿,便打消了念头。
大概好事都聚集在这一天,傍晚十分,韩睿华风尘仆仆地赶回来。
086:心有灵犀
韩睿华坐在椅子上,手里不知何时多了一杯暖暖的茶,屋里灯光明亮,暖融融叫人仿佛置身春天。他看着忙前忙后的妻子,盯着她那张脸上不自觉扬起的笑意,觉得两天两夜不合眼的辛苦,浑身上下的疲劳都值得。
安静茹将他带回来的衣物,鞋子一一整理出来,大多数都要清洗过,有些衣服上还带着大块泥巴,实在不知道他这一次出门到底做了什么,当看到一条裤子上被化开的长长的口子,她还是忍不住担忧,回头看他一眼,他不会受伤了吧?
正好对上韩睿华的目光,见她收拾的差不多,韩睿华站起身,两三步就走到安静茹身后,长臂一挥,安静茹陷进他怀里。
“你不会怪我吗?”
韩睿华已经沐浴更衣,吃过晚饭,收拾的十分清爽干净,不过安静茹却还记得他才回来的模样,衣裳邋遢不堪,头发也有些凌乱,听子竹说他两夜未曾合眼,哪有不心疼的。
安静茹自然没怪他,不过却翘着嘴,“说好了之前就能回来的。”
本来是能赶回来,但路上出了点儿意外,韩睿华把头靠在她肩上,低低地道:“很累。”
安静茹立刻心疼地劝他快去歇着,韩睿华却没动,抱着她手就不安分地伸进她衣服里,温软的唇瓣在她耳根子底下徘徊又徘徊,嗓音沙哑极了,“你就不想我么?”
安静茹脸一红,知道韩睿华的企图,挣扎着道:“你不是很累么?”
“是很累,不过也很想你。”
安静茹很快意乱情迷,直到肩上的肌肤忽地觉得冷,意识才清楚了一些,可韩睿华的动作更快,就在她还没反应过来时,就被韩睿华按在大圆桌上,一抬头是他暗红色的眸子,活像饥饿的狼看到了可口的食物……
外头北风呼啸,屋里却十分温暖,渐渐响起的嘤咛和粗喘,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悄然奏响。
什么时候睡去安静茹不知道,却是被热醒的。安静茹一直不太适应北方的冷,虽然也习惯了睡炕,但觉得早上起来只怕会觉得更冷,因此坚持睡床,且棉被总是很厚,韩睿华不在家,两床棉被压在她的身上,到了早上起来,还觉得没有睡暖和。
不过,却从来不会赖床,现在温暖的胸膛,温暖的被窝,她看了看外头的天色,隐隐约约听到开门声,已经到了起床的时辰,却还不想起来。
浑身舒坦,还有一种满足从心底传出来,不自觉地就想起昨晚的事儿来。韩睿华在床上的本领她不是没见识过,不过都是在床上,可昨晚他却在圆桌上,将她吃干抹净,还犹自不知足地抱着一丝不挂的她到床上又发起新一轮攻势。
那么现在……
安静茹拿开被子下不安分的手,那手很快又攀上来,明明闭着眼的!安静茹瞪着装睡的韩睿华,韩睿华仿佛一无所觉,手从她纤细的腰上划过,略显粗糙的手掌,抚摸着她光滑的肌肤,轻易地让她不自觉地嘤咛了一声。
韩睿华睁开眼,经过一夜的修整,此刻那双漂亮的眸子十分明亮,低笑出声,“静茹也很想我是不是?”
安静茹无地自容,窘迫地说话都结巴了,道:“该起床了,还要去母亲哪里请安呢!”
“昨儿母亲和父亲说了,今儿不必那么早过去……”
姜氏和大老爷确实这么说过,连太夫人都意味深长地看着安静茹笑道:“华哥一路辛劳,好好歇歇吧,明儿你们不必到我这里来。”
“可是,你不去当差吗?”出差回来,不是应该去回报工作情况么?
“明儿再去。”
“……”安静茹无话可说,任由韩睿华为所欲为,等韩睿华终于满足放开她,外头的天已经亮起来。春香和赵嬷嬷在外头回廊上说话,安静茹整个人埋在被窝里不肯出来。
“快起来吧,你不饿么?”
头顶上传来罪魁祸首,韩睿华清朗含笑的声音。
安静茹低着头吃了早饭,没有看春香和赵嬷嬷等人的神色,却能感觉到她们脸上洋溢的笑容。
早饭后去荣景园请安,晨哥儿立刻跑过来粘着韩睿华,两人一起去书房找大老爷说话。
姜氏埋头清查明儿要送去王府的东西,金银首饰,长命锁,还有专门打造的金锞子,预备了很多,挑选了一些出来朝安静茹道:“这些你拿着,明儿也去王府。”
“世子的东西儿媳已经备下了。”安静茹如实道,“之前府里要打过年用的金锞子,二奶奶过来找儿媳商议,就顺道一起备下了。”
她能有多少东西,姜氏坚持道:“叫你收着就收着,过年的时候家里人来客往,少不得要打赏。”
安静茹微微红了脸,谢过姜氏便叫赵嬷嬷收起来,心里琢磨着明儿去说王府要多带一些,说起来她也是世子的舅母。且他们还是同一天的生辰,不知道这个需不需要避讳,毕竟世子是天家的孙子。
崔嬷嬷将东西逐一抱起来,有些用锦盒装起来。姜氏刚刚说了几句家常,就禁不住咳嗽起来,崔嬷嬷忙到了茶送到她手里,安静茹这才注意到,姜氏的脸色有些不太好。只是她平常都木着一张脸,所以不容易察觉。
“可请了太医来瞧?”姜氏喝茶的间隙,安静茹低声问崔嬷嬷。
崔嬷嬷一脸犯难,姜氏的脾气很固执,以前有个小病小痛也不会请大夫,只是以前到底年轻,如今年纪渐渐大了,却还是不肯请大夫。崔嬷嬷一脸无奈地看着安静茹。
姜氏的心思安静茹倒也明白,大房两个病恹恹的人,如果她也要请医吃药,大房就全部都是病秧子了。
可崔嬷嬷都不好劝,安静茹更不好去劝,正好听到从书房里传来晨哥儿清脆的背书声音。
或许晨哥儿还好说,且晨哥儿十分乖巧懂事。
姜氏吃了一杯茶,润了润喉咙,抬头见安静茹和崔嬷嬷一脸担忧,仿佛有些不自在似地,淡淡道:“不过咳嗽两声罢了。”
崔嬷嬷和安静茹更不好劝了,姜氏脸色是有些不好,精神看起来却与往日无异。正说着,门外的丫头扬声道:“三夫人、四奶奶来了。”
帘子被撩开,清冷的空气迎面吹进来,刘氏笑盈盈道:“我叫人备了些东西,也不知到底好不好,所以先拿过来给大嫂瞧一瞧。”
已经有婆子将一只两尺长宽的方形盒子打来,可是看得出刘氏很是花了一番心思,那些打赏的金锞子,虽然小小的,却都做得十分精致,姜氏只淡淡看过一眼,道:“一个小孩儿哪里受得起这么多。”
刘氏笑道:“虽然小,到底是世子,明儿宫里的赏赐也要下来。”
意思便是,作为娘家人,总不能太小气丢了脸面。姜氏无话可说,刘氏便趁机询问姜氏的意思,明儿想叫卢氏跟着去。
姜氏没意见,要去就去吧,反正现在王妃已经顺利生了世子,不需要静养,是该热闹一些才好。刘氏得到姜氏的首肯,脸上的笑容愈发多起来了,和姜氏闲聊起来,忽地想起什么事儿来,问道:“今儿大嫂去太夫人屋里没?”
晨哥儿如今没有上课,每天早上姜氏都带着晨哥儿去太夫人屋里请安,偶尔大老爷也要去,不过下雪天太夫人害怕他在路上那椅子的轮子打滑,就没让大老爷去。大老爷觉得自己一个半身残疾的人,经常去太夫人屋里,让母亲瞧见他的模样难免伤心难过,所以就没天天儿去,不过天气好的时候才会去和母亲说会儿话。
姜氏点点头,刘氏见她脸色平静,想来是不知道太夫人屋里后来发生的事儿,“今儿陆夫人今儿又来了,不过和太夫人没说几句话就走了。太夫人把二嫂叫过去,听说又训斥了一回。”
说道后面,她语气里就带着幸灾乐祸了。
百分之百是容珠的婚事,安静茹抬头看了姜氏一眼,不同于刘氏喜欢八卦和说闲话,姜氏淡淡的也没接刘氏的话。
刘氏却心情很好,兴致勃勃地哼了一声,继续道:“六丫头就要及笄,婚事还没定下,二嫂子就算着急,也没必要如此啊。容珠是正正经经的嫡出,这京城的青年才俊多的去了,哪里就非要陆家不可呢?!”
容蕙的婚事已经摆在台面上,孙二夫人对容蕙很满意,孙家老太太听说是韩家的姑娘,也同意了。已经递了帖子,隔几天就来拜访韩家太夫人。
二房的事儿姜氏向来不会多问,对容珠的态度也不似从前,刘氏说了几句后,见姜氏始终淡淡的,也就不好继续说下去,聊起别的话。
快到午时,刘氏告辞,韩睿华从书房出来,两口子去太夫人屋里请安。还没走到就被告知太夫人刚刚歇下了。
还没吃午饭呢,安静茹不自觉朝寿禧堂里面望了望,隐隐约约听到正屋里传来说话声。只好原路返回,走了没几步,听见寿禧堂小跨院里传来茶杯被打碎的声音,紧接着便是容珠铿锵有力十分坚决的话语:“我不嫁人!出家做姑子去!”
韩睿华眉头蹙了蹙,他不在的这段时间,府里发生的事儿他都不知道。
中午不去姜氏屋里,晚上也不用去,回到屋里吃了午饭,安静茹便着手给韩睿华做衣裳。他的衣裳并不多,这一次出门又弄坏了两身,倒不是没有穿的,冬衣早就找府外的绣娘做好了送来。不过安静茹想自己动手,一边做一边想,这颜色的衣裳穿在韩睿华身上是什么样子。
韩睿华就坐在旁边看她,屋里暖融融的,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却是从来没有过的祥和满足。
说到王妃生下的小世子,安静茹脸上的笑容愈发柔和,叫韩睿华看着移不开目光,忽然觉得有了孩子也不错,他每天回来便能瞧见妻儿迎接他。伸手将她从矮凳上捞起来,“这么喜欢孩子,你也生一个好不好?”
安静茹愣住,却小心翼翼地道:“现在还不是时候吧?”
韩睿华的热情却没有被这句话打断,怀里抱着妻子香软的身子,他蠢蠢欲动,拉开安静茹手里的针线,不满地道:“衣裳竟比我要紧?”
“这是你的。”
“可毕竟是衣裳,并非是我。”
安静茹说不出话来,忽然觉得他们如今这情形反而像是新婚。刚成亲的那两天,两人还很陌生,即便有了最亲密的关系,韩睿华也很少和她说话。便是后来两人关系慢慢好起来,韩睿华也很少像现在这样……
安静茹受不了他的攻势,气息已经乱起来,半开玩笑地道:“你在外面是不是做了别的事儿?”
都说男人做了错事,回到家会突然对妻子好起来,安静茹只是开玩笑。韩睿华却僵了一下,凶狠地道:“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
说着,用力堵住她的嘴……等安静茹完全沉迷进去,他却停下了所有动作,看着软软地趴在怀里的妻子,扬起嘴角笑道:“我知道你累了。”
安静茹只觉得脸颊滚烫,却无心再去做针线,就歪在韩睿华怀里,赌气不说话。韩睿华却主动问起她这些日子在家里做了什么,安静茹扭头瞪了他一眼,“我能做什么?该交代是你吧?你在外面有没有沾花惹草?”
韩睿华认真地想了一下,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安静茹目光越来越凶狠,他失笑着刮了一下安静茹的鼻尖,摇头道:“竟是个醋坛子。”
安静茹一副理直气壮的模样,“就是醋坛子怎么了?若是不小心打翻了,酸死你。”
韩睿华笑了笑,拥着她道:“我小心着,不打翻就是了。”
倒想起另外一件要紧的事儿来,“小舅子如今怎么样了?”
“安分下来了,爹答应了他的事儿。”
“正好,这一次回来认识一个人,颇有些功夫底子,在路上也亏得他帮忙,为人直爽颇有正义。这一次随我一道来了京城。我问过他,是武行出身,以前在镖局做押镖头,许是脾气不好的缘故,如今已经没做了,想来参军。”韩睿华简单交代完,“出身倒也没什么问题。”
安老爷答应了安晋松的要求,也想找个师傅指教指教他,前儿陈氏还说过这话呢!安静茹眼睛发亮崇拜地看着韩睿华,“你怎么知道我要说这事儿?”
崇拜的眼神让韩睿华很受用,微笑道:“你大概是我肚子里的蛔虫,你想什么我哪里不知道?”
蛔虫?安静茹想起一条长长的虫子在眼前晃动,不满地叫道:“应该说你是我肚子的蛔虫,否则你怎么知道我的想法?”
韩睿华投降,点点头纠正道:“这叫心有灵犀。”
这还差不多,安静茹问道:“那人叫什么名字?如今在何处?”
“在外面客栈住着,姓朱,是浙江一代人。”至于名字,韩睿华道,“除了你夫君,其他男人的名讳,你是不是该避讳避讳?”
安静茹白了他一眼,还说她是醋坛子呢,到底谁才是?
“不过一个名字罢了,你不说我难道就不能知道?”
韩睿华瞪她,斩钉截铁地道:“不能知道!”
安静茹不自觉地笑起来,接下来韩睿华便说起路上的事儿,京城受灾的情况不明显,南京附近也不严重,只是南京与青州交界处,因朝廷救济慢了一步,出现暴乱,有些人被迫打家劫舍形成抢劫过路旅客财物的土匪窝。
韩睿华回来的途中就遇见了这么一伙人,他们一行人不多,但官府的标致让这些人活像看到了仇人,韩睿华他们差点儿被那些人捉了去,幸亏朱重奎救了他们。那些人以前都是农民,到底也没什么功夫,朱重奎一出手就把那些人给吓唬住了。
后来韩睿华在朱重奎的陪同下上山,劝那些人下山回家,那些人知道韩睿华是朝廷派下来的官员,经过劝说又下山打听山下的情况,方知朝廷救济的粮草已经到位。如此耽搁了三四天的功夫。
安静茹心跳加快,良久才平息下来,“幸亏你没事儿。”
而且还有些不敢相信,安家以前的情况不好,可总觉得一直生活在太平盛世,那些土匪啊,强盗啊,她总觉得不现实,没想到还真的有。
韩睿华轻松地道:“不过也是被逼无奈,那些人只抢财物,倒没伤过人。”
“既然有事耽搁了,何苦这样急巴巴地赶回来。”
这个下午安静茹总算明白了什么是小别胜新婚,韩睿华卸下平日那张冷冷清清的面容,也可以很健谈什么都和她说,当然还会很温柔。安静茹胸膛里泛起温暖,经久不散。
隔天去王府,韩睿华也要去复命,这一大早,除了太夫人和大老爷、容珠、沈怀筠、容蕙等兄弟姊妹,其他人皆出门,在大门外的那条街上,与王氏汇合,一行人十来两马车浩浩荡荡朝王府出发。
时间虽然早,王府已经门庭若市,热闹的程度与中秋节相比有过而无不及。姜氏刚下车,便有人上前问候。一路寒暄去了王妃坐月子的厢房,王妃气色红润,满脸笑容,身边玄色抱被里,小世子呼呼大睡,屋里人来人往道贺声不断,也丝毫打扰不到他,继续睡他的觉。
姜氏看过小世子,不禁红了眼眶儿,王妃反倒过来安慰她。她才匆匆擦了泪,晨哥儿跟着一起来,对熟睡的小世子很感兴趣,拿出个小铃铛摇啊摇,见小世子一边吐着泡泡一边睡,郁闷地道:“天都亮了,怎么还睡?”
姜氏怕他不小心伤了小世子,拉过来道:“小世子年纪小,自然是爱睡的。”
王氏趁机搭话,“爱睡才好呢,爱睡的孩子聪慧。”
晨哥儿稚声稚气地道:“我也爱睡觉,小世子以后和我一样聪明么?”
一屋子的人皆笑起来,外头女官进来禀报,宫里某位娘娘打发人送了洗三礼来,开了头接着便有好几位贵人娘娘,还有皇后娘娘、太后娘娘赏赐的东西皆一一送来。
徐侧妃半是羡慕半是酸涩地请大伙去别的屋里坐着吃茶,一会儿好观礼。
许氏虽慢了一步,却也来了,同陈氏一道进来。
陈氏本来想着打发体面的人送来贺礼就罢了,左右想想还是亲自来一趟,在大门口时还不知道怎么进来,幸亏遇见了许氏。在韩国公府见过许氏,许氏先认出她,便结伴进来。进来后却有后悔,今儿来的全是京城贵妇们,又一会儿宫里这位娘娘,那位贵人,她已经唬得六神无主。
见到安静茹和姜氏,就忙走过来。姜氏心情大好,与人谈笑脸上的笑容很和顺,且与陈氏说话也客气而不疏远,陈氏的神色渐渐恢复正常。
洗三礼快开始的时候,徐夫人才来,不同于上次中秋节,这一次一个姑娘都没,有的只是和安静茹一样的年轻媳妇。还瞧见了陆青苑的婆婆,孟家大夫人。
孟大夫人与沈氏和王氏比较熟,而后经过介绍也认识了姜氏和安静茹。
在稳婆说不尽的吉祥话儿中,洗三礼结束,小世子被弄醒了,不满有人打搅他睡觉,哇哇大哭起来。嘹亮的哭声,昭示着他的健康,许氏欣慰地朝姜氏道:“看来是个有脾气的孩儿。”
那哭声在小世子被抱去王妃屋里就停住,众人留在客厅吃茶,徐侧妃笑容勉强地招待大伙儿,一低头脸上的笑容就没了。
王妃生了儿子,王爷任旧日日在王妃屋里,其他姬妾就罢了,本来王爷也不经常去,可对她却还是如此,她虽然是侧妃,可除了侧妃这个身份,她与那些姬妾有什么差别?
如果这个儿子是她生的就好了。
086:无题无题
偏偏还有人满脸含笑地问徐侧妃什么时候也给王爷添个子嗣。徐侧妃脸色一青,笑容十分勉强,斟酌了半晌微笑道:“或许是我与孩子的缘分不够。”
就有人一副过来人语气朝徐侧妃道:“侧妃多抱抱小世子,沾沾喜气,说不定就有了呢。”
徐侧妃不置可否,浅笑带过。她不知道如果没有男人,抱一抱孩子就能有了是从何说起的?
王爷一个月去她屋里的次数屈指可数,王妃没怀孕的时候还好些,至少一个月有那么几次,后来王妃有孕,这好几个月,王爷去的次数大概一双手都数的完……
王妃不想说这个话题,又朝众人得体地笑了笑,问起王氏容琳的伤。大伙的目光一致朝王氏望过去,有些当天在场的,如今听说还一脸后怕似地。
王氏客气地起身福福身,道:“有劳侧妃记挂,本来也无大碍,如今已经彻底好了。”
徐侧妃仿佛松了口气,点着头道:“好了就放心了。”顿了顿,又多问了一句,“脸上没留下什么疤吧?”
王氏的脸色变了变,却任旧笑道:“太医院的太医医道高明,没有留下什么疤,本来也不是伤脸上。”
徐侧妃愣住,仿佛也记不清到底伤在了什么地方,不确定地问:“没伤在脸上?”
王氏坚定地点点头,刘氏难得聪慧了一回,她后来见过容琳,下颚一点儿伤疤也看不见,就好像根本没受过伤,因此笑道:“侧妃辛劳,大概是记错了。幸亏没伤在脸上呢,倘或破相了,就实在太可怜了。”
姜氏也符合地点点头,韩家的人一致表明没伤在脸上,这态度叫那些没亲眼目睹过的都相信,至于那些亲眼目睹过的,倒也理解韩家的说法。姑娘伤在脸上亲事多少会受阻的,只是徐侧妃这坚持疑惑的态度,就有些不明事理。
本来韩家的姑娘也是来府里做客,徐侧妃负责招待,大伙倒也没指望她真能客客气气地招待,可宴客上出了事,怎么说都不光彩的吧?且那一天,韩家就来了两个姑娘,一个受伤,一个受了惊吓,虽然那个受了惊吓的有些可疑的地方。也足可见王府里,王妃与侧妃之间的争斗,如今王妃顺利生下小世子,没有任何身孕的徐侧妃更难与王妃较量了,便是如此,也没得去打击英国公的府姑娘,这气量委实小的可以。
徐夫人见大伙的神情,微笑道:“是没伤在脸上,侧妃记错了。”
徐夫人如此一说,徐侧妃倒也明白过来,自嘲地道:“瞧我这记性,竟像是上了年纪的人。”
大伙应景儿笑了笑,因为洗三礼耽搁的时间长,已经到了午时。虽不是满月酒那样要大办,不过今儿来了客,王府也招待了。
午饭后,便有人开始陆陆续续告辞。安静茹跟着姜氏、陈氏等人在王妃的厢房说话。前来辞行的人渐渐少了,不一会儿就只剩下韩家的人、陈氏和许氏。
小世子终于睡醒了,睁着眼好奇地看着抱着他的姜氏,晨哥儿有模有样地低声教小世子叫外婆,小家伙不开口,他倒急得满头大汗。
王妃看着晨哥儿和小世子,心里的满足全呈现在脸上,见安静茹面带微笑看着晨哥儿,不由问道:“三弟妹还没有消息么?”
安静茹听见问,下意识地去看了姜氏一眼,姜氏仿佛没听见,才准备回答王妃的话,可又突然不好意思起来。只觉脸颊火辣辣的,还是刘氏嘴快,暧昧地看了安静茹一眼,笑道:“华哥前儿才回来,哪能这么快。”
王妃笑起来,“晨哥儿好像很喜欢小孩儿,三弟妹可要加把劲。”
安静茹愈发脸红的厉害,真有些像新婚的景象了。
晚上回到家不知怎么的就和韩睿华说起这话来,韩睿华沉吟片刻,望着安静茹的眼睛闪着笑意,嘴上却一本正经地道:“是该努力了!”
说着就把安静茹抱起来,安静茹瞪他,他哈哈笑道:“静茹一人努力,我瞧着委实可怜,不如咱们一起努力去?”
一夜春宵,隔天早上是被一阵骚动吵醒的,安静茹睁开眼,就看到韩睿华亮晶晶漂亮的眸子在模糊的光线里闪着光。
“静茹累不累?”
安静茹摇头,又立马点头,“不能像昨儿那样了,今儿要去母亲屋里请安。”
韩睿华不依不饶,外头已经传来轻浅的脚步声,可等韩睿华赖皮够了的时候,外头已经传来扫地声。
“起来吧,今儿我要出门。”
安静茹瞪他,“做什么?”
貌似听他提过,他要休息几日的,且年关将至,督察府应该不会有多少事儿吧?
韩睿华失笑,盯着安静茹半晌,安静茹都觉得不好意思了,他才道:“今儿约了朱兄。”
韩睿华先去净房更衣,安静茹忙理了理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