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流知青人生-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杨楚听了也无语,她说得也对,休息就没有工分,这也是生产队的一种无奈吧。
  “小心点呀!”秋月嫂边说边侧着身子。
  杨楚生就慢慢过呗,只是突然合上嘴巴,想笑也不好意思。这秋月嫂的上衣破得也太有水平了,别的地方不破,偏偏就破在一边的那个凸点。虽然破得并不大,但汗水一湿,又这样几乎是身子擦着身子而过,这什么颜色,什么形状都能看出来了,而她还可能不知道。
  “衣服破了。”杨楚生一擦而过之时,小声就说。
  秋月嫂瞪了他一眼,这家伙的眼睛也太好了,她又不是不知道,别的男人没有看见,他就看见了。
  “咳!”这是桂香嫂肯定是有意的咳嗽声,她就在秋月嫂距离不到十步远的地方。发出声音以后,也得站在埂边。
  杨楚生的笑脸还没放下,看起来就跟专门对着桂香嫂笑似的,两人的目光也得碰在一起,要不然他的眼睛,就得看她被撑得太高了的短袖衫了。
  一个抿着嘴巴的轻笑,桂香嫂的眼神也有些飘忽。后面是芹菜婶,她想一直瞧杨楚生也不好意思。
  两人就跟刚才和秋月嫂面对面一样,只是这几步远的一小段,比刚才秋月嫂站的地方还要狭窄一点。
  轻轻而过,两人的呼吸声,彼此都听得见。就连这美少妇劳作之时,娇身里透出的那种气息,也能让杨楚生感觉得到。
  桂香嫂的眼睛一抬,又快速地看一下杨楚生,然后急忙看向一边。
  “哎呀!”桂香嫂还是轻叫一下,擦身而过之时,两人的身子还是稍稍地擦一下。这美少妇轻叫之后,还好还能站得稳,要不然就得往齐胸高的沟里跳。
  “哈哈哈,怪了,秋月和桂香,为什么就跟杨楚生是面对面的呢?”后面的芹菜婶一说完,其他的社员们也笑。
  也对,一般来说,不管男女,互相避让之时,空担子的一方,都是用后面朝着对方的,为什么她们俩都是正面。
  “老娘我想跟杨同志说说话怎么着?”秋月嫂也在笑着喊。
  桂香嫂可不是秋月嫂,这话还没说,她的脸已经在稍稍发烧。刚才跟杨楚生互相擦着身子之时,能擦到那里?当时是让不少男社员,时不时都会偷偷瞄一眼的丰满胸前。那种一擦而过的感觉,现在又听芹菜婶说的,这位美少妇只能怎样,就装成不当回事了。
  这美少妇装就是装,当然也会吓一跳,为什么是跟杨楚生面对面,好像她也不清不楚。也可能是前面的秋月嫂那样,她也就一时没注意吧,反正这位美少妇就暗自找理由吧。
  确实有时候就得找理由,要不然,这桂香嫂也有觉得,她这样有越轨的嫌疑。现场还有吴拥军的兄弟,也有他们的老婆,就一个不太明显的行为,搞不好又会让吴拥军有什么想法。
  “桂香,你也想跟杨同志说话了?”芹菜婶还不管,又问。
  “没,我看秋月嫂那样,也就没怎样想了。”桂香嫂一说,又有人在笑。这算不算是理由呢?
  日头已经上升到东边天际跟正午正中的中间了,这时候的阳光也渐渐毒辣起来。白雪头上戴着草帽,朝着杨楚生说“我来吧。”
  “行,我到上面挖蚯蚓。”杨楚生边说边拿下簸箕。
  白雪接过,看着这家伙的脸,都晒得跟农民一样,要是回到滨海市,谁还分得清他是农民还是知青。但也没什么可说的,只是杏眼里面,露出一种关心的神情而已。

  第38章 大官才好玩一把

  杨楚生转身走的时候还笑一下,有感觉秋月嫂和桂香嫂两人的表情的了,两人正合了年岁的关系。一个是充满着村妇的野性,如狼般年纪的寡妇,另一个却是虽为人妻,但却还带着村姑般的羞涩。
  “呼!”几只鸭子躺在田埂上休息,杨楚生好像朝着它们打一个招呼似的,还笑。不过这哥们抬头往村口瞧,看见一队人马正往田里走过来,远远的,看得出一位是县委郭副书记,好像他还是陪同的角色。
  杨楚生站住了看一下,看清楚了,一位是陈燕的爸,县委陈书记。不过还有一位,看情况,好像官比陈书记还大。
  “那个小伙子,就是杨楚生。”郭副书记小声对陈书记说。
  陈书记点点头,今天他也是陪着地区革委会主任到农村视察的,红光大队是第一个视察的地方,也是郭副书记的提议。
  说起来也笑话,现在整个红光大队,都跟着第三生产队一样,实行多劳多得。现在水稻第二次肥施得足,整个大队的水稻长势,在全县排上最好的。
  这个时代上面也最茅盾,下面的干部也最为搞不清楚方向。几天前某个对于政策最有权威性的日报社,登出什么以什么斗争为纲这些,几天后又是同一家日报,又登出什么领导的再次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反正就是乱,乱得就是那位地区革委会的张主任也无所适从。
  “不错嘛,我们的农业已经连续八年大丰收,看来今年还是丰收。”这位主任同志,可能是因为有地区广播电台的记者在,就说这些吧。什么连续八年大丰收,那是全国性的大丰收,他就一个地区革委会主任,操全国的心干嘛。
  “我们一定为国家农业连续九年大丰收做出贡献!”水鸡叔也表一个决心。这年头,也是表决心的年代,先不管能不能,就说能,到时不能那是到时的事。
  大字不识一个的水鸡同志,说话比张主任还有水平,这是陪同在周围的干部们的想法。其实这位主任听说也识不了几个字,当官又不用多识字,有一颗红心就行。
  陈书记其实内心还是蛮高兴的,他刚刚从另一个公社回来,在公社住了五天,基本都将那里的水稻看个透了,没有一个大队的水稻,能有这样的长势。
  “你们社员的劳动积极性很高嘛。”那位主任看着几个生产队的劳动场面就说。
  水鸡叔裂开嘴巴笑,还没回答,突然,官员们面前的稻田里,“哗哗哗”一群鸭子在追逐着小青蛙。这一下够晕了,这搞副业的场面,想捂也捂不住了。
  “这是你们大队养的?”问话的是陈书记。
  旁边的公社许书记也慌,他当然知道其中的底细。
  吴拥军差点笑出声,本来他是站在最后的,他一个民兵营长,就带着十几个民兵负责保卫而已。立刻就大声说“我们大队没有养鸭场,是第三生产队的社员集资。”
  好家伙!这话一出,那位主任是脸没表情,陈书记却是脸色阴沉,许书记是白中带青。
  “第三生产队长呢?”陈书记朝着水鸡叔问。
  大队书记这只老水鸡也真够老,又黑皱纹又多的脸上,本来应该是脸色苍白,但却看不出,朝着还有挥锄头的水笋就喊。
  这水笋同志也以为是官员们看了他们的水稻高兴了,想让他说说经验吧。放下锄头,嘴里还含着喇叭烟,“砰砰砰”就跑。也因为他们的水稻长势好,这位生产队长现在要跟领导汇报,根本就不用打腹稿。
  “领导好!”三个字,然后就冷场,因为看领导的脸色,跟天上的太阳截然相反,都是阴的。
  “这是你们的社员集资养的?”陈书记亲自问了,“资”字也加重语气,因为代表着资本主义。
  “不是,是生产队向社员借钱。”水笋叔这话也不用犹豫,因为跟社员们和杨楚生商量好的,一口咬定就是。
  许书记也不得不插话了“你们的社员,觉悟还挺高的,是什么让他们有这样的觉悟?”
  这话也引起随行记者的兴趣,这是一位美女,她正拿着英雄牌钢笔,和一本烫了几个金闪闪“农业学大寨”的红皮笔记本,准备记录。
  对呀,社员们的觉悟为什么有这样高呢?水笋叔可就傻眼了,挠了一下头,怎么想也想不出。突然说“这是杨楚生同志发动的!”
  这主任听了也眨眼睛,小声问“杨楚生同志是那位同志?”
  “就是养鸭子的知青。”水笋叔一说,不管三七二十一,撒开腿就跑。反正杨楚生要不来,他真的怕会说漏嘴。
  杨楚生正在挖蚯蚓,人家当官来视察,关他什么事,还不如扛上锄头,挖些蚯蚓喂鸭子。
  “吧!”杨楚生的锄头,往菜已经收割了,还没重新种的菜园地里一掘,再一翻,十几条比火柴支粗点的蚯蚓就在蠕动。
  蚯蚓这种东西,鸭子最喜欢吃,吃了也长得快,而且毛发还是油亮亮的特别漂亮,但是不能一次性吃个饱,不然会死鸭子的。通常的喂法,就是让鸭子先吃一点饲料,再吃蚯蚓。
  “杨楚生,来一下!”水笋叔的喊声,也让他站直身子。
  “快点!”水笋叔站在鸭寮后面的土坎上又说,还在招手。
  搞什么?杨楚生心里在问,拿起塑料盆和锄头,往鸭寮走。
  “什么事?”杨楚生还没走上土坎就问。
  水笋叔苦着脸,小声说“几位大官,比郭副书记还大,看见我们的鸭子了,你还是上来吧。”
  杨楚生当然上,边走边听着水笋叔说的,这哥们还笑。
  笑话了,不过这种笑话,这年头并不是笑话。杨楚生怎么着,洗完手,拿着一本红皮语录,这可是必备的。
  “他就是杨楚生?”陈书记问水鸡叔,他也认出来了,就是在移山造田大会战的时候,两个肩膀挑着两担土的那个知青。还有,他一个人抢了三碗饭的情景,给陈书记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也知道他还是标兵,不过标兵是在抢饭之后,也可以说,抢了饭后思想觉悟才提高的也可以嘛。
  “咔!”那位记者还拍照,因为杨楚生手里拿着红彤彤的红语录呗。这红红的东西,让那位主任的脸终于能跟天上的太阳搭上边,还先伸出手。
  “你是知青,很好嘛,不管劳动再艰苦,边劳动也要边学习。”张主任说话时,笑脸还挺潇洒的。
  杨楚生就笑一下,谁要是边劳动边学习那是傻冒,那一上午能挑几担土?半路上不被摔个鼻青脸肿才怪。笑着说“不单是我,我们全体知青和社员,在劳动之余,也坚持学习。”
  都晕,吴拥军先晕,然后是水鸡叔,水笋叔却是晕得连地面也感觉在旋转。要说他们生产队的社员能看得懂这语录里面三成字的,也没几个。谁要敢学习,读错了字,恐怕脖子上少不了挂上一块牌子。
  “这是我们县的学雷锋标兵!”水鸡叔也说了,反正他也豁出去了,杨楚生空口说白话,也能说得脸色平静。他说的还是真的,就想以标兵的光荣称号,让这位大官对杨楚生的话更加相信。
  “那你们生产队的副业,就是你带着搞起来的?”陈书记也问了。
  “不但是他搞起来的,现在我们全大队,以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也是他搞起来的。”吴拥军又来,因为这事县委已经默许,今天来的可是地区革委会主任,正合他意。
  这个吴拥军就搞错了,多劳多得这种分配方式,县委也有向地委汇报的。这位主任又在眨眼睛,原来这一些,都是这个小知青搞的。
  “领导,还是到上面吧,这边太热了。”水鸡叔朝着张主任说。
  一班干部虽然戴着草帽,但阳光也确实猛,杨楚生就先走进竹寮里了。
  “杨楚生,你还是跟领导汇报一下吧。”吴拥军一进门就说,他可巴不得这主任一不爽,那就有好戏看了,恐怕水鸡叔这个大队书记,也得被拉到批斗会上。
  “社员们通过学习,都有这样的认识,生产队好,他们的生活才能好,大家一听说生产队要办养鸭场,都踊跃支持。”杨楚生就说了呗。
  水笋叔终于开窍了,以后碰上大官,就说些虚的,反正领导听了能高兴就行。
  张主任就是“嗯嗯嗯。”然后看着杨楚生又问“你怎么会想到,以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来调动社员的积极性呢?”
  “这很简单,我们的水稻为什么没有产量,就是肥料不足,管理不足。这叫大锅饭,大家干多干少都一样,谁想积极呀?”杨楚生说完了,也吓一跳,这样子跟他说的社员的觉悟有多高,完全就是茅盾。
  这年代茅盾的事还不够多嘛,领导不觉得茅盾就行。张主任点着头,也说“但不能脱离了集体。”
  “问题是农民的肚子问题,农民能过上温饱的生活,他们也就能安心劳作,我们的目标先别说实现共产主义,最基本的三转一响要实现,也得在温饱的情况下。”杨楚生说了还得停顿一下,想想他的话有什么反动言论。
  这话说得官员们在大眼瞪小眼,一个十八岁的小知青,头脑就这样复杂,完全是胸怀农民群众。
  杨楚生却又说了“农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温饱。怎样得到温饱?那就得在土地里找,不管什么方式,能多生产粮食就行。因为人的温饱问题不能解决,一切都是空谈。”
  “杨楚生,这是领导!”吴拥军急忙插话。
  吴拥军的话,根本就没有人听,官员们只是被这个小知青吓一跳。他说的这些话是实际,这个大家都懂,可其中却有被判刑几年的危险。
  在这种场合说这些话,有些过了领导也不讲究。杨楚生最后还跟张主任和陈书记握手,算是跟两位都认识了。
  正所谓吧,语不惊人,领导过后还当一个小知青是个屁。杨楚生还乐呢,他算是冒一下险又如何,这要是在明年,他可能还敢说出更吓人的话。

  第39章 知青们的小天地

  杨楚生就算是教教大队干部们吧,在领导的面前要怎样忽悠。这种忽悠也永远不会过时,就是过了三四十年,还会忽悠得更凶。
  也确实,大队干部们又是发傻又是打心眼里佩服,水鸡叔还曾经有想法,杨楚生是个给红光大队增添麻烦的家伙。现在不是了,这个小知青,单凭忽悠大官的本事,就是红光大队的福气。
  太阳在渐渐西斜中,光线也越来越红,而且退的速度也特别快。站在鸭寮前的杨楚生,刚刚还被笼罩在一片金红之中,才一会,那一线红色的边线,已经离他有两步之遥。
  杨楚生朝着村子里瞧,也正是到了社员们做饭的时间,一支支比屋顶稍高一点的烟囱,都在冒出炊烟。
  该让鸭子们回来了,大队的自留里,也才只有三两个社员的身影。田野中,青蛙的叫声也开始热闹起来了。
  口琴声一吹响,就跟听到号令一样,已经从稻田里跑出来,在水沟里洗完澡,伏在远远草地上的鸭子们,陆续起立。瞧着它们摇晃着身子,乖乖往鸭寮走的样子,晚归的社员们,看了都在笑。
  杨楚生在饲料里面,加些土霉素片捣成的粉,搅均匀了,往鸭群里面撒。鸭子也需要喂些药,不用多,一个星期一次就行了。
  鸭子们吃完了,还觉得不够,都往杨楚生身边来,将他围在正中。
  “吃吧!”杨楚生一喊,抓起一把蚯蚓一撒,抢啊!鸭子们好像也有意料之外的惊喜一样,边抢边叫。有一只抢到一条有小拇指粗二三十公分长的,立马就往一边跑,另一只却立刻追上。两只鸭子,就好像在进行一场拔河比赛一样。
  现在杨楚生可不能到秋月嫂家里吃饭了,自己煮。两块土放地上,摆上铁锅,就是一个现成的土灶。
  养鸭子的饲料,都是有参股的社员拿的,按照参股多少的比例拿,杨楚生的就得跟人家买。他可不想贪污,吃的是自己的口粮,还拿了七八斤给秋月嫂,真正吃也不够,不过他多买了一些番薯,勉强算是够了。
  入夜的田野,夏风吹拂着稻叶,发出“沙沙沙”的声响,也吹起了一股泥土的芳香。杨楚生可不敢往祠堂那里跑,自己一个人,拿着那个口琴,坐在竹寮后面的土坎上面,没有吹,只是听着越来越热闹的蛙鸣。村后的山上,偶尔还能在树丛中,见到一闪即辞的小点亮光,可能是野兽的眼睛。
  “唰”!不远处,突然有一条影子一闪而过。杨楚生也警觉地转脸一瞧,应该是豹猫或者是山狗这些东西。这些家伙有时候也会在半夜潜入进村里,专门偷鸡鸭。
  也可能是看到土坎上有人吧,那条黑影小跑着往村后的山边跑,跑几步还又回头。杨楚生又重新坐下,口琴往嘴巴一堵,吹出一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悠扬的口琴声,在夏夜的田野里,听起来更有一番韵味。也让往这边走的几位知青,听了还放慢脚步。
  “啪啪啪……”一曲吹完,口琴声才一停,就听到白雪鼓掌的声音。
  “嗨,下来吧,要是我才懒得吹什么,吼几声就行。”孟跃进一说,抬起脸,“啊……”这一声大喊,拉得足足有半分钟。
  喊声一喊,紧接着就是由响而弱的回音,搞得刘雪贞也觉得有意思,双手放在嘴边,也跟着喊。
  “进来了,别喊坏了嗓子。”杨楚生从土坎上走下来就说。
  孟跃进这家伙,还又喊一声,然后说“怪了,我感觉喊过以后,心里觉得舒服点。”
  王升也笑“你这叫压抑症。”
  “呵呵,你小子可以当医生了。”孟跃进本来极其讨厌王升,不过他说的有道理,也就赞一个吧。
  王升也讨厌两个男的,要不是他们三个想往这边来,他自己一个也不敢在祠堂里,他才不想凑这热闹呢。
  宽敞的竹寮里,一盏小煤油灯,发出昏黄的灯光,还没有从窗户透射进来的月光亮呢。
  五个知青,随便往那个竹铺上坐,两个男的抽起香烟,白雪嘛,自己一个,在洗着杨楚生饭吃完了,却懒得洗的锅碗。
  “别管他了,谁叫他懒。”刘雪贞大声说,还看一下杨楚生。
  白雪洗完了,也往铺子上坐,杏眼看着杨楚生,突然“扑”一下就笑。这家伙可能无聊透了,吸一口烟,圆着嘴巴,接连喷出三个烟圈。
  “唱歌!”刘雪贞也无聊,说着还往地上站。
  五个知青,真的放开喉咙,放声就唱。
  夏夜的田野中,响起了男女声五重唱。尽管他们刚刚来时的心怀激奋,已经被现实打得粉碎。但是,歌声中,却也听得出一种青春的活力。
  歌声是一首接一首,知青们也完全沉浸在歌的世界里,只是这年代,他们会唱的歌能有几首,就连《我爱北京***》都被翻了两遍。
  “还有吗?”白雪看着哑火了的知青们,笑着问。
  没了,歌一唱完,大家都你瞧着我,我瞧着你。这样的瞧,特地指的杨楚生跟两位美女,因为她们俩都只往他瞧。
  “哇,这么多番薯啊,你们坐,我搞一锅番薯汤。”孟跃进这家伙看着堆在一角的一堆番薯,说着肚子也咕噜噜直响。这家伙平时食量就比较大,再加上也确实吃不饱,瞧他的眼睛,那光芒就跟老鼠看见大米似的。
  杨楚生瞪大眼睛“不行,这是生产队养鸭的。”
  “那,到外面偷挖几个。”反正孟跃进就知道吃,看着刘雪贞又问“你敢不敢去?”
  “有什么不敢。”刘雪贞说着还抬下巴,就为了偷两个番薯,这美女还得露出女侠般的表情。
  杨楚生吐了一个圆圆的烟圈,又说“行了,你偷了生产队的番薯,还不是等于偷了社员的粮食。”
  孟跃进又在看刘雪贞,这美女想跟他一起偷,正合他意。要是在黑暗里,为了保护她,他就可以拉着她的手,要是她不挣扎,那就是默许。为了这个,他就敢偷。他才不管什么口粮不口粮的。
  “对呀,我不偷了。”刘雪贞一说,知青们就都笑起来了。
  “要不,到村边的池塘偷钓鱼!”杨楚生也站起来说。
  白雪吓一跳,伸出手就拉他的衣角,要是被捉了,那可就麻烦,又会落在吴拥军的手里。
  “嘿嘿,怎么钓?”孟跃进又来了精神,只是钓鱼他真的外行。
  杨楚生笑一个,他当然懂怎样偷钓鱼,池塘里养的鱼,一般就是草鱼、鲤鱼、鳙鱼和鲢鱼这些。能钓的也就鲤鱼和草鱼。草鱼最容易钓,那些家伙贪吃,拿起那支钓鱼杆,不用什么鱼饵,搞两片菜叶就行。
  “不能去!”白雪还是不让他走。
  “放心,看着大事不妙,我就跑。”杨楚生还笑着。
  杨楚生和孟跃进两个家伙,当真走了,这大队有好几口鱼塘,村边就有两口。
  悄悄地,两个家伙边走还边小声说话,这池塘边,还有几处长着一人多高的芒草,两个家伙到了,就往一处芒草里趴。
  “哇!”孟跃进才一抬起头,就小声惊叫。好家伙,这哥们惊叫后也感到特别可惜,看见几个已经穿好衣服的女人身影,要是他们来快了两分钟,那就不是钓鱼,而是偷窥。
  这年代的乡村里也就这样,夏天一到,男人都在村里的池塘里洗澡,而村边的池塘,就是晚上女人洗澡的地方。池塘的另一方,就是大队鱼组守池塘的竹寮。
  杨楚生将一条空心菜往鱼钩上搭,等着那几个女人的身影走进村里,立马往池塘里就扔。
  草鱼就是贪吃,还等了不到两分钟,突然,一阵水声响,杨楚生也感觉手里的鱼杆,被一股力一拉。
  上钩了!杨楚生一提鱼杆,“哗哗哗”!水面上几声响,好得这鱼线还算是够粗,要不然,力量特别大的草鱼能将尼龙绳挣断。
  “哈哈哈!”孟跃进爽得低声笑,这一条鱼有一斤多点,也好得鱼不大,才这样容易上水。
  那个鱼组竹寮里的人,一是离得远,二是可能也想不到,刚刚还有女人在洗澡,现在就有人在钓鱼。
  “走了,两条就够了。”杨楚生小声说,两个家伙每人提着一条一斤多的草鱼,悄悄地往鸭寮那边跑。
  “哈哈!太刺激了!”孟跃进先跑进竹寮里,将草鱼一扔,大声就笑。
  “哗,两条呀!”刘雪贞也大声喊,还好像特别亲切似的,蹲下身子,往嘴巴还在动的草鱼身上抹。
  怎么吃?杨楚生当然会吃,他可是重生的,这哥们杀好了鱼,吩咐刘雪贞和白雪,烧点开水,也没什么配料,就下点盐,还有倒了一点酱油。
  这就是七十年代的火锅,几个知青要让人看了,完全就是笑话。那个土灶下面就烧着两根柴火,一个二十公分的铝锅,里面的水在翻沸。
  “这样吃嘛,你们不懂呀?”杨楚生先将鱼头往锅里扔,然后挟了一块切好的鱼肉,放在锅里沸一下,拿上来,沾一点酱油,放在白雪的碗里。
  “没有筷子,怎么吃?”白雪边说边笑。
  还不容易,杨楚生在那堆番薯的上面,拿起一条篾片,折成跟筷子差不多长,这样不就是筷子的嘛。
  这情景也真的太好笑了,白雪干脆双手拿着这最为别致的筷子,夹起一块鱼肉,边吃边笑。
  “哇,真他妈好吃。”孟跃进将一块鱼肉吃进嘴里,边欣赏边说。他们来红光大队到现在,还没有吃过鱼。
  这家伙美滋滋地,想不到杨楚生这里,倒成了他们的小天地。以后每晚都往这边跑,要不就偷钓鱼,要不就到别的大队那边偷番薯,别人在饿肚子,说不定他们五个却还能长胖。
  杨楚生也觉得好吃,谁都觉得好,这哥们又挟起一块鱼肉,往白雪的碗里放。
  刘雪贞有点不愿意了,将碗往他的面前一放“给我挟一块。”
  什么情况了?孟跃进看着这美女,感觉她是在对杨楚生照顾白雪的行为不爽。

  第40章 公的就是好斗

  刘雪贞当然有些不爽,她已经吻过了杨楚生了,这年代,吻了,其亲密度那是相当的粘合。最起码,一般的男女都是这样想的。虽然当时是她在吻着杨楚生,他并没有做出热烈的反应,但这样也是吻了。
  孟跃进也在不爽,白雪他不敢跟杨楚生争,她对他的意思,也不用争。可刘雪贞呢?怎么也对这家伙这样了。
  王升不也一样,这家伙的倒吊眉也是相当艺术,居然能够左右单独耸动,因为他的对面,左右两边是两个有胡子的家伙。
  “给你。”孟跃进一说,两片篾片夹着一块鱼肉,就想往刘雪贞的碗里放。
  刘雪贞才不要,将碗往一边挪。
  孟跃进拿的可是两片篾片,跟筷子不一样。那个碗才一挪,他的鱼肉也掉了,这一掉就是地上。
  情况有点尴尬,刚才还是有说有笑的场面,一下子变成冷场。白雪也露出惊讶的表情,眨着杏眼。
  “给你,别闹了。”杨楚生将一块鱼肉也放进刘雪贞的碗里说。
  这还差不多,这美女就吃,吃得多美,然后还瞧着白雪笑一下。
  白雪的性格跟刘雪贞不一样,就是心里有什么想法,也不说。只是放下碗说“你们吃吧,我够了。”然后站起来,往外面走。
  “她可能有些想法了,都是你闹的。”王升看着刘雪贞说。这家伙的意思很明显了,表面上是在责怪刘雪贞,其实也等于跟她说,杨楚生爱的是白雪,你凑什么热闹。
  “谁闹了?”刘雪贞圆睁一睁,瞪着王升。这时候吧,她也会想起这家伙说的,杨楚生会不会为她卖血的话。转脸看着杨楚生又问“我这是闹吗?你说,要是我也住院了,你会不会为我卖血?”
  “会,别说是你,要是孟跃进住院了,我也会。”杨楚生边说边吃一块鱼肉。
  这话怎么样理解,反正刘雪贞就眨眼睛,她以为是杨楚生故意说的。
  “嗨,别说这些了,喝鱼汤。”杨楚生说着,拿起铝锅,就想给刘雪贞倒。
  “不要了。”刘雪贞一说,站起来也往外走。
  这搞什么?杨楚生睁着眼睛,看着眼前的两个家伙,这本来挺快乐的场面,怎么就搞成这样。看着走出去的刘雪贞喊“别走太远了!”
  刘雪贞还翘着嘴巴,走出竹寮,看白雪正坐在一边土坎下面的草地里。
  夏夜的天空上,一汪半圆的清月显得特别清晰。月光下面,也可以看见刘雪贞的脚下,惊起了几只小昆虫。
  白雪伸出尖尖的手指,轻轻地摘着已经沾上露水的草叶,抬头看向她走过来的刘雪贞一眼,又低下头。
  刘雪贞也往她的身边坐,怎样跟白雪开口呢?就跟她说,他们俩已经亲过嘴巴了?
  “刚才他说的话,你听见了没有?”刘雪贞还小声问。
  白雪也真的没有听见,杨楚生说的并不大声,摇摇头。
  “他说,不管是谁住院了,他都愿意为谁卖血。”刘雪贞边小声说,边借着月光,观察白雪的表情。
  白雪手一挥,将手里的草叶,撒向月光之中,也说“我也是呀,有需要的话。”
  刘雪贞也无话,她还以为,这话白雪听了,会有什么想法。
  两人就这样坐着,一阵夜风吹起,听得见草叶子摩擦的轻微声音,也吹散了白雪的一头披肩长发。本来这样的夜风,吹得人应该感觉特别凉爽才对,只是两位美女都一样,并没有感觉到凉爽,而是心底里还有些烦热。
  “你是不是对他有意思?”白雪也禁不住问了。
  刘雪贞“吧”地拔起一棵草,才点点头。
  白雪轻轻咬了一下嘴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