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农场在沙漠-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土生长的中国人,罕有不知道和田羊脂玉美名的。

在沙车呆了十几天后,蔡鸿鸣闲来无事,想着既然离和田这么近,不如去那边找几块玉石,说不定能发笔小财。卡尔旺的二儿子刚好也要回去经营玉石生意,他就想和他一起过去。可当他把这想法跟计东他们说了后,却遭到他们的鄙视。

“鸿哥,咱还是脚踏实地,不要尽做这种白日梦行不行。”

潘海民语重心长的说道。对这种事他最有体会。以前没当兵的时候他总是异想天开的跑去山上挖人参,盼望着能挖到一棵野山参从此脱贫入富,但想法是好的,现实却很残酷。不要说人参,他在断断续续在山上找了几年,打过兔子,抓过飞龙,吓过野狼,看过熊瞎子,瞄过东北虎,可人参却是连一根毛也没见到。

“鸿哥,咱还是洗洗睡吧!”黎春也在旁劝道。

“其实这玉也不难找,主要是靠运气。”

蔡鸿鸣被两人说得有点丧气,这时慕容华忽然开腔拉了他一把,不由得向他投去感激的眼神。可惜人家压根就没理会,算白表错了情。

慕容华说道:“我有个战友,他哥以前正好在这边服役,有次巡逻的时候运气好,在路上发现一块石包玉,直接卖了八万。据他说。若是运气好,只要挖到一块好玉,就能一夜暴富,在这边不凡挖到一块玉回家娶老婆盖房子的。”

“真的?”黎春听得眼睛都大了。

“当然,但这也要运气和眼力。有人挖一辈子都不一定能挖到一块好玉。不要看宝玉无价,和田这边每年因为采玉,都不知死了多少人。”

“不能吧!就是找找东西而已,至于这么危险?”

“你以为找玉就是在路边捡捡石头那么简单呀!要是那么简单也不会那么贵了。和田主要有两条产玉的河,一是玉龙喀什河,一是喀拉喀什河。这两条发源自昆仑山的河将山上脱离岩石的玉料从山上冲到下面河岸上。以前运气好的随便走走就能找到。后来少了就用挖的。现在能挖到的也少了,就用机械挖。有时候挖一天都未必能挖到一块好玉。

下面没玉了,采玉的人就只能往河流源头去找,那就要进山。一般他们进山都要带十天半个月或者一个月的粮食。吃住在山上。免得来回奔波。

山上气候多变。雨雪无情,什么危险都能遇到。有时还要不定一转眼就尸骨无存。那山上几千米高的海拔,摔下来用望远镜不一定能找得到。不过,只要运气好找到一块好玉,卖个几十上百万也就赚了,所以即使危险,每年还是有很多人从沿海内地跑来挖玉。这也是赌徒心理,想一夜暴富。”

“婉儿他二叔就是一夜暴富的典型例子。”

蔡鸿鸣接着慕容华的话说道:“以前这葡萄园就是婉儿他二叔种的,后来感觉种葡萄挣不了几个钱才跑去挖玉。也是走运,没一阵就让他挖到一块二十几斤的玉料,卖了几百万。不过接下去他就没那么好运了,挖了很久也没挖到,他干脆承包了一片滩地,雇人开机械挖,自己则专门在店里卖玉。如今他生意越做越大,已经是和田那边数一数二的玉石商人。怎么样,你们想不想去?”

黎春他们本来是不想去的,跑那么远去挖玉,还不如早点回家。现在听他和慕容华这么说,心中难免痒痒,就点头答应了。

“那牦牛怎么办?”陈大山问道。

“带过去,回去的时候我们从和田机场走,省得来回跑。”

商量了一下,事情就这么定了。

翌日,蔡鸿鸣就和师婉儿去向卡尔旺辞行。卡尔旺舍不得师婉儿走,不过聚散终有时,总不能老呆在这里,就依依不舍的去给她准备礼物。最后拿出了一大堆葡萄干和巴旦木等东西,差不多有一小车之多。还有葡萄酒,这些葡萄酒都是他珍藏二十年以上的佳酿,听师婉儿说蔡鸿鸣喜欢,就送了他十坛,送的时候他有种割肉的感觉。

看到老人送这么多东西,蔡鸿鸣接过去都有点不好意思,就从玉鼎内的洞天福地中取出一些虫茶和几棵青灵芝送给老人。

卡尔旺送的东西太多,带着上路实在太过累赘,所以蔡鸿鸣就把酒收进玉鼎内的洞天福地,其它东西打包先用快递寄回去,然后才叫来一辆挂车,载上装了牦牛的集装箱,一起往和田而去。

在秦汉以前,和田地区就有操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的塞人、羌人、月氏人等不同古老土著民族在这里生存。

只是直到汉时张骞通西域后,和田才第一次被记入汉文典籍。

《》记载:“于阗(和田)或曰瞿萨旦那,亦曰涣那、曰屈丹,北狄曰于遁,诸胡曰豁旦。”而唐玄奘所述的《大唐西域记》则称和田作瞿萨旦那国:“唐言地乳,取其俗之雅言也。俗语谓之汉那国。匈奴谓之于遁,诸胡谓之豁旦,印度谓之屈丹,旧曰于阗,讹也。”又称:“瞿萨旦那国,周四千余里,沙碛大半。”瞿萨旦那为国名,含义是“地乳”。

地乳,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地中的乳汁或者是从地中冒出的乳汁。

和田羊脂玉色若凝脂,如乳汁般细腻晶莹。在久远以前,这些玉石被河水从山上冲刷下来后,埋在土中百千万年后才被人从地里挖出。所以地乳的意思更是可以理解为,埋着美玉的地方。

南越昆仑山抵藏北高原,东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毗连,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腹地,与阿克苏地区相邻,西部连喀什地区,西南枕喀喇昆仑山与印度、巴基斯坦接壤。距离伊斯兰堡大约七百一十九公里的路程,从这里到新德里约九百七十四公里,而加德满都则要一千一百五十四公里左右。

若非旁边有巍巍昆仑山脉挡住路途,又是处于内陆边缘地带,和田应该可以作为架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桥梁,成为一个通往内地的国际贸易港口,而不用只靠玉石来成就名声。

沙车和和田有国道相通,开车只要几个小时,到了快近中午的时候,蔡鸿鸣一行就到了。

和田有个玉石批发市场,师婉儿他二叔也就是阿基比格在市场上有栋房子,是早前他有钱时候盖的,下面店铺做买卖,上面住人,地方很大,即使蔡鸿鸣等人数众多也能住得下。

蔡鸿鸣原本不想去他家打扰,打算带计东他们去住酒店,却被阿基比格狠狠教训了一顿。

少数民族就是这么好客,而且你来这边不住他家,这传出去他会让人笑话。尤其阿基比格是和田本地数一数二的玉石商,若是被有心人传出去,格调立马会降低好几个档次。无奈,蔡鸿鸣只得住到他家去。

阿基比格家很大,外面看是一栋楼房,谁知道绕一圈从后面走,却发现是一个大院,院中假山池水,绿竹幽映,竟然让人感觉好像到了江南。

蔡鸿鸣和计东他们就在这边住了下来,晚上阿基比格在院中烤全羊接风洗尘,吃得宾主尽欢。

在和田市区,每个周五、六、日都会有大巴扎。大巴扎就是我们所说的集市。在这个时候,四里八乡的挖玉人都会拿着自己挖来的宝贝出来卖,但据说要价很高,而且作假的很多。

蔡鸿鸣来的第二天刚好就是大巴扎,出于好奇,就和师婉儿带着计东等人一起往大巴扎走去。

阿基比格在这边久了,知道集市上有很多假东西,怕蔡鸿鸣这傻头傻脑的汉家女婿和不了解情况的侄女上当受骗,出门的时候特地叫了一名机灵的伙计跟着他们。

大巴扎位于和田市区东北角,315国道边上。

也不知道是不是来晚了,蔡鸿鸣等人到的时候,发现集市上已经挤满了人。站在集市前望过去,只看到人头,根本就看不到站人的地方,这还怎么进去?还是阿基比格叫来的伙计有经验,带着他们往旁边一条路走去。

这条路相对刚才他们看到的那条,无疑静了很多,不过蔡鸿鸣他们是来玩的,倒无所谓,反正只要有卖东西的就好。

走了一圈,蔡鸿鸣发现和田最特殊的地方就是卖东西按斤来论价,而非西疆那边习惯的公斤或者内地和沿海一带的论份。在这边最有特色的小吃是烤肉串、手抓饭、米肠,市场上披红的烤全羊每斤只要15元。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羊肉,在其它地方就是一袋羊屎估计也不只这个价。

ps:有件事得说一下,我写书的时候会收集一些和本书有关的图片发在书友群的相册上,喜欢本书的人最好加书友群去看图片,这样更有代入感。:214618691(记得暗号是我的农场在沙漠,要不然我不会加。)u

。。。

第三十六章和田玫瑰

今天天气不错,空中一片湛蓝,万里无云。——

蔡鸿鸣走了一阵,顿时把先前以为这边最有特色的小吃是烤肉串、手抓饭、米肠的想法抛到云霄天外。

他感觉这里什么东西都很有特色,到处充斥着迷人的民族风情。虽然古浪那边也有少数民族,但气氛绝对没这边这么浓郁。

边走边看,他发现这边竟然有人在卖烤鸡蛋、烤鸭蛋。那些维族小贩用泥土把鸡蛋、鸭蛋裹上,然后放进自制的烤炉里烤,一会儿蛋就熟了,一股淡淡的蛋香味从烤熟的泥土中飘散出来,馋的人直咽口水。

虽然感觉不错,但蔡鸿鸣等人却没有上前尝试的。在家里吃蛋就算了,来这边也吃蛋,那也太没格调了。

旁边有家烤南瓜的,那南瓜被烤得蜷缩一团,喷散出一道道香气。这玩意儿蔡鸿鸣等人都没吃过,师婉儿也没有。于是,他们就买了一点来尝尝,味道还是南瓜味,就是做的手法不同而已。蔡鸿鸣吃后感觉亏了,这破南瓜的味道根本就不值那个钱。

再往前走,是一摊卖烤羊肉串的,好久没吃了,闻到那个味道有点馋。

蔡鸿鸣就走过去,打算买几串试试味道,却被师婉儿拉走了。

等离开卖羊肉串的摊子,才知道原来是他二叔的伙计叫他们走的。他说那摊的羊肉串不好吃,而且很贵,专宰他们这些不熟悉的外来客。阿基比格叫过来带路的伙计叫举马。也是塔吉克人,时常在集市上晃荡,所以对这里很熟。

又走了一会儿,举马给他们推荐了一摊烤肉串的,说是又好吃又便宜。

蔡鸿鸣买了几串尝尝,味道还真的不错,就让大家都试试。一时,个个吃得嘴角冒油,走的时候还一人拿着一串悠哉悠哉的咬着。卖烤羊肉串的过去不远,路边上有个卖薄皮烤包子的。那老板手法娴熟。秒秒钟就包好一个包子,然后放在自制的烤炉上烤,没会儿就熟了,飘出一股股肉香。

这玩意儿蔡鸿鸣也没吃过。就买了一些和大家一起品尝。

唔。。。。味道真好。皮薄馅多肉新鲜,稍微一咬,里面浓浓的汤汁就流出来。吸一口,那味道鲜得能把你的舌头吞进肚子里。

再过去,就是几摊卖烤馕的,烤馕边上还卖面肺子羊肚子等等小吃。看到没吃过的东西,蔡鸿鸣就买了点一一试了下。不一会儿,他们几个肚子就吃得饱饱的,给撑住了。师婉儿摸着微隆的小腹,皱着眉头,气恼的抱怨蔡鸿鸣让她吃太多东西,这回去要是长胖了可怎么办?

蔡鸿鸣听得直翻白眼,刚才吃薄皮烤包子的时候也不知道是谁直呼好吃,还跟他抢来着。

不过,女人一向以不讲理任性著称,他也不敢回嘴,免得召来狂风暴雨般的打击。有时候男人确实很命苦,但这时候只要想想晚上享受的快乐时光,你就会把这些烦恼全部忘掉。

走过卖吃的地方,他们来到卖商品的街上。

街上商铺中摆得最多的要数具有浓厚民族气息的和田丝绸和地毯,蔡鸿鸣看了非常喜欢,就和师婉儿商量回去的时候买一点带回去铺地。对此,师婉儿表示没有意见,还兴致勃勃的上前跟店主询问起地毯的花样来。若不是蔡鸿鸣及时把她拉走,她都要跟人家讲价了。从这一点可以证明,跟女人逛街果然是件很可怕的事。

这里的商铺除了卖丝绸地毯,还卖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

走过去,来到尽头,蔡鸿鸣发现前面卖小花帽的摊位边上,有两个维族人举着个两米高的怪模怪样的花里花俏的木酒壶坐在那里,也不知在干什么?

蔡鸿鸣是有看没有懂,就上前问了问。他会一点维族语,和维族人交流不是问题。问了后才知道,原来他们是在卖玫瑰酒。玫瑰酒他也喝过,也不知道这两人卖的怎么样,就打算买来喝看看。

原本坐在地上的维族人一听他要买酒,立即站起来,热情的从旁边拿出一个小碗,小心翼翼的从酒壶中倒出一碗酒给他。

玫瑰酒入口醇香,带着浓郁的玫瑰香味,馥悦芬芳,口齿留香,简直是妙不可言。蔡鸿鸣让师婉儿和计东他们都喝看看,心里已经下定决心,回去带的东西中一定要有和田出产的玫瑰酒。

其实,和田一地不只产玉,还盛产玫瑰。

在和田,玫瑰花的栽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玫瑰花一向被当成是爱的象徽。据说在希腊神话里,当掌管爱情与美的女神维纳斯诞生时,众神便创造了这代表爱与美的玫瑰。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玫瑰来自西方。其实玫瑰并非西方之花,它的故乡本是中国。玫瑰花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品种也很多,但是以“玫瑰花”的品质而言,则属和田的宽刺玫瑰为最。

宽刺玫瑰,俗称“粉玫瑰”。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就野生着很多粉玫瑰。粉玫瑰一年只开一次花,因为生长在沙漠中,受昆仑山融化的雪水浇灌,所以有着与其它玫瑰不同的品质。其香味纯正,浓郁,自然。在和田,每到五月玫瑰花开时节,当地人就会去采摘那些野生玫瑰回来,或做成花茶,或制成玫瑰花酱,或酿制成酒饮用。

这种天然玫瑰花做成的花茶,性质温和,据说可缓情绪,补血气,消除疲劳,改善体质。对肝及胃有调理作用,有美容养颜之功效。常饮可去除皮肤的黑斑,令皮肤嫩白自然。

而其制成的玫瑰酒则带有一股天然的味道,这是和用市面上卖的玫瑰做成的酒截然不同的。

饮过玫瑰酒,蔡鸿鸣等人就继续往前走。

逛了一圈,他们发现里面卖的物品真是琳琅满目,不管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菜系佳肴,还是各色名点饮品、干鲜果品、药材补品、金石雕镂、陶瓷漆器和各地的名优百货等是应有尽有。当然,旅游用品也有不少,比如说和田玉、和田丝绸、和田地毯、玫瑰酒、和田小花帽、民族医药、民族小刀等等东西。

蔡鸿鸣等人因为还要在这边呆上几天,所以就没有买东西,只是把想买的在心中记下,等要回去的时候再来大采购。

休息一天,明日就要上山挖玉,手里不能没有东西,因此蔡鸿鸣就让举马带他们到市里最大的野外用品店去。因为很多人都梦想着一夜暴富,所以都跑去山上去采玉,这就需要用到一些野外用品,所以和田就诞生了大量的野外用品商店。

这次挖玉,蔡鸿鸣想边玩边挖,能挖到算是运气,没挖到也无所谓。

所以就买了一大堆如同出游野炊的装备,什么帐篷、睡袋、折叠锅、折叠椅之类的玩意儿买了个遍,还在市场上买了几天人畜用的粮食,好像真的打算在山里呆几天。

等他们把东西搬回去后,阿基比格看得直傻眼,这是怎么回事,真打算在山里安家了?u

。。。

第三十七章寻玉(一)

蔡鸿鸣看到阿基比格的担心,就跟他解释了下。

来的时候,他已经了解过,知道和田产玉的地方主要集中在玉龙喀什和喀拉喀什两条河及其附近地区。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两条河中又以玉龙喀什河产玉最多,产出的玉石又多是和田玉中的上品与极品。而喀拉喀什河产出的玉则多为青玉、青白玉、青花和墨玉,也产少量的碧玉,产出的白玉很少,玉的质地和价格远不如玉龙喀什河产出的白玉。

和田玉的历史悠久,早在殷商时期,就已进入中原。

《穆天子传》中记载周穆王巡游昆仑,曾“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载玉万只”而归。而西汉东方朔在他所写的《海内十洲记》中更是称和田羊脂玉为“白玉之精”。

只是经过几千年的采挖,加上现代机械的运用,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两岸早已被采玉人挖得千疮百孔。

蔡鸿鸣用卫星地图看过,发现那地方左一个窟窿右一个窟窿,根本不像一条河流的样子。试想被挖得这么厉害的地方怎么可能容易找到玉,所以他就想朔流而上,循着源头去找玉。

西疆有一条省级公路就修建在玉龙喀什河的边上,到了离和田市差不多六十公里的地方才开始和玉龙喀什河分开,转进山里,不再沿河而走。

蔡鸿鸣就想让人载他们和牦牛到那个分叉口,然后骑着牦牛沿河岸寻找。找到算运气,找不到也无所谓,就当去玩。阿基比格听到他的计划后。才稍稍放下心来。不过晚些时候,他还是偷偷的塞了一把枪给他防身,免得出现意外。在这地方可不比内地,个个都是良民,还是小心为上。

准备好东西。第二天蔡鸿鸣等人就早早起床,坐着阿基比格的车和载着牦牛的货车一起往寻玉地点而去。

昆仑山上雪水融化后汇流成河,才有了玉龙喀什河、塔里木河、伊犁河等等河流。

每到夏季,雪融后化成的雪水和雨从山上冲刷下来,差不多都会形成山洪。昆仑山上的原生玉矿经风化剥离后的玉石碎块这时就会被洪水携带奔流而下冲入河中,到了平缓地带因流速骤减。玉石就沉积在河滩和河床中。

年年复复,皆是如此。

据说,历史上由于地壳运动或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源自昆仑的两大河流之一的玉龙喀什河曾多次形成堰塞湖后改道。所以,和田这块地下。差不多可以说全部埋有宝玉。

每一年,当秋季气温下降,昆仑山雪水不再融化,降雨量也大大减少,枯水季节河水变浅的时候,河床中的玉石就相对容易被发现。

所以,每年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当地人和外地者前往露出河面的河滩寻玉捞玉。不过。他们也只是敢在中下游而已,因为上游地势险恶,很难到达。但这个现象在黑山地区(籽玉发源地之一)被发现有白玉后就终止了。很多采玉人开始冒险往前找寻。

黑山。即古称之喀朗圭塔克,其山是昆仑山的主峰之一,高峰达7562米,群山高耸,常年冰雪覆盖。

产玉地点在阿格居改山谷,是玉龙喀什河支流之一。部分河段冰积物广布,山坡崩塌。巨砾遍布,只有徒步才能到达。这里雪缘线以上冰川遍布。海拔高达5000米以上。在这里采玉,不仅需要面对缺氧环境,还要小心高山多变气候,必须时时注意,刻刻小心,要不然随时都有丧命危险。只是相对危险而言,收获也会倍加丰厚。

和田玉主要分为几种,一是白玉;二是青玉和青白玉;三是碧玉;五是黑玉;六是黄玉。

而所谓的籽玉其实就是常说的羊脂玉。羊脂玉是和田玉中宝石级的材料,是白玉中质纯色白的极品,具有最佳光泽和质地。世人因其温润坚密、莹透纯净、洁白无瑕、如同凝脂,所以称之“羊脂玉”。古人以为它身上有君子“仁、义、智、勇、洁”等五德,所以羊脂玉在古代很受上层人士喜爱。有的时候,统治者更是规定,非帝王不能佩戴羊脂玉;而在民间,羊脂玉更被当成是“美好、高贵、吉祥、温柔、安谧”的象征,广受欢迎。

正因为如此,羊脂玉的价格才会那么高。

在官方披露的2012年玉石价格交易表中记载,每克顶级羊脂玉籽料的价格在2…3万之间,特级的在1…2万,优级的在8000…一万之间。虽然近几年市场有点波动,但也差不多在这个价格徘徊。可以说,只要能找到一块大点的籽玉,就能一夜暴富了。如此高的价格,使得无数利欲熏心的人铤而走险。所以在和田地区,几乎每个月都能听到有人为采玉身亡的。

不过,与流通领域和收藏领域的和田玉玩家相比,挖玉人的收入就有些微不足道了。

玉商、收藏家可以说是在和田玉的利益链中获益最多的,而好的玉雕大师更是获利惊人。

因为利润丰厚,所以就带动了和田玉石市场的繁荣。

在和田地区,几乎每个人都与和田玉有关。当你去买玉的时候,有时候就会看到一个10来岁的小孩窜出人群,拿出几颗玉石,和人讨价还价起来。根据当地人估计,在和田地区,把和田玉作为重要收入来源的人至少有几十万人,除了挖玉人之外,还包括玉石商人、琢玉人等等。

只是市场的繁荣,也引来了狡诈之徒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买玉人稍有不慎,就会上当受骗。

所以,买玉的时候千万不能贪小便宜,更不能相信他们捏造的谎言、所发的毒誓和叙说的故事。有人说:“中原人一发誓,上帝都笑了!”。其实,在这里,维族人一发誓,中原人都笑了!

车在省道上疾行,蔡鸿鸣随意往外看去,发现河滩上有很多人在找玉。现在是十月,河水几乎断流,河滩露出水面,正是拣玉的好时候。

仔细瞧了下,他发现不仅有人,远处还有无数挖机、铲车在河滩上一下一下的挖着。

他们是在搞水利建设吗?no!这是承包了河滩的人动用大型机械在挖玉石。

据说在玉龙喀什河两岸的挖玉高峰,每天至少有3000…6000台挖掘机在作业。如今玉龙喀什河几乎被挖了个底朝天,但仍旧有人不死心的在那挖着。

看到鹅卵石就知道是河床,看到人工堆积的“大山”,就知道这地方已被深翻多少米。这都是挖掘机和推土机的“杰作”。

虽然和田市政府早就对滥采行为整治,甚至调集过部队对上百公里长的玉龙喀什河进行清理,严禁任何人在河道内和河床上采挖玉石,并派出直升机进行巡视。但部队撤出后,挖玉人又蜂拥而至,禁也禁不了,最后就不了了之。

玉龙喀什河两岸的挖玉人之所以驱之不去,利益无疑是其中最大的驱动力。

所以,到了每年十月份的枯水期,河道两旁数百米的滩岸就沦为了采石场。

在这里,用“掘地三尺”来形容挖掘玉石的深度就有点用词不当了,用掘地三十尺来说一点也不夸张。

这时,蔡鸿鸣看到其中一辆铲车铲了一斗鹅卵石起来,铲斗两边各站着一个人,他们各拿着一把锄头在鹅卵石堆中翻找玉石。

这可是力气活!不过,有希望就有力量!他们每个人每天差不多有五十块钱的工资,找到玉石还有提成。若能找到玉石,收获还是不错的。没找到的话,有五十也不错。

在和田玉的利益链中,挖玉人无疑是最艰辛的。

在这里,每天数以万计的挖玉人,他们往往要投入很长的时间和成本,才能得到一块好玉。

千金易得,好玉难求。也难怪玉石商人叫价那么高,或许只有他们才知道好籽料越来越少,所以价钱才那么贵。

有人说:玩石头的人都是疯子!疯子卖,疯子买,还有疯子在等待。现在的和田玉价格高的已经越来越离谱了,仅十几年,价格就蹿升了成千上万倍,真是疯狂的石头!

ps:这几天办年货,基本上搞定。春节不打算出门,会在家里码字,争取码多一点。(未完待续)r655

。。。

第三十八章寻玉(二)

说起来,西疆是个好地方,这里的每个城市差不多都有自己的特色。》。

比如说省会乌鲁。木齐,地下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和煤;哈密地区有哈密瓜;吐鲁番有葡萄;和田有玉;莎车有巴旦木;库尔勒有香梨;克拉玛依有戈壁玉等等等等。

这些东西只要运作得好,足以使一个城市腾飞直上云天。

乌鲁。木齐的石油和煤矿就不用说了,这好比是一个富家子弟,只要坐在家里就有钱拿。

不过,像哈密或者吐鲁番等地就需要执政者下功夫用心去努力了。虽然这些地方的东西早已天下驰名,但配套设施却远远还没有跟上。譬如哈密瓜,现在种哈密瓜的人越来越多,造成哈密瓜价格变低,有时候还会造成滞销情况。虽然当地政府已经有想办法和其它城市联手卖哈密瓜,但做的还远远不够。

难道哈密瓜只能当新鲜水果吃?

不可能。

像柚子皮、冬瓜、酸枣都可以制成蜜饯,哈密瓜怎么就不可以?不仅可以制成蜜饯,还可以制成馅料。哈密瓜有一股自然的清甜,做成馅料应该不错。有哈密瓜馅料,就可以此为心,做成有哈密地区独特风味的馅饼之类的东西销往全国各地。单单这个,就足以让哈密发展出一条产业链。何况哈密不只是有哈密瓜。

如此类推,其它城市也可以依托本地资源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东西。

只是官府中的官员大多是些急公近利之辈,好像发展这些不足以显露自己手段。无法积攒出升官发财的功绩,只会拆屋填地盖房,弄得民怨沸腾。

民众被当地官府迫害,他们不会只怨这个地方官府,他们会怨这个国家。

中央的政策是好的,但到了地方,往往会被地方官府搞得面目全非。

比如说中央出台的棚户区改造,初衷是好的,怜悯那些无力盖房住在瓦房中的百姓,让他们住上楼房。但到了地方却不一样。他们得了棚户区改造的政策后。就开始禁止民众盖房子,然后把他们的房子拆掉,逼他们搬进楼房。

为什么就不能规划出一片土地让老百姓自己盖?为什么非得人家住进低矮的楼房?

现在谁没几个钱,若是自己盖的话。盖个两三层都没问题。而且还是挑高的房间。而不是挤在几十层两米多低矮的肉饼房。

可当地政府就是不让你盖,一盖就拆,末了还说你违建。让你气得吐血。民怨由此而生。

是呀!他是不能让你盖房,要不然房地产公司盖起来的房子让谁去买?他是不能给你规划土地,因为那些地他还要拿去卖钱。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当官的和房地产公司沆瀣一气,搜刮民脂民膏。在旧时,这是要杀头抄家灭族。只是到了现在,即使再过分,也没听过有哪个官员因为这样那样问题被枪毙。

当前社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矛盾,其实,都是执政者的种种不作为,而不是小民奸诈。

所以说,这个国家没有不好的地方,只有不作为的执政者。

一个地方穷一时,可以说是这个地方的问题;若是穷一世,那就是执政者的问题了。

西疆确实是个好地方,不仅有天下闻名的瓜果,还有天下知名的美玉。西疆的玉不仅仅有和田玉,还有一种很特别的玉叫戈壁玉。

在距离西疆省会差不多两百八十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城市,叫做克拉玛依。在克拉玛依西北方向大约100公里的地方,有一处非常古怪的地方。这里常年狂风肆虐,最大的时候在十到十二级以上。强劲的风力把这边的石头吹得千奇百怪,所以大家就把这个地方叫做魔鬼城,又名乌尔禾风城。当地人蒙古人将此城称为“苏鲁木哈克”,维。吾尔人称为“沙依坦克尔西”。

魔鬼城长宽约在5公里以上,方圆约10平方公里。

据考察,在大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