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路逍遥(农民)-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里,哪里有潘市长悠闲。”冯德锦也不是吃素的,回话倒也有力度,“县里一筐子事多得很。”
潘宝山听了想说事情虽然多但有书记祁宏益去做,不过想想还是算了,能不提祁宏益就不提,免得起刺激作用,让冯德锦“挂记”。
“冯县长先别诉苦,否则我就没法开口了。”潘宝山笑道,“今天来就是给你压任务的。”
“潘市长什么指示?”冯德锦忙问。
“新乡镇建设。”潘宝山道,“在省委党校学习的时候听到了动静,省里可能要开展一轮新乡镇建设,回来后我也跟严书记汇报过了,他同意我市搞一批试点。富祥县选点就在夹林,因为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合适。所以说,还希望冯县长大力支持。”
“哦,那是当然。”冯德锦笑笑,“以前祁宏益在这方面也是比较积极的,不知他是什么意思。”
冯德锦的话很有嚼头,潘宝山这才觉得他真不是个好对付的货,以往虽然在一个大院里共过事,但都是跟在祁宏益后面,从来还没有跟他有过什么单独的交流,现在看来还真是要上上心。
“冯县长,事情可不是一个人能忙过来的,能分担就分点。”潘宝山觉得冯德锦有股傲气,也必须得磨一磨,“党政方面的事有时候是分开的,但有时候后就得联合,联合的时候就要讲点奉献精神,不要把你我分得太清。就说现在这新乡镇建设的事,那可是省里的意思,而且市委严书记又是点头同意的,到地方上落实,就需要党政两方面共同努力,怎么能扯皮推诿呢。”
听了这话冯德锦皱皱眉头,却也说不得什么,虽然潘宝山的指向很明显,但他说得毕竟是普遍适应的大道理。而且他也能感觉得到,潘宝山的气势很高,也不能跟他较劲。
“潘市长,我这不是推诿,是从更好地完成工作角度来说的。”冯德锦道,“因为之前那方面的事我接触的少,怕配合起来会不顺畅。”
“你不用担心。”潘宝山笑笑,“只要我是抓的事情就没有不顺畅的,因为没有困难能拦得住,大大小小的问题,我都会解决,一个不留。”
“那是那是。”冯德锦笑了笑,“潘市长的能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你放心,在富祥开展工作不会有什么困难。”
“有冯县长这话就好。”潘宝山说着,站起身来,“明天我就去夹林看看情况,谋划一下。”
“哦,明天啊。”冯德锦一皱眉,“明天跟几个客商约好了,要谈谈引进项目的事。”
“有事你忙,不用你陪,我就是随便看看,先摸摸情况。”潘宝山道,“离正式实施还早。”
“行,那潘市长见谅,我就不陪你下去了。”冯德锦站起来,把潘宝山送到门外。
“留步吧。”潘宝山头轻轻一转,“用不着客气,回富祥我就感觉是回老家了,用不着客套,否则我还不习惯。”
出了办公室,潘宝山心里有点不快,这冯德锦的气焰果真嚣张,对他都是如此态度,更何况是对祁宏益。不过这就是现实,无情起来会很残酷。
“现在去哪儿潘市长?”上车后老匡。
“去趟超市吧。”潘宝山道,“买点菜回去。”
“哦,既然潘市长现时没什么公务,那有点事耽误你会儿。”老匡道,“小高托我送你样东西,去拿一下。”
“小高?”潘宝山一愣,“哦,他的事办妥了没?”
“老早就妥了。”老匡道,“市委后勤中心主任亲自办的。”
“哦,那看来高厚松办事还挺利索。”潘宝山道,“我跟他说过后很快就行动了。”
“是的。”老匡点点头,“小高很感激你,听说你喜欢盆景,他就弄了盆玉龙榆让我转给你。”
“玉龙榆?”潘宝山对盆景并不在行,但听老匡这么说就知道玉龙榆不一般。
“是玉龙榆。”老匡道,“我对盆景也没什么研究,但据小高说,这玉龙榆放到家里能祥气满屋。”
“哦,好,很好。”潘宝山笑道,“我碰着小高的机会少,你要是见到他帮我说声谢谢。”
“好咧!”老匡乐呵呵地说道,“那现在就去拿吧,盆景他就搁在县城的家院里,钥匙在我这儿。”
“小高把家里的钥匙都交给你了?”潘宝山笑道,“关系处得可不一般呐。”
“哪里。”老匡笑道,“他是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方便,所以把钥匙放我这儿,哪时方便就哪时拿。当然,我跟他关系确实也不错,都是开车的,有话说,这三说两说的不就熟了嘛,还交上了朋友,不过那都是老早的事了。”
“嗯。”潘宝山点点头,“小高在市委哪个部门开车?”
“宣传部。”老匡道,“帮几个副部长开。”
“还真是巧。”潘宝山笑笑,“找个适合的时候你跟他说说,如果有机会就多注意点关放鸣的动向。”
“行!”老匡道,“那不是小意思嘛。”
“可以有意识一点。”潘宝山强调了一下,“有意识地靠近关放鸣。”
“哦,知道知道!”老匡点很慎重地点点头,“那应该不成问题,小高虽然脾性耿直,但如果要是把事情当成任务来做,会完成得很出色。”
“那就好。”潘宝山道,“不过你说的时候得注意点方式,不能让他感觉到我之所以帮他调动工作,就是为了让他替我出力。”
“肯定不会!”老匡道,“小高对你的为人很了解,说那会他开车带殷益开去夹林时就知道了些。再说,我跟他讲的时候也不会说是你要求的,我就从我的角度上说,知道关放鸣对你心怀不轨,有事得多长点眼。”
“很好。”潘宝山满意地点点头,“老匡,你办事,我放心。”
老匡呵呵地笑了,启动车子稳速而去。
半个小时后,潘宝山拿到了那盆玉龙榆,果真不俗,一时看得也喜欢,索性就带回家去。本来还打算找机会送给孙华生的,也暂且作罢。
接下来是去超市买了些菜,晚上到刘海燕家要好好做一顿晚饭。
团聚的事,刘江燕听到后是很高兴的,不过她下班后并不急着回去,说单位要加班,晚一点才能到家。
这样一来,只有刘海燕一个人下厨。
潘宝山在客厅喝茶看电视,坐了会觉得不能袖手旁观,就到厨房帮忙。一到厨房,恰好看到刘海燕在搓黄瓜,场景有点怪。
“我一个人行,你到外面歇着吧。”刘海燕松手把黄瓜放到水池里,“拍个黄瓜,再拌个海蜇,两个小凉菜,然后再炒四个热菜,还行吧?”
“行,当然行。”潘宝山笑道,“把我买的墨鱼烧个汤吧,我看江燕也挺喜欢喝的,当然你也要多喝点,墨鱼汤很补女人。”
“好啊,就做墨鱼汤。”说话间,刘海燕已经不觉得尴尬,便和潘宝山聊了起来:“上次去市里找江楠,还知道了点事情。”
“哦,是野史吧。”潘宝山笑笑,道:“工作上的事估计平常都腻歪了,好朋友在一起自然要说些有嚼头的。”
“那当然是生活上的事儿。”刘海燕笑道,“你知道嘛,严景标对江楠有那么点意思。”
“严景标对江楠有想法?”潘宝山一愣,“还真看不出来,严景标有那股劲头。那江部长什么意思?”
“不搭理。”刘海燕道,“江楠可是一盆冷炭火,轻易不会烧起来,不过一旦烧起来也是绝对够热火的。大龄文艺女青年,就那样。”
“怪不得欧晓翔近不了她的身。”潘宝山笑了笑,“看来只是有机会还是不行的,自身还要有火力。欧晓翔说江楠的丈夫在省医院很少回家,他就是瞅准了这机会才打江楠主意的。”
“那他真是没眼色了。”刘海燕摇摇头,笑道:“不扯远了,跟你提那个话题是想让你知道,严景标在那方面有一定喜好,可以多关注点,没准对有些事会有帮助。”
“嗯,好的。”潘宝山点点头,“对了大姐,下午我到冯德锦办公室去了一趟,他果真是绵里藏针,阴得很。”
“时势变了嘛。”刘海燕道,“不过那也是他的本性。”
“他在女人方面有没有爱好?”潘宝山问。
“有,但是很注意。”刘海燕道,“目前露痕迹的只有广电局的丁方芳。”
“那我要多注意点,扳他一下。”潘宝山道,“我觉得对付冯德锦比对付严景标要更迫切一些,他让我感到有点不安。”
“对付冯德锦,关键要除掉他的帮凶钟新义。”刘海燕道,“公安方面的人不能小看,能成事,更能坏事。”
“嗯,这么说我就知道了。”潘宝山道,“那下一步的重点除了新乡镇建设,就是关注钟新义。”
“不管怎么说,工作还是主要的。”刘海燕不忘提醒一句。
第二百六十一章当选
其实刘江燕的提醒完全没有必要,潘宝山在主次要问题的把握上还不至于出现差池。
第二天,潘宝山一早就爬起来,准备到夹林布置新乡镇建设的工作。刘江燕让他多睡一会儿,因为昨夜兴奋到了半夜几点,消耗很大。
潘宝山打了哈欠开始洗脸,说再睡就过头了,昨天和郑金萍说过今天要早点过去。
九点多钟的时候,潘宝山赶到了夹林。
潘宝山见到郑金萍的时候颇为吃惊,因为她带上了牙箍。不用说,现在郑金萍和冯德锦走得比较近,起码她能感觉到冯德锦要向她提要求了。不过潘宝山不过问那些,只是问昨天冯德锦有没有就新乡镇建设的事打电话给她。
“打了。”郑金萍毫不犹豫,“冯德锦说你要来搞什么新乡镇建设,能配合的就配合,因为事情是严书记同意的。”
“严景标要是不同意,我也不会找他冯德锦说话。”潘宝山提起冯德锦一点都不客气,“那个狗仗人势的东西,现在越来越不让人舒服了。”
“谁会想到他还有今天这般境地,听说现在富祥的事一般都是他说了算。”郑金萍也颇为感叹,“反过来看祁书记,也真是不容易。”
“想开了也一样,祁书记明年就退了,也不想折腾,倒也落得个消闲。”潘宝山尽力为祁宏益转点面子。
“可冯德锦好像到处放话,要把祁书记给拿下来。”郑金萍道,“那也挺让人担心的。”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该发生的担心也没用。”潘宝山道,“不说那些,抓紧说说新乡镇建设的事。”
“好!”郑金萍很严肃地点点头,做了请的姿势,“潘市长,去会议室吧。”
来到会议室坐定,潘宝山看看夹林乡该到的也差不多都到了,科级干部是一个不少。
“不要什么开场白了,就直接说事。”潘宝山在夹林总是很实在,“关于新乡镇建设,要规划先行,要把乡街城镇的建设蓝图制订出来,大的方面说就是要形成模块集聚,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还有高新农业区等,要有统筹安排。微观一点说就是沿街建筑的标准、风格要统一,门面房要改造,重点地段该拆了重建就要坚决推倒。沿街门面房的门头门匾的规格也要统一,包括墙体的主色调,看起来也要比较融合。还有亮化,适当投入一些也可以,逢年过节喜庆的时候可以烘托一下氛围,浪费不了多少钱,毕竟也可以改变形象。”
“是啊,乡里准备办观光农业采摘节,到时市里的游客过来,晚上没准还能住下来,看看咱们夹林就跟小城市一样。”郑金萍笑道。
“嗯,亲水项目有没有排上计划?”潘宝山点头道,“一个地方要有山有水才能形成一定吸引力,才能留住游客,哪怕多玩一天住一夜,消费也就有了。首先是住宿,其次是餐饮,还有小商品市场,都能带动起来。”
“我们正在建垂钓中心。”郑金萍道,“另外还请专家规划了一下,准备从水坝引水,搞一片观赏水田,可以让游客坐小船游玩观赏。”
“那是不错,生态旅游农业也是个经济增长点。”潘宝山道,“而新乡镇建设,恰恰是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的一个强力配合,刚才谈到了建设的规划,下面再说说建设的组织领导问题。”
潘宝山拿起茶杯,抿了口茶,看了看郑金萍,“其实就一点,一把手负责制,乡里要成立城镇建设指挥部,由郑书记你来任总指挥,至于下面分几个小组,你看着办。总之要把任务分解,责任落到人,出现问题就一抓到底。”
郑金萍很专注,对做会议记录的小秘书说好好记下来。吴强也在记,从始至终他都很认真。
最后,潘宝山还讲了建设资金的投入,要注意多元化,要适当引入商业投资,否则单靠政府有难度。对商业投资,要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返还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逐年返本返利,也可以用实物抵还。
潘宝山讲了不少,时间也不短,十点半钟才结束。
留下来吃午饭是肯定的,潘宝山见时间还早,提出来四处转转,因为对夹林的一草一木还都有感情。
循环农业高效产业园是必去的,得见见邓如美。近来一段时间,似乎快要把她给遗忘了,有点过意不去。
当然,这次见邓如美还为了丁薇的事。潘宝山说,现在正准备对赵铭下手,让丁薇能多抓就赶紧抓点,然后走人,以免到时脱身不及,落得个两手空空。
另外还有件事,潘宝山觉得特别重要,他希望邓如美能到市区去做事,靠得近些不说,关键是能有个彻底放松身心的地方。
邓如美没表态,只是说现在蘑菇生意不错,一年赚一两百万没问题,一时半会还舍不得。潘宝山听邓如美这么说,知道她主意未定,也不再多讲,讲了也没用。
潘宝山觉得,邓如美对经商的理念还没有认识到位,苦干实干,一年一两百万,确实也不错。但处于大好形势且又有便利条件的情况下,那实在又算不上什么,所以,得想个法子让邓如美认识到。
午餐时回到乡大院,潘宝山对郑金萍说,到时投资商过来投资,返利要大一些。
郑金萍能听出道道,说新乡镇建设是个大头,只是街道门面的修缮就要几百万,更不用说居住、工业、商业等功能区的建设了,前前后后加起来估计要几个亿,伸缩性很大。
潘宝山也不客气,说市里有个领导的亲戚手里有点小钱,也不知道运作,整天就游手好闲就想着钱真的能生钱。如果有机会的话就给点甜头,也算是帮他拉个关系。
“让他来投资好了,到时给他高返利。”郑金萍道,“有多少?”
“三百万吧。”潘宝山道,“对投资来说真的是小钱。”
“一年连本带利给他四百万。”郑金萍道,“五百万也行。”
“四百吧。”潘宝山不想把事情做过头,道:“什么活都不用干,就是白拿钱,给多了让那人吃到甜头不松口怎么办,到时我们可都会很难办的。”
“行,那就四百万。”郑金萍道,“不过为了事情好解决,最好钱能早点到位,那样话就好说了。”
“我尽快联系安排。”潘宝山点点头,恰好从窗户看到失落的周国防从外面走过,于是问道:“现在周国防是个什么情况?”
“党政办主任。”郑金萍道,“整天蔫了吧唧的没个精气神。”
潘宝山听了一笑,“郑书记你也真是,怎么让人家有精气神?想想当初他和你是同步起跑的,你现在是什么位置,他是什么位子,心里能好受嘛。”
“那是他不赶时候。”郑金萍道,“而且能力也确实一般,让他走上领导岗位也不行。”
“看看有没有闲差,副职的,能推荐就推荐一个。”潘宝山道,“该照顾的要照顾。”其实这事潘宝山找王法泰可以办,但他不愿意,碰到亲戚、朋友,找过去帮忙提拔一下可以,不能随便碰到个人就要求帮忙,那不合适,所以还是让郑金萍从底下想办法。
提到这种事,陪吃饭的老王乐得心里直泛甜水,他这个乡人大主席团副主席当得可真叫舒服,他觉得实惠有了,面子也有了,很满足。
饭间,趁着敬酒的机会,老王问潘宝山的副市长名分到底什么时候能下来。
这话一提,说快也快。
一个多月后,刚过正月十五没几天,松阳市人代会召开。
潘宝山毫无意外地当选松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在随后的分工安排上也如预期所料,分管农业和农村经济、水利、防汛抗灾、粮食、供销等工作,还联系气象局、省农垦办和省属农场。
此刻,潘宝山才觉得真正是副厅级干部,有了名正言顺的副市长头衔,别人在喊他潘市长的时候,觉得自然多了。
这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收到很多当面、电话贺喜。其中有一个人让潘宝山没怎么想到,是他帮忙提上去的富祥县交通局副局长曹建兴。
不过这刚好也正是个时候,因为潘宝山要用一个人。
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赵开元请示,说新增的秘书处处长人选还没定,问他有没有合适人选推荐。
这个是惯例常规,每个副市长除有一个副秘书长跟班以外,还会有一个秘书处为其服务,设在政府办下面,由政府办统管。潘宝山成为副市长,秘书处自然要增设一个,所以赵开元要向他请示处长人选。一般情况下,领导喜欢用自己人。
秘书处是正科级建制,到哪里找个合适的科级干部?
就在这个时候,曹建兴冒了出来。于是潘宝山告诉赵开元,处长人选缓两天,他要权衡一下。
潘宝山准备利用去夹林视察城镇建设情况的机会,顺便解决此事。
第二百六十二章拿出气势
这一次到富祥,潘宝山是正儿八经的副市长身份,后面蛮跟了几个人。除了欧晓翔,还有两个秘书,媒体也有,但只是报社。电台电视台没有派记者,分管两台的关放鸣有过交待,副市长的活动要看重要程度,一般性的政务活动不用跟队采访。
这个潘宝山明白,也不是太在乎,现在才刚开始,不着急,该有的总归会有。
地方接待上,冯德锦竟然躲了,借口不在县城说陪不到。潘宝山也不在乎,有他在旁边还不清净,不来正好。
祁宏益是不用说的,他肯定要出面,而且极其热情,以前一直是这样。
迎了潘宝山后,众人到会议室座谈了一会,接着便是要去夹林。
出发前,潘宝山把祁宏益拦下来,说不用他陪,都是老熟人老套路,不讲那些。祁宏益说也好,那就保持近来一贯的不掺和,不过提出来让刘海燕陪,她毕竟是常务副县长。
潘宝山听了哈哈一笑,说那不是有点开玩笑嘛,大姨子陪妹夫下乡调研,话题太多。
说这笑话时,恰好刘海燕回来,她刚送走省文明办的巡视组前往市里。
听到潘宝山的笑话,刘海燕一点都没回避,场合上她举重若轻。
“怎么潘市长,是不是嫌我平常话说多了?”刘海燕呵呵一笑,转对祁宏益道:“祁书记,潘市长是从富祥走出来的,回富祥就自由些,不必讲什么规格套路。”
“也好,也好啊。”祁宏益笑道,“那这样,让法泰部长陪潘市长下去,怎么说地方上得有个人陪着,要不下面一看中间断档了可不好。”
祁宏益开始打电话给王法泰。刘海燕把潘宝山叫到一边,告诉他一件喜事:刘江燕有了。
潘宝山听了直眨眼,顿时身形一正,陡然觉得巍峨严正起来,要升级做父亲了,觉得很神圣而又有责任感。刘海燕也很高兴,似是也有些兴奋过头,她看到潘宝山的样子呵呵一笑,竟然破天荒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稳住。
这一下潘宝山可受惊不小,刘海燕拍肩膀的动作对他来说就是亲昵的举动,还从未有过,而且还是在半公共场合。
潘宝山的反应显然让刘海燕意识到了什么,她的脸暗暗一红,说她也高兴,因为要做姨妈了。
听了这话,潘宝山才明白刘海燕为何那么激动拍他肩膀,因为她一直没生育,做母亲的渴望可能一直困扰着她,只是平常不说而已。也因此,她可能会无意识地把刘江燕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自然免不了要兴奋。
潘宝山说了声是,望向李海燕笑着,点点头。
刚好这会祁宏益打完了电话,说已经联系到了王法泰,他马上就到。
潘宝山借此回过神来,把心思又转到了工作上,他觉得让王法泰陪同正好,可以说说曹建兴的事。
还没动身的时候,潘宝山见到王法泰先热乎了几句,从祁宏益受困说起。王法泰是祁宏益的老部下,不过因为是组织部长的关系,冯德锦还没对他怎么着。
“组织上的工作,该怎么干还得怎么干,有时候也没办法。”王法泰道,“冯县长交办的事很多,却也不得不办。”
“钟新义、梁延发还有王涵,那几个我熟悉的都有位了。”潘宝山道,“不熟悉的可能就更多了。”
“各个局的局长、副局长换了好一批。”王法泰道,“最典型就是县广电局,非把排名最后的副局长丁方芳提了上去,当了一把手局长。”
“我听说丁方芳跟冯德锦有点关系。”潘宝山小声道。
“什么关系,不就是那点关系嘛。”王法泰笑笑,“潘市长,这个先不说了,真是摆不到台面上来。”
“嗯,好的。”潘宝山一点头,“那就准备出发吧,哦对了,还得叫上几个人,梁延发和王涵。新乡镇建设需要财政上给予一定支持,而且跟农业局关联也很大,另外,县建设局负责人也要去。”
一旁的欧晓翔听了,马上对县政府办主任下指示,即刻联系。
很快,人员落实到位。梁延发和王涵赶了过来。建设局方面有点情况,局长出去考察了,由副局长丁方才跟队,随后就到。
潘宝山一听到丁方才的名字,呵地一笑,对王法泰道:“那不是丁方芳的弟弟嘛,怎么也升职了?”
“升了。”王法泰道,“不少想不到的都有所变动。”
“哦,说到变动,有个事还想请王部长搭个话。”潘宝山道,“市政府秘书处有个空位,我想让曹建兴过去,你跟他招呼一下,看他是否乐意。”
“这……”王法泰一愣,“这还用招呼?天降洪福的事,他曹建兴磕头还无门呢,怎么还用招呼!”
“那也难讲,人各有志嘛。”潘宝山道,“你问问看,如果他要是愿意,就走走程序,到时我让市政府办主任赵开元方面跟你接洽。”
“行,绝对没问题!”王法泰笑道,“我顺便也做个大好人!”
说笑间,人员已到齐。
一行人往夹林赶去。
郑金萍和吴强搭班配合得不错,有关新乡镇建设的准备工作已经做足,而且个别方面已经着手开工。
潘宝山提出,在新农村建设这一系统性工程上,夹林有新村建设的“大陡岭村速度”。这一次,在新乡镇建设上,夹林也要为富祥创造一个“夹林速度”,做全省小城镇建设的排头兵。
此外,潘宝山还叮嘱郑金萍,大陡岭新村作为典型要抓好连贯性管理,始终保持作为典型先进性的一面。这一点郑金萍一直没丢下,她把大陡岭新村作为一个显耀点来擦亮。
“潘市长,在新乡镇建设项目上,王涵又找了过来,说要介绍承建商和投资商。”郑金萍抽了个空对潘宝山说。
“可以,哪怕他把夹林的城镇建设都包揽下来才好,我们的目的是建设。”潘宝山道,“大家各取所需,只要不过分就行。不要出现介绍过来的商人是个骗子,搂一把就跑,那是万万不能容忍的。”
“那个肯定不会。”郑金萍道,“都是知根知底的,不会出那种事,否则他王涵也承受不起。”
话一说完,郑金萍又想起上次潘宝山和她说过的事,忙问那三百万投资的事怎么样了。潘宝山说有数,就这两天能到位。
说到投资融资,潘宝山看了看在场的梁延发,他像根腌咸菜,看似软绵无力,其实暗藏筋道。
“梁局长。”潘宝山声音不大不小地喊了一句。
梁延发和王涵他们在一起,竟然还假装没听到。
此时,欧晓翔的作用发挥出来了,他脖子一仰,脸一沉,“梁延发!潘市长叫你了!”
梁延发小小地一愣,马上走了过来,“哟,潘市长,刚才没听到。”
“梁局长,你是我的老领导,以前扶住提携过工作,帮助成长,我很感谢。不过是我悟性不高,当时没有跟你多学点东西,结果后来要到市农业局当局长的时候,被人拿了块假手表把我给砸了下来,到现在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潘宝山边说边笑,不冷不热,“梁局长,刚才话扯长了,我只是说想感谢支持的事,这以后啊,还得需要你多支持。夹林的新乡镇建设工作是我抓的,很想做好,所以需要县财政的大力支持。”
“只要财政上允许,那当然是没问题的。”梁延发立马笑着说。
“嗯,其实工作是大家的,帮别人也就是帮自己。”潘宝山道,“做什么不都有个权衡在里面嘛。”
潘宝山的话很耐人寻味,大家都听得出来话里有话。
梁延发看上去是有些尴尬的,只是呵呵地点着头。郑金萍忙打个圆场,说夹林的新乡镇建设是全县、全市的事情,大家都得尽心出力才好。
王法泰也说不错,最近些年夹林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那都是上下各级领导班子关心的结果。现在赶上了新乡镇建设,要继续发扬优势,地方上自加压力使劲拼,县里和市里也会给予鼓励和支持,肯定会取得巨大成功。
场面又好看了起来,梁延发明显也服帖多了。
潘宝山就是要达到这目的,包括上次来跟冯德锦谈话,得拿出一定气势来,说实际点就要让对手有一定压力,否则不会被重视。
午餐前,《松阳日报》记者采访。
跟队采访的是宋双,她工作能力也够强,现在是政教部副主任,主要跑重要市领导活动。但沈欣丽当了副总编后让她专门负责潘宝山的活动,让她专心、充分地把有关潘宝山和他工作的宣传做足。
宋双是心知肚明的,对潘宝山的采访报道极其用心,她抓住“新乡镇建设”做文章,问了很多问题。
这让潘宝山想到了一个事情,那会在青干班时讲师曾跟他说以,可以就此写写论文。这事不能丢下,潘宝山决定要尽快抽个时间写一下,然后传给讲师看看,帮忙推荐发表。
还有件事更着急,就是找邓如美谈个事,让她从公司拿出三百万,投到夹林的新乡镇建设上。当然,这事不能让邓如美出面,潘宝山会另外安排人操办。
但是现在找邓如美已经远不如以前方便,因公从市里下来,动辄身边就好几个人。
有些事是需要避嫌的,不能大意。
第二百六十三章科学发展官
一时没有更好的办法,潘宝山只能打电话给邓如美把情况说了,问能不能抽出三百万投入到夹林的新乡镇建设中,以获取些回报。邓如美说可以,现在公司流动资金差不多有五百万,能周转过来。
钱的事没问题,人的事还要多想想,这事不能出差错,让谁出面操办才能万无一失很重要。
潘宝山想来想去,还是让王三奎来经手。因为王三奎和他的关系郑金萍最清楚,他有事托王三奎办理很正常。况且郑金萍对王三奎也算熟识,交接起来会很顺畅。
事情定了下来,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